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Narcotrend监测下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患者无痛胃镜的影响

田可耘;康茵;邓龙姣;刘红;王志鹏;李海风

关键词:Narcotrend, 麻醉深度, 老年, 无痛胃镜, 监测
摘要:目的:探讨Narcotrend监测下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的理想麻醉深度.方法:150例择期在丙泊酚静脉麻醉下行无痛胃镜检查的门诊老年患者,60 ~ 86岁,ASA Ⅰ~Ⅱ级,随机均分为3组:A组(Narcotrend指数即NI,维持在D0),B组(NI维持在D2),C组(NI维持在E1).在Narcotrend监测下靶控输注丙泊酚进行诱导,待患者NI值分别降至设定值2 min后开始胃镜检查.观察并记录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不良反应,苏醒时间和丙泊酚用量.结果:B组和C组高血压、心动过速、呛咳呃逆和体动的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C组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B组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和C组(P<0.05);B组丙泊酚用量和清醒时间显著小于A组和C组(P<0.05).结论:Narcotrend监测下老年患者靶控输注丙泊酚行无痛胃镜检查的理想麻醉深度为D2,此麻醉深度可减少丙泊酚用量,减少不良反应及缩短麻醉复苏时间.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实时引导结合改良Seldinger技术与传统PICC置管术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比较超声实时引导结合改良Seldinger技术与传统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32例拟实施PICC置管化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超声组(67例)和传统组(65例),超声组采用超声实时引导结合改良Seldinger技术穿刺置管,传统组采用传统方法置管.结果:超声组和传统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穿刺时出血量、穿刺时间、机械性静脉炎和血栓形成、置管后舒适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穿刺点渗血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实时引导结合改良Seldinger技术行PICC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可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在肿瘤患者化疗中有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黄小珍;高铭云;谭海梅;莫乙瑜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应用外置解剖型跟骨锁定钢板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解剖型跟骨锁定钢板外置治疗跟骨骨折的护理干预特点.方法:2007年10月至2008年6月采用外置解剖型跟骨锁定钢板治疗12例闭合性单侧跟骨骨折患者并实施有效护理,包括心理干预、皮肤及针道的观察护理、无痛管理、系统化功能锻炼指导等.结果:12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6个月(12 ~ 20个月)随访,通过有效及个体化的护理,本组患者无切口感染及针道并发症的发生.关节面复位满意,骨折愈合良好.术后疗效按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评定:平均为91分(68 ~ 100分).结论:解剖型跟骨锁定钢板外置治疗跟骨骨折具有创伤小、感染率低、关节面复位满意且固定可靠及随访效果好等优点,取得这些优点与护士的精心护理密不可分.

    作者:李娜;彭贵凌;张国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他克莫司完全抗原的制备与鉴定

    目的:制备他克莫司完全抗原并鉴定.方法:采用碳二亚胺两步法将半抗原他克莫司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和血蓝蛋白偶联,制备免疫原FK506-BSA和ELISA包被抗原FK506-KLH,并计算偶联率.采用紫外光谱分析法和动物免疫试验鉴定偶联产物.结果:FK506-BSA的偶联率为10.16∶1;FK506-KLH的偶联率为16.32∶1,成功制备具有免疫原性的他克莫司完全抗原.结论:紫外光谱分析和动物免疫试验证实他克莫司完全抗原合成成功,该抗原可用于他克莫司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免疫检测试剂盒的开发.

    作者:陈中华;黄彬;李有强;刘健平;曾建明;陈茶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局灶性癫痫功能磁共振的语言重组与网络连接研究

    目的:探讨局灶性癫痫患者的语言任务模式fMRI脑激活图,fMRI语言网络连接,分析语言功能与fMRI语言网络连接的联系.方法:选择18例符合诊断标准的局灶性癫痫患者(癫痫组)及18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其中癫痫组完成以词语阅读任务为刺激模式的fMRI检查,以实现脑内相应功能区激活.利用SPM99软件进行分析,得出癫痫组与对照组fMRI的激活范围与信号变化,通过计算语言任务状态下fMRI强激活区域时间过程相关性的信号变化,进行fMRI语言网络连接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癫痫组和对照组语言功能、fMRI语言网络连接的差异.结果:(1)局灶性癫痫患者fMRI语言激活图显示,激活强度和体积较健康组明显降低(P<0.01),(2)在词语阅读任务刺激下,癫痫组与对照组强激活区域相互间fMRI语言网络连接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局灶性癫痫损害患者的语言功能,癫痫患者语言fMRI激活强度、体积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在强激活区内,癫痫患者的fMRI语言网络连接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结果显示癫痫患者之间的语言偏侧化不明显,局灶性癫痫患者语言功能的损害与fMRI语言网络连接减少密切相关.

    作者:谭立宇;刘学政;沈建忠;王继斌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左侧乳腺浸润性大汗腺癌合并左侧胸壁血管瘤1例

    患者女,54岁,因无意中发现左乳肿物3个月于2011年7月21日入院.无自觉症状,体重无减轻.曾在我院门诊行乳透检查示左乳肿块,建议手术治疗.入院查体:左乳腺外上象限可触及一约3 cm×4 cm大小质韧肿块,无压痛,活动度差,边界欠清晰,表面皮肤无橘皮样变,乳头无溢液及内陷,左侧腋窝可扪及一约0.5 cm×0.5cm大小肿大淋巴结,无触痛,活动度可.左锁骨上未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入院查胸透示左肺中野疑似见类圆形密度增高影.遂查胸部CT示双侧胸廓对称,双肺纹理增多,气管及主支气管通畅,左侧胸膜见突入胸腔内高密度结节影,边缘光整,大小约1.7 cm×2.2 cm,临近肋骨受压变薄,纵隔内未见明显异常肿大淋巴结影.

    作者:张玉国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经尿道脓肿去顶术治疗前列腺脓肿5例

    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前列腺脓肿已经很少见.以往前列腺脓肿的诊断比较困难,现在随着经直肠超声(TRUS)、CT等诊断技术的成熟,已经不再是难以确诊的疾病.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共收治前列腺脓肿5例,均行经尿道脓肿去顶减压术,术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本组5例,年龄51~72岁.本组均有发热,体温波动于38.5 ~ 40.0℃,其中伴有尿频、尿急、尿痛4例,尿潴留1例,会阴部或肛门坠胀不适3例.

    作者:刘博;张庆皎;刘德祥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严重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的疗效

    目的:研究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基底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所致脑梗死的二级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在北京天坛医院符合入组条件的基底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患者53例,在强化降脂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组并分别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3个月,全部患者继续氯吡格雷治疗到12个月,观察开始治疗3个月、1年的卒中复发率和副作用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1年的复发率分别为23.1%、51.9%,存在显著差异,差异主要来源于3个月内,复发率分别为7.7%、29.6%,存在显著差异.两组患者均没发现严重出血情况.结论:短时间应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基底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所致脑梗死的二级预防效果优于单独使用氯吡格雷,没有发现严重的出血事件.

    作者:曲辉;王拥军;郑华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浸润性导管癌钼靶X线征象:高密度与等密度肿块比较

    目的:比较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钼靶X线中肿块高密度组与等密度组浸润性导管癌的钼靶X线征象异同.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浸润性导管癌的钼靶X线资料并采用t检验或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对出现肿块征象的39例按密度分成高密度组及等密度组进行单因素分析:(1)计算Spearman相关系数,(2)比较两组包括年龄、腺体分型、侧别、象限、肿块形态、边缘、密度、肿块短径、肿块长径、钙化形态、分布、腋下淋巴结改变、乳头改变、皮肤改变、病理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肿块密度与腺体组成成分呈中度正相关(r=0.332,P=0.039),肿块边缘呈中度负相关(r=-0.506,P=0.001),淋巴结转移呈中度负相关(r=-0.421,P=0.036).(2)肿块高密度组较肿块等密度组腺体更少(Z=-2.048,P=0.041),边缘更不规则(Z=-2.065,P=0.039),淋巴结转移更常见(Z=-2.235,P=0.025).结论:钼靶X线中浸润性导管癌病例出现肿块为高密度者乳腺腺体成分相对更少,肿块边缘更不规则,更多出现淋巴结病理转移,结合乳腺癌预后指数Cox预测模型,预后指数增高,患者预后差.

    作者:徐莉;张刚;刘园园;刘波;刘岘;岑东芝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Caspase-7在结直肠正常黏膜、腺瘤和癌中的表达变化

    目的:通过检测caspase-7基因在结直肠正常黏膜、腺瘤、癌中的表达变化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52例结直肠腺瘤以及118例配对的结直肠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caspase-7表达进行测定.结果:Caspase-7在结直肠正常黏膜(P=0.001)和癌(P=0.001)中相对于腺瘤低表达.而在结直肠癌中的caspase-7表达明显低于癌旁正常黏膜(P=0.001).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分析表明低分化(P=0.021)以及有淋巴结转移(P=0.011)的结直肠癌caspase-7的表达水平更低.结论:Caspase-7在腺瘤中高表达,而在癌中低表达,且表达变化与肿瘤分化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这些均表明caspase-7可能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沈小钢;郭志义;张伟;王康;胡阳;李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培美曲赛和长春瑞滨分别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比培美曲塞与长春瑞滨分别联合顺铂在一线治疗晚期肺腺癌患者中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56例Ⅲ~Ⅳ期经病理组织学和(或)细胞学检查确诊的肺腺癌患者,培美曲赛组25例,长春瑞滨组31例.分别给予培美曲赛联合顺铂方案和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方案治疗.结果:两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级血液学毒性反应发生率培美曲赛组低于对长春瑞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肺腺癌的疗效与长春瑞滨联合顺铂近期的疗效相似,毒副反应较轻.

    作者:王巍炜;李高峰;巫正伟;王德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肾脏血流动力学特点在鉴别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价值

    目的:观察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及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不同肾内血流动力学特点,探讨其在二者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36例确诊2型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组,30 mg/24 h<尿蛋白<500 mg/24 h,早期)患者及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30例(肾小球疾病组,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12例,IgA肾病17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1例)为研究对象;健康体检者27例为对照组.行肾动脉、肾内段间动脉、叶间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末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测定,计算相应动脉阻力指数(RI)及搏动指数(PI).同时检测各组血、尿肌酐及尿白蛋白并计算Alb/Cr、eGRF.结果:与肾小球疾病组及对照组相比,糖尿病肾病组段间动脉RI、叶间动脉RI及段间动脉PI明显升高(P<0.01),但肾动脉RI及肾动脉PI、叶间动脉PI在3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相关分析显示糖尿病肾病组段间动脉、叶间动脉RI与患者糖化血红蛋白(r=0.64、0.62,P< 0.01)及尿Alb/Cr比率(r=0.54、0.51,P<0.05)呈正相关关系.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存在血流动力改变,表现为肾小动脉抵抗,其在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鉴别诊断中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叶建华;周晓玲;陈孟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利用ROC曲线更好地选择血清CA15-3对乳腺癌的佳诊断界点

    目的: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血清CA15-3对乳腺癌的诊断界点,以期对CA15-3应用于乳腺癌的诊断价值进行客观评价.方法:采用化学微粒子免疫发光法检测乳腺癌患者、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及健康对照组血清CA15-3,绘制ROC曲线.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清CA15-3较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及健康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CA15-3诊断乳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9,对应的诊断界点值为13.00 U/mL,敏感性达80.0%,特异性达85.8%.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清CA15-3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清CA15-3检测对于乳腺癌的诊断有中等价值.选择13.00 U/mL作为血清CA15-3诊断乳腺癌的诊断界点较现有界点更适宜.

    作者:习浩;刘荣静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门诊以腰痛为主诉就诊患者360例临床分析

    腰痛是临床上极其常见的症状,在肾脏内科门诊就诊患者中占较大比例.但腰痛是多种疾病的共同表现,病因复杂,有时多种因素纠缠,病情更复杂而导致诊断困难,因其复杂多变的临床表现而成为诊治的难点.本文拟对在肾脏内科门诊就诊的360例腰痛患者诊治情况做临床分析探讨.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来我院肾脏内科门诊以腰痛为主诉就诊且临床资料完善的患者360例,年龄16 ~ 77岁,平均(45.6±6.5)岁,其中男230例,女130例;360例病例中病程短的为1.5 h,病程长的是30年.

    作者:范立明;黄远航;童俊容;张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C反应蛋白、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髓过氧化物酶在冠心病预测中的作用

    冠心病及其急性并发症仍是全世界主要的发病和死亡原因.冠心病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起始、进展、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是当前冠心病中研究热门的炎症标志物,与冠心病的发生、病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是无症状健康人群首发冠心病及冠心病人群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复发的独立的预测因子.本文对此3种炎症标志物在冠心病预测中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龙曼;唐晓明;陈爱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前列腺癌的MRI表现

    目的:分析前列腺癌的MRI表现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能力.方法:收集经穿刺及术后病理诊断的前列腺癌29例,均行MRI检查,包括常规平扫、DWI、MRS,回顾性分析其MRI影像特点.结果:肿瘤病灶呈结节状,主要发生在前列腺周围叶(65.5%),少数在中央叶,2例呈弥漫分布.所有病灶T1WI为低信号,与正常前列腺组织低信号基本一致;T2WI大部分呈低信号结节,少数为等/稍高信号.DWI病灶为高信号,有2例呈稍高信号.病灶处MRS:Cho峰显著升高,Cit峰下降或消失,Cre峰变化不大,(Cho+ Cre)/Cit(CC/C)比值升高(≥1.1).其他:合并前列腺增生,侵犯邻近结构如膀胱、精囊腺、直肠、盆腔、腹股沟淋巴结增大并转移,骨盆、脊柱多处转移,少数伴肝脏转移 结论:前列腺癌T1WI不具诊断特征性,T2WI、DWI、MRS各有其特点,综合三者影像特点,可作为其诊断依据.

    作者:陈正君;刘勇;揭平平;黄冰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重症脓毒症患者高乳酸血症时间对预后的评价作用

    目的:探讨高乳酸血症对重症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价作用.方法:51例存活时间>24h的重症脓毒症患者,比较死亡组和存活组的高乳酸血症时间、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初始动脉血乳酸值的差异;按高乳酸血症时间将患者分为<48h组和≥48 h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死率.结果:死亡组高乳酸血症时间明显高于存活组,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两组的APACHEⅡ评分、初始动脉血乳酸值无明显差异(P>0.05).高乳酸血症时间≥48 h组的病死率为94.4%,显著高于<48 h组的6.1%(P<0.01).结论:高乳酸血症时间可用于评估重症脓毒症患者的预后.

    作者:王妍;顾勤;唐健;孙冬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胰高血糖素样肽-1对糖基化终末产物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糖尿病发病率逐年攀升,血管并发症是其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内皮功能障碍可导致一系列血管并发症,如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糖尿病肾病等.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作为新一代降糖药物,既能改善血糖,又可调节内皮功能,GLP-1的出现为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治疗带来新的曙光.本文从宏观上把握了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诱导的细胞损伤和GLP-1对于内皮细胞的保护,以期在GLP-1对AGEs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上有一个整体认识.

    作者:孙慧琳;刘珍珍;李琼;湛奕;蔡德鸿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Narcotrend监测下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患者无痛胃镜的影响

    目的:探讨Narcotrend监测下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的理想麻醉深度.方法:150例择期在丙泊酚静脉麻醉下行无痛胃镜检查的门诊老年患者,60 ~ 86岁,ASA Ⅰ~Ⅱ级,随机均分为3组:A组(Narcotrend指数即NI,维持在D0),B组(NI维持在D2),C组(NI维持在E1).在Narcotrend监测下靶控输注丙泊酚进行诱导,待患者NI值分别降至设定值2 min后开始胃镜检查.观察并记录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不良反应,苏醒时间和丙泊酚用量.结果:B组和C组高血压、心动过速、呛咳呃逆和体动的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C组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B组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和C组(P<0.05);B组丙泊酚用量和清醒时间显著小于A组和C组(P<0.05).结论:Narcotrend监测下老年患者靶控输注丙泊酚行无痛胃镜检查的理想麻醉深度为D2,此麻醉深度可减少丙泊酚用量,减少不良反应及缩短麻醉复苏时间.

    作者:田可耘;康茵;邓龙姣;刘红;王志鹏;李海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穴位按摩结合有氧运动治疗高血压疗效分析

    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血压水平与脑卒中发生危险密切相关,收缩压每升高10 mmHg,脑卒中危险就增加25%,因此控制高血压是预防心脑血管病的主要措施.除药物治疗外,通过非药物治疗手段改善生活方式对高血压的防治十分重要,不仅对高血压患者有益,而且对血压正常高值人群也有好处[1].

    作者:周彬;周迎莉;石鹏;付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不同PTH水平尿毒症患者左室心肌纵向应变及扭转运动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TI)评价不同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尿毒症患者的左室心肌纵向应变及扭转运动.方法:44例左室射血分数正常(LVEF> 50%)的尿毒症患者(尿毒症组)根据PTH水平分为A组(PTH<正常值上限3倍)、B组(PTH>正常值上限3倍),2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行斑点追踪应变成像分析,在心尖四腔、三腔、二腔长轴切面观获得左心室内、外膜下心肌纵向应变,在左室基底部、心尖部短轴切面观获得内、外膜心肌旋转、扭转角度,并比较3组间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尿毒症组左心室心内膜下心肌及整体纵向应变峰值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外膜心肌纵向应变峰值减低仅在B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A组比较,B组仅内膜心肌纵向应变峰值减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尿毒症组左室整体及内、外膜心肌扭转角度均有减低,除A组膜心肌减低无统计学意义外,余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A组比较,B组内膜心肌扭转角度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膜心肌及整体扭转角度虽减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I技术能准确定量评估LVEF正常的尿毒症患者不同PTH水平心肌损伤变化,PTH水平较高者心肌功能损害较重.

    作者:戢秀勤;林仙方;丁晓明;朱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