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

罗云峰;张普生;邓鉴文

关键词:乳腺肿瘤, 腔镜, 腋窝淋巴清扫
摘要:目的:探讨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治疗效果及操作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对50例乳腺癌Ⅰ、Ⅱ期患者实施了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资料.结果:50例乳腺癌患者中12例行乳房切除.27例行保乳及11例乳房一期重建手术.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平均时间129.42 min(90~180min).切除淋巴结平均每例14.65枚(7~30枚).术后随访平均20.1个月(1~27 个月),50例患者均无肿瘤复发.结论:腹腔镜清扫腋窝淋巴结是可行的,并且具有一定的优势.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脂联素改善大鼠肢体缺血预适应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效应

    目的:探讨脂联素(ADP)是否参与肢体缺血预适应对缺血一再灌注损伤(MIRI)大鼠心肌的保护.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均n=10):假手术组(Sham组),左冠脉前降支仅穿线;MIRI组,左前降支断流30 min后再灌注120 min;肢体缺血预适应(LIPC)组,左后肢根部施压5 min后再灌注5 min,反复3次,3 d后同MIRI组.检测各组血清ADP、乳酸脱氢酶(LDH)和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浓度,其中每组6只心肌TTc染色.2只HE染色.结果:MIRI组血清ADP含量较Sham组降低(P<0.05);LIPC组血清ADP含量较MIRI组升高(P<0.05);LIPC组心梗面积比Sham组减小(P<0.05);MIRI组血清LDH及cTnI含量较Sham组增加(P<0.05),LIPC组血清LDH及cTnI含量较MIRI组下降(P<0.05).血清ADP水平与心梗面积、血清LDH及cTnI呈负相关(r1=-0.854;r2=-0.748;r3=-0.743).光镜下MIRI组心肌纤维紊乱而LIPC组损伤表现减轻.结论:ADP在MIRI中起保护作用.LIPC是MIRI心肌的保护性因子,ADP改善LIPC对MIRI的保护作用.

    作者:赵林静;高建芝;腾清蕾;杨保胜;张金盈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经骶尾关节奇神经节阻滞治疗会阴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疼痛科常见病,带状疱疹治疗不及时或其他原因可发展为PHN,其主要症状是分布区的剧烈疼痛,多并存痛觉过敏与痛觉异常,病程可达数月至数年.常导致患者生存质量下降,出现焦虑、抑郁,甚至自杀倾向.会阴部PHN还可导致尿失禁、尿潴留等.作为神经痛领域有代表性的疼痛疾病之一的PHN仍然是临床医学面临的挑战[1-]2.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神经阻滞等,我科采用经骶尾关节奇神经节阻滞治疗会阴部PHN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鞠智卿;姜责云;杨晓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Peel-away鞘结合输尿管肾镜治疗多发性尿道结石

    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笔者采用Peel-away鞘结合输尿管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多发性尿道结石9例.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9例,均为男性,年龄36~63岁,平均47岁.患者因尿潴留、排尿困难、血尿等症状就诊,均经KUB平片、超声、直肠指诊及尿道触诊等证实为多发性尿道结石.结石2~5枚,结石直径0.5~3.0 cm,,平均1.2cm.其中有肾脏及输尿管结石7例、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2例.

    作者:曾四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血尿酸肌酐比值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血尿酸/肌酐比值(UA/Cr)变化,并探讨UA/Cr与OSAS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2月就诊于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心内科夜间打鼾并怀疑有OSAS的住院患者163例,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所有受试者分为非OSAS组(AHI<5次/h)、轻度OSAS组(AHI:5~15次/h)、中度OSAS组(AHI:15~30次/h)、重度OSAS组(AHI>30次/h),对4组间各变量进行比较分析,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可能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4组间UA/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在重度OSAS组明显高于非OSAS组、轻度OSAS组[(5.31±0.91)%vs(4.60±0.93)%,(5.31±0.91)%vs(4.84±1.04)%,均P<0.05];(2)UA/Cr与夜间低血氧饱和度呈负相关关系(β=-0.175,P=0.033),影响大,其次为BMI,与其呈正相关(β=0.165,P=0.044).结论:血UA/Cr可能成为提示OSAS患者组织缺氧情况的敏感指标.

    作者:杨晶晶;郎涛;甘继宏;严丽丽;付勤德;牟晓强;沈倩波;李梦琦;曹淑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左髂静脉受压综合征伴左下肢深静脉血栓43例诊治体会

    髂静脉受压综合征主要是由于右髂总动脉与第五腰椎共同压迫左髂总静脉而引起的左下肢静脉回流障碍的症候群,临床表现为下肢静脉曲张、肿胀,皮肤色素沉着、溃疡等[1-2].此综合征双侧均可发生,但以左侧多见,所以多称为左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即Cockett综合征.下肢静脉回流障碍,静脉内膜继发增生、粘连、狭窄甚至闭塞,致髂静脉回流障碍,故临床上严重者常有血栓形成.目前该类疾病是常见的血管疾病,也是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笔者于2009年10月至2011年12月对我院血管外科43例左髂静脉受压综合征伴左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综合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杰;吴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消退素和保护素:治疗炎性疼痛的新介质

    炎症的消退一直被认为是被动消退的过程,主要是由于炎症信号如白三烯和前列腺素的消退,但近新观点相继提出,认为炎症的消退是一个主动的过程,有一系列独特的脂化学介质参与,进而产生了适当炎症反应.组织保护和回归自身稳态[1]的概念.而炎症引起的疼痛,特别是持续性炎症引起的慢性疼痛.使人们遭受痛苦,同时承受较高的医疗护理和治疗费用.

    作者:杨艳;崔常雷;韩树海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厄他培南静脉注射液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目的:评价厄他培南1 g注射液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开放性试验,入组124例,厄他培南注射液1 g,1次/d静注,疗程7~14 d.记录研究期间出现的任何不适症状与实验室异常结果,评估治疗结束时的临床和细菌学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厄他培南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支气管炎的有效率分别为75.5%(80/106)、81.3%(13/16)、100%(2/2),总有效率为76.6%(95/124),总细菌清除率为90.3%(28/31).试验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4%(3/124).结论:厄他培南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周宇麒;张天托;谢灿茂;赵子文;黄文杰;于化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小横切口取自体骨-髌腱-骨与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分析小横切口取自体骨-髌腱-骨(bone-patelar tendon-bone,B-PT-B)与自体腘绳肌腱(hamstring tendon,HT)在膝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ACL)的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2月至2011年3月间采用小横切口取B-PT-B在膝关节镜下重建ACL 30例和HT移植32例的情况,随访平均54.3个月(18~108个月)和48.6个月(12~96个月).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国际膝关节文献编制委员会分级评估标准(IKDC2000)评价.结果:两组间手术时间、术后患者Lysholm 评分、IKDC2000功能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横切口取B-PT-B和HT移植在膝关节镜下重建ACL疗效相近,操作简便,骨愈合较好,疗效确切,手术技术的改进能有效地避免术后跪地时直接压迫皮肤瘢痕引起膝前痛.

    作者:潘永谦;李健;杨波;张平;王簕;钟志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JNK/MAPK信号通路在咖啡酸诱导人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c-Jun氨基末端激酶/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JNK/MAPK)信号通路在咖啡酸(caffeic acid)诱导人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白血病K562细胞,采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检测细胞的存活率: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和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磷酸化JNK/MAPK蛋白、JNK/MAPK蛋白的表达.结果:咖啡酸能明显抑制K562细胞的生长,且可诱导K562细胞凋亡.JNK/MAPK磷酸化的激活.在予以SP600125(JNK/MAPK特异性抑制剂)预处理后,咖啡酸抑制K562细胞生长的作用明显减弱,凋亡细胞减少,细胞凋亡率下降,JNK/MAPK活性显著下降.结论:咖啡酸可诱导K562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激活JNK/MAPK.

    作者:莫清华;殷清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鲍曼不动杆菌常用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之间的差异比较

    目的:比较鲍曼不动杆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VITEK-2、纸片扩散法与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方法:收集2011年4月至2012年2月临床分离的非重复鲍曼不动杆菌42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纸片扩散法和(或)VITEK-2药敏分析系统对临床常用的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多西环素、阿米卡星及替加环素这5种抗生素进行敏感性试验,比较后者检测结果与微量肉汤稀释法的符合性.结果:以微量肉汤稀释法作为参考,利用VITEK-2系统检测时,总误差分别为阿米卡星85.7%,亚胺培南14.3%;利用纸片扩散法检测时,总误差分别为替加环素71.4%,头孢哌酮/舒巴坦26.2%,多西环素19.0%,阿米卡星14.3%,亚胺培南11.9%.结论:鲍曼不动杆菌的药敏检测中VITEK-2系统和(或)纸片扩散法药敏与微量肉汤稀释法之间存在差异,微量肉汤稀释法仍是首选检测手段.

    作者:李裕军;潘楚芝;赵子文;陈惠玲;赵祝香;卢伟波;叶惠芬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节段型假体置换治疗股骨干转移瘤1例并文献分析

    四肢长骨干转移瘤较少,有学者认为应用假体重建治疗是好的选择[1].我科应用节段型假体治疗股骨干转移瘤1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71岁,主因滑倒后右大腿畸形5 h入院.既往发现肝癌8个月.查体:巩膜轻度黄染.肝区无压痛.右大腿中段畸形,触及骨擦感.活检病理确诊:右股骨干病理骨折(肝癌转移).

    作者:郑如庚;邸玉娜;尹春雨;徐生产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丁苯酞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大鼠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 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成年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EAE组、丁苯酞低剂量组[LDG组,100 rag/(kg?d)]、丁苯酞高剂量组[HDG组,400 mg/(kg?d)],每组10只.建立EAE模型.LDG组、HDG组分别腹腔注射相应剂量的药物.正常组、EAE组仅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5 mL/d作为对照.24 h后处死大鼠.用Hooper评分评价神经功能: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水平.取脊髓中腰膨大部分切片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细胞学形态.结果:(1)EAE组神功能缺损程度严重,丁苯酞干预后,缺损程度明显改善(P<0.05),干预剂量越大,改善越明显.(2)HDG组神经细胞存活数量明显增多.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少.(3)EAE组iNOS阳性细胞表达明显升高,SOD表达明显下降,丁苯酞干预后,iNOS表达明显下降,SOD表达明显升高,HDG组变化明显(P<0.05).结论:丁苯酞对EAE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清除自由基、提高SOD表达及抑制iNOS表达有关.

    作者:梁江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前臂烧伤并发手骨间肌挛缩综合征1例

    患者男,41岁,因面部及双手、右前臂热炉灰烧伤伴疼痛10余小时于2011年4月9日入院.人院查体:神清语利,自主体位,检查合作;面部、双手及右前臂可见9%烧伤创面,创面肿胀明显,大部创面呈水疱型,去疱见基底红润、渗出明显、对痛觉刺激反应敏感:右前臂近腕关节部位1%创面基底苍白、基底质韧、渗出不明显、对痛觉刺激反应迟钝.诊断:(1)面部烧伤:(2)上肢Ⅱ度烧伤(浅Ⅱ度4%,深Ⅱ度1%).

    作者:李茂清;陈宝元;李晓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栓前状态的研究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栓前状态(PTS)多种介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COPD患者及同期健康体检者各80例,检测并比较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缓解期及健康体检者的血浆Fbg、D-D、CRP、SVCAM-1水平,同时检测并比较患者肺功能及CAT评分,并作直线相关分析.结果:COPD患者血浆Fbg,D-D、CRP、SVCAM-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在急性加重期各指标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及对照组(P<0.05);肺功能及CAT评分与PTS介质有很好的相关性(P<0.05),与FEVI呈负相关(P<0.05),缓解期为-0.948、-0.852、-0.937,急性加重期为-0.640、-0.660、-0.990,与CAT评分呈正相关(P<0.05).缓解期为0.900、0.822、0.889,急性加重期为0.617、0.657、0.960(P<0.05);CRP与PTS介质、肺功能及CAT评分均有良好相关性(P<0.05),缓解期为-0.962、0.925、0.92、0.865、0.939,急性加重期为-0.984、0.961、0.617、0.655、0.986;COPD血栓前状态各介质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P<0.05).结论:COPD患者存在全身炎症反应及PTS,全身炎症反应有助于形成PTS,且与病情发展相关.

    作者:刘贤兵;徐小华;陈晓萍;田明庆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Toll样受体4对调节性T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调节性T细胞(Treg)能有效地抑制免疫应答,与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Toll样受体4(TLR4)识别细菌的脂多糖(LPS)后诱导产生炎性因子和炎症反应,也能介导疾病的发生发展.新研究发现其在出血性休克和复苏后的多器官功能障碍[1]、动脉粥样硬化[2]及癌症[3]等多种疾病中扮演重要角色.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TLR4能调节Treg的抑制功能,因此,有望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目前TLR4、Treg及其相互影响和作用机制已成为研究热点.

    作者:骆春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母源性十溴联苯醚暴露对仔鼠海马胆碱能神经递质系统的影响

    目的:从胆碱能神经递质系统角度探讨母源性十溴联苯醚(BDE-209)损伤仔鼠神经系统的可能机制.方法:3 月龄wistar雌鼠自确定交配成功后随机分为实验组(A、B、C、D组)和对照组(E组),通过灌胃方法建立自妊娠期至哺乳期的不同剂量BDE-209[100、300、600、1 200 mg/(kg?d)]的暴露模型,21 d仔鼠断乳后各组随机选取10只仔鼠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比色法分别测定各组仔鼠海马组织中乙酰胆碱纤维(ACH)含量、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毒蕈碱受体(M.ACHR)含量、烟碱受体(N-ACHR)含量.结果:与E组相比,B、C、D组ACH含量和ACHE活性下降;C、D组M.ACHR含量下降;仅D组N-ACHR含量下降.结论:-定剂量的母源性BDE-209可能通过影响仔鼠胆碱能神经递质系统而具有神经毒性,且存在剂量效应关系.

    作者:吴英;余艳红;陈敦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ERG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ERG基因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检测120例胃癌组织和120正常胃黏膜组织中ERG基因的表达量.结果:ERG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胃黏膜组织明显增高(P<0.001);ERG基因的表达在T4、T3、T2、T1胃癌组织中表达呈下降趋势(P=0.006),在N3、N2、N1、NO胃癌中表达亦呈下降趋势(P=0.017).结论:ERG基因表达的上调增加胃癌的易感性,并且与胃癌的局部浸润范围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作者:沈威;邵江华;陶少宇;罗洪亮;程华;曹家庆;熊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棒直径对椎弓根螺钉固定稳定性和脊柱承载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

    目的:研究棒直径改变对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稳定性和载荷分布的影响.方法:选用7例猪脊柱(L2~5)标本进行生物力学测试,在屈伸、侧弯、旋转方向对标本施加5 Nm的纯力偶矩.3 mm棒和5.5 mm棒固定分别应用于两种损伤状态,即后路结构广泛切除(WPD),WPD加L3/4椎间盘摘除和置入椎间融合器(Cage).在L3和L4椎体上粘贴应变片评价椎体受力.测试各运动方向上节段运动范围.结果:除旋转方向外,采用3 mm棒及5.5 mm棒固定均较完整状态显著地减少了固定节段活动范围(P<0.05).在WPD术后,两种棒固定组间活动范围差异未显示出统计学意义(P>0.05).Cage置入术后,3 mm棒固定组较5.5 mm棒固定节段侧弯运动范围有显著增加(P<0.05),但两种固定均显示出抗旋转稳定性不足.在屈曲及侧弯方向上,3 mm棒固定较5.5 mm棒固定的前柱椎体应变有29%~38%的增加.结论:3 mm棒固定在维持脊柱在屈伸和侧弯运动方向上稳定性的同时,能更好地与前柱椎体实现载荷共享,降低固定器械载荷,减少器械破坏和松动.

    作者:林周胜;黄志平;陈建庭;朱青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螺旋断层放射治疗临床应用进展

    螺旋断层放射治疗(helical tomotherapy,HT)是近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肿瘤放射治疗技术,将精确的CT扫描机和放疗设备结合,选择性照射肿瘤组织,同时大可能性保护功能性器官,其优越性已日趋受到国内外重视.现就其基本原理及在常见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概况作一综述.

    作者:魏继楼;王若雨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老年意识障碍患者院内会诊209例病因分析

    目的:分析神经科院内会诊的老年意识障碍患者的病因特点.方法:统计2010年1-12月所有申请神经科会诊的老年意识障碍病例的一般情况及病因分类.结果:会诊患者总数209例,其中男94例,女115例,年龄55~92岁.急会诊160例(76.6%),普通会诊49例(23.4%);急会诊以急诊科多,普通会诊科室以内科多;病因分类中以系统性疾病继发的各类脑病多,共120例,占57.4%,其次分别为脑血管病27例(12.9%),手术创伤应激24例(11.5%),癫痫13例(6.2%),药物及医源性因素9例(4.3%),中毒6例(2.9%).中枢神经系统感染5例(2.4%),肿瘤脑转移5例(2.4%).结论:病因分类中以各类脑病多见,需要和系统性疾病紧密联系,注意手术科室的应激性脑功能障碍,医源性因素及中毒易忽略.神经科医师会诊时应培养系统观和整体观.

    作者:高萍;强丽娟;张志翔;梅今;曹音;陈卓友;周亚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