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子谕;梁燕霞;谢丽群;黄瑞玉;陈宝琳;何秋苑;李兵
目前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患病率持续升高,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持续增长,目前常使用的肾脏替代方式为血液透析,每周透析3次,每次4 h已成为公认的常规血液透析(conventional he-modialysis,CHD)方法,这种透析方法方便、经济,是我国目前应用广泛的常规血液透析的透析模式.但是,因为每隔1~2d进行一次透析,患者体液容量、生化参数及内环境波动幅度较大,并不符合人体生理学特点.为了进一步改善透析患者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减少死亡率,国内外学者通过改变透析频率、透析治疗时间,调整透析处方来提高透析效率,由此产生许多透析模式.目前还没有用来描述不同强化或高频血液透析类型的统一专门术语,KDIGO工作组建议所有血液透析处方应说明每次治疗持续时间、每周治疗次数、血流量和透析液流量、HD治疗地点和护理等级.高频透析(frequent hemodialysis)指的是每周透析5~7次,按照每次透析时间的长短,划分为短时(每次透析<4 h)的高频血液透析(short frequent hemodi-alysis)和长时(每次透析6~8 h)的 高频血液透析(long frequent hemodialysis)[1].
作者:李伟龙;胡波;黄德绪;尹良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了解出生缺陷发病情况和分布状态,探讨监测及预防措施,为临床及相关部门合理分配卫生资源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七章的编码区间对某院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病例进行统计,了解各系统的发病情况.结果:前5位顺位:唇腭裂、生殖器官畸形、先天性心脏病与消化系统畸形并列第三、眼耳面颈部畸形.患者年龄1 d~35岁,男性多于女性.结论:严格落实三级干预机制是有效减少先天性畸形病例的关键,预防为主,早诊、早治可提高病患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子谕;梁燕霞;谢丽群;黄瑞玉;陈宝琳;何秋苑;李兵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下切牙倾斜度在不同垂直骨面型侧貌美观患者中的差异,为临床矫治设计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正畸固定矫治结束的侧貌美观女性患者137例,按前颅底平面与下颌平面交角(∠SN-MP)将患者分为3组:低角组(31例)、均角组(89例)及高角组(17例),测量下中切牙与下颌平面交角(∠L1/MP)、下中切牙与上齿槽座点-颏前点连线交角(∠L1/A-Pog),协方差分析不同组间的差异.结果:∠L1/MP(°)在高角组中小,低角组中大,均角组居中,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38,P<0.001),∠L1/A-Pog(°)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63,P>0.05).结论:高角型侧貌美观患者下切牙舌向倾斜代偿,低角型唇向倾斜代偿,在制订矫治计划时应结合患者垂直骨面型,综合考虑患者下切牙的倾斜度.
作者:何浩贤;甄洁;方炫炜;刘丛华;徐怡馨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我国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目前公认高血压、糖尿病对肾功能均有损害作用[1].因而对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早期预防肾功能不全进展的意义重大.循证医学明确证实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Angiotensin Ⅱ receptor blockers, ARB)厄贝沙坦300 mg/d可降低糖尿病患者微量蛋白尿并可延缓肾功能恶化[2].然而,长期接受ARB治疗有可能发生醛固酮逃逸现象[3].对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长期口服厄贝沙坦的同时给予小剂量醛固酮拮抗剂,对尿微量白蛋白、肾功能的影响以及用药安全性尚未研究.本研究旨在观察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联合应用厄贝沙坦和螺内酯与单用厄贝沙坦相比,对尿微量白蛋白以及肾功能的影响,并且评价用药前后血脂、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等指标的变化以及用药安全性.
作者:杨文;秦雷;刘洁云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患者女,33岁,垂体瘤切除术后第4天(图1、2),因间断性头痛、视物模糊入院.患者被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已7年,期间服用甲泼尼龙(48 mg/d).于当地行经鼻垂体瘤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垂体脓肿,但是未进行微生物培养.术后第4天,患者右侧下肢行动不便,肌力Ⅲ级,肌张力正常,左侧瞳孔光反射迟钝,上眼睑下垂,双侧瞳孔大小不等(R:3 mm ,L:5 mm),考虑为左侧动眼神经瘫,收入院.
作者:张忠华;刘聪;姜亚磊;李蕴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制作兔急性脊髓损伤模型,探讨磁共振张量成像(DTI)对早期ASCI定量诊断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30只中国大耳白兔,随机抽取24只作为实验组,另6只作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改良Allen′s打击法制成中度急性脊髓损伤;对照组仅暴露脊膜,不损伤脊髓.在造模后第1、3、5、7天行常规MRI、DTI扫描、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图像后处理,于MRI检查完毕,取兔脊髓进行病理检查.结果:实验组各时间点炎性细胞数目、脊髓大型运动神经元数目与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各向异性分数(FA)值呈明显的相关关系.DTT图像显示脊髓出现缺损、卷曲、断裂等征象.结论:DTI的参数(FA值、ADC值)可反映急性脊髓损伤早期病理变化,临床上可将DTI作为急性脊髓损伤的评价方法之一.
作者:赵细辉;陈昆涛;王荣品;王骋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究乳腺癌患者的母子沟通及其未成年子女的抑郁情绪情况,为提升患者及其家庭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运用问卷调查法对乳腺癌患者的未成年子女进行抑郁情绪调查,运用基于叙事医学视角的深度访谈法,对有18岁以下子女的乳腺癌患者进行访谈并分析.结果:乳腺癌患者子女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抑郁情绪阳性率为32.28%,不同性别、不同家庭氛围的乳腺癌患者子女抑郁情绪有统计学意义.在母子沟通方面,对病情的沟通信息不对称.结论:母亲的乳腺癌明显影响母子沟通及孩子的心理健康,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社会心理和行为干预以及叙事医学介入十分必要.
作者:杨柠溪;曹英南;李十月;耿庆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地:探讨上皮-间质转化(EMT)在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EGFR-TKI获得性耐药前后放射敏感性变化中的作用.方法:选用EGFR19外显子缺失突变的人肺腺癌细胞PC-9及对吉非替尼获得性耐药的PC-9/AB.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EMT相关蛋白;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CCK-8法、克隆形成实验以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放射敏感性.结果:PC-9/AB出现EMT,其放射敏感性显著低于PC-9(P<0.05);逆转EMT的PC-9/AB-CDH1放射敏感性较PC-9/AB恢复(P<0.05);PC-9/TGF发生EMT的同时放射敏感性下降(P<0.05).结论:EMT是EGFR突变型NSCLC细胞EGFR-TKI耐药后发生放射抵抗的机制之一,该机制可能通过TGF-β通路实现.
作者:张志浩;周娟;张为民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发生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5年9月在武警宁夏总队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且满足纳入标准的患者142例,应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血液透析患者症状评估量表、APGAR家庭功能评估量表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各症状发生率为53.5%~92.3%,其中疲乏的发生率(92.3%)高,其次是瘙痒(86.6%)、皮肤干燥(85.9%),严重程度得分高的症状依次为疲乏(30.3%)、入睡困难(27.5%)、性欲低下(27.5%)、易惊醒(27.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民族、睡眠质量、合并高血压、合并心律失常情况对患者症状发生程度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发生率较高,且其症状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受性别、民族、合并高血压、合并心率失常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提示临床医护人员应结合患者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估和干预,有效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进而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陈红;程雪涛;冯雪;刘国莲;刘赟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70岁以上患者头颅MR腔隙灶改变与尿微量白蛋白(MAU)间的相关关系及MR腔隙灶改变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组资料中的研究对象均来自2014年1-12月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病科住院的7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记录其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收缩压、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病史,以及尿素氮、肌酐、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敏C-反应蛋白、MAU、头颅MR等结果.根据头颅MR改变,分为无腔隙灶组和有腔隙灶组.结果:(1)与无腔隙灶患者比较,有腔隙灶组患者动脉收缩压较高,同时MAU阳性率升高、MAU中位数也明显升高.(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动脉收缩压升高、MAU阳性以及MAU升高均为是否发生腔隙灶改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均与腔隙灶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MAU是头颅MR腔隙灶改变的危险因素.年龄、高血压是头颅MRI腔隙灶改变的危险因素.
作者:王双艳;高庆春;秦琴保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评估采用CT肺动脉造影(CTPA)联合肺通气灌注显像(V/Q)的检查方法指导肺栓塞抗凝治疗终点,对于减少肺栓塞复发率的临床价值.方法:159例经CTPA确诊的肺栓塞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80例及对照组79例,实验组经正规低分子肝素联合华法林抗凝治疗后采用CTPA联合V/Q显像检查的方法评估肺栓塞吸收情况,进一步指导抗凝治疗终点,评估停止抗凝治疗1年时肺栓塞的复发率,并与单纯采用CTPA指导抗凝治疗终点的对照组对比分析,评估两组复发率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抗凝疗程为(5.90±1.80)个月,较对照组(3.57±1.09)个月显著延长(P<0.05);实验组停止抗凝治疗1年时肺栓塞的复发率为7.5%,较对照组复发率(22.8%)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患者抗凝治疗期间的出血率(8.75%vs.3.80%)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CTPA联合V/Q显像检查的方法指导肺栓塞抗凝治疗终点,对于降低肺栓塞的复发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杨琼芳;季巧英;赵兰艳;冯兰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4月至2017年2月DEACMP患者9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高压氧、降低颅内压及促进脑细胞代谢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银杏叶提取物7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每日1次,连续应用2周.DEACMP患者于入院24 h内及治疗后14 d检查头颅磁共振(MRI)成像和脑电图(EEG),观察患者MRI和EEG的变化,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Barthel指数(BI)、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39例(总有效率81.2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29例(总有效率6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42,P=0.025);两组患者入院时头颅MRI异常信号、EEG异常率及MMSE、BI及Mo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14 d MRI异常信号、EEG异常率及MMSE、BI及MoCA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DEACMP患者MMSE评分与患者病情程度呈负相关(r=-0.832,P=0.000).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能使DEACMP患者MRI病灶范围和EEG异常率及MMSE、BI及Mo-CA评分改善,有一定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王维展;齐洪娜;肖青勉;高珣;李敬;朱保月;刘永建;李伟;马国营;王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对肺结核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15年1-12月广州胸科医院收治的40例肺结核肺部真菌感染者为试验组,其中确诊者35例,拟诊5例.另选同期52例肺结核无肺部真菌感染者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血浆(1,3)-β-D葡聚糖含量,比较G值差异,G试验结果与病原学结果比较,分析G试验性能.结果:试验组真菌分布为白色念珠菌13株、曲霉菌属13株、热带念珠菌2株、光滑念珠菌2株、其他酵母菌6株.对照组病原学鉴定为真菌阴性.试验组与对照组G值分别为126.1和29.56 pg/mL(中位数),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G试验阳性35例,阴性5例;对照组G试验阴性41例,阳性11例.G试验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一致性分别为87.5%、78.85%、76.09%、89.13%、82.6%,约登指数为0.663.结论:肺结核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白色念珠菌和曲霉菌属较常见.G试验诊断肺结核肺部真菌感染结果可靠、快速,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较高.
作者:胡族琼;李雪雅;胡琳燕;竺澎波;曹智忠;邹彩容;潘美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切除对血液透析患者颈-股动脉脉搏波速度(cfPWV)的影响.方法:选取规范药物治疗无效行甲状旁腺全切(tPTX)的重度继发性甲旁亢患者35例作为治疗组,选取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治疗组术前与术后1年分别检测肝肾功能、血常规、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cfPWV,对照组测量cfPWV.比较术前与术后1年患者临床及实验室指标、cfPWV变化;治疗组1年后cfPWV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术后1年患者iPTH、血清钙、血清磷较术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年患者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水平较术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年患者cfPWV较术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术后1年cfPWV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PTX可降低血液透析患者cfPWV.
作者:周刚;包萍;牟洪宾;高波;刘昌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在滋阴润燥、益气活血基础上增加温阳中药治疗干燥综合征并干眼症的疗效,借助现代医学理论和检查结果分析中医治疗作用机制.方法:62例干燥综合征并干眼症病例按性别、年龄、OSDI积分均衡后分为温阳中药组(21例)、滋阴中药组(21例)、西药组(20例),分别采用阴阳双补、益气活血中药+硫酸羟氯喹片+泼尼松片,滋阴润燥、益气活血中药+硫酸羟氯喹片+泼尼松片,硫酸羟氯喹片+泼尼松片治疗3个月.评价疗效和中医治疗机制.结果:总有效率温阳中药组85.7%(21/18例),滋阴中药组81.0%(21/17例),西药组55.0%(20/11例),组间比较温阳中药组与滋阴中药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温阳中药组与西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滋阴中药组与西药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滋阴润燥、益气活血中药较单用西药治疗可以更好地改善大部分主、客观指标;中药滋阴润燥、益气活血治法的基础上加以温阳,所有的主、客观指标以及有效率显著提升,呈现了温阳药的增效作用.
作者:盛正和;翁映虹;刘溯章;朱媛月;樊兰艳;刘毅斌;陈柳芳;马翔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慢性泪囊炎是由于鼻泪管狭窄或阻塞,致使泪液滞留于泪囊之内,伴发细菌感染引起的常见疾病.其发病与沙眼、泪道外伤、鼻炎、鼻中隔偏曲、下鼻甲肥大等有关[1].重建鼻内引流通道,尽快解除梗阻对本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瘘口术与眼科外路手术比较有着无体表瘢痕、泪囊造口更细致、术中可同时处理鼻腔问题等优势.现已广泛运用于临床,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本项研究是对内镜下术后使用填塞和置管两种处理方法,患者鼻腔粘膜上皮化及造瘘口恢复情况的对比,并对两种方法处理后患者术后有效率进行比较.
作者:张晓波;张志茂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外源性小分子RNA(dsP21-397)转染对人肾透明细胞癌细胞系A-498和Caki-1生长的影响.方法:分别转染dsControl(对照组)和dsP21-397(实验组)至A-498和Caki-1细胞.qRT-PCR分析p21mRNA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实验分析p21蛋白及下游靶蛋白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CDK4)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验细胞周期的分布.MTS实验和集落形成实验分析细胞活力和增殖能力.结果:与dsControl相比,转染dsP21-397后,A-498和Caki-1细胞中p21 mRNA的水平分别升高至2.55倍(P<0.01)和2.18倍(P<0.01);p21蛋白表达上调,下游靶蛋白CDK4和CyclinD1表达下调;位于G0/G1期的细胞比例明显升高,位于S期、G2/M期的细胞比例显著下降;两种肾癌细胞的活力明显降低;dsP21-397组的集落数数量明显较少.结论:dsP21-397能显著激活肾透明细胞癌细胞中p21蛋白的表达,下调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肾透明细胞癌细胞的生长.
作者:王勇;郭永连;陈琳;李国灏;余家俊;程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低胎龄早产儿生后2周内补充钙、磷后肾功能电解质及尿检验指标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13年1月-2015年8月在本院新生儿科住院的<33周的早产儿共102例,其中35例为胎龄28~30周,67例为胎龄30~32周.按入院先后顺序分成4组:对照组、单纯补钙组、单纯补磷组、钙磷同补组,除对照组外,余三组均在生后第2天开始按以上分组补充钙磷至生后14 d.分别于出生7、14 d抽血检测肾功能、血清钙、磷水平;留尿检测尿常规、尿钙水平,有镜下血尿者查尿肌酐.结果:(1)对照组:生后第2周未补充钙磷,部分出现低磷血症,以28~30周胎龄儿尤为明显,肾功能均正常.(2)单纯补钙组:部分早产儿出现镜下血尿,尿钙/肌酐比值提示高钙尿症,血肌酐轻度升高提示肾功能损害,且以28~30周胎龄儿尤为明显,但血钙磷并无异常.(3)单纯补磷组:部分早产儿出现低钙血症,以28~30周胎龄儿尤为明显,肾功能均正常.(4)钙磷同补组:合适比例的钙磷同补,能维持血钙磷平衡、肾功能正常、尿检正常.结论:生后第2周未补充钙磷,可能出现低磷血症;单纯补钙可能导致高钙尿症及肾功能损害;单纯补磷,易出现低钙;以上情况均以28~30周胎龄儿尤为明显.而合适比例的钙磷同补能促血钙磷平衡,避免肾功能损害.
作者:易璐;吕剑 刊期: 2017年第10期
腔镜技术是外科学发展的主旋律.自1994年我院开展国内首例2D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以来,经全体胸外科同仁不懈努力,胸腔镜技术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广泛应用,出血少、疼痛轻、伤口小、恢复快成为腔镜手术的显著优点,在地级市三级甲等医院,2D胸腔镜已是胸外科常规手术模式.然而,传统腔镜显示屏反映是二维图像,缺乏深度感及空间定向,增加手术难度及失误发生率.近年来,随着3D高清视频技术被逐步运用到胸腔镜手术中,手术者佩戴辅助3D眼镜,即可以看到具有立体效果的手术画面,而新一代的裸眼3D技术无需眼镜辅助即能显示靶区组织器官的三维立体结构,既克服二维平面图的缺点,恢复术者解剖过程对深度的感知,又丝毫不削弱术者对周围环境的感知程度,成为业界发展的前沿.
作者:何建行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慢性间歇缺氧大鼠胰岛素抵抗及与炎症因子、脂联素、瘦素的相关性.方法: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分为常氧/常氧对照组,2周间歇缺氧组,8周间歇缺氧组,每组10只.用稳态模型公式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同时检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TNF-α、IL-6、IL-2、NF-κB、HIF-1、脂联素及瘦素,三组进行比较,并分析胰岛素抵抗指数与TNF-α、IL-6、IL-2、NF-κB、HIF-1、脂联素及瘦素的关系.结果:间歇缺氧大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TNF-α、IL-6、IL-2、NF-κB、HIF-1、瘦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OMA-IR均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NF-κB、HIF-1、IL-1、IL-6、TNF-α、瘦素呈正相关,与脂联素呈负相关(P<0.05).结论:间歇缺氧大鼠存在胰岛素抵抗,可能与炎症因子TNF-α、IL-6、IL-2、NF-κB、HIF-1、瘦素升高有关,与脂联素降低有关.探讨间歇缺氧大鼠胰岛素抵抗与炎症因子的关系对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有一定积极的意义.
作者:陈实;孟庆华;李承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