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爱红;王荫华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S)患者抗髓鞘碱性蛋白(MBP)抗体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测定56例多发性硬化患者急性期血清抗髓鞘碱性蛋白抗体,与30例其他神经疾病(OND)患者及36例正常人(NC)作对照.结果MS患者血清抗MBP抗体阳性率为78.6%,OND组抗MBP抗体阳性率为50%,与NC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MS患者与OND组患者抗MBP抗体阳性率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检测血清中抗MBP抗体,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多发性硬化提供指导.
作者:高枫;李群彦;郝洪军;袁锦楣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脊髓功能核磁共振成像(spinal functional MRI,s-fMRI)检查是脊髓损伤研究领域近年来的一个新进展,为脊髓损伤神经功能评价和估计预后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作者:王方永;李建军;洪毅;徐建民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是老年期痴呆常见的原因.
作者:周爱红;王荫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神经系统进行性变性疾病,是痴呆常见的原因之一.
作者:杨晓娜;王荫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中负压吸引对兔视网膜结构的影响.方法32只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实验对照组、负压吸引45s组和吸引3min组.实验对照组只进行激光治疗,负压吸引各组先用负压发生器吸引眼角巩膜缘,持续45s及3min,分别于术后即刻、7d、14d、28d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兔眼视神经和视网膜组织结构的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实验对照组视神经和视网膜结构无改变.负压吸引45s组各时间点视神经和视网膜细胞改变轻微;3min组术后即刻~14d神经纤维和视网膜视细胞结构明显异常,至术后28d时恢复正常.结论LASIK术中负压吸引引起的眼压急剧升高,可能会导致视网膜和视神经细胞的亚细胞结构改变,但这种改变为可逆的;负压吸引持续时间越长改变越明显.
作者:赵海霞;黄一飞;杨惠英;窦宏亮;张笑明;刘丽;沈向学;王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麻醉恢复室(PACU)患者常见并发症在不同年龄组间的分布.方法回顾2004年入PACU的患者2679例,根据年龄分为3组,观察不同年龄组并发症发生率的特点.结果PACU常见的并发症中,不同年龄段的患者恢复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除肌颤在各组之间的发生率无差别(P=0.896)外,其他各组之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年龄不同,并发症分布不同,应根据年龄特点采取重点不同的护理措施.
作者:张晓霞;李宝伟;时文珠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围绝经期女性的心理卫生水平及其情绪症状的分布.方法通过对37例围绝经期健康女性(对照组)和56例围绝经期情绪障碍的女性(病例组)进行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评,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并统计情绪障碍组的不同情绪症状的分布.结果病例组的SCL-90总分、阳性项目数、阳性均分、躯体因子、强迫因子、抑郁焦虑因子等7个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女性闭绝经期表现为以抑郁、强迫、躯体化和焦虑为主的综合症候群.
作者:罗有年;吴海珊;张晋碚;李国荣;关念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采取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比较行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8例与同期随机142例无缺血性脑卒中事件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结果髋关节置换术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为1.8%.年龄、高血压、脑卒中病史、术中收缩压及舒张压的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性别、心脏病史、糖尿病、高脂血症及术中的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年龄、高血压、术中血压的变化及术前脑卒中病史是髋关节置换术后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彭莉;李漪;高旭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运用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研究中国健康成人大脑中央前回脑组织代谢物的特点,为疾病研究提供正常参照.方法对92名健康成年志愿者进行双侧中央前回1H-MRS检测,对比分析其大脑中央前回脑组织的NAA/Cr、Cho/Cr和NAA/Cho值.结果不同侧别和不同性别之间的NAA/Cr、Cho/Cr和NAA/Cho值均无显著性差异;NAA/Cr与年龄低度负相关,Cho/Cr与年龄低度正相关,NAA/Cho与年龄呈中度负相关.结论建立了健康成人大脑中央前回脑组织代谢物的参照特点.
作者:王惠芳;郎宁;宋红松;王力平;刘小璇;张俊;康德瑄;李选;樊东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急性丙烯酰胺中毒患者的周围神经和血管的病理改变.方法报道2例青年男性工作中接触丙烯酰胺的患者.结果2例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和诱发电位均明显异常.神经活检显示有髓神经纤维轻度减少,在例1可以看到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的轴索变性和出现个别巨大轴索.例2的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的轴索出现Wallerian变性和轴索内微丝聚集现象.两例患者均存在个别有髓神经纤维的髓鞘变薄.小动脉内膜显著肥厚,毛细血管周细胞存在凋亡改变,毛细血管的基底膜显著肥厚.结论丙烯酰胺中毒的周围神经损害为轴索性周围神经病伴随有髓神经纤维的髓鞘损害.血管损害在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中也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王朝霞;张锦丽;石昕;孙相如;袁云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游泳锻炼对慢性低氧豚鼠耳蜗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将28只豚鼠随机分成舱外正常对照组(A组,5只)与慢性低氧模型组(B).4周后,慢性低氧模型组又随机分为低氧对照组(B1组,5只)、低氧药物(川芎嗪)治疗组(B2组,8只)和低氧药物治疗配合游泳锻炼组(B3组,10只).豚鼠喂养8周后,用激光多普勒(LDF)统计耳蜗血流量(CBF),用螺旋韧带铺片光镜观察豚鼠血管纹毛细血管的形态及血管内红细胞计数.结果A组CBF为(98.075±5.08)%,B1组为(86.80±2.12)%(P<0.01);B2组CBF为(89.14±4.12)%,与B1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B3组CBF为(91.18±5.02)%,与B2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B1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游泳锻炼能促进川芎嗪改善慢性低氧环境下豚鼠耳蜗毛细血管的肿胀及红细胞淤滞现象.
作者:史艳莉;黄元汛;魏劲波;段小洪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开发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RRD)临床数据库.方法应用Microsoft Access2000数据库软件建立RRD病例资料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并进行测试.结果和结论该系统可迅速查询RRD病人的信息和临床资料,并进行多项统计学分析.
作者:赵杰;张卯年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药参乌胶囊对APP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APP 695V717I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参乌小剂量(0.4g/kgg/kg·d)组和大剂量(1.2·d)组,同月龄同背景C57BL/6J小鼠为对照组.各组老鼠从4月龄至10月龄灌胃给药或水,然后应用Morris水迷宫和物体识别实验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小鼠脑皮层匀浆中β-淀粉样肽(Aβ)的含量;用刚果红染色检测皮层淀粉样斑块的数目.结果模型小鼠在Morris水迷宫实验中的游泳时间和游泳距离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对新物体的探索相对时间缩短,皮层可溶性Aβ含量升高(P<0.05),脑内淀粉样斑块明显增多(P<0.01).与模型组比较,参乌胶囊大剂量组游泳时间缩短(P<0.05),对新物体的探索相对时间延长(P<0.05);大、小剂量组小鼠脑内可溶性Aβ含量和脑内淀粉样斑块均明显减少(P<0.01).结论参乌胶囊可明显改善APP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脑内Aβ的产生而实现的.
作者:邢颖;张兰;李林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颈椎体骨赘的组织结构.方法在有颈椎骨质增生的尸体标本上,取7例增生的颈椎体骨赘进行组织学研究.结果和结论骨赘经历了软骨化期、初钙化期、钙化期、初骨化期和骨化期.
作者:孟庆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介绍一种时间短、花费少的神经干细胞培养方法.方法先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预培养神经干细胞48h,换含表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27的DMEM/F12培养液继续培养干细胞球.血清诱导分化后行nestin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血清预培养48h后即可见神经干细胞聚球,nestin免疫荧光染色为阳性.结论血清预培养可使神经干细胞聚球速度加快,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
作者:历俊华;郑淑荣;万虹;张绍东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海洛因依赖者一级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对60名海洛因依赖者的102名一级亲属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查.结果一级亲属SCL-90评分躯体化(1.73±0.60)、抑郁(1.82±0.65)、焦虑(1.80±0.55)、偏执(1.60±0.57)、精神病性(1.56±0.49)、阳性项目数(41.41±18.87)均高于常模(P<0.01).结论海洛因依赖者一级亲属的躯体化、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分显著高于正常人.
作者:林志雄;邹晓波;林举达;律东;陆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无症状和症状性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微栓子出现频率与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和病程时相之间的关系.方法对临床诊断为颅内外动脉狭窄的患者,采用双通道四深度及M-Mode模式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微栓子监测60min,进行微栓子信号(MES)计数.根据病变部位将患者分为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组(ICA组)和大脑中动脉狭窄组(MCA组),每组又分为无症状组、既往缺血性卒中组(≥30d)和急性缺血性卒中组(<30d).结果共监测63例患者的74条狭窄动脉.ICA组:无症状、既往缺血性卒中、急性缺血性卒中MES阳性率分别为0(0/10)、0(0/7)、33%(6/18);在MCA狭窄组分别为14%(2/14)、14%(1/7)和39%(7/18).60min内的MES数目在ICA急性缺血性卒中组依次为3、9、8、10、1、40个,平均11.8个;在MCA无症状组为4、1个,既往缺血性卒中组为1个,急性缺血性卒中组为4、1、4、15、16、1、29个,平均10个.MES阳性率在ICA急性缺血性卒中和无症状组之间(P=0.013)、急性缺血性卒中和既往缺血性卒中组(P=0.031)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在MCA狭窄急性缺血性卒中和无症状组(P=0.115)、急性缺血性卒中和既往缺血性卒中组(P=0.214)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动脉性栓塞是颅内外大动脉狭窄所致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发病机制.距卒中时间越近,MES的发生率越高,数目越多.TCD微栓子监测有助于研究颅内外大动脉狭窄的卒中发病机制,选择治疗方案.
作者:孙葳;黄一宁;王荫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步态是指人类行走时的方式和特征,是自身结构与功能、运动调节系统、个人行为及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
作者:胡雪艳;江晓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索轻度阿尔茨海默病(AD)和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在汉语词汇认知加工过程中单个汉字语义和语音时间进程及模式的改变特点.方法运用反应时方法对轻度AD和MCI患者以及年龄、性别及文化程度相匹配的正常对照(NC)进行汉语单字启动命名任务,任务采用语义、同音、变调和无关对照4种启动类型,设立长短两种刺激呈现间隔(SOA),被试对目标字进行命名,分别记录被试的反应时和错误率,通过语义和语音启动与无关对照反应时比较,判断是否出现语义或语音启动效应.结果轻度AD和MCI患者各启动类型的反应时均较正常对照延长,正常对照组在长SOA时的反应时短于短SOA时,而轻度AD组长SOA时的反应时较短SOA时长;正常对照组出现同音启动效应,而轻度AD和MCI组出现变调抑制效应.结论轻度AD和MCI汉字整体认知加工速度减慢,语音加工过程受损.
作者:王荫华;杨晓娜;周晓林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短暂性脑缺血(TIA)的患者在5年内有1/3会发展成脑梗死,另有1/3反复TIA发作.
作者:黄一宁;高山;叶健;徐蔚海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