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术中单极和双极射频消融治疗心房纤颤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

叶红雨;黄伟钊;吴颖猛;唐渲;徐伟;郑俊猛;梁毅;姜海明

关键词: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 心脏手术, 迷宫手术
摘要:目的:比较单极与双极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术在心脏手术中治疗心房纤颤(房颤)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11年3月共有81例房颤患者于心脏手术同期进行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术治疗房颤,其中58例采用双极消融(双极组),23例采用单极消融(单极组).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窦性心律维持率、手术时间、围术期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等.结果:平均随访(15.1±12.6)个月,两组患者术后窦性心律维持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9);围术期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无显著差异,但双极消融所需时间比单极消融明显较短[(28.1±8.5)minvs(19.7±4.6)min,P<0.01].结论:心脏瓣膜手术中,单极和双极射频消融均为治疗房颤有效、安全的方法,但采用双极消融更方便快捷.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误诊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为三房心1例

    患儿女,99 d,出生后体检发现心脏杂音.外院心脏超声提示:房间隔缺损(AsD),动脉导管未闭,右房增大.考虑年龄较小,未予治疗,建议3个月后复查.期间患儿出汗明显,生长发育落后.3个月后外院复查:先天性心脏病:三房心.遂来我院手术治疗.术前心脏超声第1次检查:(1)右心明显增大.

    作者:茹翱;田新桥;吕夕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原发胰腺淋巴瘤1例

    患者男,50岁,上腹部疼痛20余日,进食后明显,偶伴恶心呕吐,呕吐胃内容物,大小便正常,无发热及盗汗,上腹部CT示:胰头占位.大小约6 cm × 7cm,边界欠清,内部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延迟期轻中度强化,肠系膜上动脉受包绕,拟为胰头癌(图1),胸盆腔CT扫描未见淋巴结肿大,查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作者:曾纪权;郑智;王晓;周绪堂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椎管内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合并退行性腰椎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椎管内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合并退行性腰椎病变(DLSD)的临床疗效.方法:合并DLSD和单纯KOA患者各50例,分为A1、A2和B1、B2组.A1和B1组:先腰部硬膜外注射治疗,再行膝关节治疗;A2和B2组:单纯膝关节治疗.治疗前、治疗后1 d、2个月、6个月进行VAS和Lysholm评分.结果:A1组硬膜外注射治疗效果显著(P<0.001),2个月和6个月后效果仍显著优于A2组(P<0.01).B2组硬膜外注射治疗效果不明显(P>0.05);B1和B2组均对膝关节治疗效果显著(P<0.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椎管内注射治疗可以显著提高KOA合并DLSD的临床疗效.

    作者:黄乐天;和晓峰;刘兵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播散性复发性漏斗部毛囊炎1例

    患者男,15岁.主因胸背部毛囊性丘疹伴痒感2个月就诊.就诊前2个月胸背部无明显诱因出现粟米大丘疹,轻度痒感,未诊治.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病史.体格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情况:前胸、后背见大小一致、均匀分布的粟米大毛囊性丘疹,呈肤色.1~2 mm大小,丘疹中央有毳毛穿出.似鸡皮疙瘩样外观,触之如卵石样感.患者拒绝行病理检查.诊断:播散性复发性漏斗部毛囊炎.因患者惧怕维生素A类药物的副作用,故拒绝治疗.

    作者:周立奉;路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两种方法建立操作通道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比较

    目的:比较B超引导及B超引导+全尿路会师贯通技术建立操作通道行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肾结石的结果,探讨全尿路会师贯通技术建立操作通道行PCNL的优势.方法:2008年10月至2011年10月行PCNL治疗肾结石患者115例,依据穿刺引导方法的不同分为A、B两组.超声引导组61例(A组).男40例,女21例,平均年龄44(22~56)岁,结石位于左侧27例,右侧24例.双侧10例.结石平均大小(3.0±0.6)cm.超声引导+全尿路会师贯通技术组(B组)54例,男34例,女20例,平均年龄39(22~64)岁,结石位于左侧20例,右侧22例,双侧12例,结石平均大小(2.9±0.6)cm.两组通道均扩张通道至24 F,置入22 F工作鞘,20.8 F肾镜,气压弹道及超声碎石取石.比较两组穿刺时间、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取石成功率(无石率+无意义残石率).结果:穿刺时间:A组(10.4±4.2)min,B组(6.2±3.8)min(P<0.05):一次穿刺成功率:A组73.8%(45/61),B组94.4%(51/54)(P<0.05);并发症发生率:A组16.4%(10/61),B组3.7%(2/54);取石成功率:A组80.3%(49/61),B组92.6%(50/54).结论:B超引导+全尿路会师贯通技术建立操作通道行PCNL,可明显提高PCNL手术效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陈雷振;许海峰;闫兵;陈树波;魏俊利;姬东辉;赵海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个性化护理对放化疗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同步放化疗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4例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个性干预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主要给予常规放化疗和护理,个性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心理、饮食、疼痛、并发症和生活护理等个性化护理干预.放化疗结束后采用QOL-C30量表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个性干预组患者总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满意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深受患者及其家属的支持.

    作者:王丽军;王朝娟;宋润珞;董番;杨翠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腹腔镜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治疗效果及操作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对50例乳腺癌Ⅰ、Ⅱ期患者实施了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资料.结果:50例乳腺癌患者中12例行乳房切除.27例行保乳及11例乳房一期重建手术.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平均时间129.42 min(90~180min).切除淋巴结平均每例14.65枚(7~30枚).术后随访平均20.1个月(1~27 个月),50例患者均无肿瘤复发.结论:腹腔镜清扫腋窝淋巴结是可行的,并且具有一定的优势.

    作者:罗云峰;张普生;邓鉴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猩红热合并丘疹性荨麻疹1例

    患儿女,3岁,主因发热、皮疹2 d于2012年4月11日21:00入院.患儿2 d前出现发热,体温高38.4℃,同时出现躯干部位大量细小皮疹,伴瘙痒,无咳嗽、咽痛等症状.于当地诊所应用阿奇霉素、清开灵、先锋霉素类药物治疗2 d,疗效不佳.之后于当地县医院化验血常规:WBC 17.42×109/L、中性细胞比率85.6%、超敏C反应蛋白(hCRP)76 mg/L.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

    作者:左琳琳;李春敬;陈大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恢复期内分泌功能异常的研究

    目的:观察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恢复期患者内分泌异常的发生情况.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长期生存的患者发病后3、6、12个月周围静脉血中各种激素的浓度.分析内分泌异常的发生率及与恢复时间和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在所有40例患者中,3个月时有9例(22.5%)患者出现一种或多种激素异常,6个月时有8例(20.0%)患者出现一种或多种激素异常,12个月时仍有9例(22.5%)患者出现一种或多种激素异常.内分泌功能异常的发生率和恢复时间无明显相关性,但随患者的Hunt分级而变化,分级越高,激素异常发生率越高.结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恢复期内分泌异常有一定的发生率,有必要对恢复期患者进行常规的内分泌激素水平检查,并用于指导治疗.

    作者:徐伟光;殷利明;钟德泉;赵展;王文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快速康复外科防治术后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及机制

    快速康复外科(fast-track surgery,FTS)是指在围手术期应用优化组合的系列措施,以达到患者快速康复的目的.FTS已广泛应用于胃肠手术及其他外科领域,使外科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缩短,预后明显改善.围手术期应激所致的代谢改变及炎症反应可以影响多脏器功能,在患者术后康复进程中起重要作用.而FTS的主要机制就在于减少应激,减轻代谢紊乱,其中控制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核心环节.目前FTS降低IR的作用及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就相关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陈俊勇;程黎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以转氨酶升高首诊的儿童隐匿性肌病临床分析

    目的:拟通过对9例以转氨酶升高首诊的隐匿性肌病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提高临床医生对肌病是转氨酶升高的潜在原因之一的认识,从而早期正确诊断、减少误诊和漏诊.方法:对2007年2月至2011年7月我院9例确诊为肌病的儿童的临床资料和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9例患儿(男4例,女5例)均为入托、入学或因其他疾病体检时偶然发现不明原因血清ALT、AST异常升高而就诊,经肌肉活检证实5例为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1例为Becker型肌营养不良症,1例为肢带型肌营养不良,2例为脂质沉积性肌病.结论:在无其他肝损伤的迹象和症状的情况下,血清转氨酶升高的儿童可能有隐匿性肌肉疾病.早期血清肌酸激酶和肌肉病理检查有助于肌病的早期诊断.

    作者:苏俊彩;李雅静;耿秀超;陈晓青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不同标本分离的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不同标本分离的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美国Microscan Autoscan-4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62株细菌根据标本来源不同分为3组:呼吸道组(51株)、分泌物组(5株)、其他标本组(6株).结果: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布于ICU(40.3%),主要来源于痰液(48.4%).分泌物组、呼吸道组、其他标本组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分别为100.0%、62.7%、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青霉素类、头孢类、氨曲南、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药物、氨基糖苷类、环丙沙星、多黏菌素B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道组对哌拉西林、头孢吡肟、氨曲南、喹诺酮类耐药率>50%.分泌物组对哌拉西林、头孢吡肟、氨曲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喹诺酮类耐药率>50%.其他标本组对哌拉西林耐药率>50%.3组均对多黏菌素B、氨基糖甙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耐药率≤50.0%.泛耐药菌株的分离率为3.2%.结论: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引起重症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呼吸道组和分泌物组细菌多重耐药性严重,临床可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抗菌药物.建议选用氨基糖甙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

    作者:韦柳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老年意识障碍患者院内会诊209例病因分析

    目的:分析神经科院内会诊的老年意识障碍患者的病因特点.方法:统计2010年1-12月所有申请神经科会诊的老年意识障碍病例的一般情况及病因分类.结果:会诊患者总数209例,其中男94例,女115例,年龄55~92岁.急会诊160例(76.6%),普通会诊49例(23.4%);急会诊以急诊科多,普通会诊科室以内科多;病因分类中以系统性疾病继发的各类脑病多,共120例,占57.4%,其次分别为脑血管病27例(12.9%),手术创伤应激24例(11.5%),癫痫13例(6.2%),药物及医源性因素9例(4.3%),中毒6例(2.9%).中枢神经系统感染5例(2.4%),肿瘤脑转移5例(2.4%).结论:病因分类中以各类脑病多见,需要和系统性疾病紧密联系,注意手术科室的应激性脑功能障碍,医源性因素及中毒易忽略.神经科医师会诊时应培养系统观和整体观.

    作者:高萍;强丽娟;张志翔;梅今;曹音;陈卓友;周亚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经骶尾关节奇神经节阻滞治疗会阴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疼痛科常见病,带状疱疹治疗不及时或其他原因可发展为PHN,其主要症状是分布区的剧烈疼痛,多并存痛觉过敏与痛觉异常,病程可达数月至数年.常导致患者生存质量下降,出现焦虑、抑郁,甚至自杀倾向.会阴部PHN还可导致尿失禁、尿潴留等.作为神经痛领域有代表性的疼痛疾病之一的PHN仍然是临床医学面临的挑战[1-]2.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神经阻滞等,我科采用经骶尾关节奇神经节阻滞治疗会阴部PHN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鞠智卿;姜责云;杨晓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远程医疗在慢性创面治疗和护理领域的应用及前景

    物联网(internnet of things)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结合起来,实现物品的远程感知和控制.医学物联网就是将多种传感器嵌入至医疗设备中,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应用于医疗、健康管理、慢性病管理、医疗救助、移动医护服务、老年健康护理等领域,实现各种医学数据的交换和无缝连接,对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状况进行实时动态监控、连续跟踪管理,帮助医护人员精准医疗健康决策,即智能医疗.

    作者:程飚;陈葵;刘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阿托伐他汀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IL-18和MMP-9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白介素-18(IL-18)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研究方法,将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阿托伐他汀20mg/d,连续用药14 d)和普通组(除未用阿托伐他汀外,余治疗同治疗组).药物治疗前及随访2个月后分别检测血清IL-18和MMP-9水平.结果:2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IL-18和MMP-9水平明显降低.治疗组39例患者经口服阿托伐他汀后2个月血清IL-18和MMP-9水平明显低于普通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显著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IL-18和MMP-9水平,可作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新靶点.

    作者:艾民;张清华;颜昌福;夏福纯;周双陆;贺剑;顾定平;付国齐;张宽;江军;李涛;杨景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脐带血溶血三项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O型Rh阳性血产妇脐带血溶血三项(包括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血清游离抗体试验、抗体释放试验)在新生儿ABO溶血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2012年在我院出生的母为O型,子为A或B型的脐带血进行检测.结果:256例中溶血三项阳性率为17.58%(45/256),阳性率在性别间及不同血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脐带血溶血三项检测在新生儿溶血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冯宁;吴海婴;左方财;周光莉;夏敏;任勇;黄春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术中单极和双极射频消融治疗心房纤颤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

    目的:比较单极与双极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术在心脏手术中治疗心房纤颤(房颤)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11年3月共有81例房颤患者于心脏手术同期进行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术治疗房颤,其中58例采用双极消融(双极组),23例采用单极消融(单极组).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窦性心律维持率、手术时间、围术期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等.结果:平均随访(15.1±12.6)个月,两组患者术后窦性心律维持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9);围术期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无显著差异,但双极消融所需时间比单极消融明显较短[(28.1±8.5)minvs(19.7±4.6)min,P<0.01].结论:心脏瓣膜手术中,单极和双极射频消融均为治疗房颤有效、安全的方法,但采用双极消融更方便快捷.

    作者:叶红雨;黄伟钊;吴颖猛;唐渲;徐伟;郑俊猛;梁毅;姜海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性激素水平与女性冠心病及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了解雌激素水平与小于60岁绝经后女性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其与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IB)的相关性,进一步明确其致病机制.方法:选择小于60岁绝经后冠心病患者63例.非冠心病患者53例,调查入选对象年龄、绝经年龄、高血压病史等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同时检测入选受试者生化指标.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1)相比非冠心病组,冠心病组血清雌二醇(E2)水平明显降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E2降低是绝经后女性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2)相比非冠心病组,冠心病组HCY、FIB水平明显升高,经相关分析显示,与E2水平呈负相关.结论:血清E2降低可能通过参与机体代谢调节,影响血管内皮功能,影响机体促炎、纤溶系统及血脂水平,增加绝经后女性冠心痛发病的危险性.

    作者:贾亚丹;杨帆;赵洛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CURB-65评分和SMART-COP评分预测社区获得性肺炎机械通气及预后的研究

    目的:评价CURB-65和SMART-COP评分预测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机械通气及预后的价值.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所有收住院的CAP患者19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CURB-65MEWS、SMART-COP评分,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CURB-65和SMART-COP AUC比较采用Z检验.结果:CURB-65和SMART-COP评分预测患者机械通气的AUC分别为0.907和0.934,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39,P=0.590);预测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871和0.898,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44,P=0.586.结论:CURB-65与SMART-COP评分对CAP患者需要机械通气及预后均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作者:钱骏;徐建如;王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