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刚;包萍;牟洪宾;高波;刘昌华
目的:探讨无症状中心静脉置管患者(CVC)拔管前彩超筛查静脉血栓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我科会诊的无临床症状CVC相关静脉血栓形成超声所示血栓情况,处理方式及后续随访结果.结果:纳入306例患者,超声提示平均血栓大小为(4.9±2.31)mm×(13.0±0.97)mm,所有患者按原计划拔出导管,未发生肺栓塞相关临床症状事件,未单纯因超声提示血栓接受额外抗凝治疗,随访过程中大多数患者未再见血栓.结论:通过超声筛查发现的无症状中心静脉置管附壁血栓,致症状性肺栓塞风险低危,无需特殊处理,因此拔管前置管处彩超检查临床价值不大.
作者:冯文浩;傅麒宁;赵渝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发生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5年9月在武警宁夏总队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且满足纳入标准的患者142例,应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血液透析患者症状评估量表、APGAR家庭功能评估量表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各症状发生率为53.5%~92.3%,其中疲乏的发生率(92.3%)高,其次是瘙痒(86.6%)、皮肤干燥(85.9%),严重程度得分高的症状依次为疲乏(30.3%)、入睡困难(27.5%)、性欲低下(27.5%)、易惊醒(27.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民族、睡眠质量、合并高血压、合并心律失常情况对患者症状发生程度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发生率较高,且其症状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受性别、民族、合并高血压、合并心率失常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提示临床医护人员应结合患者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估和干预,有效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进而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陈红;程雪涛;冯雪;刘国莲;刘赟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石化工人短时间混合暴露低浓度苯系物对免疫效应及相关miRNA表达的影响.方法:招募40名石化工人,收集其班前班后血样检测血清IgA、IgG、IgM,IFN-γ、IL-1β、IL-2、IL-8、TNF-α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RNA-146a,-155,并检测工人作业期间个体苯系物水平.结果:根据外暴露检测结果将工人分为苯暴露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苯暴露组甲苯检出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苯暴露组IgG显著降低(P<0.05);苯和甲苯对IL-1β与TNF-α的下降有交互作用(P<0.05),但不影响miRNA的表达;miRNA-146a和miRNA-155对TNF-α的降低有交互作用(P<0.05).结论:低浓度苯和甲苯短期混合暴露可降低机体免疫功能且可能受到细胞因子相关miRNA的调控.
作者:张茜;梁博萱;邓娜;刘学星;邓棋霏;张波;张雪;马小菊;肖勇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患者女,33岁,垂体瘤切除术后第4天(图1、2),因间断性头痛、视物模糊入院.患者被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已7年,期间服用甲泼尼龙(48 mg/d).于当地行经鼻垂体瘤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垂体脓肿,但是未进行微生物培养.术后第4天,患者右侧下肢行动不便,肌力Ⅲ级,肌张力正常,左侧瞳孔光反射迟钝,上眼睑下垂,双侧瞳孔大小不等(R:3 mm ,L:5 mm),考虑为左侧动眼神经瘫,收入院.
作者:张忠华;刘聪;姜亚磊;李蕴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谐振治疗对脑卒中偏瘫上肢痉挛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肢体康复功能训练,治疗组在常规训练同时给予谐振治疗.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分别给予改良Ashworth评级(MAS)、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MAS评级、FMA评分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谐振治疗有助于减轻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痉挛及改善偏瘫上肢运动功能.
作者:梁天佳;龙耀斌;周开斌;黄福才;杜灿荣;黄林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前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患病率持续升高,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持续增长,目前常使用的肾脏替代方式为血液透析,每周透析3次,每次4 h已成为公认的常规血液透析(conventional he-modialysis,CHD)方法,这种透析方法方便、经济,是我国目前应用广泛的常规血液透析的透析模式.但是,因为每隔1~2d进行一次透析,患者体液容量、生化参数及内环境波动幅度较大,并不符合人体生理学特点.为了进一步改善透析患者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减少死亡率,国内外学者通过改变透析频率、透析治疗时间,调整透析处方来提高透析效率,由此产生许多透析模式.目前还没有用来描述不同强化或高频血液透析类型的统一专门术语,KDIGO工作组建议所有血液透析处方应说明每次治疗持续时间、每周治疗次数、血流量和透析液流量、HD治疗地点和护理等级.高频透析(frequent hemodialysis)指的是每周透析5~7次,按照每次透析时间的长短,划分为短时(每次透析<4 h)的高频血液透析(short frequent hemodi-alysis)和长时(每次透析6~8 h)的 高频血液透析(long frequent hemodialysis)[1].
作者:李伟龙;胡波;黄德绪;尹良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4月至2017年2月DEACMP患者9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高压氧、降低颅内压及促进脑细胞代谢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银杏叶提取物7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每日1次,连续应用2周.DEACMP患者于入院24 h内及治疗后14 d检查头颅磁共振(MRI)成像和脑电图(EEG),观察患者MRI和EEG的变化,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Barthel指数(BI)、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39例(总有效率81.2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29例(总有效率6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42,P=0.025);两组患者入院时头颅MRI异常信号、EEG异常率及MMSE、BI及Mo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14 d MRI异常信号、EEG异常率及MMSE、BI及MoCA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DEACMP患者MMSE评分与患者病情程度呈负相关(r=-0.832,P=0.000).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能使DEACMP患者MRI病灶范围和EEG异常率及MMSE、BI及Mo-CA评分改善,有一定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王维展;齐洪娜;肖青勉;高珣;李敬;朱保月;刘永建;李伟;马国营;王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尿酸(uric acid)是内源性和外源性嘌呤代谢的终产物,以游离尿酸盐的形式溶于血液.体内尿酸排泄减少和(或)生成增加是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的主要病因.其中,尿酸合成增多的机制仅能解释发生的小部分原因,更大程度上是肾脏尿酸的排泄障碍引起.尿酸排泄障碍可能与多基因遗传有关,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是人类基因中常见的基因变异,可影响基因的表达、转录、翻译、修饰,是疾病易感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尿酸相关基因的SNP不仅易感于HUA,并在心血管疾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本文主要对尿酸相关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联性研究作一系统阐述,以为人们提供一个新的预防及治疗视角.
作者:刘雯辉;张园;邱健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双容积图像融合技术在颅内动脉瘤介入血管内栓塞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梅州市人民医院介入手术室2016年1-6月46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栓塞前均行2D-DSA及3D-DSA检查,确定责任动脉瘤后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术者认为栓塞满意后即刻行3D-DSA复查,应用数字减影三维重建技术中的双容积图像融合技术在AW(Advantage Workstation;GE Medical System)后处理工作站进行图像融合,评价动脉瘤栓塞的效果.结果:46例患者共发现52枚动脉瘤(4例为多发动脉瘤),均顺利进行介入栓塞术(其中38枚动脉瘤单纯行弹簧圈栓塞,14枚动脉瘤在支架或球囊辅助下栓塞),均在AW后处理工作站上完成图像融合,在融合图像的46例患者中:30例动脉瘤内无造影剂充填,10例瘤颈处见造影剂显影,瘤体部无造影剂显影,6例瘤体内见造影剂显影.结论:根据双容积图像融合技术来评估动脉瘤栓塞术后的残留情况来判断弹簧圈栓塞的致密程度及残留瘤腔大小,有助于术者判断动脉瘤栓塞术后是否继续进行栓塞或指导下一步的治疗方案,并且为以后的术后随访复查提供重要信息.
作者:林宇佳;张国栋;廖政贤;谢锋;张文;吴兴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比较肛拭和咽拭样本中手足口病(HFMD)相关肠道病毒核酸检测结果的差异,探讨提高实验室诊断率的方法.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拟诊HFMD患者肛拭和咽拭配对样本进行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和肠道病毒通用型(EV)RNA检测,将不同样本中各病毒的检出率进行比对,分析检测单一样本的漏检情况.结果:EV71、CA16和非EV7l/非CV16型肠道病毒(non-EV71/non-CA16 EV)在肛拭/咽拭中的检出率依次是17.25%/12.18%、4.03%/3.54%、40.28%/45.32%,肛拭样本中EV71和CA16的检出率均高于咽拭,而non-EV71/non-CA16 EV的检出率则低于咽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配对样本检测结果比较,单一样本的漏检率为10.33%~36.27%.结论:应用肛拭或咽拭单一样本进行HFMD相关肠道病毒核酸检测漏检率高,采集配对样本检测能显著提高检出率.
作者:韦善求;麻秋英;罗顺达;倪祖彥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比较分析玻璃化和程序化冷冻卵裂期和囊胚期胚胎保存后复苏效果及临床结局.方法:根据不同冷冻保存时间将胚胎冻融周期分为4组,分别为1~6个月组、7~12个月组、13~24个月组和≥25个月组,比较四组的复苏率、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根据不同冷冻保存方法分为玻璃化冷冻组和程序化冷冻组.结果:4组胚胎复苏存活率(98.1%、99.0%、96.8%和95.7%)、临床妊娠率(54.4%、55.4%、49.6%和51.5%)和流产率(10.7%、8.9%、9.45和11.15)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玻璃化冷冻组胚胎复苏率和临床妊娠率均显著高于程序化冷冻组(P<0.05).结论:胚胎冷冻保存时间不影响解冻后胚胎质量.玻璃化冷冻胚胎方法复苏效果优于程序化冷冻法.囊胚期冻融胚胎可获得较高的临床妊娠率.
作者:李楠;牟联俊;李忻琳;林忠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在滋阴润燥、益气活血基础上增加温阳中药治疗干燥综合征并干眼症的疗效,借助现代医学理论和检查结果分析中医治疗作用机制.方法:62例干燥综合征并干眼症病例按性别、年龄、OSDI积分均衡后分为温阳中药组(21例)、滋阴中药组(21例)、西药组(20例),分别采用阴阳双补、益气活血中药+硫酸羟氯喹片+泼尼松片,滋阴润燥、益气活血中药+硫酸羟氯喹片+泼尼松片,硫酸羟氯喹片+泼尼松片治疗3个月.评价疗效和中医治疗机制.结果:总有效率温阳中药组85.7%(21/18例),滋阴中药组81.0%(21/17例),西药组55.0%(20/11例),组间比较温阳中药组与滋阴中药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温阳中药组与西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滋阴中药组与西药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滋阴润燥、益气活血中药较单用西药治疗可以更好地改善大部分主、客观指标;中药滋阴润燥、益气活血治法的基础上加以温阳,所有的主、客观指标以及有效率显著提升,呈现了温阳药的增效作用.
作者:盛正和;翁映虹;刘溯章;朱媛月;樊兰艳;刘毅斌;陈柳芳;马翔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对肺结核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15年1-12月广州胸科医院收治的40例肺结核肺部真菌感染者为试验组,其中确诊者35例,拟诊5例.另选同期52例肺结核无肺部真菌感染者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血浆(1,3)-β-D葡聚糖含量,比较G值差异,G试验结果与病原学结果比较,分析G试验性能.结果:试验组真菌分布为白色念珠菌13株、曲霉菌属13株、热带念珠菌2株、光滑念珠菌2株、其他酵母菌6株.对照组病原学鉴定为真菌阴性.试验组与对照组G值分别为126.1和29.56 pg/mL(中位数),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G试验阳性35例,阴性5例;对照组G试验阴性41例,阳性11例.G试验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一致性分别为87.5%、78.85%、76.09%、89.13%、82.6%,约登指数为0.663.结论:肺结核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白色念珠菌和曲霉菌属较常见.G试验诊断肺结核肺部真菌感染结果可靠、快速,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较高.
作者:胡族琼;李雪雅;胡琳燕;竺澎波;曹智忠;邹彩容;潘美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脓毒症发生率高,全球每年有超过1900万严重脓毒症病例,美国每年有75万例脓毒症患者,并且这一数字还以每年1.5%~8.0%的速度上升[1-2].脓毒症的病理生理机制十分复杂,包括宿主、免疫、炎症及凝血功能异常等多个方面,涉及代谢、微循环及细胞功能的改变[3].大量研究探讨了内皮系统的生物标志物与脓毒症间的关系,比如人可溶性血管内皮钙粘附素(sVE-Cadherin)、可溶性细胞黏附因子-1(sICAM-1)、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ANG/Tie-2作为专属于内皮细胞的信号系统,在脓毒症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的作用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已成为现在研究的热点[3].脓毒症治疗花费高,医疗资源消耗大,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已经对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因此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脓毒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Ang)在脓毒症诊断和治疗方面的新进展进行探讨.
作者:王方;张媛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地:探讨上皮-间质转化(EMT)在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EGFR-TKI获得性耐药前后放射敏感性变化中的作用.方法:选用EGFR19外显子缺失突变的人肺腺癌细胞PC-9及对吉非替尼获得性耐药的PC-9/AB.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EMT相关蛋白;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CCK-8法、克隆形成实验以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放射敏感性.结果:PC-9/AB出现EMT,其放射敏感性显著低于PC-9(P<0.05);逆转EMT的PC-9/AB-CDH1放射敏感性较PC-9/AB恢复(P<0.05);PC-9/TGF发生EMT的同时放射敏感性下降(P<0.05).结论:EMT是EGFR突变型NSCLC细胞EGFR-TKI耐药后发生放射抵抗的机制之一,该机制可能通过TGF-β通路实现.
作者:张志浩;周娟;张为民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痴呆伴发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特点以及不同亚综合征与认知的关系.方法:采用神经精神科问卷、简易智力检测量表(MMSE)评估116例符合美国精神病协会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修订版(DSM-IV-R)痴呆诊断标准的患者.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因子提取法,并对因子负荷进行正交方差极大旋转.结果:因子分析获得5个亚综合征,分别为脱抑制行为、精神病性、激越、情感、淡漠因子.MMSE总分、教育年限进入了淡漠因子的回归方程(P<0.05).结论:痴呆伴发精神行为症状可以划分为5个临床亚综合征,其中淡漠因子与认知功能相关.
作者:沐楠;饶冬萍;张若曦;唐牟尼;郁俊昌;陈建平;潘集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慢性泪囊炎是由于鼻泪管狭窄或阻塞,致使泪液滞留于泪囊之内,伴发细菌感染引起的常见疾病.其发病与沙眼、泪道外伤、鼻炎、鼻中隔偏曲、下鼻甲肥大等有关[1].重建鼻内引流通道,尽快解除梗阻对本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瘘口术与眼科外路手术比较有着无体表瘢痕、泪囊造口更细致、术中可同时处理鼻腔问题等优势.现已广泛运用于临床,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本项研究是对内镜下术后使用填塞和置管两种处理方法,患者鼻腔粘膜上皮化及造瘘口恢复情况的对比,并对两种方法处理后患者术后有效率进行比较.
作者:张晓波;张志茂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S1P对HLF细胞纤维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1)分别用S1P(1μmol/L)、FTY720-P(5μmol/L)、ponesimod(5μmol/L)、SEW2871(5μmol/L)处理HLF细胞24 h,使用Western Blot法测ECM相关蛋白表达并与只加培养基空白组对比;(2)分别用S1P1R拮抗剂W146(1μmol/L)、S1P2R拮抗剂JTE-013(0.2μmol/L)和S1P3R拮抗剂TY-52156(1.25μmol/L)预处理HLF细胞1 h,再加入S1P及S1PR激动剂分组孵育24 h后测ECM相关蛋白表达并与无拮抗剂对照组对比;(3)使用S1P2R拮抗剂JTE-013和S1P3R拮抗剂TY-52156共同预处理HLF细胞1 h,加入S1P及S1PR激动剂分组孵育24 h后测ECM相关蛋白表达并与无拮抗剂对照组及单一拮抗剂组对比.结果:(1)S1P及选择性S1P受体激动剂组均上调ECM表达,但程度不同;(2)S1P1R拮抗剂W146不影响S1P及S1PR激动剂诱导ECM合成,S1P2R拮抗剂JTE-013及S1P3R拮抗剂TY-52156均下调S1P及S1PR激动剂诱导ECM合成;(3)两种拮抗剂同时使用能使S1P及非选择性S1PR激动剂诱导ECM合成进一步降低,但不能使ponesimod组进一步降低.结论:HLF细胞中,S1P通过与S1P2R和S1P3R结合增加ECM相关促纤维化蛋白表达.
作者:辛慰;吉庆春;彭秋月;王伟阁;崔新征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切除对血液透析患者颈-股动脉脉搏波速度(cfPWV)的影响.方法:选取规范药物治疗无效行甲状旁腺全切(tPTX)的重度继发性甲旁亢患者35例作为治疗组,选取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治疗组术前与术后1年分别检测肝肾功能、血常规、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cfPWV,对照组测量cfPWV.比较术前与术后1年患者临床及实验室指标、cfPWV变化;治疗组1年后cfPWV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术后1年患者iPTH、血清钙、血清磷较术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年患者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水平较术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年患者cfPWV较术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术后1年cfPWV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PTX可降低血液透析患者cfPWV.
作者:周刚;包萍;牟洪宾;高波;刘昌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益气血法经后增殖方对超排卵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凋亡及Bim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建立超排卵大鼠模型,3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Bim基因表达水平.结果:TUNEL:中药高、中剂量组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qPCR: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卵巢颗粒细胞Bim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仍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各剂量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后增殖方能抑制Bim基因的表达,抑制卵巢颗粒细胞凋亡,提高超排卵大鼠卵泡质量.
作者:杨贞;郭新宇;邓伟民;张金玉;袁人飞;汤璐璐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