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胸部疾病电视纵隔镜治疗性手术722例

杨胜利;王晋;杨劼;古卫权;叶俊;朱乐伟;王飞;罗灵均;刘梅芳

关键词:多汗症, 电视纵隔镜, 胸腔积液, 纵隔疾病
摘要:目的:探讨电视纵隔镜手术在胸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2001年11月至2013年12月,本科为722例纵隔和胸壁肿物、手汗症、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进行了电视纵隔镜治疗性手术,其中胸壁和纵隔肿物9例,恶性胸腔积液56例,手汗症657例.结果:9例纵隔和胸壁肿物患者,病理检查示胸腺囊肿2例,纵隔脂肪瘤2例,后纵隔神经鞘瘤5例,肿物直径均<3cm,均完整切除.56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术中均获得病理确诊,其中肺腺癌25例,肺鳞癌23例,肺小细胞癌2例,肺腺鳞癌3例,乳腺癌转移1例,卵巢癌转移2例,术中行胸膜固定术,术后1个月复查,胸腔积液均无复发.657例手汗症患者,行T4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术后代偿性多汗63例,少量气胸合并轻度皮下气肿122例,胸腔积液23例,其中双侧胸腔积液11例,需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2例,伤口感染12例,全组术后随访无复发.结论:电视纵隔镜手术治疗胸部疾病是一种更加微创、简便、美观的治疗手段.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脑梗死TOAST分型、MRI分型与短期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TOAST分型、MRI分型与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在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二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40例,按分型标准进行TOAST分型及MRI分型,比较不同亚型间入院时和发病1个月后的NIHSS评分及好转率.结果:经多因素Logistic相关性分析,调整年龄、高血压病史、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等因素后,TOAST分型与急性脑梗死短期预后显著相关(wals=39.402,P<0.001),但加入MRI分型调整后,TOAST分型与预后的相关性消失(wals=8.124,P=0.087),而MRI分型与预后显著相关(wals=56.487,P<0.001).结论:TOAST分型及MRI分型对急性脑梗死的短期预后均有一定的预测作用,MRI分型的预测作用优于TOAST分型,且两种分型联合使用并不提高预测效果.

    作者:张江;麻春玲;王大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尿红细胞形态分析对糖尿病肾病与非糖尿病肾病鉴别诊断的意义

    目的:探讨尿红细胞形态分析在糖尿病肾病(DN)和非糖尿病肾病(NDRD)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3例DN、33例NDRD和36例慢性肾小球肾炎住院患者的病程、平均24 h尿蛋白含量、尿红细胞计数、尿红细胞形态和穿刺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组间各项观察指标的差异.结果:DN组、NDRD组平均病程为(15±4.3)年和(8±3.1)年(P< 0.01);DN组24 h平均尿蛋白含量为(1.03±0.91)g,显著低于NDRD组[(1.74±0.92)g,P<0.01]和慢性肾小球肾炎组[(1.56±0.96)g,P< 0.05];DN组病理分型以Ⅱa和Ⅱb期为主,占46.7%,NDRD组以IgA肾病(37.1%)和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多见(22.2%),慢性肾小球肾炎组以膜性肾病为常见(46.3%);DN组血尿患者百分比[25.6%(14/43)]、平均尿红细胞计数[(29±22)/μL]均显著低于NDRD组[63.6%(29/33),(223±104)/μL]和慢性肾小球肾炎组[66.7%(32/36),(245±121)/μL,P< 0.01];DN组血尿患者中非均一性血尿百分比和棘形红细胞血尿比例分别为14.3%和21.4%,显著低于NDRD组(79.3%,86.2%)和慢性肾小球肾炎组(81.2%,75.0%,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短于10年,合并大量蛋白尿,且出现非均一性红细胞血尿或棘形红细胞性血尿,应倾向诊断NDRD,需进一步行肾穿刺活检以明确诊断和指导治疗.

    作者:王建成;史振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快速康复外科在基底节区脑出血治疗中的实践及探讨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在基底节区脑出血治疗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将2010年3月至2013年9月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治疗的174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组,2008年1月至2011年2月使用传统治疗方法治疗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174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的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前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和肢体运动功能评定简易Fugl-Meyer(FMA)积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1个月及治疗后6个月ADL评分及FMA评分比较,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6%,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4.1%,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能加快康复、减少并发症,临床应用安全可行.

    作者:徐伟光;殷利明;钟德泉;赵展;王文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血清RF与抗-CCP抗体浓度检测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类风湿因子(RF)与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浓度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检查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2例分为观察组,同期在我院检查的非类风湿关节炎患者76例为对照A组,健康体检合格者72例为对照组B组,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以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并对比三组患者血清中RF与抗-CCP抗体浓度.结果:观察组血清RF含量[(57.69±22.13)U/mL]、血清RF阳性率(82.7%)明显高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P<0.05),而对照A组和对照B纽的血清FR含量相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另外观察组抗-CCP抗体浓度[(21.89±10.67)RU/mL]、阳性率(66.39%)均显著高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三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对基层医疗条件较差的环境下,血清中RF和抗-CCP抗体浓度测定可用于RA疾病的临床诊断,如将RF与抗-CCR抗体指标联合检测就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作者:张杨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右美托咪啶减轻老年患者行全膝表面置换术止血带反应

    在行全膝表面置换手术中,需要良好的止血带效果.因上止血带和松止血带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对于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会引起严重的副作用[1].右美托咪定作为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因其具有镇静、抗焦虑、镇痛以及减弱应激反应等多种效用,并且不引起呼吸抑制[2],近年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有研究[3]表明围术期用于右美托咪啶可以减轻手术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本研究旨在评估右美托咪啶在老年患者行全膝表面置换术中阻止止血带反应的效果.

    作者:全立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PAR-2基因沉默对食管癌EC109细胞增殖及侵袭转移的影响

    目的:研究PAR-2基因沉默对食管癌EC109细胞增殖和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运用MTT及流式细胞术法检测shRNA-PAR-2 EC109细胞增殖能力及细胞周期的变化;Transwell小室法检测shRNA-PAR-2 EC109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shRNA-PAR-2 EC109细胞增殖低于正常对照组,24、48、72 h的细胞抑制率分别为15.92%、24.89%、32.28%,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转染试剂组和阴性质粒转染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shRNA-PAR-2 EC109细胞发生S期阻滞,转染24、48、72hS期细胞比例分别为(32.79±4.06)%、(26.54±1.37)%和(33.45±2.4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侵袭实验中,shRNA-PAR-2 EC109细胞穿过聚碳酸酯膜的细胞数为19.6±2.1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迁移实验中,shRNA-PAR-2 EC109细胞穿过聚碳酸酯膜的细胞数为24.2±2.8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shRNA-PAR-2 EC109细胞的增殖减慢,侵袭及迁移能力降低.

    作者:陈金梅;谢立群;邓全军;郑艳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抗凝治疗对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影响的Meta分析

    目的:评价肝素/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对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1966年1月至2014年)和CNKI中文数据库(1976年8月至2014年),收集符合条件的国内外关于肝素/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对ALI/ARDS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利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随机对照研究文献.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的7d病死率低于对照组(RR=2.15,P=0.03);亚组分析后低分子肝素钠治疗组的氧合指数优于对照组(WMD=9.91,P< 0.000 01);肝素/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可降低ALI/ARDS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结论:肝素/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可改善ALI/ARDS患者危重程度及氧合情况,并能降低其7d病死率,具有较好应用前景.

    作者:王春亚;吴媛媛;王国恩;韩锋;吴媛;李满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重症肌无力患者基于临床分型的围术期准备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分型的重症肌无力(MG)患者的围术期准备方法,以减少围术期肌无力危象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我院确诊为MG患者行胸骨正中切口胸腺切除手术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MGFA分型分为A组(I型)和B组(Ⅱa型及其以上),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使用吡啶斯的明和强的松的治疗剂量、围术期用药方案及术后呼吸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45例患者在术毕2h内成功拔管,拔管率为72.58%;17例术后呼吸恢复不佳需呼吸支持,其中2例发生肺部感染,4例发生肌无力危象,术后呼吸支持率为27.42%.B组术后呼吸支持率高于A组(P<0.05);B组吡啶斯的明和激素的剂量均高于A组(P<0.05);呼吸支持组激素用量高于非呼吸支持组,联合激素组术后呼吸支持率高于单用吡啶斯的明组(P<0.05).结论:MG患者术后呼吸支持率与MGFA分型有关,围手术期应根据不同临床分型,合理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尽可能用小的药物剂量将临床分型降低.

    作者:秦雪梅;鲁卫华;金孝岠;姜小敢;吴敬医;王箴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脓毒症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肺损伤的关系

    目的:探讨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与脓毒症所致肺损伤的关系.方法:共98例脓毒症患者纳入研究,收治后6h内检测并计算UACR、氧合指数(OI);通过PiCCO系统监测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比较EVLWI正常组与增高组PVPI、OI、UACR的差异,是否需机械通气患者EVLWI、PVPI、UACR的差异.分析UACR与EVLWI、PVPI、OI的相关性.结果:EVLWI增高组PVPI、UACR高于正常组,OI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ACR与EVLWI、PVPI正相关,与OI负相关(P<0.05).需机械通气患者的EVLWI、PVPI、UACR高于非机械通气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部分脓毒症患者,UACR可预测脓毒症所致肺水肿的形成,可尝试用于评估肺损伤的严重程度.

    作者:江皓波;劳美铃;马明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丹参酮ⅡA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动态变化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加用丹参酮ⅡA治疗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动态变化,探讨丹参酮ⅡA的临床疗效并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选择脑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加用丹参酮ⅡA的实验组及单独内科常规保守治疗的对照组,各30例,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于入院时及发病后2、7、14 d检测患者血清中IL-6及MMP-9的含量变化,分析两种治疗方法对脑出血患者其两者表达水平动态变化的影响并对比其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脑出血患者在2d时血清MMP-9和IL-6水平均达到高峰,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水平明显升高(P<0.05),实验组在7、14 d血清MMP-9和IL-6下降明显(P<0.05),而对照组则维持较高水平.实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用丹参酮ⅡA治疗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IL-6和MMP-9含量较未加用丹参酮ⅡA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显著降低,前者临床疗效也优于后者.

    作者:向飞;邓民强;汪逵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警觉功能中的研究进展

    作为注意功能重要组分之一的警觉,是维持认知功能的基础.自1990年Posner首次提出注意网络由警觉、定向和执行控制3个功能子网络组成以来,注意网络的研究已逐渐深入至其子网络.根据目标刺激出现前有无暗示信号的提示,警觉可以细分为位相性警觉(phasic alertness)和固有警觉(intrinsic alertness)[1].前者是短暂提高的准备就绪的能力,而后者是一般的觉醒状态.

    作者:陈雪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一氧化氮信号通路在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是一种以肺小动脉重构、肺血管阻力增加,终导致右心室衰竭直至死亡为特征的一种进行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生存[1].我国2007年首次公布的中国肺动脉高压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后参考2009年欧洲、美国更新后的肺动脉高压和肺高压指南或专家共识及自身特色于2010年对我国关于肺动脉高压和肺高压的指南文件进行了修订和更新[2],将PAH重新定义为:在海平面状态下、静息时、右心导管检查肺动脉平均压(mPAP)≥25 mmHg.PAH的研究虽已有100多年历史,但其发病机制至今未完全清楚.目前对肺PAH形成的分子信号机制研究主要包括:炎症因子信号通路、氧化应激信号通路、一氧化氮信号通路等[3],本文将对其中一氧化氮相关信号通路中主要信号分子在PAH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杨永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中药有效成分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躯体感觉系统的损害或疾病导致的疼痛,主要表现为痛觉过敏(hyperalgesia)和异常性疼痛(allodynia)[1].相关研究[2]显示,一般人群中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患病率高达8.0%,据此估计,我国患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患者数量已超过9 000万.神经病理性疼痛不仅造成了患者生理上的痛苦,也增加了抑郁、焦虑等情感障碍的发病率,极大的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以药物为主,必要时辅以微创治疗或神经调控治疗.作为从中药中提取的具有一定生物活性及治疗作用的组分,中药有效成分在神经病理性疼痛防治方面的作用已经逐渐成为研究热点[3].本文就近年来采用中药有效成分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李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解读北美脆性X临床与研究协会临床实践共识——脆性X综合征药物治疗指南

    脆性X综合征(fragile X syndrome,FXS)是X连锁智力低下中常见的疾病,已证实由FMR-1基因突变引起.为指导FXS的治疗,美国国家脆性X基金会(National fragile X foundation,NFXF)组织脆性X临床与研究协会(fragile X clinical&research consortium,FXCRC)的专家出版了一系列的共识性文件[1].其中,由Gudrun Aubertin教授牵头撰写的脆性X综合征药物治疗指南(medications for individuals with fragile X syndrome,以下简称该指南)[2],建议在行为干预、言语和语言治疗、职业治疗及个性化教育支持等综合措施的基础上,对有需要的FXS患者应用一些精神药物作为辅助治疗.

    作者:段现来;李啬夫;易咏红;廖卫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非小细胞肺癌微创手术与开放手术的疗效比较

    目的:评价非小细胞肺癌微创手术与开放手术的围术期相关并发症和总体生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7月至2013年12月间187例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微创手术组95例,开放手术组92例,比较两组手术的围术期相关指标和总生存情况.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病例.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淋巴结清扫个数方面无明显差别;微创手术组术后第1、2天疼痛明显减轻(POD1:3.1±0.8 vs 3.9±0.9,P=0.03;POD2:2.7±0.6vs 3.5±0.5,P=0.018),术后3d胸管引流总量减少(410±160vs 710±208,P=0.01)、胸管留置时间缩短(5.2±1.5 vs 7.5±1.0,P=0.028)、围手术期总并发症减少(22.5%vs 51%,P=0.01).随访6~ 48个月,微创手术组总生存率略优于开放手术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9.0%vs 75.6%,P>0.05).结论:对于非小细胞肺癌,全胸腔镜解剖性肺叶切除术优于传统开放手术,前者并不增加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达到同样淋巴结清扫效果,有效减轻术后疼痛、胸管留置时间、胸管引流量以及围手术期并发症;而患者术后远期生存获益方面仍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方忠民;蓝斌;杨彦龙;李锐雄;王沐廷;朱天翔;陈恕;马陈声;邱旭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脊髓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在糖尿病大鼠神经病理性痛维持中的作用

    目的:评价脊髓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在糖尿病大鼠神经病理性痛维持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2个月龄,体重180 ~ 220 g,采用腹腔注射1%链脲佐菌素(STZ)方法制备糖尿病模型,注射STZ后48 h血糖>16.7 mmol/L的大鼠作为糖尿病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6只糖尿病大鼠分为糖尿病组(D组)和甘珀酸治疗组(G组),每组8只,另取8只同月龄的雄性SD大鼠为正常对照组(C组).G组于注射STZ后28 d鞘内注射缝隙连接阻滞剂甘珀酸25 μg,1次/d,连续7d;而D组大鼠则鞘内注射相同容量的甘珀酸溶剂.分别于注射STZ前(T1)、注射STZ后7、14、21、28、35 d时(T2~ T6)测定机械缩足反应阈(PWT).于T6时处死大鼠,取腰段脊髓组织检测Cx43的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D组、G组T4~T6时PWT降低(P<0.05),T6时脊髓Cx43的表达增加(P<0.05);与D组比较,G组T1~T5时PWT无显著变化(P>0.05),T6时PWT升高(P<0.05),脊髓Cx43的表达减少(P<0.05).结论:脊髓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可能参与糖尿病大鼠神经病理性痛的维持.

    作者:赵伟成;李晓芸;张文璇;廖美娟;杨承祥;罗刚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精囊胃肠道外间质瘤1例

    患者男,72岁,主因“会阴部疼痛、排尿困难1个月余”于2013年9月28日入院.患者1个月余前出现会阴部隐痛,夜间及久坐、站立时疼痛明显,可放射至双侧腹股沟及大腿内侧,无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及腹泻、黑便.患者同时逐渐出现排尿困难症状,尿线细、尿滴沥,伴尿频、尿急,排尿间隔约30 min,夜尿约5~7次/晚.无肉眼血尿,无血精、逆行射精.有乏力症状,无腰痛、发热、盗汗、消瘦症状.

    作者:彭伟彬;王志勇;李俊鹏;于满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不同剂量X射线辐射对睾丸生物学效应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X射线全身照射对西藏小型猪睾丸生物学效应的影响.方法:18头成年雄性西藏小型猪随机分为6组.实验组5组,对照组1组.实验组分别接受2、5、8、11、14 Gy全身X线照射.照射72 h后观察血清睾酮、精子畸形率、生殖细胞DNA损伤、睾丸组织学变化.结果:血清睾酮5、8、11、14Gy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自5Gy起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血清睾酮浓度降低,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 0.05);精子畸形率2、5 Gy组别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明显增高(P<0.01),8、11、14 Gy组别,管腔内已无成熟精子;尾部DNA百分率和尾距随着辐射剂量增加而增加,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存在着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睾丸病理形态显示随剂量增加,生精上皮明显变薄,生精细胞剥离脱落,空洞形成,管腔已无成熟精子.结论:X射线辐射后可引起雄性西藏小型猪生殖损伤,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5 Gy是对睾丸组织生理损伤的关键点.生殖细胞DNA损伤率可作为一种剂量估算的指标.

    作者:王玉珏;岳敏;林继红;田雨光;郭凯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暴发感染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某院2013年第4季度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ARB)暴发感染的原因,并总结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CARB感染患者进行流行病学、环境卫生学、抗菌药物累计敏感性及使用情况分析.结果:CRAB感染患者存在高龄、住院时间长、基础疾病多、侵入性操作、意识障碍、肝肾功能不全、应激性溃疡、入住ICU以及多重感染等多种高危因素.33.33%的工作人员手卫生超标.CRAB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低.发现CRAB前患者100%用过广谱抗菌药物,70%用量不足;发现CRAB后主要治疗用药100.00%用量不足.结论:CARB感染暴发可能原因:(1)患者存在多种高危因素;(2)CRAB可能通过医护人员的手传播;(3)广谱抗菌药物用量不足,可能诱导CRAB.

    作者:谢奕丹;杨秀琼;游海敏;吴雪开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并高血压患者脂联素水平变化及意义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一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ACS的发生发展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1].高血压病(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和功能,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高血压防治应引起高度重视.近年的研究证明,脂联素(adiponectin,APN)作为炎性因子参与调节血管内皮功能、能量代谢等病理生理过程.本文主要通过检测ACS并高血压患者血清EH脂联素水平,探讨APN在ACS并EH发生、发展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栾博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