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国
目的:对比培美曲塞与长春瑞滨分别联合顺铂在一线治疗晚期肺腺癌患者中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56例Ⅲ~Ⅳ期经病理组织学和(或)细胞学检查确诊的肺腺癌患者,培美曲赛组25例,长春瑞滨组31例.分别给予培美曲赛联合顺铂方案和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方案治疗.结果:两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级血液学毒性反应发生率培美曲赛组低于对长春瑞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肺腺癌的疗效与长春瑞滨联合顺铂近期的疗效相似,毒副反应较轻.
作者:王巍炜;李高峰;巫正伟;王德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即查即治策略处理宫颈细胞筛查为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处理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提供有价值的诊疗手段.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年龄22~65岁、无妊娠、宫颈细胞学筛查为高度病变的妇女200例,按随机化的方法分为两组,一组按即查即治策略(A组)处理,另一组按传统三步法(B组)处理.比较两组的终病理结果、术后3、6个月异常TCT(包括ASCUS)、切缘阳性或阴道镜异常等需行二次LEEP手术率.结果:A组的过度治疗率6%,CIN 2、3检出率89%,原位癌检出率5%,二次手术率16%.与B组比较,过度治疗率、宫颈高度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检出率、术后复查异常TCT、二次手术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即查即治策略处理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是安全、经济和有效的诊疗手段.
作者:舒焰红;钱德英;吴越;岑坚敏;陈观娣;阳丽;李志刚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局灶性癫痫患者的语言任务模式fMRI脑激活图,fMRI语言网络连接,分析语言功能与fMRI语言网络连接的联系.方法:选择18例符合诊断标准的局灶性癫痫患者(癫痫组)及18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其中癫痫组完成以词语阅读任务为刺激模式的fMRI检查,以实现脑内相应功能区激活.利用SPM99软件进行分析,得出癫痫组与对照组fMRI的激活范围与信号变化,通过计算语言任务状态下fMRI强激活区域时间过程相关性的信号变化,进行fMRI语言网络连接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癫痫组和对照组语言功能、fMRI语言网络连接的差异.结果:(1)局灶性癫痫患者fMRI语言激活图显示,激活强度和体积较健康组明显降低(P<0.01),(2)在词语阅读任务刺激下,癫痫组与对照组强激活区域相互间fMRI语言网络连接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局灶性癫痫损害患者的语言功能,癫痫患者语言fMRI激活强度、体积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在强激活区内,癫痫患者的fMRI语言网络连接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结果显示癫痫患者之间的语言偏侧化不明显,局灶性癫痫患者语言功能的损害与fMRI语言网络连接减少密切相关.
作者:谭立宇;刘学政;沈建忠;王继斌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冠心病及其急性并发症仍是全世界主要的发病和死亡原因.冠心病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起始、进展、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是当前冠心病中研究热门的炎症标志物,与冠心病的发生、病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是无症状健康人群首发冠心病及冠心病人群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复发的独立的预测因子.本文对此3种炎症标志物在冠心病预测中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龙曼;唐晓明;陈爱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前列腺脓肿已经很少见.以往前列腺脓肿的诊断比较困难,现在随着经直肠超声(TRUS)、CT等诊断技术的成熟,已经不再是难以确诊的疾病.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共收治前列腺脓肿5例,均行经尿道脓肿去顶减压术,术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本组5例,年龄51~72岁.本组均有发热,体温波动于38.5 ~ 40.0℃,其中伴有尿频、尿急、尿痛4例,尿潴留1例,会阴部或肛门坠胀不适3例.
作者:刘博;张庆皎;刘德祥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肝腺瘤相关的功能性基因表达情况,了解肝腺瘤与瘤旁正常肝细胞的功能差异.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病理确诊为肝腺瘤的瘤体组织及瘤旁正常肝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肝腺瘤和瘤旁正常组织中ALB、P450、CK18、甲胎蛋白基因表达情况,进一步分析肝腺瘤与瘤旁正常肝细胞的功能状况.结果:体现肝细胞合成和解毒等重要功能的ALB、P450在肝腺瘤和瘤旁正常肝组织中均有较强表达(均>50%),成熟肝上皮细胞表面标志CK18在肝腺瘤及瘤旁正常肝组织中也均有较强表达,而甲胎蛋白表达阴性.结论:肝腺瘤及瘤旁正常肝组织在合成及解毒等方面功能相近.
作者:林建华;李爱民;周杰;刘思德;何自然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建立一种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检测全血中巴比妥含量的快速样品前处理方法.方法:以苯巴比妥为内标,5%偏磷酸作蛋白沉淀剂,加入乙醇提取,血样离心后,取上清液直接进样测定.结果:样品快速处理后,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巴比妥与苯巴比妥峰相近且完全分离,血中巴比妥浓度线性方程为y=0.001 4x-0.000 3,r=1.000 0,线性范围为0~ 500 μg/mL,低检出限为1.6 μg/mL,日内和日间精密度<10%,平均回收率为99.2%.结论:本法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可应用于巴比妥中毒的快速诊断.
作者:徐纬;张爱华;李军;刘宗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E型钙黏附蛋白(E-cadherin)和多药耐药蛋白(P-gp)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及MCF-7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6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检测E-cadherin和P-gp蛋白的表达.用紫杉醇诱导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构建E-cadherin慢病毒干扰质粒,转染MCF-7细胞,应用RT-PCR检测E-cadherin和P-gp mRNA表达.结果:E-cadherin和P-gp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2.6%和54.4%,两者表达存在显著正相关.E-cadherin的表达与TNM分期、分化程度显著相关.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时,E-cadherin mRNA和P-gp mRNA表达均显著增加.RNA干扰后,E-cadherin mRNA表达显著下降,P-gp mRNA表达无变化.结论:E-cadherin和P-gp可能共同参与了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发生和乳腺癌细胞凋亡过程,其分子调控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自森;薛长年;曹予文;吴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Pim-1、RON在贲门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18例贲门正常组织、21例贲门肠上皮化生组织、56例贲门癌组织中Pim-1及RON两种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二者与贲门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Pim-1、RON在贲门正常组织、贲门肠上皮化生组织及贲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38.1%、78.6%和11.1%、33.3%、66.1%,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m-1的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无关(P>0.05),RON的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二者在贲门癌中的表达无相关性(r=0.085,P>0.05).结论:Pim-1及RON可能参与贲门癌的发生发展,对贲门癌的诊疗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尚丽丽;张国梁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过程中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方法:乙肝肝硬化患者60例为病例组,HBV-DNA均阳性,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病例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24周.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T3、T4、FT3、FT4、TSH.结果:病例组治疗前血清T3、T4、FT3、FT4与对照组相比均有下降,TSH与对照组相比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恩替卡韦治疗24周后,HBV-DNA转阴组血清T3、T4、FT3、FT4、TSH、AST、ALB、PT水平较治疗前和HBV-DNA未转阴组均有明显改善.结论: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体内存在不同程度的甲状腺素水平紊乱,给予恩替卡韦抗乙肝病毒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的同时可以间接改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
作者:朱刚剑;苏传真;王健;范瑞琴;王显耀;孙娜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通过检测caspase-7基因在结直肠正常黏膜、腺瘤、癌中的表达变化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52例结直肠腺瘤以及118例配对的结直肠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caspase-7表达进行测定.结果:Caspase-7在结直肠正常黏膜(P=0.001)和癌(P=0.001)中相对于腺瘤低表达.而在结直肠癌中的caspase-7表达明显低于癌旁正常黏膜(P=0.001).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分析表明低分化(P=0.021)以及有淋巴结转移(P=0.011)的结直肠癌caspase-7的表达水平更低.结论:Caspase-7在腺瘤中高表达,而在癌中低表达,且表达变化与肿瘤分化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这些均表明caspase-7可能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沈小钢;郭志义;张伟;王康;胡阳;李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患者男,24岁,农民.以面颈部、躯干及右侧上下肢火焰烧伤2h余入院.患者因与家人闹矛盾于2012年1月21日自服0.5%溴鼠灵母液2支(10mL)后将摩托车油箱打破引燃致伤,伤后2h后被送来我院.入院查体:T36.8℃,P 82次/min,R 21次/min,BP110/80 mmHg.急性病容,检查合作;面颈部、右侧胸壁及右上肢、右大腿可见20%烧伤创面,创面肿胀,有大、小不等水疱形成,大部创面表皮脱落,基底红白相间、质韧、渗出不明显、对疼痛刺激反应迟钝;右上肢2%创面基底苍白、皮革样改变、对痛觉刺激无反应;余皮肤无紫绀、黄染、皮疹及出血点,全身淋巴结无肿大,两肺(-)、心(-)、肝脾(-)、神经系统(-).
作者:李茂清;卢青军;陈宝元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对比研究经后路显微镜下与传统的开窗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差异.方法:2003年2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46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采用显微镜辅助下髓核摘除术治疗232例(A组),传统后路开窗手术治疗235例(B组).统计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等指标.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等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手术间隙定位错误、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发生.采用中华医学会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评定疗效,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临床效果接近,而显微镜下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医疗费用少等优点,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理想微创手术.
作者:陆晓生;赵劲民;彭昊;凌尚准;韦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盐酸丁卡因胶浆在绝经期宫颈癌患者腔内后装治疗中镇痛、扩张宫颈的效果.方法:将105例在我院行腔内后装治疗的绝经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35例后装治疗前2~3 min在宫颈口区域注入盐酸丁卡因胶浆;B组35例后装治疗前3h在阴道后穹窿置米索前列醇:C组35例后装治疗前3h在阴道后穹窿置米索前列醇,后装治疗前2~3 min在宫颈口区域注入盐酸丁卡因胶浆比较3组在腔内后装治疗操作中镇痛、宫颈软化、宫口扩张、全身不良反应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米索前列醇与盐酸丁卡因胶浆联合用药在镇痛、宫颈扩张软化方面均优于单一用药(P<0.01),全身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米索前列醇、盐酸丁卡因胶浆联合用药在绝经期宫颈癌患者腔内后装治疗中能扩张软化宫颈,减少副作用的出现,止痛效果明显,方法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林高娟;吴冬梅;赵慧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微量注射泵(以下简称微量泵)在小儿重度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中的应用.方法:回顾2010年10月至2012年5月我科收治的77例中重度烧伤(TBSA>10%)患儿中,在休克期液体复苏时使用微量泵的41例作为试验组,在休克液体复苏中使用常规输液器进行液体复苏的3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工作情况.结果:使用微量泵的试验组的BD留置针穿刺次数平均(1.34±0.57)次,数量少于常规输液的对照组的平均(2.36±0.83)次;试验组护士调节输液滴数的平均次数(1.22±1.03)次,少于对照组的(6.25±1.69)次.结论:中重度烧伤患儿休克期液体复苏时使用微量泵能减少留置针的穿刺,减轻护士工作量.
作者:肖玉秋;郑一双;邢楠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下调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 B,CB)对人食管鳞癌EC9706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体内抗肿瘤机制.方法:建立裸鼠荷瘤模型,利用CB siRNA和对照siRNA注射荷瘤裸鼠,监测肿瘤生长变化,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治疗前后瘤体内CB及黏附分子Syndecan-1表达的变化.结果:成功构建了CB siRNA转染荷瘤裸鼠模型.与对照siRNA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CB siRNA组荷瘤裸鼠肿瘤体积下降,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83.992,P<0.05).转染CB siRNA后,CB蛋白及mRNA表达均显著下调,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733.255及932.681,均P<0.01),Syndecan-1蛋白及mRNA表达则均显著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04.234及1 509.951,均P<0.01).结论:CB siRNA可以有效抑制人食管鳞癌EC9706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并下调CB的表达和上调Syndecan-1的表达,本研究为食管鳞癌的分子治疗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冯天平;赵景志;尹磊;陈奎生;李晟磊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患者男,22岁,10个月前因乏力、头晕、面色苍白、发热(体温38℃)、牙龈出血就诊于当地医院,行骨穿示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粒系、红系增生极度减低,淋系增生极度活跃,原淋80.4%,幼淋17.2%.免疫分型示B-ALL,于2010年12月8日行VDCLP方案诱导化疗即VDS 4 mg d1、8、15、22,DNR60mgd 1~3、d15~17,CTX1.0 g d2、5、16、19,L-Asp 1万U d5、8、11、15、18、22,PDN 60 mg d1 ~ 28,化疗后出现骨髓抑制.2010年12月21日骨穿提示达CR.2011年2月16日开始Hyper-CVAD方案化疗,2011年5月6日开始VDCLP方案诱导化疗即VDS 4 mg d1、8、15、22,DNR 60 mg d1~3、d 15-17,CTX 1.0 g d2、5、16、19,L-Asp 1万U d5、8、11、15、18、22,PDN60 mg d1~28.201 1年7月16日行EAD方案化疗即Ara-c 500 mg d1、3、5,VP-16 400 mg d1、3、5,DEX 40 mgd1 ~4.
作者:钟志清;张金盈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硼替佐米对肺动脉高压诱导的肺血管重构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外科手术方法建立左向右分流型肺动脉高压模型.18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硼替佐米组,每组6只.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并记录血流动力学参数,称重比较右心室肥厚指数的变化.HE染色观察肺血管病理形态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动脉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基质金属蛋白-9(MMP-9)表达的变化.结果:硼替佐米干预能明显改善心肺血流动力学参数,抑制肺动脉高压诱导的肺血管重构(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提示PCNA与MMP-9阳性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硼替佐米能明显改善高血流型肺动脉高压肺脏功能,有效抑制肺血管重构,其机制可能与抑制MMP-9活性有关.
作者:卢艳;张雪;张兆华;王一彪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小脑顶核电刺激对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脑梗死患者27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35例,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脑顶核电刺激,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3个月、6个月进行MoCA量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Stroop色词测验(SCWT)、连线测验、语词流畅性测验、数字广度分测验、符号-数字分测验评定.结果:治疗后2周,两组在各项认知测验方面均较治疗前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分数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在连线测验、SCWT测验耗时数方面均较治疗后2周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其余各项认知测验分数较2周时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在各项认知测验分数方面与治疗后2周相比,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6个月,治疗组各项认知测验与治疗后3个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在各项认知测验分数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周、3个月、6个月两组间各项认知测验评分比较,存在差异,治疗组的评分好于对照组.结论:电刺激小脑顶核能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
作者:隆昱洲;雷进;罗丽华;尚正良;刘姚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血压水平与脑卒中发生危险密切相关,收缩压每升高10 mmHg,脑卒中危险就增加25%,因此控制高血压是预防心脑血管病的主要措施.除药物治疗外,通过非药物治疗手段改善生活方式对高血压的防治十分重要,不仅对高血压患者有益,而且对血压正常高值人群也有好处[1].
作者:周彬;周迎莉;石鹏;付宇 刊期: 201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