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雷公藤多苷联合RAS阻断剂治疗CKD2~3期IgA肾病

卢晓梅;唐雪莲;秦登优;万静芳;霍本刚;何娅妮;李开龙

关键词:肾小球肾炎IA, 雷公藤多苷, 慢性肾脏病, RAS阻断剂
摘要:目的:观察雷公藤多苷联合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阻断剂治疗慢性肾脏病(CKD)2 ~ 3期IgA肾病(IgAN)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109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 = 55)和对照组(n = 54),在口服RAS阻断剂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雷公藤多苷,对照组给予甲泼尼龙,观察两组尿蛋白与肾功能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结果:治疗后3、6、9、12个月,两组尿蛋白定量均显著低于基线值(P < 0.05). 随访期间,两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值与基线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间尿蛋白、eGFR、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9.8%,对照组为27.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雷公藤多苷联合RAS阻断剂能有效降低CKD 2 ~ 3期IgAN患者尿蛋白水平,保护肾功能,而且副作用较少,是CKD 2 ~ 3期IgAN有效的治疗模式之一.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乌司他丁对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患者肝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肝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方法:选择急性ST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 = 55)与对照组(n = 49).观察组在PCI术前1 h使用乌司他丁30万单位静脉滴注,术后每天30万单位静脉滴注,连续3 d;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替代乌司他丁. 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72 h肝肾功能相关指标:血AST、ALT、CRE(并计算CCR).结果:PCI后两组患者血浆AST均升高,CCR均有下降,观察组变化幅度均低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血浆ALT术后较术前下降,对照组ALT术后则较术前有所升高,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 < 0.05). 结论:急诊PCI患者使用乌司他丁可保护肝肾功能,可减少相关性肝肾损害和造影剂肾病.

    作者:吴剑弟;梁健球;李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现状、困难及处理策略

    1 URD-HSCT现状1.1 造血干细胞库的建立与发展 70年代初Speck B开展世界首例URD-HSCT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获得成功,随后英国于1974年率先建立了URD骨髓捐献中心,美国国家骨髓库于1986年建立,现今已发展成国际上大容量骨髓库. 据国际骨髓移植登记处(CIBMTR)资料显示,URD-HSCT增幅较快,至2005年URD-HSCT病例数已超过MSD-HSCT,2012年超过4 000例. 而来自欧洲血液与骨髓移植组织(EBMT)登记的数据显示欧洲的URD-HSCT例数亦在2007年超过MSD-HSCT[3],2011年一项对欧洲48个国家680个移植中心的调查显示:13 470例allo-HSCT病例中,URD-HSCT占54%[4];亚太骨髓移植登记处(APBMT)登记的亚洲国家开展HSCT数据,显示URD-HSCT数量亦逐年上升,至2006年超过MRD-HSCT[5].我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CMPD)成立较晚(1992年),但发展迅速,截止至2015年12月,入库资料已逾216万人份,理论上,中国人群找寻到HLA 7/8位点以上相合的URD概率高达88%[6],提示URD-HSCT在我国将有进一步广泛应用的前景.

    作者:肖扬;肖浩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IL-1β/p38MAPK/NF-κB信号转导通路体外调节鼻黏膜上皮细胞中糖皮质激素受体的表达

    目的:拟通过体外研究初步探讨慢性鼻-鼻窦炎黏膜中GRα/GRβ降低的可能上游信号转导机制.方法:以IL-1β体外诱导人鼻黏膜上皮细胞(HNE)构建GRα/GRβ降低的模型.以Western 印记及荧光定量PCR 技术检测 IL-1β 诱导前后及 p38MAPK 和 NF-κB 信号通路特异性阻断剂干预前后 GRα、GRβ 和p38MAPK、NF-κB信号通路关键酶在蛋白质及核酸水平的表达变化. 结果:IL-1β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诱导HNE中GRα/GRβ降低,成功建立GRα/GRβ降低的细胞模型. 相同梯度的IL-1β可呈相同规律诱导HNE中p38MAPK和NF-κB通路激活. p38MAPK和NF-κB通路的特异性阻断剂SB203580和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PDTC)均可明显抑制各自通路,且同时出现GRα/GRβ增高. SB203580可明显降低NF-κBp50和NF-κBp65的表达,PDTC对p38MAPK的表达未见明显影响. 结论:IL-1β通过先后激活p38MAPK和NF-κB信号通路诱导体外培养的HNE中GRα/GRβ降低.

    作者:王振霖;张云云;韩新玲;张秋航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阻断PD-L1/PD-1途径增强顺铂化疗效果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抗PD-1抗体阻断PD-L1/PD-1途径对顺铂的抗肿瘤效应以及抗肿瘤免疫力的影响.方法:建立TC-1肿瘤细胞C57BL/6小鼠模型,分为4组(n = 4),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及小鼠生存曲线,并取肿瘤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PD-L1、CD8+T细胞的表达.结果:(1)顺铂组、PD-1组及联合用药组均可显著抑制肿瘤生长及延长小鼠生存时间,联合用药组效果为明显 (P < 0.05). (2)顺铂组肿瘤组织PD-L1表达显著增加,联合用药组PD-L1表达显著下降(P < 0.05). (3)顺铂组肿瘤组织中CD8+ T细胞减少,联合用药组CD8+ T细胞表达显著增加(P < 0.05). 结论:PD-1抗体阻断PD-L1/PD-1通路联合顺铂可提高机体抗肿瘤免疫,发挥免疫细胞抗肿瘤效应,增强顺铂的化疗效果.

    作者:魏洁;寇蓬;廉阳秧;梁宏;杨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及预防复发作用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 EB )的疗效及预防复发作用.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6例EB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观察组予布地奈德混悬液800 μg/d ,同时予孟鲁司特10 mg/d;对照组予布地奈德混悬液 800 μg/d ,一共4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5(IL-5)、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诱导痰嗜酸粒细胞分类、呼出气一氧化氮值( FENO )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对治疗有效者继续随访半年,比较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78.95%,(P < 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IL-5、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诱导痰嗜酸粒细胞分类、FENO值明显低于治疗前,也明显低于对照组( P < 0 . 05 ).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临床有效率高,P < 0.05,6个月后观察组复发率(24.24%)较对照组复发率(48.28%)低, P < 0 . 05. 结论:在治疗EB方面,布地奈德及孟鲁司特具有协同抗炎作用,疗效显著,能明显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媛;张铁栓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骨组织修复及再生研究进展

    组织工程学和再生研究的发展为细胞移植研究创建了新的平台,目前骨组织工程应用的骨再生方法有:(1)植入仿生、 可降解的生物支架为组织再生创造空间和稳定性;(2)纯化和移植干细胞以增强骨组织再生能力;(3)局部募集具有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以提高细胞增殖能力. 以上领域的深入研究和联合应用是近年来骨组织工程研究的焦点, 且取得了可观的成果. 由于骨组织工程的研究方向复杂多样,本文将着重阐述组织工程和再生研究的研究进展,介绍干细胞生物学、 分子信号生物学, 生物材料之间的相互关联.

    作者:马文娟;邹君惠;杨智坚;朱笑;于博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现状与挑战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某些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重要治疗方法,乃至是唯一治愈手段. HLA全相合同胞供者是allo-HSCT的合适供者来源,但同胞全相合供者的概率仅有25%,随着我国独生子女家庭增多,这种概率将逐年降低,因此,寻找合适的替代供者就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随着移植技术的成熟、移植并发症防治水平的提高、支持治疗的进步以及HLA配型技术和效率提高,我国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发展突飞猛进,但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URD-HSCT)技术经验更为成熟,临床证据更为充足,非血缘供者仍是allo-HSCT替代供者的重要来源之一. URD-HSCT与haplo-HSCT两者不是互相对立关系,而应该是互补关系.

    作者:邹外一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高压电烧伤对SD大鼠血栓调节蛋白、蛋白C、蛋白S及D二聚体的早期影响

    目的:探讨高压电烧伤对SD大鼠外周血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 TM)、蛋白C(protein C, PC)、蛋白S(protein S, PS)及D二聚体(D-Dimer, D-D)的影响. 方法:将12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高压电烧伤组(简称假伤组)、高压电烧伤组(简称电伤组),每组60只. 2组致伤前15 min按随机数字表法各取10只大鼠,心脏采血分离血浆.电伤组余下50只大鼠用调压器和实验变压器造成高压电烧伤,假伤组余下50只大鼠按相同装置不通电模拟致伤. 伤后5 min和1、2、4、8 h ,每组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各取10只大鼠,心脏采血分离血浆.测定各时相点血清中TM、PC、PS及血浆中D-D的变化.对数据行析因设计方差分析、LSD检验. 结果: 电伤组SD大鼠的TM浓度在伤后5 min至8 h明显高于假伤组 (均P <0.05);除伤前15 min(P > 0.05)外,电伤组大鼠其余各时相点PC、PS浓度均低于假伤组(均P < 0.05);D-D浓度在伤后8 h达到高值[(173.05 ± 4.08) ng/mL]. 结论:高压电烧伤早期,SD大鼠TM、D-D的浓度升高,PC、PS的浓度降低,血管内皮细胞的完整性被破坏,凝血功能受到严重影响.

    作者:刘泽世;呼瑞;刘二军;周谨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AECOPD伴SIRS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与前白蛋白水平的研究

    慢 性 阻 塞 性 肺 疾 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气道炎症的持续存在、 肺组织结构的破坏、气道的重塑、肺功能的下降都与炎性介质有关[1]. 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基本病理变化是机体内促炎-抗炎自稳失衡所致的、 伴有免疫防御功能下降的、 持续不受控制的炎症反应.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前白蛋白(prealbumin, PA)浓度可反映体内炎症介质活动情况, 且几乎与炎症和组织损伤程度成正比,是感染的敏感指标. 本研究通过对56例COPD急性加重伴SIRS患者血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和PA测定以了解其在不同SIRS评分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ECOPD )治疗前后表达水平的变化,评估其在AECOPD病情监测及疗效观察中的作用.

    作者:朱益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非小细胞肺癌常见肺内合并症研究进展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是目前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因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而预后较差[1]. NSCLC生存期的延长有赖于早期诊断和早期规范治疗, 而在其病程中出现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等多种肺内合并症增加了疾病风险和诊断难度,并影响治疗选择和预后.现就近年来NSCLC常见肺内合并症在流行病学、 发病机制、 诊疗等方面取得的进展进行总结, 并对诊疗提出相关思考,以期为NSCLC佳个体化治疗决策的制定提供有力支持.

    作者:孙辉;张海龙;王海峰;李建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正常血压高值者外周大动脉弹性的ROC曲线分析

    目的: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观察正常血压高值者颈、股动脉弹性情况,采用ROC曲线分析各参数的诊断界值.方法:对比分析正常高值者与对照组各动脉内中膜厚度、硬度指数(β)、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顺应性(AC)、脉搏波速度(PWVβ);采用ROC曲线对各参数进行分析. 结果:正常血压高值组颈(股)动脉的各弹性参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β 7.45(7.55)、Ep 93.50(86.50) kPa、PWVβ 6.05 (6.15)m/s、AC 0.835(1.035) mm2/kPa作为正常高值者颈(股)动脉弹性异常的诊断界值时,敏感度与特异度均较高. 结论:正常高值者外周大动脉弹性在内中膜未出现形态学改变前已降低,颈(股)动脉弹性异常的诊断界值分别为β 7.45(7.55)、Ep 93.50(86.50) kPa、PWVβ 6.05(6.15) m/s、AC 0.835(1.035) mm2/kPa.

    作者:阚艳敏;马琳;刘洋;刘水澎;李晓松;孙玉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盲插空肠营养管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评价

    目的: 评价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床旁使用鼻胃管盲插置入空肠实施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126例,在床旁使用鼻胃管盲插置入空肠. 观察置管的成功率、置管过程耗时、置管前后生命体征的改变、置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置管后实施肠内营养的时间. 结果:126例患者成功置管115例,总置管成功率91.3%. 置管过程耗时37(30,50)min. 置管前后生命体征各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126例患者置管过程中未发生心律失常、出血、穿孔等置管相关的并发症. 115例置管成功的患者,通过空肠营养管实施肠内营养的时间为37(27,54)d,均未发生堵管现象.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盲插置入空肠营养管,置管成功率高,对生命体征无显著影响,不增加置管相关并发症的风险,留置导管肠内营养的时间能满足管道需要.该技术可行性和安全性较高,利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实施.

    作者:徐静娟;景新华;王红;王燕毅;叶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雷公藤多苷联合RAS阻断剂治疗CKD2~3期IgA肾病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苷联合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阻断剂治疗慢性肾脏病(CKD)2 ~ 3期IgA肾病(IgAN)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109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 = 55)和对照组(n = 54),在口服RAS阻断剂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雷公藤多苷,对照组给予甲泼尼龙,观察两组尿蛋白与肾功能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结果:治疗后3、6、9、12个月,两组尿蛋白定量均显著低于基线值(P < 0.05). 随访期间,两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值与基线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间尿蛋白、eGFR、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9.8%,对照组为27.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雷公藤多苷联合RAS阻断剂能有效降低CKD 2 ~ 3期IgAN患者尿蛋白水平,保护肾功能,而且副作用较少,是CKD 2 ~ 3期IgAN有效的治疗模式之一.

    作者:卢晓梅;唐雪莲;秦登优;万静芳;霍本刚;何娅妮;李开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血管外肺水指数变化对早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的评价

    目的:探讨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及其变化对于评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死率的意义.方法:通过脉搏指示连续心排出量监测(PiCCO)技术监测ARDS患者48 h内EVLWi值(初始、平均、高及变化值),分析EVLWi相关值与ARDS患者28 d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生存组与死亡组ΔEVLW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7 ± 5.4 vs. -0.5 ± 6.5, P = 0.048),EVLWi变化值预测28 d生存率的ROC曲线线下面积为0.63(P=0.03),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得出,年龄、累计液体平衡量、SOFA评分高值、Δ-SOFA评分及Δ-EVLWi均与ARDS患者28 d病死率独立相关. 结论:ΔEVLWi是预测早期ARDS患者病死率的良好指标.

    作者:崔广清;孙卫和;冒秀宏;柳小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积极推进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应用

    1 非血缘移植的发展与现状1980年,首次报道了非血缘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随后,URD-SCT不断发展,治疗的数量及适用的病种不断扩大.据国际骨髓登记处(IBMTR)资料,截至2013年,全球登记在册的供者数量超过了2 300万人,32个国家保存了超过60万份脐血[1].统计资料显示,allo-SCT占干细胞移植的42%,其中URD-SCT占50%以上. 主要用于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淋巴瘤、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系统疾病.在我国,中华骨髓库近10年来也有长足发展,截至2015年2月,中华骨髓库登记在册供者总数超过200万,为近5 000人捐献了造血干细胞.全国各地还有7家脐血库,为进行非血缘脐血移植提供了保障. 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迅速,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非血缘移植还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作者:林竞韧;谭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MicroRNA-34在细胞衰老中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微RNA (microRNA,miRNA)是继小分子干扰RNA(siRNA)之后非编码RNA研究的又一热点. miRNA在细胞内有着多种重要的调节作用,主要通过与靶mRNA特异性结合,在转录水平上对基因进行调控,长度约为20 ~24个核苷酸[1]. 研究[2]显示,miRNA在细胞衰老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参与细胞衰老的miRNA包括miRNA-15, miRNA-29,miRNA-34,miRNA-371,miRNA-499等. 本文对近年来报道的miRNA-34对衰老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及调控机制进行综述,期望推动miRNA在衰老方面的研究.

    作者:刘菊菊;李书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可视喉镜联合纤维光导支气管镜在OSAHS患者经鼻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可视喉镜联合纤维光导支气管镜应用于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快诱导经鼻气管插管的可行性.方法:60例择期行悬雍垂咽腭成形术的OSAH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纯应用可视喉镜插管组(A组,n=30),和将可视喉镜联合纤维光导支气管镜插管组(B组,n = 30).记录两组患者快诱导后一次插管成功率、插管所耗时间、血流动力学变化及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A组患者24例一次插管成功,6例患者插管失败,联合应用纤维光导支气管镜后插管成功;B组患者均一次插管成功(P<0.05).与A组比较,B组插管时间延长(P < 0.05).两组患者插管时心率及血压变化幅度无统计学差异(P > 0.05).两组患者在插管过程及术后随访均未见明显相关并发症. 结论:与单纯应用可视喉镜相比,可视喉镜联合纤维光导支气管镜用于OSAHS患者快诱导经鼻气管插管,提高了一次插管成功率.

    作者:赵石磊;李林;刁玉刚;陈万成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HLA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现状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SCT)是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有效手段, 多种恶性血液病通过 allo-SCT治疗获得治愈. 由于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HLA)的限制,allo-SCT长时间内仅局限于在HLA全相合的供、受者间进行,但同胞之间HLA的相合几率仅为25%,因此HLA全相合供者缺乏限制了allo-SCT的应用. 骨髓库和脐带血库的建立拓宽了非血缘HLA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应用,但仍不能解决移植的供源问题. 近年来随免疫学的发展和免疫抑制药物开发应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许多移植关键性问题取得重要进展.特别是HLA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发展和成熟解决了allo-SCT的供源问题,推动了allo-SCT的发展,造福了更多患者. 本文就HLA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现状进行简要概述.

    作者:吴秉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Glisson蒂横断式肝切除在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Glisson蒂横断式肝切除在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3年4月于本院手术的232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Glisson蒂横断式肝切除术89例(A组),行全肝入肝血流阻断法(Pringle法)下肝切除术143例(B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肝功能变化、并发症、复发及生存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 (P > 0.05),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B组 (P < 0.05),A组术后第1、7天ALT、AST升高明显低于B组(P < 0.05). 两组患者术后1、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7.4%、71.1%和85.1%、60.0%,术后1、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3.3%、73.5%和93.4%、6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Glisson蒂横断式肝切除术能够有效地缩短手术时间,控制肝切除手术的术中出血量,大限度保留残肝功能,减少肿瘤肝内播散和转移等优点,操作技术简便、快速、安全.

    作者:祁付珍;许刚;宋研;顾殿华;徐建波;陈国锋;张建淮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无保护剂玻璃化冷冻技术在冻存PESA精子中的实用性研究

    目的:研究无保护剂玻璃化冷冻技术在冻存人类经皮附睾抽吸(PESA)精子中的实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使用新鲜PESA精子、慢速冷冻PESA精子、无保护剂玻璃化冷冻PESA精子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共115周期,比较其精子回收率和临床结局. 结果:无保护剂玻璃化冷冻PESA精子组其复苏后精子活力、复苏率均高于慢速冷冻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无保护剂玻璃化冷冻PESA精子组、慢速冷冻组和新鲜PESA精子组其总受精率、卵裂率、妊娠率和流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但是慢速冷冻组其优胚率显著低于其他二组. 结论:无保护剂玻璃化冷冻法能取得比较理想的临床结局,而且在冷冻效果上优于慢速冷冻法,但是其安全性仍需进一步加大随访.

    作者:葛斌;杨智敏;刁英;杨名慧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