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建华;许媛
目的:观察奈达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16例首发和29例术后复发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采用奈达铂联合吉西他滨方案化疗,化疗时间为2~6个周期,分析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16例首发转移性TNBC患者中,1例获得完全缓解(CR),11例部分缓解(PR),其中6例完成3个周期化疗,获得手术机会;3例稳定(SD),1例进展(PD);29例术后复发患者中,2例获得完全缓解(CR),10例部分缓解(PR),13例稳定(SD),4例进展(PD);首发患者与术后患者的总有效率(ORR)分别为75%和41.3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不良反应包括呕吐和骨髓抑制,其中呕吐发生率为48.89%,多为Ⅰ~Ⅱ度呕吐,无Ⅳ度呕吐;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分别为46.67%和24.44%,多为Ⅰ~Ⅲ度,Ⅳ度发生率分别为4.44%和2.22%;所有患者均无发生因白细胞减少造成的感染和因血小板减少造成的出血。结论:奈达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转移三阴性乳腺癌无严重不良反应,有较好的近期疗效,是既安全又有效的新辅助化疗和解救治疗方案。
作者:师丙帅;王文胜;赵爱国;蔡逸群;李帅;张冠男;左曙光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观察不同的营养干预时机对鼻咽癌患者放射性黏膜炎及体重的影响,为临床选择合适的营养治疗时机提供初步依据。方法:67例Ⅱ~ⅣA期初治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营养干预组(34例)和营养治疗组(33例)。营养干预组在放化疗开始时即给予肠内营养干预;营养治疗组在进食受限时给予肠内营养治疗;两组均在经口摄入量不足时,适量辅以肠外营养支持。评价和记录黏膜炎的程度及出现时间,体重变化,需辅以肠外营养的持续时间。结果:营养干预组的3级黏膜炎发生率要小于营养治疗组(χ2=4.536,P=0.033),其持续时间亦明显缩短(t=-3.168,P=0.004);营养干预组治疗期间的体重变化要小于营养治疗组(t=-2.807,P=0.012),需肠外营养辅助治疗的时间明显缩短(t=-2.635,P=0.014)。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干预,有利于减少体重变化,降低3级黏膜炎的发生率,缩短肠外营养辅助治疗的时间,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余意;黄瑜芳;陈冬平;梁玉莹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比较生大黄经鼻肠管与胃管注入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将76例 SAP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经胃管和鼻空肠管注入生大黄,观察入院0 d、7 d 时 IL-18、IL-15、PCT,CRP、AMY恢复正常的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入院0 d 时A、B 组 IL-18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1),IL-15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 <0.01),但 IL-18、IL-15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时A、B组IL-18均比入院时下降,其中以B组下降明显(P <0.O1)。治疗7 d时A组IL-15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B组IL-15明显升高(P <0.01)。治疗7 d时两组PCT水平均不同程度下降,B组下降更明显(P<0.05)。B组患者CRP、AMY恢复正常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均较A组明显缩短(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 <0.05),两组患者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SAP治疗中,鼻空肠管注入生大黄优于经胃管给药。
作者:肖都;张永根;刘怡;周云;叶培富;刘伟江;彭海霞;王勇;罗翠竹;郑志刚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症为特点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关节滑膜炎及对称性、破坏性的关节病变为主要特征,可以导致关节软骨、骨和关节囊的破坏,并可终造成关节残毁畸形、功能丧失。 RA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研究显示其过程涉及到固有免疫及适应性免疫[1],有多种细胞因子参与,特别是由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分泌的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可以诱发和维持受累关节的炎症[2-3]。
作者:马中双;张育 刊期: 2014年第13期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13期
自1985年正式成立了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后,先后公布了多批医学名词,但不少作者在来稿中仍采用已淘汰的旧名。请作者在投稿时注意选用正名。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13期
静脉给予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AIS)迈出了脑梗再灌注的第一步。由于个体卒中类型差异,只有30%的大脑中动脉阻塞患者在接受tPA治疗后获得良好恢复。在短暂的治疗窗内,采用tPA治疗经常不能有效溶解大的血栓。静脉给予tPA治疗的局限性推动了动脉治疗方法的发展。本文就AIS的血管内再通策略进行综述。
作者:严斌;彭巧玲;周国庆 刊期: 2014年第13期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主管,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主办的专业电子学术期刊。杂志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6894,国内统一刊号:CN 61-9000/R。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局部肝素法抗凝肾替代治疗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并对肾脏替代治疗效果与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回顾性收集在我院ICU行床旁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 )治疗的68例重症患者的病例资料,对全身应用肝素抗凝与局部肝素抗凝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共189例次治疗,全身肝素组107例次,局部肝素组82例次。两种治疗方式治疗后血小板计数下降,APTT延长。局部肝素组治疗过程中2、4、8 h的APTT值明显低于肝素组,TMP升高无差异,滤器使用寿命、治疗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素组出现22例次出血并发症,局部肝素组8例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肌酐、尿素氮及血小板下降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RT治疗过程中,采用局部肝素抗凝的方法对于具有高出血倾向的患者其安全性优于全身应用肝素抗凝。
作者:于建华;许媛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对常规心脏外科手术进行全程红外热成像,通过监控软件对热图图形及温度进行分析,探讨红外摄像设备在心脏外科术中诊断及并发症预警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3月心外科行胸骨正中开胸手术的患者34例,术中全程行红外摄像实时监控,采集不同手术事件节点下的心脏热图,依据相关术前检查,研究心脏冷灌注保护期间温度变化与心肌术后损伤的相关性,以及冠心病心脏搭桥手术(CABG)前后心肌缺血区域温度变化对CABG 术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影响。结果:红外摄像机能够敏感获取心脏术中不同事件下的组织热图,能够通过心表温度变化预警心肌冷保护状态、诊断心肌缺血范围、预判CABG手术疗效,导航手术操作。结论:红外摄像技术在心脏外科术中监测方面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曙光;范世豪;于丁;唐闽;陈子英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BAP-65及CURB-65评分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以我院所收住的182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死亡组和存活组、入住ICU组和普通病房组患者的BAP-65和CURB-65评分;构建 ROC 曲线分析 BAP-65和 CURB-65评分。结果:死亡组、入住ICU组患者BAP-65评分的风险等级和CURB-65评分的分值显著高于存活组、普通病房组(P<0.01)。BAP-65和CURB-65评分预测患者院内病死率的 ROC 曲线下面积(AUROC)分别为0.955和0.9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2);两种评分预测患者入住 ICU 的 AUROC 分别为0.750和0.7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0)。结论:BAP-65和CURB-65评分均具有较好的分辨度,可用于预测AECOPD患者的预后。
作者:蒋云;崔妙玲;王自秀;赵琳;李丽蓉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经胸腔镜内脏神经切断术是治疗上腹部顽固性疼痛的有效方法。然而,目前有关该治疗方法的研究报道主要见于胰源性疼痛的治疗,对于非胰源性结肠系膜以上癌性疼痛的治疗罕有报道。本研究对2004年2月至2013年9月以来我院收治的难治性结肠系膜以上癌性腹痛患者进行胸腔镜下内脏神经切断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艾江;葛冉;张明明;李剑瑜;严英光;张雯雯;刘晨溪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替吉奥和卡培他滨作为氟尿嘧啶的前体药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拟评价替吉奥与卡培他滨在治疗中国进展期胃癌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检索相关数据库,并对所纳入的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采用Review Manager 5.0软件完成Meta分析,评价内容为替吉奥组和卡培他滨组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共纳入14篇相关文献,其中替吉奥组患者514例,卡培他滨组患者520例。其有效率分别为51.95%和46.54%,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OR:0.80;95%CI:0.63~1.03)。安全性评价结果:替吉奥组较卡培他滨组发生恶心、呕吐、腹泻、手足综合征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替吉奥与卡培他滨在中国进展期胃癌患者的治疗中均表现出良好的疗效;而在安全性方面,替吉奥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卡培他滨。
作者:刘文婷;张瑞雪;闫涵;苏强;曹邦伟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原发性气胸是一种常见病。据报道大部分患者是由肺大疱引起,而肺大疱多位于肺尖。近年来,自发性气胸的电视胸腔镜治疗逐渐代替了常规开放手术。但胸腔镜手术的一次性耗材价格昂贵。为了降低自发性气胸腔镜治疗的费用,有医生主张使用推结器辅助腔内缝扎或结扎的办法,然而腔内缝扎或结扎的手术时间较使用切割缝合器明显延长。在此,我们介绍一种简单、微创、经济的自发性气胸腔镜治疗方法。
作者:莫安胜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研究食管癌 ECA109细胞中 MCPH1在电离辐射诱导的 DNA 双链损伤中的作用以及与H2AX 的关系。方法:将食管癌 ECA109细胞接受8 Gy 照射后1 h 提取蛋白并进行免疫荧光检测,观察MCPH1与H2AX的蛋白表达情况及核内斑点的变化。建立稳定低表达H2AX的食管癌ECA109细胞株,检测沉默H2AX 后电离辐射导致的MCPH1与H2AX的蛋白表达情况及核内斑点的变化。结果:(1)成功建立了稳定低表达H2AX 的食管癌细胞株。(2)电离辐射可以诱导r-H2AX 与MCPH1蛋白水平增加,同时可引起r-H2AX 与MCPH1核内斑点增多。(3)低表达H2AX 的ECA109细胞中,电离辐射诱导的 r-H2AX 与MCPH1蛋白增高水平下降,核内斑点减少。结论:MCPH1参与到电离辐射诱导的DNA双链损伤中,并且它的位置位于H2AX 的下游,被H2AX调控。
作者:史鸿云;刘现义;苏雷;滕菲;祝淑钗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miR-19对肺腺癌A549细胞株迁移能力的作用。方法:运用qRT-PCR检测miR-19在肺上皮细胞株BEAS-2B 和肺腺癌A549-Luc 细胞株中的表达;建立稳定过表达 miR-19的 A549-Luc 肺癌细胞株;qRT-PCR鉴定稳定细胞株A549/RFP+/ H2B 和A549/RFP+/m19中miR-19的表达水平;观察其形态变化及Transwell小室细胞迁移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变化。结果:miR-19在BEAS-2B及A549-Luc细胞中的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t=-20.954,P<0.001)。成功建立了稳定过表达 miR-19的肺腺癌细胞株 A549/RFP+/m19;观察发现A549/RFP+/m19细胞形态发生变化,且与空载A549/RFP+/ H2B 细胞相比,A549/RFP+/m19细胞迁移能力增强(P<0.001)。结论:miR-19可使肺腺癌A549-Luc细胞迁移能力增强。
作者:鄢文;靳文;王昂;宋维舒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巨大积水肾切除术前行经皮肾穿刺超微造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47例单侧无功能巨大肾积水患者临床资料,分A、B两组,其中A组(25例)在后腹腔镜肾切除术前行经皮肾穿刺微造瘘引流5~7 d,B组(23例)择期直接行后腹腔镜肾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总天数、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有2例穿刺造瘘后每日引流量超过200 mL 而采取保肾治疗,实际采取后腹腔镜积水肾切除术45例,手术均成功,A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皮肤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优于B 组(P<0.05),而在住院总天数、住院费用、恢复工作时间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无功能巨大肾积水,在行后腹腔镜肾切除术前先行经皮肾穿刺超微造瘘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提高了手术安全性,且可一定程度避免尚有保留价值的积水肾被切除。
作者:曾鹏;蒋重和;莫鉴锋;吴小伟;曾健文;杨曦;曾少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接受脐血来源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治疗的胃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型的变化。方法:收集原发性胃癌术后患者20例,常规方法体外扩增脐带血来源的CIK 细胞,分3次回输患者体内,于治疗前后7 d 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 T、B 及 NK 细胞亚型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CD3+CD4+T 细胞比例升高(P<0.05);CD3+CD8+T 细胞比例降低(P<0.05);CD4+/CD8+细胞比值升高(P<0.05);CD3-CD56+NK细胞比例升高(P<0.05),CD3-CD19+B细胞无显著变化。结论:脐带血来源的CIK细胞治疗能够提高原发性胃癌患者术后的免疫功能,从而预防肿瘤复发。
作者:孟鑫;李佩宏;李振想;李韶山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分析对比不同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老年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60例胃癌晚期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化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给予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SOX)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奥利沙伯、亚叶酸钙和氟尿嘧啶(FOLFOX6)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2个周期以上化疗后的疗效。结果:通过化疗,两组的近期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没有显著差别(P>0.05);乏力虚弱、胃肠道反应、手足综合征、口腔黏膜炎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试验组的SOX和对照组的FOLFOX6化疗方案在治疗晚期胃癌老年患者时疗效相当,并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
作者:郑积华;周娟;谢波;徐志勇;英娟;林金容;张为民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了解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死亡病例的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1年间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27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入院后病原诊断时间4~7(4.9±1.4)d;主要并发症:代谢性酸中毒25例(92.6%),感染性休克22例(81.5%);主要合并感染:肺孢子菌肺炎12例(44.4%),结核7例(25.9%)。主要死亡原因:感染性休克15例(55.6%),呼吸衰竭5例(18.5%)。结论: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死亡病例病原诊断和特效抗真菌治疗时间相对较晚,多数合并其他机会性感染,常死于感染性休克。因此,使用更敏感快速的病原诊断方法,尽早给予敏感抗真菌治疗,及时诊治并发症,可能对降低该病的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坚生;洪文昕;李凌华;何溪;唐小平;陈谐捷 刊期: 2014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