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曹葆强;龚仁华;李凯琅;孙登群;范育林
目的:探讨动脉血乳酸及早期乳酸清除率(LCR)与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老年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时动脉血乳酸水平,将患者分为3组,乳酸正常组(19例)、轻度升高组(45例)和重度升高组(22例).比较3组临床相关指标、28 d病死率等.根据6 h LCR,将患者分为高LCR组(48例)、低LCR组(38例).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6 h动脉血乳酸水平及动脉血气,分析动脉血乳酸、6 h LCR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与乳酸正常组比较,轻度、重度升高组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率、机械通气时间明显增加(P<0.05);重度升高组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28 d病死率明显增加(P<0.05);高LCR组治疗后动脉血乳酸、APACHEⅡ评分及各项血气指标、28 d病死率显著优于低LCR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6 h LCR是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预后与早期LCR密切相关,动态监测动脉血乳酸水平的变化,尤其6 h LCR变化,可有效预测预后.
作者:程静;马乐;苏春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胱硫醚β合成酶(CBS)基因T833C位点多态性与新疆汉族乳腺癌的关系.方法:采用扩张阻碍突变系统(ARMS)法检测新疆汉族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200例和体检人群(对照组)200例CBS基因T833C多态性,同时运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研究对象Hcy水平及相关生化指标,分析Hcy、CBS基因T833C多态性与新疆汉族乳腺癌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与对照组CBS基因T833C位点基因型TT、TC、CC分别为55.5%、32.0%、12.5%;53.0%、34.0%、12.0%.乳腺癌组与对照组CBS基因T833C位点G、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1.5%,28.5%;70.0%、29.0%,两组中3种基因型总体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TC基因型、CC基因型个体血浆Hcy水平高于TT基因型个体(P<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可能与新疆汉族乳腺癌发生具有相关性,CBS基因T833C位点多态性可能与新疆汉族乳腺癌无关.
作者:张伟;李志刚;张蕾;赵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腺病毒对原代肝枯否细胞(Kupffer cell,KC)的转染效率和增殖活性影响.方法:分离纯化大鼠肝KC,并以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GFP)基因的腺病毒以不同的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转染KC;24 h后,采用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评估腺病毒的转染效率,以CCK-8比色法检测腺病毒对KC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当病毒MOI值分别为0、100、300、500、700、900时,荧光显微镜以及流式细胞术测得不同组间GFP表达阳性细胞率均存在明显的差异(均P<0.05).经CCK8比色法发现,当MOI为300、500、700、900时各组间细胞增殖活性存在明显差异(均P<0.05),而当MOI为0、100、300时各组间细胞增殖活性无明显差异(均P>0.05).结论:腺病毒能够有效转染大鼠肝脏KC细胞并表达绿色荧光蛋白.且随着病毒MOI值的增加,腺病毒转染效率逐渐增加.大剂量的病毒对KC增殖活性存在不良影响.
作者:朱彤;涂文娟;谈志丽;刘亮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比较三维适型放疗(3D-CRT)和调强放射治疗(IMRT)在乳腺癌术后锁骨上靶区放射治疗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间的24例乳腺癌术后放疗的患者.在Pinnacle 8.0计划系统设计3D-CRT计划,在Monaco计划系统设计静态调强(sIMRT)和容积调强(VMAT)计划.计划靶体积与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剂量体积直方图用来比较各计划的剂量学差异.结果:3D-CRT的剂量靶区覆盖较IMRT明显不足(P=0.00),180°双弧VMAT及240°双弧VMAT覆盖更佳,sIMRT之间及VMAT之间对靶区覆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腋窝区IMRT受量低,其中240°单弧VMRT V40小(P<0.05);同侧肺高剂量3D-CRT受量高.结论:IMRT较3D-CRT有更佳的靶区覆盖,同时手术区腋窝及肺的受量更低,180°及240°VMAT、4F-IMRT值得推荐.
作者:黄淑晶;王希成;黄晓波;张广顺;吴慕云;刘栋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乙型肝炎(hepatitis B)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临床特征为肝炎和肝坏死. 持续 HBV感染可致肝脏慢性损伤,终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等[1]. 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区, 约有 350 万慢性携带者,HBV 感染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 无论固有免疫还是适应性免疫,各种免疫细胞对 HBV 的清除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柳;宋红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吸入高浓度氢气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105只,采用四血管阻断法(4-VO)建立全脑I/R损伤模型.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3组,即假手术组(SH组,n=15),模型组(4-VO组,n=45),治疗组(4-VO+H2组,n=45).检测各组再灌注72 h、9 d尼氏染色海马CA1区锥形神经元、免疫组织化学法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抗体(NeuN)、小胶质细胞特异性蛋白抗体(Iba1)染色计数以及免疫荧光双标NeuN与Iba1观察神经元与小胶质细胞的位置关系;再灌注9 d后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空间定位和学习记忆能力.结果:与4-VO组相比,4-VO+H2组于再灌注72 h及9 d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更接近正常,神经元存活数量明显增多(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4-VO+H2组神经元存活数量明显高于4-VO组(P<0.05),4-VO组小胶质细胞数量明显高于4-VO+H2组(P<0.05).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4-VO+H2组第4象限游泳时间明显长于4-VO组(P<0.05).结论:再灌注同时吸入高浓度氢气对大鼠全脑I/R损伤海马CA1区神经元可产生明确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氢气抑制I/R后小胶质细胞的激活与活化有关.
作者:袁楠楠;夏裕宁;张鑫磊;梁维;魏佑震;谭永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对手足口病早期合并细菌感染患儿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细菌感染组63例,单纯病毒感染组63例,同时收集健康体检儿童63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IL-6、IL-10,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RP,酶联荧光法检测血清PCT,收集相应WBC结果,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检测单纯病毒感染组患儿血清IL-6、IL-10、CRP、PCT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水平,WBC水平稍低于正常对照组,其中IL-6、IL-10、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细菌感染组血清IL-6、IL-10、WBC、CRP、PCT水平均高于单纯病毒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水平,与单纯病毒感染组比较,血清WBC、CRP、PC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IL-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6、IL-10水平在手足口病早期明显升高,但在合并细菌感染和单纯细菌感染鉴别方面临床价值不显著;WBC、CRP、PCT水平对于鉴别手足口病早期是否合并细菌感染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韩雪;程江;左维泽;马雅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吸入性肺炎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 吸入性肺炎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 国外有研究[1]统计显示,吸入性肺炎30 d病死率为21%,并且与其他社区获得性肺炎相比, 这类患者有着更高的住院率和入住 ICU 的几率. C 反应蛋白 (C-reactive protein, CRP ) 是由肝脏合成的急性期蛋白,在多种炎症性疾病中明显升高. 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PA)常被用于临床患者营养状态的评估, 作为一种负性急性期蛋白, 其在炎症反应中合成减少[2]. CRP和PA作为临床常用的实验室指标, 其对于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的临床价值尚无相关研究证实.
作者:李增攀;方建江;刘雪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清肺表面活性物相关蛋白D(SP-D)、肺部和活化控制趋因子(PARC/CCL18)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COPD患者95例(急性加重期组30例和稳定期组65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30例.根据COPD全球倡议(GOLD)将稳定期COPD组分为低风险组(n=31)和高风险组(n=34).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患者入组当天血清SP-D、PARC/CCL18水平,及对稳定期COPD患者进行BODE评分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组血清SP-D、PARC/CCL18水平显著高于COPD稳定期组及健康对照组.COPD高风险组血清SP-D、PARC/CCL18水平显著高于COPD低风险组.血清SP-D、PARC/CCL18水平分别与COPD稳定期患者BODE、mMRC评分之间均呈正相关,而与FEV1呈负相关.结论:血清SP-D、PARC/CCL18水平可以有效评估COPD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其是提示COPD急性加重及稳定期严重程度评估的一个良好指标.
作者:郭海燕;林淑芳;梁彩霞;丘新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与分析重症低氧血症患者的血清甲状腺素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50例患者,根据就诊时的血氧饱和度(SpO2<90%)及血气分析(PaO2<60 mmHg),分为缺氧组(28例)和正常氧供组(22例).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甲状腺素水平,同时进行APACHEⅡ评分.结果:缺氧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正常氧供组(P<0.05),而PaO2明显低于正常氧供组(P<0.01);缺氧组患者的甲状腺素T3、T4、FT3、FT4显著低于正常氧供组(P<0.01或P<0.05);而两组TSH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氧组中APACHEⅡ分别与T3、T4、FT3及FT4均呈显著负相关(r=-0.921,P=0.002;r=-0.897,P=0.004;r=-0.905,P=0.003;r=-0.874,P=0.005);在缺氧组中,存活亚组的APACHEⅡ评分显著低于死亡亚组,而T3、T4、FT3及FT4明显高于死亡亚组,两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低氧血症患者中血清甲状腺素水平明显下降,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对预后评估有一定价值.
作者:马明洲;沈华;朱进;张铮;徐英;何小卫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生存质量的变化及饮食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早期D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饮食控制干预)和对照组;选取同一时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00例作为健康组,比较各组血生化指标,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和生存质量评分的变化.结果:入院时,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低于高于健康组(P<0.05);经过治疗后,生存质量评分上升,干预组上述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DN患者的出现焦虑及抑郁症状,患者生存质量下降,通过饮食控制可以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潘海燕;吴美芬;孔丹莉;于海兵;丁元林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术前术后眼外形及相关眉眼比例关系变化,探讨一种简单有效的内眦赘皮矫正方法.方法:受术者60例共120只眼,采用倒L法内眦成形联合切开法重睑术,术后2个月开始随访,测量并比较术前及随访时双侧睑裂宽度、容貌睑裂长度、内眦间距、睫毛暴露长度及上翘度的变化,同时对眉眼间距、容貌睑裂长度及内眦间距间相关比例关系进行描述.结果:术后内眦角暴露良好,3个月后切口瘢痕不明显.双侧睑裂增大、睫毛暴露长度及上翘度增加,经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经内眦点的垂线和水平线、眉峰点的水平线及容貌外眦点的垂线,可构成一正方形结构.结论:经倒L法内眦赘皮矫正联合切开法重睑术后内眦及重睑形态良好,新的眉眼比例关系更自然、和谐,增加眼部美感,手术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莉云;赵李平;王明刚;杜晓扬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回顾分析青霉胺(PCA)治疗Wilson病(WD)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与PCA治疗后症状加重可能相关的高危因素.方法:观察并随访74例接受PCA或同时服用葡萄糖酸锌的WD患者,采用Burke-Fahn-Marsden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神经症状的严重程度等级评分判断症状是否加重.根据治疗后症状是否加重被分成加重组和未加重组,比较两组患者PCA治疗前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腹部B超及头颅MRI结果,评估与症状加重相关的高危因素.结果:74例患者随访了6个月,其中18例(24.32%)患者症状加重,11例患者在治疗后1个月内加重,6例在1~3个月内,1例在3个月后.停用了PCA并继续予以锌剂治疗,9例病情在1个月左右渐改善,6例病情稳定,3例仍加重,直到停用PCA 3个月后才渐改善.单变量分析显示,症状加重组流涎、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脾肿大等与未加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上参数并非症状加重的影响因素.结论:流涎、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脾肿大等不能作为预测症状加重的危险因素,但存在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脾肿大的患者在接受PCA治疗后出现症状加重的可能性较大.
作者:危智盛;黄叶青;洪铭范;刁胜朋;刘爱群;余青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心内直视手术下心脏不停跳与停跳双极射频消融迷宫术治疗房颤的近、中期效果,探索一种更安全、有效的房颤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行心内直视手术同期双极射频消融迷宫术的房颤患者共50例,根据消融时心脏搏动状态的不同分为不停跳组(n=25)和停跳组(n=25),对其进行围手术期、术后3个月和3年随访,对比研究各项指标,评价窦性心律恢复率在2组间的差异.结果:术前一般临床资料,2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停跳组比较,不停跳组术中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明显缩短[(90.31±16.53)min vs.(107.25±17.01)min,P<0.05;(38.23±12.52)min vs.(66.58±19.79)min,P<0.05];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监护时间和并发症等2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窦性心律恢复率在出院时和术后3年明显增高(96%vs.68%,P<0.05;88%vs.60%,P<0.05).结论:心脏不停跳射频消融迷宫术治疗房颤在近、中期窦性心律恢复率均明显高于停跳下射频消融迷宫术.
作者:蒋伟;林辉;李香伟;温昭科;龙小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高糖诱导下应用5-氮杂-2'-脱氧胞苷(5-Aza-dC)和曲古霉素A(TSA)对胰岛 β 细胞NIT-1细胞株增殖及PDX-1启动子区甲基化及其表达的影响.方法:胰岛β细胞株予33.3 mmol/L葡萄糖浓度处理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NC)组、高糖诱导(HG)组、5-Aza-dC干预组、TSA干预组、5-Aza-dC+TSA联合干预组,检测细胞增殖情况、胰岛素释放水平、PDX-1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及其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5-Aza-dC和TSA单独或联合干预可增加NIT-1细胞增殖率和胰岛素分泌量,降低PDX-1启动子区甲基化产物,增加PDX-1 mRNA相对表达量,并且联合组比单药组效果更加明显(均P<0.05).结论:5-Aza-dC和TSA可以激活高糖诱导下失表达的PDX-1,进而恢复胰岛β细胞功能,两药联合具有协同效应.
作者:张文静;王利;陈莉;郭丽银;赵娟;邵菁;王红祥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跨理论模型和动机性访谈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PCI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跨理论模型和动机性访谈.比较两组服药依从性、6 min步行距离、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率.结果:干预后1、3个月及6个月,观察组服药依从性分级均显著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6 min步行距离显著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0.0%vs 36.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跨理论模型和动机性访谈可有效提高PCI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促进术后康复,降低MACE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戴丽群;叶彩霞;蓝艳;向镜芬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对血清CA19-9、AFP、CE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临床意义及可能的机制.方法:以988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为病例组,同期住院的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1000例为对照1组,同期体检者1000例为对照2组.回顾性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血清肿瘤指标CA19-9、AFP、CEA及病例组CA19-9阳性病例的白细胞数据,研究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对CA19-9、AFP、CEA的影响.结果:病例组156例血清CA19-9阳性,其治疗前与治疗后结果存在差异(P﹤0.001).病例组CA19-9阳性率(15.79%)与对照1、2组阳性率(0.40%、0.10%)存在差异(P﹤0.001).病例组、对照1、2组血清AFP(P﹥0.05)、CEA(P﹥0.05)阳性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可以导致血清CA19-9值升高,对血清AFP、CEA值无明显影响,诊断肿瘤不能完全依据肿瘤指标.
作者:李勇;曹葆强;龚仁华;李凯琅;孙登群;范育林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在评估由神经血管压迫关系(NVC)所引起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及其功能改变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单侧PTN患者40例(PTN组)及正常志愿者40例(正常对照组),并行MR常规序列及DTI序列扫描,测量三叉神经(TGN)表观扩散系数(ADC)和部分各向异性(FA).结果:(1)PTN组患侧的平均FA值(0.330±0.056)显著低于健侧(0.408±0.054)以及正常对照组双侧(0.423±0.057);PTN组患侧的ADC值[(2.052±0.473)×10-3 mm2/s]则显著高于健侧[(1.541±0.266)×10-3mm2/s]以及正常对照组双侧[(1.431±0.308)×10-3 mm2/s].(2)FA值的降低与ADC的增高呈负相关.结论:DTI技术可以显示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的神经萎缩及脱髓鞘改变,可以进一步指导PTN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李仲夏;李宗芳;张振光;黄建强;田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Th细胞和Treg细胞及其高表达的细胞因子构成的免疫调节网络,对宫颈癌不同分期的调控作用.方法:对82例不同临床分期的宫颈癌患者采用流式细胞小球微阵列术(CBA)检测IFN-γ、TNF-α、IL-10、IL-5、IL-4、IL-2水平,应用流式细胞仪CD4+CD25+FoxP3+设门方法检测CD4+CD25+Treg细胞,采用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宫颈癌患者细胞因子水平和Treg细胞数量变化,及其对临床分期的影响.结果:宫颈癌患者的Th1/Th2失衡状态在期别低者,表现为Th1优势,IL-2升高为著,期别高者,表现为Th2优势,IL-10为著.Treg细胞数量随宫颈癌临床分期的升高而增加;将与宫颈癌不同期别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元回归比较,其密切程度依次为:Treg细胞>IL-10>IL-2>IL-4>INF-γ.结论:不同临床分期的宫颈癌患者有Th1/Th2失衡,Treg细胞通过负向免疫调控,介导Th细胞之间的漂移,就整个T细胞调控网络而言,Th1/Treg细胞平衡较Th1/Th2细胞平衡更能反应机体抗宫颈癌免疫应答的调控全貌.
作者:余杨;孙翔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应用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VTQ)探讨其在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鉴别中的价值.方法:对比分析42例非变性子宫肌瘤、14例变性子宫肌瘤及25例腺肌瘤病灶处血流参数及剪切波传播速度(SWV).结果:42例非变性子宫肌瘤SWV为(2.72±0.31)m/s;14例变性子宫肌瘤SWV为(1.88±0.25)m/s;25例子宫腺肌瘤SWV为(1.91±0.27)m/s.非变性子宫肌瘤组SWV明显高于变性子宫肌瘤组及子宫腺肌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变性子宫肌瘤组与子宫腺肌瘤组SW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瘤患者阻力指数(RI)与SWV呈正相关(r=0.753,0.544,0.506,P<0.05).结论:VTQ能够量化反映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病灶处弹性硬度.
作者:肖艳菊;王小燕;康利克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