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带面罩的呼气控制装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观察

刘斌;秦建文;李文全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面罩, 外源性呼气末正压, 缩唇呼吸, 通气功能
摘要:目的 检验笔者自行研制的带面罩的呼气控制装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方法 接受带面罩的呼气控制装置治疗的102例患者中50例患者使用该装置的呼气末正压功能治疗,另外52例患者使用该装置的呼气延阻功能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动脉血气分析中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pH值及肺功能中用力肺活量(FVC)、一秒量(FEV1)、潮气量(VT)差异.结果 (1)呼气末正压治疗组治疗前后肺功能FVC、FEV1、VT(2.95±0.32)L vs(3.22±0.35)L,(1.88±0.17)L vs(2.00±0.15)L,(335.28±43.59)mL vs(364.64±44.28)mL(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动脉血Pa-CO2,PaO2,pH(50.42±4.77)mmHg vs(48.42±3.76)mmHg,(65.42±4.60)mmHg vs(68.50±4.69)mmHg,(7.35±0.030)vs(7.37±0.037)(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呼气延阻治疗组治疗前后肺功能FVC、FEV1、VT(2.93±0.22)L vs(3.10±0.27)L,(1.83±0.14)L vs(1.91±0.16)L,(335.48±44.16)mL vs(362.46±38.66)mL(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动脉血PaCO2,PaO2,pH(52.39±3.37)mmHg vs(50.06±3.92)mmHg,(68.05±3.80)mmHg vs(68.99±4.57)mmHg,(7.34±0.035)vs(7.37±0.036)(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带面罩的呼气控制装置能够改善COPD患者通气功能,使用方便、安全有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用于非插管胸腔镜手术麻醉体会

    全身麻醉下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实施肺隔离技术一直以来是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常用的方法,而非插管电视胸腔镜手术(non-intubated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 ,NIVAS)是通过完善的局部和区域阻滞以及适当镇静,保留自主呼吸下完成手术,能达到与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相当的麻醉效果,减少了全身麻醉和机械通气引起的并发症,促进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但是NIVATS要求麻醉医生和外科医生共同评估,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并征得患者的同意,根据手术方式制定佳的麻醉方案,同时要严格把握术中中转为气管插管的指征,以保证患者的安全.而本文就自2016年8-12月的非插管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11例麻醉总结临床经验如下.

    作者:李琴琴;陈楠;杨涛;乔琼;张毅;万里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蛋白质组学在病理性瘢痕中的研究进展

    病理性瘢痕(pathological scars)主要包括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 scar)和瘢痕疙瘩(keloid)[1],它是一种为人类所特有,真皮组织异常过度增生的纤维化病变(fibrotic disease)[2],主要以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异常增殖、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大量沉积及胶原蛋白合成、降解失衡为特征[3].创伤、烧伤及手术切口等均可导致病理性瘢痕的产生,其可引起疼痛、瘙痒等症状,影响体表美观,造成功能障碍,甚至发生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4].作为生命科学后基因组领域的前沿性研究之一[5],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即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细胞、组织或生物体内所有蛋白质的组成、表达水平和翻译后的修饰以及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联系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的学科[6].它能绘制出基因动态调节蛋白质的整个过程,从而对所表达的蛋白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剖析出疾病相关基因的调控机制[7],因此在蛋白质水平上获得关于疾病发生、细胞代谢等过程的整体而全面的认识至关重要.

    作者:彭颖;陈斌;汪虹;解英;赵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 比较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分别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及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5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对照组: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回顾性分析两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24 h VAS评分结果以及住院时间等.结果 观察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24 h VAS评分结果以及住院时间等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合理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疗效相比,可以保证患者的治疗康复时间得以显著缩短,术后疼痛症状得以显著缓解,术后并发症显著降低.

    作者:吴志强;王卫东;刘清波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益气血法对超排卵小鼠卵巢颗粒细胞Bcl-2、Bax、Caspase3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经后增殖方对超排卵小鼠卵巢凋亡相关基因及其蛋白表达的调节作用,探讨中药益气血法对超排卵小鼠卵巢颗粒细胞凋亡及卵泡质量的影响.方法 建立超排卵小鼠模型,3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治疗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PCR)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Bcl-2、Bax、Caspase3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中药治疗组Bax、Cas-pase3 mRNA的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比较(0.895 vs 1.779,0.674 vs 2.066,均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中药治疗组Bcl-2、Bax、Caspase3 mRNA的表达水平与空白组比较(1.11 vs 1.26,0.89 vs 0.79,0.67 vs 0.9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治疗组Bcl-2、Bax、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比较(0.62 vs 0.41,0.79 vs 1.06,0.49 vs 0.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0.62 vs 0.64,0.79 vs 0.73,0.49 vs 0.5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后增殖方能促进Bcl-2蛋白的表达,抑制Bax、Cas-pase3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抑制超排卵小鼠卵巢颗粒细胞凋亡至接近自然排卵小鼠的水平,提高超排卵小鼠卵泡质量.

    作者:杨贞;郭新宇;李海霞;刘佳子;邓伟民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上皮-间质转化与非小细胞肺癌放疗敏感性相关的研究进展

    肺癌已成为世界上发病率和病死率占首位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肺癌的85%.尽管近年来诊断和治疗肺癌方面的手段有很多进展,但是在NSCLC患者中5年生存率(约16.6%)却未得到明显提高[1].放射治疗是局部晚期NSCLC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放疗对于提高无手术适应证的NSCLC患者预后起着重要作用.然而放疗抗拒是目前制约NSCLC放疗疗效的重要原因.新近的研究表明,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与NSCLC放疗抵抗密切相关.本文就近年来EMT与NSCLC放疗敏感性相关的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张志浩;张为民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治疗进展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 NAFLD)全球发病率逐年增加,是慢性肝脏疾病的常见原因,西方国家总人口的20%~30%患有NAFLD[1],我国的上海、广州和香港等发达地区成人NAFLD患病率也高达15%左右[2].NAFLD包括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和酒精性肝硬化.NAFL可发展成NASH,而NASH可逐步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终肝相关疾病死亡[3].NAFLD被认为是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肝脏表现,NAFLD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中心性肥胖、葡萄糖耐受性降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动脉高血压及甘油三酯增高相关[4].目前对于NAFLD尚无满意的统一治疗方法.同时,NAFLD的治疗研究也是近年慢性肝病领域的热点之一,并取得了一些进展.现就NAFLD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付丽娜;张秋瓒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输尿管镜联合封堵器与斜卧截石联合体位微创经皮肾镜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比较

    目的 比较输尿管镜联合封堵器与斜卧截石联合体位微创经皮肾镜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住院行手术治疗的97例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输尿管镜联合封堵器组,52例;微创经皮肾镜组,45例.两组间性别、年龄、结石大小无明显差异.结果 微创经皮肾镜组和输尿管镜联合封堵器组的术中、术后各项指标分别为:手术时间(78.2±14.1)min vs.(53.3±12.4)min(P<0.05),手术成功率为97.8%vs.94.2%(P>0.05),结石清除率为100%vs.91.8%(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4.4%vs.3.9%(P>0.05),住院时间(9.1±3.2)d vs.(5.5±1.4)d(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感染性休克,无输尿管损伤、肠道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输尿管镜联合封堵器和斜卧截石联合体位微创经皮肾镜均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具体术式的选择须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和医生的手术经验等因素综合考虑.

    作者:林毅锋;何强;黄典东;陈智林;万沛;赖德辉;姚史武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海恩法则指导下的标识管理在乳腺专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海恩法则理论指导下的标识管理在乳腺专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5-11月乳腺病房收治的298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合并化疗的患者定为对照组,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5月乳腺科收治的295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合并化疗的患者定为改进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标识护理模式,改进组则在海恩法则的指导下实施特色标牌的设计.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改造组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的合格率提高了10.73%,健康教育有效率提高了18.11%,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6.70%.结论 海恩法则理论指导下的标识管理思路与方法的应用,令护理人员更清晰地了解患者病情,提升了专科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潘俊;王蓓;王莉莉;王开慧;廖妍妍;杜艳鸣;伍焱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铒激光与传统手术切除治疗口腔黏液囊肿的疗效评估

    目的 观察应用铒激光与传统手术切除治疗口腔黏液囊肿的疗效对比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在口腔科治疗的口腔黏液囊肿患者63例.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实验组(32例)及对照组(31例),分别给予铒激光和传统手术切除治疗,术后随访2年,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且术中无出血,术后出现水肿及瘢痕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术后复发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 d的SAS评分及焦虑抑郁人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术后1周的SAS评分及焦虑抑郁人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铒激光在治疗口腔黏液囊肿的疗效与传统手术治疗相近的情况下,操作简便,术后并发症少,对患者心理负面影响较小,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帆;高承志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肝血管周上皮细胞瘤的多种影像表现

    目的 探讨肝血管周上皮细胞瘤的多种影像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肝血管周上皮细胞瘤的多种影像表现,所有患者术前均行CT和MRI检查后再行PET/CT检查,病例资料完整.结果 11例患者均为肝脏单发病灶,10例病灶位于肝右叶,1例位于肝左叶,病灶为圆形或类圆形,大者直径约13.5 cm,小者直径约1.8 cm,平均5.7 cm.CT平扫示肝内圆形或类圆形稍低密度影,边界清楚,较小病灶密度均匀,较大病灶密度不均匀,其内可见更低密度区;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周边明显强化,门脉期病灶呈向心性不均匀强化,较大病灶内可见分隔,延迟期病灶强化明显减退呈等或稍低密度影.MRI平扫示病灶T1WI呈中等信号或稍低信号,较大病灶信号不均匀,病灶T2WI呈稍高信号,DWI病灶呈高信号,增强特征与CT类似.PET/CT检查所见,直径>3.0 cm病灶均可见放射性摄取异常浓聚或不均匀浓聚,SUV值大为12.2,小为3.6,平均值为5.7;直径<3.0 cm病灶表现为放射性摄取轻度浓聚,SUV值高为4.7,平均为2.9;仅1例直径约1.8 cm的病灶表现为无明显放射性浓聚,与正常肝组织放射性摄取相同;延迟1 h PET/CT显像示,所有病灶的SUV值均不同程度降低.结论肝血管周上皮细胞瘤PET/CT显像检查具有特征性,与常规影像检查相结合,可以明显提高诊断水平.

    作者:邓慧媛;丁莹莹;孙华;廖承德;徐唯;赵升;汪春;谢燃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与D二聚体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

    目的 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与肺动脉栓塞(PE)危险分级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住院并经CTPA确诊为肺栓塞的患者201例其中高危组52例,中危组88例,低危组61例,治疗组67例,正常对照组38例.结果 肺动脉栓塞患者中高危组、中危组和低危组的血清PCT、Hs-CRP血浆DD与治疗组和或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与Hs-CRP浓度的变化与PE有相关性,其水平与DD浓度可作为肺动脉栓塞的危险分层鉴别诊断指标,有助于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

    作者:黄建敏;李春燕;师煜博;艾灵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髓系来源性抑制细胞在HBV感染相关性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研究髓系来源性抑制细胞(MDSCs)在乙肝感染相关性肝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50例肝癌患者、34例慢性乙肝患者和23例健康体检者,流式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DSCs及其亚型的比例,分析MDSCs与肝癌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与相关生化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乙肝感染相关性肝癌患者外周血中MDSCs比例中位数为2.60%,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0.70%)和慢性乙肝组(1.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癌组患者中,MDSCs两种亚型gMDSCs和mMDSCs比例均比健康对照组升高(P<0.05),在慢性乙肝组和健康对照组患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MDSCs比例与肝癌病理特征及肝功能相关生化指标等均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 MDSCs及其亚型可在HBV相关性肝癌患者外周血中升高,可作为乙肝相关性肝癌的临床监测指标.

    作者:朱雪莲;邓小燕;吴晓蔓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COPD患者肺泡及外周血单核源性巨噬细胞Cofilin的表达与其吞噬烟曲霉功能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泡及外周血单核源性巨噬细胞Cofilin的表达与其吞噬烟曲霉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5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呼吸内科门诊20名COPD患者,其中观察组1(2011版GOLD中A和B组),观察组2(2011版GOLD中C和D组),健康对照组10人.3组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采取外周血,分别提取AM和MDM,检测各组的AM和MDM对烟曲霉孢子的吞噬能力.运用实时荧光定量(qRT-PCR)和免疫蛋白印迹实验(Western blot)检测3组Cofilin蛋白的表达,比较其差异.结果 3组人群MDM/AM吞噬烟曲霉孢子的菌落数分别为(17±3)个、(16±2)个、(42±3)个(F=73.446,P<0.001),两观察组与健康组差异明显,而两观察组无明显差异.q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两观察组中Cofilin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健康组.结论 COPD患者肺泡及外周血单核源性巨噬细胞吞噬烟曲霉功能降低可能与Cofilin蛋白升高有关.

    作者:吴锡平;朱哲;方泽葵;陈新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Beclin1和LC3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LC3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6例肺癌组织、52例癌旁组织的Beclin1和LC3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肺癌组织中Beclin1和LC3蛋白阳性表达率均低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6.9%vs 75%,53%vs 80.7%,P<0.05),随着TNM分期升高、组织分化程度降低,Beclin1和LC3蛋白表达均下调,随着肿瘤增大,Beclin1表达也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eclin1和LC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31,P<0.05).结论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表达下调可能参与了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及发展.

    作者:董桂兰;董量;柯春锦;张一兵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软硬镜联合在治疗肝胆管结石中的应用

    肝胆管结石病是我国近年来普遍发生于广大农村地区的肝胆管系统疾病,在我国普通地区,肝胆管结石的发病率占所有入院就诊患者的5%,其中肝胆管结石约占肝胆管系统疾病的4/5[1].以往多采用开腹手术,但对患者机体损害较大,术后易患切口感染、结石残余等多种并发症,延长住院时间[2].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大力发展,腹腔镜、纤维镜、硬质胆道镜等辅助技术得到明显提高,采用腹腔镜与纤维胆道镜联合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已被大量研究通过实验证实[3],但采取纤维胆道镜与硬质胆道镜治疗该病的报道与研究相对较少.我院现将3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并将单一纤维胆道镜与软硬镜联合进行取石手术的结果进行对比,旨在探讨其优劣,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启生;陈烈欢;朱应昌;梁伟潮;梁雄;熊海波;叶泉英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1,25(OH)2D3抑制肝星状细胞激活和调控Th细胞分化治疗肝纤维化

    目的 明确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dihydroxyvitamin D3,1,25(OH)2D3]对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病理学检查和肝功能血生化检查评估肝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检测α-SMA、TGF-β和collagen I表达观察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激活水平;流式细胞实验、ELISA、RT-PCR等衡量1,25(OH)2D3对CD4+T细胞亚群分化的影响.结果 与肝纤维化模型组相比,1,25(OH)2D3治疗组肝细胞状态明显恢复.肝纤维化小鼠肝脏中collagenI、TGF-β和α-SMA表达明显增多(P<0.05),1,25(OH)2D3治疗后表达明显下降(P<0.05).1,25(OH)2D3治疗后Th1细胞和Th17细胞比例降低(P<0.05)、Th2细胞比例增加(P<0.05).1,25(OH)2D3治疗组小鼠的IFNγ、IL-17A和IL-22因子浓度水平较肝纤维化小鼠明显降低,IL-4浓度升高(P<0.01);RORγt和T-bet表达量降低,GATA3表达升高(P<0.01).结论 1,25(OH)2D3通过降低肝星状细胞激活水平以及调控肝纤维化中Th细胞的分化减轻肝纤维化.

    作者:许春杰;顾磊;蒋春晖;孙隆慈;刘晔;周鸿;徐庆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中西药诱导药物性肝炎的临床特征比较

    目的 观察中西药诱导药物性肝炎的临床特征之异同.方法 2015年1-12月期间181例行肝穿术且因果关系评分>3分确诊DILI住院患者中,中药组75例,西药组66例,中西药组40例.采集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点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中药组、西药组和中西药组在年龄、临床分型和急慢性病程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纳差是各组中常见症状,无统计学差异(P>0.05),黄疸在中药组中发生率高,发热在西药组中发生率高,各组相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3组凝血功能、白蛋白均正常,且均出现转氨酶水平明显升高,各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西药组相比,中药组在血小板计数、总胆红素、总胆汁酸和血清铁水平上更高(P<0.05),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碱性磷酸酶水平降低(P<0.05).结论 中西药导致的药物性肝炎在年龄、临床分型、急慢性病程、转氨酶水平等方面类似,但西药易导致过敏性反应,中药易导致高胆红素血症.

    作者:吴欣;郭杨志;张良登;杜霄壤;吴孟晋;朱云;冯兴中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奥曲肽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减轻肝纤维化大鼠肝损伤

    目的 观察奥曲肽(OCT)对肝纤维化(HF)大鼠血清AST、ALT及肝组织Bcl-2、Bax、GRP78、CHOP表达的影响,探讨OCT是否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ERS)反应减轻大鼠肝损伤.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Con)组、模型(Mod)组和低、高剂量OCT治疗(OCT-L、OCT-H)组.除Con组外均采用每周2次皮下注射40%CCl43mL/kg诱导大鼠HF,期间OCT-L、OCT-H组每12小时分别给予OCT 1、10 mg/kg皮下注射.给药8周后处死大鼠,检测大鼠血清AST、ALT含量;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学改变,Ishak评分系统分析各组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Bcl-2、Bax、GRP78、CHOP蛋白表达.结果 与Con组相比,Mod组和OCT治疗组大鼠肝脏病理变化程度、炎症活动度、纤维化程度、血清AST和ALT含量以及Bax、GRP78、CHOP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1),Bcl-2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1).与Mod组比较,OCT治疗组大鼠肝脏病理变化程度、炎症活动度、纤维化程度、血清AST和ALT含量以及Bax、GRP78、CHOP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Bcl-2蛋白表达量上升(P<0.05),但两OCT治疗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CT可以减轻HF大鼠肝损伤程度,其机制可能与减轻了肝组织的ERS反应有关.

    作者:张慧平;张超;李方跃;安然;张冲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438例重症肺炎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重症肺炎患者继发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情况和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438例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ICU)中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AKI的发生情况,评估其危险因素.结果 438例重症肺炎患者继发AKI的发生率为53.42%,203例(占86.75%)患者AKI发生在入住ICU的72 h内,低血容量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是重症肺炎继发AKI的主要病因,占80.34%.采用RIFLE标准和AKIN标准AKI的检出率低于KDIGO指南标准(45.89%、48.17%vs.53.42%).组间比较发现,休克/低血压、肾毒性药物的使用、RRT治疗、APACHE II评分是重症肺炎发生AKI的危险因素.结论 重症肺炎并发AKI的发生率较高,且多数发生于入院72 h内.贫血、休克/低血压、肾毒性药物的使用、RRT治疗、APACHE II评分是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彭用华;俞小敏;陈思蓓;肖洁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内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费用和疗效

    目的 比较空心钉内固定(IF)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HA)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总体费用和疗效.方法 收集2013年10月至2015年5月期间接受治疗的60岁以上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85例,按手术方式将患者分IF组和HA组,其中IF组患者40例,HA组45例.根据我院病案科资料、电话随访及标准费用法收集患者1年内因骨折产生的总体费用,末次随访时采用Harris评分和EQ-5D指数评估患者髋部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费用结果显示IF组患者首次治疗费用低、出院后费用高,1年内两组患者总体费用分别为44556.1元和72198.0元,HA组的费用约为IF组的1.6倍.末次随访时IF组和HA组患者Harris评分分别为(71.1±12.1)和(74.3±10.3),EQ-5D指数分别为(0.74±0.15)和(0.76±0.13),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空心钉内固定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均是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案,内固定的总体费用明显偏低,更有助于减少患者的医疗负担.

    作者:李基新;姜云虎;杨建磊;魏增伯;吴宏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