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霞云;刘克瑾;李思萍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尿酸(SUA)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此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对象来自2006-2007年河北唐山开滦集团公司员工健康体检数据库,选取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的9 489人作为观察队列,于2008-2009年进行第二次体检,纳入终统计分析的有效数据为2 802例(男2 344例,女458例),年龄22 ~ 88岁.hsCRP和SUA作为发生NAFLD的预测指标,按2006-2007年的hsCRP和SUA水平分为对照组、高hsCRP组、高SUA组、高hsCRP及SUA组,比较不同组2型糖尿病患者2008-2009年进行第二次体检时NAFLD的发病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组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NAFLD的风险.结果:(1)2年间观察队列2 802例中有813例发生NAFLD,发生NAFLD的比例为29.0%.(2)2年后对照组、高hsCRP组、高SUA组和高hsCRP及SUA组NAFLD的发病率分别为24.8%,32.6%,39.5%和42.2%.(3)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基线年龄、性别、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BMI后,三组发生NAFLD的风险分别是对照组的1.32、1.64和1.65倍.结论:基线hsCRP及SUA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NAFLD风险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hsCRP或SUA水平较高者发生NAFLD的风险增加,二者共同作用发生NAFLD的风险更高.
作者:张艳敏;蒋晓忠;常延河;张杰;段和力;张萌;佟博;张海玲;王珊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结节型十二指肠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十二指肠炎,是指近端十二指肠多发的、直径从0.2~0.5cm大小不等的结节型隆起改变.一直以来,对于结节型十二指肠炎的发病机制,国内外学者发现与Hp密切相关[1-2].但通过对我院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胃镜下有十二指肠结节型改变的21例患儿进行临床病理资料分析,我们有了新的发现和体会.
作者:练敏;郝理华;刘志峰;潘键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休克的治疗是烧伤治疗的诸多环节中早的又是重要的一环.液体复苏治疗是抗休克治疗的核心,以Evens公式为基础的晶胶体交替输注被大多数单位采用[1],其中胶体液的选择对复苏质量有着直接影响.目前采用的胶体液包括人工和天然胶体液二类,天然胶体包括血浆、白蛋白、全血等,人工胶体包括右旋糖酐、血定安及不同分子量的羟乙基淀粉等.
作者:邢楠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婴幼儿维生素D水平与婴幼儿期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RRI)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1-12月在我院儿童保健门诊诊治或体检的婴幼儿,按其体内维生素D水平分为三组: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不足和维生素D正常三组各100例,比较各组发生RRI的情况;对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的婴幼儿治疗3个月后,追踪观察一年,比较其治疗前后RRI发生的情况.结果:在维生素D缺乏组发生RRI的33例,维生素D不足组22例,维生素D正常组14例,其中维生素D缺乏组与正常组比较,发生RRI的差异有显著性,维生素D不足组与正常组比较,发生RRI的差异无显著性;维生素D缺乏组治疗后96例中发生RRI 15例,治疗前后的发生RRI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婴幼儿的维生素D水平与婴幼儿期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密切相关,及时治疗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对减少婴幼儿期发生RRI有肯定的作用.
作者:杨延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患者女,58岁.因腹部胀痛伴呕吐半个月而入院.患者入院前半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疼痛不适,呈持续性胀痛,进食后加重,伴呕吐,呕吐胃内容物,非喷射性,呕吐后腹部胀痛好转,排粪便次数减少,无肛门停止排气,无畏冷、发热等不适.既往有慢性胃炎病史10余年,无肝炎、结核等病史,无腹部手术史.入院查体:体温:37℃,脉搏:85次/min,血压:118/80 mmHg.
作者:黄更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慢性进展性风湿性疾病,是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中常见的一类.常累及中轴关节尤其是骶髂关节和脊柱,也可累及外周关节.90%以上的AS与HLA-B27相关,附着点病是其基本病变[1].AS不仅累及关节,同时可以侵犯其他组织.常见的是眼部受累,可表现为结膜炎和葡萄膜炎,其中严重且常见的为葡萄膜炎.
作者:荆梅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巨大肝血管瘤手术治疗中射频消融的应用策略.方法:回顾近5年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住院肝脏巨大血管瘤(直径>4cm)患者中,手术治疗中应用射频消融技术的临床资料,包括治疗指征、方法策略、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并发症、预后、住院花费、住院时间等指标,综合新文献对其分析总结.结果:纳入患者12例,男女比例1:3,年龄29~ 61岁,平均(45.5±8.1)岁.91.7%患者有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7例患者随诊影像学检查发现进行性生长,1例患者伴Kasabach-Merrit综合征.12例患者术前肿瘤影像及术中B超确认共处理33个肿瘤,病灶直径1.5~12 cm.多发肿瘤10例患者,左右半肝均有患者8例.病理均为海绵状血管瘤,5例含有机化血栓.4例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手术切除血管瘤7个,射频消融处理26个病灶.手术时间(182.1±55.9)min,术中出血20 ~ 350 mL,平均(175.8±103.5)mL.所有治疗患者全部痊愈出院.无手术切口部位感染.1例手术切除患者出现明显血红蛋白尿、肾功能不全,同时出现胸腔积液,合并肺部感染,经治疗痊愈,但明显延长了住院时间.随访4 ~ 46个月,1例复发.住院时间(15.3±4.28)d,住院花费(31 891.11±6 416.15)元,一次性射频设备花费占总住院花费29.8% ~ 47.2%.结论:血管瘤的治疗策略应当根据治疗效果、成本效益和安全性,进行合理的个体化的选择.
作者:郑亚民;王悦华;刘东斌;刘家峰;李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高龄产妇人工流产后减少阴道出血量、缩短阴道出血时间及促进月经恢复的临床治疗.方法:将2012年1-6月就诊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妇科门诊的125例高龄产妇(≥35岁)人工流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62例于手术流产后口服抗生素同时加用坤宁口服液,观察组63例仅于手术后口服抗生素.结果:研究组术后出血时间、出血量研究组和观察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术后1个月月经恢复正常比例高于观察组,但两者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龄产妇在人工流产后联合使用坤宁口服液,能明显缩短阴道出血的天数,减少阴道出血量,有助于促进月经恢复.
作者:邓娟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01年7月至2010年3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资料齐全的161例患者外周血嗜酸细胞的变化,旨在探讨移植后嗜酸细胞增高的危险因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评估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外周血嗜酸细胞的数量,超过0.5×109/L者定义为嗜酸细胞增高.结果:移植后有57例患者出现外周血嗜酸细胞增高,HLA不全相合是发生嗜酸细胞增高的危险因素(P=0.001).Ⅱ-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 (P=0.012)、慢性GVHD (P=0.001)是引起嗜酸细胞增高的高危因素.发生嗜酸细胞增高的患者移植后2年总生存率为85.9%,明显高于未发生嗜酸细胞增高患者(44.2%,P<0.001).结论:外周血嗜酸细胞增高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与Ⅱ-Ⅳ度急性GVHD及慢性GVHD有关,是评估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
作者:罗成伟;翁建宇;吴穗晶;陆泽生;钟立业;杜欣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PN)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对32例胰腺实性假乳头肿瘤进行组织学检查及免疫组化染色,并观察其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结果:32例病例中男6例,女26例,男女比约1:4.3,平均年龄约31.6岁(9~ 68岁),发生在胰头6例,胰颈3例,胰体尾23例.患者多无明显临床症状,腹痛及腹部肿块为常见表现.肿瘤平均直径约5.8 cm(2 ~ 16 cm),镜下特点是肿瘤细胞围绕纤维血管轴心松散排列成乳头样结构,细胞形态温和,核分裂罕见.23例可见肿瘤细胞浸润胰腺实质,3例可见细胞明显异型性及多核巨细胞形成,2例可见血管内瘤栓及神经束侵犯.免疫组化显示β-Catenin(核阳性)、Vimentin均为阳性,CD10、CD56阳性25例,PR阳性24例,CK阳性8例,CgA阳性3例.24例病例随访3~51个月,均未复发或转移(包括2例细胞明显异型及2例血管和神经束侵犯).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是常发生在年轻女性的一种低度恶性肿瘤,手术切除预后良好,侵袭性组织学特点与预后无直接相关性,因此所有病例均需术后密切随访.
作者:刘芳;张文辉;刘妮;曹清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腰围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关系,寻找腰围预测NAFLD的佳切点.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研究对象进行体格检查、空腹血糖、血脂、腹部超声检查,通过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分析得到腰围预测NAFLD的佳切点.结果:1 535例研究对象中共检出375例NAFLD,总患病率为24.4%,其中男性患病率为41.2%,女性为10.2%.腰围是NAFLD的危险因素.在ROC曲线分析中,男性腰围预测NAFLD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05,女性为0.949.男性及女性腰围预测NAFLD的佳切点值分别为88.3 cm(敏感度:86.4%,特异度:85.9%)和82.4 cm(敏感度:93.2%,特异度:89.9%).结论:腰围对NAFLD有良好的诊断效能.佛山地区人群腰围预测NAFLD的佳切点值男性为88.3 cm,女性为82.4 cm.
作者:罗海钊;陈容平;杨锐;孙嘉;张如意;何芳;蔡德鸿;陈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的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行支气管镜检查的住院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式.两组患者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心理评估,并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能降低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钟紫外;陆晨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患者男,53岁,因神志不清伴恶心、呕吐约2h入院.患者于2h前误服防冻液约300 mL后,自觉走路不稳,继而出现恶心、呕吐、神志不清,曾就诊于当地医院.限于当地医院的条件,未给予处理,直接请求转至我院,由我院救护车接回.家属代诉病史:既往体健,否认有药物过敏史及嗜酒史.入院查体:T 37.5℃,P 102次/min,R28次/min,BP 150/90 mmHg;神志不清,呼之不应,呈中度昏迷状态,被动体位,查体不配合.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4 mm,对光反射迟钝;面部潮红,口唇发绀、口腔无特殊气味,双肺呼吸音清,心腹(-);双下肢无水肿,肢体无自主活动.
作者:龙雄初;龙枚飞;赵社海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患者男,59岁,因反复胸闷,胸痛,打嗝4h入院就诊,该患者两天前鱼刺卡喉用小白菜咽下,喝水休息后缓解,稍有不适,未到医院处理,12h前食用莲藕过快胸部不适,半小时后不适加剧,反复打嗝,胸闷,休息后未见好转并出现两侧较低的胸痛后到我院就诊.患者有饮酒(0.25 ~ 0.1 kg/d)、吸烟(20 ~ 30/d)30年史,否认高血压病史.体检:血压132/88毫米汞柱,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1.2×109/L,血小板,凝血功能和肾功能正常.胸部CT检查显示食道整个软组织密度填充.
作者:廖国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变异性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对114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24 h尿微量白蛋白量分为:单纯糖尿病组(DM组)3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44例,临床糖尿病肾病组(DN组)34例.检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肌酐(sCr)、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并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计算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全天血糖值标准差(SDBG)、曲线下面积(AUC)和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来评价血糖变异性.结果:DN组SBP、DBP、HbA1C、sCr和Cys C显著高于EDN组和DM组(P<0.05).EDN组Cys C显著高于DM组(P<0.05).DN组SDBG、MAGE、LAGE、AUC、MODD显著高于EDN组和DM组(P<0.05),日内及日间血糖波动幅度显著增加,EDN组的CGMS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DM组(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变异性与DN的发生、发展及严重程度有着密切关系.
作者:张艳;余维巍;姚济华;李彩萍;张存泰;余学锋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SAP)相关性肾损害(AKI)的疗效及其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将SAP合并AKI患者42例随机分为CRRT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CRRT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CRRT疗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及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脂联素(APN)水平的变化.结果:CRRT组的行机械通气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CRRT组治疗后尿量显著增加(P<0.01),血尿素氮(BUN)、肌酐(SCr)、APACHEⅡ评分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APACHEⅡ评分较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尿比重较治疗前降低(P<0.05),BUN、SCr水平增高(P<0.05).CRRT组CRP、TNF-α、IL-6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APN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对照组CRP降低及APN升高程度均不及CRRT组,且对照组TNF-α、IL-6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1).结论:CRRT救治SAP合并AKI患者,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CRRT清除机体炎症介质,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陈景;唐东兴;刘艳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比较乳腺癌患者术后应用TEC方案与EC-T方案化疗对空腹的血糖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TEC方案患者114例,EC-T方案患者99例,统计每例患者每周期化疗前空腹血糖,分析两种化疗方案对患者血糖的影响.结果:EC-T方案组有4例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异常增高,TEC组有12例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异常增高,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EC-T方案升高患者空腹血糖水平的作用小于TEC方案,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尽可能将TEC方案改为EC-T方案,以降低患者化疗导致血糖升高甚至糖尿病的风险.
作者:盛树海;赵楚敏;郑进;刘广寅;李宗涛;潘荟丞;佟易凡;王欣婷;赵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通过与传统开放手术进行比较,探讨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mini-open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ni-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的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1-10月,采用经Mast Quadrant通道下减压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Sextant)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19例,传统开放手术治疗24例.比较两组手术出血量、手术前后腰腿痛VAS评分、JOA评分、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 angle,LLA)及腰椎活动度(range of movement,ROM).结果:本组所有病例都得到5~ 12个月随访,平均8.9个月,其中,微创组手术出血量为50~380 mL,平均177 mL,开放组手术出血量为400~1 240 mL,平均706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两组术后一周及末次随访时腰、腿痛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术后一周及末次随访时微创组腰痛VAS评分较开放组更低(P< 0.001),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两组腿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末次随访时腰椎前凸角及腰椎活动度均大于开放组(P<0.05).结论:经Quadrant通道下减压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Sextant)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具有创伤小、手术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更好的保留腰椎曲度及活动度等特点,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高益;王斌;彭立波;蒋涛;沈鹏飞;瞿玉兴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大叶性肺炎是儿童时期较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以发热、咳嗽为主要症状,易发生胸腔积液、肺不张等并发症.为了解不同年龄段大叶性肺炎患儿的临床特点、病原学等情况,现将本院106例大叶性肺炎进行回顾性分析.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9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在本院住院治疗的大叶性肺炎患儿且病原资料完整的106例,所有患儿均符合大叶性肺炎的诊断标准:有呼吸道感染症状,肺部X线或CT呈肺叶或节段性大片状密度增高或肺实质浸润性改变,排除肺结核.106例中男56例,女50例,年龄3个月至14岁,平均6.4岁.
作者:李江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肾绞痛是泌尿外科门诊或急诊科遇到的常见急症之一,多由泌尿系结石引起.临床表现主要为腰背部或肋腹部疼痛剧烈、难以忍受,并沿输尿管向下腹部、大腿内侧、外阴部放射,伴有排尿困难、恶心呕吐、大汗淋漓、虚脱等,患者常采取下蹲蜷曲位或辗转反侧来减轻疼痛,一旦疼痛消失,患者无任何不适症状,故解痉止痛是肾绞痛急诊处理的首要目标.为探讨临床上治疗结石性肾绞痛较为有效的方法,我科于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选择结石性肾绞痛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双氯芬酸钠栓联合氢溴酸山莨菪碱和氢溴酸山莨菪碱治疗,观察其疼痛缓解情况,对其效果进行分析评价.
作者:骆华;冯爱平;陈宏刚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