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非去T细胞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植入失败的初步分析

顾斌;陈广华;马骁;傅琤琤;韩悦;唐晓文;金正明;苗瞄;仇惠英;孙爱宁;吴德沛

关键词:非去T细胞, 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 植入失败
摘要:目的:总结非去T细胞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术(HCT)后植入失败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其原因与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实施非去T细胞半相合HCT的174例患者,移植前监测患者外周血供体特异性HLA抗体(DSA),阳性者给予丙种球蛋白或血浆置换。结果:3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发生植入失败,发生率为1.72%。1例原发性植入失败给予同胞半相合二次HCT后仍未植入,白血病未复发,但血象三系持续低下,二次移植后8月死于肺部感染。2例继发性植入失败,一例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的供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输注后16 d获得完全植入,至今无病存活30个月;另一例发生植入失败前监测到DSA阳性,平均荧光强度(MFI)值15000,给予美罗华后MFI转阴,并输注G-CSF动员的供体PBMNC,输注后14d获得再次完全植入,至今无病存活41个月。结论:植入失败是非去T细胞半相合HCT少见却致命的并发症,美罗华后输注供体PBMNC是治疗DSA相关性植入失败的有效措施,值得进一步研究。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非去T细胞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植入失败的初步分析

    目的:总结非去T细胞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术(HCT)后植入失败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其原因与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实施非去T细胞半相合HCT的174例患者,移植前监测患者外周血供体特异性HLA抗体(DSA),阳性者给予丙种球蛋白或血浆置换。结果:3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发生植入失败,发生率为1.72%。1例原发性植入失败给予同胞半相合二次HCT后仍未植入,白血病未复发,但血象三系持续低下,二次移植后8月死于肺部感染。2例继发性植入失败,一例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的供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输注后16 d获得完全植入,至今无病存活30个月;另一例发生植入失败前监测到DSA阳性,平均荧光强度(MFI)值15000,给予美罗华后MFI转阴,并输注G-CSF动员的供体PBMNC,输注后14d获得再次完全植入,至今无病存活41个月。结论:植入失败是非去T细胞半相合HCT少见却致命的并发症,美罗华后输注供体PBMNC是治疗DSA相关性植入失败的有效措施,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顾斌;陈广华;马骁;傅琤琤;韩悦;唐晓文;金正明;苗瞄;仇惠英;孙爱宁;吴德沛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外周型强直性脊柱炎中附着点相关炎症的MRI表现

    目的:探讨外周型强直性脊柱炎的MRI表现。方法:收集我院经临床确诊为外周型强直性脊柱炎13例患者的MRI图像行回顾性分析,将MRI表现分为肌腱或韧带附着点炎、骨髓水肿、滑膜炎、滑囊炎、腱鞘炎五种。结果:膝关节MRI表现:附着点炎8膝,主要位于髌韧带髌骨附着点、髌韧带胫骨附着点、股四头肌肌腱髌骨端附着点;骨髓水肿8膝;滑膜炎5膝;滑囊炎3膝;腱鞘炎4膝。踝关节MRI表现:附着点炎3踝,位于足底筋膜跟骨附着点、跟腱跟骨附着点;骨髓水肿1踝;腱鞘炎4踝。结论:外周型强直性脊柱炎好发于下肢关节,结合HLA-B27检查,MRI的附着点相关炎症可对其早期诊断。

    作者:李国;李建军;詹峰;陈峰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丙泊酚及右美托咪定对新生大鼠离体海马神经元突起和突触的影响及机制

    目的:探讨丙泊酚及右美托咪定对新生大鼠离体海马神经元突起和突触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原代培养新生SD大鼠海马神经元。 C组空白对照、S组丙泊酚溶剂对照、P组加丙泊酚、D组加右美托咪定、PD组复合丙泊酚和右美托咪定、Y组为育亨宾+PD组。继续培养24 h,进行神经元形态学和蛋白表达的观察。结果:丙泊酚引起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平均突起总长度和突触素,BDNF、TrkB和CRMP-2蛋白表达降低,影响神经元发育;而复合右美托咪定,减轻了其对神经元的影响;复合右美托咪定和育亨宾, BDNF、TrkB、CRMP-2蛋白表达降低,减弱了单纯复合右美托咪定的作用。结论:丙泊酚影响新生大鼠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突起和突触的发育,右美托咪定通过上调BDNF、TrkB和 CRMP-2的表达减轻丙泊酚的影响。右美托咪定减轻了丙泊酚影响海马神经元突起和突触发育的作用,可能部分与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有关。

    作者:薄立军;张馥镇;于沛霞;康荣田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抗风湿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循证药学评价

    风湿病是一组以侵犯关节、骨骼、肌肉、血管等结缔组织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治疗是风湿病的主要治疗手段,抗风湿药物会引发多种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肾脏损害以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等,甚至导致抗风湿治疗失败。如何合理使用抗风湿药物,是风湿性疾病治疗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循证药学(evidence-based pharmacy)是指临床药师搜集、评价科研证据(文献),评估其在制订治疗方案中的作用,并以此做出临床药物治疗决策的临床实践方法。

    作者:秦娜;魏立伟;刘晓红;张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CXCR3过表达体外对T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侵袭的影响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XCR3的表达对T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细胞Jurkat的侵袭影响。方法:通过RT-PCR法扩增获得小鼠CXCR3序列片段,构建过表达CXCR3慢病毒(GFP & Puromycin),感染Jurkat细胞株,检测细胞表面CXCR3的表达。将过表达细胞株置入Transwell小室侵袭模型,研究CXCR3表达增高能否增强白血病细胞的侵袭。结果:慢病毒感染白血病细胞株96 h后观察到GFP表达(<10%),经筛选后GFP表达>90%。CXCR3表达较慢病毒载体组高90%,成功构建过表达CXCR3白血病细胞株。其中,过表达细胞株的侵袭率(12.71±1.03)%较对照组(6.82±0.49)%显著增高(P<0.0001)。结论:CXCR3的表达与白血病的侵袭密切相关;CXCR3的表达增高能增强白血病细胞的侵袭,可能是T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侵袭机制之一。

    作者:丁文姣;冯晓勤;贾春宏;黄智;李春富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间歇性高效血液透析滤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远期影响

    目的:探讨间歇性高效on-line血液透析滤过(HDF)对维持性血透(MHD)患者肾性贫血的远期影响。方法:80例MHD患者分为间歇性高效HDF组(50例)和常规血液透析组(HD组,30例),比较两组入组时及随访第3、6、12、36、60个月患者的Kt/V、β2-MG、CRP、Hb和每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用量与红细胞压积(Hct)比值(EPO/Hct)的变化。结果:与同期HD组相比,间歇性高效HDF组在随访第3、6、12、36、60个月时Kt/V、Hb均显著增高(P=0.041,P=0.002;P=0.012,P <0.001;P =0.011,P <0.001;P =0.011, P <0.001;P =0.011,P <0.001),β2-MG、CRP和EPO/Hct均显著降低(在各随访时间点β2-MG和CRP均P <0.001;EPO/Hct随访3个月时 P =0.025,其余随访时间点均P <0.001)。相关性分析提示EPO/Hct与Kt/V呈负相关(r =-0.37,P =0.02),与β2-MG及CRP呈正相关(r =0.79,P <0.01;r =0.65,P <0.01)。结论:与单纯HD治疗相比,间歇性高效on-line HDF治疗可进一步增加小、中、大尿毒症毒素的清除和减轻体内炎症状态,改善MHD患者的EPO低反应性,有利于肾性贫血的纠正和减少EPO用量。

    作者:陈玉锦;连希艳;陈西北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丙泊酚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血脊髓屏障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血脊髓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72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I/R)、丙泊酚组(I/R + P)。 I/R和I/R+P组阻断腹主动脉30 min。I/R + P组于主动脉阻断前10 min和再灌注即刻泵注丙泊酚,另两组泵注生理盐水。再灌注24、48 h行神经功能评分,EB检测血脊髓屏障的通透性,Western blot,RT-PCR检测MMP-9、claudin-5、NF-κB表达,HE染色观察形态变化。结果:与Sham组相比,I/R组神经功能评分降低,屏障通透性增加,MMP-9、NF-κB表达增多, claudin-5表达减少(P<0.05);与I/R组相比,I/R+P组神经功能评分增高,屏障通透性降低,MMP-9、NF-κB表达减少,claudin-5表达增多(P <0.05)。结论:丙泊酚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血脊髓屏障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抑制MMP-9的表达,减少claudin-5的丢失有关。

    作者:解立杰;黄锦秀;胡霁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经下睑缘切口中面部年轻化手术的疗效

    中面部年轻化一直是面部年轻化的重点和难点,操作简单、损伤小、效果好、持续时间长的手术方式,一直是整形外科医生的追求目标。2014年5月至2015年8月,笔者经下睑缘切口进行眼袋整形术的同时,在切口内双向悬吊颧脂肪垫,临床应用35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盛华;陈志鹏;丁祖烈;陈滔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鼻敏灵抑菌型鼻腔喷雾器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疗效

    目的:探讨鼻敏灵抑菌型鼻腔喷雾器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将58例变应性鼻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孟鲁司特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鼻敏灵抑菌型鼻腔喷雾器喷鼻,2喷/鼻孔,4次/d,分别记录治疗期间患儿鼻部症状评分、全身症状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用药情况评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患儿治疗2、4、8及12周鼻部症状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同组治疗前后鼻部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组患儿治疗4、8及12周VAS评分、用药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组治疗前后VAS评分、用药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鼻敏灵抑菌型鼻腔喷雾器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变应性鼻炎患儿的症状,减少鼻用激素的使用,应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霞;王永霞;王宝力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MAWBP在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

    目的:观察过表达MAWBP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的影响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将caco-2、HT-29细胞分为过表达MAWBP组和空载组,用慢病毒载体构建稳定过表达MAWBP的结直肠癌细胞株,Western blot 和 q-PCR 实验验证细胞中 MAWBP 的表达水平;MTT 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细胞中EMT以及MAPK通路标志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过表达MAWBP组中MAWBP的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较空载组升高;MTT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提示过表达组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侵袭率较空载组降低( P <0.05);过表达组细胞中EMT标志蛋白E-cadherin表达上调,Snail表达下调,MAPK通路标志蛋白p-ERK和p-38表达水平下调。结论:过表达MAWBP 可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的能力,这种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 MAPK 通路和调控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过程而产生。

    作者:陈羽青;赵芯梅;李志军;陈声波;刘逸;智发朝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及肾移植患者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的研究

    目的:了解3种不同肾脏替代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情况,分析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对行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血透、腹透、移植)进行横断面调查,使用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hort form 36 health survey questionnaire, SF-36)、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分析生活质量与睡眠质量、一般人口学情况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共有384例患者参与此研究。肾移植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高于血透及腹透患者;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得分在3组患者中低。大多患者均存在睡眠障碍,其中肾移植患者在3组患者中睡眠质量好。老年、睡眠障碍与高碱性磷酸酶水平与低生理综合得分相关;年龄、是否独居、睡眠质量及血清白蛋白水平与精神综合得分相关。结论: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较差,睡眠障碍十分普遍。肾移植患者比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显著提高。寻找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对提高其生存率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叶佩仪;张喆;誉翠颜;谢碧琴;晏星;肖观清;孔耀中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右美托咪定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行瓣膜置换患者术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50例择期行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研究组诱导前15 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随后以0.5μg/(kg·h)泵注至术毕,对照组采用同样方法静脉泵注等容量生理盐水。于术前、术毕、术后24、48 h抽取中心静脉血测定BUN、Scr和Cys C浓度;记录停留ICU时间。结果: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的 Scr和Cys C在术后24 h显著上升,而BUN在术后24、48 h均有显著上升(P <0.05);而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术后24 h的Scr、BUN、Cys C浓度显著降低(P <0.05);而且ICU停留时间更短(P <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改善瓣膜置换术后肾功能,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张政;何江;李莎;何波;蔡珺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在肝细胞癌中的病理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

    肝癌是全世界范围内常见的致死性肿瘤之一。肝癌在常见的肿瘤类型中排名第6位,在所有癌症相关死亡中位于第2位[1]。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是肝细胞肝癌发生的高危因素。据统计,目前全世界范围内有超过3.5亿的HBV携带者。然而,HBV相关性肝细胞肝癌的发生机制目前仍未完全阐明。 HBV的X基因编码的多功能蛋白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 hepatitis B virus X protein, HBx)被认为是HBV致癌的重要因素[2]。本文将就目前HBx在肝细胞肝癌中的相关研究进行综合叙述。

    作者:许侨东;颜永聪;黄拼搏;肖治宇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25(OH)D水平与慢性炎症状态及营养不良的关系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25(OH)D水平与慢性炎症状态及营养不良的关系。方法:测定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透析室119例MHD患者血25(OH)D水平,根据25(OH)D的水平分为维生素D缺乏组:25(OH)D ≤15 ng/mL;不足组:15 ng/mL <25(OH)D ≤30 ng/mL;正常组:25(OH)D>30 ng/mL。比较3组患者炎症因子及营养指标的关系。结果:本组患者血25(OH)D水平3.4~45.3 ng/mL (27.5±14.8) ng/mL,维生素缺乏和不足的比例为88.2%。正常组与缺乏和不足组在年龄、炎症因子(IL-6、TNF-α、CRP)、营养指标(Alb、PA、SGA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MHD患者血25(OH)D水平与营养不良的发生存在密切的关系,它可能通过抑制机体慢性炎症状态改善MHD患者的营养状态。

    作者:黄兰;周瑾;王小丽;赵亚娟;胡桂才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脂联素与尿蛋白、血压及血糖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脂联素与尿蛋白、血压及血糖的相关性。方法:入选的患者根据尿微量白蛋白/肌酐(ACR)将患者分为3组,单纯糖尿病组(ACR <30 mg/g);微量白蛋白尿组(ACR:30~300 mg/g);大量白蛋白尿组(ACR >300 mg/g)。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尿脂联素水平。结果:相关分析尿脂联素与ACR、血肌酐、血脂联素、年龄、HbA1c、LDL-C、收缩压呈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71、0.52、0.77、0.21、0.23、0.31、0.22,均P <0.05)。与BMI、腰臀比呈反向关系(r分别为-0.32、-0.45,均P <0.05);多元Logisitic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尿脂联素与年龄、收缩压、血肌酐、24 h尿蛋白排泄率、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ACR相关(β分别为0.210、0.114、0.127、0.124、0.421、0.753、0.010,均P <0.05);校正上述指标,发现尿脂联素与ACR独立相关,并且随ACR升高而升高。结论:尿脂联素可能是评估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指标;与ACR、血压及血糖相关。

    作者:李爱琴;匡霞;林立平;王钧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遵义汉族载脂蛋白A5(c.553G/T)基因多态性与高甘油三酯血症

    目的:探讨Apo A5基因c.553G/T多态性与遵义汉族HTG相关性。方法:用PCR-RFLP技术检测分析103例HTG患者和165例正常对照者Apo A5 c.553G/T多态性及地区分布差异。结果:两组中ApoA5 c.553G/T基因型频率有显著差异(P <0.05),c.553T基因在HTG组中频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 <0.05),对HTG具有独立影响(OR =15.768,95%CI:5.916~42.025,P <0.001);与我国汉族正常人群比较明显低于台湾、江苏和湖北(P <0.05),与湖南和新疆相似(P >0.05);在HTG人群中,与江苏相似(P >0.05),明显高于新疆、低于台湾(P <0.05)。结论:ApoA5 c.553G/T多态与遵义汉族HTG发病存在相关性及地区差异,c.553T基因可能是HTG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余晓;戴华玉;王业忠;耿争光;张志敏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合并心电图异常患者的影响

    目的:分析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合并心电图异常患者的心功能变化、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数、日均住院费用、抗生素使用率等情况的影响。方法:将5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26例)与对照组(26例),对照组采用脑卒中疾病常规治疗,康复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康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心肌酶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康复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一般资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的心肌标志物、Barthel指数、日均住院费用及抗生素使用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康复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康复治疗可改善急性脑卒中合并心电图异常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减少日均住院费用、减少抗生素使用率。

    作者:金国华;孟凡萍;王丽晶;张贞;王勤鹰;余敏;姜嘟嘟;顾勤;陆静珏;詹青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腔内心电图技术用于新生儿PICC置管头端定位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腔内心电图技术辅助提高新生儿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一次性尖端到位率。方法:应用腔内心电图技术置管的28例新生儿为观察组,随机抽取28例应用常规方法行PICC置管的新生儿为对照组。观察组心电图定位技术后结合X光片双重定位导管尖端位置,对照组常规置管后行X片定位。比较两组导管尖端一次性到位率;同时,计算观察组P波在QRS波不同高度情况下导管尖端一次性到位率、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观察组导管尖端一次性到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当P波在QRS波50%~70%高度时,导管尖端到位率为100%,敏感度及特异度都为100%。结论:应用腔内心电图技术辅助PICC置管到位率高,在置管过程中,出现特异性P波在QRS波幅50%~70%高度时,敏感度和特异度高,此方法能缩短患者治疗的时间,无放射污染,可替代传统X线来确认导管的位置,值得在新生儿临床推广。

    作者:吴文理;陈佩仪;宋燕伶;徐燕芳;何丽兰;林娜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DTI和DTT评估孕产史对女性盆底肌的影响

    目的:探讨DTI及DTT评估孕产史对女性盆底肌的影响的可行性。方法:将46名健康女性分为未生育组和已生育组,行磁共振常规序列和DTI成像。调节小FA阈值进行纤维重建,获得佳纤维重建参数。测量双侧耻骨直肠肌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各向异性分数(FA)、容积比各向异性(VRA)和T2加权迹线(T2-WT)。比较未生育组和已生育组的各参数值变化。结果:(1)纤维示踪设置小FA取值0.18时获得的DTT图像得分高。(2)未生育组和已生育组的耻骨直肠肌的ADC值分别为(1.24±0.11)×10-3 mm2/s,(1.33±0.11)×10-3 mm2/s(P=0.017);FA、VRA和T2-WT值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小FA设为0.18时,纤维示踪得到的女性盆底肌三维结构显示佳,DTI和DTT可评估孕产史对女性盆底肌的影响。

    作者:门永超;孙成凤;韩雨;常光辉;张桂华;刘金刚;王滨;王锡臻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易感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探究其易感因素。方法:回顾分析空军总医院MRSA及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血流感染患者,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归纳总结MRSA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其易感因素。结果:MRSA血流感染原发灶多为导管相关性感染,而MSSA感染多来源于皮肤软组织。细菌分离阳性前MRSA组患者住院时间长于MSSA组(P <0.05),总住院时间和细菌分离阳性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MRSA组病死率、TTP(血培养阳性报警时间)、合并休克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均高于MSSA组(P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5岁、TTP是MRSA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皮肤病是MSSA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表明TTP >19.41 h可作为区分MRSA及MSSA的切点,曲线下面积为0.811。结论:MRSA感染并发症重,住院时间的延长导致MRSA 感染风险增加。 TTP >19.41 h可作为MRSA血流感染的早期预警指标,预测MRSA血流感染的准确度为中等。

    作者:苏冬梅;黄燕;刘一;刘颖;张波 刊期: 2016年第20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