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丹;刘勇;邱李斌;余丹青
目的:观察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可溶性CD14亚型(Presepsin)在丹参川芎嗪治疗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114例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丹参川芎嗪.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h、3d,检测H-FABP、Presepsin、肌钙蛋白Ⅰ(cTnⅠ)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变化,观察治疗前后LVEF、SOFA评分、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及28 d病死率.结果:治疗6h,治疗组H-FABP、Presepsin、cTnⅠ和NT-proBNP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H-FABP、cTnⅠ和NT-proBNP高于治疗前,Presepsin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3d,两组cTnⅠ和NT-proBNP较治疗6h升高,Presepsin较治疗6h降低(P<0.05),对照组Presepsin、cTnⅠ和NT-proBNP高于治疗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SOFA评分、LVEF、累计MACE发生率和28 d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 0.05).患者H-FABP与SOFA评分呈正相关(P< 0.05).结论:丹参川芎嗪能降低患者H-FABP、Presepsin、cTnⅠ和NT-proBNP,改善LVEF,降低28 d病死率,减少MACE发生,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何佳起;齐洪娜;张建军;王磊;李伟;王维展;李雅琴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分析256层螺旋CT冠脉成像(CTA)在诊断冠脉慢性闭塞病变和开口病变的假阴性结果.方法:收集接受256层螺旋CTA检查并同时做选择性冠脉造影(CAG)检查的101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的相关影像资料.结果:101例患者,CAG发现16例患者总计17支闭塞病变血管,而17支闭塞病变均被CTA误诊,其中有9支血管被判断为80%~95%,5支血管被判断为40% ~ 75%,3支血管的冠脉闭塞病变CTA未发现其明显狭窄病变.CAG总计发现19处开口病变,CTA均示阴性结果.结论:冠脉CTA虽可作为疑似冠心痛患者的筛查手段,但在诊断冠脉慢性闭塞性病变和开口处病变时敏感性低,存在明显的诊断局限性.
作者:李宁;常超;韩丽英;张仁杰;李海涛 刊期: 2016年第23期
肾病综合征(NS)是儿童常见的肾小球疾病,年发病率为1/10万~3/10万[1],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明确.儿童难治性肾病(RNS)是经标准激素治疗后激素依赖型(SDNS)、频复发型(FRNS)和激素耐药型(SRNS)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总称,该病占PNS的30% ~ 50%.由于其病理改变、病因、发病机制极为复杂,临床药物治疗效果差,复发率高.目前,糖皮质激素(GC)仍为基本的治疗药物.对于儿童RNS,GC联合免疫抑制剂是常用治疗方法.本文综述儿童RNS治疗进展.
作者:苏海霞;覃远汉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妊娠中晚期孕妇口服替比夫定阻断HBV母婴垂直传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从已拒绝终止妊娠及接受替比夫定(LdT)抗病毒治疗的孕妇中随机抽取研究对象共计100例,包括分别于妊娠第20、24、28、32及36周开始接受LdT抗病毒治疗的5个治疗组的孕妇各20例;从拒绝接受LdT抗病毒治疗的感染HBV的孕妇中随机抽取20例设为对照组.结果:(1)治疗组孕妇分娩前HBV DN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6.531,P<0.001);(2)治疗组孕妇分娩前HBV DNA水平孕24周、28周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6,P=0.057);(3)治疗组胎儿出生后24周检测HBsAg、HBV DNA阳性率均为0%;(4)治疗组孕妇均未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其所产婴幼儿均未有出生缺陷的发生及相关并发症的出现.结论:LdT能够有效且安全地阻断HBV的垂直传播.
作者:王海斌;李晖;杨晓冬;龚明;高斯媛;张芳容;夏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腰腿痛患者腰椎间盘重度退变(SLDD)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40例腰腿痛患者,根据Pfirrmann法将每一节段腰椎间盘退变(LDD)程度分为5级,并将患者分为非SLDD组(n=125)及SLDD组(n=215),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SLDD组与非SLDD组相比,BMI、高血压患病率、糖尿病患病率更高(P<0.05),年龄、吸烟、酗酒、职业无统计学差异(P> 0.05).校正可能混杂因素后,年龄与各椎间盘退变程度均正相关(P<0.05),BMI与L3/4、L4/5、L5/S1退变程度正相关(P<0.05);多元逻辑回归分析:年龄是各节段SLDD的危险因素(P<0.05),高BMI是L3/4、L4/5、L5/S1SLDD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为SLDD的危险因素,BMI与LDD程度相关,高BMI是下腰椎SLDD的危险因素.
作者:陈旭狮;宋祖坤;桑朝辉;史家玮;张嘉伟;瞿东滨;江建明 刊期: 2016年第23期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指除酒精及其他明确的肝损害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近年来NAFLD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可增加患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等的风险,它是许多慢性肝脏疾病的早期阶段,其疾病谱包括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肝纤维化及肝硬化,进一步可发展为肝癌[1-2].
作者:朱姗姗;何太平;邹堂斌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研究经尿道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治疗> 80 mL前列腺增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80例大体积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接受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汽化术和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疗效和并发症.结果:绿激光组的手术时间长于电切组(P<0.05);血钠下降和血红蛋白下降少于电切组(P<0.05),留置导尿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电切组(P<0.05).绿激光组低钠血症和电切综合征发生率低于电切组(P<0.05);而包膜穿孔、急迫性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和尿道狭窄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6、12、24个月各个随访时间点,两组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生存质量指数评分、大尿流率和残余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光选择性绿激光汽化术治疗> 80 mL前列腺增生,疗效与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相当;而安全性更高,患者耐受性更好.
作者:盛明雄;万玲玲;刘昌明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研究脓毒症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中TLR9与相关炎症因子在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为以后的干预手段打下基础.方法:30只SPF级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15只)、脓毒症组(15只),成功建立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模型后,按照观察时间点分为造模后6、12和24 h各3个亚组(每组5只),观察各组肺组织TLR9 mRNA及血清和肺组织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的表达,肺组织病理学形态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6h时脓毒症组肺组织TLR9 mRNA的表达明显增加,12 h达到高峰,24 h时较12h的TLR9 mRNA有所下降;在6、12和24 h时点上,脓毒症组肺组织匀浆液及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1);IL-6的表达12 h达到高峰;而TNF-α及IL-1β的表达则在6h达到高峰,之后逐渐降低;病理改变也逐渐加重.结论:TLR9的激活是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的发生机制之一.
作者:周林;周明根;邹子俊;郑煜凯;何志捷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研究间羟胺靶控输注对老年股骨骨折患者腰硬联合麻醉术后意识恢复的影响.方法:共纳入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各20例,均采用间羟胺靶控输注复合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间断给药控制血压不低于基础水平;试验1组设血浆靶控浓度,控制血压为术前基础水平;试验2组设二室模型靶控浓度,控制血压高出基础水平10% ~ 20%.比较麻醉效果.结果:切皮即刻(T1)、切皮1 h(T2)和术毕(T3)时刻试验2组血压和心率高于对照组和试验1组(P<0.05).3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尿量和输液量比较无差异(P>0.05).试验1组的GCS评分明显高于其他两组,VAS评分低于其他两组(P<0.05).术中1h、术毕、术后3、6和12h时间试验1组的血浆Cor浓度和血糖水平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间羟胺靶控输注可提高老年股骨骨折患者腰硬联合麻醉效果,以血浆靶控浓度控制血压效果佳,可能与降低血浆皮质醇和血糖水平有关.
作者:刘春萍 刊期: 2016年第23期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1].它与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等相关代谢性疾病有着密切联系[2].NAFLD是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常见的肝脏疾病之一,成人占20%~ 30%,肥胖人群约占80%[3].在我国较发达地区,成人NAFLD的患病率高达15%,已成为仅次于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部分脂肪肝患者甚至可发展为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甚至发生终末期的肝功能衰竭、肝癌,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4].
作者:魏云华;马岚青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急诊应激条件下的高危患者在不同的静脉穿刺、置管及床边紧急救治过程中的置管护理情况,对比不同静脉穿刺置管的优缺点,为临床急诊救治提供实践经验.方法:我院于2008年3月至2014年12月共救治急诊应激条件的高危患者334例,334例患者在入院时均为紧急应激状态,抢救不及时均可突发死亡,采取床边静脉穿刺配合紧急救治至关重要,本组静脉穿刺包括:PICC、锁骨下静脉穿刺、颈内静脉穿刺、股静脉穿刺4种,根据患者入院当时的自身条件随机采取不同部位的静脉穿刺置管技术,配合医师的临床救治技术,334例患者均得到了成功的急诊救治.结果:采用不同的静脉穿刺、置管的方法进行急诊应激状态下的紧急救治后,急诊内死亡21例、住院观察与治疗259例、急诊留院观察1~3 d后出院75例.4种静脉穿刺方法中:首次穿刺失败9例,置管后脱管12例;管腔堵塞6例.颈内静脉穿刺平均时间长为(203±4.8)s、股静脉穿刺平均时间短为(162±4.6)s.结论:采用不同的静脉穿刺、置管的方法进行急诊应激状态下的紧急救治,股静脉穿刺置管的准确率更高、安全性更高、置管更加省时.
作者:王洪丽;朱晓英;闫志华;王继明;周海莲;邢夏;郝文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随着工业、交通业的发展,因工伤、车祸等所致的开放伤感染有所增加.化脓性感染基本治疗原则是早期足量应用抗生素.但仅靠全身性给药局部病灶抗生素浓度难以达到有效浓度,所以局部用药也是重要的治疗方法,常用方法为闭式灌洗引流.传统闭式灌洗引流,操作繁琐、不甚精细,易发生堵管、漏液,影响抗生素分布、扩散及吸收.为此我们自主研发了新型局部灌洗泵,其安装、调控、治疗及护理简单方便,灌洗液流速精细可控.我院于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对创面感染缺损较重患者利用新型局部灌洗泵与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相结合治疗,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宇;梅继文;王宏伟;穆尚强;黄锐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环境物体表面清洁质量干预对新生儿科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的作用.方法:利用荧光标记法监测新生儿科内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质量,通过监测-反馈培训-改进与提高的PDCA循环管理模式提高病区的环境保洁质量,并比较评价其在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效果.结果:通过实施规范操作流程、加强培训教育及反馈沟通等干预后,医院环境的有效清洁率由73.3%上升至88.4%(P< 0.05),各“高频”接触物品的清洁率均有显著提高.新生儿科内多重耐药菌检出率由7.24%降低至3.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新生儿科内多重耐药检出率与环境物表的清洁率呈线性负相关,回归系数为-0.145(P=0.01).结论:通过加强对新生儿科内环境清洁的监测与干预,有效改进环境卫生清洁质量,可有效防控多重耐药菌的感染.
作者:邹晓妮;李静静;刘妙玲;吴菲;周日文;邱亿腾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对比剂剂量(CMV)与肌酐清除率(CrCl)比值预测冠脉介入诊疗术后对比剂肾病(CIN)的价值.方法:2009年4月至2013年12月纳入3 670例于广东省人民医院行冠脉介入诊疗(CAG±PCI)患者.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CMV/CrCl佳临界值.多因素Logistic分析CMV/CrCl与CIN相关性.结果:CIN发生率是3.22%.CMV/CrCl预测CIN的佳临界值为2.88,特异度为79.8%,灵敏度为63.2%.CMV/CrCl≥2.88组CIN发生率显著高于CMV/CrCl<2.88组(9.4% vs 1.7%,P<0.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CMV/CrCl≥2.88与CIN显著独立相关(OR:2.12,95%CI:1.21~3.70,P=0.008).结论:CMV/CrCl是预测冠脉介入诊疗术后CIN的有效指标.
作者:连丹;刘勇;邱李斌;余丹青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无淋巴结转移的SiewertⅡ型食管胃交界部癌的淋巴结清扫数目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食管胃交界部癌根治术患者224例.对年龄、性别、肿瘤直径、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清扫数目等因素做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分析淋巴结清扫数目与患者生存率关系.结果:对各因素运用Cox回归模型分析,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清扫数目有统计学差异(P<0.05).相同分化程度患者生存率随淋巴结清扫数目的增加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在术中尽可能的提高淋巴结的清扫个数,从而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
作者:刘良;杨立信;陆超敬;徐志云;牛红蕊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通过CEREC系统制作全瓷嵌体与光固化树脂充填修复磨牙Ⅱ类洞短期疗效对比.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全年符合要求的173例患者,184颗后牙,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86例,B组87例),分别进行CEREC瓷嵌体及树脂充填治疗,治疗后进行3、6、12个月随访,采用改良的美国公共健康协会(USPHS)标准进行评估.结果:通过1年随访CEREC组失败率为2.4%,树脂组失败率为10.6%,应用卡方检验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EREC全瓷嵌体是针对后牙牙体Ⅱ类洞修复较为理想的修复方式,有很好临床修复前景.
作者:张宇秋涵;刘进忠;张朋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联合诊断价值,为COPD的早期诊断发掘新的标志物和诊断模式.方法:采集COPD(139例)和健康体检者(139例)的静脉血,检测CRP和RDW值,用单因素方差(one-way ANOVA)比较COPD和健康体检者两组间CRP和RDW值的变化;随后用SPSS 19.0软件绘制CRP和RDW分别诊断COPD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计算诊断价值;然后用Logistics回归预测CRP和RDW诊断COPD的概率,后绘制CRP和RDW联合诊断COPD的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CRP单独诊断COPD的AUC为0.713,RDW单独诊断COPD的AUC为0.875,CRP和RDW联合诊断COPD的AUC为0.957,大约登指数为0.8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和93%.结论:CRP和RDW分别对COPD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二者联合可作为COPD早期诊断的新指标.
作者:胡琼英;艾承锦;张爽;张朝明;江泽友;熊大迁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合酶(NOS)、神经肽Y(NPY)以及脐带组织细胞凋亡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发病的相关研究.方法:随机选取33例重度ICP患者为研究组,35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脐带组织和血浆中NOS、NPY的表达情况,并检测脐带组织细胞的凋亡指数(Al).结果:NOS在ICP组脐带和脐血浆的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NPY在ICP组脐带和脐血浆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ICP组脐带细胞的AI明显高于对照组,ICP组脐带组织线粒体的荧光强度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ICP组NOS、NPY的异常表达和细胞凋亡可能与ICP的发病及胎死宫内有关,监测这些指标对病情判断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岳永飞;汪云;刘力华;许多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OPD)的微颗粒(MPs)水平,探讨MPs与COPD肺功能变化的相关性.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COPD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稳定期41例,急性加重期55例,以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3组血浆中血小板微颗粒(PMP)、内皮细胞微颗粒(EMP)及组织因子阳性微颗粒(TF+MP),并分别测定肺功能,比较各组间MPs变化及其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各组EMP水平,COPD两组高均于对照组,其中急性期组高于稳定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各组PMP水平,急性期组高于稳定期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期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TF+M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PD患者EMP与肺功能中的FEV1、FEV/FVC均呈负相关(P< 0.01);PMP与肺功能中的FEV1、FEV1/FVC均呈负相关(P< 0.01);TF+MP与肺功能中的FEV1、FEV1/FVC无明显相关性.结论:PMP、EMP与COPD及其急性加重过程密切相关,可作为其诊断和疾病进展的生物学标志物之一.
作者:黄洁;李承红;陈实;王小江;刘敏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分析基质金属蛋白酶10(MMP-10)和Raf激酶抑制蛋白(RKIP)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并探讨二者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2例食管鳞癌组织、相应癌旁组织以及10例正常食管组织中MMP-10和RKIP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和二者相关性,并做出预后分析.结果:MMP-10在癌组织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食管组织,RKIP在癌组织中的阳性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和正常食管组织,MMP-10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有关(P<0.05),而RKIP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MMP-10和RKIP的表达呈负相关(r=-0.372,P=0.000);MMP-10阳性组的生存率低于阴性组(P<0.01),RKIP阴性的生存率低于阳性组(P<0.01).Cox回归分析得出淋巴结转移、MMP-10阳性表达以及RKIP阴性表达均可作为食管鳞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子.结论:MMP-10和RKIP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以及预后相关,RKIP可能通过下调MMP-10的途径参与到食管鳞癌的侵袭、转移.
作者:肖春阳;冼磊;赵一帆;张瑜红 刊期: 2016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