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沟状胸的命名与形态学特点

王文林

关键词:
摘要:胸廓畸形是一类非常常见的胸部疾病,其中以漏斗胸、鸡胸为常见[1-3],其他较为常见的畸形包括扁平胸、桶状胸等,这些畸形的病理特点明确,临床上诊断比较容易[4-6].而在临床中,发现有另外一种特殊的胸廓畸形.该畸形呈沟状凹陷,横行位于胸廓的前下部.到目前为止没有作者对此畸形进行过专门的描述.将这种畸形命名为沟状胸,并对其形态学特点和手术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以下对这种畸形进行介绍.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的变化规律及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变化规律及意义.方法:收集住院ACI患者145例,根据病情及愈后分若干亚组.检测患者急性期血清TSH,并与55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CI组TSH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3±1.22) μIU/mLvs.(1.34±0.36) μIU/mL,P<0.05];与轻型组比较,重型组TSH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99±0.40) μIU/mL vs.(3.01±1.25)μIU/mL,P<0.05];与基本痊愈组比较,无变化组TSH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84±0.45) μIU/mL vs.(3.17±1.28) μIU/mL,P<0.05].结论:ACI患者急性期血清TSH水平显著升高,且与病情轻重及临床愈后具有密切相关性.

    作者:朱健;牛富生;李春艳;李鸿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DAB2IP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DAB2IP(DOC-2/DAB2 interactive protein)在人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前列腺癌和30例前列腺增生组织中DAB2IP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DAB2IP表达水平与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DAB2IP在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组织中均可检出,在50例前列腺癌组织中,DAB2IP主要呈局灶性低表达,强阳性表达率为10.0%(5/50);而在30例前列腺良性增生组织切片中,DAB2IP的阳性表达率为100.0%(30/30),其强阳性表达率为83.3%(25/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中DAB2IP表达强度在不同Gleason评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与神经侵犯不相关(P>0.05).结论:DAB2IP表达下调可能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促进作用,为前列腺癌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和线索.

    作者:李佩琴;杨少芬;于莉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microRNA-133b调节FOXL2基因的表达促进Hela细胞的增殖

    目的:探讨microRNA-133b(miR-133b)是否调控FOXL2基因的表达,阐明miR-133b及FOXL2在Hela细胞(宫颈癌细胞)中的具体作用机制.方法: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miR-133b是否靶向作用于FOXL2基因.体外培养Hela细胞,分实验组(miR-133b组)和对照组(negative control组,NC组),分别瞬时转染miR-133b及NC mimics,48 h后用Trizol及RIPA法分别提取细胞总RNA及总蛋白,RT-PCR技术检测两组FOXL2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两组FOXL2蛋白的表达水平,MTT法连续7d分别测两组Hela细胞的增殖活力.结果:miR-133b可能作用于FOXL2 mRNA 3'UTR区域.实验组FOXL2mRNA和FOXL2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1),实验组Hela细胞的增殖活力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1).结论:过表达的miR-133b通过结合并影响Hela细胞中FOXL2 mRNA靶向抑制FOXL2蛋白的表达促进Hela细胞的增殖,这可能为宫颈癌的诊疗提供作用靶点.

    作者:胡飞;刘俊;李亚玲;梁惠宇;姚永明;张伟;唐胜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维生素D缺乏与慢性肾脏病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es,CKD)患者普遍存在维生素D(VitD)缺乏的情况[1-2].VitD是调节体内钙磷代谢重要激素,其缺乏与CKD患者病情的进展有密切的关系,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低25 (OH)D水平和低1,25(OH)2D水平是CKD患者和终末期肾衰(ESRD)患者疾病进展和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3-4],校正危险因素后发现,25 (OH)D<15 ng/mL与ESRD的风险相关[5].

    作者:袁思捷;李申恒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不同体位髓内钉治疗肥胖患者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比较仰卧位与侧卧位髓内钉治疗肥胖患者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4年5月应用髓内钉固定的58例肥胖患者股骨干骨折资料.根据术中体位不同分为仰卧位组(n=32)和侧卧位组(n=26).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时间、转子近端切口长度、术后近期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Klemm评分等.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时间、切口长度,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Klemm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近期并发症.结论:侧卧位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治疗肥胖患者股骨干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量少、切口短、接受辐射少等优点,较平卧位时行髓内钉固定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魏俊强;金宇;闫石;王新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IVIM-DWI参数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预后因子ER、c-erbB-2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关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参数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预后因子雌激素受体(E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c-erbB-2)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IVIM-DWI图像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及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比较不同ER、c-erbB-2表达强度组间IVIM-DWI参数f值、D值、D*值的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不同ER表达强度组间f值、D*值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f值、D*值与ER表达强度存在弱负相关(r=-0.334,r=-0.281;均P< 0.05).不同c-erbB-2表达强度组间f值、D值、D*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c-erbB-2表达强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f值、D*值与不同ER表达强度组间存在相关性,可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提供有价值的组织学信息.

    作者:邹雪雪;秦东京;张虎;马德晶;张莉;张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原位杂交检测IMP3、 IGF2在神经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3(IMP3)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在不同类型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98例胶质瘤标本及20例非瘤脑组织中IMP3和IGF2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的表达与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随机选取IMP3及IGF2不同程度阳性表达病例行IMP3和IGF2 mRNA原位杂交检测.结果:在不同类型胶质瘤组织中IMP3蛋白、IGF2蛋白及IMP3 mRNA均呈高表达,除少突胶质细胞瘤外,二者在Ⅲ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Ⅱ级(P< 0.05);在胶质母细胞瘤中二者的表达水平高.IGF2 mRNA在不同类胶质瘤中均有表达,但在Ⅱ级、Ⅲ级肿瘤组织及胶质母细胞瘤之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MP3、IGF2蛋白的阳性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肿瘤病理级别及术后生存时间关系密切(P<0.05).结论:IMP3和IGF2对胶质瘤的恶性进展、患者预后存在一定影响,两者可能成为脑胶质瘤诊断和治疗的特异靶点.

    作者:谢欣;易韦;于燕妮;陈祎;张著学;杨迎春;文安智;褚明亮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降钙素原在儿科重症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观察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小儿重症感染中的变化,评价其诊断价值及与病情危重程度的关系.方法:观察PCT在小儿全身细菌感染、局部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及无感染患儿中的变化情况.依据小儿危重病评分法,观察病情危重程度和PCT的相关性.结果:PCT作为细菌感染指标,在比较全身和局部细菌感染时有统计学意义.PCT在全身性细菌感染组中,与病情危重程度存在相关性.但在局部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及无感染组中差异未见显著性.结论:PCT可有效地区分全身或局部细菌感染.而且PCT在全身性细菌感染性疾病中与病情危重程度存在相关性.

    作者:赵劭懂;陈俊;葛许华;刘勇;时珺;张琴;喻文亮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胸痛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在急诊胸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急诊科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2 224例胸痛患者进行MEWS评分,追踪患者去向和30 d预后,分析MEWS对患者病情和预后的评估能力.结果:MEWS分值越高,患者病情越重,入住ICU的概率越大,患者30 d死亡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死亡作为预测指标,MEWS的ROC曲线下面积AZ=0.787,佳截断点为3.5分,灵敏度为63.9%,特异度为86.7%,约登指数为0.506.结论:MEWS对急诊胸痛患者病情评估和死亡预测具有中等的预测价值,此评分简单、实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方婷婷;李萍;肖江琴;王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雌二醇对子宫内膜癌细胞MAPK通路的激活及其对增殖与迁移的影响

    目的:探讨雌激素能否激活MAPK信号通路,及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1)不同浓度雌二醇作用于HEC-1A细胞后,蛋白印迹法检测p-ERK1/2蛋白活化水平.(2)实验分3组:E2组、U0126+E2组、对照组.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细胞中MEK1/2、ERK1/2 mRNA的表达,蛋白印迹法检测p-MEK1/2、p-ERK1/2蛋白活化水平.(3)流式细胞仪,体外穿膜及细胞集落形成实验.结果:(1)不同浓度的E2作用细胞后,蛋白活化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蛋白活化水平E2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U0126+E2组均低于E2组(P<0.05).(3)G1期及S期细胞比例;穿过微孔的细胞数;集落形成率U0126+E2组与E2组,E2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雌二醇通过激活MAPK通路,促进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刘子瑗;蔡志福;张洁清;李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指光电容积脉搏波技术用于清醒志愿者对冷热刺激时痛觉反应的研究

    目的:通过冷热刺激诱发疼痛,探讨指光电容积脉搏波(PPG)分析技术用于清醒患者疼痛评估和监测的可行性.方法:30例健康男性自愿者将右手按先后顺序分别放入42℃、48℃、3℃水中各90 s,每2个试验间休息10 ~ 20 min,记录每次刺激后的数字疼痛评分(NRS),描记入室后20 min(T0)时及每次刺激前及结束后即刻左手食指PPG各30 s,数据做离线分析.结果:与温度刺激前比较,各组刺激后PPGA、PBI均显著降低(P<0.05);刺激后42℃组与48℃组间PBI、PPG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3 ℃组比较,刺激后42℃组、48℃组PBI、PPG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刺激后三组间NR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刺激后42℃组与48℃组PBI、PPGA与NRS的相关性均较差;3℃组PBI、PPGA与NRS呈中等强度负相关.结论:轻中度的伤害性刺激可导致PBI、PPGA的改变,但其变化幅度与重度疼痛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应用PPG分析技术可评估和监测清醒时温觉刺激引起的疼痛反应.

    作者:张列亮;应俊;华福洲;张静;胡衍辉;罗振中;龙小飞;徐国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持续性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ICU中非脓毒症患者的常见现象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多器官衰竭与非脓毒症患者晚期多器官衰竭新概念持续性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的区别与联系.方法:观察2014年3月至2014年12月入住重症监护室当天确诊为非脓毒症的35例患者,搜集患者相关数据(包括人口统计资料、临床特征、基础疾病、实验室数据、APACHEⅡ评分、临床结局).对脓毒症多器官衰竭和PICS进行比较.结果:35例非脓毒症患者入住ICU 14d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器官功能衰竭.除了C-反应蛋白[(110.2±71.9)mg/L],其他指标均符合PICS诊断标准.结论:PICS是非脓毒症患者的常见现象.长期滞留ICU患者为PICS的研究提供了好的临床模型.

    作者:贺能英;严启滔;郭振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成人爆发性心肌炎患者应用体外膜肺氧合临床预后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总结成人爆发性心肌炎患者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临床预后并探寻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6年1月至2015年1月所有因爆发性心肌炎接受ECMO辅助的成年患者.收集患者术前基本情况、行ECMO期间相关临床情况、并发症以及预后情况等资料.将患者按是否发生院内死亡分为两组,先通过组间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影响预后的可能危险因素,然后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ECMO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33例,院内存活率为78.7%.存活组ECMO辅助时间平均75 h,机械通气时间平均120 h.ECMO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肾功能衰竭16例(48.4%),败血症7例(21.2%),肺部感染6例(18.1%),MOF 6例(18.1%),脑出血3例(9%),肢体缺血4例(12.1%).患者ECMO前行CPR,患者ECMO前高乳酸水平,ECMO期间的血制品大量输注,并发肾功能衰竭、脑出血、胃肠道并发症、MOF,肢体缺血,高胆红素水平与患者预后相关.结论:成人爆发性心肌炎患者积极行ECMO辅助,能改善机体组织灌注及防止并发症,可以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廖小卒;李斌飞;程周;冯力;袁勇;李建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NF、NCAM-180在盆腔器官脱垂患者阴道前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NF、NCAM-1 80在阴道前壁中的表达及其与盆腔器官脱垂(POP)的关系.方法:选择58例POP患者,另取同期39例非PFD患者为对照,术中取患者阴道前壁相似部位组织.采用HE染色观察病理组织形态学特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NF和NCAM-180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NCAM-180的表达水平.结果:POP组患者阴道前壁组织结构变薄,神经纤维萎缩、稀疏.与对照组相比,POP组患者NF表达水平显著降低,NCAM-180表达水平升高,且二者均与年龄、绝经状态呈负相关.NCAM-180与NF呈负相关.结论:NF、NCAM-180可能参与了POP的发生、发展.

    作者:刘冬霞;王鲁文;高桂香;王丽艳;刘志超;李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miR-143在mTOR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研究mTOR通过下调miR-143对大肠癌的发生发展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Westernblot、qPCR检测mTOR抑制剂处理前后大肠癌细胞中mTOR信号通路蛋白相关蛋白及miR-143的表达;qPCR检测TSC2敲低后HT-29细胞中miR-143的变化;MTT及克隆形成实验检测TSC2敲低后HT-29细胞的增殖能力及克隆形成能力;MTT及克隆形成实验检测miR-143对HT-29细胞增殖能力及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MTT及克隆形成实验检测miR-143 mimic能否逆转mTOR对HT-29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裸鼠成瘤实验验证mTOR通过下调miR-143促进大肠癌的发展;Westem blot、qPCR检测大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TOR信号通路蛋白相关蛋白及miR-143的表达.结果:雷帕霉素抑制大肠癌细胞mTOR信号通路后,miR-143表达上调;mTOR活化促进HT-29细胞的增殖能力及克隆形成能力;miR-143抑制HT-29细胞的增殖能力及克隆形成能力;miR-143可以逆转mTOR过度活化对HT-29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在miR-143水平升高的情况下,mTOR不能有效地发挥其促癌效应;相对于癌旁组织,大肠癌组织mTOR过度活化且miR-143表达下调,与前期实验结果一致.结论:mTOR通过下调miR-143促进大肠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刘添文;张北平;赵小青;单汉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TLR4与COPD肺血管重塑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高发生、高死亡,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并带来沉重经济负担的疾病.肺动脉高压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早期无缺氧的COPD肺组织中,已存在明显的血管炎性改变和病理学重建[1],但肺血管重塑的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Toll样受体4(TLR4)是机体介导天然免疫转向获得性免疫的桥梁,与COPD的发病密切相关.有研究[2]发现,TLR4在COPD肺动脉平滑肌中表达增强.本文就TLR4及其配体的分布、信号通路,促血管重塑机制以及在肺血管重塑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鹏雁;王昌明;蒋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在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在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2年5月至2015年8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0例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实施PEG并随访,观察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成功实施PEG 20例,平均耗时(8.67±1.90)min.放疗期间维持患者营养状况,所有患者放疗均顺利完成,1例发生术后造口感染,未发生胃肠穿孔、出血、包埋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治疗前后营养指标(红细胞、血红蛋白、白蛋白、体重)进行自身配对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20例患者均无复发和转移.结论: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能为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提供良好的营养支持,是一种安全、方便,符合生理的肠内营养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荣;朱苏雨;聂少麟;谢燕平;秦昂;黄再捷;鲁琼辉;刘科;袁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超声骨刀和传统器械法治疗根尖囊肿的比较

    目的:探讨超声骨刀治疗根尖囊肿的疗效.方法:选取64例根尖囊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32例,A组应用超声骨刀手术,B组采用传统器械手术.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的发生及术后疗效等进行比较.结果:A组的手术时间(55.25±6.29)min,B组(65.56±6.71)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0.435,P< 0.05);A组术中出血量(58.09±7.93) mL,B组(83.81±8.62)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0.435,P<0.05);术中并发症的发生A组1例,B组8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35,P<0.05);A组总有效为31例,B组总有效为29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67,P>0.05).结论:相较传统手术方法,超声骨刀在根尖囊肿摘除术中的使用可简化术者操作,降低患者创伤.

    作者:李张维;刘涛;吴妹娟;王玉栋;潘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5项炎症指标对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风险判断的价值

    目的:分析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载脂蛋白B(apoB)5项指标水平对于评估动脉粥样硬化(AS)及提高冠心病诊断准确率的价值.方法:纳入276例患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稳定性心绞痛组(SAP)、无症状AS组及正常组,分析炎症5项及传统危险因素的各组间差异性及临床价值.结果:ACS组Lp-PLA2、CRP均较其余4组人群明显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p-PLA2与冠心痛独立相关(OR=1.024,P< 0.001),在传统危险因素诊断冠心病模型基础上加入CRP、Lp-PLA2水平使得整体x2值明显升高;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在传统危险因素基础上加入CRP、Lp-PLA2水平可使冠心病诊断灵敏度、特异度提升.结论:Lp-PLA2与冠心病斑块稳定性密切相关,Lp-PLA2与CRP水平对于在传统危险因素基础上提高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有重要价值.

    作者:卢浩;李梦豪;王媛媛;罗甜甜;刘季晨;赖文岩;戴萌;郭志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炎疗效观察

    慢性肾炎患者尿液中的蛋白尿通常为持续性的轻、中度蛋白尿,表现为大量蛋白尿和肾病综合征者较少,适合用激素治疗者较少.目前对慢性肾炎的治疗临床多采用单纯服用西医,但疗效不理想,预后较差[1].为了更好的治愈慢性肾病,尽可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在临床医学中,医生们利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笔者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益肾化湿颗粒治疗,中药的辨证施治配合西医对症治疗,疗效较满意.

    作者:曲向阳;孙淑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