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影响婴幼儿泪道探通手术疗效的综合因素分析

刘琍;项道满;许燕;朱旭红

关键词:
摘要:泪道系统的先天性阻塞通常是覆盖于鼻泪管鼻侧末端的Hasner瓣发生膜性阻塞所致,可单眼或双眼发病,泪囊若有继发感染,可出现黏脓性分泌物,形成新生儿泪囊炎.鼻泪管探通术为当前公认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有效方案[1],但对手术时机的选择仍有争议.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少对引起手术失败的高风险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为寻求主要影响因素,开展个性化治疗、提高手术成功率,现将我院手术治疗的48例(58眼)泪囊炎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岭南无痛蜂针疗法治疗更年期睡眠障碍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岭南无痛蜂针疗法对更年期妇女睡眠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更年期妇女70例随机分组,治疗组给予无痛蜂针治疗,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片,两组均治疗4周,治疗后疗效评价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量表(PSQI)、更年期生存质量评分量表(MRS)评定.结果:(1)总有效率治疗组94.29%优于对照组91.43%.(2)两组患者治疗后PSQI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3)针对两组治疗后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评分比较,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两组患者治疗后MR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无痛蜂针疗法治疗更年期睡眠障碍疗效显著,且优于口服艾司唑仑,同时能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崔威;王淑平;成永明;王彬;钟小文;王冬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低胎龄早产儿生后2周内补充钙、磷对肾功能电解质、尿检的影响

    目的:观察低胎龄早产儿生后2周内补充钙、磷后肾功能电解质及尿检验指标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13年1月-2015年8月在本院新生儿科住院的<33周的早产儿共102例,其中35例为胎龄28~30周,67例为胎龄30~32周.按入院先后顺序分成4组:对照组、单纯补钙组、单纯补磷组、钙磷同补组,除对照组外,余三组均在生后第2天开始按以上分组补充钙磷至生后14 d.分别于出生7、14 d抽血检测肾功能、血清钙、磷水平;留尿检测尿常规、尿钙水平,有镜下血尿者查尿肌酐.结果:(1)对照组:生后第2周未补充钙磷,部分出现低磷血症,以28~30周胎龄儿尤为明显,肾功能均正常.(2)单纯补钙组:部分早产儿出现镜下血尿,尿钙/肌酐比值提示高钙尿症,血肌酐轻度升高提示肾功能损害,且以28~30周胎龄儿尤为明显,但血钙磷并无异常.(3)单纯补磷组:部分早产儿出现低钙血症,以28~30周胎龄儿尤为明显,肾功能均正常.(4)钙磷同补组:合适比例的钙磷同补,能维持血钙磷平衡、肾功能正常、尿检正常.结论:生后第2周未补充钙磷,可能出现低磷血症;单纯补钙可能导致高钙尿症及肾功能损害;单纯补磷,易出现低钙;以上情况均以28~30周胎龄儿尤为明显.而合适比例的钙磷同补能促血钙磷平衡,避免肾功能损害.

    作者:易璐;吕剑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SEP联合MEP监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体感诱发电位(SEP)联合运动诱发电位(MEP)监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择期需做SEP联合MEP监测脑肿瘤切除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四组:C组、D1组、D2组和D3组.麻醉诱导前D1组、D2组和D3组经静脉10 min输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后以右美托咪定0.1、0.3μg/(kg·h)和0.5μg/(kg·h)维持至术毕,C组采取同样方法予以等容量生理盐水.于入室时(T1),切皮时(T2),停肌松药时(T3),停肌松药后50 min(T4)观察MAP、HR和BIS值;记录初次诱发MEP的电流强度和监测等待时间,T4时SEP(N20-P25,N20)及大鱼际肌MEP波幅和潜伏期;同时记录术中丙泊酚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2~T4时D2组和D3组HR明显慢于、MAP明显低于C组和D1组(P<0.05).D2组和D3组丙泊酚用量明显低于C组和D1组;D2组诱发MEP的电流强度明显低于C组、D1组和D3组,D3组明显低于C组;T4时D2组MEP波幅明显高于C组、D1组和D3组,D3组明显高于C组(P<0.05).四组患者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诱导前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后以右美托咪定0.3μg/(kg·h)维持,能够降低丙泊酚用量间接改善MEP监测质量,对MEP抑制作用更小,对SEP无明显影响,且血流动力学稳定.

    作者:郭余大;戴寒英;陈立科;文婷;戴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脓毒症早期采用心肌标志物诊断心功能障碍的预后评估

    目的:研究早期脓毒症患者采用心肌标志物联合BNP预测评估心功能障碍的应用价值.方法:66例脓毒症患者入院后的3~5 d左室射血分数LVEF>50%与LVEF<50%分为两组,分别监测两组患者0、3、5、12 d的LVEF值、BNP及TNI.结果:左室射血分数LVEF>50%与LVEF<50%两组:3、5 d时BNP值心脏损伤显著高于心脏非损伤;心脏损伤组EF值与TNI值呈负相关,患者入院后的3~5 d EF数值与血肌钙蛋白水平呈负相关;患者入院后的第12天血肌钙蛋白Ⅰ的浓度与EF值呈负相关.TNI可直接反映患者心脏功能状态;BNP值在第5天与APACHEⅡ的评分呈显著正相关性;结论:TNI与BNP均可直接反映脓毒症患者心功能障碍,且BNP与TNI结合可有效评估严重脓毒症与脓毒症休克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较高的预后评估意义.

    作者:宋于康;李叶戌子;王妙淑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不同胚胎冷冻保存时间和方法对FET周期临床结局的影响

    目的:比较分析玻璃化和程序化冷冻卵裂期和囊胚期胚胎保存后复苏效果及临床结局.方法:根据不同冷冻保存时间将胚胎冻融周期分为4组,分别为1~6个月组、7~12个月组、13~24个月组和≥25个月组,比较四组的复苏率、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根据不同冷冻保存方法分为玻璃化冷冻组和程序化冷冻组.结果:4组胚胎复苏存活率(98.1%、99.0%、96.8%和95.7%)、临床妊娠率(54.4%、55.4%、49.6%和51.5%)和流产率(10.7%、8.9%、9.45和11.15)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玻璃化冷冻组胚胎复苏率和临床妊娠率均显著高于程序化冷冻组(P<0.05).结论:胚胎冷冻保存时间不影响解冻后胚胎质量.玻璃化冷冻胚胎方法复苏效果优于程序化冷冻法.囊胚期冻融胚胎可获得较高的临床妊娠率.

    作者:李楠;牟联俊;李忻琳;林忠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再次手术与射频治疗对微血管减压术后无效三叉神经痛患者的随访分析

    目的:分析短期内再次手术与射频治疗对微血管减压术后无效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护士通过电话随访和复诊随访方式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经首次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无效54例患者(30例短期内再次手术,24例射频治疗)的疗效差异,对患者治疗后短期(术后1个月)、长期(术后1年)疼痛缓解程度及面部麻木情况进行统计,并对短期再次手术组与射频治疗组进行疗效及面部麻木的对比.结果:术后1个月,再次手术组与射频治疗组进行对比,治愈率、有效率、面部麻木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2,P=0.04,P=0.01);术后1年,再次手术组与射频治疗组进行对比,治愈率、有效率、面部麻木率、复发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4,P=0.006,P=0.02,P=0.04).结论:对于首次微血管减压术后无效的三叉神经痛患者,短期内再次手术疗效优于射频治疗,而且面部麻木发生率及复发率明显低于射频治疗.

    作者:李艳贞;林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无症状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拔管前彩超筛查静脉血栓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无症状中心静脉置管患者(CVC)拔管前彩超筛查静脉血栓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我科会诊的无临床症状CVC相关静脉血栓形成超声所示血栓情况,处理方式及后续随访结果.结果:纳入306例患者,超声提示平均血栓大小为(4.9±2.31)mm×(13.0±0.97)mm,所有患者按原计划拔出导管,未发生肺栓塞相关临床症状事件,未单纯因超声提示血栓接受额外抗凝治疗,随访过程中大多数患者未再见血栓.结论:通过超声筛查发现的无症状中心静脉置管附壁血栓,致症状性肺栓塞风险低危,无需特殊处理,因此拔管前置管处彩超检查临床价值不大.

    作者:冯文浩;傅麒宁;赵渝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复发抑郁症患者的主客观睡眠差异及相关因素

    目的:探讨复发抑郁症患者的主客观睡眠质量差异及分析相关因素.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复发抑郁症(复发组)及首发抑郁症(对照组)患者各32例,使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估主观睡眠质量,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评估焦虑抑郁情绪,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客观睡眠质量.结果:主观睡眠方面,复发组较对照组总睡眠时间缩短,睡眠潜伏期延长,睡眠效率降低;客观睡眠方面,复发组较对照组清醒次数增多、NREM1期延长、NREM2期缩短、REM期睡眠时相延长、REM期比例增加、REM期潜伏期缩短;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及对照组两组组内均存在明显主客观睡眠差异,复发组主客观睡眠差异更加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发组的总睡眠时间主客观差值与PSQI总分、病程、发作次数呈正相关(P<0.05),睡眠潜伏期差值及睡眠效率差值均与PSQI总分、HAMA-14总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复发抑郁症患者的主客观睡眠质量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且主客观睡眠差异与病程、发作次数、PSQI总分、HAMA-14总分间存在相关性.

    作者:黄庆玲;高东;乐发国;蒋成刚;张婷;雷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α-L-岩藻糖苷酶与小于胎龄儿宫内发育及其糖脂代谢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小于胎龄儿(SGA)血α-L-岩藻糖苷酶(AFU)水平变化及其与糖脂代谢的相关性.方法:以125例小于胎龄儿(SGA)及患新生儿湿肺的128例适于胎龄儿(AGA)为研究对象,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生后24 h内血AFU及糖脂代谢水平;分析SGA患儿AFU水平变化与其糖脂代谢改变的相关性.结果:SGA生后24内血AFU、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及脂蛋白a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SGA新生儿血AFU水平与血糖、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及载脂蛋白A水平正相关(P<0.05),与甘油三脂水平负相关(P<0.05).结论:SGA生后即存在糖脂代谢紊乱,其血中AFU含量降低并与其糖脂代谢水平有相关性.

    作者:邹成丽;董文斌;雷小平;张玲萍;张莲玉;何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逆行腓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和逆行胫后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的临床效果

    目的:评价逆行腓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和逆行胫后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对修复小腿下段和足踝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运用腓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和逆行胫后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和足部皮肤缺损的患者,统计分析皮瓣的成活与坏死率、皮瓣的功能以及并发症.结果:腓动脉组一期存活率高于胫后动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腓动脉组皮瓣功能指标评分与胫后动脉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腓动脉组增生性瘢痕、瘙痒、色素沉着、植皮区麻木、植皮区痛觉异常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胫后动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植皮区麻木、植皮区痛觉异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逆行腓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与逆行胫后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两者均可有效修复下肢与足踝皮肤缺损,但是逆行腓动脉穿支筋膜皮瓣存活率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宁涛;胡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裸眼3D显示系统在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腔镜技术是外科学发展的主旋律.自1994年我院开展国内首例2D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以来,经全体胸外科同仁不懈努力,胸腔镜技术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广泛应用,出血少、疼痛轻、伤口小、恢复快成为腔镜手术的显著优点,在地级市三级甲等医院,2D胸腔镜已是胸外科常规手术模式.然而,传统腔镜显示屏反映是二维图像,缺乏深度感及空间定向,增加手术难度及失误发生率.近年来,随着3D高清视频技术被逐步运用到胸腔镜手术中,手术者佩戴辅助3D眼镜,即可以看到具有立体效果的手术画面,而新一代的裸眼3D技术无需眼镜辅助即能显示靶区组织器官的三维立体结构,既克服二维平面图的缺点,恢复术者解剖过程对深度的感知,又丝毫不削弱术者对周围环境的感知程度,成为业界发展的前沿.

    作者:何建行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温阳中药治疗干燥综合征并干眼症增效作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在滋阴润燥、益气活血基础上增加温阳中药治疗干燥综合征并干眼症的疗效,借助现代医学理论和检查结果分析中医治疗作用机制.方法:62例干燥综合征并干眼症病例按性别、年龄、OSDI积分均衡后分为温阳中药组(21例)、滋阴中药组(21例)、西药组(20例),分别采用阴阳双补、益气活血中药+硫酸羟氯喹片+泼尼松片,滋阴润燥、益气活血中药+硫酸羟氯喹片+泼尼松片,硫酸羟氯喹片+泼尼松片治疗3个月.评价疗效和中医治疗机制.结果:总有效率温阳中药组85.7%(21/18例),滋阴中药组81.0%(21/17例),西药组55.0%(20/11例),组间比较温阳中药组与滋阴中药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温阳中药组与西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滋阴中药组与西药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滋阴润燥、益气活血中药较单用西药治疗可以更好地改善大部分主、客观指标;中药滋阴润燥、益气活血治法的基础上加以温阳,所有的主、客观指标以及有效率显著提升,呈现了温阳药的增效作用.

    作者:盛正和;翁映虹;刘溯章;朱媛月;樊兰艳;刘毅斌;陈柳芳;马翔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高频透析的临床应用进展

    目前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患病率持续升高,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持续增长,目前常使用的肾脏替代方式为血液透析,每周透析3次,每次4 h已成为公认的常规血液透析(conventional he-modialysis,CHD)方法,这种透析方法方便、经济,是我国目前应用广泛的常规血液透析的透析模式.但是,因为每隔1~2d进行一次透析,患者体液容量、生化参数及内环境波动幅度较大,并不符合人体生理学特点.为了进一步改善透析患者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减少死亡率,国内外学者通过改变透析频率、透析治疗时间,调整透析处方来提高透析效率,由此产生许多透析模式.目前还没有用来描述不同强化或高频血液透析类型的统一专门术语,KDIGO工作组建议所有血液透析处方应说明每次治疗持续时间、每周治疗次数、血流量和透析液流量、HD治疗地点和护理等级.高频透析(frequent hemodialysis)指的是每周透析5~7次,按照每次透析时间的长短,划分为短时(每次透析<4 h)的高频血液透析(short frequent hemodi-alysis)和长时(每次透析6~8 h)的 高频血液透析(long frequent hemodialysis)[1].

    作者:李伟龙;胡波;黄德绪;尹良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发生程度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发生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5年9月在武警宁夏总队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且满足纳入标准的患者142例,应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血液透析患者症状评估量表、APGAR家庭功能评估量表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各症状发生率为53.5%~92.3%,其中疲乏的发生率(92.3%)高,其次是瘙痒(86.6%)、皮肤干燥(85.9%),严重程度得分高的症状依次为疲乏(30.3%)、入睡困难(27.5%)、性欲低下(27.5%)、易惊醒(27.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民族、睡眠质量、合并高血压、合并心律失常情况对患者症状发生程度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发生率较高,且其症状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受性别、民族、合并高血压、合并心率失常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提示临床医护人员应结合患者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估和干预,有效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进而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陈红;程雪涛;冯雪;刘国莲;刘赟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应用配对样本提高手足口病相关肠道病毒核酸检出率

    目的:比较肛拭和咽拭样本中手足口病(HFMD)相关肠道病毒核酸检测结果的差异,探讨提高实验室诊断率的方法.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拟诊HFMD患者肛拭和咽拭配对样本进行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和肠道病毒通用型(EV)RNA检测,将不同样本中各病毒的检出率进行比对,分析检测单一样本的漏检情况.结果:EV71、CA16和非EV7l/非CV16型肠道病毒(non-EV71/non-CA16 EV)在肛拭/咽拭中的检出率依次是17.25%/12.18%、4.03%/3.54%、40.28%/45.32%,肛拭样本中EV71和CA16的检出率均高于咽拭,而non-EV71/non-CA16 EV的检出率则低于咽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配对样本检测结果比较,单一样本的漏检率为10.33%~36.27%.结论:应用肛拭或咽拭单一样本进行HFMD相关肠道病毒核酸检测漏检率高,采集配对样本检测能显著提高检出率.

    作者:韦善求;麻秋英;罗顺达;倪祖彥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不同垂直骨面型侧貌美观女性下切牙倾斜度研究

    目的:分析下切牙倾斜度在不同垂直骨面型侧貌美观患者中的差异,为临床矫治设计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正畸固定矫治结束的侧貌美观女性患者137例,按前颅底平面与下颌平面交角(∠SN-MP)将患者分为3组:低角组(31例)、均角组(89例)及高角组(17例),测量下中切牙与下颌平面交角(∠L1/MP)、下中切牙与上齿槽座点-颏前点连线交角(∠L1/A-Pog),协方差分析不同组间的差异.结果:∠L1/MP(°)在高角组中小,低角组中大,均角组居中,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38,P<0.001),∠L1/A-Pog(°)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63,P>0.05).结论:高角型侧貌美观患者下切牙舌向倾斜代偿,低角型唇向倾斜代偿,在制订矫治计划时应结合患者垂直骨面型,综合考虑患者下切牙的倾斜度.

    作者:何浩贤;甄洁;方炫炜;刘丛华;徐怡馨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1-磷酸鞘氨醇对肺成纤维细胞纤维化发生的影响和机制

    目的:研究S1P对HLF细胞纤维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1)分别用S1P(1μmol/L)、FTY720-P(5μmol/L)、ponesimod(5μmol/L)、SEW2871(5μmol/L)处理HLF细胞24 h,使用Western Blot法测ECM相关蛋白表达并与只加培养基空白组对比;(2)分别用S1P1R拮抗剂W146(1μmol/L)、S1P2R拮抗剂JTE-013(0.2μmol/L)和S1P3R拮抗剂TY-52156(1.25μmol/L)预处理HLF细胞1 h,再加入S1P及S1PR激动剂分组孵育24 h后测ECM相关蛋白表达并与无拮抗剂对照组对比;(3)使用S1P2R拮抗剂JTE-013和S1P3R拮抗剂TY-52156共同预处理HLF细胞1 h,加入S1P及S1PR激动剂分组孵育24 h后测ECM相关蛋白表达并与无拮抗剂对照组及单一拮抗剂组对比.结果:(1)S1P及选择性S1P受体激动剂组均上调ECM表达,但程度不同;(2)S1P1R拮抗剂W146不影响S1P及S1PR激动剂诱导ECM合成,S1P2R拮抗剂JTE-013及S1P3R拮抗剂TY-52156均下调S1P及S1PR激动剂诱导ECM合成;(3)两种拮抗剂同时使用能使S1P及非选择性S1PR激动剂诱导ECM合成进一步降低,但不能使ponesimod组进一步降低.结论:HLF细胞中,S1P通过与S1P2R和S1P3R结合增加ECM相关促纤维化蛋白表达.

    作者:辛慰;吉庆春;彭秋月;王伟阁;崔新征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血管生成素在脓毒症诊断和治疗中的新进展

    脓毒症发生率高,全球每年有超过1900万严重脓毒症病例,美国每年有75万例脓毒症患者,并且这一数字还以每年1.5%~8.0%的速度上升[1-2].脓毒症的病理生理机制十分复杂,包括宿主、免疫、炎症及凝血功能异常等多个方面,涉及代谢、微循环及细胞功能的改变[3].大量研究探讨了内皮系统的生物标志物与脓毒症间的关系,比如人可溶性血管内皮钙粘附素(sVE-Cadherin)、可溶性细胞黏附因子-1(sICAM-1)、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ANG/Tie-2作为专属于内皮细胞的信号系统,在脓毒症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的作用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已成为现在研究的热点[3].脓毒症治疗花费高,医疗资源消耗大,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已经对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因此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脓毒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Ang)在脓毒症诊断和治疗方面的新进展进行探讨.

    作者:王方;张媛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乳腺癌患者母子沟通及其未成年子女抑郁情绪调查

    目的:探究乳腺癌患者的母子沟通及其未成年子女的抑郁情绪情况,为提升患者及其家庭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运用问卷调查法对乳腺癌患者的未成年子女进行抑郁情绪调查,运用基于叙事医学视角的深度访谈法,对有18岁以下子女的乳腺癌患者进行访谈并分析.结果:乳腺癌患者子女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抑郁情绪阳性率为32.28%,不同性别、不同家庭氛围的乳腺癌患者子女抑郁情绪有统计学意义.在母子沟通方面,对病情的沟通信息不对称.结论:母亲的乳腺癌明显影响母子沟通及孩子的心理健康,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社会心理和行为干预以及叙事医学介入十分必要.

    作者:杨柠溪;曹英南;李十月;耿庆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影响婴幼儿泪道探通手术疗效的综合因素分析

    泪道系统的先天性阻塞通常是覆盖于鼻泪管鼻侧末端的Hasner瓣发生膜性阻塞所致,可单眼或双眼发病,泪囊若有继发感染,可出现黏脓性分泌物,形成新生儿泪囊炎.鼻泪管探通术为当前公认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有效方案[1],但对手术时机的选择仍有争议.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少对引起手术失败的高风险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为寻求主要影响因素,开展个性化治疗、提高手术成功率,现将我院手术治疗的48例(58眼)泪囊炎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刘琍;项道满;许燕;朱旭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