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LA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现状

吴秉毅

关键词:单倍体相合,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恶性血液病, 移植技术, 组织相容性抗原, 源问题, 开发应用, 免疫抑制药物, 关键性问题, 治疗, 脐带血库, 免疫学, 骨髓库, 非血缘, 治愈, 同胞, 患者
摘要: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SCT)是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有效手段, 多种恶性血液病通过 allo-SCT治疗获得治愈. 由于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HLA)的限制,allo-SCT长时间内仅局限于在HLA全相合的供、受者间进行,但同胞之间HLA的相合几率仅为25%,因此HLA全相合供者缺乏限制了allo-SCT的应用. 骨髓库和脐带血库的建立拓宽了非血缘HLA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应用,但仍不能解决移植的供源问题. 近年来随免疫学的发展和免疫抑制药物开发应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许多移植关键性问题取得重要进展.特别是HLA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发展和成熟解决了allo-SCT的供源问题,推动了allo-SCT的发展,造福了更多患者. 本文就HLA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现状进行简要概述.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脑膜脑炎1例

    患者男,63岁. 2014年10月9日上午出现发热、头痛、颈项痛,下午至我院. 既往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反复应用广谱抗生素, 发病前到过农村. 查血常规:WBC 16.74 × 109/L,胸片提示左下肺轻度炎症,颅脑CT未见异常. 给予头孢曲松钠抗感染,10月10日患者高热(39℃),查体:急性热病面容,神志清,淡漠,反应迟钝,双瞳孔等大等圆,眼球运动正常,伸舌居中,鼻唇沟对称,颈部抵抗明显,颏胸距3横指,Kernig 征(+),Brudzinski (+),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Babinski (-).查血象及炎症指标均明显升高. 腰穿:脑脊液无色透明,压力290 mmH2O,白细胞计数 20 × 106/L, 潘氏蛋白试验(+);葡萄糖5.16 mmol/L,CSF氯离子115.5 mmol/L,蛋白 1 748 mg/L;一般细菌涂片未发现细菌;抗酸染色未发现抗酸杆菌;墨汁染色未发现隐球菌. 诊断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膜症状为主,细菌感染可能性大,给予头孢曲松抗细菌,阿昔洛韦抗病毒,甘露醇脱水.

    作者:卢爱丽;招远祺;乔利军;高红霞;康妮妮;钱彩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可视喉镜联合纤维光导支气管镜在OSAHS患者经鼻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可视喉镜联合纤维光导支气管镜应用于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快诱导经鼻气管插管的可行性.方法:60例择期行悬雍垂咽腭成形术的OSAH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纯应用可视喉镜插管组(A组,n=30),和将可视喉镜联合纤维光导支气管镜插管组(B组,n = 30).记录两组患者快诱导后一次插管成功率、插管所耗时间、血流动力学变化及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A组患者24例一次插管成功,6例患者插管失败,联合应用纤维光导支气管镜后插管成功;B组患者均一次插管成功(P<0.05).与A组比较,B组插管时间延长(P < 0.05).两组患者插管时心率及血压变化幅度无统计学差异(P > 0.05).两组患者在插管过程及术后随访均未见明显相关并发症. 结论:与单纯应用可视喉镜相比,可视喉镜联合纤维光导支气管镜用于OSAHS患者快诱导经鼻气管插管,提高了一次插管成功率.

    作者:赵石磊;李林;刁玉刚;陈万成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干扰素-α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血清中干扰素(TFN)-α的水平及其意义. 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7例活动期SLE患者(A-SLE)、19例非活动期SLE患者(I-SLE)以及36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IFN-α水平分析各组SLE患者血清IFN-α水平与临床指标间的相关性. 结果:与正常对照组(14.82 ± 1.13)mg/mL相比,SLE患者外周血血清中IFN-α水平(35.46 ± 1.81)mg/mL明显增高(P < 0.01),同时IFN-α水平与患者SLEDAI评分、ANA滴度以及24 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r=0.428 8,P<0.01)(r=0.401 3, P<0.01)(r=0.322 1,P<0.05);与补体C3水平呈负相关(r=-0.386 8,P<0.01),并且SLE患者有皮肤红斑(42.93 ± 1.90)mg/mL、关节炎(41.19 ± 2.88)mg/mL、肾损害(38.21 ± 2.03)mg/mL及抗ds-DNA抗体阳性组(41.82 ± 3.03)mg/mL血清IFN-α水平均高于指标阴性患者,分别为(26.57 ± 1.91)mg/mL、(31.77 ± 2.07)mg/mL、(29.18 ± 3.23)mg/mL和(30.57 ± 1.68)mg/mL(均P<0.05),未用药患者组IFN-α水平为(42.27 ± 4.48)mg/mL,高于用药组(34.04 ± 1.92)mg/mL(P=0.08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LE患者外周血血清中IFN-α水平增高与疾病活动度及严重程度相关,说明其可能参与了SLE的发生.

    作者:凌磊;皮肖冰;余旸弢;陈国强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血管外肺水指数变化对早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的评价

    目的:探讨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及其变化对于评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死率的意义.方法:通过脉搏指示连续心排出量监测(PiCCO)技术监测ARDS患者48 h内EVLWi值(初始、平均、高及变化值),分析EVLWi相关值与ARDS患者28 d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生存组与死亡组ΔEVLW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7 ± 5.4 vs. -0.5 ± 6.5, P = 0.048),EVLWi变化值预测28 d生存率的ROC曲线线下面积为0.63(P=0.03),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得出,年龄、累计液体平衡量、SOFA评分高值、Δ-SOFA评分及Δ-EVLWi均与ARDS患者28 d病死率独立相关. 结论:ΔEVLWi是预测早期ARDS患者病死率的良好指标.

    作者:崔广清;孙卫和;冒秀宏;柳小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肾功能损伤早期实验室指标的诊断价值比较

    目的:评价肾功能损伤实验室早期诊断指标的诊断价值. 方法:肾内科的住院患者和肾内科门诊患者86例,同时测定入院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Cys C)、血清肌酐(Cr)和血清尿素氮(UREA)等指标.按照诊断学(第六版)进行分组,通过分析特征工作曲线(ROC)评价它们对于诊断肾功能损伤的价值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根据肾功能分为3组,A组(肾功能正常对照组Ccr≥80 mL/min)的Cys C、Cr和UREA分别为(0.47 ± 0.24) mg/L、(85 ± 14)μmol/L和(4.55 ± 1.33)mmol/L. B组(肾功能储备下降期和肾功能不全期20 mL/min ≤Ccr< 80 mL/min)的Cys C、Cr和UREA分别为(1.59 ± 1.29)mg/L、(214 ± 173)μmol/L和(11.04 ± 8.24)mmol/L.和C组(肾功能衰竭期和尿毒症期Ccr<20 mL/min)的Cys C、Cr和UREA分别为(3.47 ± 0.75)mg/L、(669 ± 466)μmol/L和(21.22 ± 13.10)mmol/L.随Ccr的下降,Cys C、Scr和UREA浓度上升,三者与Ccr呈负相关.根据Youden指数为大值时,Cys C、Cr和UREA的诊断临界值分别为0.90 mg/L、115 μmol/L和7.33 mmol/L时,计算在诊断肾功能损伤时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准确性(%)和ROC曲线面积(AUC)分别为Cys C(77.3%,97.6%,97.0%,81.1%,87.5%,0.908)、Cr(65.9%,97.6%,96.5%,74.1%, 81.8%,0.817)、和UREA(63.6%,97.6%,96.4%,72.8%,80.6%,0.785),诊断准确度结果显示Cys C>Cr>UREA.三者的ROC曲线面积(AUC)为0.908、0817和0.785.Cys C的AUC(0.908)高,达到较好的诊断效果.结论:肾功能损伤实验室早期诊断指标中,Cys C有着较高灵敏度和特异性,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波;黄海樱;周强;嘉红云;冀天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及预防复发作用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 EB )的疗效及预防复发作用.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6例EB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观察组予布地奈德混悬液800 μg/d ,同时予孟鲁司特10 mg/d;对照组予布地奈德混悬液 800 μg/d ,一共4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5(IL-5)、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诱导痰嗜酸粒细胞分类、呼出气一氧化氮值( FENO )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对治疗有效者继续随访半年,比较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78.95%,(P < 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IL-5、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诱导痰嗜酸粒细胞分类、FENO值明显低于治疗前,也明显低于对照组( P < 0 . 05 ).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临床有效率高,P < 0.05,6个月后观察组复发率(24.24%)较对照组复发率(48.28%)低, P < 0 . 05. 结论:在治疗EB方面,布地奈德及孟鲁司特具有协同抗炎作用,疗效显著,能明显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媛;张铁栓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高压电烧伤对SD大鼠血栓调节蛋白、蛋白C、蛋白S及D二聚体的早期影响

    目的:探讨高压电烧伤对SD大鼠外周血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 TM)、蛋白C(protein C, PC)、蛋白S(protein S, PS)及D二聚体(D-Dimer, D-D)的影响. 方法:将12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高压电烧伤组(简称假伤组)、高压电烧伤组(简称电伤组),每组60只. 2组致伤前15 min按随机数字表法各取10只大鼠,心脏采血分离血浆.电伤组余下50只大鼠用调压器和实验变压器造成高压电烧伤,假伤组余下50只大鼠按相同装置不通电模拟致伤. 伤后5 min和1、2、4、8 h ,每组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各取10只大鼠,心脏采血分离血浆.测定各时相点血清中TM、PC、PS及血浆中D-D的变化.对数据行析因设计方差分析、LSD检验. 结果: 电伤组SD大鼠的TM浓度在伤后5 min至8 h明显高于假伤组 (均P <0.05);除伤前15 min(P > 0.05)外,电伤组大鼠其余各时相点PC、PS浓度均低于假伤组(均P < 0.05);D-D浓度在伤后8 h达到高值[(173.05 ± 4.08) ng/mL]. 结论:高压电烧伤早期,SD大鼠TM、D-D的浓度升高,PC、PS的浓度降低,血管内皮细胞的完整性被破坏,凝血功能受到严重影响.

    作者:刘泽世;呼瑞;刘二军;周谨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手术修补治疗前颅窝底脑膜瘤术后脑脊液漏13例

    前颅窝底脑膜瘤容易侵犯颅底骨质,约15%~46%的嗅沟脑膜瘤可侵蚀颅骨而进入筛窦[1].肿瘤切除术后脑脊液漏经常发生, 术中有效进行颅底重建,是防止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的关键.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5年3月,行手术修补治疗 13例前颅窝底脑膜瘤术后脑脊液漏患者,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殷志林;王少兵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联合应用右美托咪定和舒芬太尼对尼古丁高依赖患者食管癌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右美托咪定和舒芬太尼对尼古丁高依赖患者食管癌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经左胸一切口食管癌切除术尼古丁高依赖男性患者90例,随机均分为低剂量舒芬太尼组(S1组)、高剂量舒芬太尼组(S2组)和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组(DS组). 3组患者术后PCIA泵设置均为:背景剂量:2 mL/h;单次剂量:2 mL;锁定时间:5 min;4 h限量:40 mL. 分别于术后1、4、8、12、24、48、72 h行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PCIA有效按压/总按压次数和术后72 h舒芬太尼消耗量. 观察术后不良反应和患者满意度.结果:与S2组比较,DS组术后1、4、8 h静息和咳嗽 VAS评分明显降低(P < 0.05).与S1组比较,S2组和DS组术后各时间点静息和咳嗽 VAS评分明显降低(P < 0.05). 与S1和S2组比较,DS组术后72 h舒芬太尼消耗量明显降低(P < 0.05). 与DS组相比,S1组和S2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减少(P < 0.05). 与S1组相比,S2组和DS组患者术后补救例数明显降低(P < 0.05). 结论:对尼古丁高依赖男性患者食管癌术后的镇痛,联合应用右美托咪定和舒芬太尼的效果优于单纯应用舒芬太尼,且并发症减少,可以安全有效的应用于临床.

    作者:任春光;李长营;高秀娟;张栋;张学俊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真武汤加减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50例

    目的:探讨真武汤加减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2013年12月至2014年7月期间在广州市越秀区中医医院住院或门诊诊断为心肾阳虚型CHF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n = 40)与真武汤组(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真武汤加减治疗,n = 50),患者治疗随访12周后观察对比3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中医症候积分、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生存质量评分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真武汤组的心功能总有效率显著升高(82.0%vs. 47.5%, P = 0.001).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LVEF及生存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均P < 0.001).对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检验指标进行比较,与对照组相比,真武汤组的中医症候积分显著下降(P<0.001)、LVEF显著性升高(P<0.001),生存质量显著提高(P=0.014). 结论:真武汤加减治疗心肾阳虚型CHF能提高心功能,改善中医症候积分以及生存质量,为理想的辅助性中医药方法.

    作者:林思炜;梁北南;陈丽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乌司他丁对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患者肝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肝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方法:选择急性ST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 = 55)与对照组(n = 49).观察组在PCI术前1 h使用乌司他丁30万单位静脉滴注,术后每天30万单位静脉滴注,连续3 d;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替代乌司他丁. 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72 h肝肾功能相关指标:血AST、ALT、CRE(并计算CCR).结果:PCI后两组患者血浆AST均升高,CCR均有下降,观察组变化幅度均低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血浆ALT术后较术前下降,对照组ALT术后则较术前有所升高,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 < 0.05). 结论:急诊PCI患者使用乌司他丁可保护肝肾功能,可减少相关性肝肾损害和造影剂肾病.

    作者:吴剑弟;梁健球;李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一锅法合成近红外量子点用于胶质瘤荧光显像与光动力治疗

    目的:合成近红外量子点并验证其荧光成像和光动力效应.方法:应用一锅法水相合成近红外量子点CdTe,经表征检测后连接RGD多肽,再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其荧光成像效果. 随后,将3 ~ 24μg/mL的CdTe-RGD分别加入U251和3T3细胞,避光培养24 h间,观察量子点的细胞毒性.后用强度为30 mW/cm2,波长为632.8 nm的激光照射量子点处理后的细胞5 ~ 60 min,观察其光动力效应. 结果:合成的CdTe具有良好的晶体结构和分散性,其直径为3 . 75 nm ,发射波长700 nm ,荧光产率20%. 经量子点处理后,U251细胞可荧光显像而3T3细胞则不能.暗环境下,不同浓度CdTe-RGD处理过的U251和3T3细胞存活率都在85%以上. 激光照射后, 随光照时间延长和量子点浓度的增加,U251细胞存活逐渐下降至(37 ± 1.6)%. 而3T3细胞组的存活率则无明显变化. 结论:一锅法水相合成的CdTe-RGD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且细胞毒性低,在生物成像和光动力治疗方面具有应用前景.

    作者:刘明兴;仲骏;窦宁宁;夏磊;高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盲插空肠营养管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评价

    目的: 评价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床旁使用鼻胃管盲插置入空肠实施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126例,在床旁使用鼻胃管盲插置入空肠. 观察置管的成功率、置管过程耗时、置管前后生命体征的改变、置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置管后实施肠内营养的时间. 结果:126例患者成功置管115例,总置管成功率91.3%. 置管过程耗时37(30,50)min. 置管前后生命体征各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126例患者置管过程中未发生心律失常、出血、穿孔等置管相关的并发症. 115例置管成功的患者,通过空肠营养管实施肠内营养的时间为37(27,54)d,均未发生堵管现象.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盲插置入空肠营养管,置管成功率高,对生命体征无显著影响,不增加置管相关并发症的风险,留置导管肠内营养的时间能满足管道需要.该技术可行性和安全性较高,利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实施.

    作者:徐静娟;景新华;王红;王燕毅;叶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耻骨原发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诊断

    目的:探讨耻骨原发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其诊断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院自2005年1至2015年4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例耻骨原发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全部病例均行X线检查,5例行CT检查,9例行MR检查. 结果:良性骨肿瘤4例,恶性骨肿瘤9例,肿瘤样病变4例,其中,硬纤维瘤2例,骨软骨瘤2例,软骨肉瘤3例,尤文肉瘤3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淋巴瘤1例,骨髓瘤1例,嗜酸性肉芽肿2例,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骨囊肿1例.结论:X线平片是耻骨原发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重要检查方法,CT对病变内部细致观察及钙化显示较好,MRI能显示病变周围软组织及骨髓的情况.

    作者:胡振彬;陈卫国;秦耿耿;文婵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Nanog和Oct4在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干细胞转录因子Nanog和Oct4在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的表达,以初步探索二者在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0例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的子宫内膜(异位及在位内膜)和21例非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子宫内膜组织(对照组)中Nanog和Oct4的表达,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估两者的相关性. 结果:Nanog和Oct4在异位内膜组中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 < 0.01);而二者在在位内膜组及对照组中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Nanog和Oct4在异位内膜组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 = 0.590,P < 0.01). 结论: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异位内膜中Nanog和Oct4均有高表达,二者可能在其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蔡文娟;郭丽萍;郑丽娇;王丽婷;叶靖坤;马颖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现状、困难及处理策略

    1 URD-HSCT现状1.1 造血干细胞库的建立与发展 70年代初Speck B开展世界首例URD-HSCT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获得成功,随后英国于1974年率先建立了URD骨髓捐献中心,美国国家骨髓库于1986年建立,现今已发展成国际上大容量骨髓库. 据国际骨髓移植登记处(CIBMTR)资料显示,URD-HSCT增幅较快,至2005年URD-HSCT病例数已超过MSD-HSCT,2012年超过4 000例. 而来自欧洲血液与骨髓移植组织(EBMT)登记的数据显示欧洲的URD-HSCT例数亦在2007年超过MSD-HSCT[3],2011年一项对欧洲48个国家680个移植中心的调查显示:13 470例allo-HSCT病例中,URD-HSCT占54%[4];亚太骨髓移植登记处(APBMT)登记的亚洲国家开展HSCT数据,显示URD-HSCT数量亦逐年上升,至2006年超过MRD-HSCT[5].我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CMPD)成立较晚(1992年),但发展迅速,截止至2015年12月,入库资料已逾216万人份,理论上,中国人群找寻到HLA 7/8位点以上相合的URD概率高达88%[6],提示URD-HSCT在我国将有进一步广泛应用的前景.

    作者:肖扬;肖浩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536例老年肺结核患者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等相关指标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肺结核患者的相关营养指标,探讨营养不良与疾病的相关性,找出合理的营养评价指标. 方法:检测536例老年肺结核患者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蛋白/球蛋白(A/G)比、全血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淋巴细胞水平;先对所有患者的相关指标减低情况进行分析;然后将患者分为初治组和复治组,每组患者再根据痰菌情况和性别不同分组比较,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白蛋白、血红蛋白是减低率高的指标,均超过40%;A/G比降低率亦较高,达到27.61%. 患者的淋巴细胞水平与血清白蛋白呈正相关. 涂阳患者的白蛋白、A/G比、HGB和淋巴细胞减低都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初治组、复治组和女性复治组的涂阳患者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老年肺结核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且在菌阳患者中更为明显. 白蛋白、血红蛋白、A/G比和淋巴细胞可作为营养评价指标应用于临床,指导治疗.

    作者:侯婧;张妍蓓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无保护剂玻璃化冷冻技术在冻存PESA精子中的实用性研究

    目的:研究无保护剂玻璃化冷冻技术在冻存人类经皮附睾抽吸(PESA)精子中的实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使用新鲜PESA精子、慢速冷冻PESA精子、无保护剂玻璃化冷冻PESA精子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共115周期,比较其精子回收率和临床结局. 结果:无保护剂玻璃化冷冻PESA精子组其复苏后精子活力、复苏率均高于慢速冷冻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无保护剂玻璃化冷冻PESA精子组、慢速冷冻组和新鲜PESA精子组其总受精率、卵裂率、妊娠率和流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但是慢速冷冻组其优胚率显著低于其他二组. 结论:无保护剂玻璃化冷冻法能取得比较理想的临床结局,而且在冷冻效果上优于慢速冷冻法,但是其安全性仍需进一步加大随访.

    作者:葛斌;杨智敏;刁英;杨名慧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先天性巨结肠手术切缘Cajal间质细胞分布与术后便秘的关系

    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 disease, HD)是小儿常见消化道畸形,目前对该病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 术中需切除病变的狭窄段、 移行段及部分扩张结肠, 手术切缘的判定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一直以来,外科医生依赖术中冰冻病理检查, 以见到正常神经节细胞作为手术切除部位. 但即便如此,仍有很多术中操作满意的患儿术后再次出现便秘. 因此,神经节细胞分布正常的肠管是否存在其他异常导致术后便秘的发生,值得我们研究.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 ICCs)是消化道肠壁内一种可以自发性产生慢波, 并在神经节细胞与平滑肌间传递电信号的细胞, 被认为与多种肠道动力性疾病相关[1].因此,笔者对3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HD患儿进行了随访,并对其手术切缘肠段组织中ICCs进行检测, 研究ICCs分布与巨结肠术后便秘复发的相关性, 为巨结肠术中决定手术切除范围提供依据.

    作者:王亮;王忠荣;徐兵;苏义林;朱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IL-1β/p38MAPK/NF-κB信号转导通路体外调节鼻黏膜上皮细胞中糖皮质激素受体的表达

    目的:拟通过体外研究初步探讨慢性鼻-鼻窦炎黏膜中GRα/GRβ降低的可能上游信号转导机制.方法:以IL-1β体外诱导人鼻黏膜上皮细胞(HNE)构建GRα/GRβ降低的模型.以Western 印记及荧光定量PCR 技术检测 IL-1β 诱导前后及 p38MAPK 和 NF-κB 信号通路特异性阻断剂干预前后 GRα、GRβ 和p38MAPK、NF-κB信号通路关键酶在蛋白质及核酸水平的表达变化. 结果:IL-1β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诱导HNE中GRα/GRβ降低,成功建立GRα/GRβ降低的细胞模型. 相同梯度的IL-1β可呈相同规律诱导HNE中p38MAPK和NF-κB通路激活. p38MAPK和NF-κB通路的特异性阻断剂SB203580和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PDTC)均可明显抑制各自通路,且同时出现GRα/GRβ增高. SB203580可明显降低NF-κBp50和NF-κBp65的表达,PDTC对p38MAPK的表达未见明显影响. 结论:IL-1β通过先后激活p38MAPK和NF-κB信号通路诱导体外培养的HNE中GRα/GRβ降低.

    作者:王振霖;张云云;韩新玲;张秋航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