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少华;周朝波;赵桂林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腹腔镜、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endoscopic surgery,NOTES)和快通道麻醉(fast track anesthesia)等新方法应运而生.NOTES辅助腹腔镜可较好的保持患者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减小创伤,促进早期康复[1].本文就快通道麻醉在经阴道NOTES辅助腹腔镜下肾切除术中的应用进行探讨.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2]:(1)我院住院,择期行肾切除手术的女性患者;(2)年龄20 ~ 65岁;(3)ASA Ⅰ~Ⅱ级;(4)凝血功能正常.排除标准[3]:(1)急诊病例;(2)年龄> 65岁;(3)肾功能衰竭;(4)ASAⅢ~Ⅴ级;(5)凝血功能异常.分组:将患者随机分为快通道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实施,并与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
作者:钟茂林;周树保;刘金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管危险因素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认知功能下降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于门诊及住院部诊断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cognitive impairment,MCI)及AD的患者各35例,同期体检的健康老人35例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MMSE、ADAS-Cog量表评定,采集晨空腹血进行血脂、血糖检测,并记录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情况.采用小显著性差异法(LSD)比较各组间血管危险因素的差异,Pearson's相关分析各因素与认知功能评分的相关性.结果:MCI、AD组与对照组相比体质指数、血胆固醇水平呈进行性下降,收缩压水平明显升高,且AD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均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earson's分析可见各因素与认知功能下降程度之间呈线性相关.结论:血管危险因素与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程度有明显相关性,可能参与AD发病过程.
作者:李波;金尚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应用meta分析评价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与闭合复位内固定对股骨头坏死及骨折愈合率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医学文献数据库所有关于股骨颈骨折切开与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或回顾性对照研究(case-controlled trial,CCT),截止到2014年4月.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14篇文献纳入标准,其中RCT 5篇,CCT 9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股骨头坏死率与两种术式有显著差异(OR=0.57,95%CI:0.38 ~ 0.86,P=0.008),而骨折愈合率与两种术式没有显著差异(OR=1.17,95%CI:0.79~1.75,P=0.43).结论: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率高于切开复位内固定,而骨折愈合率与两种术式无显著差异.
作者:王辰;马信龙;马剑雄;孟德旺;王颖;张弢;汪松;姜轩;吕广水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正常瞬目频率为每分钟8~20次[1],属非随意眼睑运动,对眼角膜上皮起滋润保护作用[2].儿童频繁眨眼,每分钟可达15次以上,称为儿童异常瞬目症.本研究对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来院的645例异常瞬目患儿的诊治过程进行分析总结.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将每5秒钟以内瞬目一次作异常瞬目.随机收集我科门诊异常瞬目患儿645例,男421例,女224例,年龄8个月~15岁,平均5岁,起病时间3d~1年.所有患儿主要表现为阵发不规则的眨眼,突发或间歇发作,多为双眼,伴有眼痒不适,怕光.
作者:周青;程海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胃肠道术后并发症包括腹腔内感染、消化道出血、胃肠道运动障碍及切口感染等[1].大多数并发症经保守治疗可治愈或好转;少数经积极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则需再手术治疗.再手术治疗可有效消除首次手术出现的医源性或非医源性问题,掌握再手术发生原因,对提高首次手术的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我院从2012年5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胃肠道疾病术后近期再手术患者进行了病因分析,并总结防治措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卫平;张江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比较正常人与骨质疏松症患者椎小关节病的发生率,探讨骨质疏松症与腰椎小关节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定量CT对本地132例腰腿痛患者进行L2~4椎体松质骨骨密度测定,并根据测得的骨密度和T值分为骨质疏松症组和骨密度正常组进行腰椎小关节病发病率的比较分析.结果:132例中符合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的为45例,符合骨质密度正常诊断标准的为87例.45例骨质疏松症组中有32例CT诊断为腰椎小关节病,发病率为71.1%,87例骨密度正常组中有42例CT诊断为腰椎小关节病,发病率为48.3%.骨质疏松组中腰椎小关节发病率明显高于骨密度正常组(P<0.05).结论:骨质疏松症是导致腰椎小关节病的病因之一.
作者:周利华;刘松;王慧明;张鹏;彭俊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腰腿痛是骨科门诊患者常见主诉,以退行性骨关节疾病和劳损性软组织损伤多见.目前临床主要采用药物、外敷及理疗等综合手段进行治疗,但对于难以长期口服药物和到医院理疗的患者,多数难以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并且很容易复发.兰州汇凯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HMTI-T3型微循环治疗仪,通过量子温度场改善病变局部组织的微循环,促进组织修复,从而达到缓解疼痛,彻底治愈疾病的效果.
作者:葛秀洁;郑燕妮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冠心病(CAD)易感基因rs10757274和rs1333049与临床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对昆明地区汉族CAD人群CAD易感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0例昆明地区汉族CA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rs10757274和rs1333049两个SNP位点进行分型.检验分析各个SNP位点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在CAD组和对照组间的差异.统计年龄、BMI、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及糖尿病传统危险因素,分析其与CAD发病的相关性.多元逐步回归分析CAD与基因及临床各因素的关系.结果:rs10757274 AG/GG基因型及rs1333049 CG/CC基因型与昆明地区汉族人群CAd的易感性相关.rs10757274-GG OR =1.915,s1333049-CC OR=1.685,两基因纯合子均较杂合子CAD的易感性增高.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及糖尿病显著增加CAD患病率(P<0.05).两组年龄和BMI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rs10757274和rs1333049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临床因素相互作用,影响CAD的易感性.
作者:孙帅;夏小杰;欧振恒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逍遥丸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致高泌乳素血症的作用.方法:12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40例,分别给予逍遥丸、溴隐亭、不干预等3种处理措施,观察6个月,治疗前和治疗第1、3、6个月末分别予以阳性和阴性综合症状量表(PANSS)评定病情的严重程度,并完善实验室检查.结果:逍遥丸组与溴隐亭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泌乳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6个月要明显低于治疗前;3组间两两比较,在治疗第3、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逍遥丸组与溴隐亭组患者治疗第3、6个月血清泌乳素水平低于对照组.逍遥丸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ANSS评分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溴隐亭组患者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6个月的PANSS评分要明显高于治疗前;3组间两两比较,溴隐亭组患者治疗第3、6个月PANSS评分要高于逍遥丸组和对照组.结论:逍遥丸能有效降低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所致的血清高泌乳素水平,但不会影响患者的精神疾病病情的稳定,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郑婵燕;周平;李祎鋆;张海香;喻俊;谢永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实时三维超声造影在评价输卵管通畅性中的价值,并与X线碘油造影作对比.方法:对51例女性不孕症患者共100条输卵管进行实时三维超声造影检查,并将结果与X线碘油造影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实时三维超声造影诊断输卵管通畅为53%(53/100),阻塞为47%(47/100);X线碘油造影诊断输卵管通畅为56%(56/100),阻塞为44%(44/100),两组检查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8),一致性较好(κ值为0.819).结论:经阴道实时三维超声造影与X线造影有很高的一致性,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张奥华;徐净;黄泽萍;毛永江;张新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宫颈癌是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疾病,是世界范围内导致女性癌症患者死亡的第4位因素[1].宫颈癌前病变发展成宫颈癌的主要原因是持续感染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然而,并非所有的HPV感染必然导致宫颈病变甚至发展成宫颈癌.大部分宫颈HPV持续感染8~ 10个月能自行消退[2].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目前大量学者[3-4]研究的热点是就生物标志物在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筛查程序中的应用价值.与HPV感染阶段相关的L1壳蛋白及与作为HPV感染生物学标志物的P16INK4A在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中的诊断及预后价值日益受到重视.现就L1壳蛋白、P16INK4A联合检测在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潘琼慧;黄凌霄;陈育梅;朱雪燕;朱雪琼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辅助椎体后凸成形术(kyphoplasty,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e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疗效.方法:符合条件的KP术后患者,随机分为A组42例(应用唑来膦酸,同时口服活性维生素D和钙剂)和B组40例(仅给予活性维生素D和钙剂).治疗前和治疗后3、12个月行VAS评分、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测定、并发症观察.结果:治疗后2组VAS评分显著下降,治疗12个月后A组进一步下降,B组有所上升,与3个月时比较有明显差异.两组治疗后BAP及25-羟基维生素D明显升高,TRACP-5b在A组明显升高,B组变化不明显.治疗后A组骨密度显著增加,B组显著降低.A组25例出现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未发生新骨折,但B组发生新骨质疏松骨折2例.结论:唑来膦酸辅助KP治疗OVCF可进一步缓解疼痛,抑制骨量丢失,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
作者:张亮;王静成;冯新民;杨建东;陶玉平;张圣飞;蔡俊;黄吉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构建人群非特异性下腰痛(NLBP)预测模型.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调查广州市某两个社区常住人口,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部分,其中70%用于建模,30%用于考核模型.采用Logistic回归构建模型.结果:共回收1 953份有效问卷.其中NLBP 459例(23.50%,95%CI:21.12%~25.38%);NLBP的影响因素分别为性别、教育程度、锻炼频率、劳动强度、振动接触、BMI、年龄、心理状况;模型预测准确率为81.44%(95%CI:78.12%~84.76%).结论:所构建模型可用于临床上NLBP的辅助诊断及预防工作.
作者:王凯;闵少雄;徐新毅;邱素均;安胜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调查膀胱癌患者的生命质量,探讨影响其生命质量的因素.方法: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CT)开发的生命质量核心量表(QLQ-C30 V3.0)中文版和膀胱癌生存质量测定特异模块量表(QLQ-BLM30)评估120例膀胱癌患者的生命质量,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患者的人口学和临床客观指标对生命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膀胱癌患者QLQ-C30量表15个领域中有8个领域的得分低于参考值,总健康状况得分为(50.31±21.72)分;QLQ-BLM30量表7个领域得分均较低;不同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家庭经济状况、医疗形式、临床分期和治疗方式的患者在部分领域生命质量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癌患者的生命质量较低,影响膀胱癌患者生命质量的因素较多.
作者:宣辉;杨铮;万崇华;刘建平;杨德林;罗家洪;孟琼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是广东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放射治疗是目前NPC主要的治疗方法[1].但在肿瘤的放射治疗中射线可能会损伤正常的口咽部黏膜、下颌关节、涎腺及颈部软组织[2],从而引起张口困难、疼痛、口干、关节僵硬、颈部皮肤溃烂等不良反应,严重者甚至伴有剧烈疼痛,进食困难,少部分患者因中断放疗而影响其疗效和预后.本研究探讨护理干预对减轻NPC患者放疗期间不良反应的效果.
作者:林婉萍;李黎;杨敏玲;王慧玲;张凤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比较氨甲环酸局部应用和静脉应用在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出血量的效果.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150例行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局部应用氨甲环酸的47例为局部应用组,静脉应用氨甲环酸的53例为静脉应用组,未应用氨甲环酸的50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患者术后引流量、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输血例数、输血量、术后第1、3、5天血红蛋白值及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发生率.结果:局部应用组和静脉应用组患者术后出血量、输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局部应用组低于静脉应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应用组和静脉应用组患者术后1、3、5d血红蛋白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局部应用组高于静脉应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发生.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氨甲环酸能明显减少术后出血量、降低输血量,局部应用较静脉应用效果更佳.
作者:席少华;周朝波;赵桂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黏膜下层剥离术(ESD)改变了消化道早癌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的局面,不但其治疗效果与外科手术相似,而且能使大部分患者免除了传统手术治疗的风险,提高了生活质量(QOL)[1-2].在日本、中国香港,ESD已成为完整切除消化道黏膜内癌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已部分替代外科手术治疗[1-2].本文就我院39例行ESD治疗的消化道早癌患者,进行至少5个月或以上的随访,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宋文冲;吕巍巍;乔秀丽;高孝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克莱恩费尔特综合征(Klinefelter syndrome,KS),简称克氏综合征,是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性疾病,早由1942年Klinefelter[1]提出,是男性常见的性染色体异常性疾病,发病率占新出生男孩的0.1%~0.2%.本病常见的染色体核型是47,XXY,占80%,其次为46,XY/47,XXY嵌合型,其余为罕见核型,包括48,XXYY、48,XXXY、49,XXXXY等.另外,该病也是基因异常导致不育症的主要原因,占到无精症患者的11%,不育症患者的3%.由于早期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该病容易漏诊.流行病学显示,成人中只有25%患者得到明确诊断,且在青春期前无一例被确诊[2].
作者:曹琳;陈国芳;刘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病1周内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及主要红细胞参数的变化趋势、RDW及其变化率与AMI患者Gensini积分的关系,评估RDW对AMI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该院AMI患者100例,于1周内2次检测血常规观察RDW变化趋势,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对冠脉病变进行Gensini积分,分析Gensini积分与RDW及其变化率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RDW对AMI患者近期预后的价值.结果:AMI后1周内RDW升高(P<0.01),红细胞及血红蛋白下降(P<0.01);相关分析显示RDW与年龄、Gensini积分、BNP呈正相关(P<0.05),RDW变化率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P<0.01);RDW预测AMI近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ROC曲线显示RDW的临界值为13.23%,敏感性为74.2%,特异性为65.2%.结论:AMI后1周内RDW升高,RDW及其变化率与冠脉病变程度相关,RDW对AMI患者近期预后有一定预测价值.
作者:赵琳茹;陈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NF-κB,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IR)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改良高脂饮食建立大鼠NAFLD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高脂饮食喂养,干预组高脂饮食饲养10周后吡咯烷二硫基甲酸酯(PDTC)腹腔注射4周,分别于10、14周处死各组大鼠,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形态;测定血管紧张素浓度;检测NF-κB蛋白、肝脏AT1R在肝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肝组织病理结果提示正常组肝组织结构正常;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出现脂肪变性并随造模时间的延长而加重,10、14周大鼠肝脏可见气球样变及程度不等的肝细胞坏死和小叶内炎症、腺泡内散在点灶状坏死,部分可见点灶状坏死成片,门管区轻中度炎症.14周大鼠出现胶原纤维生成.免疫组化结果提示模型组大鼠肝细胞内可见NF-κB明显活化,而且随造模时间延长,其表达随之增多;干预组表达低于同期模型组,但高于正常组.放免法结果提示模型组、干预组血管紧张素浓度均高于正常组,且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其浓度逐渐增多;干预组血管紧张素浓度低于同时期模型组但高于正常组.RT-PCR法显示:AT1RmRNA表达量在模型组中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表达量逐渐增加,且均明显高于同时间段正常组;干预组表达低于同时期模型组但高于正常组.结论:NAFLD肝组织随着疾病程度加重,NF-κB活性增强,抑制其活性可降低NAFLD大鼠肝组织AT1R mRNA表达.
作者:石海燕;李珏宏;李昌平;钟晓琳;康敏;蔡懿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