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喉鳞癌组织中SOX9表达与S期组分的研究

张再兴;周尚清;魏巍;韩峰;张海生;邓艳丽;顾洪兰;戴建军

关键词:喉肿瘤, 鳞状细胞癌, Sox9, S期组分, 免疫组织化学, 流式细胞术
摘要:目的:研究SOX9在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S期组分(S phase fraction,SPF)的变化,探讨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喉鳞癌(喉癌组)与32例正常喉黏膜组织(对照组)中SOX9蛋白表达变化,应用图像分析技术检测SOX9阳性表达产物的面密度及积分光密度值变化,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喉癌组与对照组组织中SPF变化.结果:喉癌组面密度及积分光密度值较对照组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喉鳞癌组织中SOX9蛋白表达升高,喉鳞癌组织中SOX9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喉癌组SPF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OX9蛋白异常表达及SPF变化可能在喉鳞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水平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患者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前后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确诊支气管扩张伴咯血患者80例,均为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患者,分为治愈组(24例)、显效组(24例)、有效组(20例)及无效组(12例).比较4组患者术前当天及术后第1天血浆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术前4组间血浆D-二聚体浓度无明显差异.除无效组外,其他3组术后D-二聚体浓度较术前升高(P<0.05),术后治愈组及显效组D-二聚体浓度均高于有效组及无效组(P<0.05).术前4组纤维蛋白原浓度低于正常值,无效组小于治愈组及显效组(P<0.05).术后无效组纤维蛋白原浓度小于治愈组(P<0.05).结论:动态观察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不仅可用于评估支气管扩张伴大咯血患者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后的预后情况,且对预防咯血复发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戴淼;柳毅;黄芸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指光电容积脉搏波技术用于清醒志愿者对冷热刺激时痛觉反应的研究

    目的:通过冷热刺激诱发疼痛,探讨指光电容积脉搏波(PPG)分析技术用于清醒患者疼痛评估和监测的可行性.方法:30例健康男性自愿者将右手按先后顺序分别放入42℃、48℃、3℃水中各90 s,每2个试验间休息10 ~ 20 min,记录每次刺激后的数字疼痛评分(NRS),描记入室后20 min(T0)时及每次刺激前及结束后即刻左手食指PPG各30 s,数据做离线分析.结果:与温度刺激前比较,各组刺激后PPGA、PBI均显著降低(P<0.05);刺激后42℃组与48℃组间PBI、PPG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3 ℃组比较,刺激后42℃组、48℃组PBI、PPG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刺激后三组间NR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刺激后42℃组与48℃组PBI、PPGA与NRS的相关性均较差;3℃组PBI、PPGA与NRS呈中等强度负相关.结论:轻中度的伤害性刺激可导致PBI、PPGA的改变,但其变化幅度与重度疼痛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应用PPG分析技术可评估和监测清醒时温觉刺激引起的疼痛反应.

    作者:张列亮;应俊;华福洲;张静;胡衍辉;罗振中;龙小飞;徐国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胸部孤立性纤维瘤的研究进展

    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是一种少见的间叶来源的实体瘤,占胸部肿瘤的4%.该肿瘤起源于间皮下方的间充质细胞层,可以发生在全身任何部位,但以脏层胸膜常见,占所有胸膜SFT患者的80%[1].人们目前对SFT的理解仍然不深,临床上和影像学上误诊率较高.虽然完整切除SFT效果较好,但对于多次复发及恶性SFT患者的治疗效果不佳[2].早期SFT并不被人们熟知,曾称之为局限性间皮瘤、间皮下纤维瘤、浆膜下纤维瘤等[3].KLEMPERER等[4]首先于1931年将胸膜原发肿瘤分为弥漫性间皮瘤和局限性间皮瘤两类,并做出了相关报道.随着科技的发展,SFT的起源渐渐明晰.SFT的发病与石棉接触史无关,相关的危险因素尚不明确,且预后大多良好,这一临床特点是与间皮瘤的关键差别,但10%~ 20%的SFT存在恶变趋势,有较高复发率和肿瘤相关死亡率,但完整手术切除、密切随访以及复发后再次手术治疗仍能有效延长生存期[5],而一旦出现转移则预后不佳[6].大多SFT患者无症状,所以很难确定其发病率,结合文献估测为2.8/100 000,胸膜SFT占所有胸膜肿瘤的5%以下,SFT占所有软组织肿瘤的2%以下,男女发病率无差异,60 ~ 70岁高发,未发现与烟草、石棉等毒物相关[7].家族性发病及相关的基因研究罕见报道.

    作者:巩书磊;李培文;李文雅;刘相利;张曙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不同体位髓内钉治疗肥胖患者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比较仰卧位与侧卧位髓内钉治疗肥胖患者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4年5月应用髓内钉固定的58例肥胖患者股骨干骨折资料.根据术中体位不同分为仰卧位组(n=32)和侧卧位组(n=26).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时间、转子近端切口长度、术后近期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Klemm评分等.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时间、切口长度,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Klemm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近期并发症.结论:侧卧位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治疗肥胖患者股骨干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量少、切口短、接受辐射少等优点,较平卧位时行髓内钉固定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魏俊强;金宇;闫石;王新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Tregs及IL-6、 IL-10、 TNF在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检测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s)及IL-6、IL-10、TNF在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急性期外周血及耳积液中的变化.方法:采用BD CBA Flex Set IL-6、IL-10、TNF试剂盒,利用流式细胞术微球阵列法检测10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37例(37耳)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诱发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患者组)外周血及耳积液中3种细胞因子水平及外周血Tregs细胞的比例.结果:患者组Tregs细胞的百分比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2.82±4.56)% vs.(6.695±1.09)%,P<0.05]患者组外周血IL-6、IL-10、TNF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耳积液中3种细胞因子的浓度均明显高于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外周血(P<0.05).结论: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Tregs细胞高表达,耳积液中3种细胞因子浓度明显升高.

    作者:迟作华;刘振;肖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一线EGFR-TKI耐药后接受化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获得性耐药的患者进行二线化疗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EGFR-TKIs获得性耐药后接受化疗的晚期NSCLC患者66例,分析不同化疗方案、EGFR基因状态与化疗疗效及生存之间的关系.结果:接受培美曲塞化疗的患者疾病控制率(DCR)明显高于含铂方案化疗的患者(P=0.020).接受单药培美曲塞方案化疗患者的中位PFS长于含铂方案(P=0.024).19-Del突变患者的PFS及OS均长于21-L858R突变的患者(中位PFS,5.7个月vs.4.6个月,P=0.048;中位OS,14.7个月vs.13.1个月,P=0.032).Cox多因素分析显示,19-Del突变接受培美曲塞方案作为二线治疗的患者在PFS与OS上均长于含铂方案.结论:对于EGFR-TKIs耐药的晚期NSCLC患者,携带19-Del突变时使用培美曲塞方案较含铂方案更有优势.

    作者:魏媛;马新宇;马笛;贺川;巩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胸痛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在急诊胸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急诊科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2 224例胸痛患者进行MEWS评分,追踪患者去向和30 d预后,分析MEWS对患者病情和预后的评估能力.结果:MEWS分值越高,患者病情越重,入住ICU的概率越大,患者30 d死亡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死亡作为预测指标,MEWS的ROC曲线下面积AZ=0.787,佳截断点为3.5分,灵敏度为63.9%,特异度为86.7%,约登指数为0.506.结论:MEWS对急诊胸痛患者病情评估和死亡预测具有中等的预测价值,此评分简单、实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方婷婷;李萍;肖江琴;王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不同型号膝关节固定平台假体匹配的三维有限元生物力学分析

    目的:探讨基于CT及MRI二维图像数据准确构建出膝关节三维数字有限元模型的可行性,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假体型号不匹配时人工膝关节假体接触表面的应力变化情况.方法:随机选取1名健康成年男性为研究对象,为了对置换后不同型号匹配的膝关节假体进行受力分析将实验对象分为3组.将通过Mimics软件建立膝关节三维数字化模型,按照全膝关节置换标准对膝关节三维数字模型进行虚拟截骨和假体安装,建立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当股骨与胫骨假体的型号不匹配时(F≠T),股骨假体及聚乙烯垫片上受到的大等效应力都会增加,尤其而当股骨假体小于胫骨假体时(F<T),应力增加更明显.结论:TKA过程中若股骨假体与胫骨假体型号不匹配,股骨假体及聚乙烯垫片上大等效应力增加,可能会导致聚乙烯垫片远期磨损增加.

    作者:姬林松;李彦林;黄赞;贾笛;余洋;高寰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的变化规律及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变化规律及意义.方法:收集住院ACI患者145例,根据病情及愈后分若干亚组.检测患者急性期血清TSH,并与55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CI组TSH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3±1.22) μIU/mLvs.(1.34±0.36) μIU/mL,P<0.05];与轻型组比较,重型组TSH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99±0.40) μIU/mL vs.(3.01±1.25)μIU/mL,P<0.05];与基本痊愈组比较,无变化组TSH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84±0.45) μIU/mL vs.(3.17±1.28) μIU/mL,P<0.05].结论:ACI患者急性期血清TSH水平显著升高,且与病情轻重及临床愈后具有密切相关性.

    作者:朱健;牛富生;李春艳;李鸿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气管插管是常用的人工气道建立方法,是成功进行有效呼吸道管理的前提和重要保证.但总有部分患者由于解剖异常、病情、环境及医源性等因素而导致插管困难或失败,影响临床工作的顺利开展,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先后为38例尝试各种气管插管失败的患者施行了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PDT),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醒政;王涛;刘力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持续性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ICU中非脓毒症患者的常见现象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多器官衰竭与非脓毒症患者晚期多器官衰竭新概念持续性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的区别与联系.方法:观察2014年3月至2014年12月入住重症监护室当天确诊为非脓毒症的35例患者,搜集患者相关数据(包括人口统计资料、临床特征、基础疾病、实验室数据、APACHEⅡ评分、临床结局).对脓毒症多器官衰竭和PICS进行比较.结果:35例非脓毒症患者入住ICU 14d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器官功能衰竭.除了C-反应蛋白[(110.2±71.9)mg/L],其他指标均符合PICS诊断标准.结论:PICS是非脓毒症患者的常见现象.长期滞留ICU患者为PICS的研究提供了好的临床模型.

    作者:贺能英;严启滔;郭振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颈动脉粥样硬化及狭窄与脑白质疏松的研究进展

    脑白质疏松症(leukoaraiosis,LA)是加拿大神经病学家HACHINSKI于1987年提出的放射学诊断术语.用于描述皮质下和脑室周围的脑白质的弥漫性斑点状或斑块性改变.在颅脑CT上呈低信号,在MR加权像呈高信号.国外多中心前瞻性研究[1]表明LA是引起老年人生活能力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LA可引起认知功能障碍、抑郁、下肢功能障碍、尿失禁等.同时LA对脑卒中患者的预后产生不良影响,许多研究表明合并LA的卒中患者比单纯的卒中患者再发卒中的危险性高.

    作者:陆绍航;王恰如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丘脑少突胶质细胞肿瘤的MRI表现

    目的:探讨丘脑少突胶质细胞肿瘤的MRI征象,提高对少突胶质细胞肿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丘脑少突胶质细胞肿瘤术前MRI资料.结果:6例丘脑少突胶质细胞肿瘤中,少突胶质细胞瘤2例,少突胶质细胞瘤伴间变特征3例,间变型少突胶质细胞瘤1例.少突胶质细胞瘤边界稍模糊,MRI平扫为长T1长T2信号,FLAIR像呈等或高信号,DWI(b=1 000 s/mm2)为稍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呈轻度斑片状强化.间变型少突胶质细胞瘤边界清晰,实性部分呈稍长T1等或稍长T2信号,肿瘤边缘多发坏死囊变,DWI(b=1 000 s/mm2)病灶弥散受限为明显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少突胶质细胞瘤伴间变特征可以表现出间变型少突胶质细胞瘤的影像特征,与间变成分多少有关.结论:不同病理类型的丘脑少突胶质细胞肿瘤MRI具有一定的特征表现,结合患者一般资料与影像学表现有助于术前进一步诊断.

    作者:李颜良;张勇;程敬亮;卜春晓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Hs-CRP、降钙素原和动脉血气分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肺动脉高压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和动脉血气分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血液中的变化,探讨其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的AECOPD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单纯AECOPD组,50例)、肺动脉高压组(A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组,50例),行肺功能、心脏彩超检查(检测肺动脉压力),血液hs-CRP、PCT和动脉血气分析检查.结果:肺动脉高压组血液hs-CRP、PCT水平及动脉CO2分压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肺动脉高压组动脉血氧分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肺动脉高压组患者1年内COPD急姓加重次数≥2次的人数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hs-CRP、PCT水平与肺动脉收缩压呈正相关,动脉血氧分压与肺动脉收缩压呈负相关.结论:hs-CRP、PCT、血氧参与了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形成,全身炎症在COPD继发肺动脉高压的发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林沛茹;赵子文;何桦;李晓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全反式维甲酸减少舌癌小鼠髓样来源抑制细胞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后对机体肿瘤免疫应答内环境的改变的影响.方法:选取C57BL/6小鼠,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10只;ATRA治疗组10只,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水饮用16周后,腹腔给药ATRA,每周1次,连续12周;PBS组10只,4NQO水饮用16周后,腹腔注射PBS,每周1次,连续12周.第28周取全舌标本,肉眼观察大体损害,流式细胞学分析外周血中髓样来源抑制细胞(MDSC)及成熟树突状细胞(DC)的变化.结果:整个实验期间,所有小鼠均存活.ATRA治疗显著减少了4NQO诱导小鼠舌黏膜病变发生的个数(P<0.05).使4NQO诱导小鼠外周血中MDSC比例降低(P=0.048),成熟DC细胞比例升高,但未达到显著性意义(P=0.595).结论:ATRA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舌癌小鼠体内MDSC的比例,可能增加成熟DC的比例,有助于提高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

    作者:储眉;唐文;周媛;苏宇雄;廖贵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非甾体类抗炎药致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致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就诊于我院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的患者,用药过程中发生消化性溃疡并出血者149例为观察组,未发生出血者124例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既往病史、用药史、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情况,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可能的危险因素,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年龄> 60岁、性别、高血压病、冠心病、溃疡病史、风湿病、Hp感染、用药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分析得出年龄> 60岁、男性、Hp感染、溃疡病史、高血压病、风湿病、联用PPI与非甾体类抗炎药致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OR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60岁、男性、Hp感染、溃疡病史、高血压病、风湿病为非甾体类抗炎药致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6个独立危险因素,联用PPI为保护因素.

    作者:杨瑞琦;毛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EB病毒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外周血病毒量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EB病毒(EBV)致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单)外周血病毒量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6月入住本院且EBV-DNA检测阳性的儿童传单33例,按照外周血EBV含量分为低、中、高病毒量组,比较不同组别患儿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临床转归,并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与病毒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低病毒量组比较,高病毒量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淋巴细胞计数(LN)计数及血沉(ESR)水平更高,且中、高病毒量组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均显著高于低病毒量组(P<0.05).临床恢复时间随病毒量增加而延长(P<0.05).病毒量与各临床转归指标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EBV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外周血病毒量与临床特征有一定相关性,EBV病毒量可于评估传单患儿病情.

    作者:梁少媛;唐敏贤;陈广道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TLR4与COPD肺血管重塑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高发生、高死亡,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并带来沉重经济负担的疾病.肺动脉高压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早期无缺氧的COPD肺组织中,已存在明显的血管炎性改变和病理学重建[1],但肺血管重塑的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Toll样受体4(TLR4)是机体介导天然免疫转向获得性免疫的桥梁,与COPD的发病密切相关.有研究[2]发现,TLR4在COPD肺动脉平滑肌中表达增强.本文就TLR4及其配体的分布、信号通路,促血管重塑机制以及在肺血管重塑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鹏雁;王昌明;蒋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肋软骨耳再造术后感染、外露的修复方法

    目的:观察采用扩张皮瓣结合肋软骨雕刻耳支架移植进行耳廓再造术后耳廓感染、支架外露的并发症情况,探索耳廓再造术后耳廓感染及支架外露的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42例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于肋软骨耳廓再造术后发生耳廓感染6例,肋软骨支架外露者36例,根据不同情况,5例切开行清创术术后直接缝合,10例经切开行清创术发现有肋软骨坏死,颞浅筋膜覆盖后植皮.15例行清创术后切除部分坏死肋软骨后予以再次取肋软骨修复耳支架,颞浅筋膜覆盖后植皮.6例经切开清创后经局部转移皮瓣加游离植皮修复.6例清创术后经耳廓旁皮瓣转移修复.结果.40例患者术后再造耳效果良好.1例缝合后因张力过大再次破裂感染,1例因软骨吸收形状欠佳.结论:在利用肋软骨进行耳再造术时,即使发生了再造耳感染、支架外露等并发症,经适当的积极治疗,仍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刘远生;李文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苏黄止咳胶囊联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气道炎症的影响

    目的:观察苏黄止咳胶囊联合舒利迭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n ant asthma,CVA)患者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0例CVA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仅给予舒利迭吸入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苏黄止咳胶囊(3粒/次,3次/d)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方法对CVA患者气道炎症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诱导痰Eos、FeNO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促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6及IL-12的水平均得到改善(P<0.05),且观察组促炎症细胞因子的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佳(P<0.05).结论:苏黄止咳胶囊联合舒利迭可更好地缓解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气道炎症,改善患者炎症反应状态.

    作者:周洋;张家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