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金汉;张清彬;刘亚蕊;常世民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结合宫腔镜电切在宫颈妊娠大出血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10例宫颈妊娠大出血在DSA引导下经双侧子宫动脉以明胶海绵栓塞,术后1周内再行宫腔镜电切术病例.结果:全部病例急诊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术后阴道流血明显减少,1周内再行宫腔镜电切术,均临床治愈,术中出血少,无并发症.结论:子宫动脉栓塞结合宫腔镜电切是治疗宫颈妊娠大出血一种新的、微创的、并发症少的、安全有效、保留生育功能的保守疗法.
作者:莫劲思;董小萍;苏宝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卵泡冲洗对长方案治疗患者体外受精(IVF)周期各项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到2013年5月在我院行长方案促排卵的IVF周期患者,共472例,其中卵泡冲洗组(冲洗组)135例,未行卵泡冲洗组(对照组)337例,分别比较冲洗对获卵率、MII卵率、正常受精率、异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和流产率的影响.结果:在长方案IVF周期中,冲洗组的获卵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5.3% vs.67.0%,P < 0.05),但MII卵率和正常受精率显著低于对照组(82.4% vs.84.7%,55.5% vs.58.5%,P < 0.05),其他各项临床指标间差异无显著性(P > 0.05).结论:在长方案IVF周期,卵泡冲洗能获得更多卵子,但并不能提高有效卵子数和有效胚胎数,且卵泡冲洗不对患者临床妊娠结局产生影响.
作者:郑爱燕;丁洁;顾斌;蒲艳;李红;王玮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运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观察Ⅰ期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弹性有无改变.方法: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cho tracking,ET)对42例Ⅰ期高血压病患者的颈动脉弹性进行检测,并与57例正常对照组比较,测量颈动脉的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僵硬度(β)、顺应性(AC)及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运用ROC分析法对上述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Ⅰ期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β、Ep、PWVβ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 < 0.01),AC较对照组降低(P < 0.01).ROC分析β、Ep、PWVβ、AC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0.86、0.85、0.77,当分别以β 8.63、Ep 110.57 kPa、PWVβ 6.92 m/s、AC 0.82 mm2/kPa作为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弹性异常的诊断截断值时,特异度与敏感度均较高.结论:Ⅰ期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弹性已经降低.E-Tracking技术能对这种改变作出诊断.
作者:黄伟俊;陈颖瑜;黄婷;袁雅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在社会与知识产业不断进化的过程中,医学的进步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医学的实践主要来自于文字将医疗信息的储存,由于数字化、信息化的出现和普及,由此而诞生的数字医学也使得21世纪的医学发展有了一个重大的飞跃,数字医学的出现令现代医学更趋完善、更有活力、更容易创新和突破,它引导当今医学科技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医疗模式.
作者:方驰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中早期诱导亚低温在院外心脏骤停患者抢救中的意义.方法:随机将60例院外心脏骤停患者分为两组:MTH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MTH组为急诊科医生出诊到现场抢救,给予4℃冷林格液静脉滴注、冰袋外敷患者颈部两侧、枕部.到达医院后,采用电脑降温毯实施亚低温治疗.对照组为急诊科医生接诊的院外心脏骤停患者.比较两组到达医院时的肛门温度、达到目标温度的时间、自主循环恢复和存活例数.结果:MTH组有3例患者到达医院时达到目标体温,到达医院时的平均肛门温度为(34.9 ± 0.8)℃,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达到目标温度的平均时间为(3.02 ± 1.93)h,快于对照组(P < 0.05).自主循环恢复和存活例数均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在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的院前急救中,早期静脉滴注4℃冷林格液和冰袋外敷,实施诱导亚低温安全、可行,并可明显缩短患者达到目标温度的时间,提高存活率.
作者:任天成;臧晓祥;葛卫星;侯传勇;魏芳玲;张明;俞海波;许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三丙烯微球联合碘化油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疗效价值.方法:入组56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分为试验组(n = 22)与对照组(n = 34),试验组行三丙烯微球联合碘化油治疗方案,对照组行传统碘化油治疗方案,比较两组间疗效与出现各种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在疗效上无统计学差异,试验组不良反应肝区重度疼痛与呕吐症状病例数试验组少于对照组,而发热病例数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试验组不良反应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三丙烯微球联合碘化油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疗效与传统碘化油治疗方案相当,但不良反应明显减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燕浩;李家平;谭国胜;殷云志;张树桐;金朝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4种抗绝经期妇女原发性高脂血症方案进行临床疗效比较,并运用药物经济学进行成本-疗效分析和安全性评价.方法:104例绝经期妇女原发性高血脂症患者随机分成A、B、C和D组,分别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非诺贝特缓释胶囊和非诺贝特缓释胶囊联合辛伐他汀分散片.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各组患者血尿常规、TC、TG、LDL-C和HDL-C等指标,采用配对t检验和卡方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成本效果比和增量成本效果比分析,并评价其安全性.结果:A、B、C、D组患者2个月的治疗成本分别为265.8、246.6、235.2和364.5元.TC、TG和HDL-C指标上C组成本-效果比小,而LDL-C指标上B方案优.结论:当绝经期妇女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主要症状为LDL-C过高时,可优选B方案,如主要问题为TC、TG和HDL-C异常时,优选C方案.
作者:邹何慧;李国军;吴飞跃;贝金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口腔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对胃幽门螺杆菌根除和复发的影响.方法:应用14碳呼气试验(14C-UBT)检测胃Hp,幽门螺杆菌唾液测试板(HPS)检测口腔Hp.根据14C-UBT和HPS检测结果,选取14C-UBT、HPS均为阳性的患者60例(HPS阳性组),及14C-UBT 阳性、HPS阴性的患者60例(HPS阴性组).两组患者分别给予四联疗法抗Hp治疗10 d,在治疗结束的1个月和6个月后分别复查14C-UBT和HPS.结果:治疗结束1月复查14C-UBT,四联疗法总的胃Hp根除率为82.5%%,其中HPS阳性组根除率为75.00%,HPS阴性组根除率为90.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 = 4.675,P = 0.031);治疗结束6个月后,复查14C-UBT,HPS阳性组胃Hp复发率为24.44%,HPS阴性组复发率为5.60%,HPS阳性组胃Hp复发率显著高于HPS阴性组(χ2 = 5.563,P =0.018).结论:口腔Hp能降低胃Hp根除率,且显著提高6个月后胃Hp的复发率,口腔Hp可能是胃Hp根除失败和复发的重要原因.
作者:赖跃兴;朱佳莉;徐萍;李清华;吴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对阿片类成瘾患者在全麻下超快速脱毒中的效果.方法:阿片类物质成瘾男性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n = 30):右美托咪定组(D组)术前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负荷量1 μg/kg,维持剂量为0.4 μg/(kg·h);对照组(C组)术前静脉输注50 mL 0.9%生理盐水;记录全麻脱毒过程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使用客观阿片类物质戒断评分和主观阿片类物质戒断评分评估麻醉中与麻醉复苏后的患者戒断症状;使用101点口述描绘评分法评估患者满意度.结果:全麻脱毒过程中,对照组的心率、收缩压显著增加(P < 0.05);对照组脱毒中和脱毒后的客观阿片类物质戒断评分均显著高于右美托咪定组(P < 0.05);对照组脱毒后主观阿片类物质戒断评分显著高于右美托咪定组(P < 0.05).右美托咪定组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够显著减少全麻下快速脱毒中患者的戒断症状,满意度更高.
作者:黄伟华;肖晓山;马松梅;陈彬;梁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精神分裂症可能是由于脑灰质结构异常而导致的一种功能障碍性疾病,其脑结构的改变主要表现为脑灰质体积减少.国内外文献关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各脑区灰质结构异常均有报道,然而很多研究所得到的灰质结构发生异常改变的脑区不统一.本文就近5年内使用磁共振成像方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灰质结构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方东;孙学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利用慢病毒介导特异性短发夹状RNA(LV-shRNA) 靶向沉默生存素基因,观察其对子宫内膜异位症裸鼠模型异位病灶中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人子宫内膜裸鼠皮下种植模型,将LV-shRNA、空载慢病毒及磷酸盐缓冲液分别注射至裸鼠皮下异位病灶,观察病灶生长情况.分别采用RT-PCR及免疫组化检测异位病灶中生存素、caspase-3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LV-shRNA处理组病灶体积、重量明显低于两对照组.与两对照组相比,LV-shRNA处理组生存素 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降低,caspase-3的表达量明显升高,而生存素及caspase-3的表达在两对照组之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V-shRNA可明显抑制裸鼠异位子宫内膜病灶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其通过下调生存素蛋白、激活下游的caspase-3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彭冬先;何援利;丘立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IL-17 G197A多态性与我国广东地区胃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以及IL-17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采用PCR-RFLP法分析1 010例胃癌患者及800例健康对照IL-17 197位点多态性;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各基因型对患者预后的影响.采用免疫组化法研究54例胃癌患者肿瘤组织和16例非癌胃黏膜组织中IL-1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野生型GG基因型相比,IL-17 197 AG 及AA 基因型对胃癌发病风险无显著影响,P值分别为0.098及0.436.IL-17 G197A不同基因型患者之间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P = 0.130).而免疫组化结果则显示IL-17在肿瘤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的非癌胃黏膜组织(Z = -2.693,P = 0.007).结论:IL-17 G197A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无关,亦不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但其蛋白表达水平在胃癌组织中显著提高,提示其可能与胃癌发病有关.
作者:吴小琴;曾志荣;许丽霞;于君;曹清华;薛玲;郝元涛;陈旻湖;胡品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反义survivin异变体对白血病Jurkat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survivin-2B和survivin-△Ex3反义寡核苷酸,利用脂质体法将其转染入Jurkat细胞.采用RT-PCR法检测survivin-2B、survivin-△Ex3 mRNA表达,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 FCM)测细胞凋亡率.结果:RT-PCR示转染组survivin-2B和survivin-△Ex3基因表达相对于未转染组及阴性对照组下降(P<0.05).MTT示转染survivin-2B siRNA后细胞生长抑制率较未转染组及阴性对照组下降(P < 0.05),转染survivin-△Ex3 siRNA后细胞生长抑制率上升(P < 0.05).FCM示转染survivin-2B siRNA后细胞凋亡较阴性对照组及未转染组减少(P < 0.05),转染survivin-△Ex3 siRNA后细胞凋亡增加 (P < 0.05).结论:抑制survivin-2B促进Jurkat细胞生长和抑制其凋亡,抑制survivin-△Ex3抑制Jurkat细胞生长和促进其凋亡,两者作用相反.
作者:侯燕;胡群;朱斌;刘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脊柱畸形多由特发性、先天性、创伤性等病因所致,严重者可同时伴有侧弯、后凸及椎体发育异常等多种畸形.脊柱解剖本身复杂,而脊柱畸形又常常伴有结构变异,因此其矫形手术非常棘手且极具挑战性.随着数字化三维重建与快速成型技术在医学中的逐渐应用和成熟,临床医生开始认识到其在脊柱矫形中的必要性和实用性.本文就数字化三维重建和快速成型技术及其在脊柱畸形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刘国萍;曹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培养不同代次兔髓核细胞,检测其Ⅱ型胶原和SOX9的含量变化,观察其细胞生长规律.方法:取2 ~ 3个月龄新西兰大白兔8只,空气栓塞致死后取出胸、腰椎段髓核进行细胞传代培养.将原代细胞作为对照组(A组,n = 8),传代后的2、3、4、5代细胞分别为B、C、D、E组,显微镜下观察不同代次细胞的形态变化;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不同代次细胞Ⅱ型胶原和SOX9的表达.结果:原代细胞(A组)生长缓慢,20 ~ 30 d达80%融合可传代;B组生长速度快,7 ~ 10 d可传代,C、D、E组生长速度依次减慢.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可知A组和B组的Ⅱ型胶原及SOX9的表达明显高于C、D、E三组(P < 0.05),A、B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 > 0.05),C、D、E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 > 0.05).结论:不同代次兔髓核细胞的生长规律、Ⅱ型胶原及SOX9含量不同,第2代兔髓核细胞生物学特性与原代细胞相似,可作为种子细胞进行实验研究.
作者:胡译文;张伯寅;文剑明;王锐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肢体缺血预处理(limb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LIPC)对造影剂肾病(radio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RCIN)的预防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选择我院接受造影剂检查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LIPC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静脉水化治疗,上肢绑血压计袖带,LIPC组充气压力至高于收缩压50 mmHg,对照组充气压力至舒张压水平,持续5 min,放气至0 mmHg,间隔5min后再次充气、放气,共4个循环.观察两组治疗前、后72 h血肌酐(SCr)、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丙二醛(MDA)的变化及RCIN的发生率.结果:造影后对照组SCr较LIPC组明显升高,T-SOD活性显著下降,MDA含量显著升高:SCr(185.8 ± 27.2)μmol/L vs.(172.6 ± 26.4)μmol/L,T-SOD(93.24 ± 15.69)U/L vs.(108.28 ± 16.35)U/L,MDA(6.98 ± 1.90)μmol/L vs.(6.01 ± 1.98)μmol/L.LIPC组RCIN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10.9%(15/46) vs.32.6%(5/46).结论:在行血管造影检查前,给予LIPC能显著降低RCIN的发生;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有关.
作者:张成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反义CXCR2基因体外抑制肝癌增殖及转移的作用.方法:应用PT-PCR及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正常肝细胞、肝癌细胞以及转染反义CXCR2基因后肝癌细胞的CXCR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采用CCK-8检测转染后肝癌细胞的增殖;以Transwell法检测转染后肝癌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CXCR2 mRNA和蛋白表达量在肝癌细胞hepG2和正常肝细胞Chang细胞分别是(1.69 ± 0.22、0.63 ± 0.31 和1.93 ± 0.25、0.84 ± 0.29),两者相比,肝癌细胞中CXCR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转染反义CXCR2基因后,肝癌细胞CXCR2 mRNA和蛋白表达下降;CCK-8检测结果显示:CXCR2-SiRNAs能显著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P < 0.05);Transwell小室实验显示,试验组细胞的侵袭能力显著低于对照组[36 ± 5 vs 526 ± 9个/高倍镜(× 200)](P < 0.01).结论:沉默CXCR2基因体外可有效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作者:谢斌辉;王小农;刘凤恩;何晓;谢元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食管癌患者术后呼吸系统感染的病原菌的流行分布及药敏情况,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对154例食管癌术后患者痰标本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54例痰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239株.其中革兰阴性(G-)菌101株,占42.3%; 革兰阳性(G+)菌73株,占30.5%;真菌65株,占27.2%.主要病原菌依次为白假丝酵母菌(49株)、鲍曼不动杆菌(28株)、表皮葡萄球菌(18株)、铜绿假单胞菌(15株)、嗜麦芽单胞菌(15株)、溶血葡萄球菌(15株).主要G-菌及G+菌对常用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耐药性,主要真菌对一般抗真菌药普遍敏感.结论:食管癌术后呼吸系统感染的病原菌耐药性非常严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及时获得痰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适当的抗感染药物及治疗方法,对预防与控制食管癌术后呼吸系统感染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树;汪道峰;方翼;王智;刘啸;娄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的重要病理特征,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 HSC)是肝纤维化时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的主要的细胞来源,HSC的活化是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1].针对以HSC为靶标的干预成为抗肝纤维化的重要措施及研究热点.目前有研究表明生长抑素可通过抑制HSC的激活,促进活化HSC的凋亡,并能减少ECM分泌,保护肝细胞及影响细胞因子等途径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故以生长抑素与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如下.
作者:李春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患者女,45岁,因发现右手食指肿物2年入院.患者为农村妇女,常年田间劳作.患者家族无类似病例.查体:右手食指中节掌侧近指间关节处有一肿物,呈椭圆形,大小约1.5 cm × 1.0 cm,皮肤无红肿,浅静脉无怒张,局部皮温不高,表皮角质触诊稍硬,无波动感或囊性感,压痛(+),皮肤感觉正常.X线片示骨质未见异常.完善术前检查,在指根神经阻滞麻醉下行右食指肿物切除术,将瘤体连同屈肌腱鞘一并完整切除.术中见瘤体呈梨白色,大小约1.2 cm × 0.8 cm × 0.5 cm,质硬,与周围组织黏连.切除肿物送病理检查,病理回报为腱鞘纤维瘤.术后手指屈伸功能良好.随访10个月肿物无复发或转移,食指无压痛,皮肤感觉正常.
作者:宾永焰;田乃宜;郭义城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