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杰;吴骏;孙林;杨海平;张建鹏;陈林
目的:评价免疫荧光层析法定量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效果。方法:用6.0%和8.0%定值样本评价免疫荧光层析法的精密度。以高效液相色谱法作为对照组,免疫荧光层析法检测200份EDTA-K2抗凝全血HbA1c,进行同步盲法比对试验。结果:荧光免疫层析法的精密度在6.0%和8.0%定值样本的变异系数分别为5.1%和5.3%。免疫层析荧光法与HPLC法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 =-0.110+1.021x,相关系数r =0.982;以6.0%和8.0%作为cut-off值,得kappa值分别为0.950(P <0.001)和0.922(P <0.001)。结论:免疫荧光层析法与HPLC法检测HbA1c具有一致性,可用于HbA1c的临床检测。
作者:曹东林;雷达;张知洪;王婷;孙亮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患者男,66岁,务农,因长期腹部疼痛,腹泻入院,患者主诉“慢性腹泻及恶心两年多,长期抗生素治疗未见好转”,体检查患者粪便呈黏液稀便,并伴营养不良,消瘦,发热,恶心呕吐。血常规中嗜酸性粒细胞29%,肠镜检查提示黏膜充血,肠壁增厚,水肿严重,局部出现溃疡。粪便涂片镜检见粪类圆线虫(图1),卢戈氏碘液染色后可见明显棕黄色幼虫,给予阿苯达唑治疗1周后,复查粪便常规未见粪类圆线虫,嗜酸性粒细胞恢复正常,患者腹泻等症状明显减轻。
作者:杨进波;孙莉;曹琳;聂明;朱贵忠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在本刊不知情的情况下,个别网站为扩大自己网站的知名度,为医学杂志创建了网页。为了方便广大作者、读者了解事实真相,本刊特做如下说明。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了解硒可否使高血压大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表型逆转化及对勃起的影响。方法:14周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25只,随机分两组(SHR-ED-Se组8只和SHR-ED-N组9只),前组喂含硒饲料,后组喂正常饲料,对照组同系WKY大鼠10只喂正常饲料,18周处死,记录诱导勃起次数,免疫组化染色各组大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α肌动蛋白(α-actin)、结蛋白(Desmin)和骨桥蛋白(OPN),以累积光密度(IOD)作为测量指标。结果:SHR-ED-N组大鼠死亡2只。α-actin表达,勃起次数:SHR-ED-N组低,其次SHR-ED-Se(P <0.05);OPN表达:SHR-ED-N高,其次SHR-ED-Se(P <0.05);Desmin表达情况: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硒可使高血压大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发生表型逆转化,由合成型向收缩型逆转化,逆转化到一定程度可改善勃起功能。
作者:程祎;韦安阳;吴威武;李杰;叶朝阳;黎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他达拉非对大鼠慢性移植动脉血管病变保护作用。方法:实验分3组:同系移植组,供、受者为Lewis 大鼠,无处理;异系移植实验组,Lewis 大鼠接受Brown-Norway(BN)大鼠腹主动脉移植;干预组他达拉非0.5 mg/(kg·d),Lewis 大鼠接受BN 大鼠腹主动脉移植。术后4周和8周取移植动脉,组织学观察、测量内膜和中膜厚度,Western blot检测PKG-Ⅰ、RhoA蛋白表达。收集各组血浆, ELISA检测cGMP浓度。结果:异系移植实验组移植动脉呈移植物血管病表现,血管内膜显著增厚;干预组血管内膜增厚,与实验组相比显著减轻(P <0.05);干预组血浆cGMP浓度较实验组显著增高(P <0.05);与实验组相比,干预组PKG-Ⅰ显著增高、RhoA明显降低(P <0.05)。结论他达拉非通过调控cGMP/PKG-Ⅰ和RhoA通路,抑制移植物血管病发展。
作者:徐自强;夏鹏;王瑾珺;金昊;杨亦荣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患者女,19岁。头痛2年,加重4个月,于2014年2月17日入院。患者2年来反复头痛,近4个月感头痛加重。患者为足月顺产,出生后发现双侧无眼球。其母妊娠时无病毒感染及服药史。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中无类似病史。患者至今无月经初潮。
作者:於新军;项永生;刘灵慧;王向宇;陈志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血尿酸水平与高血压、微炎症状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维持性腹膜透析的尿毒症患者60例,于就诊当天清晨静息状态下测量无创袖带血压3次(每次隔1 h),并取平均值;同时空腹抽取静脉血测定血尿酸、TNF-α和IL-6。结果:(1)60例患者按照血尿酸结果分为血尿酸升高组34例(血尿酸>440μmol/L),血尿酸正常组26例(血尿酸<440μmol/L);(2)两组患者年龄、体重、身高、性别比、腹膜透析时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3)血尿酸升高组高血压发生率(70.5%)、SBP和DBP明显高于血尿酸正常组高血压发生率(19.2%)、SBP和DBP (P <0.05);血尿酸增高组血清TNF-α、IL-6水平均明显高于血尿酸正常组(P <0.05)。结论:在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中,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的发生密切相关,并可诱发炎症反应发生。
作者:李拱榆;唐小玲;曲廖准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手术中缝合纵隔胸膜固定管状胃是否对进一步提高管状胃代食管功能有益。方法:总结2007年5月至2013年8月我科手术治疗食管癌病例56例,随机分成缝合纵隔胸膜固定管状胃(观察组)29例与不缝合纵隔胸膜(对照组)27例,对两组术后近期(1年内)主要并发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均为肿瘤根治切除,无手术死亡,术后观察组并发胃内切缘急性出血1例,肝性胸腹水1例(酒精肝),乳糜胸1例,对照组并发吻合口瘘1例;随访1年,观察组4例吻合口狭窄,对照组吻合口狭窄6例(P >0.05);观察组有2例并发胸胃综合征,对照组并发胸胃综合征8例(P <0.05),术后3、6个月、1年胸片、上消化道造影、CT检查,两组均无明显胃排空障碍,观察组胸胃膈上位置有2例扩张,向一侧胸腔侧凸移位,其余病例胸胃呈细管状,牢固置于后纵隔,对照组胸胃均有不同程度扩张,局部存在侧凸移位;观察组有3例,对照组有5例并发反流性食管炎(P >0.05)。结论:食管癌手术中缝合纵隔胸膜固定管状胃是一种简单、实用的手术方法,使管状胃代食管功能得到了有益提高,进一步改善了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作者:王立杰;吴骏;孙林;杨海平;张建鹏;陈林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评价升气壮阳方联合标准化屋尘螨疫苗免疫治疗儿童变应性哮喘的临床和安全性。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将来自广东省中医院接受标准化屋尘螨疫苗免疫治疗的轻至中度变应性哮喘患儿100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加用升气壮阳方,对照组单纯应用免疫治疗,从哮喘症状的缓解、呼吸功能的改善、不良反应的发生等三方面进行观察。结果:脱敏治疗的显效时间有所提前。在呼吸功能、不良反应方面,与对照组没有差别。结论:治疗组升气壮阳方联合标准化屋尘螨免疫治疗儿童哮喘在临床显效方面具有优势,且并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进一步临床试验。
作者:郑燕霞;刘卓勋;李冰洁;江文文;许尤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本刊编辑在处理稿件的过程中,经常发现作者混淆了"死亡率"与"病死率"的概念。现将两者的概念分述如下:死亡率表示每年每千人中的死亡人数,通常是指普通死亡率(即总死亡率),作为评价公众健康状况的一种指标。死亡率=某年内死亡总人数/同年平均人口数×1000‰。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患者男,14岁。主因“呼吸困难10个月”入院。胸部CT提示:右侧胸腔内可见一约20 cm ×20 cm ×25 cm的巨大肿块影。致心脏、上腔静脉、膈肌受压及右全肺不张。肿物密度不均匀,呈钙化和液化多囊性变。胸腔穿刺胸水病理未见肿瘤细胞。8个月余前于外院经CT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证实该肿瘤含未成熟成分,被诊断为非可切除恶性肿瘤。之后患者接受了4周期的BEP(博莱霉素+依托泊苷+顺铂)方案化疗,但化疗周期结束后CT扫描化疗效果评价肿瘤无明显减小。
作者:林高阳;赵洪林;王一旭;刘懿;陈钢;周清华;徐克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患者男,56岁。间断性肉眼血尿10余天。 B超检查发现左肾占位性病变入住我院泌尿外科。伴有左腰痛,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入院查体:左上腹可触及一大小约9cm×8cm×8 cm肿块,质硬,活动可。入院后进一步行CT检查示:左肾下极软组织肿块,考虑肾癌;左肾门肿大淋巴结,考虑转移;双肾多发囊肿。生化检查:血、尿及肝、肾功能正常。经充分术前准备,于2010年1月6日在全麻下行左肾根治性切除术,术中探查肾肿瘤侵及降结肠系膜,无法彻底分离,切除部分肠系膜,离断输尿管,完整取出左侧肾脏及肾周脂肪,清扫肾门肿大淋巴结。术中出血约120 mL。术后予以营养支持,抗炎,免疫治疗,恢复良好。2周后出院。出院后给予白介素,干扰素免疫治疗,未行放、化疗。随访4个月出现腹腔及腹膜后肿瘤复发。
作者:殷凤朝;李芳;孙超;曹赫然;刘丽辉;王学民;李忠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慢病毒介导的NIBP(NIK and IKKβ binding protein)基因转染结肠癌细胞株HT29后,细胞迁移能力以及细胞内p65、MMP2、MMP9 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分为未经转染的HT29细胞(HT29组)、转染空载的HT29细胞(HT29-NC组)和转染NIBP的HT29细胞(HT29-NIBP稳转组)。采用Transwell试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Q-PCR法检测NIBP、p65、MMP2、MMP9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 法检测NIBP、p65、磷酸化p65(p-p65)的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MMP2、MMP9的分泌。结果:高表达NIBP能增强结肠癌细胞株HT29的迁移能力,并主要通过增加p-p65从而促进MMP2、MMP9 mRNA及蛋白表达(P <0.05)。结论:NIBP可能通过激活NF-κB信号通路促进结肠癌细胞分泌MMP-2、MMP-9,从而促进结肠癌细胞的侵袭转移。
作者:徐春燕;黄杰安;覃蒙斌;彭鹏;梁梦紫;李倩;陈楚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在大面积烧伤患者中使用不同剂量顺式阿曲库铵(Cis)全麻诱导及术中采用不同用药方式,观察其肌松效应及术后肌松残余情况。方法:选择我院烧伤中心90例ASAⅠ~Ⅲ级拟行全麻择期手术的大面积烧伤患者,随机分为3组。患者入室后接多功能监护仪连续监测动脉血压(MAP)、心率(HR)、心电图(ECG)、脉搏氧饱和度(SpO2),用TOF-WATCH肌松监测仪监测拇内收肌诱发肌颤搐反应。研究分为两个阶段,实验Ⅰ:麻醉诱导采用咪达唑仑0.03 mg/kg、丙泊酚1~2 mg/kg、舒芬太尼0.5μg/kg,Cis的诱导剂量依据分组而定:C1组(0.1 mg/kg)、C2组(0.15 mg/kg)和C3组(0.2 mg/kg),到TOF的值为0时气管插管,接麻醉机机械通气,待T1恢复到基础值的95%以上和TOFr>0.75时结束观察。实验Ⅱ:上述3组患者的TOF的T1恢复到基础值95%时,C1组以2μg/(kg·min)作为起始速度持续输注Cis,C2组以3μg/(kg·min)速度持续输注Cis,C3组间断静脉注射Cis 0.03 mg/kg,根据T1值调整Cis用量,在开始缝皮时停止给予Cis。记录阶段Ⅰ全麻诱导给予Cis后的起效时间、临床作用时间、恢复指数、T95和TOFr =0.75的时间;记录实验Ⅱ3组患者的恢复指数、T95、TOFr =0.75的时间、Cis的用药量以及拔除气管导管后出现并发症的例数。结果:实验ⅠC3组患者的起效时间与C1组比较明显缩短(P <0.05),与C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C3组患者的作用时间、恢复指数、T95及TOFr =0.75与C1组比较明显延长(P <0.05),但与C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Ⅱ C3组患者的恢复指数、T95、TOFr =0.75及Cis的用量与C1组比较(P <0.05),与C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C2组各项指标与C1组比较(P >0.05),C3组出现2例呼吸抑制。结论:Cis应用于烧伤病人随剂量增加起效时间缩短,临床作用时间及肌松的恢复虽延长但并不明显;用持续静脉输注的方式可维持稳定的肌松状态,肌张力及自主呼吸恢复快,无术后肌松残余的风险。使用Cis 0.2 mg/kg进行全麻诱导以及采用3μg/(kg·min)静脉持续输注的方式维持肌松,是比较合理的剂量及用药方式。
作者:张立贤;曹阳;李德维;梁冰;王爱群;彭亮;王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生化汤对药流后阴道出血等症状的影响及全程护理干预对药流后再次妊娠女性抑郁及焦虑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妇产科需要药物流产且有意愿再次妊娠的妇女2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在药物流产时均使用生化汤,观察组采用基础护理,观察组采用全程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药流时阴道出血时间、血量及月经恢复时间和囊胚排除时间。在患者药流结束后进行随访至2014年7月,随访的终点事件为患者再次妊娠的发生,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和再妊娠时的SAS和SDS评分情况。结果:(1)随访时间截止至2014年7月时,观察组和对照组发生再次妊娠为46例和49例,再次妊娠率为46%和49%;(2)两组在阴道出血时间、出血量及囊胚排出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在月经恢复时间比较,观察组长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比较两组患者药流入院时、出院时及发现妊娠时的SAS和SDS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入院时和出院时及再妊娠时的SAS评分具有明显差异,SDS评分比较在入院时与出院时比较差异明显,出院时与再妊娠时比较无明显差异;观察组在SAS 和SDS比较方面:入院时和出院时比较差异明显,出院时和再妊娠时比较无明显差异;两组比较中,入院时无差异,出院时和再妊娠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生化汤对减少患者阴道出血时间、出血量及囊胚排除时间有重要作用,而药流时的护理干预对患者月经恢复时间有一定的影响作用,适当的护理干预对药物流产患者再次妊娠时的心理因素有重要的影响。
作者:许翠仪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支气管热成型术(bronchial thermoplasty, BT)是一种用来治疗重症难治性哮喘的新型气道介入技术,近年来关于该项技术的科学研究与临床实践已逐步展开[1-5],本文针对支气管热成形术的研究进展及有关争议作一综述。
作者:陈兢兢;李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国产瑞芬太尼在海南儿童群体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变化规律与国产瑞芬太尼适海南儿童靶控输注参数。方法:前瞻性分析200例临床择期手术患者,通过建立液-液萃取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人血中瑞芬太尼浓度变化,计算瑞芬太尼靶控输注时群体药代动力学参数并分析其药代动力学特点。结果:国产瑞芬太尼血药浓度-时间变化符合二房室模型。分布半衰期为(16.3±1.1)min,消除半衰期为(25.0±1.3)min,表观分布容积(70±12)L,血浆清除率为(2.0±0.2)L/min。结论:国产瑞芬太尼在海南儿童群体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变化规律与国外研究结果存在明显不同,有其特异性。
作者:蒋华;高金贵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在体外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3型(ADV3)的抗病毒作用。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和细胞病变(CPE)抑制法检测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Hep-2细胞的毒性作用以及对RSV、ADV3感染细胞的保护作用,判断其抗病毒效果。结果: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Hep-2细胞的半数中毒浓度(TC50)为776.97 mg/L;抑制 RSV 和 ADV3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28.08、28.10 mg/L;其治疗指数(TI)分别为27.67、27.65,安全系数均高于利巴韦林。与病毒对照组比较,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能明显降低RSV和ADV3感染细胞所致CPE的抑制率,且存在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在体外,小剂量的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RSV和ADV3感染的Hep-2细胞均有明显保护作用,且病毒CPE抑制率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发挥更高的抗病毒作用。
作者:吴璇;于莉;胡涛;黄升海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 PCa)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全球范围内其发病率在男性所有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二,以欧美发病率高[1],亚洲及北非地区发病率相对较低,但近年来亦呈现上升趋势,且增长较欧美更为迅速。我国PCa自2008年起已成为泌尿系统发病率高的肿瘤[2]。 PCa的患病人群主要为老年男性,发病率及病死率均随年龄呈指数增长。
作者:丁银满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椎管内麻醉、全身麻醉适用于不同情况的剖宫产手术。哪种麻醉方式能更快的满足手术需求存在不同的意见。文章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近一年来不同麻醉方式下行剖宫产手术的病例,了解不同麻醉方式在各个阶段需要的时间,为剖宫产手术的麻醉选择及提高麻醉手术效率提供更直接的参考依据。
作者:邹小华;欧炜;史静;刘艳秋;邱丽;莫怀忠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