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梅;王洪芬;李英华;符敬坦;刘珊;李志赏;石锐
目的:探讨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对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路径及关系效应.方法:采用腹膜透析自我管理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自我效能量表,对123例CAPD患者进行测评.采用Amos7.0软件进行路径分析.结果:患者自我管理、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总分值分别为(64.70±13.48)、(33.38±6.95)和(6.57±1.25)分.社会支持对自我管理有直接影响,并通过自我效能对自我管理产生间接影响,总效应为1.38.自我效能对自我管理有直接保护作用,亦是社会支持与自我管理的中介变量,总效应为0.76.结论:CAPD患者自我管理水平中等、社会支持差、自我效能低.自我管理能力受到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的直接、间接影响,可从各环节制定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作者:王洁;王菲;李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建立各期宫颈癌患者盆腔动脉血管网的三维可视化数字模型并分析其特点.方法:应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CTA),获得宫颈癌患者CT薄层扫描数据,在腹部医学三维可视化系统进行图像分割及三维重建,然后将重建模型导入FreeForm Modeling System平台进行平滑、上色、透明化、旋转等操作,获得盆腔动脉血管网三维可视化模型.结果:成功重建出宫颈癌患者盆腔动脉血管网的三维可视化数字模型,可以清楚显示腹主动脉、髂内及髂外动脉、子宫动脉、子宫动脉上行支等主要及细小血管分支,并与骨盆配准后,可清楚了解各血管走行及空间位置,并且随着肿瘤期别的提高,患者盆腔动脉血管网的密度、分支情况等均呈增加趋势.结论:基于CTA数据,应用腹部医学三维可视化系统软件,可以成功重建出活体宫颈癌患者盆腔动脉血管网的三维可视化数字模型,并且各期宫颈癌患者动脉血管网有其不同特点,了解其不同特点对我们的手术或介入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朱洪磊;何援利;彭冬先;王显龙;王雪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评估思然联合潇莱威与单用思然比较预防LASIK术后干眼的疗效.方法:480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思然和潇莱威,对照组用思然.比较两组SPEED评分,干眼症状及干眼之间的差异,t检验、x2检验用于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在术后第3天二者间无明显差异,治疗组1周后干眼减少,在1周、1个月、3个月SPEED评分分别为6.59±3.28比5.50±2.83(P=0.048)、3.92±1.77比3.05±1.62 (P=0.036)、2.13±1.54比1.65±0.98 (P=0.046);干眼诊断的比例分别为15.0%比14.2%(P=0.796)、13.3%比7.5%(P=0.039)、10.4%%比5.4%(P=0.042)、6.3%比2.5%(P=0.045).结论:思然和潇莱威联合应用与单用思然比较预防减少与LASIK手术相关的不适干眼症状可能更有效.
作者:雍桂珍;兰长骏;甘宇业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体质指数(BMI)对胃癌患者术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241例胃癌患者一般情况、手术方式、病理类型及术后生存情况,并通过生存分析了解BMI与胃癌患者术后预后的关系.结果:BMI与肿瘤位置、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等相关因素存在相关性(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BMI、肿瘤大小、淋巴结是否转移及TNM分期与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存在相关性(P< 0.05).将单因素分析结果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是否转移及TNM分期是影响胃癌患者术后5年的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生存分析显示,随着BMI的增加,患者的总生存率逐渐降低,经Log-Rank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442,P=0.018),而BMI大的患者术后无瘤生存率较BMI小的患者低,经Log-Rank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671,P=0.020).结论:BMI作为综合因素之一,能够影响胃癌患者术后的预后.
作者:李彬;张惠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埃索美拉唑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治疗方法将6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全肠外营养组(TPN组,n=21)、早期肠内营养组(EEN组,n=24)和埃索美拉唑联合早期肠内营养组(E+EEN组,n=23),比较各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血清hs-CRP、IL-6、TNF-α浓度变化及观察各组患者继发感染率、手术率、死亡率、住院时间和平均住院费用.结果:治疗后第7、14天,3组患者APACHEll评分、血清hs-CRP、IL-6、TNF-α浓度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TPN组、EEN组和E+EEN组患者治疗后的APACHEll评分、血清hs-CRP、IL-6、TNF-α浓度依次显著降低(P<0.05);与TPN组比较,EEN组、E+EEN组的继发感染率、手术率、死亡率、平均住院时间和费用均明显降低(P<0.05),E+EEN组低,但平均住院时间和费用相比较E+EEN组与EEN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可显著降低SAP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浓度,降低继发感染率、手术率及死亡率,疗效优于单纯早期肠内营养和全肠外营养.
作者:田笑笑;杜浩;白艳丽;朱晶晶;张瑜;张亚历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teroid induced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SONFH)的血清蛋白质组学差异,寻找SONFH的血清特异性标志物.方法:分别收集SONFH患者(实验组)及正常体检者(对照组)各15例,同组血清等量混合,应用双向凝胶电泳串联基质辅助激光解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寻找并鉴定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结果:共鉴定出9种差异蛋白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中血清淀粉祥蛋白A-2、凝血酶原、补体因子B、免疫球蛋白J链、富亮氨酸α-2-糖蛋白、补体C4、补体H等7种蛋白表达上调,肌动蛋白、载脂蛋白L1等2种蛋白表达下调.结论: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成功发现了SONFH的血清差异表达蛋白质,为寻找SONFH特异性标志物及进一步阐明SONFH的发病机制提供了依据.
作者:曾平;梁景超;周怡;秦刚;潘天箫;刘明伟;何凯毅;李金溢;黄碧秋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评价美国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协作组(CKD-EPI)2012年报道的基于肌酐和胱抑素C的肾小球滤过率(GFR)联合预测方程(CKD-EPI2012SCr-SCysC)是否比2009年报道的联合预测方程(CKD-EPI2009SCr-SCysC)、中国eGFR课题组马迎春等2007年报道的联合预测方程(Ma1和Ma2)更适于我国慢性肾脏病(CKD)患者GFR的预测.方法:收集669例CKD患者资料,以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法测定的GFR作为参考GFR(rGFR),用CKD-EPI2012SCr-SCysC、CKD-EPI2009SCr-SCysC、Ma1和Ma2估算GFR(分别记为eGFR1、eGFR2、eGFR3和eGFR4),比较此4种方程估算的GFR与rGFR的偏差、偏离程度、相关性、30%准确性和分期一致性差异.结果:669例CKD患者的rGFR水平为(61.78±26.51) mL/(min· 1.73 m2);eGFR1与rGFR的偏差小;各eGFR与rGFR的pearson相关系数在0.796~0.831之间,组内相关系数(ICC)在0.865~0.905之间,eGFR1与rGFR的相关性佳;Bland-Altman图结果显示,eGFR1与rGFR的偏离程度低、精确度好;eGFR1和(或)eGFR2的总体30%准确性高;各eGFR与rGFR总分期一致率在59.34% ~ 63.98%之间,以eGFR1和(或)eGFR2高,但一致性均不理想,Kappa值为0.437 ~ 0.490.结论:CKD-EPI2012SCr-SCysC更适于我国CKD患者GFR的预测,但仍需更大样本及多方面的研究验证.
作者:严跃红;傅君舟;李剑文;关昌杰;李显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对胞质阻滞法与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微核率的一致性进行检验并找出对检测结果影响的主要因素.方法:分别以6个浓度丝裂霉素C或硫酸长春碱处理对数生长期TK6细胞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微核率,以胞质阻滞法为参考;分析设门与不同浓度荧光染料叠氮溴乙锭(EMA)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两种微核检测方法测得的TK6细胞微核率在相应剂量组中差异无显著性(P>0.05).每组实验结果两种方式间存在显著相关性(Rs=1.0,P<0.01).影响微核检测的3个门分别为“Light Scatter”,“FSC VSSYTOX”与“EMA Negative”.采用300 μL 0.1 mg/mL EMA染料可更好地测定淋巴细胞微核.结论:流式细胞术测定淋巴细胞微核与胞质分裂阻滞法测微核的相关性良好,具有快速,简便的优点,三个门的设门原则和EMA染料的体积和浓度成为影响实验的关键因素.
作者:吕鸿鑫;袁惟芯;孙清;张欣洁;魏青;陈雯;肖勇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82例轻中度AD患者,随机分为高频组、低频组和对照组,3组患者分别给予20、1 Hz和伪刺激,疗程为4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袁认知分量表(ADAS-Cog)、事件相关电位及脑电图检测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4周末高频组和低频组ADAS-Cog总分、语言因子分、记忆因子分明显减低、事件相关电位及脑电图指标明显改善,对照组各评估指标较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组间比较,高频组疗效优于低频组.结论:rTMS可改善AD患者的认知功能,高频刺激的效果更佳.
作者:吴越;徐文炜;刘晓伟;武曙燕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前交叉韧带(ACL)是人体中受损后容易发生断裂的韧带[1].ACL发生损伤后会严重影响患者膝关节的稳定性,继发半月板损伤和关节退变等[2].关节镜下ACL重建手术中股骨隧道的建立是影响疗效的关键因素之一[3].经前内侧(AMP)入路和胫骨隧道(TT)入路是目前临床常用的两种建立股骨隧道的方法.为评价这两种方法临床疗效,笔者对我院于2010年1月至2013年5月进行ACL单束重建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叶勇光;丁清和;向孝兵;赵樑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诱导型-氧化氮合酶(iNOS)和cGMP依赖性蛋白激酶1(PKG-1)在白藜芦醇(RES)防治肺动脉高压(PAH)中的分子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t),治疗(RES)组和安慰剂(M),采用IPP软件测量分析肺小微动脉肥厚指数;免疫组化检测3组肺组织iNOS和PKG-1的表达.结果:mPAP在RES和M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室肥厚指数、动脉肥厚指数RES和M组间差异明显(P<0.01);iNOS和PKG-1检测结果显示RES与M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RES降低肺动脉压力,改善肺动脉结构,逆转肺动脉损伤和增生肥厚,与抑制iNOS的生成,增加PKG-1的表达关系密切.
作者:杨东鹏;杨永超;吕珊珊;董文鹏;王显悦;童光;马涛;张卫达;王晓武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内镜在肝外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4年8月间相应接受腹腔镜和内镜治疗的87例单纯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组2例中转开腹手术取石,内镜组1例因十二指肠乳头严重水肿、开口狭窄而转开腹手术探查取石,1例术中出血给予局部喷止血药和去甲肾上腺素后止血.两组在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取石成功率(腹腔镜和内镜组分别有2例残留结石)及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优于腹腔镜组.两组各有术后残石2例.随访2月~6年,腹腔镜和内镜组各有2例肝外胆管结石复发,内镜组有2例出现梗阻性黄疸经再次行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后治愈,两组均无胆道恶性肿瘤发生.结论:腹腔镜与内镜各有相应适应证,内镜更适用于胆管结石小、数量少、胆管扩张轻有上腹部手术史的患者,腹腔镜手术更适用于胆管增粗明显,胆管内结石大、结石多的患者.内镜在肝外胆管结石治疗中较腹腔镜显示出更大微创优势.
作者:钟先荣;修典荣;覃怀成;梁三海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互隔交链孢霉素(altenuene,ALT)对NIH/3T3细胞的基因损伤作用及对DNA聚合酶β (DNA polymerase β,DNApolβ)表达的影响,探讨互隔交链孢霉(Alternaria alternate)致癌机制.方法: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不同浓度的ALT对NIH/3T3细胞的基因损伤作用;以半定量RT-PCR及Western-blot方法分别检测DNApolβ在基因及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10.0、20.0、50.0 μmol/L的ALT作用于NIH/3T3细胞后,细胞尾长及尾部DNA含量均增加,一定浓度的ALT作用于细胞后DNApolβ在基因及蛋白水平表达均上调,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T可引起NIH/3T3细胞基因损伤,且有剂量依赖性,并可导致DNApolβ的表达上调.
作者:马艳英;张晓艳;王瑾瑾;赵继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系统评价二甲双胍分别联合二线降糖药DPP4抑制剂或磺脲类药物对二甲双胍单药治疗仍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权威医学数据库,根据纳入标准筛选文献,采用RevMan 5.1.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RCT,13 26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MET+SU组相比,MET+DPP4-Ⅰ组可更有效地使HbA1c达标(OR=0.89,95%CI 0.81~0.97,P=0.008),且MET+DPP4-Ⅰ组可更有效的减轻体重(WMD=-1.82,95%CI-2.46~-1.17,P<0.00001),改善胰岛素抵抗,同时其低血糖及不良反应的风险更小,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更低.结论:MET联合DPP4抑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是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选择.
作者:马培;徐焱成;胡元;石小丽;孙力;胡雪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神经营养因子受体p75NT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激素受体、分子分型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86例乳腺癌组织p75NTR、ER、PR、HER2、Ki-67的表达情况,分析p75NTR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p75NTR在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占11.3%(21/186),p75NTR的表达与组织分级、Ki-67蛋白水平正相关(P<0.05),与ER表达负相关(P<0.05),与肿瘤大小、是否绝经、淋巴结转移等无关(P>0.05),但在淋巴结转移分层分析中淋巴结转移<4枚与淋巴结≥4之间,p75NTR的表达与之相关(P< 0.05);p75NTR表达与Luminal B型及三阴乳腺癌亚型显著相关.结论:p75NTR可预测三阴乳腺癌及Luminal B亚型,较准确地进行分子分型,为指导临床分层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邓晓芳;徐萌;徐岗;刘太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及肌钙蛋白Ⅰ(cTnⅠ)对新生儿败血症合并心肌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65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在发病后3h、24h及7d检测血清H-FABP和cTnⅠ浓度.败血症患儿依据心肌损害诊断标准分为心肌损害组和无心肌损害组,比较两组间H-FABP和cTnⅠ水平,计算H-FABP、cTnⅠ检测心肌损害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心肌损害组在3h、24 h H-FABP浓度高于无心肌损害组(P<0.01),7d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损害组在24h、7d时cTnⅠ血清浓度高于无心肌损害组(P<0.01),3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24 h时H-FABP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cTnⅠ,7d时cTnⅠ的灵敏度高于H-FABP.结论:H-FABP与cTnⅠ可联合用于新生儿败血症合并心肌损害的动态检测.
作者:魏继红;杨小巍;柏金秀;姬静璐;孙东明;李少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针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α受体(PDGFR-α)的RNA干扰(RNAi)对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hRPE)细胞增生的影响.方法:PDGFR-αshRNA转染hRPE细胞48h后,MTT检测hRPE细胞的增殖,并计算转染物对细胞的抑制率,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RPE细胞中PDGFR-α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仪分析hRPE细胞的细胞周期.结果:hRPE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且呈剂量依赖性(P< 0.05);PDGFR-α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下调(P<0.05);G1期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结论:PDGFR-αshRNA可沉默hRPE细胞中PDGFR-α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抑制细胞增殖.
作者:秦贤杰;彭燕一;孟竹;黄岚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 α(HIF-1 α)的常见单核苷酸多态性C1772T、G1790A与慢性高原病(chronic mountain sickness,CMS)的易感性关系.方法:通过病例-对照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青海高原地区100例CMS患者和100例健康对照人群在HIF-1α基因C 1772T、G1790A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分析其与CMS易感性的关系.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中,HIF-1α基因C1772T、G1790A位点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在HIF-1α基因C1772T位点检出CC、CT两种基因型,未见TT基因型,两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HIF-1α基因G1790A位点检出GG、GA两种基因型,未见AA基因型,两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缺氧诱导因子1α单核苷酸多态性C 1772T、G1790A可能与CMS无关.
作者:熊辉霞;李占全;崔森;冀林华;李玉丽;李学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干扰素α联合沙利度胺在治疗Bcr/Abl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MPN)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对JAK2V617F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分析44例应用干扰素α联合沙利度胺治疗超过6个月的Bcr/Abl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JAK2V617F突变比例,并与同期应用羟基脲联合沙利度胺治疗的27例患者、单用羟基脲治疗的21例患者作为对照,治疗前后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JAK2V617F突变比例.结果:44例干扰素α联合沙利度胺治疗组中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及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分别有89%、92%达到完全或部分缓解,与羟基脲联合沙利度胺及单用羟基脲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 0.01),随访0.5~8年,44例干扰素α联合沙利度胺治疗组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JAK2V617F突变比例分别下降了53.76±18.43及30.14±22.75,其中5例患者JAK2V617F突变转阴,持续15 ~ 24个月.而羟基脲联合沙利度胺组及单用羟基脲组突变比例无明显下降,无突变转阴者.干扰素α及沙利度胺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分别为流感样症状及便秘、周围神经炎,但均能耐受.结论:干扰素α联合沙利度胺治疗Bcr/Abl阴性MPN能取得很好的疗效及较好的耐受性,JAK2V617F或可作为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能否达到分子生物学缓解的主要标志之一.
作者:王冬梅;王洪芬;李英华;符敬坦;刘珊;李志赏;石锐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microRNA-138在宫颈鳞癌组织中化疗前后表达的差异及其与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技术检测36例宫颈鳞癌组织化疗前后目的基因microRNA-138的表达.结果:根据妇科检查及影像学资料将患者分为化疗有效组与化疗无效组,化疗有效组中,化疗后microRNA-138的表达较化疗前上调(P<0.05);化疗无效组,化疗前后microRNA-138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化疗有效组与无效组microRNA-138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有效组与无效组microRNA-138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使microRNA-138的表达发生变化,microRNA-138的表达可能与化疗药物敏感性有关.
作者:李玲玲;姚立丽;袁敏;程静新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