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TLR-4信号通路对COPD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合成分泌IFN-γ、PDGF-AB的影响

王鹏雁;蒋明;韩旭惠;王昌明;杨丹

关键词:脂多糖, TLR4信号通路,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摘要:目的:探讨TLR-4信号通路在COPD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合成分泌IFN-γ、PDGF-AB中的作用。方法:消化、分离及纯化COPD大鼠原代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并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TLR-4抑制剂组(TAK242)、LPS+TAK242组; 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PASMCs 中TLR4和 NF-κB 的基因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PASMCs上清液中IFN-γ、PDGF-AB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PS组TLR-4和NF-κB 的基因表达水平及上清液中IFN-γ、PDGF-AB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 <0.05),而TAK242组显著降低(P <0.05);使用TAK242预处理后,再给予相同浓度LPS刺激,与LPS组相比,其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 <0.05)。结论:LPS介导的TLR4信号通路参与COPD大鼠PASMCs 合成分泌IFN-γ、PDGF-AB因子的调控,进而影响炎症反应及肺血管重塑。本实验为临床早期干预COPD提供了理论依据。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他克莫司治疗婴幼儿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评估他克莫司对婴幼儿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SRNS)的疗效、副作用及复发情况。方法:2011年8月至2014年8月期间,他克莫司治疗22例婴幼儿SRNS患儿(治疗组),随访1年,回顾该些病例临床资料,并对照23例予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的婴幼儿SRNS的患儿(对照组),分析两组病例各时间点的尿蛋白、肾功能、血糖、淋巴细胞计数、感染人次及蛋白尿复发率。结果:所有SRNS患儿均行肾脏病理活检,病理类型以微小病变型(MCD)为主。随访至6个月时,治疗组尿蛋白完全缓解率达63.64%,总缓解率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24 h尿蛋白定量分别为67.88 mg/(kg·d),较治疗前的657.5 mg/(kg·d)显著降低,而且明显低于对照组6个月的305.55 mg/(kg·d),P <0.01。治疗1年后,治疗组患儿的各项淋巴细胞计数分别较治疗前显著降低(CD4+795.16 vs.1697.45个/uL、CD8+496.85 vs.1265.63个/uL、CD19+358.23 vs.779.34个/uL)。观察期内,治疗组的感染人次明显低于对照组,但两组的尿蛋白复发率及复发人次差异均无显著性。至随访结束,尚无出现肾功能不全及血糖升高病例。结论:他克莫司治疗婴幼儿SRNS患儿仍有一定临床疗效及自身优势(感染率较低,用药较安全),但并不能由此而减低该类患儿病情的复发率,而且远期预后仍尚不清晰。

    作者:廖欣;高岩;李颖杰;杨华彬;钟发展;邓会英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对如何鉴定重复发表论文的声明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胃管内引流在治疗食管癌术后胸内局限性纵隔瘘中的应用

    在食管胃吻合口瘘中,以胸内纵隔瘘的处理为棘手,是导致食管癌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据病情发展可将其分为局限性吻合口瘘与非吻合口瘘。而相关文献的诊疗多围绕后者。随着对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重视度提高和相关辅助检查的进步,在早期吻合口瘘阶段即可做出诊断,而关于前者诊疗的文献却寥寥无几,本研究不同于传统引流方法:(1)胃管无需插入吻合口,避免了扩大吻合口的风险;(2)经改进的胃管同样可对脓液进行充分引流;(3)与单纯应用抗生素和禁饮食相比较主动,更无需被动待病情发展至非局限性吻合口瘘再采取措施,临床效果较好,且简单安全。现将胸内局限性纵隔瘘的诊疗经验交流如下。

    作者:代小探;李子海;张百江;宋平平;刘希斌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右美托咪啶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应激反应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 CPB)和手术刺激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及应激激素的释放,引发胰岛素抵抗,血糖升高。右美托咪啶(dexmedetomidine, DEX )具有抑制交感和应激反应的作用,能减少应激性的高血糖。但DEX对CPB下应激反应和胰岛素抵抗有无影响少有报道,本研究旨在观察DEX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应激反应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蒋洪宇;于晋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脓毒症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

    据国外流行病学调查[1]显示,全球每年约3150万例脓毒症患者和1940万例严重脓毒症患者,每年因脓毒症死亡的人数约530万。近年来,尽管脓毒症的治疗已经取得较大进步,但脓毒症患者的死亡率仍保持在25%~30%,脓毒症休克患者的死亡率高达50%[2-4]。所以,急需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来缓解这种压力。前不久JAMA杂志上发布由美国危重病医学会( Society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 SCCM)及欧洲危重病医学会(European Society Intensive Care Medicine, ESICM)发起制定的脓毒症新定义[5],指出脓毒症是针对感染的宿主反应失调引起的致命性器官功能障碍;而脓毒症休克是脓毒症伴有持续性低血压,在充分液体复苏后仍需要升压药或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平均动脉压≥65 mmHg且血清乳酸水平升高(>2 mmol/L)。新定义在发布以来受到众多学术组织的反对,毕竟重新定义临床综合征本就不简单,新标准用于临床实践是否改善患者的预后还有待进一步观察。两个或两个以上重要器官同时或序贯发生功能障碍被称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目前评估MODS严重程度常用的标准有逻辑器官功能障碍评分(logistic organ dysfunction score, LODS)、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equential [sepsis-related]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 SOFA)、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标准以及快速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quickSOFA, qSOFA),各种评分旨在快速准确地预测疾病的死亡率,并指导临床治疗。然而,无论是新定义还是诊治新方法都离不开对疾病本身的了解,本文就MODS的病理生理机制展开论述。

    作者:易梦秋;余旻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合并心电图异常患者的影响

    目的:分析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合并心电图异常患者的心功能变化、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数、日均住院费用、抗生素使用率等情况的影响。方法:将5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26例)与对照组(26例),对照组采用脑卒中疾病常规治疗,康复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康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心肌酶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康复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一般资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的心肌标志物、Barthel指数、日均住院费用及抗生素使用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康复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康复治疗可改善急性脑卒中合并心电图异常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减少日均住院费用、减少抗生素使用率。

    作者:金国华;孟凡萍;王丽晶;张贞;王勤鹰;余敏;姜嘟嘟;顾勤;陆静珏;詹青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腔内心电图技术用于新生儿PICC置管头端定位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腔内心电图技术辅助提高新生儿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一次性尖端到位率。方法:应用腔内心电图技术置管的28例新生儿为观察组,随机抽取28例应用常规方法行PICC置管的新生儿为对照组。观察组心电图定位技术后结合X光片双重定位导管尖端位置,对照组常规置管后行X片定位。比较两组导管尖端一次性到位率;同时,计算观察组P波在QRS波不同高度情况下导管尖端一次性到位率、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观察组导管尖端一次性到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当P波在QRS波50%~70%高度时,导管尖端到位率为100%,敏感度及特异度都为100%。结论:应用腔内心电图技术辅助PICC置管到位率高,在置管过程中,出现特异性P波在QRS波幅50%~70%高度时,敏感度和特异度高,此方法能缩短患者治疗的时间,无放射污染,可替代传统X线来确认导管的位置,值得在新生儿临床推广。

    作者:吴文理;陈佩仪;宋燕伶;徐燕芳;何丽兰;林娜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徐州地区不同孕期、不同年龄段孕妇母血微量元素水平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孕期、不同年龄段孕妇母血微量元素钙、镁、锌、铁、铜含量水平的差异性,及其与孕期和年龄相关性。方法:检测10131例孕早、中期孕妇血清的钙、镁、锌、铁、铜含量,早、中期妊娠分别按年龄分为3个阶段(≤25岁、25~35岁、≥35岁)进行分析。结果:(1)孕早、中期相比,铜水平较低,锌、镁、铁水平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钙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孕早期不同年龄段5种微量元素比较,只有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35岁及≥35岁年龄段比≤25岁高(P <0.05),其余4种微量元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孕中期不同年龄段5种微量元素比较,锌和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35岁及≥35岁年龄段比≤25岁高(P <0.05),其余3种微量元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1)孕早、中期孕妇体内微量元素镁、锌、铁、铜存在差异,钙没有明显差异;(2)不同年龄阶段孕妇体内微量元素存在差异;(3)根据孕妇不同孕期不同年龄阶段各种微量元素含量特点补充微量元素,满足母儿需求。

    作者:朱锦明;褚英;吴庆荣;刘杰;李敏;何苗;彭风云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18F-FDG和99mTc-MIBI双核素心肌代谢/灌注显像及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在糖尿病心肌损害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18F-FDG 和99mTc-MIBI 双核素心肌代谢/灌注显像(DISA)及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在糖尿病心肌损害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32例糖尿病患者及26例正常志愿者行双核素心肌代谢/灌注显像及门控心肌灌注显像,评价糖尿病患者及正常志愿者心肌缺血、存活及心功能状况。结果:32例糖尿病患者中有21例(21/32,65.6%),共47个区域出现心肌血流灌注显像异常,表现为非节段性、散在的多发放射性核素分布稀疏区,但在心肌代谢显像上均有18F-FDG核素摄取,即血流灌注/代谢不匹配,提示有心肌损害并存活。26例正常志愿者中双核素心肌代谢灌注显像未见明显异常。与正常志对照组比较,糖尿病患者出现心肌血流灌注异常的概率明显增高(P <0.01),但是两组的心肌代谢未见明显差异。糖尿病组及正常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别为(54.3±7.2)%及(67.3±4.9)%,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18F-FDG 和99mTc-MIBI双核素心肌代谢/灌注显像一次显像可同时得到灌注和代谢两种信息,并可同时采用门控心肌灌注显像评价心脏功能,有助于糖尿病心脏损害的早期诊断并指导治疗。

    作者:张伟晓;盛丹丹;许小飞;王成;周玲玲;刘雅洁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CXCR3过表达体外对T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侵袭的影响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XCR3的表达对T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细胞Jurkat的侵袭影响。方法:通过RT-PCR法扩增获得小鼠CXCR3序列片段,构建过表达CXCR3慢病毒(GFP & Puromycin),感染Jurkat细胞株,检测细胞表面CXCR3的表达。将过表达细胞株置入Transwell小室侵袭模型,研究CXCR3表达增高能否增强白血病细胞的侵袭。结果:慢病毒感染白血病细胞株96 h后观察到GFP表达(<10%),经筛选后GFP表达>90%。CXCR3表达较慢病毒载体组高90%,成功构建过表达CXCR3白血病细胞株。其中,过表达细胞株的侵袭率(12.71±1.03)%较对照组(6.82±0.49)%显著增高(P<0.0001)。结论:CXCR3的表达与白血病的侵袭密切相关;CXCR3的表达增高能增强白血病细胞的侵袭,可能是T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侵袭机制之一。

    作者:丁文姣;冯晓勤;贾春宏;黄智;李春富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25(OH)D水平与慢性炎症状态及营养不良的关系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25(OH)D水平与慢性炎症状态及营养不良的关系。方法:测定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透析室119例MHD患者血25(OH)D水平,根据25(OH)D的水平分为维生素D缺乏组:25(OH)D ≤15 ng/mL;不足组:15 ng/mL <25(OH)D ≤30 ng/mL;正常组:25(OH)D>30 ng/mL。比较3组患者炎症因子及营养指标的关系。结果:本组患者血25(OH)D水平3.4~45.3 ng/mL (27.5±14.8) ng/mL,维生素缺乏和不足的比例为88.2%。正常组与缺乏和不足组在年龄、炎症因子(IL-6、TNF-α、CRP)、营养指标(Alb、PA、SGA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MHD患者血25(OH)D水平与营养不良的发生存在密切的关系,它可能通过抑制机体慢性炎症状态改善MHD患者的营养状态。

    作者:黄兰;周瑾;王小丽;赵亚娟;胡桂才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经下睑缘切口中面部年轻化手术的疗效

    中面部年轻化一直是面部年轻化的重点和难点,操作简单、损伤小、效果好、持续时间长的手术方式,一直是整形外科医生的追求目标。2014年5月至2015年8月,笔者经下睑缘切口进行眼袋整形术的同时,在切口内双向悬吊颧脂肪垫,临床应用35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盛华;陈志鹏;丁祖烈;陈滔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右美托咪定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行瓣膜置换患者术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50例择期行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研究组诱导前15 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随后以0.5μg/(kg·h)泵注至术毕,对照组采用同样方法静脉泵注等容量生理盐水。于术前、术毕、术后24、48 h抽取中心静脉血测定BUN、Scr和Cys C浓度;记录停留ICU时间。结果: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的 Scr和Cys C在术后24 h显著上升,而BUN在术后24、48 h均有显著上升(P <0.05);而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术后24 h的Scr、BUN、Cys C浓度显著降低(P <0.05);而且ICU停留时间更短(P <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改善瓣膜置换术后肾功能,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张政;何江;李莎;何波;蔡珺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丙泊酚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血脊髓屏障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血脊髓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72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I/R)、丙泊酚组(I/R + P)。 I/R和I/R+P组阻断腹主动脉30 min。I/R + P组于主动脉阻断前10 min和再灌注即刻泵注丙泊酚,另两组泵注生理盐水。再灌注24、48 h行神经功能评分,EB检测血脊髓屏障的通透性,Western blot,RT-PCR检测MMP-9、claudin-5、NF-κB表达,HE染色观察形态变化。结果:与Sham组相比,I/R组神经功能评分降低,屏障通透性增加,MMP-9、NF-κB表达增多, claudin-5表达减少(P<0.05);与I/R组相比,I/R+P组神经功能评分增高,屏障通透性降低,MMP-9、NF-κB表达减少,claudin-5表达增多(P <0.05)。结论:丙泊酚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血脊髓屏障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抑制MMP-9的表达,减少claudin-5的丢失有关。

    作者:解立杰;黄锦秀;胡霁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TLR-4信号通路对COPD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合成分泌IFN-γ、PDGF-AB的影响

    目的:探讨TLR-4信号通路在COPD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合成分泌IFN-γ、PDGF-AB中的作用。方法:消化、分离及纯化COPD大鼠原代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并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TLR-4抑制剂组(TAK242)、LPS+TAK242组; 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PASMCs 中TLR4和 NF-κB 的基因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PASMCs上清液中IFN-γ、PDGF-AB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PS组TLR-4和NF-κB 的基因表达水平及上清液中IFN-γ、PDGF-AB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 <0.05),而TAK242组显著降低(P <0.05);使用TAK242预处理后,再给予相同浓度LPS刺激,与LPS组相比,其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 <0.05)。结论:LPS介导的TLR4信号通路参与COPD大鼠PASMCs 合成分泌IFN-γ、PDGF-AB因子的调控,进而影响炎症反应及肺血管重塑。本实验为临床早期干预COPD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王鹏雁;蒋明;韩旭惠;王昌明;杨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抗风湿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循证药学评价

    风湿病是一组以侵犯关节、骨骼、肌肉、血管等结缔组织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治疗是风湿病的主要治疗手段,抗风湿药物会引发多种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肾脏损害以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等,甚至导致抗风湿治疗失败。如何合理使用抗风湿药物,是风湿性疾病治疗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循证药学(evidence-based pharmacy)是指临床药师搜集、评价科研证据(文献),评估其在制订治疗方案中的作用,并以此做出临床药物治疗决策的临床实践方法。

    作者:秦娜;魏立伟;刘晓红;张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关系

    目的:探讨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S)的关系,为糖尿病合并有高血压病的患者提供佳的治疗方案。方法:初诊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性别分层后以有无高血压病史分成合并组和非合并组,前者再根据服降压药的情况分成未服药组、服钙通道阻滞剂(CCB)组、服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组。结果:女性合并有高血压病组IAI、肾素及血管紧张素Ⅱ水平高于非合并组。服降压药者血压明显较未用药者低,女性组中服用ARB的收缩压较服用CCB者更低。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女性组中HOMA-IR与血管紧张素II及醛固酮的水平呈正相关,IAI与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的水平呈负相关。结论:在初诊的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中RASS参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发展,因此首选RASS拮抗剂有助于更好地控制血糖。

    作者:黄祺;朱圣炜;浦丹凤;程海燕;卜瑞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雷公藤甲素对哮喘小鼠气道重塑及对STAT6、eotaxin的影响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对哮喘小鼠气道重塑及对信号转导子及转录激活因子6(STAT6)、酸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卵蛋白(OVA)哮喘模型,30只随机分3组:对照组、哮喘组及雷公藤甲素组,在末次激发24 h后对肺组织染色处理,采用半定量法对支气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进行判定,计算气道上皮细胞中杯状细胞的比例,采用McMillan方法对气道黏液进行评分,并测定羟脯氨酸的含量。通过免疫组化、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肺组织与气道上皮中的STAT6、eotaxin mRNA及STAT6、eotaxin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哮喘组相比,雷公藤甲素组的支气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减轻,黏液指数为(1.31±0.23)分,羟脯氨酸为(284±13)μmg/100 mg,与哮喘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同时STAT6、eotaxin mRNA及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P <0.05);经直线相关分析发现,气道上皮STAT6蛋白表达与eotaxin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 =0.668,P <0.05)。结论:雷公藤甲素可抑制哮喘气道重塑,可能是通过下调STAT6、eotaxin表达实现的。

    作者:张炜;黄林洁;陈茗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遵义汉族载脂蛋白A5(c.553G/T)基因多态性与高甘油三酯血症

    目的:探讨Apo A5基因c.553G/T多态性与遵义汉族HTG相关性。方法:用PCR-RFLP技术检测分析103例HTG患者和165例正常对照者Apo A5 c.553G/T多态性及地区分布差异。结果:两组中ApoA5 c.553G/T基因型频率有显著差异(P <0.05),c.553T基因在HTG组中频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 <0.05),对HTG具有独立影响(OR =15.768,95%CI:5.916~42.025,P <0.001);与我国汉族正常人群比较明显低于台湾、江苏和湖北(P <0.05),与湖南和新疆相似(P >0.05);在HTG人群中,与江苏相似(P >0.05),明显高于新疆、低于台湾(P <0.05)。结论:ApoA5 c.553G/T多态与遵义汉族HTG发病存在相关性及地区差异,c.553T基因可能是HTG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余晓;戴华玉;王业忠;耿争光;张志敏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和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的相关性

    目的:探究外周血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和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4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外周血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年龄、性别、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和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的相关性。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LR是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的危险因素(OR=3.162,95%CI:1.556~7.421,P<0.05)。结论:PLR是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临床工作中应重视PLR异常变化的2型糖尿病患者。

    作者:刘光辉;方萍;赵家胜 刊期: 2016年第20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