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辉;杨铮;万崇华;刘建平;杨德林;罗家洪;孟琼
甲状腺结节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甲状腺疾病,好发于20~ 40岁的青壮年,尤其中年女性较多见,大多数为良性增生或胶性结节.据统计,触诊获得的甲状腺结节患病率为3%~7%,高分辨率B超检查获得的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为20% ~ 76%,其中甲状腺癌的患病率为5%~15%[1].良性甲状腺结节常规治疗方式为外科手术,但手术创伤较大、费用较高,术后并发症较多[2],并且对于多发及生长部位较特殊的病变手术难度及风险较高.临床上在排除甲状腺恶性肿瘤后,除有气管或邻近组织压迫症状、胸骨后甲状腺肿、毒性腺瘤或是有美容需求的患者需要手术治疗外,95%的良性甲状腺结节均无须手术治疗.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微无创治疗的理念及技术也渗透到甲状腺结节的治疗当中.本文将对良性甲状腺结节的几种非手术治疗方式进行介绍.
作者:唐雪;彭松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TROP2、p-Akt及vimentin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36例甲状腺瘤组织、36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TROP2、p-Akt及vimentin的表达,并对性别、年龄、肿瘤大小、临床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7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TROP2、p-Akt及viment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8%、68.4%、69.7%,与甲状腺瘤组织、正常甲状腺组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ROP2、p-Akt及vimentin蛋白在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淋巴结无转移组(P< 0.05);TROP2、p-Akt及vimentin蛋白在Ⅲ+Ⅳ期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经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表明,TROP2与p-Akt、vimentin的表达均呈正相关(r=0.313,P=0.038;r=0.402,P=0.031);p-Akt与vimentin的表达也呈正相关(r=0.464,P=0.026).结论:TROP2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恶性侵袭及转移有关,可作为靶向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潜在基因.
作者:付京东;薛栋;李新军;成丕光;张成德;周宪勇;张同军;夏修良;巩本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腰腿痛是骨科门诊患者常见主诉,以退行性骨关节疾病和劳损性软组织损伤多见.目前临床主要采用药物、外敷及理疗等综合手段进行治疗,但对于难以长期口服药物和到医院理疗的患者,多数难以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并且很容易复发.兰州汇凯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HMTI-T3型微循环治疗仪,通过量子温度场改善病变局部组织的微循环,促进组织修复,从而达到缓解疼痛,彻底治愈疾病的效果.
作者:葛秀洁;郑燕妮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评价替罗非班对伴缺血性J波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期间心电图的影响并对其近期预后进行评估.方法:将45例12 h内发生的伴缺血性J波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行急诊PCI的患者分为替罗非班治疗组(治疗组)和非替罗非班治疗组(对照组),疗程24~48 h.观察围手术期心电图缺血性J波、ST-T的变化和心律失常的发生及MACE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心电图出现的J波在术后2h内全部消失,抬高的J点与ST段较对照组在术后早期即明显回落,术中及术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替罗非班可以明显改善心电图上出现的缺血性J波,显著降低术中及术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提高介入治疗成功率,降低术后近期死亡率.
作者:吕常智;赵利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病1周内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及主要红细胞参数的变化趋势、RDW及其变化率与AMI患者Gensini积分的关系,评估RDW对AMI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该院AMI患者100例,于1周内2次检测血常规观察RDW变化趋势,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对冠脉病变进行Gensini积分,分析Gensini积分与RDW及其变化率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RDW对AMI患者近期预后的价值.结果:AMI后1周内RDW升高(P<0.01),红细胞及血红蛋白下降(P<0.01);相关分析显示RDW与年龄、Gensini积分、BNP呈正相关(P<0.05),RDW变化率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P<0.01);RDW预测AMI近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ROC曲线显示RDW的临界值为13.23%,敏感性为74.2%,特异性为65.2%.结论:AMI后1周内RDW升高,RDW及其变化率与冠脉病变程度相关,RDW对AMI患者近期预后有一定预测价值.
作者:赵琳茹;陈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碎裂QRS波(fQRS)对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对166例DCM患者和10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根据患者是否存在fQRS分为fQRS组和无fQRS组,比较fQRS在DCM组和健康对照组的发生率,比较DCM患者中fQRS组和无fQRS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并进行多变量Cox回归分析.结果:DCM组fQRS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DCM患者中fQRS组心源性猝死、非猝死性心性死亡、恶性心律失常、左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和严重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显著高于无fQRS组(P< 0.01~0.001);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fQRS对DCM的影响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fQRS可成为心电图诊断DCM的新指标,是DCM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因子.
作者:林晓明;杨希立;刘鹤龄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内脏异位综合征合并肺动脉狭窄/闭锁患儿有无缝隙连接蛋白43 (Connexin43,Cx43)基因突变.方法:选取47例内脏异位综合征合并肺动脉狭窄/闭锁患儿,45例无内脏异位的法洛氏四联症患儿以及30例无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抽取外周血,采用PCR-SSCP和DNA测序技术检测有无Cx43胞质尾区基因突变.结果:所有样本DNA的PCR特异性扩增良好.对Cx43胞质尾区的PCR扩增产物进行SSCP分析和测序,未查找到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任何转换、颠换、缺失和插入的变异.结论:内脏异位综合征合并肺动脉狭窄/闭锁的患儿以及无内脏异位的法洛氏四联症患儿均无Cx43基因突变.
作者:王树水;孙凌;江静波;张旭;张智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糖尿病发病机制及其临床干预是临床科研和医疗实践所关注的重要领域.近年来,国内外众多研究表明,维生素D与糖尿病发病的基本病理生理过程——胰岛素抵抗和胰岛B细胞功能受损——有关;补充维生素D可能有助于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本文就这一领域的新进展做简要综述.1 维生素D与糖尿病发病1.1 维生素D与胰岛素抵抗 10余年前,一项对126例正常糖耐量人群的研究[1]发现,维生素D缺乏个体有更高的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随后,对156例德国儿童的研究[2]表明,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和描述机体胰岛素抵抗水平的HOMA-IR指数呈负相关.Kayaniyil等[3]对712例加拿大2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表明,体内维生素D水平与胰岛素敏感性以及胰岛素抵抗均显著相关.
作者:王炜;戴晓康;叶山东;邢学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测量甲状腺上动脉(STA)峰值流速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诊断的符合率.方法:127例甲状腺弥漫性病变患者,甲状腺血供分级均达到Ⅱ级和Ⅲ级.测量双侧STA的峰值流速,文献传统的测量方法可总结为上段测量法及下段测量法,本研究新增加筛选测量法.将上述三种方法测得的峰值流速记录存档并与实验室指标及临床诊断进行对照.结果:左、右甲状腺上动脉之间的峰值流速可以存在很大的侧别差异;同一侧甲状腺上动脉其上段和下段的峰值流速大多也存在明显的部位差异,多数上段流速高于下段.进一步与实验室指标对照发现,三种测量方法中,筛选法测得的峰值流速与甲亢的符合率高(80.31%),传统的上段法和下段法符合率依次分别为63.78%、44.88%,三种方法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 0.01).结论:获取甲状腺上动脉峰值流速不应人为指定测量部位,应从动脉全程筛选大流速.筛选法测得的峰值流速与甲亢诊断的符合率明显优于传统测量方法.
作者:刘秉彦;胡洁;王东林;廖卫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比较正常人与骨质疏松症患者椎小关节病的发生率,探讨骨质疏松症与腰椎小关节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定量CT对本地132例腰腿痛患者进行L2~4椎体松质骨骨密度测定,并根据测得的骨密度和T值分为骨质疏松症组和骨密度正常组进行腰椎小关节病发病率的比较分析.结果:132例中符合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的为45例,符合骨质密度正常诊断标准的为87例.45例骨质疏松症组中有32例CT诊断为腰椎小关节病,发病率为71.1%,87例骨密度正常组中有42例CT诊断为腰椎小关节病,发病率为48.3%.骨质疏松组中腰椎小关节发病率明显高于骨密度正常组(P<0.05).结论:骨质疏松症是导致腰椎小关节病的病因之一.
作者:周利华;刘松;王慧明;张鹏;彭俊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比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闪烁伪影与B型超声在肾结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本院完成CT扫描证实患有不同程度肾结石的30例患者,分别行双肾B型超声波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波闪烁伪影检查,图片包括上极、中部及下极,共收集60个肾脏的360幅超声图像,采用随机盲法ROC曲线分析对比,评价B型超声与彩色多普勒闪烁伪影对肾结石的诊断价值.结果:B型超声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4.3%,48.0%,66.7%,57.1%;彩色多普勒超声闪烁伪像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0.0%,76%,77.8%,57.6%.当以结石大小做亚组分析时发现,B型超声与闪烁伪影两种检查方法的AUC在结石的3种大小分类中均无统计学差异(结石<5 mmP=0.54,结石直径5~10mmP=0.61,结石直径> 10 mm P=0.11).随着结石直径的增加,两种检查方法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都随之增加.在所有3种结石大小分类中,B型超声的敏感度较高,而闪烁伪影的特异度较高.结论:应用闪烁伪影诊断肾结石并不劣于传统B型超声,两种检测方法中B型超声的敏感性更高,彩色多普勒闪烁伪影的特异性更高.本实验结果可以帮助临床应用闪烁伪像和B型超声诊断肾结石,同时可以利用基本声学差异改进信号处理终提高结石发现率.
作者:刘宁宁;史启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文拉法辛缓释片联合小剂量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的疗效.方法:收集60例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服用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75 mg/d联合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5 ~ 10 mg/d,对照组服用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75 mg/d,于治疗前和治疗第1、2、8周进行NRS疼痛评分,于治疗前和治疗第2、8周用汉密尔顿抑郁、焦虑量表(HAMD、HAMA)对伴随焦虑抑郁进行评分,同时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对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均有效,且对慢性头痛伴随焦虑、抑郁情绪疗效显著,研究组比对照组起效更快,疗效更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文拉法辛缓释片联合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起效快,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对伴随的焦虑、抑郁情绪疗效显著,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华美香;邓俊亮;陈伟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正常瞬目频率为每分钟8~20次[1],属非随意眼睑运动,对眼角膜上皮起滋润保护作用[2].儿童频繁眨眼,每分钟可达15次以上,称为儿童异常瞬目症.本研究对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来院的645例异常瞬目患儿的诊治过程进行分析总结.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将每5秒钟以内瞬目一次作异常瞬目.随机收集我科门诊异常瞬目患儿645例,男421例,女224例,年龄8个月~15岁,平均5岁,起病时间3d~1年.所有患儿主要表现为阵发不规则的眨眼,突发或间歇发作,多为双眼,伴有眼痒不适,怕光.
作者:周青;程海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比并探讨肱踝指数(ABI)、CT血管造影技术(CTA)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AOD)FontaineⅡ期及以上分期中的评估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FontaineⅡ期及以上分期PAOD患者31例(患肢36侧),对其ABI值、下肢动脉CTA检查结果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进行统计学对照分析,分别计算ABI值、CTA对动脉狭窄>50%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与DSA对照,以ABI 0.9为阈值,ABI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86%、100%、83.33%、100%、14.29%;以动脉管径狭窄50%为阈值,CTA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96.36%、97.89%、95.24%、100%.结论:对于FontaineⅡ期及以上分期PAOD的血管狭窄度的判断,ABI具有较高特异性,CTA具有更高敏感性及准确性,二者联合应用可为PAOD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准确可信的指导.
作者:李蕾;周莹;刘雨成;刘永保;黄小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麦默通微创旋切在触诊阴性乳腺病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72例患有乳腺病灶的女性患者,均经超声诊断予以确诊且接受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探讨触诊阴性乳腺病灶手术结果、病理诊断及随访结果.结果:72例患有乳腺病灶患者共有107个病灶,3例局部血肿,经抽吸处理后消退;平均旋切次数(17.32±1.05)次,平均手术时间(18.45±0.36) min,平均出血量(7.63±0.24) mL;病理诊断为不典型增生17例,乳腺纤维瘤35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2例,乳腺腺病16例,浸润性导管癌1例,乳腺脂肪瘤1例,病理诊断阳性率为100%;本组随访率为83.57%,触诊无异常,伤口愈合良好,无复发、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切口瘢痕不明显,超声复查手术区可见低回声术后改变.结论:采用麦默通微创旋切触诊阴性乳腺病灶具有损伤小及安全性高等显著优势,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黄恒;刘付霖;米明;谭志汉;林春妙;龙志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NF-κB,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IR)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改良高脂饮食建立大鼠NAFLD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高脂饮食喂养,干预组高脂饮食饲养10周后吡咯烷二硫基甲酸酯(PDTC)腹腔注射4周,分别于10、14周处死各组大鼠,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形态;测定血管紧张素浓度;检测NF-κB蛋白、肝脏AT1R在肝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肝组织病理结果提示正常组肝组织结构正常;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出现脂肪变性并随造模时间的延长而加重,10、14周大鼠肝脏可见气球样变及程度不等的肝细胞坏死和小叶内炎症、腺泡内散在点灶状坏死,部分可见点灶状坏死成片,门管区轻中度炎症.14周大鼠出现胶原纤维生成.免疫组化结果提示模型组大鼠肝细胞内可见NF-κB明显活化,而且随造模时间延长,其表达随之增多;干预组表达低于同期模型组,但高于正常组.放免法结果提示模型组、干预组血管紧张素浓度均高于正常组,且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其浓度逐渐增多;干预组血管紧张素浓度低于同时期模型组但高于正常组.RT-PCR法显示:AT1RmRNA表达量在模型组中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表达量逐渐增加,且均明显高于同时间段正常组;干预组表达低于同时期模型组但高于正常组.结论:NAFLD肝组织随着疾病程度加重,NF-κB活性增强,抑制其活性可降低NAFLD大鼠肝组织AT1R mRNA表达.
作者:石海燕;李珏宏;李昌平;钟晓琳;康敏;蔡懿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头颈部鳞癌组织中锌指转录因子TWIST及Survivin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探索它们在头颈部鳞癌中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2例头颈鳞癌(20例正常软腭黏膜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组)组织中的TWIST和Survivin的表达情况.结果:TWIST在头颈部鳞癌中的表达率为69.35%,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Survivin在头颈部鳞癌中的表达率为79.03%,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且TWIST的表达均随鳞癌的病理分化程度降低而升高,并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中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和年龄、性别无关;而Survivin的表达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中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和年龄、性别以及病理分化程度无关.未见头颈鳞癌组织中Survivin与TWIST的表达程度有相关性.结论:TWIST和Survivin高表达与头颈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但两者之间不一定存在相关性.
作者:常傲霜;刘雪来;吴睿;卓贤露;赵厚育;叶惠平;周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血清中miR-208a的变化.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RT-qPCR)检测20例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血清miR-208a表达的变化,并与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者血清miR-208a的表达水平在手术前很低,在主动脉阻断后开始升高(P<0.05),在主动脉开放后达到峰值(P<0.01),术后24 h下降,但仍较术前显著升高.皮尔森相关分析显示miR-208a的表达与CK-MB和cTnⅠ变化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miR-208a可作为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中心肌损伤的标志物.
作者:杨伟;白向峰;刘寅强;张桂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穿刺进行椎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有效应和安全性.方法:11例经过脑血管造影确定为推动脉狭窄并具有手术适应证的患者,进行经桡动脉穿刺行椎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结果:11例患者均完成椎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术后狭窄均得到缓解,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进行椎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避免因动脉迂曲而导致的介入治疗失败.
作者:艾志兵;李龙倜;张晓东;王云甫;何国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动力骨牵引技术是一种传统而有效的治疗骨折的方法,但是在治疗指骨骨折时,往往因为材料或技术的问题,临床并不被广泛应用.我科于2004年3月至2014年4月期间,采用自制外固定骨牵引支架治疗近指间关节Pilon骨折28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定锋;许祥明;姚恩锋;陈成然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