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氢气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海马CA1区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袁楠楠;夏裕宁;张鑫磊;梁维;魏佑震;谭永星

关键词:全脑缺血再灌注, 氢气, 神经元, 小胶质细胞
摘要:目的:观察吸入高浓度氢气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105只,采用四血管阻断法(4-VO)建立全脑I/R损伤模型.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3组,即假手术组(SH组,n=15),模型组(4-VO组,n=45),治疗组(4-VO+H2组,n=45).检测各组再灌注72 h、9 d尼氏染色海马CA1区锥形神经元、免疫组织化学法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抗体(NeuN)、小胶质细胞特异性蛋白抗体(Iba1)染色计数以及免疫荧光双标NeuN与Iba1观察神经元与小胶质细胞的位置关系;再灌注9 d后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空间定位和学习记忆能力.结果:与4-VO组相比,4-VO+H2组于再灌注72 h及9 d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更接近正常,神经元存活数量明显增多(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4-VO+H2组神经元存活数量明显高于4-VO组(P<0.05),4-VO组小胶质细胞数量明显高于4-VO+H2组(P<0.05).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4-VO+H2组第4象限游泳时间明显长于4-VO组(P<0.05).结论:再灌注同时吸入高浓度氢气对大鼠全脑I/R损伤海马CA1区神经元可产生明确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氢气抑制I/R后小胶质细胞的激活与活化有关.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颈部外伤伴大血管损伤的救治

    颈部外伤(锐器伤)为耳鼻咽喉科急症,其中,伴有大血管损伤者常十分危急,并可危及生命,病死率高. 临床证据表明,伴有大血管损伤的患者,越早手术处理,抢救成功率越高. 但此类病例临床报道仍不多, 为了积累临床经验,以利于以后更好的处理病例,笔者回顾了十年来我科收治颈部大血管损伤的外伤病例, 并对病例的处理进行分析.

    作者:林少雄;林心强;沈雄;秦杰升;林庆海;王杰峰;吴静;张文锐;王挥戈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腺病毒对原代枯否细胞转染效率及增殖活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腺病毒对原代肝枯否细胞(Kupffer cell,KC)的转染效率和增殖活性影响.方法:分离纯化大鼠肝KC,并以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GFP)基因的腺病毒以不同的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转染KC;24 h后,采用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评估腺病毒的转染效率,以CCK-8比色法检测腺病毒对KC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当病毒MOI值分别为0、100、300、500、700、900时,荧光显微镜以及流式细胞术测得不同组间GFP表达阳性细胞率均存在明显的差异(均P<0.05).经CCK8比色法发现,当MOI为300、500、700、900时各组间细胞增殖活性存在明显差异(均P<0.05),而当MOI为0、100、300时各组间细胞增殖活性无明显差异(均P>0.05).结论:腺病毒能够有效转染大鼠肝脏KC细胞并表达绿色荧光蛋白.且随着病毒MOI值的增加,腺病毒转染效率逐渐增加.大剂量的病毒对KC增殖活性存在不良影响.

    作者:朱彤;涂文娟;谈志丽;刘亮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恩替卡韦联合微生态制剂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预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核苷类抗病毒药恩替卡韦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83例慢性乙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0)采用单一恩替卡韦治疗;联合组(n=43)采用恩替卡韦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肝功能、HBV DNA、肝纤维化指标及肝脏影像学等变化.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后乏力、厌食及腹胀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及脾门厚度均有显著改善,并且联合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慢性乙肝肝硬化具有比单纯应用恩替卡韦治疗更优的临床效果.

    作者:林小萍;侯卫平;陆军平;张赐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成年患者认知障碍研究

    目的:通过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成年患者认知功能评估,了解OSAS患者的认知障碍及导致认知障碍的相关因素.方法:纳入46例成年人,根据多导睡眠监测结果,将AHI≥15及AHI<15分别定为OSAS组及非OSAS组.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根据MoCA分值,将MoCA≥26及MoCA<26分别定为认知功能正常组与认知障碍组,对影响认知功能的相关因素进行相关与回归,了解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结果:(1)OSAS组男性比例、体质指数(BMI)、腰围、颈围均大于非OSAS组(P<0.05);(2)与非OSAS组相比:OSAS组认知障碍明显(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认知障碍与多种因素相关,矫正了相关危险因素后,平均血氧饱和度(OR 0.266,95%CI 0.074~0.950,P=0.041)是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OSAS可导致成人认知障碍,平均血氧浓度低可能是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谢子珍;龙才权;孟晓梅;于逢春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艾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艾塞那肽(EXE)对于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疗效.方法:70例T2DM合并NAFL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OAD组)根据现行指南接受口服降糖药(OAD)治疗,实验组(EXE组)接受EXE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肝功能以及肝脏CT结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血脂、肝功能以及脂肪肝严重程度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且EXE改善血脂、肝功能和脂肪肝严重程度的效应较OAD更显著(P<0.01).结论:EXE改善T2DM合并NAFLD患者血脂、肝功能和脂肪肝等级的疗效显著,有可能成为新的治疗选择.

    作者:朱雨霏;黄滨;郭南京;李津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5-氮杂-2'-脱氧胞苷联合曲古霉素A对高糖诱导下胰岛β细胞的增殖及PDX-1甲基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糖诱导下应用5-氮杂-2'-脱氧胞苷(5-Aza-dC)和曲古霉素A(TSA)对胰岛 β 细胞NIT-1细胞株增殖及PDX-1启动子区甲基化及其表达的影响.方法:胰岛β细胞株予33.3 mmol/L葡萄糖浓度处理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NC)组、高糖诱导(HG)组、5-Aza-dC干预组、TSA干预组、5-Aza-dC+TSA联合干预组,检测细胞增殖情况、胰岛素释放水平、PDX-1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及其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5-Aza-dC和TSA单独或联合干预可增加NIT-1细胞增殖率和胰岛素分泌量,降低PDX-1启动子区甲基化产物,增加PDX-1 mRNA相对表达量,并且联合组比单药组效果更加明显(均P<0.05).结论:5-Aza-dC和TSA可以激活高糖诱导下失表达的PDX-1,进而恢复胰岛β细胞功能,两药联合具有协同效应.

    作者:张文静;王利;陈莉;郭丽银;赵娟;邵菁;王红祥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倒L法内眦成形联合切开法重睑术的临床美学观察

    目的:研究术前术后眼外形及相关眉眼比例关系变化,探讨一种简单有效的内眦赘皮矫正方法.方法:受术者60例共120只眼,采用倒L法内眦成形联合切开法重睑术,术后2个月开始随访,测量并比较术前及随访时双侧睑裂宽度、容貌睑裂长度、内眦间距、睫毛暴露长度及上翘度的变化,同时对眉眼间距、容貌睑裂长度及内眦间距间相关比例关系进行描述.结果:术后内眦角暴露良好,3个月后切口瘢痕不明显.双侧睑裂增大、睫毛暴露长度及上翘度增加,经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经内眦点的垂线和水平线、眉峰点的水平线及容貌外眦点的垂线,可构成一正方形结构.结论:经倒L法内眦赘皮矫正联合切开法重睑术后内眦及重睑形态良好,新的眉眼比例关系更自然、和谐,增加眼部美感,手术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莉云;赵李平;王明刚;杜晓扬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腹腔镜腹腔置管灌洗引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87例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腹腔置管灌洗引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4年5月的87例SAP患者资料,包括腹腔镜腹腔灌洗(LPLD)组46例和内科综合治疗组(非LPLD组)41例.LPLD组于发病1~2周内进行LPLD,余同非LPLD组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ICU治疗时间,以及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死亡率.结果:LPLD组住院时间、ICU治疗时间均少于非LPLD组,LPLD组的治愈率优于非LPL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脓毒血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灌洗治疗SAP短期获益更显著,是治疗SAP行之有效的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兴;方兆山;陶海粟;黄海;刘星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可吸收止血膜用于脊柱后路手术的效果

    目的:探讨可吸收止血膜对脊柱后路手术的止血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3月在本院行脊柱后路切开椎板切除减压手术患者94例(其中腰椎骨折33例、胸椎骨折21例、腰椎管狭窄40例).按交替入组依次分为2组:观察组,创面应用可吸收止血膜止血;对照组,减压创面采用常规外科手术方法止血;术毕两组均留置负压引流管,比较术后负压管引流量、拔除引流管时间、拔除引流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二次手术例数、术后24 h的生命体征(T、R、P、BP)、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参数)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24 h负压引流量和术后负压总引流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凝血功能参数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结论:可吸收止血膜应用在脊柱外科手术中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不会影响全身凝血机制的改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止血方法.

    作者:单中书;沈晓钟;黎娜;李志;马建武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身材矮小儿童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目的:对身材矮小儿童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探讨身材矮小与染色体遗传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746例由于身材矮小就诊,行常规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G显带核型分析的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在746例身材矮小患儿中,共检出染色体异常78例,检出率为10.46%,其中Turner综合征58例,Downs综合征6例,相互易位核型6例,其他结构异常8例.另检出染色体多态性37例,检出率为4.96%.结论:染色体异常与身材矮小存在密切关联,染色体疾病中的Turner综合征是导致受检儿童身材矮小与性腺发育异常的主要原因.为身材矮小儿童提供细胞遗传学检查,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罗小金;郭岩芸;朱自然;魏凤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心脏不停跳与停跳下双极射频消融迷宫术治疗房颤的近中期对比研究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心内直视手术下心脏不停跳与停跳双极射频消融迷宫术治疗房颤的近、中期效果,探索一种更安全、有效的房颤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行心内直视手术同期双极射频消融迷宫术的房颤患者共50例,根据消融时心脏搏动状态的不同分为不停跳组(n=25)和停跳组(n=25),对其进行围手术期、术后3个月和3年随访,对比研究各项指标,评价窦性心律恢复率在2组间的差异.结果:术前一般临床资料,2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停跳组比较,不停跳组术中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明显缩短[(90.31±16.53)min vs.(107.25±17.01)min,P<0.05;(38.23±12.52)min vs.(66.58±19.79)min,P<0.05];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监护时间和并发症等2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窦性心律恢复率在出院时和术后3年明显增高(96%vs.68%,P<0.05;88%vs.60%,P<0.05).结论:心脏不停跳射频消融迷宫术治疗房颤在近、中期窦性心律恢复率均明显高于停跳下射频消融迷宫术.

    作者:蒋伟;林辉;李香伟;温昭科;龙小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2430例儿童眼病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解放军总医院住院儿童眼病的病种、好发年龄段、性别比例等问题,为儿童眼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1993-2014年收治的0~14岁儿童眼病患者2430例,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统计患儿2430例,男女比例2.14:1.眼外伤患者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3.7:1,8~11岁为发病高峰期.0~7岁儿童先天性眼病发病率较高,以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上睑下垂多见.斜视、弱视、屈光不正及眼底病主要集中在7~14岁年龄段,并以间歇性外斜视及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为主.眼部肿瘤中以角膜皮样瘤和视网膜母细胞瘤为主,好发年龄为1~6岁.结论:重视儿童眼病,定期行儿童眼科检查,及早治疗原发病,根据不同年龄段,预防儿童眼病的发生,保护儿童视功能的发育.

    作者:刘金花;张颖;彭广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脉搏灌注变异指数预测剖宫产产妇硬膜外阻滞后发生低血压的可行性

    目的:探讨脉搏灌注变异指数(PVI)预测剖宫产产妇硬膜外阻滞后发生低血压的可行性.方法:选取足月择期行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产妇67例,年龄19~34岁,ASA分级Ⅰ~Ⅱ级.产妇入手术室平稳呼吸5 min后监测和记录SBP、BDP、MAP、HR、PI和PVI值,硬膜外腔给药后每3 min测量1次SBP、BDP、MAP、HR,计算每个指标与其麻醉前基础值的大变化率,并按SBP或MAP的下降幅度是否超过基础值的30%,分为低血压组和无低血压组.结果:两组产妇的年龄、身高、体重、体质指数、孕周及SDP、DBP、MAP、HR的基础值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压组产妇的麻醉前PVI值高于无低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不同PVI值为界值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888,如以PVI值17.35作为发生低血压的界值,PVI预测硬膜外麻醉后剖宫产术发生低血压的敏感度为0.727,特异度为0.895.结论:麻醉前PVI值可以用来预测硬膜外阻滞后剖宫产术中低血压的发生.

    作者:彭永保;周群;郑剑锋;刘淮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伴有高血压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糖耐量特点分析

    目的:通过5点糖耐量及胰岛素释放试验分析伴有高血压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在糖代谢及胰岛素分泌、 血脂等方面的特点.方法:收集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在本院体检科体检的NAFLD伴高血压患者50例及无高血压的NAFLD患者50例,比较及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5点葡萄糖耐量及胰岛素释放试验结果,血脂、尿酸、ALT水平.结果:伴有高血压的NAFLD患者糖代谢异常发生率高于无高血压患者,两组在糖代谢异常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伴有高血压的NAFLD患者30 min胰岛素分泌呈现减低现象,180 min胰岛素分泌呈现相对高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总体趋势上看,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高血压组与无高血压组比较胰岛素分泌在30~120 min呈现减低趋势,三酰甘油在高血压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伴有高血压的NAFLD患者的糖代谢异常发生率高于无高血压的NAFLD患者,同时存在早相胰岛素分泌减低及胰岛素分泌延迟现象.

    作者:白雪梅;梁萍;张晶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感染指标在手足口病早期合并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对手足口病早期合并细菌感染患儿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细菌感染组63例,单纯病毒感染组63例,同时收集健康体检儿童63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IL-6、IL-10,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RP,酶联荧光法检测血清PCT,收集相应WBC结果,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检测单纯病毒感染组患儿血清IL-6、IL-10、CRP、PCT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水平,WBC水平稍低于正常对照组,其中IL-6、IL-10、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细菌感染组血清IL-6、IL-10、WBC、CRP、PCT水平均高于单纯病毒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水平,与单纯病毒感染组比较,血清WBC、CRP、PC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IL-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6、IL-10水平在手足口病早期明显升高,但在合并细菌感染和单纯细菌感染鉴别方面临床价值不显著;WBC、CRP、PCT水平对于鉴别手足口病早期是否合并细菌感染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韩雪;程江;左维泽;马雅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Hs-CRP与PCT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降钙素原(PCT)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80例新生儿败血症患者为败血症组、76例新生儿局部感染患者为局部感染组,健康对照组为78例健康新生儿.采用散射免疫比浊法和固相免疫色谱法分别测定血清Hs-CRP及PCT水平.进行全身感染相关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和危重评分(PCIS).结果:败血症组血清Hs-CRP和PCT水平明显高于局部感染组和对照组(P<0.01);而局部感染组血清Hs-CRP和PCT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Hs-CRP与PCT联合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敏感度、 特异度、 准确度分别为95.76%、71.32%、83.50%;PCT与SOFA及PCIS有一定相关性(P<0.05).结论:Hs-CRP和PCT联合检测能够提高对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价值.

    作者:朱丽坤;温洁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Most Care与FloTrac/Vigileo系统在监测脊柱外科手术患者术中循环容量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Most Care与FloTrac/Vigileo系统在监测脊柱手术患者术中循环容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0例行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使用MostCare和FloTrac/Vigileo系统进行监测,在麻醉诱导前(T1)、诱导后摆动手术体位前(T2)、俯卧位后(T3)、失血300 mL时(T4)、失血600 mL时(T5)、失血900 mL时(T6)、失血1200 mL时(T7)、失血1500 mL时(T8),采集所测的心排量(CO)、心脏指数(CI)及其他参数.结果:二者在各时点所测CO变化一致,各时点CI差值的偏倚范围分别为:0.05±0.42、0.03±0.50、0.06±0.50、0.07±0.46、0.04±0.39、0.07±0.41、0.02±0.45、0.02±0.48,二者测到的SVV在各时点的相关性差.结论:二者在心排血量监测方面有很好的一致性,在SVV的监测方面一致性差.

    作者:杨继光;杨改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氢气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海马CA1区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吸入高浓度氢气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105只,采用四血管阻断法(4-VO)建立全脑I/R损伤模型.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3组,即假手术组(SH组,n=15),模型组(4-VO组,n=45),治疗组(4-VO+H2组,n=45).检测各组再灌注72 h、9 d尼氏染色海马CA1区锥形神经元、免疫组织化学法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抗体(NeuN)、小胶质细胞特异性蛋白抗体(Iba1)染色计数以及免疫荧光双标NeuN与Iba1观察神经元与小胶质细胞的位置关系;再灌注9 d后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空间定位和学习记忆能力.结果:与4-VO组相比,4-VO+H2组于再灌注72 h及9 d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更接近正常,神经元存活数量明显增多(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4-VO+H2组神经元存活数量明显高于4-VO组(P<0.05),4-VO组小胶质细胞数量明显高于4-VO+H2组(P<0.05).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4-VO+H2组第4象限游泳时间明显长于4-VO组(P<0.05).结论:再灌注同时吸入高浓度氢气对大鼠全脑I/R损伤海马CA1区神经元可产生明确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氢气抑制I/R后小胶质细胞的激活与活化有关.

    作者:袁楠楠;夏裕宁;张鑫磊;梁维;魏佑震;谭永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腰部脊柱推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0例

    目的:观察腰部脊柱推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研究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腰椎脊柱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膝关节局部推拿治疗,手法操作每周3次,共治疗4周.在治疗后及3个月后比较两组VAS评分、WOMAC骨关节炎量表评分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及治疗结束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分别为(3.0±1.5)分和(3.3±1.6)分,WOMAC骨关节炎量表疼痛评分分别为(68.6±35.0)分和(72.4±34.5)分,WOMAC骨关节炎量表僵硬评分分别为(9.5±20.6)分和(11.8±18.9)分,WOMAC骨关节炎量表功能评分分别为(225.7±173.4)分和(245.3±166.9)分;对照组疼痛VAS评分分别为(3.8±1.7)分和(4.6±1.8)分,WOMAC骨关节炎量表疼痛评分分别为(90.2±37.3)分和(107.1±38.7)分,WOMAC骨关节炎量表僵硬评分分别为(19.4±23.1)分和(23.5±20.9)分,WOMAC骨关节炎量表功能评分分别为(313.8±186.0)分和(332.9±157.4)分.上述时间点两组与治疗前功能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提高(P<0.05).上述时间点两组相互比较,治疗组患者疼痛VAS评分、WOMAC骨关节炎量表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部脊柱推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腰膝同治是提高本病疗效的有效方法.

    作者:田强;赵家友;郭汝松;范志勇;吴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低浓度二甲双胍对肝癌细胞线粒体形态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低浓度二甲双胍对人肝癌HepG2细胞线粒体形态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人肝癌细胞株HepG2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用0 mmol/L(对照组)、1 mmol/L(实验组)的二甲双胍对其进行处理,在低氧(1%)的恒温恒湿箱中孵育12 h后.采用Mitoview Orange染色及透射电镜,检测二甲双胍对HepG2细胞线粒体形态结构及数目的影响;采用复合物Ⅰ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的活性.结果:Mitoview Orange染色发现,在低氧条件下,与对照组比较,低浓度二甲双胍对实验组HepG2细胞线粒体形态结构及数目影响不大,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透射电镜观察结果相一致.但DAK法结果显示,实验组HepG2细胞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的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氧条件下,低浓度二甲双胍对肝癌HepG2细胞线粒体形态结构及数目没有明显影响,但显著降低其线粒体活性.

    作者:陈纪涛;陈良才;贾小婷;梁敏;石波云;刘季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