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路径在植入输液港患者静脉输液安全管理中的临床观察

陈平;何秋蓉

关键词:临床路径,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安全管理,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 研究临床路径在植入输液港患者静脉输液安全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5年8月到2017年10月间收治的肿瘤患者12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同时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临床路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路径可提高植入输液港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预后恢复,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值得在临床推广.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路径在植入输液港患者静脉输液安全管理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临床路径在植入输液港患者静脉输液安全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5年8月到2017年10月间收治的肿瘤患者12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同时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临床路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路径可提高植入输液港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预后恢复,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陈平;何秋蓉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喹诺酮类抗感染药物的研究新进展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喹诺酮类药物的应用时间已经超过50年,因其抗菌活性较强且具有较长的半衰期,和许多抗菌药物不存在交叉耐药,所以不需要进行过敏试验,而且患者的耐受性良好,所以成为使用广泛的临床抗感染性药物.基于此,文章将喹诺酮类抗感染药物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阐述其研究的进展,希望为喹诺酮类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提供必要的帮助.

    作者:汪蓓;杨淼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口腔专科门诊交叉感染预防和控制的系统化管理方法

    目的 探讨口腔专科门诊交叉感染预防和控制的系统化管理方法.方法 按照本次实验要求,从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口腔专科门诊就诊的患者中,选取出200名患者,按照双盲随机法将200名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为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管理模式,而观察组患者则在传统管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系统化管理,在实验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以及对于医护人员的满意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交叉感染的发生率(3%),对照组患者的交叉感染的发生率(11%),对比可知,观察组患者在接受系统化管理方法后的交叉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对于医护人员的满意度评分(94.75±2.67)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对于医护人员的满意度评分(84.74±3.75),两组患者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 将系统化管理方式运用于我院口腔专科门诊接受治疗的患者中,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感染预防意识,能有效的控制门诊的感染发生率,使得门诊交叉感染的发生率有效的降低了,同时有利于提升患者对于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具有临床意义与应用价值.

    作者:买力克木·乃吉木;祖力皮牙古丽·依力哈木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探谈脑出血后再发脑梗死与脑白质病变、脑动脉狭窄及血压波动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对脑出血后再发脑梗死与脑白质病变、脑动脉狭窄及血液波动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 本次5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接收的急性脑出血患者,根据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显示远隔血肿位置有无高信号将其分为未发脑梗死组和再发脑梗死组患者,根据脑出血位置将其分为非脑叶出血组和脑叶出血组,根据患者入院时平均动脉压将其分为非强化降压组和强化降压组,对各组见得脑白质病变程度、脑动脉狭窄状况以及血压波动状况进行对比.结果 脑叶出血组再发脑梗死患者在脑白质病变程度方面较未发脑梗死患者更高,而非脑叶出血组再发脑梗死患者在脑动脉狭窄程度方面较未发脑梗死更高,差异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脑出血后再发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中重度脑白质病变和脑叶出血.结论 引发脑出血再发脑梗死的因素是闹小血管疾病,强化降压有助于促进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脑出血患者再发急性脑梗死风险的提高,合理控制血压有助于降低脑部损伤.

    作者:郝吉轮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老年骨科患者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 研究在进行老年骨科手术时进行腰-硬的联合麻醉时的临床效果以及进行安全性评估.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是某大型医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之间收录的80名需要进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进行随机抽签分组,实验组共40人,对他们进行骨科手术时采取腰-硬联合麻醉的麻醉方式;对照组共有患者40人,对他们进行骨科手术时采取常规的硬膜外麻醉.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性评估进行对比,综合判断腰-硬联合麻醉技术的临床效果.结果 通过对比发现,腰-硬联合麻醉的实验组手术过程中,药物的起效时间明显缩短,麻醉药物的完全阻滞时间也得到了大大的缩短,两组实验数据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此外,对患者进行跟踪调查得出,实验组患者有2人出现了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而对照组中有12人出现了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0%,因此,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的麻醉方式可以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的麻醉方式可以明显提高手术的临床效果,同时可以有效的较低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因此,在临床老年患者骨科手术时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田斌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加味八珍汤联合化疗对晚期大肠癌患者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八珍汤加味联合化疗治疗大肠癌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0例肠癌晚期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化疗,观察组在化疗基础上予八珍汤加味治疗,观察两组近期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近期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h1、Th2、Th1/Th2、CD4+、CD8+、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八珍汤加味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肠癌患者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及肠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并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治疗.

    作者:周复兴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医院体检中心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模式初步探讨

    现在医院体检中心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模式,我院本着以健康为中心的原则,以人性化的服务模式为基本,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一个健康知识普及、健康问题咨询、健康保健宣传的公共场所,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模式的主要内容包括:健康咨询服务、健康体检服务、健康评估服务、健康教育常识宣传服务和疾病管理服务等.对每一个来我院体检的居民提供完整的一体化健康管理模式,让顾客感觉到舒适感,同时要积极宣传健康教育,让人民更重视健康,更注重体检.以体检服务为中心,以真心体谅、细心关怀为宗旨,让广大群众能够真正体会到一体化的健康管理服务模式的优势.

    作者:曹蕾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优化耳鼻咽喉科门诊服务流程提高患者满意度

    目的 分析耳鼻喉科门诊诊前和坐诊过程中的流程缺陷,优化门诊流程,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 根据耳鼻咽喉科门诊流程现状及问题,通过查阅文献收集有效证据并根据实际情况实施,观察收集证据实施的效果.结果 优化门诊和鼻内镜换药流程后,就诊患者的满意度大幅度提升,分别为66%、77%.结论 合理的就诊流程及人文关怀服务,可以改善门诊患者的就医感受并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宋维娜;姚雨彤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血常规检验诊断炎症性肠病的应用意义评价

    目的 探讨血常规检验诊断炎症性肠病的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7年04月~2018年04月诊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31例为研究对象,并纳入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行健康检查的31例受检者作为常规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血常规检验.统计分析两组检验结果.结果 研究组红细胞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浓度等指标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同时C反应蛋白、血小板计数均高于常规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期诊断炎症性肠病,有利于临床进一步诊治.

    作者:杨宝勤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在治疗脑梗塞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探究

    目的 研究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在治疗脑梗塞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塞患者50例,采用奇偶分组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质蛋白胆固醇和C-反应蛋白等血脂指标均改善,实验组患者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P<0.05);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改善,实验组患者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梗塞患者接受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郁建齐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2型糖尿病临床护理路径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临床护理路径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的对2型糖尿病进行护理的实习生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实习时间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2017年2月~2018年2月)与对照组(2016年2月~2017年2月),每组各32名实习生,对实验组实习生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带教方式进行带教,对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方式进行带教,对比两组实习生的实习效果.结果 经比较,实验组实习生的成绩及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值存在显著差异,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结论 在带教过程中采用2型糖尿病临床护理路径方式对实习生进行带教,能够提升实习生的理论成绩及实际操作成绩,能够强化其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应用效果明显.

    作者:朱文华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优质护理服务对脊柱结核采用新型CPC骨水泥复合抗结核药物、钛网内固定新术式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脊柱结核采用新型CPC骨水泥复合抗结核药物、钛网内固定新术式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观察.方法 从2012年2月~2018年2月来院接受治疗的脊柱结核采用新型CPC骨水泥复合抗结核药物、钛网内固定新术式的患者中,随机选取200名,200名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n=100),所有患者均符合入组标准,护理人员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优质护理,在实验研究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住院时长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方式下的实验数据,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降低,对护理人的满意度评分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 针对我院接受新型CPC骨水泥复合抗结核药物、钛网内固定新术式的脊柱结核患者,为其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缩短患者在院接受治疗的时间,提升患者对于医护人员的满意度评分,具有临床护理意义与应用价值.

    作者:塔长英;袁琳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白内障手术患者护理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白内障手术患者的护理影响.方法 在我所随机选取46例白内障手术患者,利用数字表法分组,2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23例实验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分析得出,实验组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更佳,对比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白内障手术患者护理中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明显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可明显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张春燕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X线诊断颈椎病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X线在颈椎病诊断中的效果和特征.方法 对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的颈椎病患者X线检查结果进行回顾分析,所有患者按照常规采取中立正侧位,拍摄颈椎平片.观察颈椎病患者X线检查的特征和结果.结果 (1)一共189例颈椎病患者,骨质增生率为180例(95.24%).(2)颈椎生理曲度异常的特征表现为:正常生理弯度消失,垂直线变直或者侧弯或者后突.(3)椎间隙变窄患者一共150例,其中100例c-椎间隙变窄,占比高,其次为椎间孔缩窄患者为30例,C椎间隙变窄同时伴有椎间孔缩窄患者为20例.特征表现为:椎体表面形成骨刺,甚至于形成骨刺密布型.结论 X线在颈椎病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通过判断患者的骨质增生、颈椎生理曲度、椎间孔以及椎间隙变窄的状况进行判断.建议同时结合症状特点进行确诊,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刘兴坤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白内障手术护理配合对患者治疗的效果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研究白内障手术护理配合对患者治疗的效果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88例(88眼)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传统小切口手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手术期间开展护理配合医师完成手术治疗,手术护理配合包括心理干预和行为干预.结果 88例患者术后3个月视力与眼压均比术前得到有效改善,手术前后视力与眼压值进行比较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白内障手术护理配合对患者治疗效果具有提高效果,也可使患者的生存质量显著提高,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作者:宋晓萍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溶栓后介入疗法与直接介入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 对比分析溶栓后介入疗法与直接介入疗法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研究中于2015年1月~2018年5月选取我医院收治的88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自愿选取的不同治疗方式,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4例,比较患者的TIMI3级血流、开通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和收缩末期内径(LVEDD)、(LVESD)以及每搏心输血量(SV).结果 A组患者的TIMI3级血流和开通率分别为97.73%、81.82%,B组患者的依次为72.73%、81.82%,A组高于B组(P<0.05);A组患者在心功能改善指标方面,其改善的情况均优于B组(P<0.05).结论 对AMI患者采用溶栓后介入疗法更能够提高TIMI3级血流和开通率,同时也更能够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因此值得应用.

    作者:陆军;曹宏玲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护理干预提升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生活质量

    目的 总结乳腺癌手术患者接受护理干预的具体方法以及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所产生的影响,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乳腺癌手术病人资料100例施行研究,依照不同护理措施为其施行分组,给予对照组病人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病人护理干预,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之前以及护理干预之后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 接受护理干预之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接受护理干预之后,研究组病人的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下降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病人,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研究组病人接受护理干预之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病人,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临床中针对乳腺癌术后病人,在其护理工作中应用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缓解手术之后病人的焦虑与以及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马平平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老年人高血压治疗的合理用药

    1980年TUCKCR氏报哲,60岁以上的 人群高血压患病率约占1/3,65岁以上可增加到50%.1985年我国上海部分地区自然人群调査结果,60岁以上老年人43.7%有高血压,其中,1/2是纯收缩性高血压,男、女无显著差异.高血压一般分轻、中、重三类.但没有明确的血压数字界限,100加年龄数作为老年人收缩压的正常值巳广泛应用.然而大部分人认为,任何年龄的人,如收缩压达到或超过160 mmHg或舒张压达到或超过90 mmHg,即高血压.一般建议对收缩压与舒张压俊高者采用非药物治疗[1].

    作者:杨文奇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奥美拉唑用于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7年1月~12月收治消化性溃疡患者89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枸橼酸铋钾颗粒、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奥美拉唑,进行四联药物治疗,疗程6w.结果 经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97.8%,大于对照组84.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奥美拉唑四联疗法在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中,效果优于仅采用抗菌药物+铋剂的治疗模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安金丽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去骨瓣减压术对大面积脑梗塞的治疗效果

    目的 探讨去骨瓣减压术对大面积脑梗塞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10月这一阶段我院收治的67例大面积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33例)和研究组(34例),对照组进行药物保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的NIHSS评分为(15.22±1.70)分、ADL评分为(62.78±4.36)分,均优于治疗前,且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为(23.98±5.81)d,长于对照组(P<0.05);生存率为94.12%,良好率为58.82%,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大面积脑梗塞患者应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利于改善NIHSS、ADL评分,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率,临床效果显著,但与保守治疗相比,住院时间较长,因此,临床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需求挑选佳治疗方案.

    作者:杜平 刊期: 2018年第52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