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展;齐洪娜;肖青勉;高珣;李敬;朱保月;刘永建;李伟;马国营;王璞
目的:对CT发现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肺部类风湿结节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RA合并肺部类风湿结节的临床特点,分析RA合并肺部类风湿结节的危险因素,为其诊断、治疗、预后提供参考.方法:总结292例RA患者CT表现,共发现RA合并肺部类风湿结节患者82例.以82例RA合并肺部类风湿结节为病例组,余210人为对照组.通过对这两组一般情况、实验室检查、CT结果等进行对比分析.采用t检验、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Logistic单因素分析结果:年龄、RF值与肺部结节有关.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年龄≥60岁(OR,1.961;95%CI,1.146~3.354;P=0.014)及RF大于200(OR,2.861;95%CI,1.683~4.883;P<0.001)是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部结节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肺部类风湿结节在RA患者中比较常见,与年龄、高滴度RF值有关,CT检查有助于发现RA合并肺部类风湿结节病例.
作者:何善智;丁菱;王敏;王明霞;邹婵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发生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5年9月在武警宁夏总队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且满足纳入标准的患者142例,应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血液透析患者症状评估量表、APGAR家庭功能评估量表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各症状发生率为53.5%~92.3%,其中疲乏的发生率(92.3%)高,其次是瘙痒(86.6%)、皮肤干燥(85.9%),严重程度得分高的症状依次为疲乏(30.3%)、入睡困难(27.5%)、性欲低下(27.5%)、易惊醒(27.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民族、睡眠质量、合并高血压、合并心律失常情况对患者症状发生程度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发生率较高,且其症状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受性别、民族、合并高血压、合并心率失常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提示临床医护人员应结合患者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估和干预,有效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进而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陈红;程雪涛;冯雪;刘国莲;刘赟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无症状中心静脉置管患者(CVC)拔管前彩超筛查静脉血栓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我科会诊的无临床症状CVC相关静脉血栓形成超声所示血栓情况,处理方式及后续随访结果.结果:纳入306例患者,超声提示平均血栓大小为(4.9±2.31)mm×(13.0±0.97)mm,所有患者按原计划拔出导管,未发生肺栓塞相关临床症状事件,未单纯因超声提示血栓接受额外抗凝治疗,随访过程中大多数患者未再见血栓.结论:通过超声筛查发现的无症状中心静脉置管附壁血栓,致症状性肺栓塞风险低危,无需特殊处理,因此拔管前置管处彩超检查临床价值不大.
作者:冯文浩;傅麒宁;赵渝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在滋阴润燥、益气活血基础上增加温阳中药治疗干燥综合征并干眼症的疗效,借助现代医学理论和检查结果分析中医治疗作用机制.方法:62例干燥综合征并干眼症病例按性别、年龄、OSDI积分均衡后分为温阳中药组(21例)、滋阴中药组(21例)、西药组(20例),分别采用阴阳双补、益气活血中药+硫酸羟氯喹片+泼尼松片,滋阴润燥、益气活血中药+硫酸羟氯喹片+泼尼松片,硫酸羟氯喹片+泼尼松片治疗3个月.评价疗效和中医治疗机制.结果:总有效率温阳中药组85.7%(21/18例),滋阴中药组81.0%(21/17例),西药组55.0%(20/11例),组间比较温阳中药组与滋阴中药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温阳中药组与西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滋阴中药组与西药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滋阴润燥、益气活血中药较单用西药治疗可以更好地改善大部分主、客观指标;中药滋阴润燥、益气活血治法的基础上加以温阳,所有的主、客观指标以及有效率显著提升,呈现了温阳药的增效作用.
作者:盛正和;翁映虹;刘溯章;朱媛月;樊兰艳;刘毅斌;陈柳芳;马翔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评估采用CT肺动脉造影(CTPA)联合肺通气灌注显像(V/Q)的检查方法指导肺栓塞抗凝治疗终点,对于减少肺栓塞复发率的临床价值.方法:159例经CTPA确诊的肺栓塞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80例及对照组79例,实验组经正规低分子肝素联合华法林抗凝治疗后采用CTPA联合V/Q显像检查的方法评估肺栓塞吸收情况,进一步指导抗凝治疗终点,评估停止抗凝治疗1年时肺栓塞的复发率,并与单纯采用CTPA指导抗凝治疗终点的对照组对比分析,评估两组复发率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抗凝疗程为(5.90±1.80)个月,较对照组(3.57±1.09)个月显著延长(P<0.05);实验组停止抗凝治疗1年时肺栓塞的复发率为7.5%,较对照组复发率(22.8%)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患者抗凝治疗期间的出血率(8.75%vs.3.80%)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CTPA联合V/Q显像检查的方法指导肺栓塞抗凝治疗终点,对于降低肺栓塞的复发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杨琼芳;季巧英;赵兰艳;冯兰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中重度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计数(BPC)<50×109/L]患者的疗效,并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9例SLE并发中重度血小板减少症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措施.结果:109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82例(75.2%),部分缓解(PR)15例(13.8%),无效(NR)12例(11.0%).与有效组(CR+PR)比较,无效组(NR)骨髓巨核细胞减少的发生率较高(P<0.05);两组间疾病活动度指数(SLEDAI)评分,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阳性、抗心磷脂抗体(ACA)阳性的发生率和补体(C)3、C4的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甲泼尼龙(MP)冲击治疗组和大剂量激素治疗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骨髓巨核细胞减少可能为影响SLE并发中重度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疗效的不良因素.
作者:黄荣军;文静;高静琳;赵铖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钛颗粒诱导松动界膜中滑膜成纤维样细胞(FLSs)HIF-1α表达和RANKL-OPG信号通路活化的相关性.方法:分离提取人滑膜成纤维样细胞并与钛颗粒共培养,qRT-PCR、Western Blot检测浓度和时间梯度刺激下,FLSs RANKL、OPG、HIF-1α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随钛颗粒浓度增加,RANKL/OPG和HIF-1α的蛋白和mRNA水平均呈递增趋势;随钛颗粒刺激时间增加,RANKL/OPG的蛋白和mRNA水平先增高后降低,HIF-1α则呈递增趋势.结论:钛颗粒可以诱导界膜中FLSs HIF-1α表达增高和RANKL/OPG信号通路的活化.HIF-1α的表达增高可能对钛颗粒介导的界膜中FLSs RANKL/OPG信号通路活化存在抑制效应.
作者:王成强;何盛茂;谢小波;李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复发抑郁症患者的主客观睡眠质量差异及分析相关因素.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复发抑郁症(复发组)及首发抑郁症(对照组)患者各32例,使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估主观睡眠质量,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评估焦虑抑郁情绪,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客观睡眠质量.结果:主观睡眠方面,复发组较对照组总睡眠时间缩短,睡眠潜伏期延长,睡眠效率降低;客观睡眠方面,复发组较对照组清醒次数增多、NREM1期延长、NREM2期缩短、REM期睡眠时相延长、REM期比例增加、REM期潜伏期缩短;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及对照组两组组内均存在明显主客观睡眠差异,复发组主客观睡眠差异更加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发组的总睡眠时间主客观差值与PSQI总分、病程、发作次数呈正相关(P<0.05),睡眠潜伏期差值及睡眠效率差值均与PSQI总分、HAMA-14总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复发抑郁症患者的主客观睡眠质量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且主客观睡眠差异与病程、发作次数、PSQI总分、HAMA-14总分间存在相关性.
作者:黄庆玲;高东;乐发国;蒋成刚;张婷;雷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泪道系统的先天性阻塞通常是覆盖于鼻泪管鼻侧末端的Hasner瓣发生膜性阻塞所致,可单眼或双眼发病,泪囊若有继发感染,可出现黏脓性分泌物,形成新生儿泪囊炎.鼻泪管探通术为当前公认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有效方案[1],但对手术时机的选择仍有争议.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少对引起手术失败的高风险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为寻求主要影响因素,开展个性化治疗、提高手术成功率,现将我院手术治疗的48例(58眼)泪囊炎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刘琍;项道满;许燕;朱旭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对肺结核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15年1-12月广州胸科医院收治的40例肺结核肺部真菌感染者为试验组,其中确诊者35例,拟诊5例.另选同期52例肺结核无肺部真菌感染者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血浆(1,3)-β-D葡聚糖含量,比较G值差异,G试验结果与病原学结果比较,分析G试验性能.结果:试验组真菌分布为白色念珠菌13株、曲霉菌属13株、热带念珠菌2株、光滑念珠菌2株、其他酵母菌6株.对照组病原学鉴定为真菌阴性.试验组与对照组G值分别为126.1和29.56 pg/mL(中位数),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G试验阳性35例,阴性5例;对照组G试验阴性41例,阳性11例.G试验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一致性分别为87.5%、78.85%、76.09%、89.13%、82.6%,约登指数为0.663.结论:肺结核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白色念珠菌和曲霉菌属较常见.G试验诊断肺结核肺部真菌感染结果可靠、快速,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较高.
作者:胡族琼;李雪雅;胡琳燕;竺澎波;曹智忠;邹彩容;潘美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评价逆行腓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和逆行胫后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对修复小腿下段和足踝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运用腓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和逆行胫后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和足部皮肤缺损的患者,统计分析皮瓣的成活与坏死率、皮瓣的功能以及并发症.结果:腓动脉组一期存活率高于胫后动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腓动脉组皮瓣功能指标评分与胫后动脉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腓动脉组增生性瘢痕、瘙痒、色素沉着、植皮区麻木、植皮区痛觉异常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胫后动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植皮区麻木、植皮区痛觉异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逆行腓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与逆行胫后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两者均可有效修复下肢与足踝皮肤缺损,但是逆行腓动脉穿支筋膜皮瓣存活率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宁涛;胡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小于胎龄儿(SGA)血α-L-岩藻糖苷酶(AFU)水平变化及其与糖脂代谢的相关性.方法:以125例小于胎龄儿(SGA)及患新生儿湿肺的128例适于胎龄儿(AGA)为研究对象,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生后24 h内血AFU及糖脂代谢水平;分析SGA患儿AFU水平变化与其糖脂代谢改变的相关性.结果:SGA生后24内血AFU、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及脂蛋白a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SGA新生儿血AFU水平与血糖、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及载脂蛋白A水平正相关(P<0.05),与甘油三脂水平负相关(P<0.05).结论:SGA生后即存在糖脂代谢紊乱,其血中AFU含量降低并与其糖脂代谢水平有相关性.
作者:邹成丽;董文斌;雷小平;张玲萍;张莲玉;何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谐振治疗对脑卒中偏瘫上肢痉挛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肢体康复功能训练,治疗组在常规训练同时给予谐振治疗.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分别给予改良Ashworth评级(MAS)、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MAS评级、FMA评分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谐振治疗有助于减轻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痉挛及改善偏瘫上肢运动功能.
作者:梁天佳;龙耀斌;周开斌;黄福才;杜灿荣;黄林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用血栓弹力图(TEG)检测胃癌患者凝血功能变化规律,并评估TEG的价值和意义.方法:对99例胃癌患者(胃癌组)进行TEG测定,45例正常健康人为对照组,根据各项参数了解其凝血状态.结果:胃癌组TEG的各个指标的检测水平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从测量数值超出正常范围的异常个体数量来看,K值、Angle值、MA值和CI值均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胃癌患者常见凝血功能紊乱,部分患者呈高凝状态,TEG可用来观察其凝血状态的变化并作为临床对症治疗的参考依据.
作者:郝宝岚;郝新建;叶昱坪;任磊;王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沉默EZH2基因表达对胆管癌QBC93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设计并合成靶向EZH2的siRNA体外转染QBC939细胞,以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通过MTT法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周期分布,β-半乳糖苷酶染色法检测细胞衰老情况,以Western Blot法检测H3K27me3、P14ARF、P16INK4a、P53、P21、E2F1蛋白表达变化.结果:靶向siRNA可有效沉默EZH2表达,显著抑制细胞体外增殖能力.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G1/S期比值显著升高,出现G1期阻滞,而凋亡率未见明显差异;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呈衰老特征;衰老通路的P14ARF、P16INK4a、P53、P21蛋白表达上调,而H3K27me3、E2F1蛋白表达下调.结论:沉默EZH2表达可显著抑制QBC939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其机制可能与调控衰老通路有关.
作者:梁珊凤;李春艳;黎昭兰;邹鹏建;关心;韩晓容;何关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制作兔急性脊髓损伤模型,探讨磁共振张量成像(DTI)对早期ASCI定量诊断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30只中国大耳白兔,随机抽取24只作为实验组,另6只作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改良Allen′s打击法制成中度急性脊髓损伤;对照组仅暴露脊膜,不损伤脊髓.在造模后第1、3、5、7天行常规MRI、DTI扫描、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图像后处理,于MRI检查完毕,取兔脊髓进行病理检查.结果:实验组各时间点炎性细胞数目、脊髓大型运动神经元数目与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各向异性分数(FA)值呈明显的相关关系.DTT图像显示脊髓出现缺损、卷曲、断裂等征象.结论:DTI的参数(FA值、ADC值)可反映急性脊髓损伤早期病理变化,临床上可将DTI作为急性脊髓损伤的评价方法之一.
作者:赵细辉;陈昆涛;王荣品;王骋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比较分析玻璃化和程序化冷冻卵裂期和囊胚期胚胎保存后复苏效果及临床结局.方法:根据不同冷冻保存时间将胚胎冻融周期分为4组,分别为1~6个月组、7~12个月组、13~24个月组和≥25个月组,比较四组的复苏率、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根据不同冷冻保存方法分为玻璃化冷冻组和程序化冷冻组.结果:4组胚胎复苏存活率(98.1%、99.0%、96.8%和95.7%)、临床妊娠率(54.4%、55.4%、49.6%和51.5%)和流产率(10.7%、8.9%、9.45和11.15)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玻璃化冷冻组胚胎复苏率和临床妊娠率均显著高于程序化冷冻组(P<0.05).结论:胚胎冷冻保存时间不影响解冻后胚胎质量.玻璃化冷冻胚胎方法复苏效果优于程序化冷冻法.囊胚期冻融胚胎可获得较高的临床妊娠率.
作者:李楠;牟联俊;李忻琳;林忠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外源性小分子RNA(dsP21-397)转染对人肾透明细胞癌细胞系A-498和Caki-1生长的影响.方法:分别转染dsControl(对照组)和dsP21-397(实验组)至A-498和Caki-1细胞.qRT-PCR分析p21mRNA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实验分析p21蛋白及下游靶蛋白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CDK4)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验细胞周期的分布.MTS实验和集落形成实验分析细胞活力和增殖能力.结果:与dsControl相比,转染dsP21-397后,A-498和Caki-1细胞中p21 mRNA的水平分别升高至2.55倍(P<0.01)和2.18倍(P<0.01);p21蛋白表达上调,下游靶蛋白CDK4和CyclinD1表达下调;位于G0/G1期的细胞比例明显升高,位于S期、G2/M期的细胞比例显著下降;两种肾癌细胞的活力明显降低;dsP21-397组的集落数数量明显较少.结论:dsP21-397能显著激活肾透明细胞癌细胞中p21蛋白的表达,下调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肾透明细胞癌细胞的生长.
作者:王勇;郭永连;陈琳;李国灏;余家俊;程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4月至2017年2月DEACMP患者9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高压氧、降低颅内压及促进脑细胞代谢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银杏叶提取物7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每日1次,连续应用2周.DEACMP患者于入院24 h内及治疗后14 d检查头颅磁共振(MRI)成像和脑电图(EEG),观察患者MRI和EEG的变化,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Barthel指数(BI)、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39例(总有效率81.2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29例(总有效率6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42,P=0.025);两组患者入院时头颅MRI异常信号、EEG异常率及MMSE、BI及Mo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14 d MRI异常信号、EEG异常率及MMSE、BI及MoCA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DEACMP患者MMSE评分与患者病情程度呈负相关(r=-0.832,P=0.000).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能使DEACMP患者MRI病灶范围和EEG异常率及MMSE、BI及Mo-CA评分改善,有一定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王维展;齐洪娜;肖青勉;高珣;李敬;朱保月;刘永建;李伟;马国营;王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痴呆伴发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特点以及不同亚综合征与认知的关系.方法:采用神经精神科问卷、简易智力检测量表(MMSE)评估116例符合美国精神病协会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修订版(DSM-IV-R)痴呆诊断标准的患者.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因子提取法,并对因子负荷进行正交方差极大旋转.结果:因子分析获得5个亚综合征,分别为脱抑制行为、精神病性、激越、情感、淡漠因子.MMSE总分、教育年限进入了淡漠因子的回归方程(P<0.05).结论:痴呆伴发精神行为症状可以划分为5个临床亚综合征,其中淡漠因子与认知功能相关.
作者:沐楠;饶冬萍;张若曦;唐牟尼;郁俊昌;陈建平;潘集阳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