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诊使用中心静脉导管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疗效

郑常龙;符永玫;周伟雄;张永标

关键词:原发性自发性气胸, 中心静脉导管, 负压引流瓶, 胸腔闭式引流
摘要:目的:评价在急诊科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急诊科留观的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中心静脉导管接水封瓶闭式引流组(水封瓶组,n =39)和中心静脉导管接负压瓶闭式引流组(负压瓶组,n =41)。比较两组治疗的有效率、肺复张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治疗费用、并发症等指标。电话随访2年内患者复发情况并比较两组复发率。结果:负压瓶组治疗有效率、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0.2%、26.8%、14.6%)与水封瓶组(分别为92.3%、23.1%、15.4%)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负压瓶组肺复张时间、平均留院时间、平均治疗费用[分别为(33.4±8.5)h、(38.7±10.1)h、(1047.5±98.7)元]均明显低于水封瓶组[分别为(49.5±10.3)h、(56.2±12.6)h、(1356.3±109.6)元](均P<0.05)。结论:在急诊科使用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疗效满意,中心静脉导管接负压瓶治疗更能缩短疗程,降低治疗费用,适合在临床推广。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个性化护理措施在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措施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药物使用依从性的改善效果。方法:将我院治疗的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208例依据随机原则分为:研究组,予以个体化护理措施;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两组均为104例。比较两组的抗病毒药物治疗依从性、心理焦虑程度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并分析上述因素与药物使用依从性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药物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评分显著较高(P<0.05),而心理焦虑程度显著降低(P<0.05)。生活质量评分与药物使用依从性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措施通过改善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的生活质量来提高药物治疗依从性。

    作者:邱红梅;邓辛香;彭忠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纤维连接蛋白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近年来,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 FN)在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逐渐引起国外学者的关注,但国内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FN 的表达与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DLBCL)短期复发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指导,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星;王秀菊;陆志刚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外周血Th22细胞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观察 Th22细胞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探讨其对发病的作用。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 PBC 患者组与健康体检组(对照组)外周血中 Th22细胞比例;ELISA 检测血浆IL-22水平,全自动生化仪检测ALT、AST、GGT、TBIL和CRP等临床实验室指标,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PBC患者组Th22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肝硬化的 PBC 患者组高于非肝硬化的 PBC 患者组(P <0.05);血浆 IL-22表达水平,临床指标 ALT、AST、GGT、TBIL 和 CRP, PBC 患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且Th22细胞比例与AST,ALT、GGT 和 CRP 呈正相关(P<0.05)。结论:PBC 患者 Th22细胞可能参与PBC的发病机制,有可能成为一个潜在的治疗靶点。

    作者:彭桉平;陈曲波;侯敬侠;卢欣沂;赵蓉;赵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Ponseti方法结合水合氯醛治疗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目的:比较和分析 Ponseti 方法结合水合氯醛(观察组)与潘塞提(Ponseti)方法(对照组)治疗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CF)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09年7月88例105足(年龄7 d~6个月)小儿CCF患者病例资料,其中实施Ponseti方法结合水合氯醛治疗42例50足(男29例,女13例;平均年龄4.83个月),采用Ponseti方法治疗46例55足(男32例,女14例;平均年龄4.15个月),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足分布、畸形程度等基本情况无明显差异,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石膏固定次数、石膏固定重复率、皮肤压疮发生率及畸形矫正状况。结果:所有病例均随访32~52个月,平均42.4个月;两组患儿外观畸形矫正,优良率分别为92.0%、90.9%。两组在平均石膏固定次数、石膏固定重复率、皮肤压疮发生率对照组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外观畸形矫正良好率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方法治疗小儿CCF均能达到纠正畸形的治疗目的,Ponseti 方法结合水合氯醛可明显增加石膏固定一次成功率,减少石膏固定次数,减少皮肤压创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胡钟旭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不同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炎症因子的变化及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和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OSAHS患者57例,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轻度组17例、中度组18例、重度组22例,测定各组夜间低血氧饱和度(LSaO2)、平均 SaO2(MSaO2)、CIMT 及 IL-6和 hsCRP 血浆浓度,采用偏相关分析法分析CIMT、IL-6、hsCRP与AHI、LSaO2、MSaO2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中、重度OSAHS组CIMT、IL-6、hsCRP水平比轻度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CIMT 与血浆 IL-6、hsCRP 水平及 AHI 显著正相关,与LSaO2、MSaO2负相关;IL-6、hsCRP水平与AHI显著正相关,与LSaO2、MSaO2负相关。结论:中重度OSAHS患者CIMT、血浆IL-6及 hsCRP 水平明显增加,CIMT 与炎症因子及睡眠呼吸监测指标密切相关,提示低氧血症的严重程度可能导致OSAHS患者炎症因子增加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作者:何家富;李彬;赵玉勤;邵永富;严晓娟;唐丹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IGF-1R基因沉默对L02细胞过氧化损伤时Caspase12表达的影响

    目的:成功构建稳定沉默表达IGF-1R基因质粒,并转染至L02细胞(人正常肝细胞),观察 IGF-1R基因沉默对L02细胞过氧化损伤时经内质网途径特异性凋亡蛋白Caspase12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针对 L02细胞 IGF-1R 基因的短发夹状 RNA (shRNA),将4种不同序列的 Sh-H-IGF1R-1108、Sh-H-IGF1R-2797、Sh-H-IGF1R-3215、Sh-H-IGF1R-3787质粒(设为实验组)以及含与IGF-1R无关序列的Sh-H-IGF1R-V1质粒(设为阳性对照组)和空白质粒 Sh-H-IGF1R-V2(设为阴性对照组)分别转染 L02细胞,24 h 后用 RT-PCR 方法检测IGF-1R 表达水平,筛选出稳定沉默IGF-1R基因的质粒。随后进行下一步实验分组:空白对照组(A组)、过氧化损伤组(B组)、阴性质粒转染组(C组)、目的基因转染组(D组)。12 h后收集细胞,采样待测,用Western Blot 法检测各组 Caspase12表达。结果:各实验组与 Sh-H-IGF1R-V1组及 Sh-H-IGF1R-V2组比较扩增倍数均降低(P<0.05),其中 Sh-H-IGF1R-3215组(0.02±0.01)与Sh-H-IGF1R-3787(0.05±0.05)沉默效果稳定,但后组重复性更好。 B 组(2.41±0.03)、C 组(2.45±0.02)、D 组(3.60±0.06) Caspase12表达均较A组(0.34±0.02)升高(P<0.01),C组较B 组略升高(P>0.05),D 组较B、C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4种针对 IGF-1R 基因沉默质粒均构建成功,并成功转染至人 L02细胞(人正常肝细胞),沉默效果理想的质粒为Sh-H-IGF1R-3787。IGF-1R靶向shRNA质粒可通过沉默L02细胞IGF-1R表达加重细胞凋亡,间接验证了IGF-1/ IGF-1R 信号通路对L02细胞过氧化损伤时经内质网途经的细胞凋亡程序活化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作者:徐建华;卢绮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脉冲染料激光联合咪喹莫特治疗鲜红斑痣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脉冲染料激光联合咪喹莫特治疗鲜红斑痣的疗效进行临床分析。方法:15例受试者,每例设计4个区,同一解剖部位的鲜红斑痣上设计3个区:A区为空白对照区;B 区为脉冲染料激光联合咪喹莫特治疗区,C区为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区。对侧正常皮肤为D区。治疗后2个月随访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色度值评估中,红型鲜红斑痣9名患者B 区和C区的褪色率间存在显著差异,1名患者无效;紫型鲜红斑痣B区和C区的褪色率不存在显著差异,1名患者无效。医生主观评估中,红型鲜红斑痣B 区和C区的平均评分分别为(1.9±1.5)分,(1.5±0.8)分;紫型鲜红斑痣B 区和C 区的平均评分分别为(1.3±0.9)分, C区为(1.3±0.8)分。结论:联合疗法疗效优于单纯的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具有与单纯的脉冲染料激光疗法相当的短期安全性,具有较为理想的发展前景。

    作者:张桃花;苑凯华;苗勇;胡志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应用脑组织氧利用率评估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病情及预后

    目的:探讨脑组织氧利用率(O2UCc)与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重症医学科58例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根据休克程度分为3组,采集桡动脉及颈内静脉血,比较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O2)、O2UCc 差异;以同期未合并休克、颅脑疾病、肝性昏迷等致意识不清疾病,性别相仿、年龄相似的20例老年患者为对照组。实验组行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分别在EGDT前、EGDT 6 h、EGDT 48 h,比较SaO2、SjO2、O2UCc差异;按6 h EGDT是否达标将实验组分为两组,比较两组不同时间O2UCc 的差异。结果:重度休克组O2UCc 明显低于中度休克组(P<0.05),较轻度休克组差异无显著性。中度休克组与轻度休克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实验组O2UCc 在EGDT前高于对照组,EGDT 6 h、EGDT 48 h O2UCc 较 EGDT 前有明显降低(均 P <0.01);达标组 EGDT 前及 EGDT 6 h O2UCc较未达标组明显减低(均P<0.01),EGDT 48 h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O2UCc能反映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并对早期复苏效果及预后有一定评估价值。

    作者:程子昊;刘颖;刘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支架引流联合腹腔镜手术在左半结肠癌梗阻中的应用

    目的:比较左半结肠癌梗阻患者支架置入后腹腔镜手术与术中大肠灌洗一期切除吻合术的效果。方法:36例左半结肠癌梗阻患者分为支架联合腹腔镜手术组(支架腹腔镜组)20例,术中大肠灌洗一期切除吻合术组(一期吻合组)16例,分析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吻合口漏、伤口感染、腹腔感染等。结果:支架腹腹腔镜组支架置入成功率100%,7~10 d 后接受手术,手术时间(135±25)min,失血(40±20)mL,无吻合口漏、伤口感染、腹腔感染,一期吻合组手术时间(240±30)min,失血(280±20)mL,吻合口漏2例,伤口感染4例、腹腔感染1例,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左半结肠癌梗阻患者支架置入后7~10 d腹腔镜手术安全可行,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

    作者:成军;李峥;高山;丁祥武;李小刚;廖晓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实用医学杂志》编辑部作者校对稿校对注意事项

    为进一步提高期刊的编校质量和效率,我刊自2012年第1期起停止邮寄纸质版校对稿,改为使用E-mail 将PDF格式校对稿发送至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在我刊投稿系统中所登记的E-mail邮箱中。请各位作者收到邮件后自行打印PDF校对稿并仔细校对,核对无误后由第一作者签名,并争取于收到PDF校样后2天内将校对好的纸质版校对稿寄回给本部(地址:510180广州市越秀区惠福西路进步里2号之6《实用医学杂志》编辑部)。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热烈祝贺《实用医学杂志》入编2011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本刊编辑部收到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编委会通知,《实用医学杂志》得以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即第六版)之综合性医药卫生类的核心期刊。这是本刊继2008年之后又一次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我国期刊学术界具有较高权威性,是学术期刊优质论文的衡量标尺。本刊这次得以继续入选,一方面要感谢主管、主办单位各位领导的大力支持与信任,另一方面,要感谢长期以来关心、帮助本刊的各位编委、审稿专家、作者、广大读者及与支持本刊发展的各界热心人士。借此机会,本刊再次向你们致以诚挚的谢意及敬意!并请大家能够继续支持《实用医学杂志》,你们的支持与厚爱,是本刊得以不断发展提高的推动力。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请选用规范医学名词(二)

    自1985年正式成立了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后,先后公布了多批医学名词,但不少作者在来稿中仍采用已淘汰的旧名。请作者在投稿时注意选用正名。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MEG3基因异常甲基化状态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母系表达基因(MEG3)基因启动子异常甲基化状态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运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法,检测47例卵巢癌组织(蜡块标本)及15例正常卵巢组织(蜡块标本)中MEG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分析其甲基化状态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MEG3基因甲基化发生率在卵巢癌组织(42.6%)中高于正常卵巢组织(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年龄>60岁患者MEG3基因甲基化发生率略高于年龄≤60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Ⅲ~Ⅳ期患者MEG3基因甲基化的发生率低于临床Ⅰ~Ⅱ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EG3基因甲基化阳性率在卵巢癌不同病理分级和组织学类型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MEG3基因异常甲基化可能与上皮性卵巢癌发生相关,与其临床病理无关。

    作者:赵琴;李剑琦;周艳清;谭琳玉;李娟;生秀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神经通路-拓扑理念:从理论到临床实践

    脑功能区病灶手术的目标是在保留脑功能、不导致严重神经功能障碍的前提下,大限度地切除病灶,而对脑功能的保护不能仅限于皮层的功能区,皮层下传导束的保护同样重要。神经通路-拓扑理念(Hodotopy)一词取自两希腊词语:“hodo”(意为路)与“topo”(意为地方),旨在提倡结合神经通路学(hodology)和拓扑学(topology)来评估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所致的神经功能改变,强调了皮层-皮层以及皮层-皮层下联系都是脑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功能区手术而言,应充分评估皮层功能区和皮层下神经通路的功能及制订个体化手术策略,以大限度地切除病灶、大限度地保护脑功能。本文就神经通路-拓扑理念理念的发展历史、基本理论及其在神经外科中的临床应用等方面综述如下。

    作者:甘荷霞;姚一;秦兵;谭启富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胃肠超声助显剂诊断上消化道常见疾病的价值

    目的:探讨胃肠超声助显剂在上消化道常见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79例患者行超声及胃镜病理活检,对其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超声诊断正常、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平滑肌瘤与胃镜活检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值分别为0.768、0.913、0.925、0.939、1.000;而超声诊断胃息肉与胃镜活检比较一致性较差,Kappa 值为0.368。结论:超声检查对上消化道常见病如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平滑肌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作为一种常规检查方法用于临床。

    作者:达婷;罗建梅;牛春燕;闫红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请选用规范医学名词(一)

    自1985年正式成立了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后,先后公布了多批医学名词,但不少作者在来稿中仍采用已淘汰的旧名。请作者在投稿时注意选用正名。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Hsa-miR-181a在子宫内膜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hsa-miR-181a(miR-181a)在子宫内膜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组织75例,其中正常子宫内膜13例,子宫内膜增生症18例,子宫内膜癌44例。提取总RNA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各组子宫内膜组织中miR-181a 的表达量。结果:在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组织中可检测到miR-181a的表达。 miR-181a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子宫内膜增生症,在子宫内膜增生症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181a 的表达与FIGO分期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181a 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可能起到了癌基因的作用;miR-181a在子宫内膜癌变过程中的差异表达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何淑明;曾淑梅;陈秀卿;梁秋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改良前臂双干型静脉动脉化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

    目的:总结改良双干型静脉动脉化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结果,探讨改良术式对皮瓣血液循环的作用。方法:应用同侧前臂双干型静脉动脉化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201例,共计218个静脉皮瓣,静脉皮瓣改良的方法是在两静脉干间切开脂肪组织,切断结扎静脉干之间的交通支,切至真皮下血管网,不破坏血管网,注意保护好静脉干旁组织。皮瓣血管蒂与受区血管行端端吻合,其中顺静脉瓣供血、顺静脉瓣回流174个皮瓣,逆静脉瓣供血、顺静脉瓣回流44个皮瓣。供区创面可直接缝合或中厚网状游离植皮修复。观察皮瓣成活过程。结果:术后172个皮瓣与轴型动静脉皮瓣相似,无明显肿胀;32个轻度肿胀,部分有散在水泡;14个肿胀较重,有明显水泡形成,皮瓣全部成活,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本组95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8个月,平均3个月,受区外形、功能好。结论:双干型静脉动脉化皮瓣经改良后有利于皮瓣内血液进入微循环,改善动脉血灌注量与静脉回流量平衡,提高皮瓣的成活率和质量。

    作者:李德平;刘学贵;毛波;张军;杨俊贵;郑胜;崔建德;杨帅智;黄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他汀类药物对非透析肾病患者全因死亡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他汀类药物对非透析患者全因死亡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 等数据库,收集汀类药物与非透析肾病患者全因死亡例数报道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4年2月。严格按照纳入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 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研究,共28681例肾病非透析患者入选。各研究无统计学异质性(P>0.1, I2<50%)),故采用固定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经他汀治疗后,可减少患者全因死亡例数(OR 0.77,95%CI 0.69~0.84,Z=5.37, P<0.0001)。结论:他汀类药物可减少非透析患者全因死亡。但本文的RCT数量较少;未来还需要更多高质量、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加以论证。

    作者:张震洪;吴平生;张继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高凝状态对宫颈癌患者复发风险的预测价值

    目的:分析宫颈癌患者凝血指标的临床特点,评估凝血指标在预测宫颈癌复发风险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本院321例宫颈癌患者治疗前凝血及血小板指标,比较不同分期患者凝血指标的特征,探讨高凝状态与肿瘤复发之间的关系。结果:宫颈癌患者的纤维蛋白原(Fgb)、血小板(PLT)水平随着肿瘤分期的升高而增高(P<0.05)。生存分析显示PTA、Fgb、PLT异常升高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DFS)显著降低(P<0.05),Cox生存分析示分期、PTA、Fgb为宫颈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凝血功能检查可作为预测宫颈癌复发的有效辅助手段。

    作者:赵可雷;叶金辉;吴军;张维维;梁卫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