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兰;周瑾;王小丽;赵亚娟;胡桂才
目的:观察维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7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平分成2组。予治疗组维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对照组安慰剂联合阿卡波糖。12周后,观察相关指标与低血糖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以及餐后2 h血糖(2 h PG)明显降低(P <0.05),而空腹C肽(FCP)、餐后2 h C肽(2 h CP)、空腹胰岛素(FINS)和餐后2 h胰岛素(2 h INS)水平较前增长(P <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FBG、HbA1c降低,空腹C肽、餐后2 h C肽、FINS、2 h INS升高(P <0.05)。但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身体质量指数(BMI)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且均未有明确肝肾损伤指标(P >0.05),均无低血糖反应。结论:维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临床疗效优于安慰剂联合阿卡波糖,无明显不良反应,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叶儒佳;王光耀;王兴华;孙心怡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严重心肾综合征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以优化选择获益更多患者。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8例严重心肾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住院期间死亡或生存分为两组,分析临床特征,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明确严重心肾综合征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死亡组36例、存活组32例。死亡组患者年龄、机械通气比率、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比率、APACHEⅡ评分、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收缩末内径均高于存活组;而血红蛋白、血肌酐、左室射血分数、血滤平均单次脱水量均低于存活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Logistic回归分析示:年龄、血管活性药物应用、APACHEⅡ评分、白细胞计数为严重心肾综合征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严重心肾综合征患者的心功能状态、机械通气治疗、血滤治疗平均单次脱水量、血红蛋白及C反应蛋白水平与预后密切相关。患者年龄、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时的感染状况、血管活性药物应用、APACHEⅡ评分是严重心肾综合征住院期间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陆非平;陈炜;赵磊;甄洁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对哮喘小鼠气道重塑及对信号转导子及转录激活因子6(STAT6)、酸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卵蛋白(OVA)哮喘模型,30只随机分3组:对照组、哮喘组及雷公藤甲素组,在末次激发24 h后对肺组织染色处理,采用半定量法对支气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进行判定,计算气道上皮细胞中杯状细胞的比例,采用McMillan方法对气道黏液进行评分,并测定羟脯氨酸的含量。通过免疫组化、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肺组织与气道上皮中的STAT6、eotaxin mRNA及STAT6、eotaxin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哮喘组相比,雷公藤甲素组的支气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减轻,黏液指数为(1.31±0.23)分,羟脯氨酸为(284±13)μmg/100 mg,与哮喘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同时STAT6、eotaxin mRNA及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P <0.05);经直线相关分析发现,气道上皮STAT6蛋白表达与eotaxin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 =0.668,P <0.05)。结论:雷公藤甲素可抑制哮喘气道重塑,可能是通过下调STAT6、eotaxin表达实现的。
作者:张炜;黄林洁;陈茗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灌流(HP)对存在顽固性高血压的尿毒症患者左室结构和功能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选取在我院规律血液透析合并顽固性高血压的尿毒症患者65例,随机分为联合HD + HP组和常规HD组,随访观察12个月。分别行两组内部的纵向比较和两组间的横向比较,比较指标包括:血压、左心结构和功能及血清炎性指标的变化水平。结果:常规HD组患者的血压及反映左心结构和功能的指标无明显变化,血清炎性指标水平较前升高;HD + HP组患者的血压及反映左室结构和功能的部分指标均有所改善,血清炎性指标水平均显著减低(P <0.05);与常规HD组相比,联合HD + HP组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相关指标明显改善(P <0.05)。结论:HD联合HP与单纯HD相比,可改善有顽固性高血压的终末期尿毒症患者的血压及左室结构和功能。
作者:邹懿;王茜茜;程宗华;姚国媛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不同孕期、不同年龄段孕妇母血微量元素钙、镁、锌、铁、铜含量水平的差异性,及其与孕期和年龄相关性。方法:检测10131例孕早、中期孕妇血清的钙、镁、锌、铁、铜含量,早、中期妊娠分别按年龄分为3个阶段(≤25岁、25~35岁、≥35岁)进行分析。结果:(1)孕早、中期相比,铜水平较低,锌、镁、铁水平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钙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孕早期不同年龄段5种微量元素比较,只有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35岁及≥35岁年龄段比≤25岁高(P <0.05),其余4种微量元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孕中期不同年龄段5种微量元素比较,锌和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35岁及≥35岁年龄段比≤25岁高(P <0.05),其余3种微量元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1)孕早、中期孕妇体内微量元素镁、锌、铁、铜存在差异,钙没有明显差异;(2)不同年龄阶段孕妇体内微量元素存在差异;(3)根据孕妇不同孕期不同年龄阶段各种微量元素含量特点补充微量元素,满足母儿需求。
作者:朱锦明;褚英;吴庆荣;刘杰;李敏;何苗;彭风云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PYM)联合地塞米松(DEX)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HUVEC)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为临床上PYM联合DEX瘤体内注射治疗血管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置对照组和PYM、DEX、PYM联合DEX(A、B、C、D)组,分别作用HUVEC 24 h,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细胞增殖-毒性8(CCK-8)检测各组对HUVEC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HUVEC细胞的凋亡率;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HUVEC凋亡蛋白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PYM、DEX单独应用均对HUVEC的生长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与PYM单独作用比较,低浓度PYM联合DEX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高浓度PYM联合DEX细胞凋亡率未见明显差异(P >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PYM单独作用比较,低浓度PYM联合DEX作用后caspase-3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高浓度PYM联合DEX caspase-3表达未见明显差异(P >0.05)。结论:PYM、DEX对HUVEC细胞增殖均具有抑制作用;与PYM单独作用相比,低浓度PYM联合DEX对HUVEC细胞的抑制具有协同作用,高浓度PYM联合DEX对HUVEC细胞的抑制无明显差异,可能是低浓度PYM作用HUVEC后细胞以凋亡为主,高浓度PYM作用HUVEC后细胞以坏死为主。
作者:佟笑;黄益灯;夏思文;康宗辉;卓阳;胡献惠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索18F-FDG 和99mTc-MIBI 双核素心肌代谢/灌注显像(DISA)及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在糖尿病心肌损害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32例糖尿病患者及26例正常志愿者行双核素心肌代谢/灌注显像及门控心肌灌注显像,评价糖尿病患者及正常志愿者心肌缺血、存活及心功能状况。结果:32例糖尿病患者中有21例(21/32,65.6%),共47个区域出现心肌血流灌注显像异常,表现为非节段性、散在的多发放射性核素分布稀疏区,但在心肌代谢显像上均有18F-FDG核素摄取,即血流灌注/代谢不匹配,提示有心肌损害并存活。26例正常志愿者中双核素心肌代谢灌注显像未见明显异常。与正常志对照组比较,糖尿病患者出现心肌血流灌注异常的概率明显增高(P <0.01),但是两组的心肌代谢未见明显差异。糖尿病组及正常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别为(54.3±7.2)%及(67.3±4.9)%,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18F-FDG 和99mTc-MIBI双核素心肌代谢/灌注显像一次显像可同时得到灌注和代谢两种信息,并可同时采用门控心肌灌注显像评价心脏功能,有助于糖尿病心脏损害的早期诊断并指导治疗。
作者:张伟晓;盛丹丹;许小飞;王成;周玲玲;刘雅洁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合并心电图异常患者的心功能变化、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数、日均住院费用、抗生素使用率等情况的影响。方法:将5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26例)与对照组(26例),对照组采用脑卒中疾病常规治疗,康复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康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心肌酶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康复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一般资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的心肌标志物、Barthel指数、日均住院费用及抗生素使用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康复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康复治疗可改善急性脑卒中合并心电图异常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减少日均住院费用、减少抗生素使用率。
作者:金国华;孟凡萍;王丽晶;张贞;王勤鹰;余敏;姜嘟嘟;顾勤;陆静珏;詹青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血脊髓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72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I/R)、丙泊酚组(I/R + P)。 I/R和I/R+P组阻断腹主动脉30 min。I/R + P组于主动脉阻断前10 min和再灌注即刻泵注丙泊酚,另两组泵注生理盐水。再灌注24、48 h行神经功能评分,EB检测血脊髓屏障的通透性,Western blot,RT-PCR检测MMP-9、claudin-5、NF-κB表达,HE染色观察形态变化。结果:与Sham组相比,I/R组神经功能评分降低,屏障通透性增加,MMP-9、NF-κB表达增多, claudin-5表达减少(P<0.05);与I/R组相比,I/R+P组神经功能评分增高,屏障通透性降低,MMP-9、NF-κB表达减少,claudin-5表达增多(P <0.05)。结论:丙泊酚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血脊髓屏障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抑制MMP-9的表达,减少claudin-5的丢失有关。
作者:解立杰;黄锦秀;胡霁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热量限制是限制热量的摄入,使机体能量的摄入量小于消耗量,但不造成营养不良,从而达到减重目的一种饮食方式[1]。早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就有文献报道热量限制(限食)可以延长生物寿命[2],并认为其是唯一可以延长寿命的非基因模式,主要通过延缓生理上的衰老,降低与衰老有关的慢性病发病率而发挥作用。近年更多的证据发现,尽管确切的机制尚不明确,但限食对灵长类动物的寿命也有延长作用。随着限食作为一种抗衰老的方法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明确限食是否会对人体产生副作用显得非常重要,其对生殖功能的影响更不容忽视,因为生殖功能的异常往往不会在短期内即显现出来。然而,限食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影响的结论尚不统一,机制更是知之甚少。以往基于啮齿类动物的试验显示,无论长期或是短期的限食都会降低血清性激素水平,而在灵长类动物实验模型中,长期限食对性激素水平并没有明显影响[3]。也已证实,不同程度的限食、不同限食时间以及针对人群不同对生殖功能的影响不尽相同,轻度限食对生殖轴没有影响,重度限食和禁食会抑制生殖功能。在正常体重人群中,中重度限食会抑制性腺轴,但对肥胖或超重患者而言,限食可以改善其体重和生殖功能。本文综述了迄今为止限食对生殖系统影响的研究,以助实施限食治疗前合理选择方案和适应证人群,避免限食的不良反应。
作者:赵一璟;陈国芳;刘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早产儿左卡尼汀补充对血浆游离肉碱(FC)水平影响,以期为早产儿左卡尼汀补充治疗提供一个参考指标。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在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新生儿科生后2、5 d补充左卡尼汀[10 mg/(kg·d)]的99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无左卡尼汀补充的65足月儿作为对照,于生后1、3和7 d采集足跟末梢血,用串联质谱技术测定FC,分析早产儿早期血浆FC随日龄变化特征。结果:无左卡尼汀补充的足月儿血浆FC水平呈逐渐降低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足月儿相比,早期早产儿血浆FC保持在出生时的水平。同时研究还发现,出生当天早产儿血浆FC较足月儿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产儿通过合理的补充左卡尼汀,能够使其血浆游离肉碱维持在出生时的水平。
作者:王德胜;冯丽燕;陈燕梅;郝虎;陈自励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脂联素与尿蛋白、血压及血糖的相关性。方法:入选的患者根据尿微量白蛋白/肌酐(ACR)将患者分为3组,单纯糖尿病组(ACR <30 mg/g);微量白蛋白尿组(ACR:30~300 mg/g);大量白蛋白尿组(ACR >300 mg/g)。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尿脂联素水平。结果:相关分析尿脂联素与ACR、血肌酐、血脂联素、年龄、HbA1c、LDL-C、收缩压呈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71、0.52、0.77、0.21、0.23、0.31、0.22,均P <0.05)。与BMI、腰臀比呈反向关系(r分别为-0.32、-0.45,均P <0.05);多元Logisitic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尿脂联素与年龄、收缩压、血肌酐、24 h尿蛋白排泄率、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ACR相关(β分别为0.210、0.114、0.127、0.124、0.421、0.753、0.010,均P <0.05);校正上述指标,发现尿脂联素与ACR独立相关,并且随ACR升高而升高。结论:尿脂联素可能是评估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指标;与ACR、血压及血糖相关。
作者:李爱琴;匡霞;林立平;王钧 刊期: 2016年第20期
肝癌是全世界范围内常见的致死性肿瘤之一。肝癌在常见的肿瘤类型中排名第6位,在所有癌症相关死亡中位于第2位[1]。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是肝细胞肝癌发生的高危因素。据统计,目前全世界范围内有超过3.5亿的HBV携带者。然而,HBV相关性肝细胞肝癌的发生机制目前仍未完全阐明。 HBV的X基因编码的多功能蛋白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 hepatitis B virus X protein, HBx)被认为是HBV致癌的重要因素[2]。本文将就目前HBx在肝细胞肝癌中的相关研究进行综合叙述。
作者:许侨东;颜永聪;黄拼搏;肖治宇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异氟醚和七氟醚麻醉患者血清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肺癌根治术患者20例(n =10),ASA分级Ⅰ-Ⅱ级,年龄40~68岁,随机分为异氟醚组(ISO组)和七氟醚组(SEV组)。麻醉期间维持异氟醚或七氟醚呼气末浓度1.5 MAC。术毕抽静脉血分离血清。另选1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C组)。人肺腺癌A549细胞接种于培养板,培养24 h后,分别用对照组、异氟醚或七氟醚麻醉患者的血清孵育。采用Transwell法检测A549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细胞划痕实验检测A549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ELISA检测A549细胞MMP-2和MMP-9表达。结果:与C组和ISO组比较,SEV组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降低,MMP-2和MMP-9表达下调(P <0.05)。结论:七氟醚麻醉患者血清抑制A549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该效应可能与下调A549细胞MMP-2和MMP-9表达有关。
作者:徐枫;黄琼;张涛;杨承祥;梁桦 刊期: 2016年第20期
在食管胃吻合口瘘中,以胸内纵隔瘘的处理为棘手,是导致食管癌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据病情发展可将其分为局限性吻合口瘘与非吻合口瘘。而相关文献的诊疗多围绕后者。随着对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重视度提高和相关辅助检查的进步,在早期吻合口瘘阶段即可做出诊断,而关于前者诊疗的文献却寥寥无几,本研究不同于传统引流方法:(1)胃管无需插入吻合口,避免了扩大吻合口的风险;(2)经改进的胃管同样可对脓液进行充分引流;(3)与单纯应用抗生素和禁饮食相比较主动,更无需被动待病情发展至非局限性吻合口瘘再采取措施,临床效果较好,且简单安全。现将胸内局限性纵隔瘘的诊疗经验交流如下。
作者:代小探;李子海;张百江;宋平平;刘希斌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S)的关系,为糖尿病合并有高血压病的患者提供佳的治疗方案。方法:初诊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性别分层后以有无高血压病史分成合并组和非合并组,前者再根据服降压药的情况分成未服药组、服钙通道阻滞剂(CCB)组、服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组。结果:女性合并有高血压病组IAI、肾素及血管紧张素Ⅱ水平高于非合并组。服降压药者血压明显较未用药者低,女性组中服用ARB的收缩压较服用CCB者更低。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女性组中HOMA-IR与血管紧张素II及醛固酮的水平呈正相关,IAI与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的水平呈负相关。结论:在初诊的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中RASS参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发展,因此首选RASS拮抗剂有助于更好地控制血糖。
作者:黄祺;朱圣炜;浦丹凤;程海燕;卜瑞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间歇性高效on-line血液透析滤过(HDF)对维持性血透(MHD)患者肾性贫血的远期影响。方法:80例MHD患者分为间歇性高效HDF组(50例)和常规血液透析组(HD组,30例),比较两组入组时及随访第3、6、12、36、60个月患者的Kt/V、β2-MG、CRP、Hb和每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用量与红细胞压积(Hct)比值(EPO/Hct)的变化。结果:与同期HD组相比,间歇性高效HDF组在随访第3、6、12、36、60个月时Kt/V、Hb均显著增高(P=0.041,P=0.002;P=0.012,P <0.001;P =0.011,P <0.001;P =0.011, P <0.001;P =0.011,P <0.001),β2-MG、CRP和EPO/Hct均显著降低(在各随访时间点β2-MG和CRP均P <0.001;EPO/Hct随访3个月时 P =0.025,其余随访时间点均P <0.001)。相关性分析提示EPO/Hct与Kt/V呈负相关(r =-0.37,P =0.02),与β2-MG及CRP呈正相关(r =0.79,P <0.01;r =0.65,P <0.01)。结论:与单纯HD治疗相比,间歇性高效on-line HDF治疗可进一步增加小、中、大尿毒症毒素的清除和减轻体内炎症状态,改善MHD患者的EPO低反应性,有利于肾性贫血的纠正和减少EPO用量。
作者:陈玉锦;连希艳;陈西北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行瓣膜置换患者术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50例择期行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研究组诱导前15 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随后以0.5μg/(kg·h)泵注至术毕,对照组采用同样方法静脉泵注等容量生理盐水。于术前、术毕、术后24、48 h抽取中心静脉血测定BUN、Scr和Cys C浓度;记录停留ICU时间。结果: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的 Scr和Cys C在术后24 h显著上升,而BUN在术后24、48 h均有显著上升(P <0.05);而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术后24 h的Scr、BUN、Cys C浓度显著降低(P <0.05);而且ICU停留时间更短(P <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改善瓣膜置换术后肾功能,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张政;何江;李莎;何波;蔡珺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丹参水提液对小鼠精子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40只成年雄性昆明小白鼠,随机分为低浓度组、中浓度组、高浓度组、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5组,每组8只;低、中、高浓度组小鼠每天分别灌胃1500、3000、6000 mg/kg丹参水提液,空白对照组小鼠每日灌胃10 mL/kg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小鼠一次性注射环磷酰胺100 mg/kg;30 d后处死小鼠,并检测各组小鼠的体重变化、脏器系数及精子质量。结果:(1)低、中、高浓度组小鼠每周体重、体重增长量、睾丸系数及附睾系数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各组体重及增量均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P <0.05)。(2)与空白组比较,低、中、高浓度组精子浓度、畸形率、存活率、总活力、PR、VAP、VSL均有改善,且高浓度组有统计学差异(P <0.05),各组精子质量均显著优于阳性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水提液能够明显改善小鼠精子的存活、形态及运动能力。
作者:周欢群;周文;陆杉;谢妍;王爱爱;刘娟;刘慧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DTI及DTT评估孕产史对女性盆底肌的影响的可行性。方法:将46名健康女性分为未生育组和已生育组,行磁共振常规序列和DTI成像。调节小FA阈值进行纤维重建,获得佳纤维重建参数。测量双侧耻骨直肠肌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各向异性分数(FA)、容积比各向异性(VRA)和T2加权迹线(T2-WT)。比较未生育组和已生育组的各参数值变化。结果:(1)纤维示踪设置小FA取值0.18时获得的DTT图像得分高。(2)未生育组和已生育组的耻骨直肠肌的ADC值分别为(1.24±0.11)×10-3 mm2/s,(1.33±0.11)×10-3 mm2/s(P=0.017);FA、VRA和T2-WT值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小FA设为0.18时,纤维示踪得到的女性盆底肌三维结构显示佳,DTI和DTT可评估孕产史对女性盆底肌的影响。
作者:门永超;孙成凤;韩雨;常光辉;张桂华;刘金刚;王滨;王锡臻 刊期: 2016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