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患者往往细胞免疫功能低下,长时间的手术应激可进一步加重其已有的免疫抑制,导致肿瘤转移的风险增加[1]。麻醉是减少手术应激的有效方法,但不同的麻醉方法对手术应激反应的抑制程度不同,从而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不同[2]。本研究以宫颈癌根治术患者作为对象,观察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靶控瑞芬太尼全麻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变化的影响,为此类患者手术时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向梅;许国琴;莫怀忠;陆一鸣;陈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患者男,48岁,体重73 kg ,身高166 cm,11个月前受凉后咳嗽、咳痰伴发热就诊,CT示气管内肿物,未重视,此次入院复查CT,肿物大小约33 mm ×22 mm,管腔明显狭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示肿物距声门4.2 cm,菜花样改变,狭窄处占气道90%以上,肿物长度约3.5 cm,距隆突约3.0 cm,病理为腺样囊性癌。入院前已化疗两个疗程,现有轻中度呼吸困难,改变体位可缓解,有窒息死亡风险,为解除气道梗阻,决定择期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气管肿物切除+袖状吻合+喉部气管松解+胸导管结扎术”,因该手术对麻醉技术的要求高,风险大,需做好充分的麻醉准备工作,如果麻醉插管不顺利,做好紧急情况下气管支架植入术的准备。
作者:李永春;李伟;许梅曦;叶胜全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对骨肉瘤细胞可溶性MICA(sMICA)蛋白形成的影响,为骨肉瘤免疫治疗提供新靶点。方法:脂质体法转染MMP-9反义寡核苷酸到骨肉瘤细胞U2OS,应用RT-PCR、明胶酶谱法和ELISA检测转染寡核苷酸后U2OS细胞MMP-9 mRNA表达,以及培养上清液中MMP-9的酶活性和sMICA蛋白浓度变化。结果:U2OS细胞转染MMP-9反义寡核苷酸后,MMP-9 mRNA表达及酶活性受到抑制;培养上清液中sMICA蛋白浓度下降(P =0.011)。结论:MMP-9可能参与骨肉瘤细胞sMICA蛋白形成,MMP-9可作为骨肉瘤免疫治疗的侯选靶点。
作者:卢善明;薛玲;邓汪东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E3泛素连接酶(SIAH)在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降解和细胞死亡中的作用。方法:用MTT法检测雷帕霉素和SIAH-1抗体处理24 h后的细胞活性,Western blot检测LC3-Ⅱ、E1、SIAH-1、P53和α-synuclein蛋白表达, RT-PCR 检测相关蛋白的 mRNA水平,用免疫荧光探讨 SIAH抗体处理后α-synuclein、SIAH-1和LC3在细胞的分布和共定位情况。结果:MPP+处理增加α-synuclein、E1表达和SIAH-1的活性,然而LC3-Ⅱ、P53和α-synuclein的蛋白质水平显著降低,而抗SIAH-1抗体处理扭转了这一趋势, E1水平明显增加。雷帕霉素处理在MPP+组中降低SIAH-1和α-synuclein水平。 SIAH-1抗体显著降低α-synuclein的免疫阳性染色,而α-synuclein和LC3在细胞内失去共定位。结论:SIAH-1抗体降低了α-synuclein单泛素化和聚集,并有效地促进其通过泛素蛋白酶体系统通路降解。因此, SIAH功能对α-synuclein聚集性及降解通路的选择有明显的影响。
作者:蔡增林;刘媛媛;薛寿儒;徐晶;张馨芝;李秀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和精索血管集束状结扎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术后并发附睾炎的发病率、发病时间及其与手术术式的相关性。方法:将44例我院行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患者分两组:A组:(经腹腔镜下双侧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22例,B组:(腹腔镜下双侧精索血管集束状结扎术)22例,回顾分析二种术式下术后并发附睾炎的发病率。结果:两组患者共7例术后并发附睾炎,其中A组的发病率为4.55%(1例),B组的发病率为27.27%(6例),均在手术后4周内出现。结论:腹腔镜术中保留睾丸动脉术式术后并发附睾炎的发病变率明显低于精索血管集束状结扎术式,我们认为睾丸动脉与术后附睾炎的发病率有明显相关性。
作者:唐松林;韩芳;赵海生;湛海伦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尖锐湿疣(condylomata acuminata, CA)是一种治愈难、易复发、可癌变的常见性传播疾病。 CA治疗方法较多,但复发率较高[1],给患者带来极大精神压力,因此预防和减少复发成为关注的焦点[2]。笔者采用脾氨肽口服液联合二氧化碳激光的集束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胜逆;沈俊萍;丁秋允;赵桂香;张红岩;楚瑞琦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颅内节细胞胶质瘤的磁共振成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节细胞胶质瘤15例,年龄3~69岁,平均29.3岁,分析其影像表现,并与病理对照。结果:本组病例病理分型WHOⅠ级1例,Ⅰ~Ⅱ级13例,Ⅲ级1例;MRI表现为:幕上病灶13例,幕下病灶2例。33.3%(5/15)为囊实性占位,60%(9/15)为实性占位,6.7%(1/15)为囊性占位;平扫时T1WI中实性成分呈稍高或等信号,T2WI中呈高信号;瘤周水肿多轻度;多数为明显强化,少数低级别病灶呈线样轻度强化;MRS多提示NAA稍降低,Cho明显升高,Cho/Cr明显升高,Cho/NAA明显升高。结论:30岁以下患者,幕上实性/囊实性病灶,轻度水肿,病灶明显强化者,诊断及鉴别诊断时应考虑节细胞胶质瘤。
作者:季学兵;吕洋;肖芳;罗艺;王堂娟;李少朋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COPD主要累及肺脏,但也可引起全身(或称肺外)的不良效应[1]。营养不良在COPD中极为常见,一项调查研究发现,营养消耗的发生率为37%[2]。即使在吸烟、有呼吸系统症状但是不满足COPD诊断标准的老年人群中,代表营养缺乏的各项指标也低于健康对照组,提示伴有呼吸系统症状的老年吸烟者也存在营养赤字[3]。营养不良对COPD的预后有重要影响,研究[4]发现营养不良是COPD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李莎莎;段凤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近年来,学术论文主要研究内容重复发表的学术不端现象越来越多。这里说的重复发表指的是将同一研究的课题的结果总结成多篇论文,先后投寄到多个杂志发表的现象,属于学术不端的一类。在我们日常的来稿中,有一部分论文属于这种情况。国外学者将这种稿件称为“腊肠切片”(salami slicing),而国内学者将这类论文叫做“变相重复发表”。实际上这也是属于一稿多投的一种。本刊结合国内外学会及专家的意见,将“重复发表”稿件定义为:(1)作者单位相同,或大部分作者相同,包括第一作者相同或者不同、作者排名顺序相同或者不同;(2)主要的研究方法相同;(3)半数以上内容(包括资料或讨论部分)相同;(4)结论类似。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比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梗死及非心源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86例,其中心源性脑梗死溶栓组(CE组)30例和非心源性脑梗死溶栓组(NCE组)56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24 h、7 d)的NIHSS评分和治疗前后的mRS评分(7 d、90 d)及两组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CE组和NCE组治疗后7 d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 P <0.05),两组比较治疗前后各时间点NIHSS、mRS评分及90 d预后良好比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CE组溶栓后症状性脑出血、非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病死率稍高于NCE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E组皮肤黏膜出血发生率、脑疝发生率高于N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心源性脑梗死,4.5 h内静脉溶栓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和预后,且总体疗效和预后与非心源性脑梗死相当,但心源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出血风险和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所增加。在谨慎选择静脉溶栓方案的同时应该充分评估风险和预后。
作者:邓伟华;杨勇;潘小平;李泽;周进;黄翚;陈浩博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合并2型糖尿病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防治对策。方法:以合并2型糖尿病的AECOPD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同期单纯AECOPD患者40例为对照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在肺功能、病情、疗效、平均费用、平均住院日及营养状况方面的差异。结果:合并2型糖尿病的AECOPD患者肺功能及营养状况差,呼吸衰竭发生率、治疗失败率、真菌感染率、平均花费及平均住院日均高于单纯AECO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合并2型糖尿病的AECOPD患者病情重,疗效差,花费高,该类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改善营养状况,提高抵抗力,以减少急性加重的发生,一旦发生急性加重应首选吸入用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以利于糖尿病及感染的控制。
作者:潘建新;任臻;王凤梅;马红微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入选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117例,其中29例确诊患OSAHS者为研究组,88例非OSAHS的患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间支架内血栓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发生支架内血栓3例,比率为10.3%,明显高于对照组1例,比率1.1%(P =0.047)。结论:合并OSAHS的支架植入术后患者,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OSAHS患者,OSAHS可能为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作者:赖雯苑;陈彩玲;滕树恩;洪承路;黄铮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8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按诊疗常规予以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钙片20 mg/d,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2、24、48周时血清CRP水平、肺功能[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及COPD评估测试问卷(CAT)变化。结果:在12周时,两组患者血清CRP水平、FEV1、FVC%pred及CAT评分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两组间比较,血清CRP水平及CAT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FEV1、FVC%pre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4、48周时,两组血清CRP水平、FEV1、FVC%pred及CAT评分较治疗前都有所改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他汀类药物可以减轻COPD患者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及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董微;康萍;钟祥柱;唐琳;陈建芳;成红英;彭伟芬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血尿酸水平与高血压、微炎症状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维持性腹膜透析的尿毒症患者60例,于就诊当天清晨静息状态下测量无创袖带血压3次(每次隔1 h),并取平均值;同时空腹抽取静脉血测定血尿酸、TNF-α和IL-6。结果:(1)60例患者按照血尿酸结果分为血尿酸升高组34例(血尿酸>440μmol/L),血尿酸正常组26例(血尿酸<440μmol/L);(2)两组患者年龄、体重、身高、性别比、腹膜透析时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3)血尿酸升高组高血压发生率(70.5%)、SBP和DBP明显高于血尿酸正常组高血压发生率(19.2%)、SBP和DBP (P <0.05);血尿酸增高组血清TNF-α、IL-6水平均明显高于血尿酸正常组(P <0.05)。结论:在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中,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的发生密切相关,并可诱发炎症反应发生。
作者:李拱榆;唐小玲;曲廖准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他达拉非对大鼠慢性移植动脉血管病变保护作用。方法:实验分3组:同系移植组,供、受者为Lewis 大鼠,无处理;异系移植实验组,Lewis 大鼠接受Brown-Norway(BN)大鼠腹主动脉移植;干预组他达拉非0.5 mg/(kg·d),Lewis 大鼠接受BN 大鼠腹主动脉移植。术后4周和8周取移植动脉,组织学观察、测量内膜和中膜厚度,Western blot检测PKG-Ⅰ、RhoA蛋白表达。收集各组血浆, ELISA检测cGMP浓度。结果:异系移植实验组移植动脉呈移植物血管病表现,血管内膜显著增厚;干预组血管内膜增厚,与实验组相比显著减轻(P <0.05);干预组血浆cGMP浓度较实验组显著增高(P <0.05);与实验组相比,干预组PKG-Ⅰ显著增高、RhoA明显降低(P <0.05)。结论他达拉非通过调控cGMP/PKG-Ⅰ和RhoA通路,抑制移植物血管病发展。
作者:徐自强;夏鹏;王瑾珺;金昊;杨亦荣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患者男,61岁,主因“间断左腰背部疼痛9个月余,发现左肾积水2个月余”入院,患者9个月前曾因左侧腰背部疼痛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左输尿管结石”,行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输尿管内支架管植入术,术后1个月予以拔除输尿管内支架管,半年前复查发现左肾仍有积水,再次于该院行输尿管内支架管植入术,并于2个月前拔除,后患者于我院复查,行IVU示:左肾不显影。
作者:郝小强;夏强;王彬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手术中缝合纵隔胸膜固定管状胃是否对进一步提高管状胃代食管功能有益。方法:总结2007年5月至2013年8月我科手术治疗食管癌病例56例,随机分成缝合纵隔胸膜固定管状胃(观察组)29例与不缝合纵隔胸膜(对照组)27例,对两组术后近期(1年内)主要并发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均为肿瘤根治切除,无手术死亡,术后观察组并发胃内切缘急性出血1例,肝性胸腹水1例(酒精肝),乳糜胸1例,对照组并发吻合口瘘1例;随访1年,观察组4例吻合口狭窄,对照组吻合口狭窄6例(P >0.05);观察组有2例并发胸胃综合征,对照组并发胸胃综合征8例(P <0.05),术后3、6个月、1年胸片、上消化道造影、CT检查,两组均无明显胃排空障碍,观察组胸胃膈上位置有2例扩张,向一侧胸腔侧凸移位,其余病例胸胃呈细管状,牢固置于后纵隔,对照组胸胃均有不同程度扩张,局部存在侧凸移位;观察组有3例,对照组有5例并发反流性食管炎(P >0.05)。结论:食管癌手术中缝合纵隔胸膜固定管状胃是一种简单、实用的手术方法,使管状胃代食管功能得到了有益提高,进一步改善了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作者:王立杰;吴骏;孙林;杨海平;张建鹏;陈林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本刊编辑在处理稿件的过程中,经常发现作者混淆了"死亡率"与"病死率"的概念。现将两者的概念分述如下:死亡率表示每年每千人中的死亡人数,通常是指普通死亡率(即总死亡率),作为评价公众健康状况的一种指标。死亡率=某年内死亡总人数/同年平均人口数×1000‰。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狼疮抗凝物质(lupus anticoagulant, LA)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方法:研究395例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因复发性流产前来本院就诊的妇女(观察组),并设150例正常体检妇女为对照组。用改良罗素稀释蛇毒试验(dilute Russell viper venom time, DRVVT)检测血中LA的含量。结果:观察组的LA阳性率为4.05%,高于对照组(0.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A水平(s)为34.34±5.08,显著高于对照组32.25±2.54(P <0.05),不同流产次数的各组LA水平(s)分别为34.37±4.98、33.72±4.72、34.16±4.1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但各组间的LA水平无差异(P >0.05)。结论:复发性流产可能与高水平的LA有关,但流产次数与LA无关。复发性流产的妇女进行LA的检测有利于临床及时做出诊断和早期治疗。
作者:王英;林向华;罗晓红;林帝金;段朝晖;赵铭鹏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