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国数字医学的发展状况与前景

方驰华

关键词:数字医学, 现代医学, 知识产业, 医学科技, 医学发展, 医疗信息, 医疗模式, 信息化, 数字化, 组成, 文字, 实践, 普及, 进化, 创新, 储存
摘要:在社会与知识产业不断进化的过程中,医学的进步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医学的实践主要来自于文字将医疗信息的储存,由于数字化、信息化的出现和普及,由此而诞生的数字医学也使得21世纪的医学发展有了一个重大的飞跃,数字医学的出现令现代医学更趋完善、更有活力、更容易创新和突破,它引导当今医学科技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医疗模式.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靶点双极电凝术微创治疗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

    肱骨外上髁炎又称网球肘,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多因长期慢性积累性劳损所致,主要临床表现为肱骨外上髁处疼痛、腕用力背伸、前臂旋转时疼痛加剧、握力下降、Mill征阳性等.大多数患者予局部封闭注射、针灸、按摩、理疗等治疗后,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患者复发率高.临床将症状持续存在,迁延难愈,多次治疗无效的网球肘称为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其治疗目前尚无较好的方法.我院自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对40例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采取了靶点双极电凝术微创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勇喜;王大伟;农新盛;黄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肢体缺血预处理对造影剂肾病的预防作用

    目的:探讨肢体缺血预处理(limb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LIPC)对造影剂肾病(radio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RCIN)的预防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选择我院接受造影剂检查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LIPC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静脉水化治疗,上肢绑血压计袖带,LIPC组充气压力至高于收缩压50 mmHg,对照组充气压力至舒张压水平,持续5 min,放气至0 mmHg,间隔5min后再次充气、放气,共4个循环.观察两组治疗前、后72 h血肌酐(SCr)、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丙二醛(MDA)的变化及RCIN的发生率.结果:造影后对照组SCr较LIPC组明显升高,T-SOD活性显著下降,MDA含量显著升高:SCr(185.8 ± 27.2)μmol/L vs.(172.6 ± 26.4)μmol/L,T-SOD(93.24 ± 15.69)U/L vs.(108.28 ± 16.35)U/L,MDA(6.98 ± 1.90)μmol/L vs.(6.01 ± 1.98)μmol/L.LIPC组RCIN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10.9%(15/46) vs.32.6%(5/46).结论:在行血管造影检查前,给予LIPC能显著降低RCIN的发生;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有关.

    作者:张成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腹腔镜阴道骶骨固定术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腹腔镜下阴道骶骨固定术治疗女性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6例中盆腔脏器脱垂为主的患者采用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类法(pelvic organ prolapse quantitation,POP-Q) 进行分度,Ⅲ度及以上者完全随机分为A、B两组,A组17例行腹腔镜阴道骶骨固定术,B组19例行经腹阴道骶骨固定术,统计并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留置尿管时间及手术并发症等指标.结果:A组的手术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术后阴道弹性良好,性生活满意度无明显差异,A组无复发病例.结论:腔镜阴道骶骨固定术安全、可靠、并发症少,近期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作者:吕净上;王慧芬;付秀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绝经期妇女原发性高脂血症4种治疗方案的药物经济学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对4种抗绝经期妇女原发性高脂血症方案进行临床疗效比较,并运用药物经济学进行成本-疗效分析和安全性评价.方法:104例绝经期妇女原发性高血脂症患者随机分成A、B、C和D组,分别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非诺贝特缓释胶囊和非诺贝特缓释胶囊联合辛伐他汀分散片.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各组患者血尿常规、TC、TG、LDL-C和HDL-C等指标,采用配对t检验和卡方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成本效果比和增量成本效果比分析,并评价其安全性.结果:A、B、C、D组患者2个月的治疗成本分别为265.8、246.6、235.2和364.5元.TC、TG和HDL-C指标上C组成本-效果比小,而LDL-C指标上B方案优.结论:当绝经期妇女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主要症状为LDL-C过高时,可优选B方案,如主要问题为TC、TG和HDL-C异常时,优选C方案.

    作者:邹何慧;李国军;吴飞跃;贝金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止血方案的研究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止血方案的选择应用.方法:将止血方案分为4种.对279例前置胎盘患者的手术过程回顾分析,比较不同方案手术指标的差别;分析影响手术方案选择的因素;对比3种单一止血方法的差别.结果:4种方案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 < 0.05);剖宫产史、胎盘病理类型及胎盘有无植入,对方案的选择差异有显著性(P < 0.05);子宫动脉结扎术较背带缝合及宫腔填塞术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恢复快(P < 0.05).结论: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止血方案的应用需依据出血因素及术中情况而灵活选择,不同方案有不同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战飞;刘慧冰;史保珍;张伟涛;马爱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二甲双胍通过诱导G1期阻滞抑制骨肉瘤细胞增殖

    目的:检测二甲双胍对人骨肉瘤细胞株MG63增殖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二甲双胍刺激MG63,MTT法检测细胞体外增殖能力;5 mmol/L二甲双胍作用48 h,流式细胞术检测MG63细胞周期分布,免疫印迹检测cyclin D1表达以及AMPK、AKT、S6K及S6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0 ~ 50 mmol/L的二甲双胍对MG6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除10 mmol/L 和20 mmol/L两组间外,其他处理组间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 < 0.01).5 mmol/L二甲双胍诱导MG63细胞发生G1期阻滞(P < 0.01),抑制cylin D1、P-S6K1及P-S6表达,促进AMPK和AKT的磷酸化.结论:二甲双胍通过诱导细胞周期G1期阻滞,通过激活AMPK和AKT的磷酸化抑制mTOR通过抑制MG63增殖.

    作者:王雨辰;侯敬申;贾春宏;白晓春;赵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RNAi靶向沉默CXCR2基因抑制肝癌增殖及转移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反义CXCR2基因体外抑制肝癌增殖及转移的作用.方法:应用PT-PCR及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正常肝细胞、肝癌细胞以及转染反义CXCR2基因后肝癌细胞的CXCR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采用CCK-8检测转染后肝癌细胞的增殖;以Transwell法检测转染后肝癌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CXCR2 mRNA和蛋白表达量在肝癌细胞hepG2和正常肝细胞Chang细胞分别是(1.69 ± 0.22、0.63 ± 0.31 和1.93 ± 0.25、0.84 ± 0.29),两者相比,肝癌细胞中CXCR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转染反义CXCR2基因后,肝癌细胞CXCR2 mRNA和蛋白表达下降;CCK-8检测结果显示:CXCR2-SiRNAs能显著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P < 0.05);Transwell小室实验显示,试验组细胞的侵袭能力显著低于对照组[36 ± 5 vs 526 ± 9个/高倍镜(× 200)](P < 0.01).结论:沉默CXCR2基因体外可有效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作者:谢斌辉;王小农;刘凤恩;何晓;谢元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在预测无创通气中人机配合度的作用

    无创正压通气因其避免了气管切开等有创操作,具有简便易行、切实有效、安全性好、花费少、并发症少、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在轻中度COPD患者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1].但在无创正压通气过程中可能造成患者心理压力大、焦虑、疑惑,出现漏气、胃肠道胀气、面部压疮、口干等不良反应,造成通气中人机配合不良,依从性差,中途退出治疗,进入有创机械通气,从而造成了不必要医疗资源浪费,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了更重的经济负担和更多更严重的并发症风险[2-3].如果能在无创通气前对患者可能的人机配合程度及依从性进行有效评估,并依此提前做出对应处理,则可一定程度上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为此,我科尝试了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来评估患者通气过程中的人机配合程度及依从性,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作者:薛昊;张方方;许志华;赵丽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非胆汁淤积性慢性肝脏疾病中维生素D与甲状旁腺激素代谢紊乱的研究

    目的:探讨非胆汁淤积性慢性肝脏疾病患者体内维生素D的代谢状况及与甲状旁腺激素(PTH)代谢的相互关系.方法:收集非胆汁淤积性慢性肝脏疾病患者62例为研究组(包括肝硬化与非肝硬化者),2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采用ELISA法与ECLIA法检测血清25-OH-VitD3和PTH水平.结果:研究组血清25-OH-VitD3的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非肝硬化组25-OH-VitD3的浓度较肝硬化组高(P < 0.05).研究组符合继发性甲旁亢患者8例(12.9%).线性回归分析显示25-OH-VitD3浓度与总胆红素呈负相关;与白蛋白、胆碱酯酶呈正相关.结论:非胆汁淤积性慢性肝脏疾病患者中普遍存在维生素D的不足,其程度与肝功能分级相平行;血清PTH的浓度与维生素D的浓度及肝脏疾病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刘媛媛;陆卫平;严小勇;赵建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宫颈脱落细胞中人乳头瘤病毒16型整合状态及病毒载量分析

    目的:探讨宫颈脱落细胞中人乳头瘤状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16型整合状态及病毒载量在宫颈病变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及实时定量PCR扩增,检测HPV16 E2、E6及人看家基因β-actin的拷贝数,分析HPV16病毒载量和整合状态与宫颈病变的关系.结果:428例标本中,检测到27例HPV16阳性,其病毒载量介于2.8 ~ 118.9拷贝/细胞;其中4例(14.8%)E2/E6 比率> 1,为纯游离型;6例(22.2%)E2/E6比率= 0,为纯整合型;17例(63.0%)E2/E6比率> 0而<1,为整合与游离的混合型;并且随病变程度加重,游离型比例逐渐降低,整合型(游离 + 整合)比例逐渐升高.结论:HPV16整合入宿主基因组在部分宫颈上皮病变中已经存在;检测HPV16 E2、E6及其比值,可以作为宫颈病变早期筛查的一种手段,以便及早发现宫颈病变的高危患者.

    作者:张科;李淑英;侯灵彤;赵莹;张云茹;王玉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老年慢性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预防对策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预防对策,减少老年慢性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方法:将76例老年慢性病者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实验组采用如下对策预防老年慢性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1)给老年慢病者肌注肺炎疫苗0.5 mL每3年1次、流感疫苗0.5 mL每1年1次,增强机体免疫力.(2)控制慢病症状,减少住院次数,根据血培养、药敏试验选用窄谱抗菌药,宜小剂量配双黄连等中药使用,用药7 ~ 10 d停药.(3)加强口腔、咽部护理,使用0.3%碳酸氢钠盐水含漱;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根据临床经验选用抗菌药).2组对比治疗后第7天、第10天时患者肺部真菌感染例数及治疗后第10天疗效、平均住院时间、耐药病例数、平均住院次数.结果:治疗后第7天实验组、对照组继发肺部真菌感染例数分别为0、7例(P < 0.05);治疗后第10天实验组、对照组继发肺部真菌感染例数分别为0、10例(P < 0.01);治疗后第10天实验组、对照组发生耐药例数分别为1、8例(P < 0.05);治疗后第10天实验组治愈31例、有效6例、无效1例,对照组分别为17、3、18例,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 0.01).实验组平均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 < 0.01),实验组平均住院次数少于对照组(P < 0.01).结论:实验组采用的预防对策能有效预防继发肺部真菌感染、减少耐药病例数及住院次数、提高疗效、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唐京京;陈石桂;唐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乳腺癌的全数字化乳腺摄影与超声应用ROC曲线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性研究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ull-field digital mammography,FFDM)和超声(US)在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广西南宁市邕宁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乳腺肿物患者的资料,所有病例均接受FFDM、US检查和手术病理检查.应用Medcalc软件对影像资料进行ROC 曲线分析,比较FFDM和US诊断乳腺癌的准确性.结果:160例患者中,乳腺癌64例,浸润性导管癌48例,浸润性小叶癌9例,导管内癌4例,炎性乳癌2例,印戒细胞癌1例.FFDM检出肿块131例,发现钙化37例,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23例;US检出肿块129例,发现钙化35例,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58例.ROC曲线分析FFDM曲线下面积(AUC)是0.924,US的AUC是0.897,在诊断乳腺癌的准确性上,两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US是筛查乳腺癌的首选检查方法,FFDM在诊断乳腺癌上比US有更高的敏感性,能更多地显示乳腺癌病灶的特征,二者结合应用可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正确率.

    作者:曾玉金;雷练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核素89Sr与153Sm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核素89Sr与153Sm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的治疗效果及优劣.方法:对126例伴有不同程度骨痛的广泛转移性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89Sr组及153Sm组,各63例,分别应用核素89Sr及153Sm治疗,评估两组止痛效果、生活质量、治疗作用及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89Sr组止痛效果总缓解率为92.1%,153Sm组为77.8%,两组止痛疗效差异有显著性(χ2 = 5.02,P < 0.05);两组生活质量均有所提高,总有效率分别为74.6%、53.9%,89Sr组优于153Sm组(χ2 = 5.84,P < 0.05);经89Sr及153Sm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80.9%、63.5%,两种方法的治疗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79,P < 0.05).毒副反应除胃肠反应外,余无特殊.结论:放射性核素89Sr疗效优于153Sm,但153Sm经济实惠,便于疗效监测.

    作者:古志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娩后糖代谢异常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产后糖代谢转归情况及产后糖代谢异常的相关因素.方法:分析2006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本院进行围产保健及分娩的300例GDM孕妇于产后8周、3个月、6个月及1年行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查的临床资料,根据糖代谢转归情况分为糖代谢正常组和异常组,并对产后糖代谢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GDM孕妇产后8周、3个月、6个月及1年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率分别为34.3%、30.6%、25.0%、17.7%.异常组GDM诊断的孕周、胰岛素治疗的孕周均早于正常组;50 g葡萄糖负荷试验(GCT)血糖、空腹血糖(FPG)、OGTT 2h血糖、孕前及产后体质量指数(BMI)、产后血脂均高于正常组(P < 0.01).结论:GDM诊断孕周早、GCT血糖、空腹血糖、OGTT 2h血糖水平高、孕前及产后高BMI、产后高血脂以及使用胰岛素机会多均为产后糖代谢异常的高危因素.

    作者:赵敏琦;周玮;刘世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心理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抑郁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抑郁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18例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10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抑郁状态、依从性和生存质量的变化.结果:心理护理干预组明显改善患者SAS和SDS评分、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功能、生存质量和治疗依从性等方面.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心衰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治疗依从性和生存质量有重要作用.

    作者:项颖卿;罗萍;章国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Hedgehog 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作为进化中保守的信号通路,Hedgehog(Hh)信号通路在控制细胞增殖、调节不同类型细胞分化及保持成体干细胞的自稳态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越来越多证据表明,该通路的异常激活将导致人类许多疾病发生,包括癌症.因此,对Hh信号通路的研究变得极其重要.通过研究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肿瘤等疾病的发生机制.近研究发现磷酸化作用参与了从Smoothed至GLi的每一步信号转导过程.本文将对磷酸化修饰所参与的Hh信号调控作用及Hh信号通路成分所呈现新的生物学功能予以综述.

    作者:殷和文;龙颖颖;段凤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食指腱鞘纤维瘤1例

    患者女,45岁,因发现右手食指肿物2年入院.患者为农村妇女,常年田间劳作.患者家族无类似病例.查体:右手食指中节掌侧近指间关节处有一肿物,呈椭圆形,大小约1.5 cm × 1.0 cm,皮肤无红肿,浅静脉无怒张,局部皮温不高,表皮角质触诊稍硬,无波动感或囊性感,压痛(+),皮肤感觉正常.X线片示骨质未见异常.完善术前检查,在指根神经阻滞麻醉下行右食指肿物切除术,将瘤体连同屈肌腱鞘一并完整切除.术中见瘤体呈梨白色,大小约1.2 cm × 0.8 cm × 0.5 cm,质硬,与周围组织黏连.切除肿物送病理检查,病理回报为腱鞘纤维瘤.术后手指屈伸功能良好.随访10个月肿物无复发或转移,食指无压痛,皮肤感觉正常.

    作者:宾永焰;田乃宜;郭义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三阴性和非三阴性乳腺癌中Ki67表达水平差异及机制研究

    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以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均阴性(即ER-/PR-/HER2-)被称为三阴性乳腺癌(TNBC),具有侵袭性强、预后差的特点[1].近年来研究表明,Ki67抗原与乳腺癌的发展、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其表达水平在TNBC和NTNBC患者的表达水平存在差异[2],但具体原因国内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比较了Ki67在TNBC和NTNBC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差异,并初步探索其机制.

    作者:高海燕;朱玉兰;孙立;杨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院前急救中早期诱导亚低温治疗院外心脏骤停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中早期诱导亚低温在院外心脏骤停患者抢救中的意义.方法:随机将60例院外心脏骤停患者分为两组:MTH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MTH组为急诊科医生出诊到现场抢救,给予4℃冷林格液静脉滴注、冰袋外敷患者颈部两侧、枕部.到达医院后,采用电脑降温毯实施亚低温治疗.对照组为急诊科医生接诊的院外心脏骤停患者.比较两组到达医院时的肛门温度、达到目标温度的时间、自主循环恢复和存活例数.结果:MTH组有3例患者到达医院时达到目标体温,到达医院时的平均肛门温度为(34.9 ± 0.8)℃,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达到目标温度的平均时间为(3.02 ± 1.93)h,快于对照组(P < 0.05).自主循环恢复和存活例数均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在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的院前急救中,早期静脉滴注4℃冷林格液和冰袋外敷,实施诱导亚低温安全、可行,并可明显缩短患者达到目标温度的时间,提高存活率.

    作者:任天成;臧晓祥;葛卫星;侯传勇;魏芳玲;张明;俞海波;许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比较3种不同类药物对儿童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症状评分的改善作用

    目的:比较鼻内糖皮质激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和第2代口服抗组胺药对儿童变应性鼻炎(AR)症状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的改善作用,探讨鼻炎的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方法:将186例年龄6 ~ 14岁的中、重度持续性AR患儿,随机分入布地奈德(BUD)组、孟鲁司特(MON)组和氯雷他定(LORA)组.BUD组使用布地奈德鼻喷剂256 μg/d,MON组每晚口服孟鲁司特5 mg,LORA组每日口服氯雷他定片5 mg或10 mg.进行鼻炎症状评分和鼻结膜炎生命质量问卷(RQLQ)评分,评分越低症状越轻.结果:治疗4周,三组比较鼻炎症状总评分在BUD组低(F = 2.977,P < 0.05).鼻塞症状评分BUD组改善显著(χ2 = 6.488,P < 0.01),而MON组鼻塞评分亦显著低于LORA组(P < 0.01).流涕和喷嚏评分在LORA组和BUD组改善明显,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176和5.806,P < 0.01).咽痒评分在MON组和BUD组显著低于LORA组(P < 0.01).同时BUD组RQLQ总分和RQLQ鼻部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 < 0.05).MON组眼痒症状评分和RQLQ眼部症状评分,数值上均低于其他两组,但差异均未达显著界值(P > 0.05).结论:布地奈德对鼻炎的总体症状和鼻塞改善更具优势;氯雷他定对喷嚏和流涕效果突出,但对鼻塞效果差;而孟鲁司特对咽痒和鼻塞的效果优于氯雷他定,对眼部症状亦有一定的优势.

    作者:孙丽红;陈爱欢;秦旭;江梅;曾莉君;黄顺开;周方略;钟南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