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雷公藤多苷联合RAS阻断剂治疗CKD2~3期IgA肾病

卢晓梅;唐雪莲;秦登优;万静芳;霍本刚;何娅妮;李开龙

关键词:肾小球肾炎IA, 雷公藤多苷, 慢性肾脏病, RAS阻断剂
摘要:目的:观察雷公藤多苷联合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阻断剂治疗慢性肾脏病(CKD)2 ~ 3期IgA肾病(IgAN)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109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 = 55)和对照组(n = 54),在口服RAS阻断剂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雷公藤多苷,对照组给予甲泼尼龙,观察两组尿蛋白与肾功能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结果:治疗后3、6、9、12个月,两组尿蛋白定量均显著低于基线值(P < 0.05). 随访期间,两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值与基线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间尿蛋白、eGFR、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9.8%,对照组为27.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雷公藤多苷联合RAS阻断剂能有效降低CKD 2 ~ 3期IgAN患者尿蛋白水平,保护肾功能,而且副作用较少,是CKD 2 ~ 3期IgAN有效的治疗模式之一.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H型高血压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关系. 方法:收集因首次发生STEMI伴有高血压并接受急诊PCI术置入支架治疗的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8例,女58例,平均年龄(61.4 ± 9.1)岁. 术后24 h、3、6个月及 1 年复查时化验血同型半胱氨酸( Hcy ) ,术后 1 年复查冠脉造影,以支架内径狭窄≥50%为再狭窄,分为再狭窄组(21例)和非再狭窄组(105例),比较两组随访期间Hcy水平变化及H型高血压患者比例;筛选支架再狭窄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果:支架再狭窄组H型高血压患者比例显著高于非再狭窄组(P< 0.05);H型高血压是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 结论:H型高血压与STEMI患者行急诊PCI术后再狭窄的发生可能相关.

    作者:郑卫峰;王晓阳;张守彦;赵洛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脑膜脑炎1例

    患者男,63岁. 2014年10月9日上午出现发热、头痛、颈项痛,下午至我院. 既往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反复应用广谱抗生素, 发病前到过农村. 查血常规:WBC 16.74 × 109/L,胸片提示左下肺轻度炎症,颅脑CT未见异常. 给予头孢曲松钠抗感染,10月10日患者高热(39℃),查体:急性热病面容,神志清,淡漠,反应迟钝,双瞳孔等大等圆,眼球运动正常,伸舌居中,鼻唇沟对称,颈部抵抗明显,颏胸距3横指,Kernig 征(+),Brudzinski (+),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Babinski (-).查血象及炎症指标均明显升高. 腰穿:脑脊液无色透明,压力290 mmH2O,白细胞计数 20 × 106/L, 潘氏蛋白试验(+);葡萄糖5.16 mmol/L,CSF氯离子115.5 mmol/L,蛋白 1 748 mg/L;一般细菌涂片未发现细菌;抗酸染色未发现抗酸杆菌;墨汁染色未发现隐球菌. 诊断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膜症状为主,细菌感染可能性大,给予头孢曲松抗细菌,阿昔洛韦抗病毒,甘露醇脱水.

    作者:卢爱丽;招远祺;乔利军;高红霞;康妮妮;钱彩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阻断PD-L1/PD-1途径增强顺铂化疗效果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抗PD-1抗体阻断PD-L1/PD-1途径对顺铂的抗肿瘤效应以及抗肿瘤免疫力的影响.方法:建立TC-1肿瘤细胞C57BL/6小鼠模型,分为4组(n = 4),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及小鼠生存曲线,并取肿瘤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PD-L1、CD8+T细胞的表达.结果:(1)顺铂组、PD-1组及联合用药组均可显著抑制肿瘤生长及延长小鼠生存时间,联合用药组效果为明显 (P < 0.05). (2)顺铂组肿瘤组织PD-L1表达显著增加,联合用药组PD-L1表达显著下降(P < 0.05). (3)顺铂组肿瘤组织中CD8+ T细胞减少,联合用药组CD8+ T细胞表达显著增加(P < 0.05). 结论:PD-1抗体阻断PD-L1/PD-1通路联合顺铂可提高机体抗肿瘤免疫,发挥免疫细胞抗肿瘤效应,增强顺铂的化疗效果.

    作者:魏洁;寇蓬;廉阳秧;梁宏;杨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低分子量褐藻糖胶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的影响

    目的:观察低分子量褐藻糖胶(LMWF)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的影响. 方法:手术切除SD大鼠双侧卵巢,建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 实验分为假手术组(SHAM),去势组(OVX),LMWF(5 μg/kg)组. 于用药4、8周时测量其股骨的骨密度、骨小梁情况、骨代谢与力学性能,并进行组间比较. 结果:与OVX组比较, LMWF组用药4周后即可明显提升股骨骨密度(P < 0.05);用药8周后骨密度进一步提升;LMWF组骨体积比(BV/TV)、骨小梁厚度(Tb.Th )、骨小梁数目(Tb.N)、骨小梁间隙(Tb.Sp)明显优于OVX组(P < 0.05);LMWF可降低血PINP与CTX-1的水平,提升去势大鼠的股骨干与股骨颈的力学性能(P<0.05). 结论:LMWF能提高去势大鼠的骨密度和骨小梁数目,增加骨矿化,改善骨代谢指标,提升股骨的力学性能.

    作者:金鑫;朱立国;李秀兰;贾建;张杨;孙晓雷;马剑雄;马信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双脱甲氧基姜黄素对黑色素瘤B16-F10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双脱甲氧基姜黄素(bisdemethoxycurcumin)对黑色素瘤B16-F10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方法:双脱甲氧基姜黄素作用于B16-F10细胞24 h,MTT法检测双脱甲氧基姜黄素对B16-F1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流式细胞术检测双脱甲氧基姜黄素对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的影响. 在C57BL/6小鼠上面建立黑色素瘤模型,采用静脉给药,观察其对黑色素瘤模型的增殖影响. 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双脱甲氧基姜黄素在细胞和组织层面对抗细胞凋亡蛋白BCL-1的表达影响. 结果:双脱甲氧基姜黄素可以明显抑制B16-F10细胞的增殖. 双脱甲氧基姜黄素诱导B16-F10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周期于S期. 采用静脉注射给药,双脱甲氧基姜黄素可以抑制黑色素瘤的生长. 在细胞和组织层面,可以抑制抗凋亡蛋白BCL-1的表达.结论:双脱甲氧基姜黄素可以抑制黑色素瘤B16-F10细胞的增殖,可能与其促进细胞凋亡有关;双脱甲氧基姜黄素诱导黑色素瘤B16-F10细胞凋亡可能与抑制抗凋亡单位BCL-1有关.

    作者:曾小飞;马瑞东;尚观胜;付强;李书平;何小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经皮室间隔隧道化学消融术对犬室间隔心肌的影响

    目的:观察室间隔隧道化学消融术(PTSTMA)对室间隔心肌的影响. 方法:普通杂种犬1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3只,手术组7只.手术组犬行冠脉动脉造影后,选择血管直径为1 ~ 1.5 mm的室间隔支,经OTW球囊扩张后,由OTW球囊注入无水酒精.记录体表心电图、心肌损伤标记物和心脏超声.1周后处死, 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室间隔病理学变化.结果:经冠脉造影证实PTSTMA引起小室间隔支闭塞.心电图显示无水酒精注射后ST段弓背抬高. 术后14 ~ 16 h 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I和脑钠肽均显著性升高(均P < 0.01).病理学显示消融灶内心肌坏死,内有少量炎症细胞浸润.心脏超声显示心脏功能及左室大小无明显影响,室间隔厚度显著减少;无室间隔穿孔、心脏破裂、附壁血栓等并发症. 结论:经皮PTSTMA术对小室间隔支能达到安全、有效的消融治疗.

    作者:王贺;王俊蒙;孙丹;宗永华;解金红;陈玉善;罗明华;关怀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HLA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现状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SCT)是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有效手段, 多种恶性血液病通过 allo-SCT治疗获得治愈. 由于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HLA)的限制,allo-SCT长时间内仅局限于在HLA全相合的供、受者间进行,但同胞之间HLA的相合几率仅为25%,因此HLA全相合供者缺乏限制了allo-SCT的应用. 骨髓库和脐带血库的建立拓宽了非血缘HLA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应用,但仍不能解决移植的供源问题. 近年来随免疫学的发展和免疫抑制药物开发应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许多移植关键性问题取得重要进展.特别是HLA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发展和成熟解决了allo-SCT的供源问题,推动了allo-SCT的发展,造福了更多患者. 本文就HLA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现状进行简要概述.

    作者:吴秉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神经调节辅助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应用神经调节辅助通气(NAVA)与压力支持通气(PSV)两种模式,观察在人机同步性、呼吸力学、气体交换能力、血流动力学上的差异. 方法:选取49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NAVA组(n=25)和PSV组(n=24),比较两组在各方面的差异. 结果:在血流动力学指标方面、CVP、人机同步性、呼吸力学脱机时间及在气体交换能力方面,NAVA组明显优于PSV组(P < 0.05).结论:在ARDS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模式的选择上,NAVA通气模式明显的优于PSV通气模式.

    作者:董宏;张英;吴琼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新疆哈萨克族与汉族食管鳞癌患者血浆中microRNA-31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检测新疆哈萨克族及汉族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患者血浆中microRNA-31(miR-31)表达情况,分析miR-31与食管鳞癌的相关关系. 方法:收集两民族食管鳞癌患者及健康受检者血浆标本各20例,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血浆中miR-31的相对表达.结果:食管鳞癌组血浆中miR-31的表达均高于其正常对照组,且哈萨克族食管鳞癌患者血浆中miR-31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联(P<0.01);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浆中miR-31的相对表达分别高于汉族食管鳞癌组(P=0.008)和正常对照组(P=0.027).结论:miR-31可能参与了哈萨克族、汉族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miR-31可能是哈萨克族较汉族食管鳞癌高发的又一致病因素.

    作者:史贵军;康雪;郑勇;韩岩智;张宁;齐翠花;陈卫刚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卵巢储备功能低下评估及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卵巢储备功能反映卵巢皮质区卵泡生长发育形成优质卵母细胞的能力, 指的是卵巢内存留卵泡的数量和质量,反映了女性的生育潜能.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ecreased ovarian reserve, DOR)是指卵巢产生优质卵母细胞的能力减弱,导致生育能力下降,同时伴随性激素的异常. DOR约占不孕症的10%[1],且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严重影响着广大妇女的生殖健康和生活质量,若不及时治疗,可进一步发展为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 POF).目前,关于DOR的定义,国内外尚未达成共识[2-3],临床多采用10 IU/L

    作者:陈文俊;李慧芳;周蓓蓓;耿利华;谈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雷公藤多苷联合RAS阻断剂治疗CKD2~3期IgA肾病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苷联合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阻断剂治疗慢性肾脏病(CKD)2 ~ 3期IgA肾病(IgAN)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109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 = 55)和对照组(n = 54),在口服RAS阻断剂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雷公藤多苷,对照组给予甲泼尼龙,观察两组尿蛋白与肾功能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结果:治疗后3、6、9、12个月,两组尿蛋白定量均显著低于基线值(P < 0.05). 随访期间,两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值与基线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间尿蛋白、eGFR、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9.8%,对照组为27.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雷公藤多苷联合RAS阻断剂能有效降低CKD 2 ~ 3期IgAN患者尿蛋白水平,保护肾功能,而且副作用较少,是CKD 2 ~ 3期IgAN有效的治疗模式之一.

    作者:卢晓梅;唐雪莲;秦登优;万静芳;霍本刚;何娅妮;李开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536例老年肺结核患者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等相关指标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肺结核患者的相关营养指标,探讨营养不良与疾病的相关性,找出合理的营养评价指标. 方法:检测536例老年肺结核患者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蛋白/球蛋白(A/G)比、全血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淋巴细胞水平;先对所有患者的相关指标减低情况进行分析;然后将患者分为初治组和复治组,每组患者再根据痰菌情况和性别不同分组比较,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白蛋白、血红蛋白是减低率高的指标,均超过40%;A/G比降低率亦较高,达到27.61%. 患者的淋巴细胞水平与血清白蛋白呈正相关. 涂阳患者的白蛋白、A/G比、HGB和淋巴细胞减低都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初治组、复治组和女性复治组的涂阳患者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老年肺结核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且在菌阳患者中更为明显. 白蛋白、血红蛋白、A/G比和淋巴细胞可作为营养评价指标应用于临床,指导治疗.

    作者:侯婧;张妍蓓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耻骨原发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诊断

    目的:探讨耻骨原发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其诊断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院自2005年1至2015年4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例耻骨原发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全部病例均行X线检查,5例行CT检查,9例行MR检查. 结果:良性骨肿瘤4例,恶性骨肿瘤9例,肿瘤样病变4例,其中,硬纤维瘤2例,骨软骨瘤2例,软骨肉瘤3例,尤文肉瘤3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淋巴瘤1例,骨髓瘤1例,嗜酸性肉芽肿2例,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骨囊肿1例.结论:X线平片是耻骨原发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重要检查方法,CT对病变内部细致观察及钙化显示较好,MRI能显示病变周围软组织及骨髓的情况.

    作者:胡振彬;陈卫国;秦耿耿;文婵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无保护剂玻璃化冷冻技术在冻存PESA精子中的实用性研究

    目的:研究无保护剂玻璃化冷冻技术在冻存人类经皮附睾抽吸(PESA)精子中的实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使用新鲜PESA精子、慢速冷冻PESA精子、无保护剂玻璃化冷冻PESA精子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共115周期,比较其精子回收率和临床结局. 结果:无保护剂玻璃化冷冻PESA精子组其复苏后精子活力、复苏率均高于慢速冷冻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无保护剂玻璃化冷冻PESA精子组、慢速冷冻组和新鲜PESA精子组其总受精率、卵裂率、妊娠率和流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但是慢速冷冻组其优胚率显著低于其他二组. 结论:无保护剂玻璃化冷冻法能取得比较理想的临床结局,而且在冷冻效果上优于慢速冷冻法,但是其安全性仍需进一步加大随访.

    作者:葛斌;杨智敏;刁英;杨名慧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异氟醚对老年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NMDAR1表达的影响

    目的:明确老年大鼠海马及皮层区NMDAR1是否为异氟醚麻醉作用的靶点,探讨异氟醚对老年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n = 36)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氧气组、苏醒后2 h组、苏醒后1 d组、苏醒后3 d组、苏醒后7 d组. Morris水迷宫观察各组大鼠吸入2%异氟醚30 min后不同时间点行为学的变化, 免疫组化测定各组大鼠NMDAR1 在海马CA1、CA3以及皮层区的表达. 结果:大鼠苏醒后2 h学习记忆能力有一定程度下降(P < 0.05);苏醒后1 d记忆开始恢复;苏醒后3、7 d记忆能力恢复正常. 大鼠苏醒后2 h海马CA1、CA3区NMDAR1表达下降(P < 0.05);苏醒后1 d开始恢复;苏醒后3 d、7 d恢复至用药前水平. 结论:异氟醚影响老年大鼠记忆能力可能与大鼠海马CA1、CA3区NMDAR1表达下降有关.

    作者:刘富兵;尹力;朱宇航;张超;蔡林原;朱昭琼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一锅法合成近红外量子点用于胶质瘤荧光显像与光动力治疗

    目的:合成近红外量子点并验证其荧光成像和光动力效应.方法:应用一锅法水相合成近红外量子点CdTe,经表征检测后连接RGD多肽,再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其荧光成像效果. 随后,将3 ~ 24μg/mL的CdTe-RGD分别加入U251和3T3细胞,避光培养24 h间,观察量子点的细胞毒性.后用强度为30 mW/cm2,波长为632.8 nm的激光照射量子点处理后的细胞5 ~ 60 min,观察其光动力效应. 结果:合成的CdTe具有良好的晶体结构和分散性,其直径为3 . 75 nm ,发射波长700 nm ,荧光产率20%. 经量子点处理后,U251细胞可荧光显像而3T3细胞则不能.暗环境下,不同浓度CdTe-RGD处理过的U251和3T3细胞存活率都在85%以上. 激光照射后, 随光照时间延长和量子点浓度的增加,U251细胞存活逐渐下降至(37 ± 1.6)%. 而3T3细胞组的存活率则无明显变化. 结论:一锅法水相合成的CdTe-RGD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且细胞毒性低,在生物成像和光动力治疗方面具有应用前景.

    作者:刘明兴;仲骏;窦宁宁;夏磊;高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非小细胞肺癌常见肺内合并症研究进展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是目前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因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而预后较差[1]. NSCLC生存期的延长有赖于早期诊断和早期规范治疗, 而在其病程中出现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等多种肺内合并症增加了疾病风险和诊断难度,并影响治疗选择和预后.现就近年来NSCLC常见肺内合并症在流行病学、 发病机制、 诊疗等方面取得的进展进行总结, 并对诊疗提出相关思考,以期为NSCLC佳个体化治疗决策的制定提供有力支持.

    作者:孙辉;张海龙;王海峰;李建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干扰素-α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血清中干扰素(TFN)-α的水平及其意义. 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7例活动期SLE患者(A-SLE)、19例非活动期SLE患者(I-SLE)以及36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IFN-α水平分析各组SLE患者血清IFN-α水平与临床指标间的相关性. 结果:与正常对照组(14.82 ± 1.13)mg/mL相比,SLE患者外周血血清中IFN-α水平(35.46 ± 1.81)mg/mL明显增高(P < 0.01),同时IFN-α水平与患者SLEDAI评分、ANA滴度以及24 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r=0.428 8,P<0.01)(r=0.401 3, P<0.01)(r=0.322 1,P<0.05);与补体C3水平呈负相关(r=-0.386 8,P<0.01),并且SLE患者有皮肤红斑(42.93 ± 1.90)mg/mL、关节炎(41.19 ± 2.88)mg/mL、肾损害(38.21 ± 2.03)mg/mL及抗ds-DNA抗体阳性组(41.82 ± 3.03)mg/mL血清IFN-α水平均高于指标阴性患者,分别为(26.57 ± 1.91)mg/mL、(31.77 ± 2.07)mg/mL、(29.18 ± 3.23)mg/mL和(30.57 ± 1.68)mg/mL(均P<0.05),未用药患者组IFN-α水平为(42.27 ± 4.48)mg/mL,高于用药组(34.04 ± 1.92)mg/mL(P=0.08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LE患者外周血血清中IFN-α水平增高与疾病活动度及严重程度相关,说明其可能参与了SLE的发生.

    作者:凌磊;皮肖冰;余旸弢;陈国强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先天性巨结肠手术切缘Cajal间质细胞分布与术后便秘的关系

    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 disease, HD)是小儿常见消化道畸形,目前对该病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 术中需切除病变的狭窄段、 移行段及部分扩张结肠, 手术切缘的判定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一直以来,外科医生依赖术中冰冻病理检查, 以见到正常神经节细胞作为手术切除部位. 但即便如此,仍有很多术中操作满意的患儿术后再次出现便秘. 因此,神经节细胞分布正常的肠管是否存在其他异常导致术后便秘的发生,值得我们研究.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 ICCs)是消化道肠壁内一种可以自发性产生慢波, 并在神经节细胞与平滑肌间传递电信号的细胞, 被认为与多种肠道动力性疾病相关[1].因此,笔者对3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HD患儿进行了随访,并对其手术切缘肠段组织中ICCs进行检测, 研究ICCs分布与巨结肠术后便秘复发的相关性, 为巨结肠术中决定手术切除范围提供依据.

    作者:王亮;王忠荣;徐兵;苏义林;朱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肌肉特异性microRNAs在Duchenne肌营养不良全血中的表达

    目的:分析肌肉特异性microRNAs(miRNAs/miRs)(miR-206、-1、-133a/b)在Duchenne肌营养不良(DMD)患儿全血中的表达,探讨其作为诊断DMD的新型生物标志物的可能性. 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检测DMD组与健康对照组全血中肌肉特异性miRNAs的表达,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验证DMD组肌肉特异性miRNAs与年龄、肌力与肌肉功能之间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判断肌肉特异性miRNAs作为DMD诊断标准的可靠性.结果:DMD组肌肉特异性miRNAs在全血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且与年龄呈低度负相关(P < 0.05),与肌力、肌肉功能呈中度正相关(P < 0.05);ROC曲线显示肌肉特异性miRNAs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87,灵敏度及特异度均良好.结论:肌肉特异性miRNAs (miR-206、-1、-133a/b)在全血中的表达水平可以反映DMD的临床病情进展情况,有望成为诊断DMD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作者:金东东;张敏;刘恒方;宋长栋;吴世陶;张帝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