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维吾尔医沙疗对兔膝骨关节炎细胞因子的影响

卫荣;迪丽娜·马合木提;卡哈尔·库尔班;亚力孔·卡地尔

关键词:维吾尔医学, 沙疗, 骨关节炎, 细胞因子, 兔
摘要:目的探讨维吾尔医沙疗对骨关节炎模型动物关节液、血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兔右膝关节腔内注射木瓜蛋白酶,再随机分成3组.从造模第15天开始,Ⅰ组予埋沙治疗,Ⅱ组予芬必得灌胃,Ⅲ组不作任何处理.第30天留取血清及关节液标本检测IL-1β、TNF-α、NO水平.并取滑膜及软骨组织作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Ⅰ组的软骨及滑膜病变程度较Ⅱ、Ⅲ组减轻;Ⅰ、Ⅱ组关节液中的IL-1β、TNF-α的水平及血清中NO水平较Ⅲ组明显降低.结论维吾尔医沙疗通过抑制关节液中细胞因子升高而发挥其对骨关节炎的防治作用.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周围神经损害

    目的阐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腓肠神经的病理改变特点.方法选择已确诊的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行周围神经活检.取其腓肠神经进行光镜及电镜检查,观察其病理改变.结果周围神经的改变以轴索损害为主,伴有髓鞘的脱失.根据病理改变可分为4组:正常;轻度轴索变性及髓鞘脱失;有髓神经纤维轻度脱失,轴索变性及脱髓鞘;有髓神经纤维严重脱失,轴索变性及脱髓鞘.结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常常早期即出现周围神经的损害,其中以轴索性的改变为主,同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髓鞘脱失.

    作者:李越星;田淑芬;贾新州;吴丽娟;张秋荣;左越焕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脑外伤后综合征与重型颅脑外伤的脑血流和血液流变学研究

    目的研究脑外伤后综合征(PTS)和重型颅脑外伤的脑血流、血液流变学的变化规律.方法PTS组122例为A组,重型颅脑外伤组113例为B组,采用经颅多普勒分别探测大脑中(MCA)、前(ACA)、后动脉(PCA)和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检查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红细胞变形指数.结果PTS患者左右半球各动脉与重型颅脑外伤相比主要表现为血流缓慢,以MCA、ACA、VA、BA更为明显.A组左半球MCA和VA血流缓慢比右半球明显,B组左右半球血管痉挛无差异.2组患者均有明显的全血粘度增高、血浆粘度增高和RBC变形性降低.结论PTS存在器质性脑损伤,以左半球为主,TCD主要表现为血流缓慢;PTS患者和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均存在严重的血液流变学异常.

    作者:刘诗翔;刘波;梁燕;王文富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Caspase-3在戊四氮急性致痫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caspase-3在戊四氮(pentylenetetrazole,PTZ)急性致痫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显示海马及皮层caspase-3阳性细胞,CMIAS图像分析系统半定量分析caspase-3蛋白的含量.结果癫痫发作后海马及皮层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均增加,且海马组织较皮层组织增加更为明显.结论Caspase-3参与了癫痫后脑组织神经元的凋亡过程;在癫痫发作所致的神经元损伤中,海马较皮层可能更为敏感.

    作者:郭小明;王薇薇;王荫华;吴逊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海洛因依赖者一级亲属心理状态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海洛因依赖者一级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对60名海洛因依赖者的102名一级亲属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查.结果一级亲属SCL-90评分躯体化(1.73±0.60)、抑郁(1.82±0.65)、焦虑(1.80±0.55)、偏执(1.60±0.57)、精神病性(1.56±0.49)、阳性项目数(41.41±18.87)均高于常模(P<0.01).结论海洛因依赖者一级亲属的躯体化、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分显著高于正常人.

    作者:林志雄;邹晓波;林举达;律东;陆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数据库的建立与临床应用

    目的开发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RRD)临床数据库.方法应用Microsoft Access2000数据库软件建立RRD病例资料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并进行测试.结果和结论该系统可迅速查询RRD病人的信息和临床资料,并进行多项统计学分析.

    作者:赵杰;张卯年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语言认知研究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神经系统进行性变性疾病,是痴呆常见的原因之一.

    作者:杨晓娜;王荫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复方丹参和施捷因联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RSM)和施捷因(GM1)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效果.方法6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复方丹参0.5ml/kg,1次/d,施捷因20mg,1次/d,疗程7~14d.结果治疗组显效25例,有效5例.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4例.两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和施捷因,可提高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效果,且未发现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文英;傅万海;何依绮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经颅多普勒超声对降颅压药物的评价

    目的考察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评价降颅压药物疗效的可行性.方法应用TCD监测20例(甘露醇组10例,甘油组10例)高颅压患者的用药前后大脑中动脉(MCA)流速变化.结果甘露醇组在用药后30minMCA流速增至高峰,与用药前比较有非常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持续时间约4~6h.甘油组在用药后2hMCA流速增至高峰,与用药前比较有非常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6~8h流速逐渐降低,至10~12h恢复至用药前水平.结论TCD可用于监测颅内压的变化及评价降颅内压药物的疗效.

    作者:刘凤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采取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比较行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8例与同期随机142例无缺血性脑卒中事件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结果髋关节置换术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为1.8%.年龄、高血压、脑卒中病史、术中收缩压及舒张压的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性别、心脏病史、糖尿病、高脂血症及术中的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年龄、高血压、术中血压的变化及术前脑卒中病史是髋关节置换术后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彭莉;李漪;高旭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负压吸引对兔视网膜组织结构的影响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中负压吸引对兔视网膜结构的影响.方法32只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实验对照组、负压吸引45s组和吸引3min组.实验对照组只进行激光治疗,负压吸引各组先用负压发生器吸引眼角巩膜缘,持续45s及3min,分别于术后即刻、7d、14d、28d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兔眼视神经和视网膜组织结构的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实验对照组视神经和视网膜结构无改变.负压吸引45s组各时间点视神经和视网膜细胞改变轻微;3min组术后即刻~14d神经纤维和视网膜视细胞结构明显异常,至术后28d时恢复正常.结论LASIK术中负压吸引引起的眼压急剧升高,可能会导致视网膜和视神经细胞的亚细胞结构改变,但这种改变为可逆的;负压吸引持续时间越长改变越明显.

    作者:赵海霞;黄一飞;杨惠英;窦宏亮;张笑明;刘丽;沈向学;王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妥泰引起严重认知障碍

    目的探讨癫痫患者服用妥泰出现严重认知障碍的特点.方法对3例服用妥泰后出现严重认知障碍的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与结论多表现为语言功能受损,尤其是语言流畅性受损,而严重认知障碍的患者除了上述表现外,还伴有严重记忆力、计算力障碍.

    作者:孙伟;王薇薇;吴逊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原发性骨质疏松的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

    原发性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

    作者:许明慧;刘和娣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低剂量激光鼻腔照射联合电刺激小脑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低剂量激光鼻腔照射联合电刺激小脑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5例接受低剂量激光鼻腔照射联合电刺激小脑加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43例只接受常规药物治疗,两组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45例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评分提高(P<0.05);脑血液动力学指标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血液粘稠度明显下降(P<0.01).结论低剂量激光鼻腔照射联合电刺激小脑治疗脑梗死有显著的疗效,有利中风患者早期肢体功能的恢复.

    作者:邓彦;朱海清;邓国宝;谭诚;彭佩芬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偏瘫步态的运动学评定

    步态是指人类行走时的方式和特征,是自身结构与功能、运动调节系统、个人行为及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

    作者:胡雪艳;江晓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参乌胶囊对APP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脑β-淀粉样肽含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参乌胶囊对APP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APP 695V717I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参乌小剂量(0.4g/kgg/kg·d)组和大剂量(1.2·d)组,同月龄同背景C57BL/6J小鼠为对照组.各组老鼠从4月龄至10月龄灌胃给药或水,然后应用Morris水迷宫和物体识别实验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小鼠脑皮层匀浆中β-淀粉样肽(Aβ)的含量;用刚果红染色检测皮层淀粉样斑块的数目.结果模型小鼠在Morris水迷宫实验中的游泳时间和游泳距离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对新物体的探索相对时间缩短,皮层可溶性Aβ含量升高(P<0.05),脑内淀粉样斑块明显增多(P<0.01).与模型组比较,参乌胶囊大剂量组游泳时间缩短(P<0.05),对新物体的探索相对时间延长(P<0.05);大、小剂量组小鼠脑内可溶性Aβ含量和脑内淀粉样斑块均明显减少(P<0.01).结论参乌胶囊可明显改善APP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脑内Aβ的产生而实现的.

    作者:邢颖;张兰;李林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通心络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影响

    目的通过比较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研究中药制剂通心络对缺血脑组织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4h对照组、24h通心络组、5d对照组、5d通心络组以及假手术组.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阻塞90min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测定MMP-9的表达.结果通心络治疗后24h及5d通心络组缺血侧MMP-9的表达较对照组下降(P<0.05).结论通心络可能通过抑制MMP-9的表达起到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作者:刘冉;贺茂林;张巍;黄一宁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脊髓功能核磁共振研究现状

    脊髓功能核磁共振成像(spinal functional MRI,s-fMRI)检查是脊髓损伤研究领域近年来的一个新进展,为脊髓损伤神经功能评价和估计预后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作者:王方永;李建军;洪毅;徐建民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血清预培养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增殖

    目的介绍一种时间短、花费少的神经干细胞培养方法.方法先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预培养神经干细胞48h,换含表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27的DMEM/F12培养液继续培养干细胞球.血清诱导分化后行nestin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血清预培养48h后即可见神经干细胞聚球,nestin免疫荧光染色为阳性.结论血清预培养可使神经干细胞聚球速度加快,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

    作者:历俊华;郑淑荣;万虹;张绍东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颈椎体骨赘的组织学研究

    目的观察颈椎体骨赘的组织结构.方法在有颈椎骨质增生的尸体标本上,取7例增生的颈椎体骨赘进行组织学研究.结果和结论骨赘经历了软骨化期、初钙化期、钙化期、初骨化期和骨化期.

    作者:孟庆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血清抗髓鞘碱性蛋白抗体对多发性硬化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S)患者抗髓鞘碱性蛋白(MBP)抗体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测定56例多发性硬化患者急性期血清抗髓鞘碱性蛋白抗体,与30例其他神经疾病(OND)患者及36例正常人(NC)作对照.结果MS患者血清抗MBP抗体阳性率为78.6%,OND组抗MBP抗体阳性率为50%,与NC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MS患者与OND组患者抗MBP抗体阳性率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检测血清中抗MBP抗体,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多发性硬化提供指导.

    作者:高枫;李群彦;郝洪军;袁锦楣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中国康复研究中心院刊;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学刊

主办:中国残疾人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