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对早孕期胎儿肢体畸形的诊断价值

王琳;程晓玲;曹晓焱;王小倩;孙志伟;张嘉杰;温伊莉

关键词:超声筛查, 早孕期, 胎儿畸形, 肢体畸形, 现报告如下, 早期发现, 家庭生活, 患儿, 负面影响, 补救措施, 新生儿, 发生率, 孕妇, 随访, 病例
摘要:肢体畸形在新生儿中的发生率约为6/10000[1],严重畸形患儿的出生,将对患儿自身和家庭生活带来严重负面影响。如何早期发现胎儿畸形,以便尽可能的早期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目前报道较少。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对8476例孕11~14周的孕妇进行胎儿肢体畸形超声筛查,并对所有病例进行了跟踪随访。现报告如下。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对早孕期胎儿肢体畸形的诊断价值

    肢体畸形在新生儿中的发生率约为6/10000[1],严重畸形患儿的出生,将对患儿自身和家庭生活带来严重负面影响。如何早期发现胎儿畸形,以便尽可能的早期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目前报道较少。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对8476例孕11~14周的孕妇进行胎儿肢体畸形超声筛查,并对所有病例进行了跟踪随访。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琳;程晓玲;曹晓焱;王小倩;孙志伟;张嘉杰;温伊莉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请选用规范医学名词

    自1985年正式成立了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后,先后公布了多批医学名词,但不少作者在来稿中仍采用已淘汰的旧名。请作者在投稿时注意选用正名。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老年患者细胞色素P4502C19基因多态性与兰索拉唑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的关系

    目的:研究老年患者P4502C19基因多态性与以兰索拉唑为基础的三联1周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125例诊断为幽门螺杆菌阳性的老年患者,同时选择105例年轻的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为对照组,给予以兰索拉唑为基础的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运用AS-PCR方法检测cyp2C19的基因型,根据等位基因功能的缺失,分析CYP2C19基因型与幽门螺杆菌的除菌效果的关系。结果:在这125例老年患者中,检测到纯合子快代谢型,杂合子快代谢型以及慢代谢型,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分别为85.29%,76%,89.39%。三者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根除率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以兰索拉唑为基础的三联疗法HP的根除率无相关性。

    作者:徐俊丽;方瑜洁;刘永国;张明丽;吴松笛;崔亚丽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斧状皮瓣转移修复联合药物注射治疗慢性增生性瘢痕溃疡

    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在整形外科工作中是较为常见的疾病,患者常自觉痒痛,因局部摩擦、压迫或气候变化等因素也可产生刺痒或刺痛感。因外伤、感染后极易引起瘢痕表面破溃,继而形成瘢痕溃疡造成经久不愈。单纯手术切除极易造成术后复发,为选择一种简单实用的治疗方法,我们就此进行探讨。自2010年以来,利用斧状皮瓣转移修复体表增生性瘢痕溃疡切除所致皮肤组织缺损,并于术前术后联合局部切口瘢痕药物注射治疗瘢痕溃疡11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永柏;颜培娥;常娜;李为军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新医疗形势下三级医院医疗质量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需求不断提高。医疗纠纷明显增加以及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医疗质量管理成为医院管理的核心问题。三级医院,作为全国高级别的医疗、护理、教学、科研能力的医疗预防中心,在新的医疗形势下收到巨大的冲击。医院管理者只有清楚认识医疗质量管理问题及形势,探索适合的发展模式,方能把握医院发展方向,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李礼安;杨洁;张武军;陈虹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生长抑素阻断瘦素诱导肝星状细胞增殖及基质分泌的分子机制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SS)与酪氨酸蛋白酶1B(PTP1B)对瘦素诱导肝星状细胞(HSC)的增殖和基质蛋白分泌以及对JAK2/STAT3通路的影响。方法:运用MTT法检测各浓度SS对瘦素致激活的HSC细胞增殖的影响;实验分为对照组、瘦素组、瘦素+低浓度SS组、瘦素+高浓度SS组,运用RT-PCR、Western blot、ELISA法分别检测各组PTP1B、TIMP-1、I型胶原蛋白和mRNA以及JAK2/STAT3磷酸化程度。结果:生长抑素可抑制瘦素致HSC增殖;生长抑素可提高HSC内PTP1B的表达,高剂量生长抑素较低剂量提高明显;并减少TIMP-1mRNA、I型胶原mRNA和蛋白的表达,下调JAK2/STAT3蛋白的磷酸化,同时高剂量生长抑素较之低剂量降低明显。结论:生长抑素能上调瘦素作用下HSC内PTP1B的表达,降低JAK2/STAT3磷酸化,抑制其增殖,减少肝纤维化因子的分泌。

    作者:牛森森;张超;李方跃;李望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下肢恶性神经鞘瘤1例

    患者女,71岁。发现左大腿后侧肿物8个月。缘于2012年10月发现左大腿后侧有一约3cm×4cm肿物,未行进一步治疗,现患者发现肿物逐渐长大,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专科查体:左大腿后侧可触及一15 cm ×10 cm囊性肿物,触痛,质硬、活动度差,皮肤感觉及末梢血运正常。CT检查:左侧股骨中段后方可见软组织肿块影,大小约为9.9 cm ×9.7 cm ×15.4 cm,边界清晰,内密度欠均匀,可见斑片状高密度影及低密度影,肿块与周围组织分界较清晰,推挤邻近肌肉(大收肌、股二头肌、半膜肌及半腱肌),股骨形态密度未见异常(图1)。 CT诊断:左侧股骨中段后方肿块,恶性肿瘤可能性大。住院手术见:见左大腿后侧肌肉及间隙有一大小约15cm×10cm×7cm 囊实性肿物,部分包膜存在,肿物生长侵蚀、破坏周围软组织,肿物实质类鱼肉状,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内有淡黄色果冻样液体,坐骨神经及后侧血管包裹粘连受压水肿严重。术后病理诊断:(左大腿后侧)梭形细胞恶性肿瘤,结合免疫组化及HE切片考虑为恶性神经鞘瘤。

    作者:王美苓;石冬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低白蛋白血症对脓毒症患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和预后的预测作用

    目的:评价低白蛋白血症对脓毒症患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和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以302例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并明确诊断脓毒症的患者为观察对象,按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分为极低蛋白组、低蛋白组和正常蛋白组。收集全部患者诊断脓毒症即刻的血清白蛋白值、一般临床特征、ARDS发病率及28 d预后等相关资料,比较其差异性,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评价血清白蛋白水平与脓毒症合并ARDS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极低蛋白组与低蛋白组患者APACHEⅡ评分、血乳酸水平、ARDS发病率均明显高于正常蛋白组(P<0.05),3组间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合并ARDS的患者中,极低蛋白组与低蛋白组28d病死率明显高于正常蛋白组(P<0.05);以血清白蛋白水平<25 g/L作为ARDS患者死亡预测的界点,敏感性为63%,特异性为86%。结论:低白蛋白血症与脓毒症患者ARDS的发生有关,并可以预测脓毒症合并ARDS患者的预后。

    作者:刘壮;段美丽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B型尿钠肽对急性呼吸困难鉴别诊断的价值

    呼吸困难是常见的非特异性症状,心力衰竭、哮喘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均可引起,病因不同者治疗原则差别很大,寻求一种快速、简易的鉴别诊断方法对其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血中B型尿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BNP)主要由左心室分泌,与左心室功能障碍密切相关[1]。本研究旨在探讨BNP在急性心源性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鉴别诊断的价值,为其应用提供更多理论依据。

    作者:黄影兰;陈文智;幸日坤;唐光大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在评价不同透析方式对尿毒症患者股动脉弹性功能影响的应用价值

    目的: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不同透析方式对尿毒症患者股动脉弹性功能的影响。方法:81例尿毒症患者分为腹膜透析组42例,血液透析组39例;另有正常对照组31例,实验对照组(未透析组)30例。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检测全部病患股总动脉各项弹性参数,包括内-中膜厚度(IMT)、收缩期内径(Ds)、舒张期内径(Dd)及二者之差(△D)、僵硬度(β)、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顺应性(AC)、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增大指数(AI)。结果:透析组β,Ep, PWVβ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AC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 <0.05);血透组β、Ep高于未透析组,腹透组β、Ep低于未透析组(P <0.05);血透组β、Ep及PWVβ明显高于腹透组(P<0.05),A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血管僵硬度与年龄、透析时间、IMT、脉压差、Dd等影响因素呈正相关性,与△D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股动脉内皮功能受损早于形态学改变,血液透析造成血管内膜损伤程度相对更重,血管弹性功能的降低与年龄增长、透析时间延长、脉压差增大等因素相关。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能够对尿毒症患者外周动脉内皮功能障碍提供量化依据,对于协助临床早期干预治疗具有一定意义,但检测中需注意影响其测值偏倚的干扰因素。

    作者:魏炜;尹益民;谭峰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高迁移率族蛋白B1结合高级糖基化终产物受体可增加人支气管上皮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1)设置HMGB1不同浓度(0、100、500、2000 ng/mL)组;(2)设置高级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拮抗组:对照,HMGB12000 ng/mL,anti-RAGE,anti-RAGE+HMGB1。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16HBETNF-αmRNA的表达,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TNF-α的浓度,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RAGE蛋白表达。结果:(1)16HBETNF-α的表达随HMGB1浓度的增大而增加;(2)16HBE的RAGE蛋白表达随HMGB1浓度的增大而增加;(3)相对于HMGB12000 ng/mL刺激组,anti-RAGE+HMGB1组TNF-α表达明显减少。结论:HMGB1通过结合RAGE受体可以浓度依赖形式增加16HBETNF-α的表达。

    作者:梁悦;侯长春;黄宏;邬丽红;陈一强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喷他佐辛在健忘镇痛慢诱导麻醉中对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喷他佐辛对健忘镇痛慢诱导麻醉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择期全麻腹部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芬太尼组(F,n=20)、喷他佐辛组(P,n=20)。两组患者均静注咪达唑仑0.03 mg/kg,随后分别静注芬太尼2μg/kg,喷他佐辛0.8 mg/kg。给药5 min后环甲膜穿刺注入1%丁卡因注射液2 mL行喉部表面麻醉,喉麻3 min时在直视下行气管内插管。记录患者T0、T1、T2、T3、T4、T5、T6各时刻的HR(心率)、SBP(收缩压)、DBP(舒张压)、SpO2(血氧饱和度)、BIS(脑电双频指数);并记录各时刻的镇静程度。结果:两种药物都能有效的抑制穿刺及插管时血压、心率等应激反应,但喷他佐辛组在慢诱导麻醉插管过程中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明显优于芬太尼组。结论:0.8 mg/kg喷他佐辛用于健忘镇痛慢诱导麻醉中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应激反应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李国利;王暐;刘薇;滕金亮;李福龙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姓名的汉语拼音及其大小写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血浆置换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高脂血症患者纳入本研究,使用血细胞分离机进行血浆置换术,并继续给予口服降脂药物治疗,术前及术后第2天检测患者血液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结果:血浆置换术后重度高TG血症患者的TG平均降幅(74.78%)显著高于中度高TG血症患者(54.85%)(P<0.001);重度高TC血症患者的TC平均降幅(52.30%)显著高于中度高TC血症患者(35.28%)(P<0.001);去除量与总血容量(TBV)比值≥40%患者的TG平均降幅(74.47%)及TC平均降幅(44.73%)分别高于去除量与TBV比值<40%患者的TG平均降幅(65.14%)及TC平均降幅(39.66%)(P<0.05)。所有患者均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血浆置换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好。

    作者:丁胜;赵湜;王中京;张旭艳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胎儿胼胝体部分性缺失及发育不良横切面特征声像分析

    目的:总结胼胝体部分性缺失及发育不良胎儿产前二维超声常规横切面特征声像,为产前超声诊断部分性胼胝体缺失提供线索。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至今经MRI或大体病理确诊的单纯性胼胝体部分性缺失病例产前常规二维横切面声像图中透明隔间腔缺失、侧脑室异常及第三脑室上抬发生率,追踪预后及染色体结果。结果:经MRI或大体病理证实单纯性胼胝体部分性缺失病例10例。9例为部分性胼胝体缺失,1例为胼胝体发育不良。透明隔间腔缺失率20%,侧脑室异常发生率60%,第三脑室上抬发生率80%。8例终止妊娠,2例出生:1例随访至2岁,生长发育无异常;1例3岁,随访至今,生长发育均落后于同龄儿童。6例行染色体检查,结果均正常。结论:以二维超声横切面间接征象作为胼胝体部分性缺失的产前诊断线索是可行的。胼胝体部分性缺失胎儿特征声像发生率与完全性胼胝体缺失胎儿不同,其侧脑室及第三脑室异常发生率较透明隔间腔缺失率高。单纯性胼胝体部分性缺失胎儿染色体结果正常,预后未知。

    作者:蔡丹蕾;李丽娟;汪南;吴丽红;杜柳;谢红宁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PNPLA3基因I148M多态性与肝脏疾病炎症发展相关性研究

    PNPLA3(patatin-like phospholipase domain-containing 3)是由481个氨基酸组成的脂肪滋养蛋白(adiponutrin),属于patatin样磷脂酶域(PNPLA)家族,此家族主要具有磷脂酶/酰基转移酶活性。研究发现PNPLA3具有脂肪水解和脂肪合成功能,且更多地参与了体内的脂肪合成[1]。

    作者:耿宁;辛永宁;姜曼;宣世英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降钙素原在诊断社区获得性肺炎和指导抗生素应用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诊断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和指导抗生素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住我院呼吸科的CAP患者296例,同期收住的其他患者221例,比较PCT在CAP和非CAP患者之间、老年和非老年CAP之间的差异,作ROC曲线,运用大约登指数法确定PCT诊断CAP的佳临界值及相应的灵敏度(SEN)和特异度(SPE)。结果:CAP患者PCT显著高于非CAP患者(P<0.05)。 PCT诊断CAP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是0.67,佳临界值是0.055 ng/mL,对应的SEN和SPE分别是0.55和0.77。老年CAP患者PCT水平低于非老年CAP患者。 PCT诊断老年CAP的AUC是0.63,佳临界值是0.55 ng/mL,对应的SEN和SPE分别是0.53和0.73。 PCT诊断非老年CAP的AUC是0.73,佳临界值是0.085 ng/mL,对应的SEN和SPE分别是0.53和0.90。 PCT指导抗生素应用与临床结合影像学指导抗生素应用比较疗程更短(P<0.05),而疾病复发率无差异(P>0.05)。结论:PCT在诊断CAP和指导抗生素应用中具有较高价值。

    作者:史家欣;李家树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一氧化氮吸入对脓毒症幼猪血流动力学和氧合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脓毒症幼猪吸入一氧化氮(N0)后心脏指数(CI)与氧合指数的变化。方法:静脉注入革兰氏阴性杆菌内毒素(LPS)诱导脓毒症幼猪模型。随机分为两组:NO组(n=8)为脓毒症模型建立后,在容量控制通气基础上持续吸入80 ppmNO 30 min;对照组(n=4)为脓毒症模型建立后单纯容量控制通气,观察30 min以确定模型的稳定性并与NO组比较。利用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0)技术和动脉血气分析,测定各组血流动力学参数和肺气体交换。结果:静脉注射内毒素能够诱导稳定的脓毒症幼猪模型。该模型血气分析指标pH、HCO3-、股动脉血氧分压(PaO2)、平均动脉压(MAP)及心脏指数(CI)均较基础值明显降低(P<0.01)。NO组PaO2及CI均较吸入前和同时点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NO组及对照组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全心舒张末容积指数(GEDI)及胸腔内血容积指数(ITBI)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吸入NO气体可以改善脓毒症幼猪的心功能及氧合功能。

    作者:龙鼎;喻莉;武晓灵;胡波;项辉;许涛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弥散加权成像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的评价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评价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中的价值。方法:选择60例经病理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并首次接受化疗的患者,其中伴有纵隔或肺门淋巴结肿大38例,在治疗前1周内、治疗1周期和治疗2周期3个时间点进行MRI-DWI扫描,并测量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根据治疗3个月后肿块大径改变将病例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化疗前、后有效组和无效组ADC值变化率的差异;化疗前后3次ADC值的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两组化疗后ADC值的变化率与肿瘤缩小率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结果:肺癌肿块ADC值低于肺门及纵隔淋巴结ADC值,治疗后肿块和淋巴结ADC值上升,两者对化疗的反应无明显差异;治疗1周期后肿块及淋巴结有效组和无效组的ADC值变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肺癌肿块和纵隔肺门淋巴结的ADC变化监测化疗疗效的敏感性分别为90.9%、77.8%,特异性分别为63.4%、66.7%;化疗前后ADC值增大率与肿瘤缩小率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DWI在评价肺癌疗效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ADC值的变化可监测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的早期疗效。

    作者:贺小平;苗重昌;王德华;卞光军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请作者重视参考文献的准确性及正确的著录格式

    有关中文科技期刊参考文献(尤其是外文参考文献)错误存在的严重程度,已引起我国有关专家及编辑人员的高度重视。本刊不少来稿中参考文献著录不仅格式不对,且作者姓名、杂志名、卷、期号均经常出错,为此,本刊编辑人员常需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对参考文献进行核对及修改,但由于编辑人力有限,难以逐条核对全部参考文献。本刊多次要求作者注意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尤其是参考文献的准确性,不要转引作者没有亲自阅读过的参考文献(因为这些参考文献本身可能存在错误),但未完全引起广大作者的重视,个别作者甚至随意编造参考文献的期号。参考文献是作者提供给其他读者的文献来源依据,其出错会误导读者,浪费别人的时间和精力。希望广大作者在投稿前本着对自己对别人负责及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认真核对并按照本刊规定(参照本刊每年第一期的投稿须知)著录参考文献。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20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