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东东;张敏;刘恒方;宋长栋;吴世陶;张帝
目的:探讨耻骨原发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其诊断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院自2005年1至2015年4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例耻骨原发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全部病例均行X线检查,5例行CT检查,9例行MR检查. 结果:良性骨肿瘤4例,恶性骨肿瘤9例,肿瘤样病变4例,其中,硬纤维瘤2例,骨软骨瘤2例,软骨肉瘤3例,尤文肉瘤3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淋巴瘤1例,骨髓瘤1例,嗜酸性肉芽肿2例,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骨囊肿1例.结论:X线平片是耻骨原发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重要检查方法,CT对病变内部细致观察及钙化显示较好,MRI能显示病变周围软组织及骨髓的情况.
作者:胡振彬;陈卫国;秦耿耿;文婵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载脂蛋白E(ApoE)等位基因频率及与脂质水平的相关性. 方法:采用DNA微阵列技术检测200例AD患者(AD组)及159例非AD健康老年人(对照组)的ApoE基因型,同时检测所有受检者的脂质水平,分析ApoE等位基因频率与脂质水平的相关性. 结果:AD组ApoEε4等位基因频率(25.5%)高于对照组(7.9%)(P<0.05);人群中ApoE等位基因所对应的ApoE水平为ε2>ε3>ε4,差异有显著性(P < 0.05);相同ApoE基因型的AD患者与健康人群间ApoE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 > 0.05).结论:ApoEε4等位基因频率与ApoE水平呈负相关,相同基因型的ApoE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提示AD患者ApoE总体水平低于健康人群的主要原因是AD患者中ApoEε4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所致.
作者:张婷;胡国艳;林裕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 AD)是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年患病率约3/100 000 [1]. 低氧血症是其常见并发症,发生率达50%[2],严重影响患者预后. 俯卧位通气(prone position, PP)能显著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患者氧合,临床效果满意[3]. 但国内尚无PP用于AD术后低氧血症的研究,国外也鲜有报道. 本课题前瞻性研究PP在AD术后低氧血症患者中的疗效.
作者:张宪芬;高文根;宋丹;陶欢欢;孟海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 CD90 、IGF1R蛋白产物在原发性胆囊癌中的表达特点及关系. 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6例原发性胆囊癌中CD90、IGF1R的阳性表达率,并以同期20例慢性胆囊炎作对照(对照组).结果:(1) 原发性胆囊癌CD90蛋白阳性表达率63.89%、IGF1R蛋白阳性率47.22%,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10%;(2)CD90蛋白在有淋巴结远处转移、NevinⅣ~Ⅴ期患者中阳性率(79.17%)高于无转移、NevinⅠ~Ⅲ期的患者(33.33%);IGF1R在低分化、有淋巴结远处转移阳性率(84.62%、62.50%)高于高中分化、无转移(26.09%、16.67%);(3)IGF1R与CD90两者呈正相关(P < 0.05);(4)CD90阳性(IGF1R阳性)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CD90阴性(IGF1R阴性)患者.结论:联合检测CD90、IGF1R蛋白在原发性胆囊癌中表达有助于反映原发性胆囊癌生物学特性、为预后判断提供参考指标.
作者:牛坚;王月;刘斌;朱志军;申海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解剖程序化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解剖程序化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依据腰大肌、腰静脉、腹膜返折、肾蒂、膈肌等解剖标志,按照一定程序进行肾部分切除术操作. 结果:所有手术均成功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时间平均为85 min,术中估计平均出血量为115 mL. 平均肾热缺血时间为20 min,2例术中输血,2例术后输血;1例术后出现漏尿,给予留置双J管;1例术后行选择性肾血管栓塞治疗.术后1周血清肌酐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术后随访6 ~ 26个月,2例肿瘤局部复发行根治性切除术,1例肺转移给予靶向治疗. 结论:解剖程序化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安全、有效 .
作者:孙建涛;霍庆祥;杨金辉;郝彤彤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合成近红外量子点并验证其荧光成像和光动力效应.方法:应用一锅法水相合成近红外量子点CdTe,经表征检测后连接RGD多肽,再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其荧光成像效果. 随后,将3 ~ 24μg/mL的CdTe-RGD分别加入U251和3T3细胞,避光培养24 h间,观察量子点的细胞毒性.后用强度为30 mW/cm2,波长为632.8 nm的激光照射量子点处理后的细胞5 ~ 60 min,观察其光动力效应. 结果:合成的CdTe具有良好的晶体结构和分散性,其直径为3 . 75 nm ,发射波长700 nm ,荧光产率20%. 经量子点处理后,U251细胞可荧光显像而3T3细胞则不能.暗环境下,不同浓度CdTe-RGD处理过的U251和3T3细胞存活率都在85%以上. 激光照射后, 随光照时间延长和量子点浓度的增加,U251细胞存活逐渐下降至(37 ± 1.6)%. 而3T3细胞组的存活率则无明显变化. 结论:一锅法水相合成的CdTe-RGD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且细胞毒性低,在生物成像和光动力治疗方面具有应用前景.
作者:刘明兴;仲骏;窦宁宁;夏磊;高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无保护剂玻璃化冷冻技术在冻存人类经皮附睾抽吸(PESA)精子中的实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使用新鲜PESA精子、慢速冷冻PESA精子、无保护剂玻璃化冷冻PESA精子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共115周期,比较其精子回收率和临床结局. 结果:无保护剂玻璃化冷冻PESA精子组其复苏后精子活力、复苏率均高于慢速冷冻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无保护剂玻璃化冷冻PESA精子组、慢速冷冻组和新鲜PESA精子组其总受精率、卵裂率、妊娠率和流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但是慢速冷冻组其优胚率显著低于其他二组. 结论:无保护剂玻璃化冷冻法能取得比较理想的临床结局,而且在冷冻效果上优于慢速冷冻法,但是其安全性仍需进一步加大随访.
作者:葛斌;杨智敏;刁英;杨名慧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检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妊娠母血及脐血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判定IGF-1与PCOS患者妊娠结局的关系,探讨IGF-1是否可作为PCOS妊娠患者诊断标记物. 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院120例PCOS患者妊娠母血及脐血作为PCOS组, 同期收集无PCOS史120例的正常孕产妇妊娠母血及脐血作为对照组,ELISA法检测IGF-1水平,并对两组患者不同妊娠结局进行分析. 结果:PCOS 组妊娠母血及脐血中IGF-1的水平均显著上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PCOS 组患者妊娠结局死胎、早产、巨大儿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 PCOS组所有妊娠结局不良患者妊娠母血及脐血中IGF-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IGF-1可作为PCOS患者妊娠结局风险预测标记物.
作者:胡勇;谭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评价肾功能损伤实验室早期诊断指标的诊断价值. 方法:肾内科的住院患者和肾内科门诊患者86例,同时测定入院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Cys C)、血清肌酐(Cr)和血清尿素氮(UREA)等指标.按照诊断学(第六版)进行分组,通过分析特征工作曲线(ROC)评价它们对于诊断肾功能损伤的价值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根据肾功能分为3组,A组(肾功能正常对照组Ccr≥80 mL/min)的Cys C、Cr和UREA分别为(0.47 ± 0.24) mg/L、(85 ± 14)μmol/L和(4.55 ± 1.33)mmol/L. B组(肾功能储备下降期和肾功能不全期20 mL/min ≤Ccr< 80 mL/min)的Cys C、Cr和UREA分别为(1.59 ± 1.29)mg/L、(214 ± 173)μmol/L和(11.04 ± 8.24)mmol/L.和C组(肾功能衰竭期和尿毒症期Ccr<20 mL/min)的Cys C、Cr和UREA分别为(3.47 ± 0.75)mg/L、(669 ± 466)μmol/L和(21.22 ± 13.10)mmol/L.随Ccr的下降,Cys C、Scr和UREA浓度上升,三者与Ccr呈负相关.根据Youden指数为大值时,Cys C、Cr和UREA的诊断临界值分别为0.90 mg/L、115 μmol/L和7.33 mmol/L时,计算在诊断肾功能损伤时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准确性(%)和ROC曲线面积(AUC)分别为Cys C(77.3%,97.6%,97.0%,81.1%,87.5%,0.908)、Cr(65.9%,97.6%,96.5%,74.1%, 81.8%,0.817)、和UREA(63.6%,97.6%,96.4%,72.8%,80.6%,0.785),诊断准确度结果显示Cys C>Cr>UREA.三者的ROC曲线面积(AUC)为0.908、0817和0.785.Cys C的AUC(0.908)高,达到较好的诊断效果.结论:肾功能损伤实验室早期诊断指标中,Cys C有着较高灵敏度和特异性,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波;黄海樱;周强;嘉红云;冀天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室间隔隧道化学消融术(PTSTMA)对室间隔心肌的影响. 方法:普通杂种犬1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3只,手术组7只.手术组犬行冠脉动脉造影后,选择血管直径为1 ~ 1.5 mm的室间隔支,经OTW球囊扩张后,由OTW球囊注入无水酒精.记录体表心电图、心肌损伤标记物和心脏超声.1周后处死, 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室间隔病理学变化.结果:经冠脉造影证实PTSTMA引起小室间隔支闭塞.心电图显示无水酒精注射后ST段弓背抬高. 术后14 ~ 16 h 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I和脑钠肽均显著性升高(均P < 0.01).病理学显示消融灶内心肌坏死,内有少量炎症细胞浸润.心脏超声显示心脏功能及左室大小无明显影响,室间隔厚度显著减少;无室间隔穿孔、心脏破裂、附壁血栓等并发症. 结论:经皮PTSTMA术对小室间隔支能达到安全、有效的消融治疗.
作者:王贺;王俊蒙;孙丹;宗永华;解金红;陈玉善;罗明华;关怀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压电烧伤对SD大鼠外周血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 TM)、蛋白C(protein C, PC)、蛋白S(protein S, PS)及D二聚体(D-Dimer, D-D)的影响. 方法:将12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高压电烧伤组(简称假伤组)、高压电烧伤组(简称电伤组),每组60只. 2组致伤前15 min按随机数字表法各取10只大鼠,心脏采血分离血浆.电伤组余下50只大鼠用调压器和实验变压器造成高压电烧伤,假伤组余下50只大鼠按相同装置不通电模拟致伤. 伤后5 min和1、2、4、8 h ,每组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各取10只大鼠,心脏采血分离血浆.测定各时相点血清中TM、PC、PS及血浆中D-D的变化.对数据行析因设计方差分析、LSD检验. 结果: 电伤组SD大鼠的TM浓度在伤后5 min至8 h明显高于假伤组 (均P <0.05);除伤前15 min(P > 0.05)外,电伤组大鼠其余各时相点PC、PS浓度均低于假伤组(均P < 0.05);D-D浓度在伤后8 h达到高值[(173.05 ± 4.08) ng/mL]. 结论:高压电烧伤早期,SD大鼠TM、D-D的浓度升高,PC、PS的浓度降低,血管内皮细胞的完整性被破坏,凝血功能受到严重影响.
作者:刘泽世;呼瑞;刘二军;周谨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明确老年大鼠海马及皮层区NMDAR1是否为异氟醚麻醉作用的靶点,探讨异氟醚对老年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n = 36)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氧气组、苏醒后2 h组、苏醒后1 d组、苏醒后3 d组、苏醒后7 d组. Morris水迷宫观察各组大鼠吸入2%异氟醚30 min后不同时间点行为学的变化, 免疫组化测定各组大鼠NMDAR1 在海马CA1、CA3以及皮层区的表达. 结果:大鼠苏醒后2 h学习记忆能力有一定程度下降(P < 0.05);苏醒后1 d记忆开始恢复;苏醒后3、7 d记忆能力恢复正常. 大鼠苏醒后2 h海马CA1、CA3区NMDAR1表达下降(P < 0.05);苏醒后1 d开始恢复;苏醒后3 d、7 d恢复至用药前水平. 结论:异氟醚影响老年大鼠记忆能力可能与大鼠海马CA1、CA3区NMDAR1表达下降有关.
作者:刘富兵;尹力;朱宇航;张超;蔡林原;朱昭琼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真武汤加减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2013年12月至2014年7月期间在广州市越秀区中医医院住院或门诊诊断为心肾阳虚型CHF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n = 40)与真武汤组(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真武汤加减治疗,n = 50),患者治疗随访12周后观察对比3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中医症候积分、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生存质量评分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真武汤组的心功能总有效率显著升高(82.0%vs. 47.5%, P = 0.001).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LVEF及生存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均P < 0.001).对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检验指标进行比较,与对照组相比,真武汤组的中医症候积分显著下降(P<0.001)、LVEF显著性升高(P<0.001),生存质量显著提高(P=0.014). 结论:真武汤加减治疗心肾阳虚型CHF能提高心功能,改善中医症候积分以及生存质量,为理想的辅助性中医药方法.
作者:林思炜;梁北南;陈丽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前颅窝底脑膜瘤容易侵犯颅底骨质,约15%~46%的嗅沟脑膜瘤可侵蚀颅骨而进入筛窦[1].肿瘤切除术后脑脊液漏经常发生, 术中有效进行颅底重建,是防止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的关键.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5年3月,行手术修补治疗 13例前颅窝底脑膜瘤术后脑脊液漏患者,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殷志林;王少兵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肝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方法:选择急性ST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 = 55)与对照组(n = 49).观察组在PCI术前1 h使用乌司他丁30万单位静脉滴注,术后每天30万单位静脉滴注,连续3 d;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替代乌司他丁. 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72 h肝肾功能相关指标:血AST、ALT、CRE(并计算CCR).结果:PCI后两组患者血浆AST均升高,CCR均有下降,观察组变化幅度均低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血浆ALT术后较术前下降,对照组ALT术后则较术前有所升高,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 < 0.05). 结论:急诊PCI患者使用乌司他丁可保护肝肾功能,可减少相关性肝肾损害和造影剂肾病.
作者:吴剑弟;梁健球;李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患者男,63岁. 2014年10月9日上午出现发热、头痛、颈项痛,下午至我院. 既往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反复应用广谱抗生素, 发病前到过农村. 查血常规:WBC 16.74 × 109/L,胸片提示左下肺轻度炎症,颅脑CT未见异常. 给予头孢曲松钠抗感染,10月10日患者高热(39℃),查体:急性热病面容,神志清,淡漠,反应迟钝,双瞳孔等大等圆,眼球运动正常,伸舌居中,鼻唇沟对称,颈部抵抗明显,颏胸距3横指,Kernig 征(+),Brudzinski (+),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Babinski (-).查血象及炎症指标均明显升高. 腰穿:脑脊液无色透明,压力290 mmH2O,白细胞计数 20 × 106/L, 潘氏蛋白试验(+);葡萄糖5.16 mmol/L,CSF氯离子115.5 mmol/L,蛋白 1 748 mg/L;一般细菌涂片未发现细菌;抗酸染色未发现抗酸杆菌;墨汁染色未发现隐球菌. 诊断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膜症状为主,细菌感染可能性大,给予头孢曲松抗细菌,阿昔洛韦抗病毒,甘露醇脱水.
作者:卢爱丽;招远祺;乔利军;高红霞;康妮妮;钱彩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双脱甲氧基姜黄素(bisdemethoxycurcumin)对黑色素瘤B16-F10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方法:双脱甲氧基姜黄素作用于B16-F10细胞24 h,MTT法检测双脱甲氧基姜黄素对B16-F1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流式细胞术检测双脱甲氧基姜黄素对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的影响. 在C57BL/6小鼠上面建立黑色素瘤模型,采用静脉给药,观察其对黑色素瘤模型的增殖影响. 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双脱甲氧基姜黄素在细胞和组织层面对抗细胞凋亡蛋白BCL-1的表达影响. 结果:双脱甲氧基姜黄素可以明显抑制B16-F10细胞的增殖. 双脱甲氧基姜黄素诱导B16-F10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周期于S期. 采用静脉注射给药,双脱甲氧基姜黄素可以抑制黑色素瘤的生长. 在细胞和组织层面,可以抑制抗凋亡蛋白BCL-1的表达.结论:双脱甲氧基姜黄素可以抑制黑色素瘤B16-F10细胞的增殖,可能与其促进细胞凋亡有关;双脱甲氧基姜黄素诱导黑色素瘤B16-F10细胞凋亡可能与抑制抗凋亡单位BCL-1有关.
作者:曾小飞;马瑞东;尚观胜;付强;李书平;何小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慢 性 阻 塞 性 肺 疾 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气道炎症的持续存在、 肺组织结构的破坏、气道的重塑、肺功能的下降都与炎性介质有关[1]. 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基本病理变化是机体内促炎-抗炎自稳失衡所致的、 伴有免疫防御功能下降的、 持续不受控制的炎症反应.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前白蛋白(prealbumin, PA)浓度可反映体内炎症介质活动情况, 且几乎与炎症和组织损伤程度成正比,是感染的敏感指标. 本研究通过对56例COPD急性加重伴SIRS患者血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和PA测定以了解其在不同SIRS评分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ECOPD )治疗前后表达水平的变化,评估其在AECOPD病情监测及疗效观察中的作用.
作者:朱益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床旁使用鼻胃管盲插置入空肠实施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126例,在床旁使用鼻胃管盲插置入空肠. 观察置管的成功率、置管过程耗时、置管前后生命体征的改变、置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置管后实施肠内营养的时间. 结果:126例患者成功置管115例,总置管成功率91.3%. 置管过程耗时37(30,50)min. 置管前后生命体征各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126例患者置管过程中未发生心律失常、出血、穿孔等置管相关的并发症. 115例置管成功的患者,通过空肠营养管实施肠内营养的时间为37(27,54)d,均未发生堵管现象.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盲插置入空肠营养管,置管成功率高,对生命体征无显著影响,不增加置管相关并发症的风险,留置导管肠内营养的时间能满足管道需要.该技术可行性和安全性较高,利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实施.
作者:徐静娟;景新华;王红;王燕毅;叶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乌拉地尔-艾司洛尔-硝酸甘油3种药物联合行控制性降压在鼻内窥镜手术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方法:40例行鼻内窥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乌拉地尔-艾司洛尔-硝酸甘油复合控制性降压组(A组)及非控制性降压组(B组),记录两组麻醉前(基础值,T1),手术开始前即刻(T2),手术开始30 min(T3),手术结束时(T4),手术结束后10 min(T5)各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并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 输液量、尿量,两组进行比较. 结果:与对照组(B组)比较,两组T2、T3、T4各时段SBP、DBP、MAP、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组麻醉过程中患者生命征更平稳;A组较B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A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乌拉地尔-艾司洛尔-硝酸甘油3种药物联合降压可以协同降压,减少副作用,减少麻醉和手术风险,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降压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天品;刘志贵;骆喜宝;王晓英;熊威威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