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张明;陈夏
目的:探讨胎盘间充质干细胞(PDMSCs)治疗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HIBD)的效果及其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HIBD组、HIBD+PDMSCs组和HIBD+成纤维细胞组.移植后14 d评估各组生长发育情况、神经功能,分别采用RT-PCR法、Western Blot法检测损伤侧海马组织的血红素加氧酶-1(HO-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HIBD+PDMSCs组脑萎缩、神经行为障碍均改善,且体重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P < 0.05).HIBD组HO-1和Nrf2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 < 0.05),HIBD+PDMSCs组二者含量均较HIBD组明显增加(P < 0.05),HIBD+成纤维细胞组的各项指标与HIBD+PDMSCs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PDMSCs移植能够改善新生HIBD大鼠的神经功能和发育,可能是通过部分上调Nrf2/ARE/HO-1通路发挥作用.
作者:丁红芳;丁慧芳;高欣义;鞠秀丽;伊心浩;周明琪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心房颤动(房颤)是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1],房颤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为正常人的5 ~ 7倍.抗凝治疗可以降低房颤卒中风险,已成为房颤药物治疗的基石.2010年10月达比加群酯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用于预防房颤患者脑卒中,成为继华法林之后50年来首个被批准用于房颤抗凝治疗的药物[2].本文对达比加群酯在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的作用及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魏永燕;汤日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先天性食管闭锁(CEA)患儿术前食管造影护理进行分析,探讨预防造影药返流入气管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9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35例CEA患儿术前食管造影的护理,经口插入胃管,侧孔在食管内,Ⅲ型和Ⅰ型胃管头端刚巧触及盲端,连接引流瓶引流,Ⅴ型胃管头端距门齿12 cm.结果:经胃管注入食管内造影药用量Ⅲ型和Ⅰ型为胃管容量+1.5 mL,Ⅴ型为胃管容量+5 mL能获得满意造影效果,患儿造影过程顺利,无发生造影药返流入气管.结论:经口插入胃管,侧孔在食管内,Ⅲ型和Ⅰ型胃管头端刚巧触及盲端,连接引流瓶引流,注入胃管容量+1.5 mL造影药,Ⅴ型胃管头端距门齿12 cm,注入胃管容量+5 mL造影药时能获得满意造影效果,并且能有效预防造影药返流入气管.
作者:李瑞琼;罗丽红;叶丽彦;梁伟强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珠海市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代谢综合征流行病学及其与心电图P波间期离散度(Pwd)、QT间期离散度(QTd)的关系.方法:选择珠海市湾仔社区65岁以上的本地居民为研究对象,登记居民的健康资料、体格检查以及生化项目实验室检查数据.同时记录标准12导联心电图,测量P波间期、Pwd、QT间期(QT)、QTd,计算校正的QT间期(QTc)、校正的QT间期离散度(QTcd),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完成筛查的65岁以上老年居民385例,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为30.13%.排除75例可能对心电图有影响的情况后,共310例纳入本研究.其中69例诊断为代谢综合征,纳入代谢综合征组(MS组),余下241例纳入非代谢综合征组(NMS组).MS组在性别、高血压患病率、腹型肥胖比例、体质指数、血糖、空腹胰岛素、血脂、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胰岛素抵抗、收缩压方面与NMS组相比有显著差异,两组在年龄、舒张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在心电图方面,MS组的心率、Pwd、QTc、QTd、QTcd明显高于NMS组(P < 0.05或< 0.001),而两组QT间期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患代谢综合征的老年居民可表现出心电图Pwd、QTc、QTd、QTcd明显延长,需重视对这部分人群心电图的检测及心律失常的预防.
作者:梁燕;刘新宇;陈佑明;邵小飞;黄敬;陈珊莹;李永强;李宾;邹和群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胞浆型磷脂酶A2δ(cytosolic phospholipase A2δ,cPLA2δ)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银屑病患者(银屑病组)皮损组织和对照组皮肤标本中cPLA2各亚型mRNA表达水平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银屑病组患者皮损组织和对照组皮肤标本切片中cPLA2δ表达.结果:cPLA2δ的mRNA水平在银屑病组皮损组织中表达显著升高,而其他5个cPLA2亚型表达在银屑病组皮损组织中无明显变化.对照组皮肤组织中cPLA2的6个亚型表达均较低.银屑病组和对照组cPLA2δ mRNA表达差异有显著性(t = 28.56,P < 0.01).经免疫组化法检测发现两组cPLA2δ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50.49,P < 0.01).结论:cPLA2δ高表达与银屑病发病有一定的联系.
作者:廖洪利;郑际伦;田刚;刘倩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支气管胸膜瘘(bronchop leural fistula,BPF)是指肺泡、各级支气管与胸膜交通形成的瘘管,肺脏手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尽管手术方式不断改进,BPF的发生率仍在0.5%~15%[1-2],治疗困难,病死率达23.6%~71.2%[3-4].难治性支气管胸膜瘘(RBPF)是指已行剖胸手术行支气管残端闭合等失败或术后支气管胸膜瘘复发的病例,治疗难度大,效果差,病死率高.近年来出现的经心包纵隔内闭合支气管残端治疗RBPF效果肯定,国内外多个医疗中心已将其作为RBPF的首选治疗方法[5-6].2007年7月至2011年11月我院采用胸骨正中切口经心包纵隔内闭合支气管残端,配合胸腔闭式引流治疗RBPF5例,术后均无复发,无一例死亡,疗效肯定,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沈明敬;钱永跃;徐中华;徐忠恒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降同型半胱氨酸(Hcy)疗法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不良心血管(MACE)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纳入2010年9月至2012年8月期间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确诊冠心病并行PCI术的患者2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20例)和降Hcy组(108例).对照组只接受基本用药,降Hcy组除基本用药外,每天加服1 mg叶酸、10 mg维生素B6和400 mg维生素B12.比较术后即刻、术后6、12个月两组患者的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和Hcy水平以及术后1、6和12个月MACE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降Hcy组的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术后12个月,降Hcy组的叶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Hcy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降Hcy组的MACE事件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其中,降Hcy组在术后6个月的心绞痛复发率和再次血运重建率均较对照组低;降Hcy组在术后12个月的心绞痛复发率、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和再次血运重建率均较对照组低.结论:PCI术后患者进行降Hcy的干预可减少术后MACE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陈玉映;郑素琳;陈盈文;黄裕立;何宗云;吴焱贤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是原发于脑、脊髓和脑脊膜的高度恶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占颅内原发肿瘤的3% ~ 5%.PCNSL对放疗敏感,但单纯放疗维持有效时间短.化疗在治疗PCNSL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探讨中剂量阿糖胞苷(AraC)联合甲氨喋呤(MTX)方案治疗PCNSL的效果.
作者:时杰;代荣钦;臧玉柱;陈玉清;雷平冲;张茵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大鼠移植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 μg HMGB1组和100 μg HMGB1组,每组各5只,后两组每只分别腹腔注射重组HMGB1 10 μg和100 μg.三套管法建立SD大鼠肺移植模型并随机分成单纯移植组、移植加0.1 mg抗HMGB1抗体组和移植加1.0 mg抗HMGB1抗体组,每组各5只,后两组每只分别腹腔注射抗HMGB1抗体0.1和1.0 mg.12 h后观察各组肺组织的湿干重比、炎症介质(TNF-α、ICAM-1、IL-6)基因表达、病理表现及动脉血气变化.结果:注射重组HMGB1后尤其100 μg HMGB1组小鼠PaO2降低,PaCO2、湿干重比升高,TNF-α、ICAM-1、IL-6基因表达增强,肺组织出现病理改变.抗HMGB1抗体处理后,除ICAM-1基因表达外,肺移植大鼠的其他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并与抗HMGB1抗体剂量有关.结论:HMGB1在肺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具有重要作用,是肺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的潜在靶标.
作者:王发龙;陈文;王振兴;陈静瑜;卫栋;陈国千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室性早搏(简称室早)十分常见.应用动态心电图对一般人群进行筛查,结果70% ~ 75%的受检者都能记录到室早[1].室早可引起心脏扩大和心功能不全[ 2-4 ],即室早相关性心动过速性心肌病(PVC-ITCM)和心源性猝死[5-6].本文就PVC-ITCM的影响因素、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改变、诊断及治疗进行如下阐述.
作者:彭珍云;张翼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影响原发性肝癌手术治疗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11年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实施肝切除的12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数据,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相关因素行Log-rank检验,Cox模型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随访至2012年6月30日,126例患者失访11例(8.7%),肝癌患者术后1、3、5年的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4.3%、69.5%、39.4%,中位生存时间50.14个月.单因素分析示肿瘤大小、术前甲胎蛋白(AFP)、术前术后AFP变化、血管侵犯、肝硬化及辅助治疗是影响肝癌术后生存率的预后因素,Cox多因素分析示术前术后AFP变化、血管侵犯和肝硬化是影响肝癌术后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P < 0.05).结论:肝癌患者术后的疗效取决于有无血管侵犯和肝硬化,其中提高小肝癌的手术比例并加强术后AFP的监测是改善肝癌手术预后的关键.
作者:褚志强;吴向未;杨宏强;吕海龙;孙红;张龙;张永国;张示杰;彭心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HBV外膜蛋白是HBV颗粒的外膜组成部分,是决定病毒吸附至易感细胞受体的成分,编码包膜蛋白的基因分为前S1、前S2及S三个编码区,分别编码前S1蛋白、前S2蛋白及HBsAg.HBsAg是一种跨膜糖蛋白,在HBV感染时大量释放到患者血清中.自从1965年Blumberg发现HBsAg用于诊断HBV感染并获得了诺贝尔奖,40多年来,HBsAg仍是诊断HBV感染基本的血清学标志物[1].虽然血清HBsAg定量检测已有20余年的历史,但并未得到人们的重视,仍仅作为血液筛查或HBV感染的诊断[2].近年来,随着血清HBsAg定量检测方法和技术的不断进展,抗病毒药物的不断更新和发展,HBsAg作为一个早的乙型肝炎诊断指标,其临床应用价值得到极大拓展,使这个古老的检测指标,焕发出新的生机.本文就近年来血清HBsAg定量检测与HBV复制的相关性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杨阳;杨龙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主要包括3个不同的亚群:腹侧被盖区、黑质和红核后区,其控制自主运动、行为及认知,与临床高度相关,如黑质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退行性改变会引起帕金森病.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发育成熟可大致经历4个阶段:前体细胞期-多巴胺能神经元前体细胞期-多巴胺能神经元早期-多巴胺能神经元成熟期.已知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发育是一个有多种转录因子和生长因子参与而受到严格控制的过程.其中,Pitx3特异表达于大脑DA能神经元,对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分化与成熟起着关键性作用,被认为是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特异性发育所必需的转录因子.本文就近年来有关Pitx3对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发育过程的影响及在多巴胺能神经元发育过程中Pitx3与其他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作一综述,以探讨Pitx3在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发育过程及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可能存在的信号通路及机制.
作者:熊正国;袁丁;张长城;顿耀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癫痫是常见的疾病,目前全球癫痫患者大概有5 000万,且发病率每年有增加的趋势.癫痫主要靠药物治疗,并且需要长期服用.研究表明,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tic drugs ,AEDs)可能导致癫痫患者血脂异常,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浓度增加,甲状腺激素浓度降低等改变,这些因素的变化与动脉粥样硬化(athcrosclerosis,AS)形成有关.本文综合文献,对可能导致癫痫患者AS的危险因素及机制进行探讨.
作者:李俊;张明;陈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自体颗粒脂肪移植手术,是将人体脂肪丰富部位采用真空吸出脂肪静化处理后,注射于人体缺陷区,达到改善缺陷区形态的一种方法[1-2].驼峰鼻畸形多与先天性鼻骨过度发育有关,少数与外伤后鼻骨错位愈合或后期骨痂增生有关[3],驼峰鼻往往需要综合鼻整形来矫正[4-5].临床上治疗轻、中度驼峰鼻的方法较多.然则采用自体脂肪进行驼峰鼻矫治的方法目前临床未见报道,我科自2009年9月至2012年8月,采用自体颗粒脂肪组织对25例患者行驼峰鼻鼻塑形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姚翠英;严玲玲;李芸;钟文慧;勾庆芬;陈芳;杨喆;付冰川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合并急性迟缓性瘫痪(AFP)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11月收治的16例手足口病并发AFP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入组患儿皆小于5岁,3岁以下占81.25%;瘫痪出现于发病第3 ~ 14天,其中7例瘫痪时体温已降至正常;肢体瘫痪呈非对称性,可累及单个或多个肢体.12例为EV71感染.3例在瘫痪前或初期CSF白细胞增高,蛋白正常;瘫痪后2 ~ 3周白细胞正常,蛋白增高;瘫痪后4周细胞、蛋白皆恢复正常.MRI提示病变可累及脊髓和神经根,1例脊髓MRI在瘫痪第4天未见异常,瘫痪第18天出现异常.随访至少1年,3例遗留肢体瘫痪,急性期皆有脊髓受累,瘫痪肢体肌力0 ~ 1级.结论:脊髓受累且累及脊髓节段越长,瘫痪程度越重,恢复越慢;EV71是手足口病合并AFP 的主要病原;感染后免疫反应可能在手足口病合并AFP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赵霞;张军;林素芳;操德智;陈彦;陈黎;李冰;廖建湘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microRNA-21在胃癌患者与正常人血清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提取60例胃癌患者和60例正常人血清的总RNA,采用RT-qPCR方法检测microRNA-21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胃癌患者与正常人血清比较,microRNA-21在胃癌患者血清中表达上调.其表达与胃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显著相关性(P < 0.05).结论:胃癌患者血清中microRNA-21的表达上调与病情进展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能作为新的治疗靶点的分子标志物.
作者:张广钰;钟漓;田小林;戴凌;朱袭嘉;蒋志庆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功能社区开展运动干预的方法、模式.方法:通过社区诊断找出功能社区主要的行为危险因素,用健康促进的方式,全面开展以运动干预为主、其他干预为辅的全人群生活方式疾病综合防治的管理策略.结果:干预前后单位职工参加健康教育大课堂活动的参与率由40.00%提高到57.50%,有关运动健康知识的知晓率由76.92%到97.60%,参加体育锻炼并能做到每周3 ~ 5次,每次超过30分钟由62.50%到76.92%,参加单位组织的运动干预活动由37.40%提高到60.58%,咸食摄入率由47.06%下降到28.50%,心理压力困扰率由64.71%下降到40.58%,职工掌握适宜的运动技能者> 60.00%.干预前后成人体质监测情况优秀率由6.35%提高到16.18%,良好率由20.23%提高到27.17%,合格率由53.76%提高到55.49%,不合格率由19.65%下降到1.16%.干预前后比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ann-Whitney U检验,Z = -5.076,P < 0.001).结论:对功能社区职工开展系统、可及、持久、全程的健康行为干预,建立团体行为的运动干预模式,运用健康促进的方法对全人群进行干预,同时又分不同人群进行全面、分类、跟踪干预等措施,不仅使职工改善了不良生活方式,在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发生方面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并且使功能社区受益广泛,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改变了团体形象,并减轻了医疗费用给单位带来的经济负担,带动了单位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又使骨干力量在生活社区健康干预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推动了生活社区的健康促进工作.
作者:闫红梅;陈立;左怡梅;杨瑞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切除术后肌无力危象是严重而危险的并发症[1],一旦发生,呼吸机辅助呼吸是抢救的关键[2].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无创式机械通气与有创式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切除术后肌无力危象的临床效果,以指导今后此类患者的呼吸机治疗.
作者:张捷;王东信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了解血浆B型脑利钠肽(BNP)指导袢利尿剂的使用是否有利于心衰患者肾功能的保护.方法:10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袢利尿剂的使用分别依据NYHA心功能分级加测量体重(N+W组)及血浆BNP浓度加测量体重(B + W组).定期测量血肌酐、血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血浆BNP,并进行动态观察、分析.结果:基线时两组血浆BNP、肌酐浓度及NGAL浓度比较,P值分别为0.122、0.08、0.082.以低有效剂量维持时N + W组血浆BNP、肌酐浓度及NGAL浓度均高于B + W组,P 值分别为0.042、0.036、0.025.维持治疗1个月后N + W组血浆BNP、肌酐浓度及NGAL浓度均高于B + W 组,P 值分别为< 0.001、0.02、< 0.001.基线至低有效剂量维持治疗前N + W组8例心衰复发,B + W组10例心衰反复发作,P = 0.795;维持治疗1个月内N + W组9例心衰复发,B + W组1例心衰复发,P = 0.016.结论:血浆BNP指导袢利尿剂的使用可以减少心衰复发,更有利于心衰患者肾功能的保护.
作者:杨泽福;万建平;罗韶金;黄景文;薛世荣;杨玲;汤群英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