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可耘;康茵;邓龙姣;刘红;王志鹏;李海风
糖尿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其并发症对人体危害极大,尤其是糖尿病合并难治性胸腔积液,在临床上治疗很棘手,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及经济负担.为进一步探讨病因及治疗方法,现将2004年2月至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临床资料完整的20例糖尿病合并难治性胸腔积液病例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4年2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20例糖尿病合并难治性胸腔积液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女12例,男8例,年龄40 ~ 76岁,糖尿病史5.6 ~ 29年.入院时空腹血糖为8.9 ~24 mmol/L,临床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咳嗽、胸痛、心悸、腹胀、不能平卧.经胸腔B超及胸部X线检查均为中、大量积液,其中双侧胸腔积液16例,单侧胸腔积液4例.
作者:俞仙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患者男,22岁,10个月前因乏力、头晕、面色苍白、发热(体温38℃)、牙龈出血就诊于当地医院,行骨穿示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粒系、红系增生极度减低,淋系增生极度活跃,原淋80.4%,幼淋17.2%.免疫分型示B-ALL,于2010年12月8日行VDCLP方案诱导化疗即VDS 4 mg d1、8、15、22,DNR60mgd 1~3、d15~17,CTX1.0 g d2、5、16、19,L-Asp 1万U d5、8、11、15、18、22,PDN 60 mg d1 ~ 28,化疗后出现骨髓抑制.2010年12月21日骨穿提示达CR.2011年2月16日开始Hyper-CVAD方案化疗,2011年5月6日开始VDCLP方案诱导化疗即VDS 4 mg d1、8、15、22,DNR 60 mg d1~3、d 15-17,CTX 1.0 g d2、5、16、19,L-Asp 1万U d5、8、11、15、18、22,PDN60 mg d1~28.201 1年7月16日行EAD方案化疗即Ara-c 500 mg d1、3、5,VP-16 400 mg d1、3、5,DEX 40 mgd1 ~4.
作者:钟志清;张金盈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rimary thyroid lymphoma,PTL)为一种非常少见的肿瘤,占所有甲状腺恶性肿瘤的2%~8%,在所有淋巴瘤中所占的比例不到2%[1],但近有快速增长的趋势.PTL在女性中常见,女:男2~ 4∶1 [2],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与未分化甲状腺癌及桥本甲状腺炎(HT)或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LT)相混淆,临床上易漏诊和误诊.本文通过对该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求提高对PTL的认识.
作者:李昌幼;罗佐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特征,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本院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83例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研究其临床特点、生存状况及预后因素.结果:随访至2011年8月15日,死亡42例(50.6%),总生存期(OS)为27.8个月(95% CI 20.3 ~ 35.3).单因素预后分析结果显示,复发年龄、是否绝经、复发转移后是否接受一线化疗及化疗疗效、放疗对患者的OS有显著影响.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复发年龄、是否接受一线化疗以及疗效是影响晚期三阴性乳腺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短期内即易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可能与其侵袭性较高有关.化疗能够改善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预后,放疗也是可选择的重要手段.
作者:刘俊彦;王哲海;郭珺;刘利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基底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所致脑梗死的二级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在北京天坛医院符合入组条件的基底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患者53例,在强化降脂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组并分别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3个月,全部患者继续氯吡格雷治疗到12个月,观察开始治疗3个月、1年的卒中复发率和副作用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1年的复发率分别为23.1%、51.9%,存在显著差异,差异主要来源于3个月内,复发率分别为7.7%、29.6%,存在显著差异.两组患者均没发现严重出血情况.结论:短时间应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基底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所致脑梗死的二级预防效果优于单独使用氯吡格雷,没有发现严重的出血事件.
作者:曲辉;王拥军;郑华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超声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ABVS)冠状断面中“太阳征”在乳腺良恶性肿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观察25例乳腺恶性肿物及48例乳腺良性肿物的ABVS冠状断面中的“太阳征”,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其在乳腺良恶性肿物中的诊断价值.结果:ABVS的冠状断面上,“太阳征”对乳腺良恶性肿物鉴别诊断的准确度88%,敏感性68%,特异性98%,阳性预测值94%,阴性预测值85%.乳腺良恶性肿物“太阳征”的出现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BVS冠状断面的“太阳征”为超声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物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新指标,是二维超声的良好补充.
作者:矫健;孙欣;刘娜;林方才;周志丹;孙秋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硼替佐米对肺动脉高压诱导的肺血管重构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外科手术方法建立左向右分流型肺动脉高压模型.18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硼替佐米组,每组6只.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并记录血流动力学参数,称重比较右心室肥厚指数的变化.HE染色观察肺血管病理形态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动脉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基质金属蛋白-9(MMP-9)表达的变化.结果:硼替佐米干预能明显改善心肺血流动力学参数,抑制肺动脉高压诱导的肺血管重构(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提示PCNA与MMP-9阳性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硼替佐米能明显改善高血流型肺动脉高压肺脏功能,有效抑制肺血管重构,其机制可能与抑制MMP-9活性有关.
作者:卢艳;张雪;张兆华;王一彪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疗效及诊治体会.方法:对120例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行TACE治疗,采用免疫指标甲胎蛋白(AFP)及临床治愈、明显好转、好转、暂时稳定、进展或恶化5种指标评价近期疗效,采用1、2、3年生存率评价远期疗效.结果:1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共行TACE术278次,平均2.32次,术后1个月AFP下降明显,与术前AFP水平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567,P<0.05);术后6个月治愈好转率66.67%,无效恶化率33.33%;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1.67%、51.67%、33.33%.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行TACE术治疗疗效确切,是中晚期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涂文辉;侯伟;宋玉龙;杨雪梅;刘清欣;颜志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患者女,54岁,因无意中发现左乳肿物3个月于2011年7月21日入院.无自觉症状,体重无减轻.曾在我院门诊行乳透检查示左乳肿块,建议手术治疗.入院查体:左乳腺外上象限可触及一约3 cm×4 cm大小质韧肿块,无压痛,活动度差,边界欠清晰,表面皮肤无橘皮样变,乳头无溢液及内陷,左侧腋窝可扪及一约0.5 cm×0.5cm大小肿大淋巴结,无触痛,活动度可.左锁骨上未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入院查胸透示左肺中野疑似见类圆形密度增高影.遂查胸部CT示双侧胸廓对称,双肺纹理增多,气管及主支气管通畅,左侧胸膜见突入胸腔内高密度结节影,边缘光整,大小约1.7 cm×2.2 cm,临近肋骨受压变薄,纵隔内未见明显异常肿大淋巴结影.
作者:张玉国 刊期: 2013年第03期
腰痛是临床上极其常见的症状,在肾脏内科门诊就诊患者中占较大比例.但腰痛是多种疾病的共同表现,病因复杂,有时多种因素纠缠,病情更复杂而导致诊断困难,因其复杂多变的临床表现而成为诊治的难点.本文拟对在肾脏内科门诊就诊的360例腰痛患者诊治情况做临床分析探讨.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来我院肾脏内科门诊以腰痛为主诉就诊且临床资料完善的患者360例,年龄16 ~ 77岁,平均(45.6±6.5)岁,其中男230例,女130例;360例病例中病程短的为1.5 h,病程长的是30年.
作者:范立明;黄远航;童俊容;张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E型钙黏附蛋白(E-cadherin)和多药耐药蛋白(P-gp)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及MCF-7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6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检测E-cadherin和P-gp蛋白的表达.用紫杉醇诱导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构建E-cadherin慢病毒干扰质粒,转染MCF-7细胞,应用RT-PCR检测E-cadherin和P-gp mRNA表达.结果:E-cadherin和P-gp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2.6%和54.4%,两者表达存在显著正相关.E-cadherin的表达与TNM分期、分化程度显著相关.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时,E-cadherin mRNA和P-gp mRNA表达均显著增加.RNA干扰后,E-cadherin mRNA表达显著下降,P-gp mRNA表达无变化.结论:E-cadherin和P-gp可能共同参与了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发生和乳腺癌细胞凋亡过程,其分子调控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自森;薛长年;曹予文;吴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肝腺瘤相关的功能性基因表达情况,了解肝腺瘤与瘤旁正常肝细胞的功能差异.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病理确诊为肝腺瘤的瘤体组织及瘤旁正常肝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肝腺瘤和瘤旁正常组织中ALB、P450、CK18、甲胎蛋白基因表达情况,进一步分析肝腺瘤与瘤旁正常肝细胞的功能状况.结果:体现肝细胞合成和解毒等重要功能的ALB、P450在肝腺瘤和瘤旁正常肝组织中均有较强表达(均>50%),成熟肝上皮细胞表面标志CK18在肝腺瘤及瘤旁正常肝组织中也均有较强表达,而甲胎蛋白表达阴性.结论:肝腺瘤及瘤旁正常肝组织在合成及解毒等方面功能相近.
作者:林建华;李爱民;周杰;刘思德;何自然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微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将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A组)、心梗组(B组)、瑞舒伐他汀组(C组).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马松染色检测心肌纤维化、免疫组化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D31的表达;RT-PCR检测VEGF mRNA的表达.结果:与A组相比,B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左心室收缩末期(舒张末期)内径增大、心肌纤维化明显增加(均P<0.05).与B组相比,C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升高、左心室收缩末期(舒张末期)内径降低、心肌纤维化明显减少、心肌组织VEGF及CD31表达增加,心肌组织VEGF mRNA表达亦增加(均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通过促进心肌组织血管形成,进而改善糖尿病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功能,其机制可能与VEGF表达上调相关.
作者:王法斌;李京波;朱伟;李帅;余涛;魏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加巴喷丁联合He-Ne激光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A组:口服加巴喷丁胶囊;B组:He-Ne激光仪光束照射皮疹区;C组:除口服加巴喷丁外,联合He-Ne激光照射治疗.3组均口服泛昔洛韦1周抗病毒治疗.观察3组疗效及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结果:C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A、B组(P<0.05);C组结痂和脱痂时间短于A组(P<0.05),脱痂时间短于B组(P<0.05);C组疼痛缓解和消失时间短于B组(P<0.05),疼痛消失时间短于A组(P<0.05);C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显著低于A、B组(P<0.05).结论:加巴喷丁联合He-Ne激光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疗效优于单用加巴喷丁或He-Ne激光治疗,不良反应少,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低;是一种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钟文英;王小波;李炜;李琦;王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比较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钼靶X线中肿块高密度组与等密度组浸润性导管癌的钼靶X线征象异同.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浸润性导管癌的钼靶X线资料并采用t检验或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对出现肿块征象的39例按密度分成高密度组及等密度组进行单因素分析:(1)计算Spearman相关系数,(2)比较两组包括年龄、腺体分型、侧别、象限、肿块形态、边缘、密度、肿块短径、肿块长径、钙化形态、分布、腋下淋巴结改变、乳头改变、皮肤改变、病理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肿块密度与腺体组成成分呈中度正相关(r=0.332,P=0.039),肿块边缘呈中度负相关(r=-0.506,P=0.001),淋巴结转移呈中度负相关(r=-0.421,P=0.036).(2)肿块高密度组较肿块等密度组腺体更少(Z=-2.048,P=0.041),边缘更不规则(Z=-2.065,P=0.039),淋巴结转移更常见(Z=-2.235,P=0.025).结论:钼靶X线中浸润性导管癌病例出现肿块为高密度者乳腺腺体成分相对更少,肿块边缘更不规则,更多出现淋巴结病理转移,结合乳腺癌预后指数Cox预测模型,预后指数增高,患者预后差.
作者:徐莉;张刚;刘园园;刘波;刘岘;岑东芝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构建靶向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基因的shRNA表达质粒,建立PAR-2基因沉默的食管癌EC109稳定细胞株.方法:针对人PAR-2的mRNA序列,设计并体外合成编码shRNA的两条特异性寡核苷酸序列,分别插入pGFP-V-RS质粒中构建2个shRNA表达质粒(PAR-2 shRNA-1、PAR-2 shRNA-2),经过鉴定,然后将表达质粒转染至食管癌细胞EC109中,经嘌呤霉素筛选,获得稳定干扰的细胞株,运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AR-2的表达.结果:PAR-2 shRNA-1转染人食管癌细胞EC109后,PAR-2基因表达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都受到显著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构建针对PAR-2基因的shRNA表达质粒,转染食管癌细胞EC109,能有效抑制该细胞株PAR-2基因的表达.
作者:陈金梅;邓全军;谢立群;赵建业;刘彩虹;郑艳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清组织蛋白酶S (CatS)与胱抑素C(CysC)在脑血管支架术后再狭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分析2008-2011年23例接受脑血管支架手术患者,术后复查血管造影的时间为3~ 12个月,就术前、术后3d以及术后3~ 12个月造影复查时血清CatS与CvsC的水平及与血管再狭窄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3例患者,于23根血管上放置23枚支架,随访3~ 12个月,10例(43.5%)出现了再狭窄,其中超过50%的再狭窄者为5例,余5例再狭窄率介于10%~ 30%.同时监测术前以及术后血清CatS与CysC的水平,发现23例患者支架术前血清CatS与CysC水平在狭窄组和无狭窄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支架术后3d两组血清CatS和CysC水平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12个月复查时再狭窄的10例患者血清CatS与CvsC水平高于未狭窄的13例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血清CatS的上升幅度比CysC的上升幅度更大.结论:血清CatS和CysC增加程度不平衡,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血管壁细胞外基质的动态平衡,促进再狭窄的形成.
作者:孔德燕;任丁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耐药突变与HBV-DNA量和HBeAg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31例慢性乙肝患者的血清,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HBV拉米夫定及阿德福韦酯相关耐药突变位点(包括180、204、181、236位点),采用PCR-荧光探针法检测血清HBV-DNA量,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技术对血清HBeAg进行定性检测,分析HBV耐药突变与HBV-DNA量和HBeAg之间的关系.结果:乙肝病毒耐药突变率在不同性别及年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汉族和维族在180位点的突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其余3个位点的突变无统计学差异(P>0.05).乙肝病毒的耐药突变率在不同HBV-DNA水平及不同HBeAg状态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HBV-DNA中水平(105 ~ 107 IU/mL)及高水平(≥107 IU/mL)之间HBV突变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乙肝病毒耐药变异与患者的年龄及性别无关,180位点的突变与患者的族别有关,而其余3个位点的突变与患者的族别无关.乙肝病毒耐药变异与血清HBV-DNA水平及HBeAg状态有关,HBV-DNA水平高者,HBeAg阳性者,其HBV耐药突变率较高.而当HBV-DNA达到中等以上复制水平时,其耐药突变率与HBV-DNA量无关.
作者:荣海燕;张朝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老年急腹症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以我科实施FTS后收治的老年急腹症患者47例为FTS组,实施FTS前两年收治行传统方法的老年急腹症患者5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腹胀发生率、住院费用、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尿路感染、肺部感染、切口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方面的差异.结果:FTS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总费用、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腹胀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将FTS理念贯穿于老年急腹症患者的治疗,可促进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及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厉周;邓敏峰;方素珍;蔡寨;韩帅;朱卉娟;邓俊雄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CD166与现在公认的脑肿瘤干细胞标记物CD133在不同级别脑膜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CD133和CD166在80例脑膜瘤组织石蜡切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CD133和CD166均表达于细胞膜和细胞质,呈散在或簇状聚集分布.CD133、CD166的积分光密度(IOD)值在不同病理级别脑膜瘤中差异有显著性(Z=-4.080,P=0.000;Z=-4.657,P=0.000),二者表达随着病理级别的增高而增高,二者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706,P=0.000).结论:CD133与CD166表达与组织病理级别密切相关,CD166可能是脑膜瘤干细胞标记物之一.
作者:朱震威;罗皓;石丰榕;李静宇;李婷;余力 刊期: 201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