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海南地区国产瑞芬太尼静脉靶控输注的儿童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蒋华;高金贵

关键词:瑞芬太尼, 群体, 药代动力学
摘要:目的:探讨国产瑞芬太尼在海南儿童群体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变化规律与国产瑞芬太尼适海南儿童靶控输注参数。方法:前瞻性分析200例临床择期手术患者,通过建立液-液萃取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人血中瑞芬太尼浓度变化,计算瑞芬太尼靶控输注时群体药代动力学参数并分析其药代动力学特点。结果:国产瑞芬太尼血药浓度-时间变化符合二房室模型。分布半衰期为(16.3±1.1)min,消除半衰期为(25.0±1.3)min,表观分布容积(70±12)L,血浆清除率为(2.0±0.2)L/min。结论:国产瑞芬太尼在海南儿童群体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变化规律与国外研究结果存在明显不同,有其特异性。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雄激素受体靶向药物治疗进展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 PCa)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全球范围内其发病率在男性所有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二,以欧美发病率高[1],亚洲及北非地区发病率相对较低,但近年来亦呈现上升趋势,且增长较欧美更为迅速。我国PCa自2008年起已成为泌尿系统发病率高的肿瘤[2]。 PCa的患病人群主要为老年男性,发病率及病死率均随年龄呈指数增长。

    作者:丁银满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合并脑梗死首发的烟雾病1例

    患者女,45岁,因“言语不清伴左侧肢体无力3 d”于2014年3月6日入我院。患者入院3d前在外院住院期间突发言语不清,构音障碍,左侧肢体乏力,不能行走,左手不能持物。急诊拟“脑梗死”收入院。患者于2014年2月27日“因反复乏力,皮肤色素沉着4年,呼吸困难30 min”就诊于外院。诊断“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Addsion’s disease,AD)”。2011年在上海确诊为 AD,予醋酸可的松(25 mg/次,1次/d)口服后出现面部水肿,遵照医嘱改为长期服用醋酸可的松(1/3片/次,1次/d)。查体:T 37.0℃,P 76次/min,R 20次/min,BP 86/70 mmHg,面部、四肢皮肤色素沉着。神志清楚,构音不清,面部痛触觉对称正常,双侧鼻唇沟等深,伸舌居中。左侧肢体痛触觉较右侧减退。右侧肢体肌力4+级,左侧肢体肌力4-级。肌张力适中。双侧腱反射对称减弱,双侧病理征阴性。

    作者:陈林云;刘峰;简雯;涂怀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微小RNA-155和CD4+CD25+Treg细胞表达的关系

    目的:探讨微小RNA-155(miR-155)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的调节作用,从而了解miR-155在急性脑梗死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神经内科和重症监护室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轻度20例、中度20例、重度20例)及20例正常对照组。分别采集各组的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25+Treg细胞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联反应(RT-PCR)检测miR-155、Foxp3 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组患者外周血Treg表达率和miR-155、Foxp3 mRNA的表达以及IL-10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并且随着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增加而升高,重中轻度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死亡组各项指标显著高于生存组(均P<0.01)。 miR-155的表达与Treg和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结论:miR-155参与对Treg细胞增殖的调节,在急性脑梗死免疫失衡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作者:罗焱;姚平波;张平;聂亚雄;殷小成;蒋福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静脉镇痛疗效观察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是治疗胰头癌和壶腹周围恶性肿瘤常用的术式,但该手术创伤大,手术时间长,切除部位多,消化道重建复杂,故术后患者的疼痛更为剧烈,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也较一般手术高,因此该手术患者术后需要更完美的术后镇痛。目前常用的术后静脉镇痛药物仍以阿片类药物为主,舒芬太尼是其代表药物之一,具有起效快、镇痛强、作用时间长等优点,但也有易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缺点。本文将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PD术后静脉镇痛,观察其效果。

    作者:蔡立松;席文娟;王蕊;郭平选;王太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营养不良的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COPD主要累及肺脏,但也可引起全身(或称肺外)的不良效应[1]。营养不良在COPD中极为常见,一项调查研究发现,营养消耗的发生率为37%[2]。即使在吸烟、有呼吸系统症状但是不满足COPD诊断标准的老年人群中,代表营养缺乏的各项指标也低于健康对照组,提示伴有呼吸系统症状的老年吸烟者也存在营养赤字[3]。营养不良对COPD的预后有重要影响,研究[4]发现营养不良是COPD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李莎莎;段凤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临床肿瘤靶区位移对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调强适形放疗的剂量学影响

    目的:探讨临床肿瘤靶区( CTV )位移对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调强适形放疗( IMRT )计划的剂量学影响。方法:对10个病例的CTV分别均匀外扩0.5和0.7 cm 生成两套计划靶区 PTV0.5和PTV0.7,并设计相应IMRT计划,比较两者剂量学差异,以及低估CTV位移值后靶区剂量变化。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结果,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基于PTV0.5设计的IMRT计划较基于PTV0.7者有更均匀的靶区剂量覆盖和更低的心脏、左肺等危及器官放射暴露以及总MU数(P <0.05)。以PTV0.5设计的IMRT计划,在PTV0.7的剂量覆盖明显降低(P <0.01)。结论:CTV位移较小的IMRT计划在剂量学上更有优势,但若低估CTV位移可导致靶区剂量覆盖明显下降。CTV在三维方向上的位移以及对其估值均对靶区和危及器官的放射暴露影响显著,个体化精确定量和小化CTV位移可能改善其剂量学。

    作者:马长春;李东升;伍方财;黄宝添;张武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本刊对如何鉴定学术不端论文的声明

    近年来,学术论文主要研究内容重复发表的学术不端现象越来越多。这里说的重复发表指的是将同一研究的课题的结果总结成多篇论文,先后投寄到多个杂志发表的现象,属于学术不端的一类。在我们日常的来稿中,有一部分论文属于这种情况。国外学者将这种稿件称为“腊肠切片”(salami slicing),而国内学者将这类论文叫做“变相重复发表”。实际上这也是属于一稿多投的一种。本刊结合国内外学会及专家的意见,将“重复发表”稿件定义为:(1)作者单位相同,或大部分作者相同,包括第一作者相同或者不同、作者排名顺序相同或者不同;(2)主要的研究方法相同;(3)半数以上内容(包括资料或讨论部分)相同;(4)结论类似。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肾碰撞型癌肉瘤1例

    患者男,56岁。间断性肉眼血尿10余天。 B超检查发现左肾占位性病变入住我院泌尿外科。伴有左腰痛,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入院查体:左上腹可触及一大小约9cm×8cm×8 cm肿块,质硬,活动可。入院后进一步行CT检查示:左肾下极软组织肿块,考虑肾癌;左肾门肿大淋巴结,考虑转移;双肾多发囊肿。生化检查:血、尿及肝、肾功能正常。经充分术前准备,于2010年1月6日在全麻下行左肾根治性切除术,术中探查肾肿瘤侵及降结肠系膜,无法彻底分离,切除部分肠系膜,离断输尿管,完整取出左侧肾脏及肾周脂肪,清扫肾门肿大淋巴结。术中出血约120 mL。术后予以营养支持,抗炎,免疫治疗,恢复良好。2周后出院。出院后给予白介素,干扰素免疫治疗,未行放、化疗。随访4个月出现腹腔及腹膜后肿瘤复发。

    作者:殷凤朝;李芳;孙超;曹赫然;刘丽辉;王学民;李忠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应用非阿片类药物防止阿片类药物引起的呼吸抑制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阿片类药物的用量逐年增加。阿片类药物在减轻或消除各种疼痛的同时也带来诸多的并发症,呼吸抑制就是其严重的并发症之一[1]。就如何防止阿片类药物引起的呼吸抑制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许多探索。新型非阿片类呼吸兴奋剂正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围绕非阿片类药物拮抗阿片类药物引起的呼吸抑制的进展展开综述。

    作者:谢沙;栾永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海南地区国产瑞芬太尼静脉靶控输注的儿童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目的:探讨国产瑞芬太尼在海南儿童群体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变化规律与国产瑞芬太尼适海南儿童靶控输注参数。方法:前瞻性分析200例临床择期手术患者,通过建立液-液萃取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人血中瑞芬太尼浓度变化,计算瑞芬太尼靶控输注时群体药代动力学参数并分析其药代动力学特点。结果:国产瑞芬太尼血药浓度-时间变化符合二房室模型。分布半衰期为(16.3±1.1)min,消除半衰期为(25.0±1.3)min,表观分布容积(70±12)L,血浆清除率为(2.0±0.2)L/min。结论:国产瑞芬太尼在海南儿童群体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变化规律与国外研究结果存在明显不同,有其特异性。

    作者:蒋华;高金贵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经皮射频消融联合化疗治疗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联合化疗治疗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非随机对照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Ⅲb~Ⅳ期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治疗意愿分为研究组(射频联合化疗)48例和对照组(单纯化疗)74例。对照组采用DP或GP方案,研究组采用上述化疗方案联合射频消融方法治疗。治疗期间每2个化疗周期进行一次疗效评估。治疗结束后开始对患者进行6~36个月的随访。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客观有效率分别为58.3%和41.9%(P >0.05);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1.7%和75.7%(P <0.05);临床受益有效率分别为87.5%和66.2%(P <0.05); MST分别为14.4个月和8.2个月(P <0.O1)。结论:射频消融结合化疗治疗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可减轻患者症状,延长生存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周京旭;李虹;吕文姣;王树堂;郑心婷;林丽珠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不同麻醉方法在剖宫产手术各阶段效率的回顾性分析

    椎管内麻醉、全身麻醉适用于不同情况的剖宫产手术。哪种麻醉方式能更快的满足手术需求存在不同的意见。文章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近一年来不同麻醉方式下行剖宫产手术的病例,了解不同麻醉方式在各个阶段需要的时间,为剖宫产手术的麻醉选择及提高麻醉手术效率提供更直接的参考依据。

    作者:邹小华;欧炜;史静;刘艳秋;邱丽;莫怀忠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携人胰岛素基因的“可控”型腺病毒载体的构建与初步验证

    目的:设计并构建一种“可控”型腺病毒载体,该腺病毒载体在加入诱导剂后能自行消亡,从而解决其激发宿主免疫及产生复制型腺病毒等问题,为临床提供一种更安全的外源基因载体。方法:以传统AdEasyTM腺病毒载体系统为基础,将Cre-LoxP定点敲除系统的Cre酶基因安置在Tet-On诱导表达系统的下游,而在穿梭质粒右臂基因组上下游分别插入一个LoxP位点,构建成“可控”型腺病毒穿梭质粒,并插入全长人胰岛素基因,感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观察诱导剂加入前后细胞荧光蛋白表达及人胰岛素分泌情况。结果:成功构建携全长人胰岛素基因的“可控”型重组腺病毒AdEasyN/INS,转染QBI-293A细胞和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均可观察到绿色荧光的表达,在加入诱导剂Dox后,荧光细胞数/总细胞数的比值及胰岛素水平均显著降低。结论:成功构建了携带人胰岛素全长基因的新型“可控”型腺病毒载体,该新型重组腺病毒可像传统载体一样感染BMCs,且能加入诱导剂后迅速降解,实现了外源基因载体的可控性。

    作者:杨丽斌;斯朗扎西;李元朝;何威;王儒鹏;周春丽;张斌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耳穴治疗复合经皮穴位电刺激对预防乳腺区段切除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

    目的:探讨耳穴治疗与耳穴治疗复合经皮穴位电刺激对乳腺区段切除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疗效。方法:选取拟择期行乳腺区段切除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n =30):对照组(A组)、耳穴组(B组)和耳穴+电针组(C组)。 B和C组均在术前1 d选患者的神门、交感、胃、内分泌穴位进行耳穴贴压。 C组另在麻醉前20 min选内关穴、曲池穴行经皮穴位电刺激至术毕。3组患者均使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诱导及维持麻醉。依据世界卫生组织恶心呕吐反应的分级标准评价术后48 h内的恶心呕吐情况。结果:术后24 h内, B组和C组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较A组明显下降,而B组和C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各组均未发现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耳穴治疗或耳穴治疗复合经皮穴位电刺激均可明显地减轻乳腺区段切除患者术后的恶心呕吐。该疗法安全有效且价格低廉,可考虑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林明;熊昕;魏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心脏再同步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心律失常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伴左心室收缩不同步患者心功能及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32例慢性心力衰竭伴左心室收缩不同步的患者行CRT起搏治疗,术前心功能稳定后用心脏彩超测定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EVESV)、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二尖瓣返流面积(MRA)、左心房面积(LAA),计算MRA/LAA比值。应用组织超声多普勒测量患者左室壁12个节段的收缩达峰时间(Ts),计算它们之间的极差(Ts-maxD)和标准差(Ts-SD)。行12导联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术后继续抗心衰药物治疗。12周后复查上述指标进行评估。结果:与CRT起搏器植入术前比较,术后12周LVEF、LV dp/dt较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LEVESV、Ts-maxD、Ts-SD、MRA、MRA/LAA较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LVEDV、LVEDD术前、术后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房性早搏及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较术前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阵发性房颤、室性早搏及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CRT同步化治疗可显著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并减少MRA及Ts,可能与CRT改善左心室同步性、减少二尖瓣返流有关,并可减少房性心律失常发生。

    作者:曾智桓;陈泗林;赵艳群;周万兴;张卫;肖月琼;郑坚奕;周玉良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腹腔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中是否保留睾丸动脉与术后并发附睾炎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和精索血管集束状结扎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术后并发附睾炎的发病率、发病时间及其与手术术式的相关性。方法:将44例我院行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患者分两组:A组:(经腹腔镜下双侧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22例,B组:(腹腔镜下双侧精索血管集束状结扎术)22例,回顾分析二种术式下术后并发附睾炎的发病率。结果:两组患者共7例术后并发附睾炎,其中A组的发病率为4.55%(1例),B组的发病率为27.27%(6例),均在手术后4周内出现。结论:腹腔镜术中保留睾丸动脉术式术后并发附睾炎的发病变率明显低于精索血管集束状结扎术式,我们认为睾丸动脉与术后附睾炎的发病率有明显相关性。

    作者:唐松林;韩芳;赵海生;湛海伦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利多卡因气管内表麻提高神经探测仪在甲状腺手术中应用的灵敏度

    目的:研究利多卡因气管内表麻能否抑制甲状腺手术的牵拉反应,提高神经探测仪灵敏度。方法:选择拟全麻下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对照组:通过气管导管向气道内注入0.9%生理盐水2.5 mL;Ⅱ组:治疗组:气道内注入2%利多卡因溶液2.5 mL。观察指标:探测仪信号、气道压力、气道峰压(Ppeak)、血压(BP)、心率(HR)。结果:(1)探测仪信号变化:Ⅰ组深部手术刺激,患者出现气道高压以及循环系统波动,追加肌松药后探测仪信号消失;Ⅱ组利多卡因表麻对探测仪信号无影响;(2)Ⅱ组Ppeak明显<Ⅰ组,且两组气道压力的差值(ΔP)有统计学差异(P<0.01);(3)Ⅱ组循环指标更稳定,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4)Ⅱ组耐管时间相对延长,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2%利多卡因气管内表麻可改善牵拉肿物、刺激气道造成的气道高压,延长耐管时间、减少肌松药用量,不影响喉返神经探测仪功能,维持循环系统稳定。

    作者:冯姗姗;张锦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腺病毒的体外抗病毒作用

    目的:研究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在体外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3型(ADV3)的抗病毒作用。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和细胞病变(CPE)抑制法检测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Hep-2细胞的毒性作用以及对RSV、ADV3感染细胞的保护作用,判断其抗病毒效果。结果: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Hep-2细胞的半数中毒浓度(TC50)为776.97 mg/L;抑制 RSV 和 ADV3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28.08、28.10 mg/L;其治疗指数(TI)分别为27.67、27.65,安全系数均高于利巴韦林。与病毒对照组比较,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能明显降低RSV和ADV3感染细胞所致CPE的抑制率,且存在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在体外,小剂量的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RSV和ADV3感染的Hep-2细胞均有明显保护作用,且病毒CPE抑制率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发挥更高的抗病毒作用。

    作者:吴璇;于莉;胡涛;黄升海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请作者正确识别《实用医学杂志》网站及缴纳版面费方式

    在本刊不知情的情况下,个别网站为扩大自己网站的知名度,为医学杂志创建了网页。为了方便广大作者、读者了解事实真相,本刊特做如下说明。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纵膈巨大成熟畸胎瘤手术完整切除1例

    患者男,14岁。主因“呼吸困难10个月”入院。胸部CT提示:右侧胸腔内可见一约20 cm ×20 cm ×25 cm的巨大肿块影。致心脏、上腔静脉、膈肌受压及右全肺不张。肿物密度不均匀,呈钙化和液化多囊性变。胸腔穿刺胸水病理未见肿瘤细胞。8个月余前于外院经CT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证实该肿瘤含未成熟成分,被诊断为非可切除恶性肿瘤。之后患者接受了4周期的BEP(博莱霉素+依托泊苷+顺铂)方案化疗,但化疗周期结束后CT扫描化疗效果评价肿瘤无明显减小。

    作者:林高阳;赵洪林;王一旭;刘懿;陈钢;周清华;徐克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