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洁;高鸿;欧炜;邹小华;谭立;田强
目的:探索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超低剂量纳洛酮对瑞芬太尼诱发的术后痛觉过敏的效果.方法:将80例ASAⅠ~Ⅱ级的择期行鼻内镜鼻窦手术女性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瑞芬太尼组(R组),瑞芬太尼 +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 + 超低剂量纳洛酮组(RDN1组 ~ RDN3组),观察记录患者术后30 min、1、2、4、8、12、24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术后第一疼痛时间、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芬太尼使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任意时间点平均VAS得分R组 > RDN1组 > RDN2组 > RDN3组,R组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DN2组和RDN3组在观察的任何时间点均无统计学差异. RDN1组和RDN2组在第一疼痛时间、 术后1 h按压次数上无统计学差异,RDN2组和RDN3组在术后24 h按压次数上无统计学差异,芬太尼用量3组无统计学差异,但均低于R组. 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超低剂量纳洛酮能明显改善瑞芬太尼导致的术后痛觉过敏,其效果随右美托咪定剂量的增加而升高,且这种增高对急性疼痛更敏感.
作者:谭素云;肖圣华;王智钧;韩全国;刘永宏;邱志建;卢钊楷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评价文拉法辛联合盐酸吗啡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的镇痛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应. 方法:将中、重度癌痛122例患者随机分组,其中62例予以文拉法辛联合盐酸吗啡缓释片(试验组),60例予以盐酸吗啡缓释片治疗(对照组),评价两组疗效和副反应. 结果:两组用药后疼痛强度、中度以上疼痛缓解率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差异有显著性(P < 0.05),第四天及以后差异无显著性(P > 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 平均维持剂量、 平均大剂量及达到维持剂量平均时间试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为 57.5 mg/d vs 80.4 mg/d、59.0 mg/d vs 80.7 mg/d、1.4 h vs 1.9 h,两组差异有统计意义(均P < 0.05). 消化道反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27.4% vs 53.3%)(P < 0.05). 结论:文拉法辛联合吗啡治疗癌性疼痛缓解率高,吗啡剂量减少,副反应少.
作者:黄小红;周斌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研究肺炎链球菌脑膜炎中紧密连接的主要结构蛋白咬合蛋白(Occludin)在脑组织内表达的变化特点,探讨细菌性脑膜炎中血脑屏障的变化.方法:采用肺炎链球菌Ⅲ型菌株和等量的生理盐水脑池内注射,建立3周龄大鼠细菌性脑膜炎模型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用免疫组化染色、Western blot技术,分别于感染后24 h、48 h、5 d后检测Occludin在脑组织内的表达. 结果:(1)Loeffler的神经行为学评分,24 h、48 h与5 d时造模组评分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Occludin 的表达,肺炎链球菌感染后24 h 大鼠脑组织Occludin 的表达明显降低, 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48 h 后降至低,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5 d 表达较 48 h 上升,但仍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 < 0.05). 结论:细菌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后,Occludin表达下降且有先下降后增高规律,提示Occludin参与了感染性脑水肿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者:董燕;杜开先;张燕;张晓莉;贾天明;郭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通过 RNA 干扰技术沉默 B 淋巴细胞瘤-2 基因 ( Bcl2 ) 和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 1 ( Ercc1 )并观察对肺癌细胞株增殖的影响. 方法:分别设计特异性沉默 Bcl2 和 Ercc1 的短发夹 RNA 序列,并克隆到腺病毒骨架载体上形成重组腺病毒质粒. 将质粒转染到 HEK293 细胞中,包装和扩增形成完整高滴度的重组腺病毒, 将腺病毒感染人肺癌 H460 细胞株, 流式细胞术检测抑制 Ercc1 和 Bcl2 基因后肺癌细胞凋亡变化. 结果:通过酶切鉴定,证实重组腺病毒载体构建成功, PCR 鉴定扩增出 1 200 bp 的目的条带,病毒滴度为 5 × 1011/mL. 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AdsiBcl2-Ercc1 组细胞凋亡率比单基因干扰组增高.结论:成功构建干扰 Bcl2 和 Ercc1 的重组质粒及重组腺病毒,同时沉默 Bcl2 和 Ercc1 可以促进肺癌细胞凋亡.
作者:王芳;刘瑾 刊期: 2015年第15期
肝硬化患者常存在营养不良,营养不良与腹水、肝性脑病、感染等并发症及病死率有关[1-2]. 营养支持治疗可改善肝硬化患者的生存质量及临床预后[3-4]. 然而,在我国肝硬化的营养支持治疗并未引起临床医师足够重视, 即使给予了一定的治疗,其主观性、随意性也较大. 另外,营养风险筛查与营养评定本是营养诊疗的两个基本步骤, 对下一步的营养支持治疗至关重要, 但国内多数文献常将其混为一谈,许多临床医师更是如此. 2011 年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 , ASPEN)临床指南[5]明确指出:营养风险筛查、评定及支持治疗是营养诊疗的关键步骤, 建议对住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 对筛查出有营养风险的患者进行营养评定; 对筛查和评定出有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的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治疗. 本文以营养风险、筛查及支持治疗为主线,就肝硬化营养支持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刘林玲;颜琼;汪敏;邓明明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研究青海地区藏族和回族肝硬化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及其与瘦素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采用核素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瘦素水平,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测定瘦素基因的多态性. 结果:(1)藏族和回族肝硬化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1),两民族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 > 0.05). (2)藏族和回族的男性肝硬化患者的血清瘦素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而女性肝硬化患者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 > 0.05). (3)藏族和回族对照组女性AA + AC 基因型的瘦素水平显著高于男性(P < 0.01),而CC 基因型的男女瘦素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 > 0.05),观察组男女之间的AA + AC 和CC 基因差异无显著性(P > 0.05). (4)两民族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基因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 > 0.05). 结论:青海地区藏族和回族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并有性别差异;瘦素基因启动子2549位核苷酸存在多态性,两民族间差异无显著性.
作者:王宏宾;于国英;王芝;杨庭显;何学锦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球囊扩张法建立标准通道的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回顾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于四川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行超声引导下穿刺、球囊扩张法建立标准通道的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 508 例患者资料,患者男女比例 340:168,平均年龄(48.4 ± 12.0)岁;共540 侧上尿路结石,包括肾结石 495 侧(91.7%),输尿管上段结石 45 侧(8.3%);其中鹿角形结石98侧(18.1%),多发结石335侧(62.0%),单发非鹿角形结石107 侧(19.8%). 既往曾行开放手术取石者31例;平均结石大径(31.3 ± 11.9)mm. 结果:共完成手术559例次,均一期成功建立通道,其中单通道手术543例次、双通道手术16例次. 平均手术时间(79.3 ± 38.1)min,平均首个通道建立时间(8.2 ± 3.0)min,平均结石处理时间(40.5 ± 35.4)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9 ± 2.9)d. 一期手术结石清除率80.4%,其中单发非鹿角形结石为100.0%、多发结石及鹿角形结石75.5%;再次手术28 例(再次经皮肾镜手术19 例,输尿管软镜手术9例),终手术清石率85.4%. 术中及术后并发症68例(12.2%),其中术后发热45例(8.1%),无感染性休克患者;接受输血22例(3.9%),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5 例(0.9%),无肾切除患者. 无中转开放手术,气胸1例,无其他毗邻脏器损伤. 结论:超声引导下球囊扩张法建立标准通道的经皮肾镜取石术对于上尿路结石的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黄建林;廖勇;安宇;黄翔;何鹏;邱明星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评价舒芬太尼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雄性 SD 大鼠 30 只,随机分为 5 组(n = 6):假手术组(S 组)、缺血再灌注组(I/R 组)、舒芬太尼低剂量组( SL 组)、舒芬太尼高剂量组( SH 组)和舒芬太尼 + 渥曼青霉素组( WM 组).于再灌注前,各组分别注入以下药物:SL 组予生理盐水及舒芬太尼 1 μg/kg , SH 组予生理盐水及舒芬太尼 3 μg/kg , WM 组予渥曼青霉素15 μg/kg 及舒芬太尼 1 μg/kg , S 组及 I/R 组予生理盐水.于再灌注末,采集动脉血检测血浆 cTnI 浓度;取心脏测定缺血危险区( AAR )和梗死区( IS )体积. 结果:与 S 组相比,其余四组 cTnI 浓度均明显升高(P < 0.01);与 I/R 组比较,SL 组、SH 组 cTnI 浓度及 IS/AAR 均明显降低(P < 0.01),WM 组cTnI 浓度明显降低(P < 0.01);与SL组比较,SH组cTnI浓度及IS/AAR均明显降低(P<0.01), WM组均明显升高(P<0.01). 结论:舒芬太尼后处理可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该保护作用与PI3K相关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作者:张燕;吴新海;黄飞;徐向辉;张晓晖 刊期: 2015年第15期
单孔腹腔镜技术是目前微创外科的热点.国内外学者已开展了单孔腹腔镜手术[1-3]. 受单孔通道商品化及单孔腹腔镜操作器械价格昂贵等原因的制约,单孔腹腔镜技术难以向基层医院普及.我院自2014年1-12月应用自制单孔多通道装置及常规腹腔镜操作器械成功在基层开展了单孔腹腔镜手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松林;韩芳;赵海生;张晓华;黄明华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i-gel喉罩控制通气在无痛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拟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控制通气组(A组,n = 40)和表面麻醉组(B组,n = 40).前者应用芬太尼、瑞芬太尼、丙泊酚、琥珀胆碱麻醉,i-gel 无囊喉罩联合T型密封接头实施控制通气,后者应用利多卡因表面麻醉,自主呼吸,鼻导管给氧. 记录两组患者在支气管镜检查中生命体征变化,镜检期间体动、咳嗽、喉痉挛等内镜相关不良反应和术后呛咳、声嘶等麻醉相关不良反应,镜检时间,患者满意度. 结果:与表现麻醉组相比,控制通气组生命体征波动小(P < 0.05),不良反应少(P < 0.05),患者满意度高(P < 0.05).结论:i-gel喉罩控制通气在无痛支气管镜检查安全,有效控制气道,解决呼吸抑制问题,是内镜检查中一项可行的方法.
作者:吴世明;夏志庭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尿毒清颗粒治疗干燥综合征肾损害的临床疗效. 方法:35 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患者以常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尿毒清颗粒,连续治疗 3 个月,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血红蛋白、血清肌酐及血尿素进行比较. 结果:对照组有效率 41.2%,治疗组有效率 72.2%,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尿毒清颗粒可以明显改善干燥综合征肾损害患者多项指标,疗效显著.
作者:贾军利;王淑萍;李迎婕;李春玲;肖志娟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计划设计中小机器跳数对计划质量的影响,为计划设计时小机器跳数的设置提供参考.方法:运用Pinnacle治疗计划的DMPO优化方式对10例宫颈癌病例进行调强计划设计,小机器跳数分别取4 MU、5 MU、6 MU、8 MU、10 MU、12 MU、15 MU , 每个患者共得到 7 个计划,所有计划的小子野面积均取5 cm2,计划的优化目标与约束条件与小机器跳数为4 MU的计划保持一致. 处方剂量为95% PTV 45 Gy,1.8 Gy/次. 根据剂量体积直方图统计靶区V95%、V105%、V110%、Dmean、适形指数(CI)及均匀指数(HI),危及器官受照射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比(V30%、V40%),子野数量及机器跳数.将结果与小机器跳数为4 MU的计划相比较.结果:随着小机器跳数的增加,V95%小幅降低,V110%与Dmean小幅增加,而V105%、增加的幅度较大,适形度降低,均匀性变差. 统计学比较显示当小机器跳数低于10 MU时,V105%、V110%、Dmean、CI、HI的均P > 0.05,当小机器跳数≥10 MU时,靶区的部分剂量学指标开始出现显著性差异. 随着小机器的增加,子野数目显著降低,机器跳数及危及器官剂量的变化均未出现显著性差异.结论:在使用Pinnacle3治疗计划系统设计宫颈癌调强计划时,小机器跳数可适当提高,这样不会引起靶区及危及器官剂量的显著改变,同时可以达到减少子野数量的效果.
作者:陈亮;艾源;倪佰会;娄凤君;王焕坤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剔除Bcl-2表达对胃癌HGC-27细胞凋亡、增殖及5-氟尿嘧啶(5-FU)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 HGC-27 细胞分为 5 组: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对照 siRNA )、干扰组( Bcl-2 siRNA )、5-FU 组( 5-FU )、联合组( Bcl-2 siRNA 与 5-FU );通过流式细胞术、MTT 方法检测 HGC-27 细胞凋亡、增殖水平,用 ELISA 法测定半胱氨酸蛋白酶的活力及 Cytochrome C 释放水平. 结果:转染 Bcl-2 siRNA 能提高HGC-27 细胞凋亡率,降低肿瘤细胞的增殖率;相对于 5-FU 单独处理组,转染 Bcl-2 siRNA 与 5-FU 联合组的细胞凋亡水平明显上升, 细胞增殖率显著降低,Caspase-3 和 Caspase-9 活力显著升高,Cytochrome C释放水平亦显著增加(P < 0.01). 结论:剔除Bcl-2基因能诱导HGC-27细胞凋亡,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增强5-FU 的敏感性.
作者:欧阳小明;吴坤河;曾涛 刊期: 2015年第15期
耳内镜下鼓膜切开置管术是目前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一种有效方法.氯胺酮具有镇静及良好的镇痛作用,是目前小儿手术麻醉首选药, 但术后不良反应多. 本文探讨氯胺酮联合丙泊酚麻醉用于小儿鼓膜切开置管术的临床研究.
作者:伍辉萍;杨承祥;洪彬源;蔡日生;刘梅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亚临床甲减是指促甲状腺激素(TSH)升高,血浆游离甲状腺素(FT4)正常,无明显临床症状的甲减. 其对血脂、心血管系统、精神状况以及生育能力的危害已被许多研究所证实,英国流行病学研究发现,8%的女性,3%的男性患有亚临床甲减, 在55岁以上的女性人群中, 该病的发病率高达10%,其每年向临床甲减转化的发生率为3%~4%[1]. 现该病已在临床工作中逐渐受到重视,但相关亚甲减与肺部感染的研究乏善可陈[2]. 本文收集了我院住院患者的相关资料,着眼于亚甲减发病率较高的中老年患者,发现了该病常见并发症的同时,观察到其对中老年患者肺部感染发病率也有明显影响,为给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特报告如下.
作者:李洋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单药维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对生存时间的影响. 方法:将60例Ⅲb ~ 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初期4个周期的诱导化疗,且达到部分缓解或稳定,观察组在完成4个周期化疗后第21天开始应用培美曲塞单药维持治疗直至疾病进展,对照组给予佳支持治疗,观察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及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患者PFS及OS明显高于对照组,PFS分别为(7.3 ± 1.20) vs (3.5 ± 1.13)个月,OS分别为(12.2 ± 1.14) vs (7.1 ± 1.2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不良反应轻,主要为疲乏和白细胞减少,但患者均可耐受. 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稳定后应用培美曲塞维持治疗能明显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且不良反应均可耐受.
作者:万莉娟;肖丹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CD4+CD29+T细胞与病理类型及分期的相关性. 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0 例肺癌患者外周血 CD4+CD29+T 细胞、γ 干扰素(IFN-γ)及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探讨三者与病理类型及分期的相关性. 结果:(1) 肺癌患者 CD4+CD29+T 细胞及 TNF-α 百分含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P <0.05),而IFN-γ 显著降低(P < 0.05);(2)肺癌患者鳞癌、腺癌、大细胞癌及小细胞癌分别为 23、17、11 及 9例;0、Ⅰ、Ⅱ及Ⅲ期患者分别为 15、15、17 及13 例;(3)CD4+CD29+T 细胞及 TNF-α 百分含量与病理类型及分期均呈显著正相关性,但 IFN-γ 与病理类型及分期呈显著负相关性(r 绝对值均 > 0.65,均 P < 0.05).结果:CD4+CD29+T细胞及TNF-α 含量升高、IFN-γ 降低是肺癌的一个重要免疫学特征, 且与病理类型及分期密切相关.
作者:吴卫锋;吴洁文;邢窕思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对雅培 ARCHITECT I2000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的定量项目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TP SA )进行方法学性能指标评价,并应用标准化6σ质量管理方法进行整体评价. 方法:建立方法学性能评价标准,应用雅培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测定TPSA的精密度、正确度、功能灵敏度、分析测量线性范围、临床可报告范围、携带污染率等指标;并使用 Excel 软件制作标准化 6σ 方法性能决定图,评价 TPSA 的方法性能;计算质量目标指数(QGI),实现质量持续改进. 结果:TPSA的低、高值水平批内精密度CV分别为2.92%、2.80%,中间精密度CV分别为 4.64%、4.24%;正确度偏倚为 3.60%,功能灵敏度为 0.028 ng/mL,分析测量线性范围为 0.228 ~ 99.148 ng/mL,临床可报告范围大稀释比 1:10,携带污染率为 0.002 04%,各项指标均达到要求. TPSA的σ值为4.80,位于标准化6σ方法性能决定图的第3区域,属于良好水平; QGI为0.39,需优先提高TPSA的精密度. 结论:TPSA各项方法学性能指标均满足要求, 6σ质量管理可进行整体评价,有助于质量持续改进.
作者:朱俊;许金鹏;陈首慧;王书凤;甄宜兰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单肺通气在婴幼儿腋下小切口心内直视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2月在我院采用右腋下小切口径路手术治疗的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376例.所有患儿均采用普通气管导管行左侧支气管插管,术中行单肺通气. 采用压力控制通气模式,FIO2 100%,I:E 1:1~ 1.5,通过调整呼吸频率(25 ~ 40 次/min)和控制压力(15 ~ 30 cmH2O)水平来维持 SpO2和 ETCO2在正常范围之内;术中保持适度的头高位,CPB结束后常规超滤,严格控制液体入量. 分别在诱导后OLV 前(T1)、OLV 10 min(T2)、OLV 30 min(T3)、CPB 结束后 OLV 10 min(T4)及术毕恢复双肺通气后(T5)抽动脉血测定PaO2、PaCO2值,并记录各时点的HR、MAP值及术后患儿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拔管时间. 结果:所有患儿均安全度过围术期,术中通气侧无气胸发生;PaO2在 T2、T3、T4、T5 时较 T1 降低(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数值均在正常生理范围内;PaCO2、HR、MAP在各时点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在恰当的插管技巧、合理的通气策略及术中加强对肺的保护条件下单肺通气可以安全的应用于在婴幼儿腋下小切口心内直视手术中.
作者:章征兵;明腾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甲状舌管囊肿及甲状腺良性结节性疾病均是头颈部较为常见的病变,两者可能会同时伴发. 传统的方法是一般需要在甲状腺中部水平行一较大的弧形切口, 分离颈阔肌皮瓣以暴露出甲状舌管囊肿和甲状腺病变部位,采用这样的切口术后颈前可遗留较明显手术瘢痕,影响美观. 内镜手术所达到的美容和微创效果逐渐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已开始应用在甲状腺[1]及颈部囊切除术[2]. 当两种疾病同时发生时,如何既能完整切除病灶,又能达到美容和微创的效果? 为此,笔者在成功开展无注气内镜下甲状腺手术及颈部囊肿手术的基础上,进行了内镜辅助下颈前颏下入路切口同时行甲状舌管囊肿切除及甲状腺良性结节性病变切除术.
作者:洪伟雄;姚雪榕;蔡谦;黄晓明;郑亿庆 刊期: 2015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