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放疗联合热疗治疗骨转移性肿瘤所致疼痛的疗效观察

汪德文;程明;郑亚君;于正荣

关键词:三维适形放疗, 热疗治疗, 骨转移性肿瘤, 肿瘤疼痛, 骨组织, 现报告如下, 血管结构, 完全缓解, 生存质量, 观察比较, 放射治疗, 放疗剂量, 方法, 病例, 癌转移, 止痛, 选择, 生理, 临床, 解剖
摘要:由于骨骼的解剖、生理及其血管结构的特点,骨组织较其它组织更容易发生癌转移,也较其他组织的转移更容易引起疼痛,且顽固,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放射治疗是临床上常用的有效的止痛方法.我科自2007年5月至2011年5月,选择80例骨转移性肿瘤疼痛的病例,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加热疗和单纯三维适形放疗的方法,观察比较两组病例疼痛明显缓解及完全缓解的时间和放疗剂量,现报告如下.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DCE-MRI与肿瘤组织乏氧状态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乏氧是实体恶性肿瘤微环境的基本特征之一.乏氧细胞的存在不仅是肿瘤发生恶性转化的始动因素,还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对放化疗产生耐受性[1].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利用造影剂进行磁共振增强扫描,通过定量测量动态参数评价肿瘤微血管特征,当肿瘤内存在乏氧微环境时,乏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factor,HIF)-1α、碳酸酐酶(carbonic anhydrase,CA)Ⅸ等乏氧标志物表达增加[2-3].近年来一些研究对DCE-MRI特征与肿瘤组织乏氧状态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本文就此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郭轶群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重症脓毒症患者高乳酸血症时间对预后的评价作用

    目的:探讨高乳酸血症对重症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价作用.方法:51例存活时间>24h的重症脓毒症患者,比较死亡组和存活组的高乳酸血症时间、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初始动脉血乳酸值的差异;按高乳酸血症时间将患者分为<48h组和≥48 h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死率.结果:死亡组高乳酸血症时间明显高于存活组,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两组的APACHEⅡ评分、初始动脉血乳酸值无明显差异(P>0.05).高乳酸血症时间≥48 h组的病死率为94.4%,显著高于<48 h组的6.1%(P<0.01).结论:高乳酸血症时间可用于评估重症脓毒症患者的预后.

    作者:王妍;顾勤;唐健;孙冬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可溶性endoslin及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的表达与早发型子痫前期的关系

    目的:检测可溶性endoslin (sEng)及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It-1)在血清及胎盘中的表达,探讨两者的关系及其在早发型子痫前期发病中的作用.方法:(1)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45例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早发型子痫前期组,其中轻度30例、重度15例)及20例正常晚期妊娠孕妇(对照组)的血清中sEng及sFIt-1的水平.(2)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孕妇胎盘组织中sEng及sFIt-1的表达.结果:(1)早发型子痫前期组血清及胎盘组织中sEng及sFIt-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2)早发型子痫前期组患者血清及胎盘组织中sEng水平分别与相应部位的sFIt-1水平呈正相关(r=0.376,P<0.05; r=0.425,P<0.05).结论:孕妇血清及胎盘组织中sEng、sFIt-1水平变化与子痫前期发病及病情发展有关.

    作者:杨丽萍;冯海芹;侯俊德;赵媛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去甲基化干预胃癌SGC7901细胞前后食管癌相关基因4基因的表达变化

    目的:研究SGC7901细胞与GES-1细胞中食管癌相关基因4(ECRG4)蛋白表达差异及5-杂氮-2'-脱氧胞苷(5-Aza-CdR)干预前后SGC7901细胞中ECRG4基因表达变化情况.方法:Western blot检测SGC7901细胞、GES-1细胞中ECRG4编码蛋白的表达,以不同浓度(0、5、10 μmol/L)5-Aza-CdR干预SGC7901,48 h后再以Western blot检测ECRG4编码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SGC7901细胞中ECRG4蛋白表达较低而GES-1细胞中表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以5-Aza-CdR干预SGC7901细胞48 h,随着药物浓度增加,ECRG4蛋白表达逐渐上调,10 μmol/L处理组比5μmol/L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GC7901细胞中ECRG4蛋白的表达量明显低于GES-1细胞;以5-Aza-CdR处理SGC7901细胞48 h后ECRG4蛋白表达有上调,且10μmol/L组比5μmol/L组其恢复表达作用更明显.

    作者:方圆;刘展;张渝;刘寿行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局灶性癫痫功能磁共振的语言重组与网络连接研究

    目的:探讨局灶性癫痫患者的语言任务模式fMRI脑激活图,fMRI语言网络连接,分析语言功能与fMRI语言网络连接的联系.方法:选择18例符合诊断标准的局灶性癫痫患者(癫痫组)及18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其中癫痫组完成以词语阅读任务为刺激模式的fMRI检查,以实现脑内相应功能区激活.利用SPM99软件进行分析,得出癫痫组与对照组fMRI的激活范围与信号变化,通过计算语言任务状态下fMRI强激活区域时间过程相关性的信号变化,进行fMRI语言网络连接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癫痫组和对照组语言功能、fMRI语言网络连接的差异.结果:(1)局灶性癫痫患者fMRI语言激活图显示,激活强度和体积较健康组明显降低(P<0.01),(2)在词语阅读任务刺激下,癫痫组与对照组强激活区域相互间fMRI语言网络连接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局灶性癫痫损害患者的语言功能,癫痫患者语言fMRI激活强度、体积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在强激活区内,癫痫患者的fMRI语言网络连接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结果显示癫痫患者之间的语言偏侧化不明显,局灶性癫痫患者语言功能的损害与fMRI语言网络连接减少密切相关.

    作者:谭立宇;刘学政;沈建忠;王继斌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左腋下冬眠瘤1例

    患者女,44岁,发现左腋下肿块1个月余,无明显不适,以左腋下肿块收入院.入院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左腋下可触及6 cm×5 cm肿块,边界清,无压痛,质地软,活动度尚可.行B超提示:左腋下肌层下等回声团(脂肪瘤?).在全麻下行左腋下肿块切除术.切除肿瘤肉眼可见:包膜完整,分叶状,切面实性,灰黄色.病理镜下可见:肿瘤为纤维间质分割,肿瘤细胞为圆形、多边形,胞界清楚,胞质丰富,部分胞质内见嗜酸性颗粒及小脂滴,细胞核小(图1).病理诊断为:(左腋下)冬眠瘤.

    作者:李宇杰;黄小娥;周小栋;朱健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乳房肿块针吸细胞块活检的临床诊断分析240例

    乳房肿块是临床常见的体征之一,在女性的不同年龄阶段均可发生各种类型的乳房肿块.随着针吸穿刺细胞块活检技术的发展,对乳房肿块的认识逐渐深入.为了解乳房肿块的发病规律及病症变化,现将我院门诊近1年来经针吸穿刺细胞块活检技术诊断的240例乳房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门诊乳腺肿块患者240例,均为女性,年龄19 ~ 80岁,平均45.2岁,乳房肿块的年龄分布见表1.

    作者:卞铁荣;邢宏运;唐利;李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蛋白酶激活受体-2基因靶向shRNA表达质粒的构建及转染食管癌细胞致沉默效应的研究

    目的:构建靶向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基因的shRNA表达质粒,建立PAR-2基因沉默的食管癌EC109稳定细胞株.方法:针对人PAR-2的mRNA序列,设计并体外合成编码shRNA的两条特异性寡核苷酸序列,分别插入pGFP-V-RS质粒中构建2个shRNA表达质粒(PAR-2 shRNA-1、PAR-2 shRNA-2),经过鉴定,然后将表达质粒转染至食管癌细胞EC109中,经嘌呤霉素筛选,获得稳定干扰的细胞株,运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AR-2的表达.结果:PAR-2 shRNA-1转染人食管癌细胞EC109后,PAR-2基因表达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都受到显著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构建针对PAR-2基因的shRNA表达质粒,转染食管癌细胞EC109,能有效抑制该细胞株PAR-2基因的表达.

    作者:陈金梅;邓全军;谢立群;赵建业;刘彩虹;郑艳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广州市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的现状分析

    目的:调查广州市开展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的现状,为进一步改进广州市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定性访谈和定量调查的方法,对在广州市3个区的4家二级公立医院进行人工流产的820名妇女进行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调查.结果:在820名妇女中,≤25岁者占46.71%,未婚者达52.6%,未产者达60.61%,文化程度高中或以下者为68%,重复流产者31.71%,经济收入≤2 000元/月占78.6%,未避孕导致人流占50.49%,因避孕失败导致人流达40.12%,未正确掌握生殖保健及避孕方法知识达44.61%.调查的4家医院都能提供良好的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结论:广州市人工流产患者年龄相对偏小,以未婚、未产为主,文化程度较低,收入较低,避孕知识欠缺,避孕方法使用率低,而现有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提供的数量和内容有限,应针对其特点加强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特别是提供社区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

    作者:梅丽;李斌;刘传勇;黄邵;刘婷婷;王瑞;何丽萍;陈小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预置双J管在宫颈癌术后放化疗中对肾脏的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放化疗过程中预置双J管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5月180例经病理确诊为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92例宫颈癌患者予以膀胱镜下输尿管逆行插管并留置双J管至放化疗结束(实验组),88例宫颈癌患者未预置双J管(对照组),两组于放化疗6个月后在肾脏积水、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GFR)及血尿素氮(BUN)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放化疗6个月后Ⅱ期宫颈癌患者实验组、对照组血肌酐分别为(90.09±30.28)、(170.56±28.35) μmol/L,GFR分别为(91.30±25.43)、(30.25±10.24)mL/min,血BUN分别为(6.56±3.05)、(14.02±4.52) mmol/L;轻、中、重度积水实验组分别为5、3、1例,对照组分别为30、25、17例.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肾脏积水、血肌酐、BUN、GFR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宫颈癌预置双J管在肾脏积水,血肌酐,血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方面有明显差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宫颈癌术后放化疗中预置双J管对肾脏有保护作用,该方法简便、适用、安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汪前亮;杨嗣星;廖文彪;高嗣法;郑府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他克莫司完全抗原的制备与鉴定

    目的:制备他克莫司完全抗原并鉴定.方法:采用碳二亚胺两步法将半抗原他克莫司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和血蓝蛋白偶联,制备免疫原FK506-BSA和ELISA包被抗原FK506-KLH,并计算偶联率.采用紫外光谱分析法和动物免疫试验鉴定偶联产物.结果:FK506-BSA的偶联率为10.16∶1;FK506-KLH的偶联率为16.32∶1,成功制备具有免疫原性的他克莫司完全抗原.结论:紫外光谱分析和动物免疫试验证实他克莫司完全抗原合成成功,该抗原可用于他克莫司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免疫检测试剂盒的开发.

    作者:陈中华;黄彬;李有强;刘健平;曾建明;陈茶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麻醉对电休克抽搐发作的影响

    目的:研究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麻醉对电休克(ECT)抽搐发作的影响.方法:60例拟行ECT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丙泊酚组(P组)、氯胺酮组(K组)和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组(KP组),分别用丙泊酚1.5 mg/kg、氯胺酮0.8 mg/kg、丙泊酚1.5 mg/kg+ 0.8 mg/kg氯胺酮为ECT的麻醉药物.记录观察ECT期间的抽搐能量指数(seizure energy index,SEI)、抽搐持续时间(seizure duration,SD)及相关不良反应.结果:与P组比较,K和KP组ECT期间SEI和SD明显增大和延长(P<0.05);与K组比较,KP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 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用于ECT麻醉可获得较好的抽搐发作效果,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作者:陈运良;熊朝晖;王晓斌;秦素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OLYMPUS 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携带污染检出及解决措施

    目的:探讨OLYMPUS 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标本检测时可能存在的携带污染及其处理措施.方法:收集健康正常人混合血清,对31项常用分析项目各测试10次,取其平均值作为对照值.其后对各项目按比色杯内外圈分成两组逐一配对检测,以超过对照值5%或3个标准差为标准筛选出疑似污染项目.后对疑似污染项目进行确认,并制订相应措施避免携带污染.结果:除Ca外的所有项目重复性均较好,Ca的10次检测结果以高低值相间规律出现,经分析后发现低值组检测所使用的比色杯前一次均是检测TP所用,初步认定TP测定对Ca测定有比色杯携带污染,后选用高值组的均值作为Ca的对照值.外圈组14项及内圈组17项测试项目逐一配对进行425项测试,其中有37项次结果超过对照值5%或3个标准差,判定为疑似污染.经过确认实验,认定7项次(1.89%)结果存在试剂针或搅拌棒携带污染.但TP测定并未对Ca测定有试剂针或搅拌棒携带污染,故再次确认存在比色杯携带污染.将TP和Ca分别设在内圈和外圈,并增设纯水清洗程序,有效消除了上述携带污染.结论:OLYMPUS 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携带污染率较低,合理设置项目的比色杯内外国及增设纯水清洗程序可以消除携带污染.

    作者:毛盛尧;高国生;周尧东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术期合并癫痫的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5例围术期合并癫痫的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围术期合并癫痫的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出现癫痫发作3例,无围术期死亡病例;5例患者头部CT检查中3例发现脑梗死病灶,2例无阳性发现;3例术后出现癫痫发作的患者出院时无神经系统缺陷,随访3个月~2年,无晚期死亡病例.结论:对于术前即有癫痫病史的心脏瓣膜病患者,进行系统检查、制定有效的癫痫发作控制方案,围术期不中断抗癫痫药物的使用,可有助于患者平稳渡过围术期;对于术后新发癫痫患者,尽早进行头部CT检查,可有助于发现可治疗性脑部病变,针对病变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龚启华;向道康;张大国;刘小斌;刘秀伦;李业涛;张文斌;范永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下调组织蛋白酶B对人食管鳞癌EC9706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研究下调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 B,CB)对人食管鳞癌EC9706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体内抗肿瘤机制.方法:建立裸鼠荷瘤模型,利用CB siRNA和对照siRNA注射荷瘤裸鼠,监测肿瘤生长变化,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治疗前后瘤体内CB及黏附分子Syndecan-1表达的变化.结果:成功构建了CB siRNA转染荷瘤裸鼠模型.与对照siRNA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CB siRNA组荷瘤裸鼠肿瘤体积下降,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83.992,P<0.05).转染CB siRNA后,CB蛋白及mRNA表达均显著下调,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733.255及932.681,均P<0.01),Syndecan-1蛋白及mRNA表达则均显著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04.234及1 509.951,均P<0.01).结论:CB siRNA可以有效抑制人食管鳞癌EC9706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并下调CB的表达和上调Syndecan-1的表达,本研究为食管鳞癌的分子治疗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冯天平;赵景志;尹磊;陈奎生;李晟磊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目的:分析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特征,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本院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83例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研究其临床特点、生存状况及预后因素.结果:随访至2011年8月15日,死亡42例(50.6%),总生存期(OS)为27.8个月(95% CI 20.3 ~ 35.3).单因素预后分析结果显示,复发年龄、是否绝经、复发转移后是否接受一线化疗及化疗疗效、放疗对患者的OS有显著影响.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复发年龄、是否接受一线化疗以及疗效是影响晚期三阴性乳腺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短期内即易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可能与其侵袭性较高有关.化疗能够改善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预后,放疗也是可选择的重要手段.

    作者:刘俊彦;王哲海;郭珺;刘利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贫血对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贫血与老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349例老年贫血患者为贫血组,选择同期我院1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 MSE)检测评价2组认知功能,比较2组认知障碍发生率、时间地点定向能力、计算能力、语言能力等和MMSE总分的差别;贫血组患者根据贫血程度分成轻中度和重度贫血组,比较2组认知障碍发生率和MMSE评分的差别.结果:贫血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大于对照组(43.84% vs 10.67%,P=0.001);记忆力、注意力、计算力和MMSE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重度贫血患者认知障碍发生率和MMSE评分显著大于轻中度贫血组(P<0.05).结论:贫血与老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相关,主要表现为计算力、记忆力和注意力下降贫血越严重,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越高.

    作者:陈娜飞;陈铁虎;曲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乙型肝炎病毒耐药突变与HBV-DNA量和HBeAg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耐药突变与HBV-DNA量和HBeAg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31例慢性乙肝患者的血清,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HBV拉米夫定及阿德福韦酯相关耐药突变位点(包括180、204、181、236位点),采用PCR-荧光探针法检测血清HBV-DNA量,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技术对血清HBeAg进行定性检测,分析HBV耐药突变与HBV-DNA量和HBeAg之间的关系.结果:乙肝病毒耐药突变率在不同性别及年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汉族和维族在180位点的突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其余3个位点的突变无统计学差异(P>0.05).乙肝病毒的耐药突变率在不同HBV-DNA水平及不同HBeAg状态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HBV-DNA中水平(105 ~ 107 IU/mL)及高水平(≥107 IU/mL)之间HBV突变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乙肝病毒耐药变异与患者的年龄及性别无关,180位点的突变与患者的族别有关,而其余3个位点的突变与患者的族别无关.乙肝病毒耐药变异与血清HBV-DNA水平及HBeAg状态有关,HBV-DNA水平高者,HBeAg阳性者,其HBV耐药突变率较高.而当HBV-DNA达到中等以上复制水平时,其耐药突变率与HBV-DNA量无关.

    作者:荣海燕;张朝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中性粒细胞趋化三肽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在研究和治疗上主要的障碍是缺乏一种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评价预后相关的标志物[1].近年发现,胶原蛋白衍生肽N-乙酰-脯氨酸-甘氨酸-脯氨酸(N-acetylated proline-glycine-proline,NAcPGP)和脯氨酸-甘氨酸-脯氨酸(proline-glycine-proline,PGP)是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剂,诱导中性粒细胞在肺部病灶长期浸润,形成慢性炎症,加快COPD的病程进展.本文将目前该领域的研究归纳如下.

    作者:贾晔然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利用ROC曲线更好地选择血清CA15-3对乳腺癌的佳诊断界点

    目的: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血清CA15-3对乳腺癌的诊断界点,以期对CA15-3应用于乳腺癌的诊断价值进行客观评价.方法:采用化学微粒子免疫发光法检测乳腺癌患者、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及健康对照组血清CA15-3,绘制ROC曲线.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清CA15-3较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及健康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CA15-3诊断乳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9,对应的诊断界点值为13.00 U/mL,敏感性达80.0%,特异性达85.8%.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清CA15-3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清CA15-3检测对于乳腺癌的诊断有中等价值.选择13.00 U/mL作为血清CA15-3诊断乳腺癌的诊断界点较现有界点更适宜.

    作者:习浩;刘荣静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