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层医院门诊静脉输液药学干预的研究

汪珍秀;刘初阳;肖素娟;蔡锦芳

关键词:静脉输液, 药学干预, 基层医院
摘要:目的:降低门诊静脉输液的使用率,提高门诊静脉输液的使用合理率.方法:对比分析干预前后门诊静脉输液使用时间、溶媒选择、配伍情况、给药频次、浓度、剂量、有无指征等数据之间的差异.结果:干预前后门诊静脉输液使用时间、溶媒选择、药物配伍、输液指征、给药频次、浓度、剂量等合理性提高,且结果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同时,干预后门诊静脉输液的使用率及门诊处方平均费用均比干预前降低,且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干预可以降低门诊静脉输液的使用率,提高门诊静脉输液的使用合理率,降低患者医疗费用,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及医疗差错事故的产生.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的诊治进展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随着人们寿命延长及其他社会因素的改变,其发病率逐年升高.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endometriosis clear cell carcinoma:ECCC)是子宫内膜癌的特殊病理类型,Ⅱ型子宫内膜癌的一种亚型.其发病率约占子宫内膜恶性肿瘤的2%~4%[1],5年患者生存率达到52%[2].近年来随着年龄的增加其发病率亦有增高趋势.因ECCC恶性程度高,早期易发生远处转移,易耐药,化疗效果较差;ER、PR阴性或不表达,所以不适合用激素治疗.

    作者:吴倩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与人工半肩关节置换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63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评价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ocking proximal humeral plate,LPHP)内固定与人工半肩关节置换(Hemiarthroplasty of shoulder)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贵州省人民医院自2008年2月至2012年1月肱骨近端复杂骨折患者63例,8例(均> 70岁)行人工半肩关节置换,55例(含13例> 70岁)行LPHP内固定.结果:8例人工半肩关节置换患者术后Neer评分83±5,无内固定松动、肱骨头缺血坏死发生.13例LPHP内固定患者(>70岁)术后Neer评分70±5,术后有5例患者出现钢板松动,4例患者出现肱骨头缺血坏死.42例LPHP内固定患者(<70岁)术后Neer评分85±5,术后有4例患者出现钢板松动,1例患者出现肱骨头缺血坏死.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与人工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都是有效治疗手段,但对于年龄> 70岁者建议选择一期肩关节置换临床疗效较好,对于年龄< 70岁的患者建议选择LPHP内固定.

    作者:陈鹏;田晓滨;胡如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江西籍开角型青光眼家系WDR36基因突变研究

    目的:研究一个江西籍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家系成员是否存在WDR36基因突变,探讨WDR36基因在该POAG家系发病中可能的作用.方法: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并遵循赫尔辛基宣言,收集家系成员静脉血或毛发标本.该POAG家系在世患者纳入实验A组,家系其他成员为实验B组,C组为正常对照组20人,提取出基因组DNA后应用PCR扩增,然后对PCR产物直接测序检测基因突变.结果:该家系中共发现6个突变包括2个新突变(Pro381 Pro、Gly549Arg)及4个已报道过的突变(Tyr216Pro、Ile264Val、Ala449Thr、Val727Val),其中Pro 381 Pro、Val727Val、Tyr216Pro、Ile264Val在三组间突变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la449Thr只在A组2人中检测出,与C组相比突变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ly549Arg 在A组2人和B组3人中发现,未在C组检出,A组与C组相比突变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B组与C组相比突变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独WDR36基因突变不足以引起POAG发病.WDR36基因是该家族性POAG的调节基因.

    作者:石珂;汪昌运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miR-191靶位点SNP与胃癌发病风险的关系

    目的:探讨miR-191靶位点SNP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1)运用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并筛选出miR-191靶位点的SNP;(2)采用病例一对照研究,通过PCR-RFLP方法检查所选取的靶基因的SNP.(3)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该位点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结果:(1)生物信息学分析选取SHOC2rs1327552,BRD3 rs433402,MDM4rs4245739为候选基因研究;(2)对469例胃癌患者和494例正常组的候选基因SNP分型,rs1327552中含有G等位基因的基因型(AG+ GG)患胃癌的风险高AA基因型P<0.001,OR 1.693,95%CI 1.286~ 2.228,而rs43340、rs4245739则与患胃癌的风险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分层分析结果发现rs1327552 AG+GG基因型与胃癌患者较晚的临床分期有关P=0.003,OR 2.17,95% CI 1.07~4.39.结论:SHOC2基因的rs1327552多态性位点与胃癌发病存在显著性关联,G等位基因可能是胃癌发生的一个遗传危险因素.

    作者:冯巨滨;聂玉强;林泳;李鹰飞;杜艳蕾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布地奈德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喘憋及发作性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导致呼吸、循环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属儿科急重症.本文就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与静脉滴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邓陈华;彭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基层医院门诊静脉输液药学干预的研究

    目的:降低门诊静脉输液的使用率,提高门诊静脉输液的使用合理率.方法:对比分析干预前后门诊静脉输液使用时间、溶媒选择、配伍情况、给药频次、浓度、剂量、有无指征等数据之间的差异.结果:干预前后门诊静脉输液使用时间、溶媒选择、药物配伍、输液指征、给药频次、浓度、剂量等合理性提高,且结果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同时,干预后门诊静脉输液的使用率及门诊处方平均费用均比干预前降低,且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干预可以降低门诊静脉输液的使用率,提高门诊静脉输液的使用合理率,降低患者医疗费用,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及医疗差错事故的产生.

    作者:汪珍秀;刘初阳;肖素娟;蔡锦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脑瘫患儿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脑瘫患儿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ASAⅡ级择期行功能性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FSPR)的脑瘫患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舒芬太尼组(SF组)和盐酸右美托咪定+舒芬太尼组(DS组),各40例,分别于术毕使用电子镇痛泵进行PCIA,SF组为舒芬太尼0.3 μg/kg+格拉司琼0.1 mg/k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DS组为盐酸右美托咪定5 μg/kg加舒芬太尼0.2 μg/kg加格拉司琼0.1 mg/k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记录两组患儿在静脉镇痛即刻(T0)、1 h(T1)、6 h(T2)、12 h(T3)、24 h(T4)、48 h(T5)等各时间点生命体征,镇痛(CRIES)、镇静(Ramsay)评分,需要再次镇痛、镇静的例数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术后T1~T5各时点CRIE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基础值T0比较,CRIES评分明显上升(P<0.01).DS组在T1~T3各时点Ramsay评分明显高于SF组(P< 0.05或P<0.01),术后两组皮肤瘙痒、尿潴留、恶心、呕吐、嗜睡、心率下降的发生率及需另加镇痛药的例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另加镇静药的需求上DS组例数明显少于SF组(P<0.01).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可用于脑瘫患儿术后PCIA,推荐使用剂量为右美托咪定0.1μg/(kg·h).

    作者:刘建波;谢位燕;赵泽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良性梗阻性黄疸患者PTCD术后异甘草酸镁治疗肝功能损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良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术后使用异甘草酸镁治疗肝功能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良性梗阻性黄疸的患者共76例,在PTCD术后常规护肝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治疗组加用异甘草酸镁100 mg,对照组40例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1 200 mg.治疗1周后,比较ALT、AST、ALB、y-GT、ALP、TBil、DBil及TNF-α、NF-KB的变化情况;观察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TBil、DBil、ALT、AST、ALP、TNF-α、NF-κB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 0.05,或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TBil、DBil、ALT、AST、ALP、TNF-α、NF-κB下降明显(P<0.05,或P<0.01);但对ALB、γ-GT的改善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及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良性梗阻性黄疸患者PTCD术后异甘草酸钱治疗肝功能损伤对尽快恢复肝功能,消退黄疸,有促进作用,有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王晓鹏;马云涛;田宏伟;张苏钰;吴自燕;安亚莉;苏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估房间隔缺损手术前后的右房功能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技术评价房间隔缺损(ASD)患者手术前后右房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8例ASD患者采用RT-3DE监测术前、术后2~3d、1个月、3个月时右心房大容积(RAVmax)、右心房小容积(RAVmin)及右心房收缩前容积(RAVpre),右房总射血容量(TASV)、右房被动射血容量(PASV)、右房主动射血容量(AASV)、右房整体射血分数(RAEF)、右房被动射血分数(RAEFpassive)、右房主动射血分数(RAEFactive)以及30例正常组的上述血流动力学指标.分别比较术前组与正常组、ASD术后3个月组与正常组、ASD术前组与ASD术后各组间的结果.结果:ASD患者术前右房存储功能、泵功能增强,管道功能减低,大多数ASD患者手术后3个月右房大小及功能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手术纠正了心脏解剖畸形和血流动力学异常;RT-3DE能够方便检测ASD手术前后右房血流动力学改变,为临床评价其病变的严重程度、判断预后及掌握ASD术后的恢复情况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作者:唐琴;张棣;郭盛兰;吴棘;覃诗耘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B超定位穿刺置管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腹水临床应用初探

    目的:探讨B超定位穿刺置管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治疗恶性腹水的方法、可行性及临床初步疗效.方法:将我院2008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42例恶性腹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1例行B超定位穿刺置管HIPEC,对照组21例行腹腔镜辅助HIPEC.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及医疗费用进行对比,并对临床疗效进行随访.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医疗费用、戳孔种植转移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B超定位穿刺置管HIPEC治疗恶性腹水可充分应用微创外科优势,能够提高患者的KPS评分并延长生存期.相对腹腔镜辅助HIPEC其技术操作简便、省时,有着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王俞;崔书中;巴明臣;唐云强;吴印兵;唐鸿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以高热为主要表现的菌阴肺结核43例误诊情况分析

    目的:对以高热为主要表现的痰菌阴性肺结核43例患者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及治疗进行分析.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232例确诊为肺结核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发病年龄较轻:患者平均年龄为(45.8±19.5)岁,其中21 ~ 49岁22例,男性多见,男女比例为2.5:1.(2)临床表现不典型:无明显午后低热、盗汗、消瘦等结核中毒症状.(3)影像学表现不典型:胸部CT示磨玻璃样改变、大叶性实变、空气支气管征等,病变部位不在典型的肺结核常见部位如上叶尖后段或下叶背段.(4)误诊情况:误诊为肺炎35例,支气管肺癌5例,肺脓肿1例,韦格纳肉芽肿1例,间质性肺疾病1例.(5)治疗情况:所有患者入院前不同程度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确诊后给予正规抗结核治疗后病变大部分吸收好转.结论:对以高热、咳痰、痰找抗酸杆菌阴性及淋巴结肿大、胸部CT表现呈不典型肺结核的患者应排除菌阴肺结核,使用多种有效检查方式明确诊治,治疗上应慎用喹诺酮类及利奈唑胺类抗生素.

    作者:童国强;胡燕霞;柳毅;熊小明;王熠;付云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单脐动脉的超声检测与胎儿染色体异常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妊娠合并单脐动脉(SUA)的临床病例,提高对SUA的临床诊断和处理水平.方法:收集我院确诊SUA的分娩病例78例(SUA组),同时选取同期无妊娠合并症的非SUA分娩病例95例作为对照组(非SUA组),分析SUA患者的产前超声检查指标、染色体以及妊娠结局.结果:我院同期SUA的发生率为0.41%.SUA病例中伴随胎儿畸形的发生率为30.77%,伴随胎儿畸形SUA患者中胎儿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为33.33%.伴随胎儿畸形的SUA患者妊娠结局中小于胎龄儿(SGA)发生率12.5%,早产发生率16.67%,剖宫产率75%,胎死宫内发生率8.33%,引产发生率16.67%,这些指标均高于非SUA组(P<0.05).结论:SUA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较高.产前超声检查及时发现单脐动脉,并对相关孕妇实施产前诊断检查,合理选择终止妊娠的方式和时机,将有效地降低SUA的不良妊娠结局.

    作者:殷文静;周平;易菁;黎云;牛建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远端动脉毁损断指的静脉动脉化再植

    手指撕脱伤、碾压伤或指尖离断等远端动脉毁损的断指临床常见,常规再植困难.静脉动脉化再植利用远端组织的静脉,将近端动脉与之吻合,达到动脉化供血,为此类断指提供较为理想的挽救措施,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兴趣[1-7].然而,对静脉动脉化再植的手术注意事项、可能的成活机制文献报道较少.我科自2005年6月至2012年6月对13例18指远端动脉毁损的断指行静脉动脉化再植,总结其手术关键点,探讨其可能的成活机制,以提高此类非常规再植的成活率.

    作者:朱春平;张平;王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Fibrotouch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硬度指标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Fibrotouch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硬度值的影响因素.方法:将1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成非肝硬化组和肝硬化组,分析各组治疗前后LSM值及相关血清学指标有无差异.结果:非肝硬化组治疗前后LSM值分别为13.25±1.16、7.32±0.65 (P< 0.05),肝硬化组治疗前后LSM值分别为23.76±7.42、19.15±6.82(P< 0.05),非肝硬化组LSM值明显低于肝硬化组(P<0.05);非肝硬化组及肝硬化组LSM值均与ALT、AST、TBIL、GGT呈正相关关系,与ALB呈负相关关系(P<0.05),且均与ALP无相关性(P> 0.05);LSM在非肝硬化组与PLT无相关性(P>0.05),而在肝硬化组与PLT呈负相关关系(P<o.05).结论:Fibrotouch是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硬度的有效方法,但需注意肝功、PLT等因素对肝脏硬度值的影响.

    作者:卢敏;陈新杰;黄纯炽;毛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miR-29a、TGF-β1、Smad2及Smad3在宫腔粘连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宫腔粘连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miR-29a、TGF-β1、Smad2及Smad3的表达.方法:60例宫腔粘连患者,根据粘连程度将其分成3组,分别为轻度粘连组(18例)、中度粘连组(21例)、重度粘连组(21例).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3个实验组及对照组(22例)子宫内膜组织中miR-29a、TGF-β1、Smad2及Smad3的表达量.结果:从轻度粘连组、中度粘连组到重度粘连组,子宫内膜组织中TGF-β1、Smad2、Smad3的表达均逐渐升高、miR-29a的表达逐渐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TGF-β1、Smad2低于重度粘连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Smad3低于中度粘连组及重度粘连组,而miR-29a高于中度粘连组及重度粘连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子宫内膜组织中TGF-β1、Smad2、Smad3的高表达及miR-29a的低表达可能参与宫腔粘连的发生发展.

    作者:周曼萍;何援利;刘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联合术前心理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影响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联合术前心理干预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作用与效果.方法: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拟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组(A组),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联合心理干预组(B组).A组术前1d常规访视,B组术前1d行常规访视同时给予心理干预.两组均于手术开始前10 min缓慢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 mg/kg.对比观察两组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及麻醉恢复期患者的躁动发生程度.结果:B组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波动小于A组,B组患者麻醉恢复期合作程度较A组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联合术前心理干预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可有效降低围术期患者血流动力学波动,提高麻醉恢复期患者合作程度,利于提高手术及麻醉的安全性.

    作者:侯军凯;李治松;张卫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不同营养途径对轻、重度脑卒中患者营养状态及神经功能恢复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途径对轻、重度脑卒中患者营养状态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重症脑卒中和伴有假性球麻痹的脑卒中病例134例,按随机数字法将所有病例分为两组:重度组、轻度组,两大组又分别分为两个亚组:营养组(A组),对照组(B组).A组给予持续鼻胃管滴注能全力;B组给予由医院营养中心配制的普通流质饮食及静脉营养.分别于入院后第1天、第1、2、4周分别检测血红蛋白(Hb)、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并记录NIHSS评分,对比分析各组间不同时间点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记录住院期间的临床事件,如:二重感染、胃肠道症状(腹胀、便秘、腹泻、呕吐)、消化道出血、肝功能受损.结果:重度组B组患者于发病后第2周开始Hb、TP、ALB明显下降,与同时间点重度组A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轻度组B组患者入院后各时间点Hb、TP、ALB均无明显的变化,与轻度组A组患者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 0.05.重度组A组除肝功能受损外的临床事件发生率均小于B组,有统计学差异,P< 0.05.轻度组中,A、B两组间的临床事件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 0.05.在入院后4周,重度组A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好于B组,两组间NIHSS评分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 0.05;轻度组B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好于A组,两组间NIHSS评分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持续肠道营养途径有利于重症脑卒中患者营养状态的维持和神经功能的恢复,并可以减少临床事件的发生;但不利于清醒的伴有假性球麻痹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叶汉深;宋学萍;杨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应用健康信念模式对下肢动脉闭塞症介入治疗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应用健康信念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对下肢动脉闭塞症(ASO)介入治疗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将80例ASO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应用健康信念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和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进行护理后列表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基本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两种模式健康教育后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发生率有明显的差异(x2=9.688,P<0.05).结论:应用健康信念模式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减轻思想压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疾病康复.

    作者:田素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扩散张量成像在骨性关节炎评估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骨性关节炎膝关节软骨的磁共振扩散特征.方法:对20例正常和54例骨性关节炎的膝关节行PDWI与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测量膝关节软骨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及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并进行比较.结果:膝关节软骨FA值在正常组、骨性关节炎各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00);ADC值仅重度组与轻度组有显著差异(P=0.001),余各组间无差异;关节软骨各部位的FA值未见显著差异(P=0.228);而ADC值具有显著差异(P=0.000),其中股骨髌面具有高值,内侧髁具有低值.结论:DTI是一种定量化反应骨性关节炎严重程度的技术.

    作者:侯进;林炳权;许乙凯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微创手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临床应用进展

    椎间盘源性腰痛(discogenic low back pain)又称为椎间盘内紊乱(internal disc derangement,IDD),由Crok于1970年提出,它是所有不以神经组织受压(即除外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为主要表现的腰椎退行性病变.严重的椎间盘源性疼痛包括轴向或神经根性疼痛,很难治愈.虽然机械校正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可能,但后腰部外科手术治疗并发症的高发生率让医生和患者都不十分满意.对于盘源性疼痛治疗方法种类繁多,治疗上包括保守治疗,微创手术治疗,融合和非融合手术治疗等.近年来尤其是微创治疗发展迅速,结合国内外文献,本文综述了椎间盘内微创手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各种术式机制、方法、优缺点,并对研究人员的报告和临床实用性方法加以推荐.

    作者:刘丰平;赵红卫;陈海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