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脓毒症患者血浆Presepsin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陈义坤;赵明;张浩

关键词:脓毒症, Presepsin, 降钙素原
摘要: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Presepsin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江苏大学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2011年10月至2013年3月脓毒症患者52例,SIRS患者40例。另选30例健康正常人为对照组。检测各组入院时血浆Presepsin、及降钙素原(PCT)水平,并进行APACHEⅡ评分。对比分析各组患者血浆Presepsin水平、降钙素原水平与APACHEⅡ评分。 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脓毒症的诊断性能。结果:死亡组血浆Presepsin、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显著高于存活组和对照组(P<0.01);脓毒症组患者血浆Presepsin、PCT水平高于SIRS组及对照组(P<0.05)。 APACHEⅡ评分在SIRS组和脓毒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血浆Presepsin水平与PCT水平呈正相关性(r =0.82),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性(r=0.69)。 Presepsin的AUC为0.908(95%CI:0.848~0.967);分界值为629 pg/mL时灵敏度为68.6%,特异度为90%。 PCT的AUC为0.862(95%CI:0.787~0.937);分界值为1.98 ng/mL时灵敏度为92%,特异度为65%。结论:脓毒症患者血浆中Presepsin升高,Presepsin水平升高提示患者病情危重。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生长抑素阻断瘦素诱导肝星状细胞增殖及基质分泌的分子机制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SS)与酪氨酸蛋白酶1B(PTP1B)对瘦素诱导肝星状细胞(HSC)的增殖和基质蛋白分泌以及对JAK2/STAT3通路的影响。方法:运用MTT法检测各浓度SS对瘦素致激活的HSC细胞增殖的影响;实验分为对照组、瘦素组、瘦素+低浓度SS组、瘦素+高浓度SS组,运用RT-PCR、Western blot、ELISA法分别检测各组PTP1B、TIMP-1、I型胶原蛋白和mRNA以及JAK2/STAT3磷酸化程度。结果:生长抑素可抑制瘦素致HSC增殖;生长抑素可提高HSC内PTP1B的表达,高剂量生长抑素较低剂量提高明显;并减少TIMP-1mRNA、I型胶原mRNA和蛋白的表达,下调JAK2/STAT3蛋白的磷酸化,同时高剂量生长抑素较之低剂量降低明显。结论:生长抑素能上调瘦素作用下HSC内PTP1B的表达,降低JAK2/STAT3磷酸化,抑制其增殖,减少肝纤维化因子的分泌。

    作者:牛森森;张超;李方跃;李望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超声对早孕期胎儿肢体畸形的诊断价值

    肢体畸形在新生儿中的发生率约为6/10000[1],严重畸形患儿的出生,将对患儿自身和家庭生活带来严重负面影响。如何早期发现胎儿畸形,以便尽可能的早期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目前报道较少。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对8476例孕11~14周的孕妇进行胎儿肢体畸形超声筛查,并对所有病例进行了跟踪随访。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琳;程晓玲;曹晓焱;王小倩;孙志伟;张嘉杰;温伊莉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STEAP蛋白在大肠癌中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STEAP蛋白在大肠癌中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92例原位灶大肠癌以及37例大肠组织中STEAP蛋白表达情况,统计分析STEAP表达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大肠组织相比,STEAP蛋白在大肠癌中表达明显升高(P<0.001)。此外,升高的STEAP与大肠癌的临床分期(P=0.013)和肿瘤大小(P=0.044)呈明显的正相关。此外,上调的STEAP与大肠癌的淋巴结也呈明显正相关趋势(P=0.116)。结论:STEAP在大肠癌中高表达,并可能促进了大肠癌的进展。

    作者:赵喜雁;刘展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原发性甲状腺滤泡癌远处转移中病理标记物的诊断价值

    原发性甲状腺滤泡癌(thyroid follcular carcinoma,TFC)常见的远处转移,主要由于血行转移到其他器官,少见淋巴转移。TFC临床诊断远处转移多依赖于影像学,而发现时常常是晚期,耽误了相关诊治[1]。既往本课题组进行了系列性TFC的研究,发现了个别病理标记物具有相关远处转移提示作用[2],因此,我们分析35例 TFC 组织中PTTG等7种病理标记物的表达情况,旨在探讨它们在TFC是否存在远处转移的作用及其意义,寻找在该病变中有诊断意义的客观指标。

    作者:梁华晟;钟宇华;彭芳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降钙素原预测急性胰腺炎患者急性肾损伤发生的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预测急性胰腺炎患者(AP)急性肾损伤(AKI)发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AP住院患者205例作为研究对象,依前3 d内是否发生AKI将患者分为AKI组(n=32)和对照组(n=173),比较两组间肌酐(Crea)、尿素(Urea)、胱抑素C(Cys C)、PCT、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差异;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PCT、SAA、IL-6和CRP对AP并发AKI的预测效能。结果:AKI组与对照组PCT、CRP和IL-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Urea、Crea、CysC和SAA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PCT预测AKI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大于CRP、IL-6和SA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是预测AP患者并发AKI的早期、灵敏和特异的标志物。

    作者:王显河;潘盛榕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后循环缺血的临床诊断方法MRA、TCCS和CDFI的对比研究

    目的:分析椎动脉磁共振血管造影(MRA)、TCCS和CDFI对后循环缺血(PCI)的诊断价值和优势。方法:对51例临床怀疑后循环缺血而行MRA、TCCS、CDFI患者,以DSA为标准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各方法的诊断敏感性和准确率。结果:独立运用MRA、TCCS、CDFI的敏感性、准确率分别为71.88%、75.00%,84.21%、89.47%,76.47%、84.31%,联合运用的敏感性、准确率提高至96.88%,96.08%。结论:椎动脉MRA诊断PCI有较高的敏感性,椎动脉MRA、TCCS和CDFI三种方法联合诊断,能有助于全面客观诊断后循环缺血。

    作者:张艺;谢元亮;孙琳;李晶晶;杨顺实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雷利度胺治疗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雷利度胺是第二代免疫调节剂,是沙利度胺的4-氨基戊二酰胺衍生物,具有抗血管新生、免疫调节和抗细胞因子等功能,其免疫调节作用比沙利度胺更强,而且对于神经系统的副作用更小、更加安全,但增加了骨髓抑制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1]。2005年,雷利度胺被FDA批准用于低危的输血依赖或5q-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006年,美国和欧盟批准雷利度胺可用于难治或复发的多发性骨髓瘤。近年来,白血病的治疗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但急性白血病(除了M3)的疗效及长期生存率仍然欠佳,亟待发现新的治疗方法,一些研究者尝试使用雷利度胺治疗白血病。现已发现雷利度胺在抗白血病肿瘤有多重机制。但对于白血病的疗效尚无确切结论,大部分仍处在临床试验阶段,却已取得了令人可喜的结果,特别是在老年急性白血病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方面疗效显著。本文就雷利度胺运用于白血病治疗的进展做一简要总结,以期对该药用于白血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依香为;董坚;史明霞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一氧化氮吸入对脓毒症幼猪血流动力学和氧合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脓毒症幼猪吸入一氧化氮(N0)后心脏指数(CI)与氧合指数的变化。方法:静脉注入革兰氏阴性杆菌内毒素(LPS)诱导脓毒症幼猪模型。随机分为两组:NO组(n=8)为脓毒症模型建立后,在容量控制通气基础上持续吸入80 ppmNO 30 min;对照组(n=4)为脓毒症模型建立后单纯容量控制通气,观察30 min以确定模型的稳定性并与NO组比较。利用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0)技术和动脉血气分析,测定各组血流动力学参数和肺气体交换。结果:静脉注射内毒素能够诱导稳定的脓毒症幼猪模型。该模型血气分析指标pH、HCO3-、股动脉血氧分压(PaO2)、平均动脉压(MAP)及心脏指数(CI)均较基础值明显降低(P<0.01)。NO组PaO2及CI均较吸入前和同时点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NO组及对照组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全心舒张末容积指数(GEDI)及胸腔内血容积指数(ITBI)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吸入NO气体可以改善脓毒症幼猪的心功能及氧合功能。

    作者:龙鼎;喻莉;武晓灵;胡波;项辉;许涛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第一、第二腮弓综合征1例

    患者男,95 d,因颜面部先天畸形入院,入院查体:左侧面横裂,裂隙达左颊部外眦垂线,左侧面下部软组织发育不良,左侧口角至耳垂下方有隐裂,双耳外形轮廓正常,外耳道无狭窄、闭锁,左耳屏前有一副耳。左侧下颌骨发育不良,面部不对称。口腔内腭部完整,全口无牙颌。辅助检查情况:曲而断层X线片显示左侧下颌骨升支及体部轻度发育不良,颧骨后部发育不足。患儿听力正常,全身未见其他畸形。

    作者:曹恒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PNPLA3基因I148M多态性与肝脏疾病炎症发展相关性研究

    PNPLA3(patatin-like phospholipase domain-containing 3)是由481个氨基酸组成的脂肪滋养蛋白(adiponutrin),属于patatin样磷脂酶域(PNPLA)家族,此家族主要具有磷脂酶/酰基转移酶活性。研究发现PNPLA3具有脂肪水解和脂肪合成功能,且更多地参与了体内的脂肪合成[1]。

    作者:耿宁;辛永宁;姜曼;宣世英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下肢恶性神经鞘瘤1例

    患者女,71岁。发现左大腿后侧肿物8个月。缘于2012年10月发现左大腿后侧有一约3cm×4cm肿物,未行进一步治疗,现患者发现肿物逐渐长大,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专科查体:左大腿后侧可触及一15 cm ×10 cm囊性肿物,触痛,质硬、活动度差,皮肤感觉及末梢血运正常。CT检查:左侧股骨中段后方可见软组织肿块影,大小约为9.9 cm ×9.7 cm ×15.4 cm,边界清晰,内密度欠均匀,可见斑片状高密度影及低密度影,肿块与周围组织分界较清晰,推挤邻近肌肉(大收肌、股二头肌、半膜肌及半腱肌),股骨形态密度未见异常(图1)。 CT诊断:左侧股骨中段后方肿块,恶性肿瘤可能性大。住院手术见:见左大腿后侧肌肉及间隙有一大小约15cm×10cm×7cm 囊实性肿物,部分包膜存在,肿物生长侵蚀、破坏周围软组织,肿物实质类鱼肉状,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内有淡黄色果冻样液体,坐骨神经及后侧血管包裹粘连受压水肿严重。术后病理诊断:(左大腿后侧)梭形细胞恶性肿瘤,结合免疫组化及HE切片考虑为恶性神经鞘瘤。

    作者:王美苓;石冬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姓名的汉语拼音及其大小写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早发型子痫前期孕妇血清及胎盘组织中sFlt-1及NO的表达与意义

    目的:检测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与正常晚期妊娠妇女血清及胎盘组织中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及一氧化氮(NO)的表达,并探讨两者在早发型子痫前期发病中的作用及关系。方法:随机选取妊娠妇女75例,分为3组。 A组:正常晚期妊娠妇女25例;B组:轻度早发型子痫前期孕妇25例;C组:重度早发型子痫前期孕妇25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组孕妇血清sFlt-1浓度的变化,用硝酸盐还原酶法测定其血清NO水平变化。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组孕妇胎盘组织中sFIt-1浓度变化,用硝酸盐还原酶法测定其胎盘组织NO水平变化。结果:早发型子痫前期组血清及胎盘组织中sFlt-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NO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子痫前期组血清及胎盘组织中sFlt-1水平分别与相应部位的NO水平呈负相关(r=-0.183,r=-0.251,P<0.05)。结论:孕妇血清及胎盘组中sFlt-1、NO水平变化与早发型子痫前期发病及病情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杨丽萍;侯俊德;申自玮;马建彩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大气细颗粒物PM2.5与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关系及影响

    大气细颗粒物PM2.5是指大气中空气动力学粒径在2.5μm以下的固体和液体颗粒物的总称,是近年来备受全球关注的雾霾天气的首要污染物。由于PM2.5形态、组成非常复杂,再加上其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几乎可以全部随人的呼吸进入气管、支气管,甚至进入到肺泡和血液中,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研究发现PM2.5与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关[1-2],累及血液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还可造成生殖细胞的生殖毒性,增加癌症的发生率[3]等,每年世界各地将近320万人因PM2.5过早死亡[4],严重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居住环境。2012年中国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该新标准增加了PM2.5和O38 h浓度限值检测指标,这是中国第一次将PM2.5纳入空气质量标准,开启了中国PM2.5监测管理的新时代。目前针对PM2.5的研究已是全球热门研究,本文拟对PM2.5来源、理化性质、主要致病机制以及与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关系及影响的研究现况做一综述。

    作者:李文香;黄凯清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关于发病的几个指标

    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发病率=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同时期暴露人口数×1000‰。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标准剂量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脾栓塞术后丙肝肝硬化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前,我国约有4000万HCV感染者,疾病进展可发展到肝硬化,继而出现肝功能失代偿[1]。失代偿期丙肝肝硬化患者因并发脾功能亢进,导致白细胞,血小板下降,达不到干扰素治疗要求。本研究对18例丙肝肝硬化并发脾功能亢进患者行部分脾栓塞术(PSE),术后给予标准剂量干扰素、利巴韦林治疗,观察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

    作者:郝锐;郑雪松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miRNAs与细胞衰老相关信号路径的研究进展

    衰老被认为是细胞、组织及机体的老化,其特点是不可逆转的生长停滞,细胞形态、功能和行为发生变化。小分子核糖核酸(microRNAs, miRNAs),是一类研究多的小的非编码RNAs,它可以通过对基因表达的转录后调控,在许多生物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的证据表明,miRNA参与细胞衰老的复杂网络,可能对细胞衰老起到一定的作用。在这里,我们将就miRNAs对细胞衰老的生物过程及信号路径的影响予以综述,期望能够通过对miRNAs的干预,起到延缓衰老、治疗衰老相关疾病的作用。

    作者:鄢梦竹;李书国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请选用规范医学名词

    自1985年正式成立了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后,先后公布了多批医学名词,但不少作者在来稿中仍采用已淘汰的旧名。请作者在投稿时注意选用正名。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动脉僵硬度测定在心血管及相关疾病中的应用新进展

    动脉僵硬度描述了动脉在血压变化时扩张或收缩能力的减退。描述血管僵硬度的指标包括顺应性(compliance, C)和扩张性(distensibility, D)。顺应性是指血管管腔体积的变化(δV)随血压的变化(δP)而变化的能力(C=δV/δP),弹性血管中,血管口径及顺应性均随所受压力的变化而变化,但是顺应性也与原始血管口径相关因为较小的口径减小动脉顺应性。血管的扩张性(Distensibility, D)与血管的初口径相关,(D=δV/δP*V)因此,扩张性与血管床的僵硬度关系更加密切。下降的血管顺应性及扩张性的结果是加快的脉搏波传导速度(PWV)。

    作者:马永盛;陈国华;刘传亮;王晓筱;庞靖林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COPD患者合并肺部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临床特点及耐药分析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成为COPD患者院内感染的重要致病菌。本研究收集了2012年1-12月的42例COPD合并肺部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细菌耐药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尹琴;张继先;夏玲;李松明 刊期: 2014年第20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