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AECOPD伴SIRS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与前白蛋白水平的研究

朱益鹏

关键词:患者, 反应蛋白,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flammatory response, 全身性炎症反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免疫防御功能, 组织结构, 炎症介质, 炎性介质, 体内, 损伤程度, 前白蛋白, 气道炎症, 敏感指标, 疗效观察, 持续存在, 病情监测, 病理变化
摘要:慢 性 阻 塞 性 肺 疾 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气道炎症的持续存在、 肺组织结构的破坏、气道的重塑、肺功能的下降都与炎性介质有关[1]. 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基本病理变化是机体内促炎-抗炎自稳失衡所致的、 伴有免疫防御功能下降的、 持续不受控制的炎症反应.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前白蛋白(prealbumin, PA)浓度可反映体内炎症介质活动情况, 且几乎与炎症和组织损伤程度成正比,是感染的敏感指标. 本研究通过对56例COPD急性加重伴SIRS患者血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和PA测定以了解其在不同SIRS评分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ECOPD )治疗前后表达水平的变化,评估其在AECOPD病情监测及疗效观察中的作用.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ApoE等位基因频率与脂类代谢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载脂蛋白E(ApoE)等位基因频率及与脂质水平的相关性. 方法:采用DNA微阵列技术检测200例AD患者(AD组)及159例非AD健康老年人(对照组)的ApoE基因型,同时检测所有受检者的脂质水平,分析ApoE等位基因频率与脂质水平的相关性. 结果:AD组ApoEε4等位基因频率(25.5%)高于对照组(7.9%)(P<0.05);人群中ApoE等位基因所对应的ApoE水平为ε2>ε3>ε4,差异有显著性(P < 0.05);相同ApoE基因型的AD患者与健康人群间ApoE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 > 0.05).结论:ApoEε4等位基因频率与ApoE水平呈负相关,相同基因型的ApoE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提示AD患者ApoE总体水平低于健康人群的主要原因是AD患者中ApoEε4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所致.

    作者:张婷;胡国艳;林裕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雷公藤多苷联合RAS阻断剂治疗CKD2~3期IgA肾病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苷联合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阻断剂治疗慢性肾脏病(CKD)2 ~ 3期IgA肾病(IgAN)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109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 = 55)和对照组(n = 54),在口服RAS阻断剂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雷公藤多苷,对照组给予甲泼尼龙,观察两组尿蛋白与肾功能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结果:治疗后3、6、9、12个月,两组尿蛋白定量均显著低于基线值(P < 0.05). 随访期间,两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值与基线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间尿蛋白、eGFR、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9.8%,对照组为27.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雷公藤多苷联合RAS阻断剂能有效降低CKD 2 ~ 3期IgAN患者尿蛋白水平,保护肾功能,而且副作用较少,是CKD 2 ~ 3期IgAN有效的治疗模式之一.

    作者:卢晓梅;唐雪莲;秦登优;万静芳;霍本刚;何娅妮;李开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HLA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现状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SCT)是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有效手段, 多种恶性血液病通过 allo-SCT治疗获得治愈. 由于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HLA)的限制,allo-SCT长时间内仅局限于在HLA全相合的供、受者间进行,但同胞之间HLA的相合几率仅为25%,因此HLA全相合供者缺乏限制了allo-SCT的应用. 骨髓库和脐带血库的建立拓宽了非血缘HLA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应用,但仍不能解决移植的供源问题. 近年来随免疫学的发展和免疫抑制药物开发应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许多移植关键性问题取得重要进展.特别是HLA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发展和成熟解决了allo-SCT的供源问题,推动了allo-SCT的发展,造福了更多患者. 本文就HLA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现状进行简要概述.

    作者:吴秉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先天性巨结肠手术切缘Cajal间质细胞分布与术后便秘的关系

    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 disease, HD)是小儿常见消化道畸形,目前对该病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 术中需切除病变的狭窄段、 移行段及部分扩张结肠, 手术切缘的判定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一直以来,外科医生依赖术中冰冻病理检查, 以见到正常神经节细胞作为手术切除部位. 但即便如此,仍有很多术中操作满意的患儿术后再次出现便秘. 因此,神经节细胞分布正常的肠管是否存在其他异常导致术后便秘的发生,值得我们研究.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 ICCs)是消化道肠壁内一种可以自发性产生慢波, 并在神经节细胞与平滑肌间传递电信号的细胞, 被认为与多种肠道动力性疾病相关[1].因此,笔者对3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HD患儿进行了随访,并对其手术切缘肠段组织中ICCs进行检测, 研究ICCs分布与巨结肠术后便秘复发的相关性, 为巨结肠术中决定手术切除范围提供依据.

    作者:王亮;王忠荣;徐兵;苏义林;朱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测对非粒细胞缺乏患者的侵袭性肺曲霉病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针对感染的肺组织局部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得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半乳甘露聚糖(GM)检测是否能协助提高非粒细胞缺乏的患者并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诊断效率,并了解其佳GM界值. 方法: 收集并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呼吸科内镜中心检查考虑IPA可能并行BALF GM检测的患者173例. 按照国内外诊断标准,将病例分为4组,IPA组(n=23),肺结核组(n=11),细菌性肺炎组(n = 90),非感染组(n = 49).采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及BALF GM.用统计学方法了解BALF GM检测在非粒细胞缺乏的患者并发IPA中的诊断价值. 结果:在非粒细胞缺乏的患者并发IPA的诊断中,与非IPA患者相比,IPA患者的BALF GM检测数值高,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与血清GM检测相比, BALF GM检测的IPA诊断效率高.ROC曲线分析发现,当BALF GM检测界值为≥0.95时,IPA的诊断效率高.结论:BALF GM检测有利于非粒细胞缺乏患者并IPA的早期鉴别与诊断.同时研究发现BALF GM值佳界值为≥0.95.

    作者:郭庆玲;郭禹标;廖康;朱智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AECOPD伴SIRS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与前白蛋白水平的研究

    慢 性 阻 塞 性 肺 疾 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气道炎症的持续存在、 肺组织结构的破坏、气道的重塑、肺功能的下降都与炎性介质有关[1]. 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基本病理变化是机体内促炎-抗炎自稳失衡所致的、 伴有免疫防御功能下降的、 持续不受控制的炎症反应.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前白蛋白(prealbumin, PA)浓度可反映体内炎症介质活动情况, 且几乎与炎症和组织损伤程度成正比,是感染的敏感指标. 本研究通过对56例COPD急性加重伴SIRS患者血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和PA测定以了解其在不同SIRS评分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ECOPD )治疗前后表达水平的变化,评估其在AECOPD病情监测及疗效观察中的作用.

    作者:朱益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盲插空肠营养管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评价

    目的: 评价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床旁使用鼻胃管盲插置入空肠实施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126例,在床旁使用鼻胃管盲插置入空肠. 观察置管的成功率、置管过程耗时、置管前后生命体征的改变、置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置管后实施肠内营养的时间. 结果:126例患者成功置管115例,总置管成功率91.3%. 置管过程耗时37(30,50)min. 置管前后生命体征各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126例患者置管过程中未发生心律失常、出血、穿孔等置管相关的并发症. 115例置管成功的患者,通过空肠营养管实施肠内营养的时间为37(27,54)d,均未发生堵管现象.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盲插置入空肠营养管,置管成功率高,对生命体征无显著影响,不增加置管相关并发症的风险,留置导管肠内营养的时间能满足管道需要.该技术可行性和安全性较高,利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实施.

    作者:徐静娟;景新华;王红;王燕毅;叶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血管外肺水指数变化对早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的评价

    目的:探讨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及其变化对于评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死率的意义.方法:通过脉搏指示连续心排出量监测(PiCCO)技术监测ARDS患者48 h内EVLWi值(初始、平均、高及变化值),分析EVLWi相关值与ARDS患者28 d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生存组与死亡组ΔEVLW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7 ± 5.4 vs. -0.5 ± 6.5, P = 0.048),EVLWi变化值预测28 d生存率的ROC曲线线下面积为0.63(P=0.03),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得出,年龄、累计液体平衡量、SOFA评分高值、Δ-SOFA评分及Δ-EVLWi均与ARDS患者28 d病死率独立相关. 结论:ΔEVLWi是预测早期ARDS患者病死率的良好指标.

    作者:崔广清;孙卫和;冒秀宏;柳小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非小细胞肺癌常见肺内合并症研究进展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是目前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因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而预后较差[1]. NSCLC生存期的延长有赖于早期诊断和早期规范治疗, 而在其病程中出现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等多种肺内合并症增加了疾病风险和诊断难度,并影响治疗选择和预后.现就近年来NSCLC常见肺内合并症在流行病学、 发病机制、 诊疗等方面取得的进展进行总结, 并对诊疗提出相关思考,以期为NSCLC佳个体化治疗决策的制定提供有力支持.

    作者:孙辉;张海龙;王海峰;李建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卵巢储备功能低下评估及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卵巢储备功能反映卵巢皮质区卵泡生长发育形成优质卵母细胞的能力, 指的是卵巢内存留卵泡的数量和质量,反映了女性的生育潜能.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ecreased ovarian reserve, DOR)是指卵巢产生优质卵母细胞的能力减弱,导致生育能力下降,同时伴随性激素的异常. DOR约占不孕症的10%[1],且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严重影响着广大妇女的生殖健康和生活质量,若不及时治疗,可进一步发展为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 POF).目前,关于DOR的定义,国内外尚未达成共识[2-3],临床多采用10 IU/L

    作者:陈文俊;李慧芳;周蓓蓓;耿利华;谈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胸椎黄韧带骨化患者伴腰椎管狭窄行椎板切除术的预后

    单节胸椎黄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ligamentum flavum, OLF)几乎仅见于亚洲,尤其是日本.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其发病也值得关注[1]. 胸椎OLF是一种进展缓慢的疾病,通常发展至产生严重脊髓压迫时才被患者发现[2].近年来, 有报道指出术前症状持续时间越长, 对胸椎OLF的手术预后越不利, 说明对病理损伤较轻的患者进行及早诊断, 并根据完整评估后给予妥善处理,有助于改善胸椎OLF患者的预后结果.需要指出的是,胸椎OLF经常伴随其他脊髓疾病, 例如腰椎管狭窄(lumbar spinal stenosis, LSS),导致胸椎OLF诊断时间延长、治疗效果欠佳[ 3 ].然而, LSS 和胸椎OLF共患对临床上的影响仍然未知. 因此, 在本次研究中, 选取在本院治疗的OLF患者的资料, 比较了单纯胸椎 OLF 患者以及OLF患者伴LSS情况下实施椎板切除术后的预后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以期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研究依据.

    作者:刘克骏;米明珊;白海明;麻承德;伍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经皮室间隔隧道化学消融术对犬室间隔心肌的影响

    目的:观察室间隔隧道化学消融术(PTSTMA)对室间隔心肌的影响. 方法:普通杂种犬1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3只,手术组7只.手术组犬行冠脉动脉造影后,选择血管直径为1 ~ 1.5 mm的室间隔支,经OTW球囊扩张后,由OTW球囊注入无水酒精.记录体表心电图、心肌损伤标记物和心脏超声.1周后处死, 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室间隔病理学变化.结果:经冠脉造影证实PTSTMA引起小室间隔支闭塞.心电图显示无水酒精注射后ST段弓背抬高. 术后14 ~ 16 h 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I和脑钠肽均显著性升高(均P < 0.01).病理学显示消融灶内心肌坏死,内有少量炎症细胞浸润.心脏超声显示心脏功能及左室大小无明显影响,室间隔厚度显著减少;无室间隔穿孔、心脏破裂、附壁血栓等并发症. 结论:经皮PTSTMA术对小室间隔支能达到安全、有效的消融治疗.

    作者:王贺;王俊蒙;孙丹;宗永华;解金红;陈玉善;罗明华;关怀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真武汤加减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50例

    目的:探讨真武汤加减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2013年12月至2014年7月期间在广州市越秀区中医医院住院或门诊诊断为心肾阳虚型CHF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n = 40)与真武汤组(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真武汤加减治疗,n = 50),患者治疗随访12周后观察对比3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中医症候积分、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生存质量评分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真武汤组的心功能总有效率显著升高(82.0%vs. 47.5%, P = 0.001).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LVEF及生存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均P < 0.001).对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检验指标进行比较,与对照组相比,真武汤组的中医症候积分显著下降(P<0.001)、LVEF显著性升高(P<0.001),生存质量显著提高(P=0.014). 结论:真武汤加减治疗心肾阳虚型CHF能提高心功能,改善中医症候积分以及生存质量,为理想的辅助性中医药方法.

    作者:林思炜;梁北南;陈丽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阻断PD-L1/PD-1途径增强顺铂化疗效果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抗PD-1抗体阻断PD-L1/PD-1途径对顺铂的抗肿瘤效应以及抗肿瘤免疫力的影响.方法:建立TC-1肿瘤细胞C57BL/6小鼠模型,分为4组(n = 4),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及小鼠生存曲线,并取肿瘤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PD-L1、CD8+T细胞的表达.结果:(1)顺铂组、PD-1组及联合用药组均可显著抑制肿瘤生长及延长小鼠生存时间,联合用药组效果为明显 (P < 0.05). (2)顺铂组肿瘤组织PD-L1表达显著增加,联合用药组PD-L1表达显著下降(P < 0.05). (3)顺铂组肿瘤组织中CD8+ T细胞减少,联合用药组CD8+ T细胞表达显著增加(P < 0.05). 结论:PD-1抗体阻断PD-L1/PD-1通路联合顺铂可提高机体抗肿瘤免疫,发挥免疫细胞抗肿瘤效应,增强顺铂的化疗效果.

    作者:魏洁;寇蓬;廉阳秧;梁宏;杨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MicroRNA-34在细胞衰老中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微RNA (microRNA,miRNA)是继小分子干扰RNA(siRNA)之后非编码RNA研究的又一热点. miRNA在细胞内有着多种重要的调节作用,主要通过与靶mRNA特异性结合,在转录水平上对基因进行调控,长度约为20 ~24个核苷酸[1]. 研究[2]显示,miRNA在细胞衰老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参与细胞衰老的miRNA包括miRNA-15, miRNA-29,miRNA-34,miRNA-371,miRNA-499等. 本文对近年来报道的miRNA-34对衰老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及调控机制进行综述,期望推动miRNA在衰老方面的研究.

    作者:刘菊菊;李书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及预防复发作用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 EB )的疗效及预防复发作用.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6例EB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观察组予布地奈德混悬液800 μg/d ,同时予孟鲁司特10 mg/d;对照组予布地奈德混悬液 800 μg/d ,一共4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5(IL-5)、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诱导痰嗜酸粒细胞分类、呼出气一氧化氮值( FENO )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对治疗有效者继续随访半年,比较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78.95%,(P < 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IL-5、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诱导痰嗜酸粒细胞分类、FENO值明显低于治疗前,也明显低于对照组( P < 0 . 05 ).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临床有效率高,P < 0.05,6个月后观察组复发率(24.24%)较对照组复发率(48.28%)低, P < 0 . 05. 结论:在治疗EB方面,布地奈德及孟鲁司特具有协同抗炎作用,疗效显著,能明显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媛;张铁栓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妊娠母血及脐血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检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妊娠母血及脐血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判定IGF-1与PCOS患者妊娠结局的关系,探讨IGF-1是否可作为PCOS妊娠患者诊断标记物. 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院120例PCOS患者妊娠母血及脐血作为PCOS组, 同期收集无PCOS史120例的正常孕产妇妊娠母血及脐血作为对照组,ELISA法检测IGF-1水平,并对两组患者不同妊娠结局进行分析. 结果:PCOS 组妊娠母血及脐血中IGF-1的水平均显著上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PCOS 组患者妊娠结局死胎、早产、巨大儿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 PCOS组所有妊娠结局不良患者妊娠母血及脐血中IGF-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IGF-1可作为PCOS患者妊娠结局风险预测标记物.

    作者:胡勇;谭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CD90和IGF1R蛋白在原发性胆囊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 CD90 、IGF1R蛋白产物在原发性胆囊癌中的表达特点及关系. 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6例原发性胆囊癌中CD90、IGF1R的阳性表达率,并以同期20例慢性胆囊炎作对照(对照组).结果:(1) 原发性胆囊癌CD90蛋白阳性表达率63.89%、IGF1R蛋白阳性率47.22%,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10%;(2)CD90蛋白在有淋巴结远处转移、NevinⅣ~Ⅴ期患者中阳性率(79.17%)高于无转移、NevinⅠ~Ⅲ期的患者(33.33%);IGF1R在低分化、有淋巴结远处转移阳性率(84.62%、62.50%)高于高中分化、无转移(26.09%、16.67%);(3)IGF1R与CD90两者呈正相关(P < 0.05);(4)CD90阳性(IGF1R阳性)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CD90阴性(IGF1R阴性)患者.结论:联合检测CD90、IGF1R蛋白在原发性胆囊癌中表达有助于反映原发性胆囊癌生物学特性、为预后判断提供参考指标.

    作者:牛坚;王月;刘斌;朱志军;申海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用于小儿鼻内镜手术麻醉的临床观察

    国内有文献报道[1]控制性降压用于成人鼻内镜手术,效果良好,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在小儿鼻内镜手术中应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控制性降压,取得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ASAⅠ级患儿40例,男 22,女 18 例,年龄 5 ~ 13 岁,体重17~33 kg,均为腺样体肥大,部分合并扁桃体肿大.随机分为观察组(B)组和对照组(A)两组,每组20例.

    作者:吴硕雄;姚敏;宋志高;秦国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联合应用右美托咪定和舒芬太尼对尼古丁高依赖患者食管癌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右美托咪定和舒芬太尼对尼古丁高依赖患者食管癌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经左胸一切口食管癌切除术尼古丁高依赖男性患者90例,随机均分为低剂量舒芬太尼组(S1组)、高剂量舒芬太尼组(S2组)和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组(DS组). 3组患者术后PCIA泵设置均为:背景剂量:2 mL/h;单次剂量:2 mL;锁定时间:5 min;4 h限量:40 mL. 分别于术后1、4、8、12、24、48、72 h行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PCIA有效按压/总按压次数和术后72 h舒芬太尼消耗量. 观察术后不良反应和患者满意度.结果:与S2组比较,DS组术后1、4、8 h静息和咳嗽 VAS评分明显降低(P < 0.05).与S1组比较,S2组和DS组术后各时间点静息和咳嗽 VAS评分明显降低(P < 0.05). 与S1和S2组比较,DS组术后72 h舒芬太尼消耗量明显降低(P < 0.05). 与DS组相比,S1组和S2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减少(P < 0.05). 与S1组相比,S2组和DS组患者术后补救例数明显降低(P < 0.05). 结论:对尼古丁高依赖男性患者食管癌术后的镇痛,联合应用右美托咪定和舒芬太尼的效果优于单纯应用舒芬太尼,且并发症减少,可以安全有效的应用于临床.

    作者:任春光;李长营;高秀娟;张栋;张学俊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