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实用医学杂志》编辑部作者校对稿校对注意事项

本刊编辑部

关键词:实用医学杂志, 作者校对
摘要: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兔坐骨神经牵拉损伤与修复的纤维束示踪成像与病理对照分析

    目的:制作兔坐骨神经急性牵拉伤可逆损伤模型,探讨纤维示踪成像(DTT)评价坐骨神经急性牵拉伤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选取32只新西兰白兔,牵拉右侧坐骨神经建立退变与修复模型;左后肢为假手术侧。于术后1、3 d及1、2、3、4、6、8周行MR扩散张量成像并行纤维示综,测量神经纤维束长度及平均神经纤维密度指数。MRI检查完毕,于各时间点取1只兔坐骨神经行病理检查。结果:坐骨神经牵拉伤术后1 d~2周损伤侧纤维束长度与假手术侧有明显差异(P<0.05);3~8周损伤侧坐骨神经纤维束长度与假手术侧无明显差异。术后1 d~8周损伤侧平均神经纤维密度指数与假手术侧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牵拉伤后1 d牵拉段可见较多髓鞘扭曲,3 d牵拉段轴索明显崩解。2周神经退变与再生并存,8周神经纤维再生基本成熟。结论:神经纤维束长度及平均神经纤维密度指数~时间曲线与病理学的变化趋势相一致,可作为评价神经损伤退变及再生的补充手段。

    作者:邹乔;李新春;侯仲军;陈镜聪;万齐;孙翀鹏;周嘉璇;何建勋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胸部DR在肺炎诊断中的价值比较及肺炎声像特征

    目的: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胸部DR诊断肺炎的价值,了解肺炎声像特征。方法:纳入48例疑似肺炎病例作为研究对象,以16排螺旋CT为影像学金标准,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胸部 DR 诊断肺炎的评价指标,并总结肺炎病灶声像。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肺炎的灵敏度为90.5%、特异度为66.7%,胸部DR诊断肺炎的灵敏度为95.2%、特异度为50.0%。二者灵敏度和特异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灵敏度χ2=0.72,P>0.05;特异度χ2=0,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胸部DR诊断肺炎的观察一致率(Po)为85.4%,机遇一致率(Pc)为68.2%,观察一致率>机遇一致率,Kappa 值为0.54。38例肺炎共41个病灶,其中35个病灶表现为实变,呈低回声或等回声,6个病灶表现为B线,为垂直于胸膜的放射状强回声。34个病灶合并少量胸膜腔积液。结论:肺炎声像有一定特征,可为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胸部DR诊断肺炎的水平相当,诊断一致率较高且证实肺炎的能力较强,可考虑应用于临床部分患者,有助于减少其辐射暴露。

    作者:戴九龙;柳建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本刊对如何鉴定重复发表论文的声明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薄层CT扫描及三维重建在诊断视神经管骨折中的应用

    常规 CT 扫描诊断视神经管骨折比较困难,容易漏诊,我们2009年2月至2012年12月间对42例颅脑损伤合并视神经损伤患者进行视神经管薄层 CT 扫描及图像重建,探讨其在视神经管骨折诊断中应用,报告如下。

    作者:陈汉民;陈少伟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排卵颗粒联合克罗米芬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中药促排卵颗粒联合克罗米芬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1例排卵障碍患者分为中药组42例,克罗米芬(CC)组53例,中药+CC组76例。超声观察患者子宫内膜、卵泡发育和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测定用药前后E2、LH、P值,并随访患者妊娠情况。结果:中药+CC组和CC组的排卵率高于中药组(P<0.05);中药+CC组妊娠率高于中药组和CC组(P<0.05)。中药+CC组和中药组的子宫内膜厚度及A型内膜率高于CC组(P<0.05)。治疗后HCG日3组PI值比较,中药+CC组和中药组低于CC组(P<0.05)。3组的E2值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中药+CC组及CC组的E2、LH治疗前后的差值明显高于中药组(P<0.05);排卵后7 d中药+CC组和中药组的P值治疗前后的差值高于CC组(P<0.05)。结论:中药与克罗米芬联用可以促进卵泡的发育,改善 CC 的抗雌激素作用,调节子宫内膜血流及内分泌,提高排卵率,降低流产率,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优于单独使用CC和中药治疗。

    作者:高善霞;刘玉才;伊西娟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宁夏地区巨细胞病毒感染婴儿听力筛查及药物干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对婴儿听力的影响及治疗后的转归。方法:选择87例 CMV感染婴儿,给予更昔洛韦抗病毒为主的综合治疗。治疗前常规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对BAEP异常的患儿进行多因素分析,并在治疗后3个月复查BAEP。结果:BAEP异常者35例(占40.2%),其中双耳异常14例(16.1%),单耳异常21例(24.1%)。BAEP异常表现以Ⅰ波、Ⅲ波波形分化差为主要特点,其次为Ⅰ波、Ⅲ波、Ⅴ波潜伏期延长。对BAEP异常的相关因素分析显示:月龄与BAEP异常呈负相关关系(r=-0.324, P<0.05);性别与 BAEP 结果行字2检验(字2=5.131,P<0.05),提示男患儿多于女患儿;黄疸指数与 BAEP异常无相关性;BAEP异常婴儿CMV-DNA载量高于BAEP正常婴儿(字2=17.57,P<0.05)。随访结果:35例听力异常患儿中32例复查BAEP ,治愈17例,有效12例,无效3例。结论:CMV 感染可引起婴儿不同程度的听力受损, BAEP有助于早期发现,并应给予早期干预。

    作者:梁丽俊;李文静;白华;田玲玲;孙海峰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高血压病患者外周血Toll样受体-4及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LR4)及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在高血压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高血压患者35例和健康人20例,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所有被研究者外周血TLR4的表达水平,用ELISA法检测CTLA-4的表达情况。结果:高血压患者的外周血TLR4表达率为(8.63±1.16)%,显著高于对照组(5.27±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16,P<0.05);高血压患者的外周血 CTLA-4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高血压患者 CTLA-4阳性率与 TC、LDL-C 呈正相关(P <0.05);TLR4与CTLA-4值呈正相关(r=0.886,P<0.05)。结论:TLR4及CTLA-4在高血压患者中高表达,与高血压的发生有关。

    作者:陈思;周忠;景胜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2014年《实用医学杂志》协办单位及理事名单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InterTAN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多因素对于InterTAN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的影响,为其合理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4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115例。回顾期间的5个相关影响因素:致病原因、年龄、骨折类型、手术时机、术后康复。采用Harris评分及患者满意度评价术后疗效。首先进行单因素分析。计数资料、等级分组资料采用χ2检验,将单因素分析后P<0.05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随访6~36个月[平均(12.2±4.6)个月]。末次Harris功能评分:52~98分,平均(73.6±10.4)分,依据评判标准结果:优72例,良28例,一般15例,差0例,优良率86.95%。单因素分析,术后疗效不受年龄、致病原因影响。 Logistic 回归分析:骨折类型系数值=-1.508,P=0.003;手术时机系数值=-1.419,P=0.009;术后康复系数值1.351,P=0.000。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使用InterTAN治疗,临床疗效满意。建议尽早行手术治疗,并进行术后康复锻炼。

    作者:高冲;徐静;宫福良;李杰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载ADM-PLGA微球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支架修复兔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载阿霉素(ADM)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纳米微球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支架(ADM-PLGA-NHAC)对兔股骨髁骨缺损修复的影响,为骨肉瘤切除术后的重建提供新策略。方法:21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3组制作股骨髁骨缺损模型,A 组骨缺损旷置,B 组植入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支架(NHAC),C组植入ADM-PLGA-NHAC。术后第12周末处死动物取材,进行组织学、X 线检查及Micro-CT3维重建观察,对各组标本的骨缺损区域进行X线评分及BMD值比较。结果:术后影像学检查示B、C两组骨缺损修复程度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组织学检查,B、C两组植入材料广泛降解,均出现大量新生骨,而A组仅可见少量散在新生骨。结论:载ADM-PLGA微球的NHAC复合多孔支架具有良好的骨缺损修复能力,是一种理想的骨肿瘤术后重建材料。

    作者:荣子杰;杨联军;张赞杰;伍国峰;张西兵;王健;朱立新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阿托伐他汀钙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瘦素的影响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方法:60位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钙组及安慰剂组,分别予阿托伐他汀钙及安慰剂治疗3个月,观察阿托伐他汀钙对血清瘦素、C反应蛋白、转铁蛋白、白蛋白及血脂的影响。结果: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后,阿托伐他汀钙组血清瘦素、C 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显著降低(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升高(P<0.01)。阿托伐他汀钙对于转铁蛋白、白蛋白没有影响。安慰剂组上述参数无明显变化。结论:对瘦素的抑制作用证明阿托伐他汀钙对2型糖尿病肾病具有降血脂以外的益处。

    作者:万青松;谢红萍;杨波;欧继红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软骨样脂肪瘤影像学表现1例

    患者,女,16岁。自述6 d 前无意中发现左侧腰部脊柱旁有约拳头大小包块,久坐左下肢有麻木、抽筋感。检查示左侧腰背部脊柱旁触及一约10 cm ×10 cm 大小包块,质硬,边界不清,压痛,活动度差,无波动感,表面皮肤颜色正常,无溃破,听诊无血管杂音。双下肢肌力5级,膝腱反射(+),跟腱反射(-),Babinski征(-),足趾感觉、运动可,末梢循环可,髋关节活动可,托马斯征(-)。手术中见腰4、5骶1左侧椎板外肿块,大小约15 cm ×10 cm ,形态不规则,质硬,远端局部呈囊性,边界尚清楚,完整切除肿块。

    作者:宋浩;刘琳;谭光喜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可溶性B7-H3在早期预测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sB7-H3(可溶性B7-H3)对早期判断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AP患者75例(轻度MAP 30例、中度MSAP 20例、重度SAP 25例),对照组为健康(HC)组20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腹痛开始24 h血浆sB7-H3值,评价与胰腺炎严重程度关联性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及与临床检测指标相关性分析。结果:腹痛24 h 血浆sB7-H3值,AP组显著高于对照组(t=3.925, P=0.0002),MAP 组与 HC 相相比差异没有显著性,MSAP 组和 SAP 组均显著高于 HC 组(P<0.05和 P<0.01)和MAP组(P<0.05和P<0.01);SAP组显著高于MSAP组(P<0.01)。 sB7-H3与 LDH、hs-CRP、WBC 呈线性正相关,与ALB、Ca(S)呈线性负相关(均 P<0.05);sB7-H3对判断中度以上胰腺炎敏感度为88.9%,特异度为83.3%,判断SAP的敏感度为96%,特异度96%。结论:sB7-H3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早期判断有重要临床价值,同时有很高的敏感度、特异度,与临床判断严重程度指标呈线性相关。

    作者:黄坚;张光波;何广胜;沈佳庆;孔小明;沈月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危重症患儿胃肠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本研究通过回顾性调查研究,找出危重症患儿胃肠功能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探明预防胃肠功能障碍的措施。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PICU住院的危重症患儿,对胃肠功能障碍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828例中发生胃肠功能障碍的患儿766例,抗生素、循环不良及卧床时间是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的前三位因素。卧床时间与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呈正相关,卧床3、7、14 d以上发生率分别为30.3%、62.0%、90.0%(P<0.05);使用广谱抗生素的患儿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为52.2%,未使用抗生素的患儿发生率为32.8%,未使用抗生素组患儿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广谱抗生素组(P<0.05);其中使用红霉素的患儿发生率为32.1%,与未使用抗生素组患儿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抗生素使用、循环障碍及卧床时间是危重症患儿胃肠功能障碍的主要危险因素;红霉素可能对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有预防作用。

    作者:刘军;代东伶;蔡华波;曾祥士;周少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胸腔镜入路与胸骨劈开入路行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VATS)下经右胸或左胸入路和经续贯双侧胸腔 VATS 入路及胸骨劈开切口入路三种不同手术径路行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症的优缺点。方法:回顾2008年7月至2014年1月我院65例(VATS 经右胸或左胸入路32例,经续贯双侧胸腔 VATS 入路12例,胸骨劈开入路21例)行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三种不同手术路径各组患者的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及重症肌无力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VATS经右胸或左胸入路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经续贯双侧胸腔VATS入路组及胸骨劈开入路组(P<0.05)。三组中术后并发症及重症肌无力缓解情况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扩大切除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有效手段。VATS经右胸或左胸入路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安全可行、效果良好,并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与传统胸骨劈开及经续贯双侧胸腔 VATS 入路行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比较,远期疗效无明显差异。

    作者:罗志强;黄健;梁宇强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本刊优秀作者可升格为审稿专家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NF-κB与甲状腺癌的研究进展

    核因子-KappaB(NF-κB)是一种重要的核转录因子,它参与细胞内的信号转导、炎症反应、细胞生长发育、细胞凋亡等多种生物学功能,而调控异常会引起炎症、自身免疫及肿瘤等疾病的发生。目前,国内外研究发现,在乳腺癌、胰腺癌、白血病、甲状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中[1-4],NF-κB 的活性明显增高。甲状腺癌是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死亡率逐年增高,其发病与癌基因的激活、细胞增殖和凋亡、侵袭和转移有关,因此,探索分子靶向治疗对其治疗有重要意义[5]。本文就 NF-κB的特性及与甲状腺癌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后续甲状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宋玉玲(综述);刘长梅(审校)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血清及胎盘中PLGF、sEng的表达与早发型子痫前期的研究

    早发型子痫前期是指发生在孕34周以前的子痫前期[1],发病早,进展迅速,严重威胁着母婴的安全[2]。由于其病理生理改变早于临床症状发生,因此,如能够寻找一种早期预测子痫前期的方法,先于临床症状而进行有效干预,将对子痫前期患者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研究表明,胎盘缺血、血管内皮损伤与早发型子痫前期密切相关[3]。本文通过检测胎盘生长因子(PLGF)和可溶性内皮因子(sEng)水平在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中的变化及相关性,探讨两者与早发型子痫前期孕妇发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作者:杨丽萍;侯俊德;冯海芹;申自玮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LPS刺激BV2小胶质细胞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LPS诱导BV2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贴壁分离法分离、纯化大鼠MSCs,BV2小胶质细胞进行常规培养传代。实验分为 PBS 对照组(A 组)、PBS 联合MSCs处理组(B组)、LPS 刺激组(C组)、LPS 联合MSCs干预组(D组)。 BV2小胶质细胞接种于6孔板中培养过夜后,按上述实验分组处理,24 h后收集各组培养上清液用于后续实验检测。显微镜下观察BV2小胶质细胞形态变化,Griess法检测NO浓度,ELISA法检测TNF-α、IL-1β的含量。结果:MSCs可以改善活化小胶质细胞的细胞形态;C组中LPS诱导小胶质细胞活化后,培养上清NO、IL-1β、TNF-α的含量明显上升(P<0.05);D组中予MSCs处理后NO、IL-β、TNF-α释放显著减少(P<0.05)。结论:MSCs明显降低活化小胶质细胞炎症因子的释放,其可能是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本研究中MSCs通过非直接接触的方式作用于小胶质细胞,推测没有进入脑内的MSCs对活化小胶质细胞亦有抑制作用。

    作者:周小琳;罗向阳;何展文;李栋方;李平甘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16层螺旋CT横截面与多平面影像重建在肿瘤细胞侵犯颈部血管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影像学检查在肿瘤细胞侵犯颈部血管的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74例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的16层螺旋CT横截面与多平面影像重建的图像资料,手术切除肿物的经病理检查记录其是否侵犯颈部血管。比较以不同角度为诊断标准下的诊断结果与诊断价值。结果:74例患者中共有35例经病理检查结果证实颈部血管受侵,在横截面图像结果方面,肿瘤包绕颈部血管角度越大,颈部血管受侵的比例就越大。在多平面图像重建结果的表现上,肿瘤的大纵径与肿瘤与血管交界平面的长径所形成的角度越大,血管受侵的比例越大。在诊断标准上,联合使用横截面角度≥135°和多平面重建图像角度≥90°为诊断标准能够获得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77.14%,89.74%,83.78%)。结论:联合使用16层螺旋CT横截面与多平面影像重建的资料能够提高对颈部肿瘤是否侵犯颈部血管的诊断价值。

    作者:胡海霞;张永海;王树民;张明;张志进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