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胰高血糖素样肽-1对糖基化终末产物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孙慧琳;刘珍珍;李琼;湛奕;蔡德鸿

关键词:胰高血糖素样肽, 糖基化终末产物,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糖尿病血管并发症, 内皮功能障碍, 动脉粥样硬化, 糖尿病肾病, 整体认识, 降糖药物, 保护作用, 发病率, 致死, 致残, 治疗, 调节
摘要:糖尿病发病率逐年攀升,血管并发症是其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内皮功能障碍可导致一系列血管并发症,如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糖尿病肾病等.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作为新一代降糖药物,既能改善血糖,又可调节内皮功能,GLP-1的出现为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治疗带来新的曙光.本文从宏观上把握了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诱导的细胞损伤和GLP-1对于内皮细胞的保护,以期在GLP-1对AGEs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上有一个整体认识.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不同PTH水平尿毒症患者左室心肌纵向应变及扭转运动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TI)评价不同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尿毒症患者的左室心肌纵向应变及扭转运动.方法:44例左室射血分数正常(LVEF> 50%)的尿毒症患者(尿毒症组)根据PTH水平分为A组(PTH<正常值上限3倍)、B组(PTH>正常值上限3倍),2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行斑点追踪应变成像分析,在心尖四腔、三腔、二腔长轴切面观获得左心室内、外膜下心肌纵向应变,在左室基底部、心尖部短轴切面观获得内、外膜心肌旋转、扭转角度,并比较3组间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尿毒症组左心室心内膜下心肌及整体纵向应变峰值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外膜心肌纵向应变峰值减低仅在B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A组比较,B组仅内膜心肌纵向应变峰值减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尿毒症组左室整体及内、外膜心肌扭转角度均有减低,除A组膜心肌减低无统计学意义外,余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A组比较,B组内膜心肌扭转角度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膜心肌及整体扭转角度虽减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I技术能准确定量评估LVEF正常的尿毒症患者不同PTH水平心肌损伤变化,PTH水平较高者心肌功能损害较重.

    作者:戢秀勤;林仙方;丁晓明;朱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全内置式可膨胀型脊柱前路内固定系统研制的解剖学基础

    目的:解剖测量T1 ~ L5形态学参数,为研制新型全植入式可膨胀型胸腰椎前路内固定系统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采用50具正常成人胸腰椎干燥尸体标本,测量T1~L5的相关参数(中横径、中矢状径及中央高度).结果:以T12为例,中横径:(33.03±1.85)mm,中矢状径:(25.50±1.46) mm,中央高度:(21.53±1.39)mm.该内固定系统由空心椎体钉、内栓及固定棒构成,初步设计5个型号:(25、8),(25、10)、(30、12)、(35、14)、(40、14).结论:新型全内置式可膨胀型胸腰椎前路内固定系统的设计在形态学上具有可行性,能够重建胸腰椎的稳定性,是一种牢靠安全、操作简便、符合脊柱前路形态解剖结构的新型内固定系统.

    作者:徐彦芳;孙进;周初松;闵少雄;刘成龙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麻醉对电休克抽搐发作的影响

    目的:研究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麻醉对电休克(ECT)抽搐发作的影响.方法:60例拟行ECT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丙泊酚组(P组)、氯胺酮组(K组)和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组(KP组),分别用丙泊酚1.5 mg/kg、氯胺酮0.8 mg/kg、丙泊酚1.5 mg/kg+ 0.8 mg/kg氯胺酮为ECT的麻醉药物.记录观察ECT期间的抽搐能量指数(seizure energy index,SEI)、抽搐持续时间(seizure duration,SD)及相关不良反应.结果:与P组比较,K和KP组ECT期间SEI和SD明显增大和延长(P<0.05);与K组比较,KP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 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用于ECT麻醉可获得较好的抽搐发作效果,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作者:陈运良;熊朝晖;王晓斌;秦素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同一生化分析仪不同模块间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探讨

    目的:分析同一大型生化分析仪不同模块间测定结果的可比性和一致性,探讨误差的实验室可接受程度.方法:分别在经过校准的罗氏Modular PPI和Olympus AU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专用质控血清和患者血清标本的TP、ALB、TG、TC、ALT、AST、CK、LDH浓度.对罗氏Modula PI与P2两个模块,Olympus AU5400 A1与A2两个模块,分别进行比对.结果:TG在罗氏两模块间检测值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TG不同医学决定水平的偏倚均小于1/2 CLIA'88 TEa,可接受;其他实验项目在同一仪器各自不同模块间检测结果经样本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方程(Y=b X+a)、相关系数(r)分析符合线性要求.结论:同一生化分析仪若有两个以上的检测模块,应定期进行校准比对,以实现同一仪器不同模块间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可比性和一致性,满足临床需要.

    作者:张恩;王峰;王刚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下调组织蛋白酶B对人食管鳞癌EC9706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研究下调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 B,CB)对人食管鳞癌EC9706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体内抗肿瘤机制.方法:建立裸鼠荷瘤模型,利用CB siRNA和对照siRNA注射荷瘤裸鼠,监测肿瘤生长变化,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治疗前后瘤体内CB及黏附分子Syndecan-1表达的变化.结果:成功构建了CB siRNA转染荷瘤裸鼠模型.与对照siRNA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CB siRNA组荷瘤裸鼠肿瘤体积下降,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83.992,P<0.05).转染CB siRNA后,CB蛋白及mRNA表达均显著下调,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733.255及932.681,均P<0.01),Syndecan-1蛋白及mRNA表达则均显著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04.234及1 509.951,均P<0.01).结论:CB siRNA可以有效抑制人食管鳞癌EC9706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并下调CB的表达和上调Syndecan-1的表达,本研究为食管鳞癌的分子治疗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冯天平;赵景志;尹磊;陈奎生;李晟磊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颈段气管转移癌低位气管切开术2例

    颈段气管转移癌是指位于环状软骨下缘、胸骨上窝之间的气管肿瘤[1].临床较少见,手术难度大,手术配合要求高.我科2010年共收治颈段气管转移癌2例,行低位气管切开成功.精湛的手术技术,高水平的麻醉技术,以及手术室护士充分的术前准备和熟练的手术配合,几方面完美结合使手术顺利完成,达到良好的手术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涛;潘松林;贺红斌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微量泵在小儿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微量注射泵(以下简称微量泵)在小儿重度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中的应用.方法:回顾2010年10月至2012年5月我科收治的77例中重度烧伤(TBSA>10%)患儿中,在休克期液体复苏时使用微量泵的41例作为试验组,在休克液体复苏中使用常规输液器进行液体复苏的3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工作情况.结果:使用微量泵的试验组的BD留置针穿刺次数平均(1.34±0.57)次,数量少于常规输液的对照组的平均(2.36±0.83)次;试验组护士调节输液滴数的平均次数(1.22±1.03)次,少于对照组的(6.25±1.69)次.结论:中重度烧伤患儿休克期液体复苏时使用微量泵能减少留置针的穿刺,减轻护士工作量.

    作者:肖玉秋;郑一双;邢楠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术期合并癫痫的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5例围术期合并癫痫的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围术期合并癫痫的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出现癫痫发作3例,无围术期死亡病例;5例患者头部CT检查中3例发现脑梗死病灶,2例无阳性发现;3例术后出现癫痫发作的患者出院时无神经系统缺陷,随访3个月~2年,无晚期死亡病例.结论:对于术前即有癫痫病史的心脏瓣膜病患者,进行系统检查、制定有效的癫痫发作控制方案,围术期不中断抗癫痫药物的使用,可有助于患者平稳渡过围术期;对于术后新发癫痫患者,尽早进行头部CT检查,可有助于发现可治疗性脑部病变,针对病变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龚启华;向道康;张大国;刘小斌;刘秀伦;李业涛;张文斌;范永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去甲基化干预胃癌SGC7901细胞前后食管癌相关基因4基因的表达变化

    目的:研究SGC7901细胞与GES-1细胞中食管癌相关基因4(ECRG4)蛋白表达差异及5-杂氮-2'-脱氧胞苷(5-Aza-CdR)干预前后SGC7901细胞中ECRG4基因表达变化情况.方法:Western blot检测SGC7901细胞、GES-1细胞中ECRG4编码蛋白的表达,以不同浓度(0、5、10 μmol/L)5-Aza-CdR干预SGC7901,48 h后再以Western blot检测ECRG4编码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SGC7901细胞中ECRG4蛋白表达较低而GES-1细胞中表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以5-Aza-CdR干预SGC7901细胞48 h,随着药物浓度增加,ECRG4蛋白表达逐渐上调,10 μmol/L处理组比5μmol/L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GC7901细胞中ECRG4蛋白的表达量明显低于GES-1细胞;以5-Aza-CdR处理SGC7901细胞48 h后ECRG4蛋白表达有上调,且10μmol/L组比5μmol/L组其恢复表达作用更明显.

    作者:方圆;刘展;张渝;刘寿行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经尿道脓肿去顶术治疗前列腺脓肿5例

    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前列腺脓肿已经很少见.以往前列腺脓肿的诊断比较困难,现在随着经直肠超声(TRUS)、CT等诊断技术的成熟,已经不再是难以确诊的疾病.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共收治前列腺脓肿5例,均行经尿道脓肿去顶减压术,术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本组5例,年龄51~72岁.本组均有发热,体温波动于38.5 ~ 40.0℃,其中伴有尿频、尿急、尿痛4例,尿潴留1例,会阴部或肛门坠胀不适3例.

    作者:刘博;张庆皎;刘德祥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他克莫司完全抗原的制备与鉴定

    目的:制备他克莫司完全抗原并鉴定.方法:采用碳二亚胺两步法将半抗原他克莫司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和血蓝蛋白偶联,制备免疫原FK506-BSA和ELISA包被抗原FK506-KLH,并计算偶联率.采用紫外光谱分析法和动物免疫试验鉴定偶联产物.结果:FK506-BSA的偶联率为10.16∶1;FK506-KLH的偶联率为16.32∶1,成功制备具有免疫原性的他克莫司完全抗原.结论:紫外光谱分析和动物免疫试验证实他克莫司完全抗原合成成功,该抗原可用于他克莫司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免疫检测试剂盒的开发.

    作者:陈中华;黄彬;李有强;刘健平;曾建明;陈茶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胰高血糖素样肽-1对糖基化终末产物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糖尿病发病率逐年攀升,血管并发症是其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内皮功能障碍可导致一系列血管并发症,如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糖尿病肾病等.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作为新一代降糖药物,既能改善血糖,又可调节内皮功能,GLP-1的出现为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治疗带来新的曙光.本文从宏观上把握了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诱导的细胞损伤和GLP-1对于内皮细胞的保护,以期在GLP-1对AGEs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上有一个整体认识.

    作者:孙慧琳;刘珍珍;李琼;湛奕;蔡德鸿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超声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冠状断面中“太阳征”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物的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ABVS)冠状断面中“太阳征”在乳腺良恶性肿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观察25例乳腺恶性肿物及48例乳腺良性肿物的ABVS冠状断面中的“太阳征”,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其在乳腺良恶性肿物中的诊断价值.结果:ABVS的冠状断面上,“太阳征”对乳腺良恶性肿物鉴别诊断的准确度88%,敏感性68%,特异性98%,阳性预测值94%,阴性预测值85%.乳腺良恶性肿物“太阳征”的出现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BVS冠状断面的“太阳征”为超声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物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新指标,是二维超声的良好补充.

    作者:矫健;孙欣;刘娜;林方才;周志丹;孙秋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利用ROC曲线更好地选择血清CA15-3对乳腺癌的佳诊断界点

    目的: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血清CA15-3对乳腺癌的诊断界点,以期对CA15-3应用于乳腺癌的诊断价值进行客观评价.方法:采用化学微粒子免疫发光法检测乳腺癌患者、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及健康对照组血清CA15-3,绘制ROC曲线.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清CA15-3较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及健康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CA15-3诊断乳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9,对应的诊断界点值为13.00 U/mL,敏感性达80.0%,特异性达85.8%.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清CA15-3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清CA15-3检测对于乳腺癌的诊断有中等价值.选择13.00 U/mL作为血清CA15-3诊断乳腺癌的诊断界点较现有界点更适宜.

    作者:习浩;刘荣静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Caspase-7在结直肠正常黏膜、腺瘤和癌中的表达变化

    目的:通过检测caspase-7基因在结直肠正常黏膜、腺瘤、癌中的表达变化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52例结直肠腺瘤以及118例配对的结直肠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caspase-7表达进行测定.结果:Caspase-7在结直肠正常黏膜(P=0.001)和癌(P=0.001)中相对于腺瘤低表达.而在结直肠癌中的caspase-7表达明显低于癌旁正常黏膜(P=0.001).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分析表明低分化(P=0.021)以及有淋巴结转移(P=0.011)的结直肠癌caspase-7的表达水平更低.结论:Caspase-7在腺瘤中高表达,而在癌中低表达,且表达变化与肿瘤分化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这些均表明caspase-7可能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沈小钢;郭志义;张伟;王康;胡阳;李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Narcotrend监测下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患者无痛胃镜的影响

    目的:探讨Narcotrend监测下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的理想麻醉深度.方法:150例择期在丙泊酚静脉麻醉下行无痛胃镜检查的门诊老年患者,60 ~ 86岁,ASA Ⅰ~Ⅱ级,随机均分为3组:A组(Narcotrend指数即NI,维持在D0),B组(NI维持在D2),C组(NI维持在E1).在Narcotrend监测下靶控输注丙泊酚进行诱导,待患者NI值分别降至设定值2 min后开始胃镜检查.观察并记录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不良反应,苏醒时间和丙泊酚用量.结果:B组和C组高血压、心动过速、呛咳呃逆和体动的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C组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B组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和C组(P<0.05);B组丙泊酚用量和清醒时间显著小于A组和C组(P<0.05).结论:Narcotrend监测下老年患者靶控输注丙泊酚行无痛胃镜检查的理想麻醉深度为D2,此麻醉深度可减少丙泊酚用量,减少不良反应及缩短麻醉复苏时间.

    作者:田可耘;康茵;邓龙姣;刘红;王志鹏;李海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HCV感染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铁负荷与营养不良-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关系

    目的:比较抗HCV抗体阳性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与非传染病的MHD患者铁负荷的差异,并研究铁负荷对营养不良-炎症反应综合征(MICS)的影响.方法:将53例规律血液净化治疗的MHD患者中抗HCV抗体阳性的24例设为阳性组,传染病检查均为阴性的29例设为阴性组.分别检测患者血清铁蛋白(SF)、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各指标的差异并分析铁负荷与营养状况、炎症因子、肝功能的相关性.结果:阳性组SF、ALT、AST、hsCRP、IL-6、TNF-α均明显高于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Alb、PA均明显低于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F与BMI、Alb、PA在0.05水平上显著相关,均呈负相关;SF与ALT、AST、hsCRP、IL-6、TNF-α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并均呈正相关.结论:HCV感染的MHD患者存在明显的铁超负荷,铁超负荷与MICS有着密切的联系,铁超负荷可能是MICS一个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单保华;赵显国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局灶性癫痫功能磁共振的语言重组与网络连接研究

    目的:探讨局灶性癫痫患者的语言任务模式fMRI脑激活图,fMRI语言网络连接,分析语言功能与fMRI语言网络连接的联系.方法:选择18例符合诊断标准的局灶性癫痫患者(癫痫组)及18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其中癫痫组完成以词语阅读任务为刺激模式的fMRI检查,以实现脑内相应功能区激活.利用SPM99软件进行分析,得出癫痫组与对照组fMRI的激活范围与信号变化,通过计算语言任务状态下fMRI强激活区域时间过程相关性的信号变化,进行fMRI语言网络连接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癫痫组和对照组语言功能、fMRI语言网络连接的差异.结果:(1)局灶性癫痫患者fMRI语言激活图显示,激活强度和体积较健康组明显降低(P<0.01),(2)在词语阅读任务刺激下,癫痫组与对照组强激活区域相互间fMRI语言网络连接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局灶性癫痫损害患者的语言功能,癫痫患者语言fMRI激活强度、体积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在强激活区内,癫痫患者的fMRI语言网络连接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结果显示癫痫患者之间的语言偏侧化不明显,局灶性癫痫患者语言功能的损害与fMRI语言网络连接减少密切相关.

    作者:谭立宇;刘学政;沈建忠;王继斌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120例疗效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疗效及诊治体会.方法:对120例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行TACE治疗,采用免疫指标甲胎蛋白(AFP)及临床治愈、明显好转、好转、暂时稳定、进展或恶化5种指标评价近期疗效,采用1、2、3年生存率评价远期疗效.结果:1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共行TACE术278次,平均2.32次,术后1个月AFP下降明显,与术前AFP水平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567,P<0.05);术后6个月治愈好转率66.67%,无效恶化率33.33%;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1.67%、51.67%、33.33%.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行TACE术治疗疗效确切,是中晚期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涂文辉;侯伟;宋玉龙;杨雪梅;刘清欣;颜志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重症脓毒症患者高乳酸血症时间对预后的评价作用

    目的:探讨高乳酸血症对重症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价作用.方法:51例存活时间>24h的重症脓毒症患者,比较死亡组和存活组的高乳酸血症时间、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初始动脉血乳酸值的差异;按高乳酸血症时间将患者分为<48h组和≥48 h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死率.结果:死亡组高乳酸血症时间明显高于存活组,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两组的APACHEⅡ评分、初始动脉血乳酸值无明显差异(P>0.05).高乳酸血症时间≥48 h组的病死率为94.4%,显著高于<48 h组的6.1%(P<0.01).结论:高乳酸血症时间可用于评估重症脓毒症患者的预后.

    作者:王妍;顾勤;唐健;孙冬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