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祎;韦安阳;吴威武;李杰;叶朝阳;黎明
目的:探讨颅内节细胞胶质瘤的磁共振成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节细胞胶质瘤15例,年龄3~69岁,平均29.3岁,分析其影像表现,并与病理对照。结果:本组病例病理分型WHOⅠ级1例,Ⅰ~Ⅱ级13例,Ⅲ级1例;MRI表现为:幕上病灶13例,幕下病灶2例。33.3%(5/15)为囊实性占位,60%(9/15)为实性占位,6.7%(1/15)为囊性占位;平扫时T1WI中实性成分呈稍高或等信号,T2WI中呈高信号;瘤周水肿多轻度;多数为明显强化,少数低级别病灶呈线样轻度强化;MRS多提示NAA稍降低,Cho明显升高,Cho/Cr明显升高,Cho/NAA明显升高。结论:30岁以下患者,幕上实性/囊实性病灶,轻度水肿,病灶明显强化者,诊断及鉴别诊断时应考虑节细胞胶质瘤。
作者:季学兵;吕洋;肖芳;罗艺;王堂娟;李少朋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对骨肉瘤细胞可溶性MICA(sMICA)蛋白形成的影响,为骨肉瘤免疫治疗提供新靶点。方法:脂质体法转染MMP-9反义寡核苷酸到骨肉瘤细胞U2OS,应用RT-PCR、明胶酶谱法和ELISA检测转染寡核苷酸后U2OS细胞MMP-9 mRNA表达,以及培养上清液中MMP-9的酶活性和sMICA蛋白浓度变化。结果:U2OS细胞转染MMP-9反义寡核苷酸后,MMP-9 mRNA表达及酶活性受到抑制;培养上清液中sMICA蛋白浓度下降(P =0.011)。结论:MMP-9可能参与骨肉瘤细胞sMICA蛋白形成,MMP-9可作为骨肉瘤免疫治疗的侯选靶点。
作者:卢善明;薛玲;邓汪东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宫颈癌患者往往细胞免疫功能低下,长时间的手术应激可进一步加重其已有的免疫抑制,导致肿瘤转移的风险增加[1]。麻醉是减少手术应激的有效方法,但不同的麻醉方法对手术应激反应的抑制程度不同,从而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不同[2]。本研究以宫颈癌根治术患者作为对象,观察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靶控瑞芬太尼全麻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变化的影响,为此类患者手术时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向梅;许国琴;莫怀忠;陆一鸣;陈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生化汤对药流后阴道出血等症状的影响及全程护理干预对药流后再次妊娠女性抑郁及焦虑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妇产科需要药物流产且有意愿再次妊娠的妇女2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在药物流产时均使用生化汤,观察组采用基础护理,观察组采用全程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药流时阴道出血时间、血量及月经恢复时间和囊胚排除时间。在患者药流结束后进行随访至2014年7月,随访的终点事件为患者再次妊娠的发生,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和再妊娠时的SAS和SDS评分情况。结果:(1)随访时间截止至2014年7月时,观察组和对照组发生再次妊娠为46例和49例,再次妊娠率为46%和49%;(2)两组在阴道出血时间、出血量及囊胚排出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在月经恢复时间比较,观察组长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比较两组患者药流入院时、出院时及发现妊娠时的SAS和SDS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入院时和出院时及再妊娠时的SAS评分具有明显差异,SDS评分比较在入院时与出院时比较差异明显,出院时与再妊娠时比较无明显差异;观察组在SAS 和SDS比较方面:入院时和出院时比较差异明显,出院时和再妊娠时比较无明显差异;两组比较中,入院时无差异,出院时和再妊娠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生化汤对减少患者阴道出血时间、出血量及囊胚排除时间有重要作用,而药流时的护理干预对患者月经恢复时间有一定的影响作用,适当的护理干预对药物流产患者再次妊娠时的心理因素有重要的影响。
作者:许翠仪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技术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56例脑卒中后导致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治疗组(28例)。对照组给予神经促进技术、神经肌肉电刺激、针刺等常规康复治疗,每周6次,共4周。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用应用BioMaster2012虚拟现实康复训练系统进行互动训练,每周6次,共4周。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分别应用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定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治疗前上肢FMA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4周后2组患者上肢FMA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上肢FAM评分、MBI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常规康复训练结合虚拟现实康复训练系统有助于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从而改善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容小川;张盘德;刘翠华;林楚克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本刊编辑在处理稿件的过程中,经常发现作者混淆了"死亡率"与"病死率"的概念。现将两者的概念分述如下:死亡率表示每年每千人中的死亡人数,通常是指普通死亡率(即总死亡率),作为评价公众健康状况的一种指标。死亡率=某年内死亡总人数/同年平均人口数×1000‰。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构建脂多糖诱导的人单核细胞活化模型,观察雷公藤内酯醇(TPT)对其产生前列腺素2(PGE2)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调控Th17细胞分化的机制。方法:分离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经脂多糖预处理活化后,加入不同浓度的TPT进行干预,qRT-PCR检测环氧化酶(COX)mRNA表达水平,ELISA检测上清中PGE2的水平;将不同组别的单核细胞与自体CD4+ T细胞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并用流式细胞术在单个细胞水平上检测产生IL-17和IFN-γ的T细胞亚群。结果:TPT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COX-2的mRNA表达以及PGE2的分泌(P <0.05),T细胞亚群分析的结果表明,TPT处理组单核细胞能够抑制Th17细胞的分化,而添加外源性的PGE2能够部分回复Th17细胞的比例。结论:TPT可以抑制活化单核细胞分泌PGE2,进而影响Th17细胞的分化。
作者:何敏;张秀娟;彭桉平;柯培锋;徐建华;黄宪章;庄俊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近年来,学术论文主要研究内容重复发表的学术不端现象越来越多。这里说的重复发表指的是将同一研究的课题的结果总结成多篇论文,先后投寄到多个杂志发表的现象,属于学术不端的一类。在我们日常的来稿中,有一部分论文属于这种情况。国外学者将这种稿件称为“腊肠切片”(salami slicing),而国内学者将这类论文叫做“变相重复发表”。实际上这也是属于一稿多投的一种。本刊结合国内外学会及专家的意见,将“重复发表”稿件定义为:(1)作者单位相同,或大部分作者相同,包括第一作者相同或者不同、作者排名顺序相同或者不同;(2)主要的研究方法相同;(3)半数以上内容(包括资料或讨论部分)相同;(4)结论类似。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于2014年9月在北京举办了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会上公布了第三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名目(其中中文版300种,英文版15种)。《实用医学杂志》自2011年被评为第二届精品科技期刊后,再次被评为第三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比较3.0T MRI FIESTA与IDEAL序列腰骶神经根受压成像的诊断价值。方法:22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分别行常规序列、FIESTA序列和IDEAL序列扫描,所有图像均进行后处理重建,对图像的质量和清晰度、受压神经显示清晰度、腰骶神经根与邻近椎体(脑脊液)的对比噪声比4个方面进行评价。结果:神经根-脑脊液CNR值FIESTA序列明显大于IDEAL序列(283.24±117.97 vs 96.28±39.29,P =0.000),图像质量及清晰度评分FIESTA序列大于IDEAL序列(4.66±0.33 vs 4.22±0.68,P =0.028),受压神经显示清晰度IDEAL序列大于FIESTA序列(2.78±0.45 vs 2.19±0.83,P =0.0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FIESTA序列扫描时间短,观察神经根受压及治疗前后比较,较有优势;IDEAL序列对于受压神经根的定位、神经根受压及损伤程度的成像特点更有优势。
作者:孙莉华;宋云龙;毕永民;王东;李相生;樊红霞;王冬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患者女,45岁,因“言语不清伴左侧肢体无力3 d”于2014年3月6日入我院。患者入院3d前在外院住院期间突发言语不清,构音障碍,左侧肢体乏力,不能行走,左手不能持物。急诊拟“脑梗死”收入院。患者于2014年2月27日“因反复乏力,皮肤色素沉着4年,呼吸困难30 min”就诊于外院。诊断“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Addsion’s disease,AD)”。2011年在上海确诊为 AD,予醋酸可的松(25 mg/次,1次/d)口服后出现面部水肿,遵照医嘱改为长期服用醋酸可的松(1/3片/次,1次/d)。查体:T 37.0℃,P 76次/min,R 20次/min,BP 86/70 mmHg,面部、四肢皮肤色素沉着。神志清楚,构音不清,面部痛触觉对称正常,双侧鼻唇沟等深,伸舌居中。左侧肢体痛触觉较右侧减退。右侧肢体肌力4+级,左侧肢体肌力4-级。肌张力适中。双侧腱反射对称减弱,双侧病理征阴性。
作者:陈林云;刘峰;简雯;涂怀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脑卒中发病急,病死率高,是严重危害人类的致死性疾病之一,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的到来,脑卒中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虽然众多治疗脑卒中的药物在基础研究中都取得了良好的实验结果,但在临床试验中的效果却并不令人满意。低温治疗是心肺脑复苏中常用的脑保护技术,也是到目前为止唯一被临床确认有效的脑保护方法。近几年来,随着对低温技术方法的研究,尤其是选择性脑低温(selective brain hypothermia, SBH)理论的提出和临床应用,为脑卒中后的神经保护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思路。本文就SBH在脑卒中的作用和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王晴晴;吕程美;孙永鑫;张兵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尖锐湿疣(condylomata acuminata, CA)是一种治愈难、易复发、可癌变的常见性传播疾病。 CA治疗方法较多,但复发率较高[1],给患者带来极大精神压力,因此预防和减少复发成为关注的焦点[2]。笔者采用脾氨肽口服液联合二氧化碳激光的集束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胜逆;沈俊萍;丁秋允;赵桂香;张红岩;楚瑞琦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椎管内麻醉、全身麻醉适用于不同情况的剖宫产手术。哪种麻醉方式能更快的满足手术需求存在不同的意见。文章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近一年来不同麻醉方式下行剖宫产手术的病例,了解不同麻醉方式在各个阶段需要的时间,为剖宫产手术的麻醉选择及提高麻醉手术效率提供更直接的参考依据。
作者:邹小华;欧炜;史静;刘艳秋;邱丽;莫怀忠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伴左心室收缩不同步患者心功能及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32例慢性心力衰竭伴左心室收缩不同步的患者行CRT起搏治疗,术前心功能稳定后用心脏彩超测定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EVESV)、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二尖瓣返流面积(MRA)、左心房面积(LAA),计算MRA/LAA比值。应用组织超声多普勒测量患者左室壁12个节段的收缩达峰时间(Ts),计算它们之间的极差(Ts-maxD)和标准差(Ts-SD)。行12导联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术后继续抗心衰药物治疗。12周后复查上述指标进行评估。结果:与CRT起搏器植入术前比较,术后12周LVEF、LV dp/dt较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LEVESV、Ts-maxD、Ts-SD、MRA、MRA/LAA较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LVEDV、LVEDD术前、术后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房性早搏及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较术前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阵发性房颤、室性早搏及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CRT同步化治疗可显著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并减少MRA及Ts,可能与CRT改善左心室同步性、减少二尖瓣返流有关,并可减少房性心律失常发生。
作者:曾智桓;陈泗林;赵艳群;周万兴;张卫;肖月琼;郑坚奕;周玉良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利多卡因气管内表麻能否抑制甲状腺手术的牵拉反应,提高神经探测仪灵敏度。方法:选择拟全麻下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对照组:通过气管导管向气道内注入0.9%生理盐水2.5 mL;Ⅱ组:治疗组:气道内注入2%利多卡因溶液2.5 mL。观察指标:探测仪信号、气道压力、气道峰压(Ppeak)、血压(BP)、心率(HR)。结果:(1)探测仪信号变化:Ⅰ组深部手术刺激,患者出现气道高压以及循环系统波动,追加肌松药后探测仪信号消失;Ⅱ组利多卡因表麻对探测仪信号无影响;(2)Ⅱ组Ppeak明显<Ⅰ组,且两组气道压力的差值(ΔP)有统计学差异(P<0.01);(3)Ⅱ组循环指标更稳定,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4)Ⅱ组耐管时间相对延长,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2%利多卡因气管内表麻可改善牵拉肿物、刺激气道造成的气道高压,延长耐管时间、减少肌松药用量,不影响喉返神经探测仪功能,维持循环系统稳定。
作者:冯姗姗;张锦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微小RNA-155(miR-155)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的调节作用,从而了解miR-155在急性脑梗死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神经内科和重症监护室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轻度20例、中度20例、重度20例)及20例正常对照组。分别采集各组的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25+Treg细胞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联反应(RT-PCR)检测miR-155、Foxp3 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组患者外周血Treg表达率和miR-155、Foxp3 mRNA的表达以及IL-10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并且随着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增加而升高,重中轻度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死亡组各项指标显著高于生存组(均P<0.01)。 miR-155的表达与Treg和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结论:miR-155参与对Treg细胞增殖的调节,在急性脑梗死免疫失衡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作者:罗焱;姚平波;张平;聂亚雄;殷小成;蒋福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腋静脉穿刺技术在心脏起搏器放置、中心静脉压测定、胃肠外营养、临床麻醉、肿瘤化疗及介入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其缺乏公认的技术方法和可靠的体表标志,操作难度较锁骨下静脉穿刺大。超声等辅助手段可降低深静脉穿刺操作难度[1-2],但盲探技术不需借助特殊设备,仍不失为急危重症救治的首选方法。对盲探腋静脉穿刺技术如何改良尚需进一步研究。本研究以锁骨和环状软骨为体表标志,经胸前区外侧入路,探讨腋静脉穿刺置管在急危重症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作者:卢军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 PCa)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全球范围内其发病率在男性所有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二,以欧美发病率高[1],亚洲及北非地区发病率相对较低,但近年来亦呈现上升趋势,且增长较欧美更为迅速。我国PCa自2008年起已成为泌尿系统发病率高的肿瘤[2]。 PCa的患病人群主要为老年男性,发病率及病死率均随年龄呈指数增长。
作者:丁银满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