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脉溶栓治疗高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付睿;贺茂林;黄栋;赵星辉;张彤;戴威;席春江

关键词:卒中, 缺血性, 年龄≥80岁, 溶栓疗法
摘要:目的: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高龄(年龄≥80岁)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高龄组和56例非高龄组(年龄< 80岁)发病<3h颈内动脉系统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比较两组患者使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的并发症和预后.结果:高龄组与非高龄组患者溶栓治疗后合并颅内出血转化率分别为10%(3/30)和10.7%(6/56)(P=1.000),其中症状性颅内出血率分别为6.7%(2/30)和3.6%(2/56)(P=0.910).3个月时预后良好(mRS 0~2分)的比例分别为46.7% (14/30)和69.6%(39/56)(P=0.037),病死率分别为16.7%(5/30)和7.1%(4/56) (P=0.315).结论:高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后并发症状性颅内出血率和死亡率并没有明显增加,而且依然可以从溶栓治疗中受益,可以筛选合适的高龄患者给予溶栓治疗.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延迟断脐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目的:探讨延迟断脐与快速断脐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对纳入研究的新生儿,随机分为延迟断脐组和快速断脐组,延迟断脐组180 s以上断脐,快速断脐组10s以内断脐.对两组新生儿的经皮胆红素、产后第3天胆红素、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进行测定并比较.结果:两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无显著差异(P>0.05);延迟断脐组新生儿第3天HCT、Hb平均水平均较快速断脐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 0.01).结论:延迟断脐不增加新生儿黄疸以及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几率,同时还能增加新生儿血红蛋白含量.

    作者:沈军;沈尧娟;生启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静脉溶栓治疗高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目的: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高龄(年龄≥80岁)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高龄组和56例非高龄组(年龄< 80岁)发病<3h颈内动脉系统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比较两组患者使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的并发症和预后.结果:高龄组与非高龄组患者溶栓治疗后合并颅内出血转化率分别为10%(3/30)和10.7%(6/56)(P=1.000),其中症状性颅内出血率分别为6.7%(2/30)和3.6%(2/56)(P=0.910).3个月时预后良好(mRS 0~2分)的比例分别为46.7% (14/30)和69.6%(39/56)(P=0.037),病死率分别为16.7%(5/30)和7.1%(4/56) (P=0.315).结论:高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后并发症状性颅内出血率和死亡率并没有明显增加,而且依然可以从溶栓治疗中受益,可以筛选合适的高龄患者给予溶栓治疗.

    作者:付睿;贺茂林;黄栋;赵星辉;张彤;戴威;席春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意外骨折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目的:通过对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意外骨折的原因分析,寻找预防策略,并力求确立此类手术的适应证.方法:回顾性研究1999年7月至2010年9月在广东省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接受治疗的颌骨畸形患者402例,其中发育畸形368例,外伤所致的颌骨畸形34例,除其他颌骨术式外,所有患者均施行了一侧或双侧的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共施行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785侧.结果:在785侧下颌骨中发生意外骨折的为15侧,占总数的1.91%,所有患者均在意外骨折发生后进行了合理的处理,对手术效果无影响.结论:只要适应证选择得当,并注意临床操作技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是治疗颌骨畸形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周会喜;艾伟健;刘曙光;刘阗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应用羊膜上皮干细胞微环境培养人角膜内皮细胞的研究

    目的:建立一种利用羊膜上皮干细胞(human amniotic membrane epithelial cell,HAEC)微环境培养人角膜内皮细胞(human corneal endothelial cells,HCEC)的方法.方法:制备羊膜上皮干细胞微环境培养HCEC,并探讨诱导HCEC增殖的佳培养微环境,倒置相差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培养过程中细胞的形态学变化,MTT和Giemsa染色观察细胞增殖情况,Hoechst33342检测凋亡细胞比例.结果:在HCEC基本培养液(corneal endothelial cell medium,CEM)的基础上添加20% HAEC上清、HAEC-HCEC的微环境可促进HCEC的增殖,减少凋亡,细胞传代能力显著增强,HAEC-HCEC组传至4代仍保持多角形的内皮细胞形态.结论:羊膜上皮干细胞微环境培养可有效提高HCEE的增殖能力,更好地维持HCEC的形态,并能抑制其凋亡进程.

    作者:王忠浩;陈玮;宋莉;沙翔垠;梁轩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ERCP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管结石嵌顿合并胆总管结石

    随着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三镜联合技术逐渐发展,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趋于微创化.处理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我科通常采用先ERCP取石,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有部分病例,结石嵌顿于胆囊管,处理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出现遗漏结石或损伤肝胆管等严重的并发症[1].但我们均予以有效处理,术后患者均恢复良好.现总结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我科ERCP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管结石嵌顿合并胆总管结石39例,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9例,男18例,女21例.年龄28 ~ 73岁,平均45岁.术前B超、上腹部CT、MRCP、ERCP等检查提示胆囊管结石29例,余均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探查发现.患者均有胆囊炎急性发作病史.合并胰腺炎5例.合并Mirizzi综合征3例,其中2例为Ⅰ型,1例为Ⅱ型.

    作者:李振宇;季一鸣;徐文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流行特征及危险因素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流行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用Real-time RT-PCR方法确诊的780例手足口病患儿,对比重症病例和普通病例,分析重症病例的流行特征及危险因素.结果:780例患儿中,重症和普通病例两组平均年龄分别为(1.6±0.9)岁和(3.0±1.9)岁(P< 0.001);重症病例多发于1~2岁(51.8%)、夏季(61.4%)和唐山北部地区(58.5%);EV71感染并发重症手足口病的相对危险度(RR)高于普通病例(P<0.001).结论:手足口病为唐山地区常见的儿童疾病,年龄1~2岁、感染EV71是引起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刘丹;苏豪浩;王建红;吴国兰;项东;张绍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蔗糖浓度对分裂期冷冻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

    目的:采用不同的解冻流程解冻同一玻璃化法冷冻的分裂期胚胎,比较两种解冻方法对FET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玻璃化冷冻的107个周期,解冻液以蔗糖为解冻溶质,其中51例采用商品化试剂解冻,蔗糖浓度为1.0、0.5、0 mol/L(组1);56例采用自配的溶液,5个蔗糖浓度梯度,浓度为0.8、0.6、0.33、0.2、0 mol/L(组2).比较胚胎存活率,全胚胎存活率,解冻胚胎发育率,妊娠率及植入率等情况.结果:在胚胎解冻存活率,全胚胎存活率及妊娠率方面,组2显著高于组1(87.0vs.98.6%,P=0.000; 71.0 vs.82.0%,P=0.043; 27.5 vs.46.4%,P=0.048),但是在植入率方面没有差异(17.7 vs.25.6%,P=0.138).结论:玻璃化冷冻分裂期胚胎,适当增加解冻溶质浓度梯度,有助于胚胎解冻存活率,妊娠等临床治疗结局.

    作者:张小建;李晓洁;廖梅旭;杨业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氯胺酮对强迫游泳大鼠前额皮层谷氨酸及γ-氨基丁酸的影响

    目的:观察氯胺酮对强迫游泳大鼠前额皮层谷氨酸及γ-氨基丁酸的影响.方法:32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n=8):生理盐水0.5 h组(S05组)、生理盐水2h组(S2组)、氯胺酮0.5 h组(K0.5组)、氯胺酮2h组(K2组).药物干预前1d大鼠行强迫游泳15 min制备急性应激抑郁模型.药物干预当天,给大鼠分别腹腔注射1 mL容积的生理盐水或氯胺酮10 mg/kg,给药后0.5 h及2h分别再次行强迫游泳6 min,记录后5 min内不动时间.行为学测试结束后,取大鼠前额皮层,检测谷氨酸及γ-氨基丁酸的含量.结果:与S05组相比,K05组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减少,谷氨酸含量上升,γ-氨基丁酸含量下降(P<0.05).与S2组相比,K2组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降低(P<0.05),谷氨酸及γ-氨基丁酸含量则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氯胺酮在大鼠强迫游泳模型中能够发挥快速抗抑郁作用,同时伴随大鼠前额皮层谷氨酸上调及γ-氨基丁酸下调.

    作者:张广芬;石金云;李晓敏;王楠;徐世霞;杨建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经不同方式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肝纤维化的疗效

    目的:探索经不同方式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em cell,BMSC)治疗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P4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培养并诱使其向肝细胞样细胞分化;通过CCL4制作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静脉内、肝内、及腹腔注射等移植方式.通过组织学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和生化分析比较不同移植方式对肝脏形态及功能的影响.结果:MSCs经诱导后不表达肝细胞标记物,而表达α-胎蛋白(AFP),白蛋白(ALB);组织学染色,免疫组化,及生化分析表明经静脉途径比其他途径更有利于挽救肝衰竭.结论:MSCs移植能抵抗肝脏纤维化,静脉移植方式是有效的治疗途径.

    作者:张雯;陈香宇;何巧玉;王闪;李春燕;段芳龄;黄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肌肉萎缩对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肌肉萎缩对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方法:对我院门诊122例稳定期重度COPD患者和同期来我院体检的5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检测无脂肪组织重指数(FFMI)、6 min步行试验(6MWT)及COPD评估测试(CAT).重度COPD患者根据FFMI<15 kg/m2,分肌肉萎缩组和无肌肉萎缩组,对照组为健康志愿者.结果:重度COPD患者FFMI值显著低于对照组(男t=-3.605,P<0.05;女t=-5.622,P<0.05);重度COPD患者6MWT低于对照组(男t=-4.720,P<0.05;女t=-2.623,P<0.05);重度COPD患者FFMI值与6MWT呈正相关(男r=0.45,P< 0.05;女r=0.37,P< 0.05).肌肉萎缩组6MWT低于无肌肉萎缩组和对照组(男F=55.03,P< 0.05;女F=9.89,P< 0.05).肌肉萎缩组CAT评分显著高于无肌肉萎缩组(男t=2.51,P< 0.05;女t=3.42,P<0.05).重度COPD患者FFMI值与CAT分值呈负相关(男r=-0.41,P< 0.05;女r=-0.39,P< 0.05).结论:重度COPD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肌肉萎缩,肌肉营养状况与患者生活质量呈正相关;重度COPD患者合并肌肉萎缩将进一步降低患者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

    作者:王建军;吕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高压氧每日两次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

    目的:总结高压氧治疗普通疾病应用每日两次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对位列前十位疾病的742例患者进行高压氧综合治疗并分析高压氧疗效,并将脑梗死组与同期因各种原因仍按每日1次治疗的150例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进行对照分析.结果:742例患者痊愈150例(20.22%),好转540例(72.78%),总有效率为92.99%,无效52例(7.01%).脑梗死与脑外伤效果好.两组脑梗死患者高压氧治疗15次后,每日2次组的痊愈率与每日1次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好转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普通疾病应用每日两次治疗方法在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的同时,还增加了每日的工作量,加快了住院患者的周转,缩短了平均住院时间.

    作者:王宏隽;王素芬;翁其彪;陈雪林;王晓雯;张晓菁;尹娜;陈玲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HIV感染与肠道免疫系统关系的研究进展

    近年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发病机制研究催生出肠道是HIV感染的主要病灶的新观点.该理论认为:(1)在急性感染阶段,T淋巴细胞主要是在肠道组织中被HIV消耗;(2)肠道中的T淋巴细胞消耗是快速的、大量的和持续的,原因与T淋巴细胞的归巢受体CCR9和整合素α4β7密切相关;(3)抗病毒治疗并不能完全重建肠道的免疫系统.研究发现在急性HIV感染阶段,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的数量尚未出现改变时,肠道CD4+T淋巴细胞就已经开始消耗;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的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数量大幅度的恢复,但是肠道中CD4+T淋巴细胞在很大程度上仍然被消耗,肠道CD4+T淋巴细胞数量比外周血恢复慢得多.因此主要以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的数量和病毒载量来决定是否开始或停止治疗的策略是不完全正确的.在急性感染后,由于HIV直接杀伤和间接的细胞凋亡作用,CD4+T淋巴细胞在肠道迅速被消耗.后期随着机体T淋巴细胞的减少和HIV的大量复制,使得机体的免疫系统的完全崩溃,终发展为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

    作者:康伟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全麻下1525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分析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临床用途广泛,可以监测中心静脉压、输注药物、输血补液、抽取血液标本等[1],近年在手术室的应用越来越多.全麻后由于肌松药作用使颈内静脉穿刺的重要定位标志胸锁乳突肌体表标识不明显,所以全麻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方法有其特殊性.本文分析我科自2007年7月至2012年7月1 525例全麻下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病历资料,总结全麻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经验.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 525例患者均为心外科患者,年龄5个月~ 79岁,体重4.8~104 kg,其中≤15 kg 259例,>15kg 1 266例.导管留置3~15d,平均5.3 d.1.2材料 益心达牌中心静脉穿刺包.

    作者:张俊彪;宋计平;王继宏;王欢;张倩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宫腔内人工授精手术操作对周期妊娠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宫腔内人工授精周期影响妊娠率的手术操作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 359个人工授精周期,分析手术操作中宫颈黏液清除、宫腔出血、精液漏出等因素对周期妊娠率的影响.结果:术中清除宫颈黏液434个周期,妊娠率13.14%,未清除者925个周期,周期妊娠率11.46%,两组妊娠率差异无显著性.术中宫腔出血周期299个,妊娠者37个,无出血周期1 060个,妊娠者126个,两组临床妊娠率无差异(12.37%,11.89%,P>0.05).术中存在精液漏出周期450个,妊娠者41个,无漏出周期909个,妊娠者122个,存在精液漏出周期临床率显著低于无漏出周期(9.11% 13.42%,P<0.05).结论:人工周期手术操作中宫颈黏液清除、宫腔出血对周期妊娠率无明显影响,精液漏出显著降低周期妊娠率.

    作者:陈秀敏;朱文杰;张晓霞;石嵩;张婉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尿液差异蛋白Cadherin-1水平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Cadherin-1蛋白在慢性心衰患者尿液表达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对45例慢性心衰患者和21例健康人(对照组)的尿液进行差异蛋白筛选,比较Cadherin-1蛋白的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其进行可靠性验证,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慢性心衰患者尿液中Cadherin-1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P< 0.000 1),合并肾功能损害时其含量显著升高(P=0.000 3).结论:检测尿液蛋白Cadhefin-1的水平可对诊断和监测慢性心衰有一定价值.

    作者:侯丽娜;陈平安;苏亮;许顶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风湿性心脏病致急性呼吸循环衰竭死亡1例

    患者女,42岁,2012年5月3日下午3时许突感呼吸困难、心慌、胸闷,送医院途中死亡.尸表检验:尸长162.0 cm,发育正常,营养良好,尸斑浅淡,指压不褪色.头颈部、躯干部及四肢未检见明显外伤,颅骨、胸骨、肋骨及四肢长骨未触及骨擦感.口唇部皮肤发绀,双手十指甲床及双足十趾甲床青紫.余未见异常.解剖检验:双肺淤血、水肿.心脏大小为11.5 cm×10.0 cm×6.5 cm,重330.0 g,心包完整,心包腔内检见10 mL淡黄色清亮液体,心脏背面左、右心交界处心外膜下检见三个斑点状出血.二尖瓣狭窄并轻度关闭不全,开口面积约1.5 cm×1.3 cm.左心室壁厚1.3 cm,右心室壁厚0.4 cm,室间隔厚1.3 cm,各部心肌肉眼未检见梗死、出血等异常.左、右冠状动脉开口直径均为0.3 cm,各冠状动脉主干及其分支未检见动脉粥样硬化、管壁内膜增厚、管腔狭窄等异常.余无特殊.

    作者:汪瑞林;左毅能;李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快速康复外科在结直肠手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在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已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这些患者术后分别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新理念和传统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恶心、呕吐发生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等多项指标.结果: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较,采用FTS新理念治疗方法使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缩短;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明显降低,而术后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FTS新理念对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处理可促进患者康复,减少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秋文;章育盛;张高耀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及其对内源性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在脊髓损伤(SCI)后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的疗效,其对内源性细胞增殖的潜在影响.方法:雄性成年SD大鼠46只,以改良Allen's法制备脊髓T9节段挫伤模型,用评估后肢的运动功能,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和图像分析法观察GFAP,Nestin的表达情况.结果:hUCMSCs组在移植后行为学评分(BBB)明显高于PBS组(P<0.05),且损伤腔隙比PBS组更小(P<0.05);移植组中BrdU阳性细胞比对照组增加显著.结论:hUCMSC促进内源性细胞的增殖,有助于脊髓损伤后功能恢复.

    作者:黄华;张文进;关方霞;田毅;郭伟旭;宗盛华;徐丹;胡祥;Eileen Shen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SilverHawk斑块切除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42例分析

    目的:评价SilverHawk斑块切除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 SilverHawk斑块切除系统治疗42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共44条肢体.术后采用CTA或彩超对管腔通畅情况进行评估随访.结果:43条肢体经腔内开通成功,1例因术中动脉破裂置入覆膜支架,技术成功率(97.7%).1例术后行小腿截肢术.随访1~6个月,动脉管腔通畅.结论:SilverHawk斑块切除技术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近期效果满意.

    作者:张晔青;李晓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RhoE在诱导人脑胶质细胞瘤凋亡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和探讨RhoE在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中的作用,为胶质瘤分子靶向治疗寻找新的靶点.方法: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RhoE在人脑胶质瘤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构建重组pcDNA3.1-RhoE真核表达载体,将质粒快速转染U87细胞,采用四唑盐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Hoechst染色法观察细胞核的形态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的情况;western blotting分析细胞Bcl-2、Bax表达变化,以及capase-3和NF-kB的活化水平.结果:RhoE蛋白在T98、A172和U87细胞系中表达明显低于正常人脑胶质细胞(P<0.05);上调RhoE表达后,U87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P<0.05),并且发生了显著的细胞凋亡改变(P< 0.05);western bolt检测显示裂解的caspase-3水平增加,Bcl-2表达水平下降,Bax的表达水平升高,另外,p65在细胞核中的表达降低.结论:RhoE可能通过抑制NF-kB的活性,下调Bcl-2/Bax的比例,从而促进caspase-3的活化,后诱导U87细胞发生凋亡.

    作者:闫国防;廖勇仕;梁日初;石巧玲;段永红;崔晟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