学术投稿

Caveolin-1在甘精胰岛素改善2型糖尿病小鼠糖代谢及骨骼肌炎症中的作用

彭航娅;李海成;林硕;曾文;林楚文;林可意;曾龙驿

关键词:Caveolin-1, 骨骼肌, 2型糖尿病, TNF-α, 甘精胰岛素
摘要:目的:观察Caveolin-1下调的2型糖尿病小鼠接受甘精胰岛素治疗后糖代谢及骨骼肌炎症的改善情况.方法: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C组)和2型糖尿病模型组(T组).T组采用高脂高糖饮食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方法成模.T组根据胰岛素治疗及尾静脉接受病毒注射情况再分为4组:无干预组(T2DM组),接受胰岛素治疗组(insulin组),注射shRNA沉默Caveolin-1表达并胰岛素治疗组(LV-shRNACav1组),注射阴性病毒并胰岛素治疗组(LV-GFP),治疗组均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3周,记录小鼠随机血糖及胰岛素剂量,取小鼠骨骼肌用Western blot检测Caveolin-1及TNF-α的表达.结果:与insulin组及LV-GFP组小鼠相比,LV-shRNACav1组小鼠控制血糖需要的甘精胰岛素量大(P<0.05),骨骼肌中炎症因子TNF-α表达量多(P<0.05).结论:Caveolin-1与机体胰岛素敏感性相关,并可能参与了胰岛素对骨骼肌炎症的改善作用.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直肠癌环氧化酶-2的表达预测新辅助放疗敏感性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在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直肠癌新辅助放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并获得随访的直肠癌术前放射治疗的患者102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标本中的COX-2表达,分析其肿瘤及癌旁组织中COX-2的表达水平与放疗敏感性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放疗敏感的患者为71例,放疗抵抗患者31例,放疗的敏感率为69.6%,肿瘤组织的COX-2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放疗敏感组阳性和强阳性的比例显著低于放疗抵抗组(P< 0.05),且放疗抵抗组癌旁组织COX-2表达阳性的比例显著高于放疗敏感组(P<0.05),肿瘤COX-2阳性或强阳性(OR:4.21,95%CI:1.26 ~ 7.17)、癌旁组织COX-2阳性(OR:8.15,95%CI:1.43 ~ 38.21)为新辅助放疗抵抗的风险因素,生存分析显示,肿瘤组织COX-2表达阴性或弱阳性的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结论:直肠癌患者中COX-2的表达与新辅助的放疗敏感性及预后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检测活检直肠癌肿瘤和癌旁组织中COX-2表达,有可能筛选对放化疗敏感的患者,使其获得更好的预后.

    作者:周菲菲;黄荣;蒋军;邹舒倩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关节镜下滑膜切除联合氨甲环酸治疗类风湿性膝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关节滑膜炎及对称性、破坏性的关节病变为主要特征.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相关研究[1-2]证实与遗传因素、自身免疫机制、热休克蛋白的作用等有关.其主要病理变化靶器官在关节滑膜,导致以滑膜增生、关节疼痛肿胀甚至晚期关节破坏为主要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研究[3-4]证实早期关节镜下滑膜切除可以延缓RA对软骨及骨质的进一步破坏,改善了患者关节症状,其疗效得到了学者的肯定,根据目前国内外众多有关RA发病机制、治疗方案及临床疗效的研究,尚无有关使用不同剂量及不同给药模式来控制其术后出血量的联合研究.为探讨氨甲环酸在解决此临床问题方面的作用,本研究收集了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符合条件的膝关节RA患者共88例,利用关节镜联合氨甲环酸治疗,将其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危小东;肖勋刚;陈永岗;周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牙周炎与牙周治疗对肥胖大鼠胰岛素抵抗作用的影响

    目的:探索实验性牙周炎和基础牙周治疗,可能影响肥胖合并牙周炎大鼠胰岛素抵抗的机制.方法:采集前期建模成功的肥胖组,肥胖合并牙周炎组,牙周炎治疗组以及空白对照组大鼠的血液及器官标本,测量身体指数,与胰岛素抵抗相关数据及观察病理学改变.结果:4组比较:牙周炎合并肥胖症时,出现了较单纯肥胖更加严重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结构功能的破坏.经牙周治疗后,炎症状态及胰岛素抵抗出现了好转的趋势.病理学标本也提示了这一结果.结论:合并牙周炎会加重肥胖的炎症状态,加重胰岛素抵抗.通过进行基础的牙周治疗可以缓解炎症,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情况.IRS-1、IRS-2介导的信号通路受阻,以及PDX-1、GK、GLUT等蛋白表达受抑制,可能与肥胖及肥胖合并牙周炎引起的胰岛素抵抗相关.

    作者:柴巧学;钟素兰;倪佳;周磊;陈蕾;章锦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高尿酸血症对特发性膜性肾病临床及病理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对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临床及病理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确诊为IMN的314例患者临床及病理特征,并分析高尿酸血症对IMN临床及病理的影响.结果:(1)314例IMN患者高尿酸血症发病率为23.2% (73例);(2)IMN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年龄、病程、血压和症状等临床资料与正常尿酸IMN患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IMN伴高尿酸血症患者血脂和肾功能等实验室指标较正常尿酸水平IMN患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 0.05);(4)IMN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病理损伤较正常尿酸水平IMN肾病患者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可能加重IMN临床及病理损伤,临床应重视尿酸对IMN的影响,采取综合有效的治疗措施,延缓疾病的发展.

    作者:黄爱芳;王娟;彭茜;黎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99mTc-MDP SPECT/CT融合骨显像在恶性肿瘤骨转移诊断和治疗决策中的作用

    目的:评价99mTc-MDP SPECT/CT融合骨显像在恶性肿瘤骨转移瘤的诊断和治疗决策确定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间行全身骨显像及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患者117例,对其中经病理和(或)3~9个月临床动态评估确诊的66例患者的结果(55例原发恶性肿瘤,11例原发良性骨病)进行分析,比较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与其他单纯解剖影像方法[CT和(或)MR]诊断骨转移瘤的效能差异和对治疗决策的影响.剔除病例包括广泛骨转移瘤和后没有明确诊断的患者.结果:SPECT/CT融合显像诊断骨转移患者病例和骨转移病灶的灵敏性(90.62%,93.88%)、特异性(79.41%,89.47%)和准确性(84.84%,90.97%),单纯解剖影像学诊断方法的灵敏性(59.38%,51.02%)、特异度(94.11%,94.73%)和准确性(77.27%,79.8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变治疗方案的比例比较中,SPECT/CT融合显像改变患者的治疗方案为30.31%,单纯解剖影像学方法为16.67%,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可以提高骨转移瘤诊断准确性并对治疗方案的确立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嘉辰;林笑丰;李敬彦;张弘;梁九根;卢献平;张占磊;刘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超声和超声内镜引导下穿刺活检术在胰腺结核中的诊断分析

    胰腺结核临床上罕见,临床症状和影像学占位表现与胰腺癌不易鉴别,常被误诊为胰腺癌,并行不必要的手术治疗.寻找结核的病理学证据仍是胰腺结核诊断的金标准,目前超声和超声内镜引导下穿刺活检术在明确胰腺占位病变性质上愈受重视.国内尚有报道该技术在胰腺占位中的应用,但在胰腺结核方面尚少.因此,我们回顾性分析胰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分析超声和超声内镜引导下穿刺活检术在诊断胰腺结核中的可行性,指导胰腺结核的临床诊治.

    作者:吴丽权;朱薇;李跃;郭文;姚永莉;刘碧旋;钟慕晓;李思南;张亚历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TGF-β1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与肝脏功能的关系

    目的:通过检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血清中TGF-β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肝脏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初探TGF-β1在PB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9例PBC患者、30例慢性乙肝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血清TGF-β1的含量;免疫印迹法检测PBC患者抗gp210抗体;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的浓度,比较TGF-β1与肝脏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PBC和慢性乙肝患者血清TGF-β1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但两疾病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BC患者血清TGF-β1含量与Child分级显著相关(P<0.05),与ALP、GGT含量呈正相关(P<0.05),与抗gp210抗体无相关性(P>0.05).结论:PBC患者血清TGF-β1水平明显升高,且与ALP、GGT及Child分级呈相关性,表明TGF-β1可能在PBC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吴炜霖;林德伟;陈曲波;何敏;黄妩姣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紫外线对黑色素瘤细胞A375自噬与凋亡诱导效应

    目的:探究紫外线(UV)对黑色素瘤细胞A375自噬的诱导效应及自噬与凋亡之间的相互调控.方法:模拟日光UV(95% UVA,5% UVB)照射A375后,自噬慢病毒监测不同时间点细胞自噬的变化;流式细胞术分析30 mJ/cm2混合照后6、9h细胞凋亡的变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30 mJ/cm2照并干扰自噬后对凋亡标志蛋白的影响.结果:(1)UV能诱导A375自噬,10、30 mJ/cm2的UV照后6h能监测到细胞形成自噬体、9h达高峰,50 mJ/cm2照射组在照后6h达自噬高峰且持续到观察时间的结束;(2)单纯UVB对自噬的诱导能力明显高于单纯UVA,且二者表现为协同效应;(3)30 mJ/cm2的UV照射,在照后9h发现Caspase 3、9表达降低,抑制自噬后,6、9h凋亡标志蛋白Caspase 3、9表达增高,两组细胞在6、9h的早期凋亡百分率差异显著(P<0.01).结论:UV能够诱导A375自噬,UVB的贡献高于UVA.UV诱导的自噬能够推迟凋亡发生,对细胞起保护作用.

    作者:王同帅;王超鹏;周美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小剂量纳洛酮复合罗哌卡因或舒芬太尼-罗哌卡因对臂丛神经阻滞的影响

    目的:评价小剂量纳洛酮复合罗哌卡因或舒芬太尼-罗哌卡因混合液对超声引导下臂丛阻滞的影响.方法:选择行上肢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25例.(0.375%)甲磺酸罗哌卡因20 mL(D组);(0.375%)甲磺酸罗哌卡因+ 10 μg舒芬太尼共20 mL(S组);(0.375%)甲磺酸罗哌卡因+100 ng纳洛酮共20 mL(N组);(0.375%)甲磺酸罗哌卡因+10 μg舒芬太尼+100 ng纳洛酮共20 mL(N+S组).观察并记录给药后5 min、6、12、18、24 h手术区域感觉、运动阻滞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N组和N+S组的感觉阻滞时间明显长于D组和S组(P<0.05).D组的感觉及运动阻滞时间明显短于其他3组(P<0.05).各组的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纳洛酮复合罗哌卡因或舒芬太尼-罗哌卡因混合液,可以延长臂丛阻滞持续时间.

    作者:师涛丽;董希玮;何艳辉;翟妙妙;代志刚;王胜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注射用黄芪多糖体外诱导人鼻咽癌CNE-2细胞自噬及其机制

    目的:探讨注射用黄芪多糖诱导人鼻咽癌细胞株CNE-2的自噬作用.方法:采用CCK8检测注射用黄芪多糖对CNE-2增殖的抑制作用;吖啶橙染色观察注射用黄芪多糖作用于CNE-2细胞引起的自噬形态变化;透射电镜观察注射用黄芪多糖作用于CNE-2细胞后引起的细胞超微结构变化.Western blot实验检测注射用黄芪多糖作用于CNE-2细胞后Beclin-1的表达变化.结果:注射用黄芪多糖对CNE-2细胞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具有浓度及时间依赖性.注射用黄芪多糖作用后可诱导CNE-2细胞发生自噬.透射电镜下细胞体内大空泡及膜性双层结构增多;吖啶橙染色可见注射用黄芪多糖作用后观察到更多的亮红色酸性自噬泡.Western blot结果表明Beclin-1蛋白表达增高.结论:注射用黄芪多糖抑制细胞增殖,可能通过上调beclin1表达诱导人鼻咽癌细胞CNE-2细胞发生自噬.

    作者:石丰榕;郑青平;罗展雄;李旌;汪森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虫草素诱导巨噬细胞表达血红素氧合酶-1负向调控细胞因子分泌

    目的:研究虫草素(cordycepin)负向调控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用不同浓度的虫草素处理后,加入LPS刺激8h.ELISA检测TNF-α、IL-6和IL-12的产生及细胞核内p65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表达以及IκB和p38的磷酸化;免疫荧光检测核转录因子Nrf2的核转位.结果:1~30 μg/mL虫草素预处理RAW 264.7细胞后,可明显减少LPS处理后TNF-α、IL-6和IL-12的分泌,同时也能降低细胞核内NF-κB亚基p65含量以及IκB的磷酸化.此外,不同浓度的虫草素也能诱导RAW264.7细胞表达HO-1,并能诱导p38磷酸化以及Nrf2核转位.采用p38抑制剂SB203580预处理,或采用Nrf2 siRNA沉默其表达后,HO-1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采用HO-1抑制剂处理后可逆转虫草素对细胞因子的抑制效应.结论:虫草素可能通过下调NF-κB的活性、激活p38和Nrf2诱导HO-1表达,终发挥其抗炎效应.

    作者:李旎;刘玮;赵兰华;阳帆;李冉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鼻咽癌放疗患者出院后张口功能锻炼依从性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鼻咽癌放疗患者出院后张口功能锻炼依从性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张口功能锻炼依从性问卷对107例鼻咽癌放疗出院后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鼻咽癌放疗患者出院后张口功能锻炼依从性得分为(39.50±8.96)分,处于中等依从水平(占53.3%);其中以张口功能锻炼注意事项依从性高,其次是主动寻求意见依从,后是张口功能锻炼依从.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人均月收入、医疗付费方式、癌症分期、治疗方案的患者张口功能锻炼依从性得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张口功能锻炼依从性有待提高,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依从性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从而提高患者张口功能锻炼依从性.

    作者:陈佩娟;王莉慧;王丽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的诊治

    输卵管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易发生腹腔大出血,是造成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也是常见的异位妊娠类型(95%~98%),近年来,其发生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1].腹腔镜因其具有创伤小、手术视野宽阔、手术效果好、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很快在临床推广.近年来,腹腔镜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妇科临床并已成为异位妊娠首选治疗方法之一[2].不仅如此,异位妊娠也是急诊腹腔镜手术的佳适应证[3].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3年10月537例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手术,旨在探讨腹腔镜技术在异位妊娠运用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作者:刘滢瑜;纪丽伟;冯亚红;张霞;王杰;刘明;童婷婷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B超联合静滴硫酸特布他林应用于臀位外倒转术的效果

    目的:探讨采取B超联合静滴硫酸特布他林应用于臀位外倒转术的效果及时母儿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在产检的B超确诊为臀位的孕34 ~ 36周的单胎孕妇126例,按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观察组70例,对照组56例.观察组术前行硬膜外麻醉后静滴硫酸特布他林,在B超监护下行外倒转术.对照组行传统的膝胸卧位纠正胎位.记录并比较两组胎位纠正成功率、臀位复转率、剖宫产率、阴道分娩率、不良反应、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产伤.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胎位纠正成功率和阴道分娩率增高,剖宫产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210、8.564,P<0.05);两组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产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B超联合静滴硫酸特布他林应用于臀位外倒转术,成功率高,操作难度小,安全性高,可以显著降低剖宫产率,有效提高阴道分娩成功率.

    作者:张丽娟;廖滔;邓新琼;吴宇碧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坎地沙坦提高乏氧鼻咽癌CNE1细胞辐射敏感性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IR)拮抗剂坎地沙坦对鼻咽癌CNE1细胞辐射抵抗性的影响.方法: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坎地沙坦对鼻咽癌CNE1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坎地沙坦对常氧和乏氧条件下CNE1细胞放疗敏感性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坎地沙坦对CNE1细胞中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的影响.结果:在常氧和乏氧条件下,坎地沙坦均没有显著抑制CNE1细胞的生长,坎地沙坦在常氧条件没有显著增加CNE1细胞的辐射敏感性,然而坎地沙坦显著提高了乏氧CNE1细胞的辐射敏感性,坎地沙坦显著抑制了乏氧CNE1细胞中HIF-1α蛋白的表达.结论:坎地沙坦在体外并没有影响CNE1细胞的增殖能力,然而显著改善了乏氧CNE1细胞的辐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了细胞内HIF-1α蛋白的表达有关.

    作者:刘颖;张兰芳;程坦;林劼;谢国柱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频域OCT技术用于早期检测阿尔兹海默症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改变的研究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技术用于检测阿尔兹海默病(AD)患者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和外层视网膜厚度改变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方法:选取AD患者28例,正常志愿者30例.用OCT技术测量所有研究对象黄斑区上、下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和外层视网膜的厚度,用简单精神状态检查(MMSE)进行评分,同时采集眼压,纵轴长度的数据.结果:OCT结果显示,AD患者黄斑区视网膜神经神经节细胞复合体较正常对照组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外层视网膜厚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神经节细胞复合体的厚度与MMSE分值具有一定相关性,而与眼压之间没有明显相关性.结论:OCT技术能够检测出AD患者视网膜变薄,并且与患者疾病进展的程度相关,可用于早期筛查AD患者.

    作者:戴裹军;陈长征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根皮素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研究进展

    根皮素(phloretin,PHL)属于黄酮类家族中的二氢查耳酮,广泛分布于苹果、梨和草莓等多汁水果中.随着对其生物学和药理学活性的深入研究,PHL在抗氧化[1]、抗炎[2]、抗癌症[3]、抗菌[4]等方面的作用被不断揭示.近期的研究表明,PHL可通过多种途径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重要的保护性作用,现将PHL相关作用综述如下.

    作者:辛言明;张兵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跨伤椎经皮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Magerl A型胸腰椎骨折的疗效

    目的:探讨跨伤椎经皮与开放内固定治疗Magerl A型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无神经症状的单节段Magerl A型胸腰椎骨折患者,微创组26例,开放组30例.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切口长度、术后下地时间、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值、VAS评分、ODI评分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微创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下地时间均低于开放组(P<0.05),术后3d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及ODI评分均低于开放组(P<0.05),两组术后3d和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VAS评分和ODI评分均较术前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的伤椎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均较术后3d丢失(P<0.05).结论:治疗无神经症状的Magerl A型胸腰椎骨折微创手术可取得与开放相似的效果,且具有创伤小、出血少、下地早、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吴培玉;黄荷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胃癌是全球第四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尤其在中国发病率很高[1].尽管手术切除和辅助治疗已被证明能够有效阻止胃癌的发展,但是由于以淋巴扩散形式的肿瘤复发、远处转移、血转移和腹膜转移的存在,胃癌整体预后仍然较差[2].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癌症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不仅取决于遗传特征,且与肿瘤细胞与微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关,包括细胞外基质、生长因子、细胞因子以及各种非转化的细胞类型,如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免疫细胞、内皮细胞和炎症细胞.其中CAFs在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3].

    作者:张小兵;杨庭松;宋振顺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经腹与经胸入路手术对贲门癌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目的:研究经腹与经胸入路手术对贲门癌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6年3月我院诊治的174例贲门癌患者,分为经腹组(76例)和经胸组(98例).对比研究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个数、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切缘阳性率、根治率、围手术期病死率及术后并发症率.结果:两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组淋巴结平均清扫个数多于经胸组(P<0.05),经腹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低于经胸组(P<0.05).两组在切缘阳性、手术根治率及围手术期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气胸、液气胸、脓胸、切口感染及吻合口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经腹组在术后胸腔积液、肺炎、肺部总并发症率及术后总并发症率低于经胸组(P<0.05).结论:经腹相对经胸入路行贲门癌手术淋巴结清扫更彻底,术后肺部并发症及总并发症率低,术后住院时间短,费用少.

    作者:邓宇;武天同;魏志刚;吴承堂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