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丽权;朱薇;李跃;郭文;姚永莉;刘碧旋;钟慕晓;李思南;张亚历
目的:探讨跨伤椎经皮与开放内固定治疗Magerl A型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无神经症状的单节段Magerl A型胸腰椎骨折患者,微创组26例,开放组30例.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切口长度、术后下地时间、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值、VAS评分、ODI评分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微创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下地时间均低于开放组(P<0.05),术后3d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及ODI评分均低于开放组(P<0.05),两组术后3d和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VAS评分和ODI评分均较术前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的伤椎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均较术后3d丢失(P<0.05).结论:治疗无神经症状的Magerl A型胸腰椎骨折微创手术可取得与开放相似的效果,且具有创伤小、出血少、下地早、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吴培玉;黄荷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采取B超联合静滴硫酸特布他林应用于臀位外倒转术的效果及时母儿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在产检的B超确诊为臀位的孕34 ~ 36周的单胎孕妇126例,按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观察组70例,对照组56例.观察组术前行硬膜外麻醉后静滴硫酸特布他林,在B超监护下行外倒转术.对照组行传统的膝胸卧位纠正胎位.记录并比较两组胎位纠正成功率、臀位复转率、剖宫产率、阴道分娩率、不良反应、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产伤.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胎位纠正成功率和阴道分娩率增高,剖宫产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210、8.564,P<0.05);两组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产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B超联合静滴硫酸特布他林应用于臀位外倒转术,成功率高,操作难度小,安全性高,可以显著降低剖宫产率,有效提高阴道分娩成功率.
作者:张丽娟;廖滔;邓新琼;吴宇碧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研究miR-548a-3p靶向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抑制胃癌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寻找可与MMP-2结合的miRNAs.qRT-PCR检测miR-548a-3p在不同分化和转移的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MMP-2表达;在三个重组细胞株中,qRT-PCR检测miR-548a-3p表达,Western blot检测MMP-2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miR-548a-3p是否靶向结合MMP-2的3'-UTR端;Transwell实验检测转染前后胃癌细胞侵袭能力改变.结果:人低分化胃癌细胞株BGC-823中MMP-2高表达,而miR-548a-3p低表达;中、高分化人胃癌细胞株中MMP-2低表达,而miR-548a-3p高表达;双荧光素酶实验结果表明miR-548a-3p能靶向结合MMP-2的3'-UTR端;BGC-823-miR-548a-3p mimics细胞株中miR-548a-3p表达增高,而MMP-2表达下调,其他3个重组细胞株中miR-548a-3p表达水平较低,而MMP-2表达水平较高.BGC-823-miR-217 mimics侵袭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5).结论:miR-548a-3p能靶向结合MMP-2,下调其表达并抑制胃癌细胞的侵袭能力.
作者:刘红光;张超;曾愈成;刘芳;康颖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感染后咳嗽是指呼吸道感染的急性期症状消失后,咳嗽仍迁延不愈,可持续3~8周,是呼吸道感染后常见的并发症.有研究表明复方甲氧那明胶囊、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感染后咳嗽均有一定疗效.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是复方西药,苏黄止咳胶囊是纯中药,两药联合治疗感染后咳嗽效果如何,本文将予探讨.
作者:林诗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激素敏感频复发患儿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激素敏感频复发患儿同时合并急性呼吸道感染者共35例,根据结果分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为观察组,其他感染患儿为对照组,观察患儿的临床特征,对比治疗前后的各项检验指标的变化,包括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 h-Upro)、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浆白蛋白(Alb)、总胆固醇(Chol)等.统计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各项临床生化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下降明显,从数值上看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观察组18例患儿治疗有效15例,其中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6例;对照组17例患儿治疗有效14例,其中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8例.结论:急性呼吸道感染诱发的激素敏感频复发NS患儿经过治疗后,多数能得到缓解,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脂、肾功能均恢复较快,预后好,其中应用阿奇霉素治疗MP感染诱发的激素敏感频复发的NS患儿疗效更显著.
作者:翁维维;翁志媛;邱明瑜;于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索实验性牙周炎和基础牙周治疗,可能影响肥胖合并牙周炎大鼠胰岛素抵抗的机制.方法:采集前期建模成功的肥胖组,肥胖合并牙周炎组,牙周炎治疗组以及空白对照组大鼠的血液及器官标本,测量身体指数,与胰岛素抵抗相关数据及观察病理学改变.结果:4组比较:牙周炎合并肥胖症时,出现了较单纯肥胖更加严重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结构功能的破坏.经牙周治疗后,炎症状态及胰岛素抵抗出现了好转的趋势.病理学标本也提示了这一结果.结论:合并牙周炎会加重肥胖的炎症状态,加重胰岛素抵抗.通过进行基础的牙周治疗可以缓解炎症,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情况.IRS-1、IRS-2介导的信号通路受阻,以及PDX-1、GK、GLUT等蛋白表达受抑制,可能与肥胖及肥胖合并牙周炎引起的胰岛素抵抗相关.
作者:柴巧学;钟素兰;倪佳;周磊;陈蕾;章锦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研究不同时期辣椒素(CAP)对吲哚美辛致急性胃黏膜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成年雄性健康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8组,每组10只,实验分两期,Ⅰ期为2周,Ⅱ期为4周.Ⅰ期分别为A1组(空白对照组)、B1组(吲哚美辛模型组)、C1组(CAP预先给药组)、D1组(CAP预先给药+吲哚美辛模型组);Ⅱ期分组方法同Ⅰ期.采用吲哚美辛复制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于应激4h后处死大鼠,收集胃液测定胃酸总酸度,肉眼计数胃黏膜损伤指数,行胃窦组织病理学观察,检测胃黏膜辣椒素受体(TRPV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表达,检测胃窦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前列环素(PGI2)的水平.结果:Ⅰ期:A1组、C1组胃黏膜未见损伤;与B1组相比,D1组胃黏膜损伤程度、胃酸总酸度、MD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OD、PGI2值显著升高(P<0.05),TRPV1、CGRP表达显著增多(P<0.05).Ⅱ期:A2组、C2组胃黏膜未见损伤;与B2组相比,D2组胃黏膜损伤程度显著减轻(P<0.05),胃酸总酸度显著降低(P<0.05),MDA值显著降低(P<0.05),SOD、PGI2值显著升高(P<0.05),TRPV1、CGRP表达显著增多(P<0.05).结论:(1)CAP 1 mg/(kg·d)连续灌胃2、4周,对正常大鼠胃黏膜大体形态、病理组织学无损伤作用;(2)预先给予CAP 1 mg/(kg·d)连续灌胃4周具有预防吲哚美辛致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的作用.
作者:阳凤;王瑶;钟武;刘济滔;尹德锋;彭燕 刊期: 2017年第08期
输卵管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易发生腹腔大出血,是造成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也是常见的异位妊娠类型(95%~98%),近年来,其发生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1].腹腔镜因其具有创伤小、手术视野宽阔、手术效果好、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很快在临床推广.近年来,腹腔镜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妇科临床并已成为异位妊娠首选治疗方法之一[2].不仅如此,异位妊娠也是急诊腹腔镜手术的佳适应证[3].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3年10月537例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手术,旨在探讨腹腔镜技术在异位妊娠运用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作者:刘滢瑜;纪丽伟;冯亚红;张霞;王杰;刘明;童婷婷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冠心病是一种多危险因素所致的慢性疾病,血脂异常是其重要的危险因素.循证医学证据证实,20世纪90年代的5个里程碑式试验已奠定了他汀类药物在调脂方面的基石作用.大量的临床试验[1-5]也充分证实他汀类药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可以明显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其中,2015年全球胆固醇治疗研究合作组(CTT)的临床试验新数据[5]显示,他汀单药治疗每降低1 mmol/L的LDL-C,心血管事件相对风险在男性和女性中分别降低22%和16%;全因死亡率分别降低10%和9%,但仍存在超过80%的心血管剩留风险.
作者:胡露;郭凯;赵金珍;陈思;郭志刚 刊期: 2017年第08期
胃癌是全球第四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尤其在中国发病率很高[1].尽管手术切除和辅助治疗已被证明能够有效阻止胃癌的发展,但是由于以淋巴扩散形式的肿瘤复发、远处转移、血转移和腹膜转移的存在,胃癌整体预后仍然较差[2].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癌症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不仅取决于遗传特征,且与肿瘤细胞与微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关,包括细胞外基质、生长因子、细胞因子以及各种非转化的细胞类型,如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免疫细胞、内皮细胞和炎症细胞.其中CAFs在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3].
作者:张小兵;杨庭松;宋振顺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评价99mTc-MDP SPECT/CT融合骨显像在恶性肿瘤骨转移瘤的诊断和治疗决策确定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间行全身骨显像及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患者117例,对其中经病理和(或)3~9个月临床动态评估确诊的66例患者的结果(55例原发恶性肿瘤,11例原发良性骨病)进行分析,比较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与其他单纯解剖影像方法[CT和(或)MR]诊断骨转移瘤的效能差异和对治疗决策的影响.剔除病例包括广泛骨转移瘤和后没有明确诊断的患者.结果:SPECT/CT融合显像诊断骨转移患者病例和骨转移病灶的灵敏性(90.62%,93.88%)、特异性(79.41%,89.47%)和准确性(84.84%,90.97%),单纯解剖影像学诊断方法的灵敏性(59.38%,51.02%)、特异度(94.11%,94.73%)和准确性(77.27%,79.8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变治疗方案的比例比较中,SPECT/CT融合显像改变患者的治疗方案为30.31%,单纯解剖影像学方法为16.67%,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可以提高骨转移瘤诊断准确性并对治疗方案的确立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嘉辰;林笑丰;李敬彦;张弘;梁九根;卢献平;张占磊;刘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了解鼻咽癌放疗患者出院后张口功能锻炼依从性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张口功能锻炼依从性问卷对107例鼻咽癌放疗出院后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鼻咽癌放疗患者出院后张口功能锻炼依从性得分为(39.50±8.96)分,处于中等依从水平(占53.3%);其中以张口功能锻炼注意事项依从性高,其次是主动寻求意见依从,后是张口功能锻炼依从.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人均月收入、医疗付费方式、癌症分期、治疗方案的患者张口功能锻炼依从性得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张口功能锻炼依从性有待提高,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依从性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从而提高患者张口功能锻炼依从性.
作者:陈佩娟;王莉慧;王丽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研究虫草素(cordycepin)负向调控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用不同浓度的虫草素处理后,加入LPS刺激8h.ELISA检测TNF-α、IL-6和IL-12的产生及细胞核内p65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表达以及IκB和p38的磷酸化;免疫荧光检测核转录因子Nrf2的核转位.结果:1~30 μg/mL虫草素预处理RAW 264.7细胞后,可明显减少LPS处理后TNF-α、IL-6和IL-12的分泌,同时也能降低细胞核内NF-κB亚基p65含量以及IκB的磷酸化.此外,不同浓度的虫草素也能诱导RAW264.7细胞表达HO-1,并能诱导p38磷酸化以及Nrf2核转位.采用p38抑制剂SB203580预处理,或采用Nrf2 siRNA沉默其表达后,HO-1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采用HO-1抑制剂处理后可逆转虫草素对细胞因子的抑制效应.结论:虫草素可能通过下调NF-κB的活性、激活p38和Nrf2诱导HO-1表达,终发挥其抗炎效应.
作者:李旎;刘玮;赵兰华;阳帆;李冉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研究经腹与经胸入路手术对贲门癌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6年3月我院诊治的174例贲门癌患者,分为经腹组(76例)和经胸组(98例).对比研究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个数、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切缘阳性率、根治率、围手术期病死率及术后并发症率.结果:两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组淋巴结平均清扫个数多于经胸组(P<0.05),经腹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低于经胸组(P<0.05).两组在切缘阳性、手术根治率及围手术期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气胸、液气胸、脓胸、切口感染及吻合口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经腹组在术后胸腔积液、肺炎、肺部总并发症率及术后总并发症率低于经胸组(P<0.05).结论:经腹相对经胸入路行贲门癌手术淋巴结清扫更彻底,术后肺部并发症及总并发症率低,术后住院时间短,费用少.
作者:邓宇;武天同;魏志刚;吴承堂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在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直肠癌新辅助放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并获得随访的直肠癌术前放射治疗的患者102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标本中的COX-2表达,分析其肿瘤及癌旁组织中COX-2的表达水平与放疗敏感性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放疗敏感的患者为71例,放疗抵抗患者31例,放疗的敏感率为69.6%,肿瘤组织的COX-2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放疗敏感组阳性和强阳性的比例显著低于放疗抵抗组(P< 0.05),且放疗抵抗组癌旁组织COX-2表达阳性的比例显著高于放疗敏感组(P<0.05),肿瘤COX-2阳性或强阳性(OR:4.21,95%CI:1.26 ~ 7.17)、癌旁组织COX-2阳性(OR:8.15,95%CI:1.43 ~ 38.21)为新辅助放疗抵抗的风险因素,生存分析显示,肿瘤组织COX-2表达阴性或弱阳性的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结论:直肠癌患者中COX-2的表达与新辅助的放疗敏感性及预后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检测活检直肠癌肿瘤和癌旁组织中COX-2表达,有可能筛选对放化疗敏感的患者,使其获得更好的预后.
作者:周菲菲;黄荣;蒋军;邹舒倩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盆底超声多个参数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行盆底超声检查者200例,其中有SUI症状55例为研究组,临床排除SUI 145例为对照组,测量膀胱颈移动度(BND)、Valsalva状态膀胱尿道后角(PVUA)、尿道旋转角(URA)及肛提肌裂孔面积(LHA),评估诊断意义.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经盆底超声测量膀胱颈移动度、Valsalva状态的膀胱尿道后角和Valsalva状态肛提肌裂孔面积及尿道旋转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01),4个数据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为0.98.结论:综合分析盆底超声测量膀胱颈移动度、Valsalva状态膀胱尿道后角及肛提肌裂孔面积、尿道旋转角对诊断女性SUI有较高诊断价值.
作者:袁文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初步验证美登木素对鼻咽癌细胞株增殖以及侵袭迁移的抑制作用,利用公共数据库芯片分析美登木素对细胞株增殖以及侵袭迁移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实验检测关登木素对鼻咽癌细胞株增殖、侵袭迁移的影响.生物信息学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功能富集分析并进一步筛选出核心基因.分析上调、下调基因的蛋白网络(PPI),并计算蛋白网络以及功能富集分析的核心模块.结果:美登木素显著抑制鼻咽癌细胞的增殖以及侵袭迁移,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到了美登木素可能影响鼻咽癌的291个上调差异基因,81个下调差异基因.PPI分析表明8个上调的差异表达基因具有显著的生物学意义.结论:美登木素对鼻咽癌细胞株的增殖、侵袭以及迁移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生物信息学表明CDKN1B、BMP2、HBEGF、SMAD6、ADM、VEGFA、CTGF、IL6等基因的异常表达可能在美登木素对鼻咽癌的侵袭、迁移的抑制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韩伟;安靓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应用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预防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及术后呕吐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进入我院的急诊STEMI,并需要进行PCI治疗的患者1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PCI术前即给予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做呕吐的预防治疗;对照组不给予预防治疗,如出现症状再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观察术中及术后24 h内呕吐的例数、频次、持续时间及其严重程度.结果:观察组术中和术后24 h内发生呕吐的患者数、呕吐的发生率及呕吐持续的时间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24 h内的呕吐严重程度评分显著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SEMI急诊PCI术前预防性应用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可显著的减少患者术中及术后呕吐的发生.
作者:梁青龙;韦方;王咏梅;张萍;岳峰;冯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患者男,58岁,因“体检发现肺占位4个月,咳嗽咳痰1周”于2016年4月8日入院,患者4个月前至如皋人民医院体检,查胸部CT:右肺上叶占位,纵隔淋巴结肿大,考虑中央型肺癌可能,当时无明显不适,故未予以重视,入院前1周患者出现咳嗽咳痰,痰为白黏痰,无痰中带血,至我院门诊就诊,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声门启闭正常,气管通畅,隆突锐利.右上叶前段亚段内见新生物阻塞大部分管腔,予行新生物活检并刷检;右上叶后段黏膜充血肿胀,管腔狭窄,予行腔内活检;余所见各级支气管黏膜光滑,管腔通畅,未见明显新生物及异物.右上叶前段亚段纤支镜液基细胞学涂片:见个别异形细胞,倾向癌细胞,小细胞未分化癌可能.病理诊断:(右上叶前段亚段)小细胞恶性肿瘤,建议免疫组化进一步诊断.(右上叶后段)肺组织慢性炎伴纤维组织增生,边缘见小片高度异形细胞,与右上叶前段亚段活检标本组织形态相似.初步诊断:小细胞肺癌,故入住我院呼吸内科,等待免疫组化的同时,行化疗前的准备工作.
作者:钱娟;张亚平;刘益飞;杨力;施文瑜;刘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多模式镇痛应用于开胸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均分60例择期行开胸恶性肿瘤切除术患者于4组中.A组:单次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组;B组:舒芬太尼电子镇痛泵静脉自控镇痛组;C组:地佐辛电子镇痛泵静脉自控镇痛组;D组: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靶控(PCA-TCI)镇痛组.记录4组患者手术结束后各时间点生命体征、动脉血气分析、Prince-Henry镇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补救措施及不良反应.结果:D组Prince-Henry镇痛评分下降幅度较A、B、C组大,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D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下降幅度较A、B、C组大,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D组中无需疼痛补救性按压措施的患者较B、C组多,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开胸恶性肿瘤切除术后使用舒芬太尼PCA-TCI镇痛(镇痛血浆靶浓度0.12~0.14 ng/mL)有效性及安全性好,且可达到个体化镇痛.
作者:覃韬;但嵩山;黎阳;老启芳;黄英明;黄冰 刊期: 201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