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IL-1β/p38MAPK/NF-κB信号转导通路体外调节鼻黏膜上皮细胞中糖皮质激素受体的表达

王振霖;张云云;韩新玲;张秋航

关键词:慢性鼻-鼻窦炎, 鼻黏膜上皮细胞, 信号转导,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核因子kappaB
摘要:目的:拟通过体外研究初步探讨慢性鼻-鼻窦炎黏膜中GRα/GRβ降低的可能上游信号转导机制.方法:以IL-1β体外诱导人鼻黏膜上皮细胞(HNE)构建GRα/GRβ降低的模型.以Western 印记及荧光定量PCR 技术检测 IL-1β 诱导前后及 p38MAPK 和 NF-κB 信号通路特异性阻断剂干预前后 GRα、GRβ 和p38MAPK、NF-κB信号通路关键酶在蛋白质及核酸水平的表达变化. 结果:IL-1β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诱导HNE中GRα/GRβ降低,成功建立GRα/GRβ降低的细胞模型. 相同梯度的IL-1β可呈相同规律诱导HNE中p38MAPK和NF-κB通路激活. p38MAPK和NF-κB通路的特异性阻断剂SB203580和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PDTC)均可明显抑制各自通路,且同时出现GRα/GRβ增高. SB203580可明显降低NF-κBp50和NF-κBp65的表达,PDTC对p38MAPK的表达未见明显影响. 结论:IL-1β通过先后激活p38MAPK和NF-κB信号通路诱导体外培养的HNE中GRα/GRβ降低.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测对非粒细胞缺乏患者的侵袭性肺曲霉病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针对感染的肺组织局部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得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半乳甘露聚糖(GM)检测是否能协助提高非粒细胞缺乏的患者并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诊断效率,并了解其佳GM界值. 方法: 收集并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呼吸科内镜中心检查考虑IPA可能并行BALF GM检测的患者173例. 按照国内外诊断标准,将病例分为4组,IPA组(n=23),肺结核组(n=11),细菌性肺炎组(n = 90),非感染组(n = 49).采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及BALF GM.用统计学方法了解BALF GM检测在非粒细胞缺乏的患者并发IPA中的诊断价值. 结果:在非粒细胞缺乏的患者并发IPA的诊断中,与非IPA患者相比,IPA患者的BALF GM检测数值高,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与血清GM检测相比, BALF GM检测的IPA诊断效率高.ROC曲线分析发现,当BALF GM检测界值为≥0.95时,IPA的诊断效率高.结论:BALF GM检测有利于非粒细胞缺乏患者并IPA的早期鉴别与诊断.同时研究发现BALF GM值佳界值为≥0.95.

    作者:郭庆玲;郭禹标;廖康;朱智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536例老年肺结核患者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等相关指标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肺结核患者的相关营养指标,探讨营养不良与疾病的相关性,找出合理的营养评价指标. 方法:检测536例老年肺结核患者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蛋白/球蛋白(A/G)比、全血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淋巴细胞水平;先对所有患者的相关指标减低情况进行分析;然后将患者分为初治组和复治组,每组患者再根据痰菌情况和性别不同分组比较,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白蛋白、血红蛋白是减低率高的指标,均超过40%;A/G比降低率亦较高,达到27.61%. 患者的淋巴细胞水平与血清白蛋白呈正相关. 涂阳患者的白蛋白、A/G比、HGB和淋巴细胞减低都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初治组、复治组和女性复治组的涂阳患者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老年肺结核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且在菌阳患者中更为明显. 白蛋白、血红蛋白、A/G比和淋巴细胞可作为营养评价指标应用于临床,指导治疗.

    作者:侯婧;张妍蓓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新疆哈萨克族与汉族食管鳞癌患者血浆中microRNA-31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检测新疆哈萨克族及汉族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患者血浆中microRNA-31(miR-31)表达情况,分析miR-31与食管鳞癌的相关关系. 方法:收集两民族食管鳞癌患者及健康受检者血浆标本各20例,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血浆中miR-31的相对表达.结果:食管鳞癌组血浆中miR-31的表达均高于其正常对照组,且哈萨克族食管鳞癌患者血浆中miR-31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联(P<0.01);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浆中miR-31的相对表达分别高于汉族食管鳞癌组(P=0.008)和正常对照组(P=0.027).结论:miR-31可能参与了哈萨克族、汉族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miR-31可能是哈萨克族较汉族食管鳞癌高发的又一致病因素.

    作者:史贵军;康雪;郑勇;韩岩智;张宁;齐翠花;陈卫刚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AECOPD伴SIRS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与前白蛋白水平的研究

    慢 性 阻 塞 性 肺 疾 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气道炎症的持续存在、 肺组织结构的破坏、气道的重塑、肺功能的下降都与炎性介质有关[1]. 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基本病理变化是机体内促炎-抗炎自稳失衡所致的、 伴有免疫防御功能下降的、 持续不受控制的炎症反应.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前白蛋白(prealbumin, PA)浓度可反映体内炎症介质活动情况, 且几乎与炎症和组织损伤程度成正比,是感染的敏感指标. 本研究通过对56例COPD急性加重伴SIRS患者血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和PA测定以了解其在不同SIRS评分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ECOPD )治疗前后表达水平的变化,评估其在AECOPD病情监测及疗效观察中的作用.

    作者:朱益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干扰素-α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血清中干扰素(TFN)-α的水平及其意义. 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7例活动期SLE患者(A-SLE)、19例非活动期SLE患者(I-SLE)以及36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IFN-α水平分析各组SLE患者血清IFN-α水平与临床指标间的相关性. 结果:与正常对照组(14.82 ± 1.13)mg/mL相比,SLE患者外周血血清中IFN-α水平(35.46 ± 1.81)mg/mL明显增高(P < 0.01),同时IFN-α水平与患者SLEDAI评分、ANA滴度以及24 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r=0.428 8,P<0.01)(r=0.401 3, P<0.01)(r=0.322 1,P<0.05);与补体C3水平呈负相关(r=-0.386 8,P<0.01),并且SLE患者有皮肤红斑(42.93 ± 1.90)mg/mL、关节炎(41.19 ± 2.88)mg/mL、肾损害(38.21 ± 2.03)mg/mL及抗ds-DNA抗体阳性组(41.82 ± 3.03)mg/mL血清IFN-α水平均高于指标阴性患者,分别为(26.57 ± 1.91)mg/mL、(31.77 ± 2.07)mg/mL、(29.18 ± 3.23)mg/mL和(30.57 ± 1.68)mg/mL(均P<0.05),未用药患者组IFN-α水平为(42.27 ± 4.48)mg/mL,高于用药组(34.04 ± 1.92)mg/mL(P=0.08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LE患者外周血血清中IFN-α水平增高与疾病活动度及严重程度相关,说明其可能参与了SLE的发生.

    作者:凌磊;皮肖冰;余旸弢;陈国强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及预防复发作用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 EB )的疗效及预防复发作用.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6例EB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观察组予布地奈德混悬液800 μg/d ,同时予孟鲁司特10 mg/d;对照组予布地奈德混悬液 800 μg/d ,一共4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5(IL-5)、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诱导痰嗜酸粒细胞分类、呼出气一氧化氮值( FENO )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对治疗有效者继续随访半年,比较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78.95%,(P < 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IL-5、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诱导痰嗜酸粒细胞分类、FENO值明显低于治疗前,也明显低于对照组( P < 0 . 05 ).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临床有效率高,P < 0.05,6个月后观察组复发率(24.24%)较对照组复发率(48.28%)低, P < 0 . 05. 结论:在治疗EB方面,布地奈德及孟鲁司特具有协同抗炎作用,疗效显著,能明显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媛;张铁栓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俯卧位通气改善主动脉夹层术后低氧血症患者预后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 AD)是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年患病率约3/100 000 [1]. 低氧血症是其常见并发症,发生率达50%[2],严重影响患者预后. 俯卧位通气(prone position, PP)能显著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患者氧合,临床效果满意[3]. 但国内尚无PP用于AD术后低氧血症的研究,国外也鲜有报道. 本课题前瞻性研究PP在AD术后低氧血症患者中的疗效.

    作者:张宪芬;高文根;宋丹;陶欢欢;孟海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正常血压高值者外周大动脉弹性的ROC曲线分析

    目的: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观察正常血压高值者颈、股动脉弹性情况,采用ROC曲线分析各参数的诊断界值.方法:对比分析正常高值者与对照组各动脉内中膜厚度、硬度指数(β)、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顺应性(AC)、脉搏波速度(PWVβ);采用ROC曲线对各参数进行分析. 结果:正常血压高值组颈(股)动脉的各弹性参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β 7.45(7.55)、Ep 93.50(86.50) kPa、PWVβ 6.05 (6.15)m/s、AC 0.835(1.035) mm2/kPa作为正常高值者颈(股)动脉弹性异常的诊断界值时,敏感度与特异度均较高. 结论:正常高值者外周大动脉弹性在内中膜未出现形态学改变前已降低,颈(股)动脉弹性异常的诊断界值分别为β 7.45(7.55)、Ep 93.50(86.50) kPa、PWVβ 6.05(6.15) m/s、AC 0.835(1.035) mm2/kPa.

    作者:阚艳敏;马琳;刘洋;刘水澎;李晓松;孙玉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积极推进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应用

    1 非血缘移植的发展与现状1980年,首次报道了非血缘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随后,URD-SCT不断发展,治疗的数量及适用的病种不断扩大.据国际骨髓登记处(IBMTR)资料,截至2013年,全球登记在册的供者数量超过了2 300万人,32个国家保存了超过60万份脐血[1].统计资料显示,allo-SCT占干细胞移植的42%,其中URD-SCT占50%以上. 主要用于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淋巴瘤、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系统疾病.在我国,中华骨髓库近10年来也有长足发展,截至2015年2月,中华骨髓库登记在册供者总数超过200万,为近5 000人捐献了造血干细胞.全国各地还有7家脐血库,为进行非血缘脐血移植提供了保障. 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迅速,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非血缘移植还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作者:林竞韧;谭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ApoE等位基因频率与脂类代谢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载脂蛋白E(ApoE)等位基因频率及与脂质水平的相关性. 方法:采用DNA微阵列技术检测200例AD患者(AD组)及159例非AD健康老年人(对照组)的ApoE基因型,同时检测所有受检者的脂质水平,分析ApoE等位基因频率与脂质水平的相关性. 结果:AD组ApoEε4等位基因频率(25.5%)高于对照组(7.9%)(P<0.05);人群中ApoE等位基因所对应的ApoE水平为ε2>ε3>ε4,差异有显著性(P < 0.05);相同ApoE基因型的AD患者与健康人群间ApoE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 > 0.05).结论:ApoEε4等位基因频率与ApoE水平呈负相关,相同基因型的ApoE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提示AD患者ApoE总体水平低于健康人群的主要原因是AD患者中ApoEε4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所致.

    作者:张婷;胡国艳;林裕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曲安奈德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炎性关节病

    炎性关节病是一组慢性的自身免疫系统疾病,主要包括类风湿关节炎、脊柱关节病及其相关的关节炎, 如强直性脊柱炎、反应性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和炎性肠病性关节炎等[1].炎性关节病外周膝关节受累的病理基础主要是滑膜炎[2]. 现总结解放军273医院2014年9-12月20例应用曲安奈德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穿刺治疗外周炎性关节病的临床资料如下.

    作者:巨立中;方秀凤;刘国才;耿秀萍;赵东宝;高洁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Wells评分联合D-二聚体预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价值

    目的:回顾分析Wells评分联合D-二聚体预测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入本院手外科、骨科治疗的骨折术后患者405例,根据多普勒超声结果将其分为DVT组(n = 20)和非血栓组(n = 385),另选同期接受体检的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 对疑似DVT的53例患者分别以Wells评分、D-二聚体测定以及两者联合诊断骨折患者术后并发DVT的风险. 结果:DVT组D-二聚体值明显高于非血栓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ROC曲线分析显示D-二聚体诊断骨折患者术后并发DVT的佳临界值为0.575 mg/L,诊断敏感度为90%、特异度为64%,曲线下面积为0.840,P = 0.000; 根据Wells评分、D-二聚体以及两者联合对骨折合并DVT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80.00%、90.00%、90.00%;特异度分别为75.76%、69.70%、87.88%;准确度分别为83.02%、77.36%、88.68%;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6.67%、64.29%、81.82%;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21%、92.00%、93.55%;阳性似然比分别为3.30、2.97、7.43;阴性似然比分别为0.26、0.14、0.11. 结论:Wells评分联合血浆D-二聚体检测可以预测骨折患者术后并发下肢DVT的风险,为患者减少不必要的痛苦和检查费用.

    作者:孙少君;王晓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脑膜脑炎1例

    患者男,63岁. 2014年10月9日上午出现发热、头痛、颈项痛,下午至我院. 既往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反复应用广谱抗生素, 发病前到过农村. 查血常规:WBC 16.74 × 109/L,胸片提示左下肺轻度炎症,颅脑CT未见异常. 给予头孢曲松钠抗感染,10月10日患者高热(39℃),查体:急性热病面容,神志清,淡漠,反应迟钝,双瞳孔等大等圆,眼球运动正常,伸舌居中,鼻唇沟对称,颈部抵抗明显,颏胸距3横指,Kernig 征(+),Brudzinski (+),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Babinski (-).查血象及炎症指标均明显升高. 腰穿:脑脊液无色透明,压力290 mmH2O,白细胞计数 20 × 106/L, 潘氏蛋白试验(+);葡萄糖5.16 mmol/L,CSF氯离子115.5 mmol/L,蛋白 1 748 mg/L;一般细菌涂片未发现细菌;抗酸染色未发现抗酸杆菌;墨汁染色未发现隐球菌. 诊断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膜症状为主,细菌感染可能性大,给予头孢曲松抗细菌,阿昔洛韦抗病毒,甘露醇脱水.

    作者:卢爱丽;招远祺;乔利军;高红霞;康妮妮;钱彩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Nanog和Oct4在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干细胞转录因子Nanog和Oct4在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的表达,以初步探索二者在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0例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的子宫内膜(异位及在位内膜)和21例非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子宫内膜组织(对照组)中Nanog和Oct4的表达,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估两者的相关性. 结果:Nanog和Oct4在异位内膜组中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 < 0.01);而二者在在位内膜组及对照组中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Nanog和Oct4在异位内膜组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 = 0.590,P < 0.01). 结论: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异位内膜中Nanog和Oct4均有高表达,二者可能在其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蔡文娟;郭丽萍;郑丽娇;王丽婷;叶靖坤;马颖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对支架内再狭窄冠脉内膜病理特点的观察

    目的:探索冠心病支架内再狭窄患者靶病变组织特点,为理解支架内再狭窄病理改变以及处理支架内再狭窄提供临床证据. 方法:入选冠脉造影显示支架内再狭窄患者,其中置入支架1年左右进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检查者纳入本研究,分析支架内再狭窄部位组织病变特点;同时分析支架内新生内膜增殖情况.结果:12例患者中OCT扫描13枚支架. 其中1例患者序贯置入2枚支架,共考察支架小梁3 930个,内膜覆盖率为88.27%,其余11.72%为内皮化不全;内皮化不全的支架小梁中,支架贴壁不良率3.25%,存在支架外钙化者2.17%. 考查OCT截面331帧,其中新生内膜厚度10~99μm者的比率为22.36%, 100 ~ 199 μm之间者为25.08%,200 μm及以上者52.57%.5例再狭窄主要病理改变为纤维组织增生,7例为新生动脉粥样斑块. 结论:冠脉支架置入1年的支架内再狭窄患者其支架处内皮化不全与过度增殖并存,其病理改变为新生动脉粥样斑块与纤维组织增生,而且两者所占比例相当.

    作者:罗明华;关怀敏;解金红;陈玉善;邱承杰;王贺;董文杰;宗永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HLA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现状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SCT)是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有效手段, 多种恶性血液病通过 allo-SCT治疗获得治愈. 由于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HLA)的限制,allo-SCT长时间内仅局限于在HLA全相合的供、受者间进行,但同胞之间HLA的相合几率仅为25%,因此HLA全相合供者缺乏限制了allo-SCT的应用. 骨髓库和脐带血库的建立拓宽了非血缘HLA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应用,但仍不能解决移植的供源问题. 近年来随免疫学的发展和免疫抑制药物开发应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许多移植关键性问题取得重要进展.特别是HLA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发展和成熟解决了allo-SCT的供源问题,推动了allo-SCT的发展,造福了更多患者. 本文就HLA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现状进行简要概述.

    作者:吴秉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解剖程序化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94例

    目的:探讨解剖程序化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解剖程序化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依据腰大肌、腰静脉、腹膜返折、肾蒂、膈肌等解剖标志,按照一定程序进行肾部分切除术操作. 结果:所有手术均成功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时间平均为85 min,术中估计平均出血量为115 mL. 平均肾热缺血时间为20 min,2例术中输血,2例术后输血;1例术后出现漏尿,给予留置双J管;1例术后行选择性肾血管栓塞治疗.术后1周血清肌酐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术后随访6 ~ 26个月,2例肿瘤局部复发行根治性切除术,1例肺转移给予靶向治疗. 结论:解剖程序化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安全、有效 .

    作者:孙建涛;霍庆祥;杨金辉;郝彤彤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耻骨原发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诊断

    目的:探讨耻骨原发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其诊断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院自2005年1至2015年4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例耻骨原发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全部病例均行X线检查,5例行CT检查,9例行MR检查. 结果:良性骨肿瘤4例,恶性骨肿瘤9例,肿瘤样病变4例,其中,硬纤维瘤2例,骨软骨瘤2例,软骨肉瘤3例,尤文肉瘤3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淋巴瘤1例,骨髓瘤1例,嗜酸性肉芽肿2例,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骨囊肿1例.结论:X线平片是耻骨原发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重要检查方法,CT对病变内部细致观察及钙化显示较好,MRI能显示病变周围软组织及骨髓的情况.

    作者:胡振彬;陈卫国;秦耿耿;文婵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H型高血压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关系. 方法:收集因首次发生STEMI伴有高血压并接受急诊PCI术置入支架治疗的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8例,女58例,平均年龄(61.4 ± 9.1)岁. 术后24 h、3、6个月及 1 年复查时化验血同型半胱氨酸( Hcy ) ,术后 1 年复查冠脉造影,以支架内径狭窄≥50%为再狭窄,分为再狭窄组(21例)和非再狭窄组(105例),比较两组随访期间Hcy水平变化及H型高血压患者比例;筛选支架再狭窄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果:支架再狭窄组H型高血压患者比例显著高于非再狭窄组(P< 0.05);H型高血压是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 结论:H型高血压与STEMI患者行急诊PCI术后再狭窄的发生可能相关.

    作者:郑卫峰;王晓阳;张守彦;赵洛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联合应用右美托咪定和舒芬太尼对尼古丁高依赖患者食管癌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右美托咪定和舒芬太尼对尼古丁高依赖患者食管癌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经左胸一切口食管癌切除术尼古丁高依赖男性患者90例,随机均分为低剂量舒芬太尼组(S1组)、高剂量舒芬太尼组(S2组)和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组(DS组). 3组患者术后PCIA泵设置均为:背景剂量:2 mL/h;单次剂量:2 mL;锁定时间:5 min;4 h限量:40 mL. 分别于术后1、4、8、12、24、48、72 h行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PCIA有效按压/总按压次数和术后72 h舒芬太尼消耗量. 观察术后不良反应和患者满意度.结果:与S2组比较,DS组术后1、4、8 h静息和咳嗽 VAS评分明显降低(P < 0.05).与S1组比较,S2组和DS组术后各时间点静息和咳嗽 VAS评分明显降低(P < 0.05). 与S1和S2组比较,DS组术后72 h舒芬太尼消耗量明显降低(P < 0.05). 与DS组相比,S1组和S2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减少(P < 0.05). 与S1组相比,S2组和DS组患者术后补救例数明显降低(P < 0.05). 结论:对尼古丁高依赖男性患者食管癌术后的镇痛,联合应用右美托咪定和舒芬太尼的效果优于单纯应用舒芬太尼,且并发症减少,可以安全有效的应用于临床.

    作者:任春光;李长营;高秀娟;张栋;张学俊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