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秋林;杨秀海;彭维晖;漆一飞;杨浩;冯超
患者男,66岁,务农,因长期腹部疼痛,腹泻入院,患者主诉“慢性腹泻及恶心两年多,长期抗生素治疗未见好转”,体检查患者粪便呈黏液稀便,并伴营养不良,消瘦,发热,恶心呕吐。血常规中嗜酸性粒细胞29%,肠镜检查提示黏膜充血,肠壁增厚,水肿严重,局部出现溃疡。粪便涂片镜检见粪类圆线虫(图1),卢戈氏碘液染色后可见明显棕黄色幼虫,给予阿苯达唑治疗1周后,复查粪便常规未见粪类圆线虫,嗜酸性粒细胞恢复正常,患者腹泻等症状明显减轻。
作者:杨进波;孙莉;曹琳;聂明;朱贵忠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和精索血管集束状结扎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术后并发附睾炎的发病率、发病时间及其与手术术式的相关性。方法:将44例我院行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患者分两组:A组:(经腹腔镜下双侧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22例,B组:(腹腔镜下双侧精索血管集束状结扎术)22例,回顾分析二种术式下术后并发附睾炎的发病率。结果:两组患者共7例术后并发附睾炎,其中A组的发病率为4.55%(1例),B组的发病率为27.27%(6例),均在手术后4周内出现。结论:腹腔镜术中保留睾丸动脉术式术后并发附睾炎的发病变率明显低于精索血管集束状结扎术式,我们认为睾丸动脉与术后附睾炎的发病率有明显相关性。
作者:唐松林;韩芳;赵海生;湛海伦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对基层医院使用中的生化检测系统进行性能评价,了解基层医院生化仪使用状态,建立基层医院国产生化设备的评估方法。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颁布的不同评价文件,建议规范化评价方法,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等16项常用临床检测项目为指标,从精密度、分析测量范围、干扰实验及携带污染等方面对检测系统进行全面评估,并与全封闭的罗氏生化分析仪比对以评价系统准确度。结果:所有评价项目批内CV均<1/4 CLIA′88,总CV均<1/3 CLIA′88;除高密度脂蛋白外,各项目的分析测量范围均达到检测系统标注;除TBIL和DBIL两项对脂的抗干扰能力未达要求外,其他项目对黄疸、脂血和溶血的抗干扰能力均达到设计要求;样本针携带污染率为0.03%;与罗氏Cobas8000结果比对显示11个项目相关系数>0.95,但尿素和葡萄糖两项在医学决定水平处的误差不能满足要求,另外5个项目的相关系数<0.95。结论:基层国产生化仪在正常使用情况下能够满足日常检测对检测系统的要求,部分项目由于量值溯源或检测方法的不同需要通过建立比对和验证程序来增加结果的可比性,建立的评价方法可以用来评估基层其他的生化检测系统。
作者:张静静;张雯佳;曾磊;黄庆;袁小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E3泛素连接酶(SIAH)在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降解和细胞死亡中的作用。方法:用MTT法检测雷帕霉素和SIAH-1抗体处理24 h后的细胞活性,Western blot检测LC3-Ⅱ、E1、SIAH-1、P53和α-synuclein蛋白表达, RT-PCR 检测相关蛋白的 mRNA水平,用免疫荧光探讨 SIAH抗体处理后α-synuclein、SIAH-1和LC3在细胞的分布和共定位情况。结果:MPP+处理增加α-synuclein、E1表达和SIAH-1的活性,然而LC3-Ⅱ、P53和α-synuclein的蛋白质水平显著降低,而抗SIAH-1抗体处理扭转了这一趋势, E1水平明显增加。雷帕霉素处理在MPP+组中降低SIAH-1和α-synuclein水平。 SIAH-1抗体显著降低α-synuclein的免疫阳性染色,而α-synuclein和LC3在细胞内失去共定位。结论:SIAH-1抗体降低了α-synuclein单泛素化和聚集,并有效地促进其通过泛素蛋白酶体系统通路降解。因此, SIAH功能对α-synuclein聚集性及降解通路的选择有明显的影响。
作者:蔡增林;刘媛媛;薛寿儒;徐晶;张馨芝;李秀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患者男,48岁,体重73 kg ,身高166 cm,11个月前受凉后咳嗽、咳痰伴发热就诊,CT示气管内肿物,未重视,此次入院复查CT,肿物大小约33 mm ×22 mm,管腔明显狭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示肿物距声门4.2 cm,菜花样改变,狭窄处占气道90%以上,肿物长度约3.5 cm,距隆突约3.0 cm,病理为腺样囊性癌。入院前已化疗两个疗程,现有轻中度呼吸困难,改变体位可缓解,有窒息死亡风险,为解除气道梗阻,决定择期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气管肿物切除+袖状吻合+喉部气管松解+胸导管结扎术”,因该手术对麻醉技术的要求高,风险大,需做好充分的麻醉准备工作,如果麻醉插管不顺利,做好紧急情况下气管支架植入术的准备。
作者:李永春;李伟;许梅曦;叶胜全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国产瑞芬太尼在海南儿童群体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变化规律与国产瑞芬太尼适海南儿童靶控输注参数。方法:前瞻性分析200例临床择期手术患者,通过建立液-液萃取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人血中瑞芬太尼浓度变化,计算瑞芬太尼靶控输注时群体药代动力学参数并分析其药代动力学特点。结果:国产瑞芬太尼血药浓度-时间变化符合二房室模型。分布半衰期为(16.3±1.1)min,消除半衰期为(25.0±1.3)min,表观分布容积(70±12)L,血浆清除率为(2.0±0.2)L/min。结论:国产瑞芬太尼在海南儿童群体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变化规律与国外研究结果存在明显不同,有其特异性。
作者:蒋华;高金贵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联合化疗治疗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非随机对照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Ⅲb~Ⅳ期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治疗意愿分为研究组(射频联合化疗)48例和对照组(单纯化疗)74例。对照组采用DP或GP方案,研究组采用上述化疗方案联合射频消融方法治疗。治疗期间每2个化疗周期进行一次疗效评估。治疗结束后开始对患者进行6~36个月的随访。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客观有效率分别为58.3%和41.9%(P >0.05);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1.7%和75.7%(P <0.05);临床受益有效率分别为87.5%和66.2%(P <0.05); MST分别为14.4个月和8.2个月(P <0.O1)。结论:射频消融结合化疗治疗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可减轻患者症状,延长生存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周京旭;李虹;吕文姣;王树堂;郑心婷;林丽珠 刊期: 2015年第11期
近年来,学术论文主要研究内容重复发表的学术不端现象越来越多。这里说的重复发表指的是将同一研究的课题的结果总结成多篇论文,先后投寄到多个杂志发表的现象,属于学术不端的一类。在我们日常的来稿中,有一部分论文属于这种情况。国外学者将这种稿件称为“腊肠切片”(salami slicing),而国内学者将这类论文叫做“变相重复发表”。实际上这也是属于一稿多投的一种。本刊结合国内外学会及专家的意见,将“重复发表”稿件定义为:(1)作者单位相同,或大部分作者相同,包括第一作者相同或者不同、作者排名顺序相同或者不同;(2)主要的研究方法相同;(3)半数以上内容(包括资料或讨论部分)相同;(4)结论类似。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了解硒可否使高血压大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表型逆转化及对勃起的影响。方法:14周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25只,随机分两组(SHR-ED-Se组8只和SHR-ED-N组9只),前组喂含硒饲料,后组喂正常饲料,对照组同系WKY大鼠10只喂正常饲料,18周处死,记录诱导勃起次数,免疫组化染色各组大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α肌动蛋白(α-actin)、结蛋白(Desmin)和骨桥蛋白(OPN),以累积光密度(IOD)作为测量指标。结果:SHR-ED-N组大鼠死亡2只。α-actin表达,勃起次数:SHR-ED-N组低,其次SHR-ED-Se(P <0.05);OPN表达:SHR-ED-N高,其次SHR-ED-Se(P <0.05);Desmin表达情况: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硒可使高血压大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发生表型逆转化,由合成型向收缩型逆转化,逆转化到一定程度可改善勃起功能。
作者:程祎;韦安阳;吴威武;李杰;叶朝阳;黎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miR-187对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的作用。方法:茎环法定量PCR检测前列腺癌患者和正常组血清中miR-187表达水平。转染miR-187抑制剂,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系PC3中miR-187的表达。CCK-8,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miR-187抑制后,PC3细胞增殖变化。结果: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miR-187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PC3细胞系中miR-187被抑制后,细胞增殖能力降低。结论:PC3细胞中低表达miR-187抑制细胞增殖;miR-187是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作者:洪善超;黄嘉琪;王婷婷;韩菲菲;陈国千 刊期: 2015年第11期
脑卒中发病急,病死率高,是严重危害人类的致死性疾病之一,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的到来,脑卒中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虽然众多治疗脑卒中的药物在基础研究中都取得了良好的实验结果,但在临床试验中的效果却并不令人满意。低温治疗是心肺脑复苏中常用的脑保护技术,也是到目前为止唯一被临床确认有效的脑保护方法。近几年来,随着对低温技术方法的研究,尤其是选择性脑低温(selective brain hypothermia, SBH)理论的提出和临床应用,为脑卒中后的神经保护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思路。本文就SBH在脑卒中的作用和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王晴晴;吕程美;孙永鑫;张兵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动脉的单纯性堵塞性疾病。直至20世纪70年代,国际神经疾病与卒中研究所John Hallenbeck在大鼠和人脑卒中标本的研究中建立起卒中免疫生物学的概念,才使多数学者认识到卒中后脑局部及全身免疫系统的改变对卒中患者的预后有影响[1]。
作者:黄璐;吴世政;张淑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COPD主要累及肺脏,但也可引起全身(或称肺外)的不良效应[1]。营养不良在COPD中极为常见,一项调查研究发现,营养消耗的发生率为37%[2]。即使在吸烟、有呼吸系统症状但是不满足COPD诊断标准的老年人群中,代表营养缺乏的各项指标也低于健康对照组,提示伴有呼吸系统症状的老年吸烟者也存在营养赤字[3]。营养不良对COPD的预后有重要影响,研究[4]发现营养不良是COPD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李莎莎;段凤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变应性鼻炎规范治疗前后对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确诊为变应性鼻炎患者(不合并哮喘)为实验组,同时随机选取健康人3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实验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的肺通气功能。结果:治疗前实验组FEV1/FVC、FEV1%pred、PEF%pred、FEF25%pred、FEF50%pred、FEF75%pred及FEF25%~75%pred均低于对照组(P <0.05),但治疗后实验组各项指标均高于治疗前(P <0.05)。结论:变应性鼻炎患者肺通气功能较正常人有所降低,积极治疗变应性鼻炎能有效缓解肺通气功能。
作者:梁秋林;杨秀海;彭维晖;漆一飞;杨浩;冯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尿微量白蛋白/肾小球滤过率与对比剂肾病发生的相关性,以期预测对比剂肾病的发生。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1年8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择期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患者137例,对所有受试者入院时均测其血压,测血脂、血糖、C反应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及基础尿素氮、肌酐值,计算肾小球滤过率;并分别于术后24、48、72 h测患者血肌酐值。根据对比剂肾病发生与否分为A组(对比剂肾病组)18例、B组(非对比剂肾病组)119例。并记录患者在术中所用的对比剂的剂量。结果:137例患者中有18例发生对比剂肾病,发生率为13.1%,A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肾小球滤过率的比值、C反应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基础尿素氮、肌酐值及纤维蛋白原均高于B组,肾小球滤过率则低于B组。 Logisi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尿微量白蛋白/肾小球滤过率、尿微量白蛋白、肾小球滤过率及肌酐是对比剂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作ROC曲线分析显示,尿微量白蛋白/肾小球滤过率的比值为1.17时,诊断对比剂肾病敏感性为94.1%,特异性为72.5%,可较好地预测对比剂肾病的发生。结论:尿微量白蛋白/肾小球滤过率的比值是对比剂肾病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计算尿微量白蛋白/肾小球滤过率对于预测对比剂肾病的发生,提前预防对比剂肾病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乔平;曾和松;黄芬;贺行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利多卡因气管内表麻能否抑制甲状腺手术的牵拉反应,提高神经探测仪灵敏度。方法:选择拟全麻下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对照组:通过气管导管向气道内注入0.9%生理盐水2.5 mL;Ⅱ组:治疗组:气道内注入2%利多卡因溶液2.5 mL。观察指标:探测仪信号、气道压力、气道峰压(Ppeak)、血压(BP)、心率(HR)。结果:(1)探测仪信号变化:Ⅰ组深部手术刺激,患者出现气道高压以及循环系统波动,追加肌松药后探测仪信号消失;Ⅱ组利多卡因表麻对探测仪信号无影响;(2)Ⅱ组Ppeak明显<Ⅰ组,且两组气道压力的差值(ΔP)有统计学差异(P<0.01);(3)Ⅱ组循环指标更稳定,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4)Ⅱ组耐管时间相对延长,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2%利多卡因气管内表麻可改善牵拉肿物、刺激气道造成的气道高压,延长耐管时间、减少肌松药用量,不影响喉返神经探测仪功能,维持循环系统稳定。
作者:冯姗姗;张锦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在体外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3型(ADV3)的抗病毒作用。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和细胞病变(CPE)抑制法检测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Hep-2细胞的毒性作用以及对RSV、ADV3感染细胞的保护作用,判断其抗病毒效果。结果: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Hep-2细胞的半数中毒浓度(TC50)为776.97 mg/L;抑制 RSV 和 ADV3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28.08、28.10 mg/L;其治疗指数(TI)分别为27.67、27.65,安全系数均高于利巴韦林。与病毒对照组比较,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能明显降低RSV和ADV3感染细胞所致CPE的抑制率,且存在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在体外,小剂量的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RSV和ADV3感染的Hep-2细胞均有明显保护作用,且病毒CPE抑制率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发挥更高的抗病毒作用。
作者:吴璇;于莉;胡涛;黄升海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比较3.0T MRI FIESTA与IDEAL序列腰骶神经根受压成像的诊断价值。方法:22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分别行常规序列、FIESTA序列和IDEAL序列扫描,所有图像均进行后处理重建,对图像的质量和清晰度、受压神经显示清晰度、腰骶神经根与邻近椎体(脑脊液)的对比噪声比4个方面进行评价。结果:神经根-脑脊液CNR值FIESTA序列明显大于IDEAL序列(283.24±117.97 vs 96.28±39.29,P =0.000),图像质量及清晰度评分FIESTA序列大于IDEAL序列(4.66±0.33 vs 4.22±0.68,P =0.028),受压神经显示清晰度IDEAL序列大于FIESTA序列(2.78±0.45 vs 2.19±0.83,P =0.0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FIESTA序列扫描时间短,观察神经根受压及治疗前后比较,较有优势;IDEAL序列对于受压神经根的定位、神经根受压及损伤程度的成像特点更有优势。
作者:孙莉华;宋云龙;毕永民;王东;李相生;樊红霞;王冬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脑静脉和(或)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and/or sinus thrombosis, CVST)是中青年人脑卒中常见原因之一,若早期诊断并经肝素抗凝等综合治疗,大部分患者恢复良好,但仍有少部分患者恢复极差。一项有关CVST的国际队列研究[1]表明,此病病死率为8%、重残率为5.1%,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急性脑疝。因此,对于发生严重出血性脑梗死患者,虽经积极脱水等治疗,若仍出现脑疝或者脑疝前期表现,许多学者均推荐急诊开颅减压手术[2-4]。
作者:陈状;张小鹏;公方和;王伟民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本刊编辑在处理稿件的过程中,经常发现作者混淆了"死亡率"与"病死率"的概念。现将两者的概念分述如下:死亡率表示每年每千人中的死亡人数,通常是指普通死亡率(即总死亡率),作为评价公众健康状况的一种指标。死亡率=某年内死亡总人数/同年平均人口数×1000‰。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